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78141U - 车架以及具有所述车架的童车 - Google Patents

车架以及具有所述车架的童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278141U
CN208278141U CN201820352001.6U CN201820352001U CN208278141U CN 208278141 U CN208278141 U CN 208278141U CN 201820352001 U CN201820352001 U CN 201820352001U CN 208278141 U CN208278141 U CN 2082781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frame
vehicle frame
carrier
linkage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35200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IXI FUBEIBEI CHILDREN ARTICL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IXI FUBEIBEI CHILDREN ARTICL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IXI FUBEIBEI CHILDREN ARTICL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IXI FUBEIBEI CHILDREN ARTICLES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2781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2781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童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架以及具有所述车架的童车。一种车架,包括前轮架、后轮架、座架以及车把架,所述前轮架、所述后轮架、所述座架以及所述车把架相互枢接,所述前轮架、所述后轮架、所述座架以及所述车把架于相互枢接位置能够相对转动,以实现所述车架的折叠或者展开,所述前轮架上连接有前轮,所述前轮与所述前轮架之间设有自锁机构,当所述车架折叠时,所述自锁机构能够将所述前轮锁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车架通过在前轮架与前轮之间设置自锁机构,从而在折叠的过程中,前轮会自动锁止,不会随意窜动,不仅使携带更加方便,且便于运输。

Description

车架以及具有所述车架的童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童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架以及具有所述车架的童车。
背景技术
童车在方便看护幼儿的同时,又存在体积过大,不便携带的问题,因此多数童车的车架都要能够折叠,方便收纳。然而,现有的童车大多折叠机构比较复杂,再折叠的过程中,轮体不能锁定,折叠后的童车轮体会随意窜动,携带以及运输及其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车架以及具有所述车架的童车。
一种车架,包括前轮架、后轮架、座架以及车把架,所述前轮架、所述后轮架、所述座架以及所述车把架相互枢接,所述前轮架、所述后轮架、所述座架以及所述车把架于相互枢接位置能够相对转动,以实现所述车架的折叠或者展开,所述前轮架上连接有前轮,所述前轮与所述前轮架之间设有自锁机构,当所述车架折叠时,所述自锁机构能够将所述前轮锁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自锁机构包括卡接杆、弹性件、第一牵引部以及联动部,所述第一牵引部具有相对设置的两端,所述第一牵引部的一端与所述卡接杆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联动部连接,所述联动部与所述车架配合进行联动,当所述车架折叠时,所述车架联动所述联动部以牵引所述第一牵引部使所述卡接杆对所述前轮进行锁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接杆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以及第二端,所述卡接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牵引部的一端连接,所述卡接杆的第一端与所述前轮架之间设有所述弹性件,并在所述第一牵引部的作用下使所述弹性件呈压缩状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联动部通过铰接部与所述前轮架之间活动连接,所述联动部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与第二端,所述联动部的第一端以及第二端均与所述后轮架抵靠,所述联动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牵引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后轮架包括枢接部,所述枢接部上开设有弧形槽,所述联动部的第一端以及第二端均与所述枢接部抵靠,当所述后轮架折叠时,所述枢接部转动,所述联动部的第二端卡入所述弧形槽,在所述联动部的第二端的作用下,所述联动部的第一端绕所述铰接部转动,从而联动所述第一牵引部以释放所述卡接杆,此时在所述弹性件的作用下,所述卡接杆与所述前轮之间卡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联动部呈弧形状,所述联动部的弧形开口朝向所述枢接部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轮包括轮体以及连接架,所述轮体连接于所述连接架,所述连接架能够相对所述前轮架转动,所述连接架上设有卡接结构,当所述后轮架折叠时,所述卡接杆与所述卡接结构卡接配合,以将所述连接架锁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接结构包括卡接槽,当所述后轮架折叠时,所述第一牵引部释放所述卡接杆,所述卡接杆在所述弹性件的作用下卡入所述卡接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架上设有凸起以及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架转动连接,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前轮架,,所述凸起远离所述连接架的一端设有倾斜面,所述连接架上设有凸起,所述凸起远离所述连接架的一端设有倾斜面,所述倾斜面相对与所述转轴的中轴线呈预定倾斜角度,所述卡接槽位于所述倾斜面较低的一端。
一种童车,包括前轮、后轮以及车架,所述前轮连接于所述前轮架,所述后轮连接于所述后轮架,所述前轮与所述前轮架之间设有自锁机构。
相较于现有技术,所述车架以及具有所述车架的童车,通过在前轮架与前轮之间设置自锁机构,从而在折叠的过程中,前轮会自动锁止,不会随意窜动,不仅使携带更加方便,且便于运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车架的立体图。
图2为图1的车架的另一角度视图。
图3为图1的车架的A部分的放大图。
图4为图1的车架的分解图。
图5为图4的车架的B部分的放大图。
图6为图4的车架的C部分的放大图。
图7为图4的车架的D部分的放大图。
图8为图4的车架的E部分的放大图。
图9为1车架的局部分解图。
图10为前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9的车架的F部分的放大图。
图12为图9的车架的G部分的放大图。
图13为解锁机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的车架的H部分的放大图。
图15为解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的车架折叠后的立体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装设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车架100,所述车架100为用于看护幼儿的童车车架。可以理解的是,所述车架100不限于为童车车架,其可以应用于任意合适的场合,例如,老年推车车架、行李车架等,本实用新型不再一一例举。
所述车架100包括后轮架10、前轮架20、车把架30以及座架40。所述后轮架10、所述前轮架20、所述车把架30以及所述座架40呈放射状相互枢接,所述前轮架20、所述后轮架10、所述车把架30以及所述座架40于相互枢接位置能够相对转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后轮架10、所述前轮架20、所述车把架 30以及所述座架40能够绕轴线X相对转动,以实现所述车架100的折叠或者展开。
请同时参阅图4及图7,所述后轮架10用于支撑后轮200,具体地,所述后轮架10能够支撑两个所述后轮200(图中仅示出一个后轮200),两个所述后轮200分别连接于所述后轮架10的底部两侧,可以理解,依据具体需求的不同,所述后轮架10也可以支撑其他数量的后轮。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后轮架10大致呈“∏”形,包括第一横架11、两个第一立架12以及枢接部13。
所述第一横架11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后轮200,具体地,所述第一横架11与所述后轮200之间能够转动地连接,此外,所述第一横架11与所述后轮200之间还设有相互配合刹车机构(图未标示),所述刹车机构用对所述后轮200进行制动,所述第一横架11包括刹车踏板111,所述刹车踏板111能够驱动所述刹车机构对所述后轮200进行制动及解除对所述后轮200的制动。
所述第一立架12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横架11的两端,两个所述第一立架 12沿大致相互平行的方向延伸。
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枢接部13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立架12的末端,在这里,所述末端指的是所述第一立架12远离所述第一横架11 的一端。具体地,所述枢接部13包括第一枢接部131以及与所述第一枢接部131 连接的第二枢接部132。所述第一枢接部131连接于对应的所述第一立架12的末端,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枢接部131与对应的所述第一立架12一体成型,可以理解,所述第一枢接部131也可以通过卡合、螺栓连接、铆钉连接、焊接等方式与对应的所述第一立架12连接,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制。每一个所述第一枢接部131开设有卡槽1311,本实施方式中,两个所述第一枢接部131的卡槽1311相对设置,即,两个所述第一枢接部131的相对的表面形成所述卡槽 1311。每一个所述第一枢接部131包括第一轴1312以及第一限位结构1313。本实施方式中,两个所述第一轴1312相背设置,即两个所述第一轴1312分别形成于所述第一枢接部131相背离的侧部。所述第一轴1312的轴线与所述轴线X 平行设置。所述第一轴1312为末端开口中空轴,每一个所述第一轴1312的末端形成有限位凸块13121,所述限位凸块13121为围绕所述第一轴1312的开口的弧形凸块,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凸块13121对应的圆心角大致为180度,即所述限位凸块13121大致为半圆形凸块。所述第一限位结构1313形成于对应的所述第一轴1312的周侧,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限位结构1313为多瓣形凹槽,可以理解,所述第一限位结构1313也可以为其他任意合适的形状。
所述第二枢接部132与所述座架40能够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二枢接部132 包括对应于所述卡槽1311的卡块1321,本实施方式中,两个所述第二枢接部 132的所述卡块1321相背设置,即,所述卡块1321形成于对应的所述第二枢接部132的外侧面上。所述第一枢接部131与所述第二枢接部132通过所述卡槽1311与所述卡块1321的相互配合相互固定卡接。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卡槽1311与所述卡块1321的结构可以互换,即,所述第一枢接部131上形成类似的卡块,所述第二枢接部132形成类似的卡槽。
可以理解,所述第一枢接部131与所述第二枢接部132可以采用其他任意合适方式连接,例如螺栓连接、铆接、焊接、粘接等。另外,所述第一枢接部 131与所述第二枢接部132也可以一体成型。本实用新型不做限制。
请同时参阅图4、图6及图9,所述前轮架20用于支撑前轮300,具体地,所述前轮架20能够支撑两个所述前轮300(图中仅示出一个前轮300),两个所述前轮300分别连接于所述前轮架20的底部两侧,可以理解,依据具体需求的不同,所述前轮架20也可以支撑其他数量的前轮300。所述前轮300与所述前轮架20之间设有自锁机构60,所述自锁机构60用于当所述车架100折叠时,将所述前轮300锁止,以防止前轮300随意转动,从而使携带以及运输更加方便。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前轮架20大致呈“∏”形,包括第二横架21、两个第二立架22以及连接部23。所述第二横架21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前轮300,具体地,所述前轮300为万向轮,其能够自由的转向,以提升所述车架100的灵活性。所述第二横架21设有脚踏部211,所述脚踏部211大致为平面,在正常的使用状态下,所述脚踏部211位于所述第二横架21的背离地面的一侧。所述脚踏部211为乘车幼儿的脚部放置部位,使得幼儿能够获得舒适的坐姿。
所述第二立架22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横架21的两端,两个所述第二立架 22沿大致相互平行的方向延伸,本实施方式中,每一个所述第二立架22呈长杆状。优选地,两个所述第二立架22与所述第二横架21设为一体式结构。
所述连接部23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立架22的末端。所述第二立架22的末端是指所述第二立架22远离所述第二横架21的一端。具体地,所述连接部23大致呈环状,所述连接部23的内侧面形成多个凸瓣231,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凸瓣231沿圆周方向均匀间隔排列。
参阅图10,所述前轮300包括轮体301,以及安装该轮体301的连接架310。所述轮体301能够相对所述连接架310转动,以实现车架100在路面上的行进。连接架310上设有卡接结构311,当所述后轮架10折叠时,自锁机构60与卡接结构311所述卡接配合,以将所述连接架310锁止。
所述卡接结构311包括卡接槽3111,所述卡接杆61卡入所述卡接槽3111 内,实现连接架310的锁止。
所述连接架310包括叉杆312以及连接座313,所述轮体301安装在所述叉杆312上。所述连接座313上设有转轴3131,所述连接座313与所述转轴3131 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转轴313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横架21连接。所述连接座313上开设有卡接槽3111,当所述车架100折叠后,所述自锁机构60卡于所述卡接槽3111中,实现前轮300的锁止。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座313上设有凸出于所述连接座313的凸起3132。优选地,所述凸起3132与所述连接座313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凸起3132远离连接座313的一端的端面设有倾斜面31321,所述倾斜面31321相对与所述转轴 3131的中轴线呈预定倾斜角度,所述倾斜角度可以依据不同的需求合理设置,例如5度、7.5度、10度、15度、20度、30度、45度等。所述卡接槽3111位于所述倾斜面31321的较低的一端。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凸起3132也可以替换为滑槽,所述滑槽开设于所述连接座313的顶面,所述的卡接槽3111开设于所述滑槽的底面。进一步地,所述滑槽呈环形。
参阅图9、图11及图12,自锁机构60包括卡接杆61、弹性件62、第一牵引部63以及联动部64。所述卡接杆61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611和第二端612,所述卡接杆61的第一端611穿设于所述第二横架21,所述卡接杆61的第一端 611与所述弹性件62抵靠,所述卡接杆61的第二端612与所述第一牵引部63 连接。所述卡接杆61的第一端611与所述卡接槽3111配合,可以实现所述前轮 300的自锁。
优选地,所述卡接杆61的第一端611设有能够与所述转轴3131滑动配合的导向结构,所述导向结构能够更加便于所述卡接杆61卡入或脱离所述卡接槽 3111。
所述弹性件62用于提供一个弹性力。所述弹性件62一端抵靠在脚踏部211 的内侧,弹性件62的另一端与所述卡接杆61抵靠。在本实施方式中,当所述车架100呈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牵引部63为张紧状态,此时,所述弹性件62 呈压缩状态。当所述车架100呈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牵引部63为释放状态,此时,在所述弹性件62的弹性力作用下促使所述定位杆61卡入所述卡接槽3111 中。
第一牵引部63为牵引绳,所述第一牵引部63具有相对设置的两端,所述第一牵引部63的一端与所述卡接杆61的第一端61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联动部64连接。当所述车架100为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牵引部63为张紧状态,此时,所述卡接杆61与所述倾斜面31321不接触。当所述车架100为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牵引部63为释放状态,此时,所述卡接杆61与所述倾斜面31321 接触,从而所述倾斜面可以31231引导所述卡接杆61插入所述卡接槽3111中。
所述联动部64通过铰接部643与所述前轮架20之间活动连接。所述联动部64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641与第二端642,所述联动部的第一端641以及第二端642均与所述后轮架10抵靠,所述联动部的第一端641与所述第一牵引部63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联动部64的第一端641以及第二端642均与所述枢接部13 抵靠,当所述后轮架10折叠时,所述枢接部13转动,所述联动部的第二端642 卡入所述弧形槽13131中,在所述联动部的第二端642的作用下,所述联动部的第一端641绕所述铰接部643转动,从而联动所述第一牵引部63释放所述卡接杆61,此时在所述弹性件62的作用下,所述卡接杆61与所述前轮300之间卡接。
优选地,联动部64通过铰接部643与所述所述第二立架22之间铰接。所述联动部的第一端641另一端以及联动部的第二端642的另一端均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1313抵靠。所述第一限位结构1313的外壁上设有弧形槽13131。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联动部64呈“L”形。L形所述联动部64的折角即为铰接部643。L所述联动部64的两条臂分别为所述联动部64的第一端与第二端。
当所述后轮架10与所述前轮架20之间互相相互转动,使所述车架100折叠时,所述枢接部13转动,从而使得所述联动部的第二端642绕第一限位结构 1313转动,第一限位结构1313转动一定角度时,所述联动部的第二端642卡入所述弧形槽13131中,所述联动部的第一端641绕所述铰接部643转动远离所述第一限位结构1313。此时,所述第一牵引部63释放,使得所述卡接杆61在所述弹性件62的作用下抵靠在所述倾斜面31321上,当所述前轮300的连接座 313转动,并在该倾斜面31321的引导下,使所述卡接杆61的第二端612卡入所述卡接槽3111中,实现前轮300的自锁。当所述后轮架10与所述前轮架20 之间互相相互转动,使所述车架100展开时,所述第一枢接部131转动,从而使所述联动部的第二端642脱离所述弧形槽13131,所述联动部的第一端641绕所述铰接部643转动,使所述第一牵引部63张紧,进而在第一牵引部63的作用下将所述卡接杆61脱离所述卡接槽3111,实现前轮300的解锁。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卡接杆61在所述弹性件62的作用下,可落入所述滑槽内,从而卡接杆61在该滑槽内滑动从而卡入所述的卡接槽3111中,实现前轮300的自锁。
请同时参阅图4及图8,所述车把架30为使用者的手持部位,便于使用者推动所述车架或者使所述车架转向。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车把架30大致呈“∏”形,包括手推杆31、两个连接杆32以及结合部33。所述连接杆32分别连接于所述手推杆31的两端,上所述结合部33分别连接于对应的所述连接杆32的末端。
所述结合部33包括对应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1313所述第二限位结构331,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限位结构331为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1313相适配的瓣形凸状结构,同时相邻的凸瓣之间形成有凹部332,所述凹部332与所述前轮架 20上的凸瓣231相适配。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限位结构331形成于所述结合部33的相对的侧部。优选地,所述第二限位结构331为齿轮结构。
所述结合部33开设有凹槽333,所述凹槽333贯穿所述第二限位结构331 的表面,所述凹槽333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轴1312的外径,使得所述第一轴1312 能够插入所述凹槽333。所述结合部33还包括第二轴334以及挡止部335,所述第二轴334以及所述挡止部335位于所述凹槽333内,所述挡止部335形成于所述第二轴334外侧,可选地,所述挡止部335可以与所述第二轴334的外侧面相连,与所述凹槽333的内壁相连,或者同时与所述第二轴334的外侧面以及所述凹槽333的内壁相连,本实用新型不做限制。第二轴334的轴线与所述第一轴1312的轴线重合设置。所述第二轴334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轴1312 的内径,使得所述第二轴334能够插入所述第一轴1312,并使得所述限位凸块 13121能够与所述挡止部335配合。
请同时参阅图1-5,所述座架40为所述车架100的座椅部位,用于支撑车座(图未示)。所述座架40包括底座架41以及与所述底座架41相连的第一连接座42。所述底座架41包括横杆411、纵杆412以及操纵杆413,所述横杆411 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纵杆413,且所述纵杆413的末端分别连接一个所述第一连接座42。所述操纵杆41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座42固定连接。所述操纵杆 413用于转动所述座架40,所述操纵杆413上设有操作部4131,所述操作部4131 凸设于所述操纵杆413的中部,所述操作部4131方便使用者施力以转动所述座架40,进而折叠或者展开所述车架100。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操作部4131为大致呈“∏”形的框架,其两端分别与所述操纵杆41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座 42与所述枢接部13能够转动地连接,具体地,所述第一连接座42与所述第二枢接部132能够转动地连接。可以理解,所述第一连接座42与所述枢接部13 之间具有限位结构(图未示出),使得所述座架40能够相对于所述后轮架10转动的同时,又能够相对于所述后轮架10定位于预定的转动角度。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座架40还包括扶手架43,所述扶手杆40大致呈“∏”形,且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座42。所述扶手架43为幼儿乘坐时的手扶位置,以增加幼儿乘坐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车架100还包括顶篷架50。所述顶篷架50用于安装童车的顶篷(图未示出)。所述顶篷架50包括支撑杆51以及与所述支撑杆51连接的第二连接座52。所述支撑杆51包括主杆511以及与所述主杆511可转动连接的扩展杆512。所述主杆511大致呈“∏”形,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座 52。所述扩展杆512能够与所述主杆511配合展开所述顶篷至预定大小。优选地,所述扩展杆512为弹性杆。
所述第二连接座52与所述枢接部13能够转动地连接,具体地,所述第二连接座52与所述第二枢接部132能够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座52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座42和所述枢接部13之间。可以理解,所述第二连接座52与所述枢接部13之间具有限位结构(图未示出),使得所述顶篷架50相对于所述后轮架10转动的同时,又能够相对于所述后轮架10定位于预定的转动角度。所述第二连接座52与所述第一连接座42相对于所述枢接部13的转动互不影响,即,所述第二连接座52和所述第一连接座42均能够独立相对于所述枢接部13转动。
本实施方式中,参阅图13,所述车架100还包括解锁机构70,所述解锁机构设于所述枢接部13与所述结合部33之间,用于解锁所述车架100。具体地,解锁机构70用于使所述后轮架10、所述前轮架20、所述车把架30、所述座架 40以及所述顶篷架50之间能够互相转动,实现车架100的折叠。当所述车架 100呈展开状态时,所述所述后轮架10、所述前轮架20、所述车把架30、所述座架40以及所述顶篷架50之间的位置相对固定。当需要将所述车架100折叠时,所述解锁机构70将所述车架100解锁,以使所述后轮架10、所述前轮架 20、所述车把架30、所述座架40以及所述顶篷架50之间能够相互转动。
同时参阅图14,及图15,所述解锁机构70包括第一解锁机构71以及第二解锁机构72。所述第一解锁机构71设于所述顶篷架50上,用于解锁所述顶篷架 50。所述第二解锁机构72设于所述枢接部13与所述结合部33之间,用于解锁所述后轮架10、所述前轮架20、所述车把架30以及所述座架40,以使后轮架 10、所述前轮架20、所述车把架30以及所述座架40之间能够相互转动。
所述第二解锁机构72包括第三轴721、解锁件722。所述解锁件722套设在所述第三轴721上,转动所述第三轴721能够使所述解锁件722沿着第三轴 721的轴向移动,并在解锁件722的驱动下使所述第一限位结构1313与所述第二限位结构331沿所述转动轴线相对运动,以使所述第一限位结构1313与所述第二限位结构331相互分离,即,使第二限位结构331上的凸部332脱离所述第一限位结构1313上的多瓣形凹槽。从而使所述后轮架10、所述前轮架20、所述车把架30、所述座架40以及所述顶篷架50之间能够互相转动而实现车架 100的折叠。
所述第三轴721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座52上,且所述第三轴721的轴线与所述第一轴1312以及所述第二轴334的轴线重合设置。当所述顶篷架50相对所述前轮架20转动时,所述第三轴721随着所述第二连接座52一起转动。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轴721上套设有环形套件7211,所述环形套件7211并与第三轴721之间固定连接,在所述环形套件7211上开设有所述配合槽7212。所述配合槽7212沿所述第三轴721周向分别设有引导面7212a以及限位面7212b。
解锁件722包括连接件7221、配合齿7222以及解锁凸起7223,所述连接件7221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侧,所述配合齿7222设于所述连接件7221的一侧并与所述配合槽7212配合,所述解锁凸起7223设于所述连接件7221的另一侧。所述配合齿7222与所述配合槽7212配合,所述配合齿7222卡入所述配合槽7212 中。所述配合齿7222上设有与所述引导面7212a配合的配合面7222a以及与所述限位面7212b匹配的止档面7222b。所述限位面7212b与所述止档面7222b配合用于防止所述第三轴721反转。所述的解锁凸起7223沿所述第三轴721的轴向凸出与于所述连接件7221。所述解锁凸起7223沿所述第三轴的轴向贯穿所述枢接部13,所述解锁凸起7223用于挤压所述第二限位结构331用,并使第二限位结构331上的凸部332脱离所述第一限位结构1313上的多瓣形凹槽。优选地,所述解锁凸起7223沿所述轴向贯穿所述第二枢接部132。
所述解锁件722还包括从动件7224,所述从动件7224设于所述连接件7221 与所述第二限位结构331之间,即,可以理解,所述从动件7224设于所述第一枢接部131与所述第二枢接部132之间。所述解锁凸起7223沿所述轴向贯穿所述第二枢接部132与所述从动件7224抵靠。
进一步地,所述从动件7224包括配合板7224a以及抵接凸起7224b,所述解锁凸起7223与所述配合板7224a相抵靠,所述抵接凸起7224b沿所述第三轴 721的轴线贯穿所述第一枢接部131并与所述第二限位件331相抵靠。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使第二限位结构331运动的可靠性,所述抵接凸起 7224b具有多个,多个所述抵接凸起7224b均与所述第二限位件331相抵靠。
具体地,所述抵接凸起7224b具有4个。
所述车架100的折叠的以及展开过程如下:
所述车架100的折叠过程:首先,第一解锁机构71解锁所述顶篷架50,使所述顶篷架50能够相对所述前轮架20转动。然后,转动所述顶篷架50带动所述第三轴721转动,所述第三轴721在转动的过程中,所述配合齿7222在所述引导面7212a的引导下将所述解锁件722沿所述第三轴721的轴线顶起,使所述解锁件722沿所述解锁件722的轴向位移,从而使从动件7224位移,在从动件7224的作用下使所述第二限位件331脱离所述第一限位结构1313上的多瓣形凹槽,实现所述后轮架10、所述前轮架20、所述车把架30以及所述座架40之间的解锁,使得所述后轮架10、所述前轮架20、所述车把架30以及所述座架40能够绕轴线X转动,进而,操作所述操作部4131,实现车架100的折叠。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轴线X即为所述第三轴721的轴线方向或者所述第三轴 721轴线的延长线方向。
而在所述车架100折叠的同时,所述联动部的第二端642绕第二枢接部132 转动,所述第二枢接部132转动一定角度时,所述联动部的第二端642卡入所述弧形槽13131中,所述联动部的第一端641绕所述铰接部643转动远离所述第一限位结构1313。此时,所述第一牵引部63释放,使得所述卡接杆61在所述弹性件62的作用下抵靠在所述倾斜面31321上,当所述前轮300的连接座313 转动,并在该倾斜面31321的引导下,使所述卡接杆61的第二端卡入所述卡接槽3111中,实现前轮300的自锁。
所述车架100的展开过程:所述后轮架10、所述前轮架20、所述车把架30、所述座架40以及所述顶篷架50之间相互转动呈展开状态。当所述顶篷架50转动展开到一定位置时,所述配合齿7222卡入所述配合槽7212中,所述第一解锁机构71以及第二解锁机构均呈锁止状态。进而所述第二限位结构331上的凸部332卡入所述第一限位结构1313上的多瓣形凹槽中,实现所述后轮架10、所述前轮架20、所述车把架30、所述座架40以及所述顶篷架50之间的相互固定。
而在在所述车架100展开的同时,所述后轮架10上的第一枢接部131转动,从而使所述联动部的第二端642脱离所述弧形槽13131,所述联动部的第一端 641绕所述铰接部643转动,使所述第一牵引部63张紧,进而在第一牵引部63 的作用下将所述卡接杆61脱离所述卡接槽3111,实现前轮300的解锁。
请参阅图16,所述后轮架10、所述前轮架20、所述车把架30、所述座架 40以及所述顶篷架50相对转动能够进行折叠,本实施方式中,折叠时,所述前轮架20与所述顶篷架50的相对于所述后轮架10的转动方向相同,所述车把架 30以及所述座架40相对于所述后轮架10的转动方向,且所述前轮架2及所述顶篷架50的转动方向与所述车把架30及所述座架40的转动方向相反。
在折叠时,所述后轮架10、所述前轮架20、所述车把架30、所述座架40 以及所述顶篷架50枢接于所述车架100的相同位置,因此能够绕同一轴线转动进行折叠,使得所述车架100的折叠机构更为简单,折叠更为便利,而且也可以降低车架100的生产、组装的难度和成本。
组装时,所述前轮架20的连接部23套设于所述车把架30的所述第二限位结构331,所述凸瓣231通过沿所述第二限位结构331的轴向运动与所述凹部 332卡接或者脱离,实现所述前轮架20与所述车把架30之间的相对定位或者相对转动;所述车把架30连接于所述后轮架10,所述第二限位结构331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1313适配连接,所述第一轴1312插入所述凹槽333,所述第二轴 334能够插入所述第一轴1312,所述限位凸块13121能够与所述挡止部335配合,所述第一限位结构1313与所述第二限位结构331之间能够沿所述第一轴1312的轴向相对运动,通过相对运动实现,所述第一限位结构1313与所述第二限位结构331之间的配合连接或者脱离,进而实现所述后轮架10与所述车把架 30之间的相对定位或者相对转动。所述座架40以及所述顶篷架50能够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枢接部13,以实现所述座架40以及所述顶篷架50之间的相对转动以及相对定位。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枢接部13、所述连接部23以及所述结合部33的结构可以替换设置,例如,类似的枢接部形成于所述前轮架20 或者所述车把架30,类似的连接部形成于后轮架10或者所述车把架30上,或者类似的结合部形成于所述后轮架10或者所述前轮架20上,所述只要能够实现前述的配合方式即可。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方式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的内,对以上实施方式所作的适当改变和变化都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的内。

Claims (10)

1.一种车架,包括前轮架、后轮架、座架以及车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架、所述后轮架、所述座架以及所述车把架相互枢接,所述前轮架、所述后轮架、所述座架以及所述车把架于相互枢接位置能够相对转动,以实现所述车架的折叠或者展开,所述前轮架上连接有前轮,所述前轮与所述前轮架之间设有自锁机构,当所述车架折叠时,所述自锁机构能够将所述前轮锁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机构包括卡接杆、弹性件、第一牵引部以及联动部,所述第一牵引部具有相对设置的两端,所述第一牵引部的一端与所述卡接杆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联动部连接,所述联动部与所述车架配合进行联动,当所述车架折叠时,所述车架联动所述联动部以牵引所述第一牵引部使所述卡接杆对所述前轮进行锁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杆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以及第二端,所述卡接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牵引部的一端连接,所述卡接杆的第一端与所述前轮架之间设有所述弹性件,并在所述第一牵引部的作用下使所述弹性件呈压缩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部通过铰接部与所述前轮架之间活动连接,所述联动部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与第二端,所述联动部的第一端以及第二端均与所述后轮架抵靠,所述联动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牵引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轮架包括枢接部,所述枢接部上开设有弧形槽,所述联动部的第一端以及第二端均与所述枢接部抵靠,当所述后轮架折叠时,所述枢接部转动,所述联动部的第二端卡入所述弧形槽,在所述联动部的第二端的作用下,所述联动部的第一端绕所述铰接部转动,从而联动所述第一牵引部以释放所述卡接杆,此时在所述弹性件的作用下,所述卡接杆与所述前轮之间卡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部呈弧形状,所述联动部的弧形开口朝向所述枢接部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包括轮体以及连接架,所述轮体连接于所述连接架,所述连接架能够相对所述前轮架转动,所述连接架上设有卡接结构,当所述后轮架折叠时,所述卡接杆与所述卡接结构卡接配合,以将所述连接架锁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结构包括卡接槽,当所述后轮架折叠时,所述第一牵引部释放所述卡接杆,所述卡接杆在所述弹性件的作用下卡入所述卡接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上设有凸起以及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架转动连接,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前轮架,所述凸起远离所述连接架的一端设有倾斜面,所述倾斜面相对与所述转轴的中轴线呈预定倾斜角度,所述卡接槽位于所述倾斜面较低的一端。
10.一种童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轮、后轮以及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车架,所述前轮连接于所述前轮架,所述后轮连接于所述后轮架,所述前轮与所述前轮架之间设有自锁机构。
CN201820352001.6U 2018-02-14 2018-03-15 车架以及具有所述车架的童车 Active CN208278141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58890X 2018-02-14
CN201820258890 2018-02-1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278141U true CN208278141U (zh) 2018-12-25

Family

ID=6398859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352001.6U Active CN208278141U (zh) 2018-02-14 2018-03-15 车架以及具有所述车架的童车
CN201820352722.7U Active CN208053423U (zh) 2018-02-14 2018-03-15 车架以及具有所述车架的童车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352722.7U Active CN208053423U (zh) 2018-02-14 2018-03-15 车架以及具有所述车架的童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208278141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53423U (zh) 2018-1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68833B (zh) 能折叠的推车
CN103381847B (zh) 用于使儿童就坐的装置及其铰接组件
TWI564197B (zh) Baby carriage
CN102975757A (zh) 可收合婴儿承载装置
TWI513616B (zh) Baby carriage
CN204137084U (zh) 用于推车的铰链和可折叠推车
CN107235062A (zh) 婴儿车架
CN104097725B (zh) 电动车的折叠驱动结构
CN209258211U (zh) 可折叠儿童手推车
CN110104048A (zh) 能够以转动状态和转向状态操作的三轮车及选择状态方法
CN106032159A (zh) 一种具有可折叠转向方向杆的代步车辆
CN205327136U (zh) 一种伸缩折叠婴儿手推车
CN107757693B (zh) 一种能实现四折的婴儿推车车架
CN106820785A (zh) 一种摇椅
CN205554268U (zh) 儿童推车
CN205854245U (zh) 儿童推车
CN206528508U (zh) 可折叠的婴儿车
CN208278141U (zh) 车架以及具有所述车架的童车
CN205971675U (zh) 一种折叠电动车
CN100471742C (zh) 双向折叠车
CN208827909U (zh) 两步折叠的儿童手推车
CN205632633U (zh) 一种双人推车
GB2430181A (en) Foldable stroller
CN104859700B (zh) 婴儿车车架
CN209600590U (zh) 便携式折叠儿童手推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