CN208284071U - 火灾自动报警装置 - Google Patents

火灾自动报警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284071U
CN208284071U CN201820918813.2U CN201820918813U CN208284071U CN 208284071 U CN208284071 U CN 208284071U CN 201820918813 U CN201820918813 U CN 201820918813U CN 208284071 U CN208284071 U CN 2082840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ntology
firm banking
alarm
connecting rod
fixed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91881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易立军
吴晓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o Tong (beijing) Telecom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o Tong (beijing) Telecom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o Tong (beijing) Telecom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o Tong (beijing) Telecom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91881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2840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2840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28407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mergency Alarm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火灾自动报警装置,属于报警装置领域,解决了报警装置检修维护麻烦的技术问题,包括固定安装在室内顶壁上的固定底座、开设于固定底座底端的安装槽、通过固定组件与固定底座可拆卸连接的报警本体,固定组件包括固设于固定底座外侧壁的安装罩、与固定底座侧壁滑移连接的连接杆、固设于连接杆一端的固定块、开设于固定底座外侧壁的滑移通槽、设置于安装罩内且套设于连接杆外周面的第一压缩弹簧,固定块远离连接杆一端的端面沿高度方向向下并向远离报警本体方向倾斜设置,报警本体开设有卡接凹槽。本实用新型的火灾自动报警装置,在报警本体需要检修维护时,其不仅具有拆除和安装方便的优点,同时还提高了其使用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火灾自动报警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报警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火灾自动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在火灾发生初期,火灾自动报警装置,将燃烧产生的烟雾、热量和光辐射等物理量,通过感温、感烟或感光等火灾探测器变成电信号,传输到火灾报警控制器,并同时以声或光的形式通知人群疏散。随着我国现代化的发展,不管是普通型还是豪华型高层建筑,都日益重视防火和安全技术。其中火灾自动报警装置能够进行前期的检测,可以很好的预防火灾。
现有的火灾自动报警装置一般安装在室内顶壁上,为了避免火灾自动报警装置的掉落,一般通过螺钉将火灾自动报警装置进行固定,但是在需要对火灾自动报警装置进行检修维护时,需要将螺钉拆除,进而将火灾自动报警装置拆除,之后对其进行检修,操作繁琐,同时在火灾自动报警装置多次拆除和安装时,火灾自动报警装置于螺钉和顶壁之间的连接处容易出现松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火灾自动报警装置,在需要对报警本体进行检修维护时,其不仅具有拆除和安装方便的优点,同时还提高了报警本体使用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火灾自动报警装置,包括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安装在室内顶壁上的固定底座、开设于固定底座底端且呈圆柱形设置的安装槽、与安装槽相适配的报警本体,所述报警本体通过固定组件和固定底座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组件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设于固定底座外侧壁且中空的安装罩、与固定底座侧壁滑移连接的连接杆、固设于连接杆一端且位于固定底座内的固定块、开设于固定底座外侧壁且与固定块相适配的滑移通槽、设置于安装罩内的第一压缩弹簧,所述固定块远离连接杆的一端的端面沿高度方向向下且向远离报警本体方向倾斜设置,所述报警本体开设有与固定块相适配的卡接凹槽,所述连接杆远离固定块的一端贯穿滑移通槽和安装罩,所述安装罩一端开口且开口端固设于固定底座上,所述第一压缩弹簧套设于连接杆的外周面上,位于所述安装罩内的连接杆的外周面固设有固定板,所述第一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安装罩内底面、固定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报警本体从固定底座上拆除时,拉动连接杆,使连接杆向远离报警本体方向移动,连接杆带动固定块移动,从而使固定块向远离报警本体方向移动,在固定块和报警本体分离,即固定块位于卡接凹槽外,报警本体失去支撑而从固定底座的安装槽内掉落,从而实现报警本体的拆除;在将报警本体安装在固定底座上时,移动报警本体,使报警本体向靠近固定底座方向移动,待报警本体的顶端和固定块的斜面相抵触时,继续移动报警本体,报警本体向固定块施加作用力,并使固定块向远离报警本体方向移动,继续移动报警本体,待固定块和报警本体的卡接凹槽相对时,固定块在第一压缩弹簧的作用下向靠近报警本体方向移动,且固定块卡接在卡接凹槽内,此时固定块的顶端和卡接凹槽的顶壁相抵触,报警本体支撑在固定块上,从而实现报警本体的安装。
该火灾自动报警装置,通过膨胀螺栓将固定底座固定在室内顶壁上,且通过固定组件实现固定底座和报警本体的可拆卸连接,在报警本体需要进行检修维护时,通过固定组件,实现了报警本体的快速拆除和安装,从而使其具有检修维护方便的优点,同时还提高了报警本体使用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块沿垂直面的横截面呈倒直角梯形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固定块的加工更方便,进而使固定组件的加工更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杆远离固定块的一端固设有限位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板对连接杆移动的位置进行限位,防止连接杆远离固定块的一端位于安装罩内而影响报警本体的拆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组件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固定组件的连线过报警本体的轴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组件对称设置,使报警本体的安装更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底座内底面和报警本体顶端之间间隔设置有若干第二压缩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报警本体安装在固定底座上时,第二压缩弹簧向报警本体施加作用力,防止报警本体的移动,提高了报警本体安装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底座内底面和报警本体顶端之间设置有与安装槽相适配的稳固板,所述第二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固设于稳固板、固定底座内底面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报警本体安装在固定底座上时,第二压缩弹簧向稳固板施加作用力,稳固板向报警本体施加作用力,稳固板和报警本体相抵触,使报警本体的受力更均匀,进一步提高了报警本体安装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杆的外周面间隔固设有两个第一卡接圆环,两个所述第一卡接圆环位于安装罩远离固定块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报警本体从固定底座上拆除时,可以将与连接杆相适配的弧形板卡接在两个第一卡接圆环之间,弧形板的外曲面连接支撑杆,支撑杆底端位于报警本体的下方,且操作人员手持支撑杆,并拉动支撑杆,使第一卡接圆环向远离报警本体方向移动,第一卡接圆环带动连接杆向远离报警本体方向移动,进而使固定块位于卡接凹槽外,此时报警本体失去支撑并掉落,操作人员用展开的布将报警本体接住,将弧形板从两个第一卡接圆环内取出,从而完成对报警本体的拆除,使用该方法,避免使用梯子,从而提高了报警本体的拆除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报警本体的外周面固设有第二卡接圆环,所述第二卡接圆环的底端开设有呈圆环形设置的插接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报警本体安装在固定底座上时,可以将与插接凹槽相适配的安装圆环插接在插接凹槽内,安装圆环远离第二卡接圆环一端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连接支撑杆,支撑杆底端位于报警本体的下方,且操作人员手持支撑杆,移动支撑杆,支撑杆带动安装板移动,安装板带动安装圆环移动,安装圆环带动第二卡接圆环移动,第二卡接圆环带动报警本体移动,进而使报警本体位于安装槽内,且固定块位于卡接凹槽内,此时报警本体支撑在固定块上,将安装圆环从插接凹槽内取出,从而完成对报警本体的安装,使用该方法,避免使用梯子,从而提高了报警本体的安装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报警本体包括底端开口且中空的壳体、固设于壳体内的电控制面板、固设于壳体内的电源,所述电控制面板和电源电连接,所述电控制面板上分别固设有与其电连接的烟雾传感器和扬声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烟雾传感器检测到烟雾的浓度大于允许值时,扬声器开始报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开口端固设有与其相适配的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开设有若干通风口,所述防护罩上固设有与电控制面板电连接的警示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烟雾传感器检测到烟雾的浓度大于允许值时,警示灯开启且发光。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火灾自动报警装置,在需要对报警本体进行检修维护时,其不仅具有安装和拆除方便的优点,同时还提高了报警本体使用的安全性。
2、在报警本体安装在固定底座上时,通过在固定底座内底面和报警本体之间设置稳固板和第二压缩弹簧,进一步提高了报警本体安装的稳定性。
3、在将报警本体从固定底座上拆除时,通过第一卡接圆环的设置,避免使用梯子而降低报警本体的拆除效率;在将报警本体安装在固定底座上时,通过第二卡接圆环的设置,避免使用梯子而降低报警本体的拆除效率,第一卡接圆环和第二卡接圆环,进一步提高了报警本体的安装和拆除效率。
4、当烟雾传感器检测到烟雾的浓度大于允许值时,扬声器开始报警,警示灯开启且发光。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A部放大图;
图4是实施例中为了表示警示灯的爆炸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的仰视图;
图6是图5中B-B线的剖视图;
图7是图6中的C部放大图;
图8是实施例中辅助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室内顶壁;2、固定底座;21、安装槽;3、报警本体;31、壳体;311、卡接凹槽;32、电控制面板;33、电源;34、烟雾传感器;35、扬声器;36、防护罩;361、通风口;37、警示灯;4、膨胀螺栓;5、固定组件;51、安装罩;52、连接杆;53、固定块;54、第一压缩弹簧;55、限位板;56、固定板;6、稳固板;61、第二压缩弹簧;7、第一卡接圆环;8、第二卡接圆环;81、插接凹槽;9、辅助件;91、支撑杆;92、弧形板;93、安装板;94、安装圆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火灾自动报警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固定底座2和报警本体3,固定底座2通过膨胀螺栓4固定安装在室内顶壁1上,且固定底座2和报警本体3之间设置有便于拆除和安装报警本体3的固定组件5,即报警本体3和固定底座2通过固定组件5可拆卸连接。
如图2所示,报警本体3包括壳体31,壳体31呈底端开口且中空的圆柱形设置。壳体31内固设有电控制面板32和电源33,电源33为电控制面板32供电,且电源33和电控制面板32电连接。电控制面板32上固设有用于检测烟雾的烟雾传感器34,且烟雾传感器34和电控制面板32电连接。电控制面板32上还固设有用于向外界发生警报的扬声器35,且扬声器35和电控制面板32电连接,当烟雾传感器34检测到烟雾的浓度大于允许值时,扬声器35开始报警。
如图2和图4所示,壳体31于开口端固设有与其相适配的防护罩36,防护罩36呈圆形设置,防护罩36沿其周向均匀开设有若干通风口361,即若干通风口361围成一个圆形。防护罩36于中心处固设有警示灯37,警示灯37位于壳体31内,且警示灯37和电控制面板32电连接,当烟雾传感器34检测到烟雾的浓度大于允许值时,警示灯37开启且发光。
如图2和图4所示,固定底座2呈底端开口且中空的圆柱形设置,固定底座2内形成用于安装报警本体3的安装槽21,且固定底座2的内底面通过间隔设置的两个膨胀螺栓4固定安装在室内顶壁1上。
如图5和图6所示,固定组件5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固定组件5的连线过固定底座2的轴线,结合图7所示,固定组件5包括固设于固定底座2外侧壁的安装罩51以及与固定底座2侧壁滑移连接的连接杆52。安装罩51呈一端开口且中空的圆柱形设置,且安装罩51的开口端和固定底座2固定连接。连接杆52的一端固设有固定块53,固定块53位于固定底座2的安装槽21内,固定块53沿垂直面的横截面呈倒直角梯形设置,固定块53的斜面位于固定块53远离连接杆52一端,且固定底座2侧壁开设有与固定块53相适配的滑移通槽,结合图2所示,报警本体3的壳体31开设有与固定块53相适配的卡接凹槽311,卡接凹槽311沿壳体31的外周面开设一圈。连接杆52远离固定块53的一端贯穿滑移通槽和安装罩51,且连接杆52远离固定块53的一端固设有用于限制连接杆52移动位置的限位板55。安装罩51内设置有第一压缩弹簧54,第一压缩弹簧54套设于连接杆52的外周面,位于安装罩51内的连接杆52的外周面固设有固定板56,且第一压缩弹簧54的一端固设于安装罩51内底面、另一端固设在固定板56上。在报警本体3处于安装状态时,固定块53位于卡接凹槽311内,且固定块53的顶端和卡接凹槽311的顶壁相抵触,第一压缩弹簧54处于拉伸状态。
在将报警本体3从固定底座2上拆除时,拉动连接杆52,使连接杆52向远离报警本体3方向移动,连接杆52带动固定块53移动,从而使固定块53向远离报警本体3方向移动,在固定块53和报警本体3分离,即固定块53位于卡接凹槽311外,报警本体3失去支撑而从固定底座2的安装槽21内掉落,从而实现报警本体3的拆除。
在将报警本体3安装在固定底座2上时,移动报警本体3,使报警本体3向靠近固定底座2方向移动,待报警本体3的顶端和固定块53的斜面相抵触时,继续移动报警本体3,报警本体3向固定块53施加作用力,并使固定块53远离报警本体3方向移动,继续移动报警本体3,待固定块53和报警本体3的壳体31的卡接凹槽311相对时,固定块53在第一压缩弹簧54的作用下向靠近报警本体3方向移动,且固定块53卡接在卡接凹槽311内,此时报警本体3支撑在固定块53上,从而实现报警本体3的安装。
该火灾自动报警装置,通过膨胀螺栓4将固定底座2固定在室内顶壁1上,且通过固定组件5实现固定底座2和报警本体3的可拆卸连接,在报警本体3需要进行检修维护时,通过固定组件5,实现了报警本体3的快速拆除和安装,从而使其具有检修维护方便的优点,同时还提高了报警本体3使用的安全性。
如图4和图6所示,为了提高报警本体3安装的稳定性,固定底座2于安装槽21内设置有与其相适配的稳固板6,稳固板6和固定底座2内底面之间设置有若干第二压缩弹簧61,若干第二压缩弹簧61间隔设置,本实施例中第二压缩弹簧61的数量设置为三个,且第二压缩弹簧61的两端分别固设于固定底座2和稳固板6上。在报警本体3处于安装状态时,固定块53位于插接凹槽81内,稳固板6的底面和报警本体3的顶端相抵触,第二压缩弹簧61处于压缩状态。
在报警本体3安装在固定底座2上时,第二压缩弹簧61向稳固板6施加作用力,稳固板6向报警本体3施加作用力,报警本体3向固定块53施加作用力,此时固定底座2的侧壁向固定块53施加相反的作用力,从而防止报警本体3的移动,提高了报警本体3安装的稳定性。
如图2和图3所示,在将报警本体3从固定底座2上拆除时,为了避免使用梯子而降低报警本体3的拆除效率,连接杆52的外周面间隔固设有两个第一卡接圆环7,两个第一卡接圆环7位于限位板55和安装罩51之间。
如图2所示,在将报警本体3安装在固定底座2上时,为了避免使用梯子而降低报警本体3的安装效率,报警本体3的壳体31的外周面固设有第二卡接圆环8,第二卡接圆环8的底端开设有插接凹槽81,插接凹槽81呈圆环形设置。
如图8所示,为了使报警本体3的安装和拆除更方便,即提高报警本体3的安装和拆除效率,报警本体3下方设置有辅助件9,辅助件9包括支撑杆91,支撑杆91呈圆柱形设置,支撑杆91的一端固设有与连接杆52相适配的弧形板92,弧形板92的弯曲方向远离支撑杆91,且弧形板92的轴线和支撑杆91的轴线垂直,弧形板92沿其轴线方向的长度和两个第一卡接圆环7之间的距离相等。支撑杆91的另一端固设有安装板93,安装板93远离支撑杆91的侧面固设有与插接凹槽81相适配的安装圆环94,安装圆环94的轴线和支撑杆91的轴线平行,安装圆环94沿其轴线方向的长度大于第二卡接圆环8内底面到报警本体3底面的高度。
在将报警本体3从固定底座2上拆除时,将弧形板92卡接在两个第一卡接圆环7内,且拉动支撑杆91,使第一卡接圆环7向远离报警本体3方向移动,第一卡接圆环7带动连接杆52向远离报警本体3方向移动,进而使固定块53位于卡接凹槽311外,此时报警本体3失去支撑并掉落,操作人员用展开的布将报警本体3接住,将弧形板92从两个第一卡接圆环7内取出,从而完成对报警本体3的拆除。
在将报警本体3安装在固定底座2上时,将安装圆环94插接在第二卡接圆环8的插接凹槽81内,移动支撑杆91,支撑杆91带动安装板93移动,安装板93带动安装圆环94移动,安装圆环94带动第二卡接圆环8移动,第二卡接圆环8带动报警本体3移动,进而使报警本体3位于安装槽21内,且固定块53位于卡接凹槽311内,此时报警本体3支撑在固定块53上,将安装圆环94从插接凹槽81内取出,从而完成对报警本体3的安装。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10)

1.火灾自动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膨胀螺栓(4)固定安装在室内顶壁(1)上的固定底座(2)、开设于固定底座(2)底端且呈圆柱形设置的安装槽(21)、与安装槽(21)相适配的报警本体(3),所述报警本体(3)通过固定组件(5)和固定底座(2)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组件(5)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固定组件(5)包括固设于固定底座(2)外侧壁且中空的安装罩(51)、与固定底座(2)侧壁滑移连接的连接杆(52)、固设于连接杆(52)一端且位于固定底座(2)内的固定块(53)、开设于固定底座(2)外侧壁且与固定块(53)相适配的滑移通槽、设置于安装罩(51)内的第一压缩弹簧(54),所述固定块(53)远离连接杆(52)的一端的端面沿高度方向向下且向远离报警本体(3)方向倾斜设置,所述报警本体(3)开设有与固定块(53)相适配的卡接凹槽(311),所述连接杆(52)远离固定块(53)的一端贯穿滑移通槽和安装罩(51),所述安装罩(51)一端开口且开口端固设于固定底座(2)上,所述第一压缩弹簧(54)套设于连接杆(52)的外周面上,位于所述安装罩(51)内的连接杆(52)的外周面固设有固定板(56),所述第一压缩弹簧(54)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安装罩(51)内底面、固定板(56)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灾自动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53)沿垂直面的横截面呈倒直角梯形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灾自动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52)远离固定块(53)的一端固设有限位板(5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灾自动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5)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固定组件(5)的连线过报警本体(3)的轴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灾自动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2)内底面和报警本体(3)顶端之间间隔设置有若干第二压缩弹簧(6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火灾自动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2)内底面和报警本体(3)顶端之间设置有与安装槽(21)相适配的稳固板(6),所述第二压缩弹簧(61)的两端分别固设于稳固板(6)、固定底座(2)内底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灾自动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52)的外周面间隔固设有两个第一卡接圆环(7),两个所述第一卡接圆环(7)位于安装罩(51)远离固定块(53)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火灾自动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本体(3)的外周面固设有第二卡接圆环(8),所述第二卡接圆环(8)的底端开设有呈圆环形设置的插接凹槽(8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灾自动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本体(3)包括底端开口且中空的壳体(31)、固设于壳体(31)内的电控制面板(32)、固设于壳体(31)内的电源(33),所述电控制面板(32)和电源(33)电连接,所述电控制面板(32)上分别固设有与其电连接的烟雾传感器(34)和扬声器(3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火灾自动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1)开口端固设有与其相适配的防护罩(36),所述防护罩(36)开设有若干通风口(361),所述防护罩(36)上固设有与电控制面板(32)电连接的警示灯(37)。
CN201820918813.2U 2018-06-13 2018-06-13 火灾自动报警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2840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18813.2U CN208284071U (zh) 2018-06-13 2018-06-13 火灾自动报警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18813.2U CN208284071U (zh) 2018-06-13 2018-06-13 火灾自动报警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284071U true CN208284071U (zh) 2018-12-25

Family

ID=646999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918813.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284071U (zh) 2018-06-13 2018-06-13 火灾自动报警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28407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79135A (zh) * 2019-07-12 2019-10-25 清远市联升空气液化有限公司 一种氮气生产厂房用异常泄露监测报警设备
CN110992655A (zh) * 2019-11-07 2020-04-10 西安康际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油井卡泵预警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79135A (zh) * 2019-07-12 2019-10-25 清远市联升空气液化有限公司 一种氮气生产厂房用异常泄露监测报警设备
CN110992655A (zh) * 2019-11-07 2020-04-10 西安康际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油井卡泵预警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284071U (zh) 火灾自动报警装置
CN109775599A (zh) 一种用于电线杆集表箱安装提升装置
CN210800494U (zh) 一种墙装式安防摄像头
CN214311994U (zh) 一种智慧消防用报警器
CN212961149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高光强航空障碍灯
CN109108648A (zh) 一种用于泄压阀生产的装配装置
CN211787425U (zh) 一种火力发电厂用烟雾检测装置
CN208652454U (zh) 一种五金灯罩
CN209353852U (zh) 一种便于拼装的机器人防护栏
CN210920631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安防摄像头
CN209146946U (zh) 一种智能家居照明用隐藏式应急灯
CN209183129U (zh) 一种用于旅游管理的指示装置
CN213177593U (zh) 一种燃气烟雾火灾报警器的安装结构
CN210155799U (zh) 楼道火灾监控报警设备
CN208720008U (zh) 一种便捷安装的筒灯
CN214501313U (zh) 一种火焰检测器
CN216667192U (zh) 一种用于充值管理平台监测设备
CN217423326U (zh) 一种基于无线控制燃气控制系统
CN220557670U (zh) 一种不锈钢家具用隐形悬挂结构
CN209118455U (zh) 一种感烟探测器的防尘壳体结构
CN215895623U (zh) 一种便于拆装和维护的烟雾报警器
CN210979266U (zh) 一种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CN212110183U (zh) 天然气管表架
CN211426680U (zh) 一种带驱鸟功能的架空型故障指示器
CN216645532U (zh) 一种水利工程水位监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225

Termination date: 2021061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