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76032U - 汽车中冷器连接管压筋模具 - Google Patents

汽车中冷器连接管压筋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276032U
CN208276032U CN201820599900.6U CN201820599900U CN208276032U CN 208276032 U CN208276032 U CN 208276032U CN 201820599900 U CN201820599900 U CN 201820599900U CN 208276032 U CN208276032 U CN 2082760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tube
die
mandrel
support
locating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59990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鑫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Delang Auto Radia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Delang Auto Part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Delang Auto Part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Delang Auto Part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59990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2760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2760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2760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haping Metal By Deep-Drawing,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中冷器连接管压筋模具,包括上模部分和下模部分,所述的上模部分包括上凸模(11)和模柄(12),上凸模(11)固定在模柄(12)上;所述的下模部分包括下模座(1)、销(2)、定位块(3)、垫板(4)、固定板(5)、下凸模(6)、弹簧(7)、支座(8)、螺杆(9),所述的垫板(4)、固定板(5)和支座(8)从下到上依次叠加并通过螺杆(9)和销(2)固定在下模座(1)上,所述的弹簧(7)套在螺杆(9)上,所述的下凸模(6)安装在固定板(5)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寿命长等优点。

Description

汽车中冷器连接管压筋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中冷器连接管,尤其是涉及汽车中冷器连接管压筋模具。
背景技术
中冷器是汽车增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件,无论是机械增压发动机还是涡轮增压发动机,都需要在增压器和发动机进气歧管之间安装中冷器,其作用是提高发动机的换气效率。
增压发动机为何会比普通发动机拥有更大的动力,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其换气的效率比普通发动机的自然进气更高;当空气增压后其温度会大幅升高,密度也相应变高,而中冷器正是起到冷却空气的作用,高温空气经过中冷器的冷却,再进入发动机中。如果缺少中冷器而让增压后的高温空气直接进入发动机,则会因空气温度过高导致发动机损坏甚至死火的现象。
由于发动机排出的废气的温度非常高,通过增压器的热传导会提高进气的温度,而且,空气在被压缩的过程中密度会升高,这必然也会导致空气温度的升高,从而影响发动机的充气效率;如果想要进一步提高充气效率,就要降低进气温度,在相同的空燃比的条件下,增压空气的温度每下降10℃,发动机的功率就能提高3%至5%。
未经冷却的增压空气进入燃烧室,除了会影响发动机的充气效率外,还很容易导致发动机燃烧温度过高,造成爆震等故障,而且会增加发动机废气中的NOx的含量,造成空气污染。
综上所述,中冷器在汽车的增压系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冷器的运行状况直接关系着整辆车的运行状况。中冷器中所经过的增压后的空气,故中冷器的连接管需要有很好的耐压性以及密封性,但现有连接管长期连接在中冷器与发动机之间,导致其很容易受到腐蚀、氧化及高温侵蚀,降低了连接管使用寿命,为此,一般需要在连接管上压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寿命长、成本低的汽车中冷器连接管压筋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汽车中冷器连接管压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部分和下模部分,
所述的上模部分包括上凸模和模柄,上凸模固定在模柄上;
所述的下模部分包括下模座、销、定位块、垫板、固定板、下凸模、弹簧、支座、螺杆,所述的垫板、固定板和支座从下到上依次叠加并通过螺杆和销固定在下模座上,所述的弹簧套在螺杆上,所述的下凸模安装在固定板上;
待压筋连接管毛坯套入芯轴,置于支座上,并通过所述的定位块定为,凸模向下运动,推动芯轴和支座挤压弹簧向下运动,与下凸模完成一次压筋,上模部分回程,连接管毛坯旋转,进行下一个工作循环,在连接管毛坯表面压出设定数量的筋。
所述的芯轴包括轴体和轴体一端的定位帽以及轴体另一端的滚花段,所述的轴体表面设有6条对称凹槽,套在芯轴上的连接管毛坯被模压后形成的凸筋与所述凹槽匹配,所述的定位帽成正六边体状,定位帽的一个面卡入所述定位块,将芯轴定位,将芯轴旋转60度,进行第二次模压时,通过旋转定位帽,使其旋转,相邻的另一个面卡入所述定位块进行二次定位。
所述的滚花段表面压印有滚花,使芯轴与连接管毛坯之间相对定位。
所述的定位块一侧设有矩形槽口,该槽口与所述定位帽的一个侧面相匹配;定位块采用T8A材料制造,热处理56~60HRC。
所述的支座中间设有卡槽,该卡槽上部呈矩形状,下部呈梯形状。
所述的支座选用T8A材料制造,热处理58~60HRC。
所述的上凸模为固定在模柄内的长条形金属块,其底部凸出模柄底部且截面呈半圆状;
所述的下凸模为固定在固定板内的长条形金属块,其顶部凸出固定板上表面且截面呈半圆状。
所述的上凸模和下凸模选用Cr12材料制造,热处理58~62HRC。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压力机控制模具每次压2条筋,单次冲压结束后,利用芯轴使零件旋转60°,第二次压两条筋,利用芯轴使零件旋转60°后,第三次压两条筋,加工成形,模具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位本实用新型模具下模部分的平面示意图;
图3位芯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汽车中冷器连接管压筋模具,包括上模部分和下模部分,
所述的上模部分包括上凸模11和模柄12,上凸模11固定在模柄12上;
所述的下模部分包括下模座1、销2、定位块3、垫板4、固定板5、下凸模6、弹簧7、支座8、螺杆9,所述的垫板4、固定板5和支座8从下到上依次叠加并通过螺杆9和销2固定在下模座1上,所述的弹簧7套在螺杆9上,所述的下凸模6安装在固定板5上;
待压筋连接管毛坯套入芯轴10,置于支座8上,并通过所述的定位块3定为,凸模11向下运动,推动芯轴10和支座8挤压弹簧7向下运动,与下凸模6完成一次压筋,上模部分回程,连接管毛坯旋转,进行下一个工作循环,在连接管毛坯表面压出设定数量的筋。
如图3所示,所述的芯轴10包括轴体101和轴体一端的定位帽102以及轴体另一端的滚花段103,所述的轴体101表面设有6条对称凹槽104,套在芯轴10上的连接管毛坯被模压后形成的凸筋与所述凹槽104匹配,所述的定位帽102成正六边体状,定位帽102的一个面卡入所述定位块3,将芯轴10定位,将芯轴10旋转60度,进行第二次模压时,通过旋转定位帽102,使其旋转,相邻的另一个面卡入所述定位块3进行二次定位。所述的滚花段103表面压印有滚花,使芯轴10与连接管毛坯之间相对定位。
如图2所示,所述的定位块3一侧设有矩形槽口,该槽口与所述定位帽102的一个侧面相匹配;定位块3采用T8A材料制造,热处理56~60HRC。
所述的支座8中间设有卡槽,该卡槽上部呈矩形状,下部呈梯形状。所述的支座8选用T8A材料制造,热处理58~60HRC。
所述的上凸模11为固定在模柄12内的长条形金属块,其底部凸出模柄12底部且截面呈半圆状;所述的下凸模6为固定在固定板5内的长条形金属块,其顶部凸出固定板5上表面且截面呈半圆状。所述的上凸模11和下凸模6选用Cr12材料制造,热处理58~62HRC。
详细的工作过程:管形毛坯套入芯轴10→芯轴10放在支座8→利用芯轴10前端的六方形定位帽102与定位块3定位→踏下曲柄压力机的脚踏开关→凸模11向下运动→推动芯模10和支座8克服弹簧7的弹力向下运动→上凸模11、芯轴10、支座8和下凸模6在芯模10的压力下完成铝管的一次压筋成形→上模部分回程→毛坯旋转60°→进行下一个工作循环。再冲制两次后,零件已经加工成形。

Claims (8)

1.汽车中冷器连接管压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部分和下模部分,
所述的上模部分包括上凸模(11)和模柄(12),上凸模(11)固定在模柄(12)上;
所述的下模部分包括下模座(1)、销(2)、定位块(3)、垫板(4)、固定板(5)、下凸模(6)、弹簧(7)、支座(8)、螺杆(9),所述的垫板(4)、固定板(5)和支座(8)从下到上依次叠加并通过螺杆(9)和销(2)固定在下模座(1)上,所述的弹簧(7)套在螺杆(9)上,所述的下凸模(6)安装在固定板(5)上;
待压筋连接管毛坯套入芯轴(10),置于支座(8)上,并通过所述的定位块(3)定为,凸模(11)向下运动,推动芯轴(10)和支座(8)挤压弹簧(7)向下运动,与下凸模(6)完成一次压筋,上模部分回程,连接管毛坯旋转,进行下一个工作循环,在连接管毛坯表面压出设定数量的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中冷器连接管压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轴(10)包括轴体(101)和轴体一端的定位帽(102)以及轴体另一端的滚花段(103),所述的轴体(101)表面设有6条对称凹槽(104),套在芯轴(10)上的连接管毛坯被模压后形成的凸筋与所述凹槽(104)匹配,所述的定位帽(102)成正六边体状,定位帽(102)的一个面卡入所述定位块(3),将芯轴(10)定位,将芯轴(10)旋转60度,进行第二次模压时,通过旋转定位帽(102),使其旋转,相邻的另一个面卡入所述定位块(3)进行二次定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中冷器连接管压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滚花段(103)表面压印有滚花,使芯轴(10)与连接管毛坯之间相对定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中冷器连接管压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块(3)一侧设有矩形槽口,该槽口与所述定位帽(102)的一个侧面相匹配;定位块(3)采用T8A材料制造,热处理56~60HRC。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中冷器连接管压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座(8)中间设有卡槽,该卡槽上部呈矩形状,下部呈梯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中冷器连接管压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座(8)选用T8A材料制造,热处理58~60HRC。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中冷器连接管压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凸模(11)为固定在模柄(12)内的长条形金属块,其底部凸出模柄(12)底部且截面呈半圆状;
所述的下凸模(6)为固定在固定板(5)内的长条形金属块,其顶部凸出固定板(5)上表面且截面呈半圆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中冷器连接管压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凸模(11)和下凸模(6)选用Cr12材料制造,热处理58~62HRC。
CN201820599900.6U 2018-04-25 2018-04-25 汽车中冷器连接管压筋模具 Active CN2082760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99900.6U CN208276032U (zh) 2018-04-25 2018-04-25 汽车中冷器连接管压筋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99900.6U CN208276032U (zh) 2018-04-25 2018-04-25 汽车中冷器连接管压筋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276032U true CN208276032U (zh) 2018-12-25

Family

ID=647518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599900.6U Active CN208276032U (zh) 2018-04-25 2018-04-25 汽车中冷器连接管压筋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27603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80482A (zh) * 2018-04-25 2018-09-04 上海德朗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中冷器连接管压筋模具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80482A (zh) * 2018-04-25 2018-09-04 上海德朗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中冷器连接管压筋模具
CN108480482B (zh) * 2018-04-25 2024-05-10 上海德朗汽车散热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中冷器连接管压筋模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276032U (zh) 汽车中冷器连接管压筋模具
CN108000195B (zh) 一种涡壳定位工装及其定位方法
CN110543715B (zh) 基于仿真计算的两级增压系统匹配方法
CN202398714U (zh) 汽车中冷器气室的冲压模具
CN108480482A (zh) 一种汽车中冷器连接管压筋模具
CN219616512U (zh) 一种电容器铝壳防爆阀冲压模
CN212350146U (zh) 一种新型压涨式管口涨径模具
CN101920433B (zh) 内燃机节能消音器核心组件的加工方法
CN210305162U (zh) 发动机进气加热片固定块的生产装置
CN202239247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进排气歧管上壳体精密冲压模具
CN103182444A (zh) 一种汽车中冷器气室的冲压模具
CN210738687U (zh) 一种汽油机活塞顶面燃烧室结构及汽油机活塞
CN104018931A (zh) 扫气泵辅助进气和排气的往复蓄热式内燃机
CN102094679B (zh) 一种环射式多级串联压缩空气发动机及其工质流程
CN102162424A (zh) 活塞进气式液压自由活塞发动机
CN202690260U (zh) 一种内燃机尾气热量利用装置
CN107246312B (zh) 一种高效率排气歧管散热装置
CN206468428U (zh) 用于汽车增压发动机的中部进气式中冷器
CN220698031U (zh) 一种可快速组装的排气管蚌壳快速成型模具
CN202239248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进排气歧管下壳体精密冲压模具
CN206309470U (zh) 一种小排量直喷汽油发动机的涡轮增压装置
CN205260171U (zh) 带导流结构的涡轮增压发动机进气歧管
CN217748954U (zh) 能实现一次性完成摇臂冲孔与倒角的模具
CN216757827U (zh) 一种中冷主片扩口模具
CN104018932A (zh) 利用扫气道进气和排气的往复蓄热式内燃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110

Address after: 201503 No.7, Lane 381, Hong'an Road, Zhujing Town, Jinshan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DELANG AUTO RADIATOR MANUFACTU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58, Yanghebang Road, Songjiang Hi tech Park, Songjiang District, Shanghai, 201615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DELANG AUTO PARTS MANUFACTURING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