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72074U - 一种动力电池模组温度调节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动力电池模组温度调节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272074U
CN208272074U CN201820962474.8U CN201820962474U CN208272074U CN 208272074 U CN208272074 U CN 208272074U CN 201820962474 U CN201820962474 U CN 201820962474U CN 208272074 U CN208272074 U CN 2082720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plate
end plate
battery module
power battery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96247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刁志刚
李善良
黄雁
李明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Rothwell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Rothwell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Rothwell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Rothwell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96247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2720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2720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2720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力电池模组温度调节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出液管和进液管,所述装置本体由依次连接的第一端板、第一侧板、第二端板和第二侧板构成,装置本体为长方体形状的管状,装置本体内开设有长流道,长流道依次贯穿第一端板、第一侧板、第二端板和第二侧板;进液管通过支管与第一端板相连接,出液管通过支管与第二侧板相连接,长流道的两端分别通过支管与进液管和出液管相连通。本实用新型设置有贯穿两端板和两侧板的流道,两端板与两侧板可以与动力电池模组紧密贴合,换热面积大,通过在流道内注入流动的冷却液或加热液,实现对动力电池模组温度的降温或升温调节,冷却或加热效果好,温度调节均匀。

Description

一种动力电池模组温度调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汽车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力电池模组温度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电池包作为电动汽车上装载有电池组的储能装置,是电动汽车的关键部件,直接影响电动汽车的性能。锂离子动力电池比能大、循环寿命长、自放电率低、允许工作温度范围宽、低温效应好等优点是电动车目前首选的动力电池,在电动汽车电池包中得到良好应用。锂离子电池自身温度在20~30℃范围内最佳,保持在0~45℃范围内较为舒适。
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寿命、安全性均与电池的温度密切相关。温度过高,会加快副反应的进行,增大衰减,甚至引发热失控造成安全事故。温度过低,电池的功率、容量会明显降低,如不限制功率,可能带来锂离子析出,引起不可逆衰减,并埋下安全隐患。电池单体之间内阻、容量的不一致,致使电池单体间的寿命和容量差异逐渐增大,由于“木桶效应”极大影响整个电池组的工作性能、寿命和安全性能。
现有技术的动力电池模组温度调节装置是将液冷板布置在电池模组底部,只与电芯的底面进行接触热传导,接触面积小,冷却不均,电芯顶部和底部的温差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避免出现上述技术缺陷的动力电池模组温度调节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动力电池模组温度调节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出液管和进液管,所述装置本体由依次连接的第一端板、第一侧板、第二端板和第二侧板构成,装置本体为长方体形状的管状,装置本体内开设有长流道,长流道依次贯穿第一端板、第一侧板、第二端板和第二侧板;进液管通过支管与第一端板相连接,出液管通过支管与第二侧板相连接,长流道的两端分别通过支管与进液管和出液管相连通。
进一步地,装置本体内开设有三条互相平行的长流道,三条长流道依次贯穿第一端板、第一侧板、第二端板和第二侧板;进液管通过三个支管与第一端板相连接,出液管通过三个支管与第二侧板相连接。
进一步地,长流道内注入有乙二醇水溶液。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力电池模组温度调节装置,设置有贯穿两端板和两侧板的流道,两端板与两侧板可以与动力电池模组紧密贴合,换热面积大,通过在流道内注入流动的冷却液或加热液,实现对动力电池模组温度的降温或升温调节,冷却或加热效果好,温度调节均匀,可以很好地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与动力电池模组装配在一起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端板,2-第一侧板,3-第二端板,4-第二侧板,5-出液管,6-进液管,7-流道,8-支管,9-动力电池模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3所示,一种动力电池模组温度调节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出液管5和进液管6,出液管5和进液管6的上端开口,下端封闭;所述装置本体由依次连接的第一端板1、第一侧板2、第二端板3和第二侧板4构成,装置本体为中空的长方体形状的管状,在使用时将动力电池模组9放置于该装置本体的内部且第一端板1、第一侧板2、第二端板3和第二侧板4分别与动力电池模组9的一个侧面紧密接触。第一端板1、第一侧板2、第二端板3和第二侧板4的内部均开设有三条由上而下排列的流道7,且第一端板1、第一侧板2、第二端板3和第二侧板4内的上、中、下三条流道7依次对应连通,形成三条互相平行的长流道,即三条长流道依次贯穿第一端板1、第一侧板2、第二端板3和第二侧板4。进液管6通过三个支管8与第一端板1相连接,进液管6的内部与该三个支管8的内部相连通,与进液管6相连接的该三个支管8分别与第一端板1的上、中、下三个流道7相连通。出液管5通过三个支管8与第二侧板4相连接,与出液管5相连接的该三个支管8分别与第二侧板4的上、中、下三个流道7相连通。即每条长流道的两端分别通过一个支管8与进液管6和出液管5相连通。
当动力电池模组9温度较高需要冷却时,将低温冷却液从进液管6的上端开口注入,然后经过三个支管8进入三个流道7内,在长流道内流动,依次经过第一端板1、第一侧板2、第二端板3和第二侧板4后通过与第二侧板4相连接的三个支管8流入出液管5,然后从出液管5上端的开口流出,冷却液能够吸收带走动力电池模组9的热量,从而使其降温。冷却液采用的是乙二醇水溶液。
当动力电池模组9温度较低需要加热时,将温度较高的乙二醇溶液从进液管6的上端注入,然后经过三个支管8进入三个流道7内,在长流道内流动,依次经过第一端板1、第一侧板2、第二端板3和第二侧板4后通过与第二侧板4相连接的三个支管8流入出液管5,然后从出液管5上端的开口流出,乙二醇溶液将热量传递给动力电池模组9,使其温度升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力电池模组温度调节装置,设置有贯穿两端板和两侧板的流道,两端板与两侧板可以与动力电池模组紧密贴合,换热面积大,通过在流道内注入流动的冷却液或加热液,实现对动力电池模组温度的降温或升温调节,冷却或加热效果好,温度调节均匀,可以很好地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3)

1.一种动力电池模组温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本体、出液管和进液管,所述装置本体由依次连接的第一端板、第一侧板、第二端板和第二侧板构成,装置本体为长方体形状的管状,装置本体内开设有长流道,长流道依次贯穿第一端板、第一侧板、第二端板和第二侧板;进液管通过支管与第一端板相连接,出液管通过支管与第二侧板相连接,长流道的两端分别通过支管与进液管和出液管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模组温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装置本体内开设有三条互相平行的长流道,三条长流道依次贯穿第一端板、第一侧板、第二端板和第二侧板;进液管通过三个支管与第一端板相连接,出液管通过三个支管与第二侧板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模组温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长流道内注入有乙二醇水溶液。
CN201820962474.8U 2018-06-20 2018-06-20 一种动力电池模组温度调节装置 Active CN2082720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62474.8U CN208272074U (zh) 2018-06-20 2018-06-20 一种动力电池模组温度调节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62474.8U CN208272074U (zh) 2018-06-20 2018-06-20 一种动力电池模组温度调节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272074U true CN208272074U (zh) 2018-12-21

Family

ID=646910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962474.8U Active CN208272074U (zh) 2018-06-20 2018-06-20 一种动力电池模组温度调节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27207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29359A (zh) * 2019-08-05 2019-11-08 江苏远致达轨道交通发展有限公司 新能源客车的动力电池及电池舱冷却装置
CN112698221A (zh) * 2020-12-15 2021-04-23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三元锂离子电池功能性测试台及其测试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29359A (zh) * 2019-08-05 2019-11-08 江苏远致达轨道交通发展有限公司 新能源客车的动力电池及电池舱冷却装置
CN112698221A (zh) * 2020-12-15 2021-04-23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三元锂离子电池功能性测试台及其测试方法
CN112698221B (zh) * 2020-12-15 2022-08-09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三元锂离子电池功能性测试台及其测试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272074U (zh) 一种动力电池模组温度调节装置
CN205960161U (zh) 一种电池包温度控制装置及汽车
CN204857900U (zh) 电池模组的导热结构
CN205828601U (zh) 一种液冷扁管灌封结构及电源装置
CN102969545A (zh) 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液体冷却装置
CN206546866U (zh) 一种液冷电池模组
CN113113694A (zh) 一种集成液冷功能的锂电池模组
CN207967253U (zh) 电池组低温加热装置、电池模块及车辆
CN210668612U (zh) 一种电池模组和电池包
CN101894987A (zh) 一种动力锂电池温度控制装置
CN201717346U (zh) 一种动力锂电池温度控制装置
CN207217717U (zh) 一种新型电池包散热装置
CN207938752U (zh) 一种与高效率热管理系统匹配的软包电芯模组
CN206293583U (zh) 一种双温控电动汽车电池系统
CN209487672U (zh) 一种电池散热装置
CN211150728U (zh) 均温型电池包液冷板
CN211150647U (zh) 电池冷却结构及车辆
CN108767151B (zh) 一种动力电池模组与液冷系统一体化结构
CN114583353A (zh) 一种具有温控装置的大容量电池组
CN209344274U (zh) 用于车用动力电池包热管理的装置
CN208706806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恒温装置
CN206610884U (zh) 锂离子电池包热失控控制系统用水箱结构
CN207925629U (zh) 软包装电池模组用微通道水冷换热器
CN207677036U (zh) 一种汽车电池包液冷板
CN206541887U (zh) 一种电池极片干燥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