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79968U - 一种用于路面合成坡度较小时的路面集排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路面合成坡度较小时的路面集排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279968U
CN208279968U CN201820793308.XU CN201820793308U CN208279968U CN 208279968 U CN208279968 U CN 208279968U CN 201820793308 U CN201820793308 U CN 201820793308U CN 208279968 U CN208279968 U CN 2082799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ad surface
guide layer
layer
gradient
sma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79330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贾锦绣
高中俊
左芬芬
陈江
张博
武涛
彭鑫
谢纯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79330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2799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2799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27996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30Flood prevention; Flood or storm water management, e.g. using flood barri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60Planning or developing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路面合成坡度较小时的路面集排水装置,透水性面层的下方设有导流层,导流层的下方设有防渗土工布;导流层具有一预设坡度,导流层的坡度的下游区设有边沟,导流层与边沟之间设有用于将导流层的水流至边沟的无砂混凝土侧壁;透水性面层将路面积水下渗至导流层,导流层下设的防渗土工布可防止水流进一步下渗至路面其他层位,水流通过导流层自身的坡度经过无砂混凝土侧壁引排至路侧边沟;本实用新型可有效解决路面合成坡度较小时路面积水问题,将路表径流收集下渗,进一步通过导流层引排入路侧边沟。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路面合成坡度较小时的路面集排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路面集排水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路面合成坡度较小时的路面集排水装置。
背景技术
公路工程和市政工程建设中,道路排水系统是重要的部分,它直接或者间接影响着道路的安全使用。道路排水系统一般由路界地表排水、路面内部排水以及路界地下排水组成,路面集排水装置属于路界地表排水中的一部分。路面排水的效能,直接影响车辆行驶的安全,因此,路面集排水装置是排水系统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部分。
当路面进行排水工作时,超高路段的路面积水一般可利用路面纵坡和横坡,采用中央分隔带集水井、横向排水管、坡面急流槽等设施排除。但由于一些路段可能存在合成“零坡路段”,或者合成坡度较小的路段,路面会有积水留滞,这对行车安全极为不利。所谓的路面合成坡度是指路线纵坡与超高横坡(或路拱横坡)组合而成的坡度,其方向即流水线方向。
现阶段对于零坡度路面排水的问题仍主要依赖于路线设计过程中解决,《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15)中规定,在超高过渡的变化处,合成坡度不应设计为0%。当合成坡度小于0.5%时,应采取综合排水措施,保证路面排水畅通。而具体采取何种“综合排水措施”,规范未给出明确解决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路面合成坡度较小时的路面集排水装置,该装置可用于路面合成坡度较小时路面集排水,保证道路车辆行驶安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路面合成坡度较小时的路面集排水装置,包括:透水性面层、导流层、防渗土工布、无砂混凝土侧壁和边沟;
所述透水性面层的下方设有所述导流层,所述导流层的下方设有所述防渗土工布;
所述导流层具有一预设坡度,所述导流层的坡度的下游区设有所述边沟,所述导流层与边沟之间设有用于将导流层的水流至边沟的无砂混凝土侧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透水性面层为透水性沥青混凝土层或透水性水泥混凝土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流层为水泥处治的开级配碎石层、沥青处治的开级配碎石层或未经处治的开级配碎石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水泥处治的开级配碎石层的最大公称粒径为19mm,沥青处治的开级配碎石层的最大公称粒径为16mm;
水泥处治的开级配碎石层和沥青处治的开级配碎石层中,最大公称粒径不得超过层厚的2/3,粒径4.75mm以下细料的含量不大于1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流层的坡度不小于0.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渗土工布是由塑料薄膜和无纺布复合而成的层状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透水性面层将路面积水下渗至导流层,导流层下设的防渗土工布可防止水流进一步下渗至路面其他层位,水流通过导流层自身的坡度经过无砂混凝土侧壁引排至路侧边沟;本实用新型可有效解决路面合成坡度较小时路面积水问题,将路表径流收集下渗,进一步通过导流层引排入路侧边沟;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设置长度可根据路线合成坡度段落长度进行确定,可分多段设置,也可设置较长段落;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衔接紧密,原理清晰;可与其他道路排水设施相互匹配,组成完善的排水设施;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施工简单,施工顺序与普通道路路面顺序一致,对路面结构无开挖性破坏,应用前景广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公开的用于路面合成坡度较小时的路面集排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透水性面层;2、导流层;3、防渗土工布;4、无砂混凝土侧壁;5、边沟;6、基层;A、道路中心线;B、路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路面合成坡度较小时的路面集排水装置,该装置可用于路面合成坡度较小时路面集排水,保证道路车辆行驶安全;该路面集排水装置包括:透水性面层1、导流层2、防渗土工布3、无砂混凝土侧壁4和边沟5;其中:
透水性面层1的下方设有导流层2,导流层2的下方设有防渗土工布3,防渗土工布3下方为基层6;导流层2具有一预设坡度,导流层2的坡度的下游区设有边沟5,导流层2与边沟5之间设有用于将导流层2的水流至边沟5的无砂混凝土侧壁4;本实用新型的透水性面层1将路面积水下渗至导流层2,导流层2下设的防渗土工布3可防止水流进一步下渗至路面其他层位,水流通过导流层2自身的坡度经过无砂混凝土侧壁4引排至路侧边沟5。
本实用新型的路面集排水装置在铺设时,图1所示的A为道路中心线,B为路宽;在一半道路的基层6上先铺设一层防渗土工布3,然后在防渗土工布3上铺设一层导流层2,并在导流层2上铺设一层透水性面层1;导流层2具有不小于0.3%的坡度;导流层2自道路中心向路侧呈坡度下降趋势,导流层2的路侧一端与边沟5相接触的侧壁处为无砂混凝土侧壁4,无砂混凝土侧壁4的底边与导流层2的底边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无砂混凝土侧壁4的顶边位于导流层2的顶边之上且未超出透水性面层1的顶面,边沟5的顶盖可为格栅盖,格栅盖与透水性面层1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透水性面层1的作用是将路面积水下渗至导流层2,透水性面层1可采用透水性沥青混凝土层或透水性水泥混凝土层;本实用新型的透水性面层1与一般混凝土混合料相比,特点是空隙率较大、大粒径骨料含量较多,具有较强的透水性能。该类面层具有诸多优点,透水性路面可以避免雨天路面积水形成水膜,提高路面抗滑性能;减小路面反光,改善路面标志的可见度,改善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吸收车辆行驶产生的噪音,有利于创造安静舒适的交通环境。
本实用新型的导流层2的作用是将透水性面层1的水流收集后引排出路基范围的设施;导流层2可采用水泥处治的开级配碎石层、沥青处治的开级配碎石层或未经处治的开级配碎石层;其中,水泥处治的开级配碎石层的最大公称粒径为19mm,沥青处治的开级配碎石层的最大公称粒径为16mm;在水泥处治的开级配碎石层和沥青处治的开级配碎石层中,最大公称粒径不得超过层厚的2/3,粒径4.75mm以下细料的含量不大于10%。本实用新型导流层2的坡度不小于0.3%,优选坡度为1%。
本实用新型的防渗土工布3是由塑料薄膜和无纺布复合而成的层状土工防渗材料,防渗土工布3具有优越的透水性、过滤性、耐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无砂混凝土侧壁4中孔隙大,所以传热性低,透水性好;无砂混凝土侧壁4与普通混凝土的主要不同之处,就是没有细骨料,只用粗骨料。水泥用以覆盖粗骨料的表面,并起胶结作用,而不是填充空隙,因此水泥用量要比普通混凝土少。粗骨料最好选用中等粒径(10~20mm),且宜使用颗粒均匀的砾石或碎石。
本实用新型的边沟5根据道路等级采用现浇混凝土、预制混凝土或浆砌片石进行砌筑。
本实用新型在铺设时:
透水性面层采用透水性沥青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应根据具体工程实际进行确定。从道路等级、工程所在地水文、气候条件,工程所在地材料情况等方面综合考虑;透水性面层以及碎石导流层厚度应根据道路等级确定,导流层应具有一定的坡度,坡度一般不小于0.3%,防渗土工布应符合相应行业技术标准。
本实用新型可有效解决路面合成坡度较小时路面积水问题,将路表径流收集下渗,进一步通过导流层引排入路侧边沟;本实用新型的装置设置长度可根据路线合成坡度段落长度进行确定,可分多段设置,也可设置较长段落;本实用新型的装置衔接紧密,原理清晰;可与其他道路排水设施相互匹配,组成完善的排水设施;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施工简单,施工顺序与普通道路路面顺序一致,对路面结构无开挖性破坏,应用前景广阔。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用于路面合成坡度较小时的路面集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水性面层、导流层、防渗土工布、无砂混凝土侧壁和边沟;
所述透水性面层的下方设有所述导流层,所述导流层的下方设有所述防渗土工布;
所述导流层具有一预设坡度,所述导流层的坡度的下游区设有所述边沟,所述导流层与边沟之间设有用于将导流层的水流至边沟的无砂混凝土侧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路面合成坡度较小时的路面集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性面层为透水性沥青混凝土层或透水性水泥混凝土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路面合成坡度较小时的路面集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层为水泥处治的开级配碎石层、沥青处治的开级配碎石层或未经处治的开级配碎石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路面合成坡度较小时的路面集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水泥处治的开级配碎石层的最大公称粒径为19mm,沥青处治的开级配碎石层的最大公称粒径为16mm;
水泥处治的开级配碎石层和沥青处治的开级配碎石层中,最大公称粒径不得超过层厚的2/3。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路面合成坡度较小时的路面集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层的坡度不小于0.3%。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路面合成坡度较小时的路面集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渗土工布是由塑料薄膜和无纺布复合而成的层状结构。
CN201820793308.XU 2018-05-25 2018-05-25 一种用于路面合成坡度较小时的路面集排水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2799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93308.XU CN208279968U (zh) 2018-05-25 2018-05-25 一种用于路面合成坡度较小时的路面集排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93308.XU CN208279968U (zh) 2018-05-25 2018-05-25 一种用于路面合成坡度较小时的路面集排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279968U true CN208279968U (zh) 2018-12-25

Family

ID=647049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793308.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279968U (zh) 2018-05-25 2018-05-25 一种用于路面合成坡度较小时的路面集排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27996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05312A (zh) * 2019-12-31 2020-04-14 广东粤路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山区公路桥梁排水口的安装方法
CN115506198A (zh) * 2022-09-27 2022-12-23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一种带有排水功能的高等级公路超高过渡段及其施工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05312A (zh) * 2019-12-31 2020-04-14 广东粤路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山区公路桥梁排水口的安装方法
CN115506198A (zh) * 2022-09-27 2022-12-23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一种带有排水功能的高等级公路超高过渡段及其施工方法
CN115506198B (zh) * 2022-09-27 2024-04-02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一种带有排水功能的高等级公路超高过渡段及其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39485B (zh) 排水路缘石以及具有排水结构的沥青道路
Field et al. Porous pavement: research, development, and demonstration
CN105256876A (zh) 公路超高挖方路段虹吸式排水系统
CN208501416U (zh) 一种海绵城市透水道路结构
CN109098064A (zh) 避免路面雨水沉积的海绵城市道路结构
CN208279968U (zh) 一种用于路面合成坡度较小时的路面集排水装置
CN106835890A (zh) 基于海绵城市的下凹式绿地系统及施工方法
CN101914882B (zh) 高地下水位粉质土地区低路堤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1042293A (zh) 一种道路中央绿化带防渗排水结构的施工工艺
CN205115949U (zh) 排水路缘石以及具有排水结构的沥青道路
CN109518789A (zh) 一种道路穿越水环境敏感区的集水、汇水及排水处理系统
Winston et al. Hydrologic performance of a permeable pavement and stormwater harvesting treatment train stormwater control measure
CN106759778A (zh) 用于公路中央分隔带的散集结合型防排水系统
CN105970764B (zh) 一种排水路面的铺设方法
CN205134481U (zh) 公路超高挖方路段虹吸式排水系统
CN106836442A (zh) 道路径流弃流系统及道路径流渗滤系统
CN109322328A (zh) 一种高寒地区地铁车站顶板防排水方法及系统
CN206736670U (zh) 一种用于高速公路养护中超高段路面排水系统
CN210395030U (zh) 适用于湿陷性黄土地区市政道路侧分隔带的防水结构
CN108103873A (zh) 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的纳米沥青混凝土城市道路路面结构
CN210766228U (zh) 一种可防止内涝的透水混凝土路面结构
CN208803316U (zh) 一种浅水位公路防水路基
CN213625026U (zh) 一种排水性路面结构组合
CN206503213U (zh) 用于公路中央分隔带的散集结合型防排水系统
CN103243624A (zh) 含水量低于液限盐渍土地段铁路路基的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2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