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70537U - 一种净化材料的空气净化性能的测试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净化材料的空气净化性能的测试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270537U
CN208270537U CN201820928146.6U CN201820928146U CN208270537U CN 208270537 U CN208270537 U CN 208270537U CN 201820928146 U CN201820928146 U CN 201820928146U CN 208270537 U CN208270537 U CN 2082705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st
cabin
gas generating
air
air clea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92814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冀志江
张琎珺
王静
解帅
郭春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Building Materials Academy CBMA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Building Materials Academy CBM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Building Materials Academy CBMA filed Critical China Building Materials Academy CBMA
Priority to CN20182092814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2705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2705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2705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sting Resistance To Weather, 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Mechanical Metho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净化材料的空气净化性能的测试系统,涉及材料净化性能测试技术领域。该测试系统包括:环境舱体、测试舱体和气体发生装置。所述环境舱体由温湿度控制模块和新风系统组成;所述测试舱体包括样品架、风扇、光照模块、采样口、进样口、温湿度表和气压表;所述测试舱体置于所述环境舱体内部;所述气体发生装置包括气体发生单元、隔热单元和气泵;所述气体发生单元包括气体发生室和加热元件;所述气体发生单元置于所述测试舱体外部,所述气泵置于所述测试舱体内部。本实用新型利用环境舱体和气体发生装置为测试舱体提供稳定的环境和污染气源,提高了测试的精确度。

Description

一种净化材料的空气净化性能的测试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材料净化性能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净化材料的空气净化性能的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干净空气是人类的基本需求。由于人们80%以上的时间在室内度过,室内空气质量对人的健康至关重要。为提高室内空气质量,许多空气净化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室内空气污染控制。
随着空气净化材料的快速、多样发展,与之对应的空气净化性能测试系统也要更加精密、科学。虽然多个国家标准中给出了空气净化材料净化性能的测试装置要求及功能性能指标,但由于技术手段不足、实施困难等原因,目前,空气净化材料的净化性能的测试装置依然无法满足准确性上的要求,使得测试结果与真实结果相差较大,无法对空气净化材料的净化性能进行科学的评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净化材料的空气净化性能的测试系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净化材料的空气净化性能的测试结果更精确,提高测试的精确度,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净化材料的空气净化性能的测试系统,包括:环境舱体、至少一个测试舱体和气体发生装置;所述环境舱体为温湿度可控舱体,为所述测试舱体提供实验环境;所述测试舱体置于所述环境舱体内部,所述测试舱体用于测试待测净化材料的空气净化性能;
所述气体发生装置与所述测试舱体的内部连通,所述气体发生装置用于将液态污染源转化为气态污染源,并为所述测试舱体提供气态污染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优选的,前述的一种净化材料的空气净化性能的测试系统,其中所述环境舱体包括:温湿度控制模块和新风系统;所述温湿度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环境舱体内部的温湿度,所述温湿度控制模块包括温湿度传感器、温湿度显示器和温湿度控制器,所述温湿度传感器位于所述环境舱体内,所述温湿度显示器和所述温湿度控制器位于所述环境舱体外;所述新风系统用于测试结束时更换所述环境舱体内部的气体,所述新风系统包括空气净化装置、空气检测装置和终端设备,所述空气净化装置和所述空气检测装置位于所述环境舱体内,所述终端设备位于所述环境舱体外。
优选的,前述的一种净化材料的空气净化性能的测试系统,其中所述测试舱体包括至少一个样品架、第一风扇、第二风扇和光照模块;所述样品架置于所述测试舱体内,所述样品架包括样品支撑部和样品架基部,所述样品支撑部位于样品架的上端,所述样品架基部位于样品架的下端,所述样品支撑部用于放置待测净化材料,所述样品支撑部到所述测试舱体底部的最小距离为30cm,所述样品支撑部与所述测试舱体的内壁有可调的倾斜度,其中,所述倾斜度从0°到90°可调;所述测试舱体包括上底面、下底面和侧面;所述第一风扇设置在所述测试舱体的上底面;所述第二风扇设置在所述测试舱体的侧面;所述光照模块设置在所述测试舱体的上底面,且位于所述测试舱体内部。
优选的,前述的一种净化材料的空气净化性能的测试系统,其中所述光照模块包括紫外灯、日光灯和红外灯;所述紫外灯、日光灯和红外灯呈等边三角形排列。
优选的,前述的一种净化材料的空气净化性能的测试系统,其中所述测试舱体还包括:第一进样口和第二进样口;所述第一进样口与所述气体发生单元的进气管连接;所述第二进样口与所述气泵连接。
优选的,前述的一种净化材料的空气净化性能的测试系统,其中所述测试舱体还包括:温湿度表和气压表;所述温湿度表设置在所述测试舱体的底部正中央,所述温湿度表用于显示所述测试舱体内的温湿度值;所述气压表与所述温湿度表并列放置,所述气压表用于显示所述测试舱体内的气压值。
优选的,前述的一种净化材料的空气净化性能的测试系统,其中所述测试舱体为侧开门,所述测试舱体的舱门上设有观察窗,所述测试舱体的舱门上还设有第一采样口和第二采样口,分别用于采集所述测试舱体内的气体。
优选的,前述的一种净化材料的空气净化性能的测试系统,其中所述气体发生装置包括:气体发生单元、隔热单元和气泵;所述气体发生单元包括气体发生室和加热元件;所述的加热元件位于所述气体发生室的内部;所述气泵与所述气体发生室连通;所述气体发生单元置于所述测试舱体外部,并与所述测试舱体的内部连通;所述气泵置于所述测试舱体内部,并与所述气体发生单元连通。
优选的,前述的一种净化材料的空气净化性能的测试系统,其中所述的气体发生室由上底面、下底面和侧面构成,所述气体发生单元还包括进气管、排气管和注液管,所述的注液管贯穿所述气体发生室的上底面,所述隔热单元与所述气体发生室的下底面接触,且位于气体发生室的外部。
优选的,前述的一种净化材料的空气净化性能的测试系统,其中加热元件与所述的气体发生室的下底面和/或侧面接触,且位于气体发生室的内部;所述进气管贯穿所述气体发生室的侧面,并与所述气体发生室连通;所述排气管贯穿所述气体发生室的侧面,并与所述气体发生室连通。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净化材料的空气净化性能的测试系统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净化材料的空气净化性能的测试系统包含有环境舱体,该的环境舱体可以为测试舱体和气体发生装置提供稳定的环境,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对待测材料净化性能的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个环境舱体,该环境舱体上设置有温湿度控制模块和新风系统,温湿度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环境舱体内部的温湿度,新风系统用于测试结束时更换所述环境舱体内部的气体,因此,环境舱体为测试舱体提供稳定的测试环境,使测试舱体的测试结果不受外部环境的变化影响,提高了测试舱体测试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2、本实用新型的气体发生装置设置有加热元件,该加热元件可使注入气体发生室内的待测液体样品快速、均匀的气化,提高气化速度和气化均匀性,使注入气体发生室内的液体样品全部转化为气体,进而提高了材料净化性能的测试系统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本实用新型的气体发生装置设置有隔热单元,该隔热单元用于隔绝气体发生室与测试舱体的热量传递,保证气体发生室和测试舱体中温度的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气体发生装置设置有加热元件,加热元件提高了气体发生室的温度,隔热单元可以防止气体发生室的热量向测试舱体内传递,保证气体发生室内温度的恒定;同时,测试舱体在对待测材料的净化性能进行检测时,通常需检测不同温度下待测材料的净化性能,隔热单元也可以防止测试舱体的热量向气体发生室传递,保证测试舱体内部温度的恒定,进一步提高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4、本实用新型的测试舱体包括样品架、风扇、光照模块、温湿度表和气压表;风扇、光照模块、温湿度表和气压表的设置为测试舱体提供稳定的内部测试环境,样品架的样品支撑部位有一定的高度和可调的倾斜度,可以保证待测净化材料与气态污染源有更好的接触,更利于测试净化材料的空气净化性能。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净化材料的空气净化性能的测试系统同时设计有环境舱体和气体发生装置,为测试舱体提供稳定的外部环境和污染气源,提高了测试舱体测试的稳定性和精确度。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环境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测试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气体发生装置结构示意图。
1环境舱体,2温湿度控制模块,3新风系统,4测试舱体,5气体发生装置,6第一进样口,7第二进样口,8圆形紫外灯,9圆形日光灯,10圆形红外灯,11第一风扇,12第二风扇,13观察窗,14第一采样口,15第二采样口,16温湿度表,17气压表,18样品架,19待测净化材料,20气体发生室,21注液管,22注液管阀门,23进气管,24排气管,25加热元件,26隔热单元,27气泵,28气泵进气口,29气泵出气口,30第一导气管,31第二导气管,30第三导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净化材料的空气净化性能的测试系统,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净化材料的空气净化性能的测试系统,下面结合图1、图2和图3来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净化材料的空气净化性能的测试系统包括:环境舱体1、至少测试舱体4和气体发生装置5,如图1所示。
环境舱体1为温湿度可控舱体,为所述测试舱体4提供外部检测环境。环境舱体1包括温湿度控制模块2和新风系统3。
温湿度控制模块2用于控制环境舱体1内部的温湿度,温湿度控制模块2包括温湿度传感器、温湿度显示器和温湿度控制器,温湿度传感器位于环境舱体1内,温湿度显示器和温湿度控制器位于环境舱体1外。
新风系统3用于测试结束时更换环境舱体1内部的气体,新风系统3包括空气净化装置、空气检测装置和终端设备,空气净化装置和空气检测装置位于环境舱体1内,终端设备位于环境舱体1外。
温湿度控制模块2和新风系统3设在环境舱体1上,但是具体位置不作任何限定,可以设置在同一侧,方便同时观察温湿度控制模块2和新风系统3的显示数据,以便随时调节成测试舱体4所需的环境。
本实施例中,环境舱体1上设置有温湿度控制模块2和新风系统3,温湿度控制模块2用于控制环境舱体1内部的温湿度,新风系统3用于测试结束时更换所述环境舱体内部的气体,因此,环境舱体1为测试舱体4提供稳定的测试环境,使测试舱体4的测试结果不受外部环境的变化影响,提高了测试舱体1测试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测试舱体4在工作的时候,外部环境的温湿度变化会对测试舱体4的内部测试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进而影响测试的稳定性和精确度,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环境舱体1,可以通过控制环境舱体1的温湿度,来保证测试舱体4在稳定的环境中工作,提高测试的稳定性和精确度。
测试舱体4置于所述环境舱体1的内部,所述测试舱体4用于测试待测净化材料19的空气净化性能。
本实施例对测试舱体4的数量不做具体限制,测试舱体4的数量可以根据环境舱体的大小和实际的测试需要来定,可以选择1个,2个,3个,5个,8个,10个,或多个。
气体发生装置5与测试舱体4的内部连通,气体发生装置5用于将液态污染源转化为气态污染源,并为测试舱体4提供气态污染源。
液态污染源包括但不限于:甲醛、乙醛等醛类溶液;苯、甲苯、二甲苯等苯系物溶液;挥发性有机物(VOC)标准液、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标准液。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模拟污染环境来测试待测净化材料空气净化性能,为了保证测试的稳定性,需要持续稳定的气态污染源,以保证内部环境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气体发生装置5,可以将液态污染源转化为气态污染源,为测试舱体4提供持续稳定的气态污染源,以保证测试舱体4内的污染环境,提高测试的稳定性和精确度。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气体发生装置5包括气体发生单元、隔热单元26和气泵27;该气体发生单元包括气体发生室20和加热元件25;气泵27与气体发生室20连通,如图3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体发生装置5包括气体发生单元,该气体发生单元是将液态污染物转化为气态污染物,为测试舱体4提供持续稳定的气态污染物,以保证测试舱体4内气态污染物的浓度,提高测试的速度和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中,气体发生单元包括加热元件25,优选的,加热元件25用于提高气体发生室20的温度,提高液体的气化速度和均匀性。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对加热元件25的种类不作具体限定,优选的,加热元件25可以是电阻式加热器,进一步的,可以是加热片或加热线圈。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对加热元件25的数量不做具体限定,只要可以使气体发生室20的温度提高到预设温度即可。同时,本实用新型对加热元件25与气体发生室20的位置关系不做具体限定。加热元件25可以位于气体发生室20内部,直接对气体发生室20进行加热,也可以包裹或缠绕在气体发生室20的外部,气体发生室20的侧壁或底面还可为双层的中空型,加热元件25位于该中空的腔体内,这样,不至于使液体粘附在加热元件25上,进一步提高测试结果的稳定性和精确度。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气体发生单元还包括进气管23、排气管24和注液管21,其中,注液管贯穿气体发生室20的上底面。进气管23贯穿气体发生室20的侧面,并与气体发生室20连通。排气管24贯穿气体发生室20的侧面,并与气体发生室20连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体发生装置5包括隔热单元26,优选的,隔热单元26用于隔绝气体发生装置5与测试舱体4之间的热量传递。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对隔热单元26的材质、种类和形状不做具体限定,例如,可以是玻璃纤维、石棉、岩棉、硅酸盐等材质的隔热板,或者,气凝胶毡、真空板等。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体发生装置5包括气泵27,该气泵27通过依次连接的第三导气管32、第二进样口7、第二导气管31和排气管24与气体发生室20相连通。
优选的,该气泵27用于加强气态污染源从气体发生室20向测试舱体4的扩散速度,提高测试的速度和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气体发生单元还包括第一进样口6和第二进样口7;第一进样口6通过第一导气管30与进气管23连接;第二进样口7通过第三导气管32与气泵27连接。
气泵27将气化后的气态污染源经第二进样口7泵入测试舱体4内,气体发生室20与测试舱体4通过第一进样口6进行连通,使气体在气体发生室20和测试舱体4之间循环流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加热元件25位于气体发生室20的内部。气体发生室20为圆柱形。气体发生室20由上底面、下底面和侧面构成。
隔热单元26与气体发生室20的下底面接触,且位于气体发生室20的外部。本实用新型对接触方式不做具体限定,可以直接将气体发生室20放置在隔热单元26上,也可以通过固定件将气体发生室20固定在隔热单元26上。
测试舱体4包括上底面、下底面和侧面;
隔热单元26与测试舱体4的上底面4接触,且位于测试舱体4的外部。本实用新型对接触方式不做具体限定,可以直接将隔热单元26放置在测试舱体4上,也可以通过固定件将隔热单元26固定在测试舱体4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测试舱体4包括至少一个样品架18、第一风扇11、第二风扇12和光照模块,如图2所示。
样品架18置于测试舱体4内,样品架18包括样品支撑部和样品架基部,样品支撑部位于样品架18的上端,样品架基部位于样品架18的下端,样品支撑部用于放置待测净化材料19,样品支撑部到测试舱体4底部的最小距离为30cm,样品支撑部与测试舱体4的内壁有可调的倾斜度,该倾斜度从0°到90°可调。
本实用新型的待测净化材料是放在样品架上进行测试的,样品架的样品支撑部有一定的高度和倾斜度,有利于待测净化材料与光和气态污染源的有效接触,因此,更利于测试净化材料的空气净化性能。
本实用新型并不对样品架的数量做限定,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两个、三个、四个、十个或者多个,也不对样品架的大小做限定,其大小可以根据测试需要来定,样品架的数量根据样品架的大小、测试舱体的大小和测试的需要来定。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待测净化材料19为空气净化材料制成的样板或粉体空气净化材料。
空气净化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具有物理和/或化学吸附性能的涂覆材料;具有光催化性能的涂覆材料;具有与污染物发生化学反应性能的涂覆材料。
粉体空气净化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具有物理和/或化学吸附性能的粉体材料;具有光催化性能的粉体材料;具有与污染物发生化学反应性能的粉体材料。
空气净化材料制成的样板可以直接放置在样品架18的样品支撑部上,粉体材料需要先平铺于一定尺寸的空白样板表面,然后再放置在样品架18的样品支撑部上。
第一风扇11设置在测试舱体4的内顶面上,用于混匀测试舱体4内的气体。
第二风扇12设置在与测试舱体4舱门所在平面平行的内侧面上,用于测试结束后排出测试舱体4内部的污染气体。
光照模块设置在测试舱体4的内顶面上,为测试舱体4的待测净化材料提供光源。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光照模块包括:圆形紫外灯8、圆形日光灯9和圆形红外灯10;圆形紫外灯8、圆形日光灯9和圆形红外灯10并联,且呈等边三角形排列。
第一风扇11、第二风扇12和光照模块的设置为测试舱体4提供稳定的内部测试环境,保证待测净化材料19的检测环境,以利于测试净化材料19的空气净化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测试舱体4还包括:温湿度表16和气压表17;温湿度表16设置在测试舱体4的底部正中央,温湿度表16用于显示测试舱体4内的温湿度值;气压表17与温湿度表16并列放置,气压表17用于显示测试舱体4内的气压值。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测试舱体4为侧开门,测试舱体4的舱门上设有观察窗13,测试舱体4的舱门上还设有第一采样口14和第二采样口15,用于采集测试舱体4内的气体,进行分析,并将分析后的气体再返回到集测试舱体4中。
测试舱体4的侧开门可以方便样品的放置和取出,便于更换样品,一个样品或一类气源的检测结束后,也便于将里面的气体污染源进行快速的排出,为下次测试做准备。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净化材料的空气净化性能的测试系统的工作原理:
(1)将敞开舱门的测试舱体4放进环境舱体1中,关闭环境舱体1的舱门,开启温湿度控制模块2,控制环境舱体1内部的温湿度;待环境舱体1内温湿度达到预设值后,进入环境舱体1内进行下一步操作。
(2)将待测净化材料19放在样品架18上,关闭测试舱体4的舱门,开启圆形紫外灯8、圆形日光灯9、圆形红外灯10三种光源中一种或多种,开启第一风扇11,通过观察窗13读取并记录测试舱体4内温湿度表16和气压表17的数值,打开注液管阀门22,将液态污染源通过气体发生装置5的注液管21注入到气体发生室20中,关闭注液管阀门22,开启加热元件25,同时启动气泵27,液态污染源变为气态污染源,并通过第二进样口7进入到测试舱体4中。
(3)保持温湿度控制模块2始终处于工作状态,控制环境舱体1内部的温湿度。第一采样口14或第二采样口15进行采样,分析、计算出不同采样时间的测试舱体4内污染物浓度,通过进出样的差值计算待测净化材料19对气体污染物的净化性能。
(4)测试结束后,开启测试舱体4舱门,关闭光源,打开第一风扇11和第二风扇12,开启新风系统3,以更换所述环境舱体1内部的气体。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净化材料的空气净化性能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环境舱体、至少一个测试舱体和气体发生装置;
其中,所述环境舱体为温湿度可控舱体,所述环境舱体为所述测试舱体和气体发生装置提供稳定的环境;
所述测试舱体置于所述环境舱体内部,所述测试舱体用于测试待测净化材料的空气净化性能;
所述气体发生装置与所述测试舱体的内部连通,所述气体发生装置为所述测试舱体提供气态污染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性能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境舱体包括:温湿度控制模块和新风系统;
所述温湿度控制模块包括温湿度传感器、温湿度显示器和温湿度控制器,所述温湿度传感器位于所述环境舱体内,所述温湿度显示器和所述温湿度控制器位于所述环境舱体外;
所述新风系统包括空气净化装置、空气检测装置和终端设备,所述空气净化装置和所述空气检测装置位于所述环境舱体内,所述终端设备位于所述环境舱体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性能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试舱体包括至少一个样品架、第一风扇、第二风扇和光照模块;
其中,所述样品架置于所述测试舱体内,
所述样品架包括样品支撑部和样品架基部,所述样品支撑部位于样品架的上端,所述样品架基部位于样品架的下端,所述样品支撑部用于放置待测净化材料,
所述测试舱体包括上底面、下底面和侧面;
所述第一风扇设置在所述测试舱体的上底面;
所述第二风扇设置在所述测试舱体的侧面;
所述光照模块设置在所述测试舱体的上底面,且位于所述测试舱体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净化性能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照模块包括紫外灯、日光灯和红外灯;
所述紫外灯、日光灯和红外灯呈等边三角形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性能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试舱体包括:温湿度表和气压表;
所述温湿度表设置在所述测试舱体的底部;
所述气压表放置于所述测试舱体的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性能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试舱体包括舱门,所述舱门为侧开门,所述舱门上设有观察窗,所述舱门上还设有第一采样口和第二采样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性能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体发生装置包括:气体发生单元、隔热单元和气泵;
其中,所述气体发生单元包括气体发生室和加热元件;
所述的加热元件位于所述气体发生室的内部;
所述气泵与所述气体发生室连通;
所述气体发生单元置于所述测试舱体外部,并与所述测试舱体的内部连通;
所述气泵置于所述测试舱体内部,并与所述气体发生单元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净化性能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气体发生室由上底面、下底面和侧面构成,
所述气体发生单元还包括进气管、排气管和注液管,
其中,所述的注液管贯穿所述气体发生室的上底面,
所述隔热单元与所述气体发生室的下底面接触,且位于气体发生室的外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气净化性能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元件与所述的气体发生室的下底面和/或侧面接触,且位于气体发生室的内部;
所述进气管贯穿所述气体发生室的侧面,并与所述气体发生室连通;
所述排气管贯穿所述气体发生室的侧面,并与所述气体发生室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净化性能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试舱体包括:第一进样口和第二进样口;
所述第一进样口与所述气体发生单元的进气管连接;
所述第二进样口与所述气泵连接。
CN201820928146.6U 2018-06-15 2018-06-15 一种净化材料的空气净化性能的测试系统 Active CN2082705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28146.6U CN208270537U (zh) 2018-06-15 2018-06-15 一种净化材料的空气净化性能的测试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28146.6U CN208270537U (zh) 2018-06-15 2018-06-15 一种净化材料的空气净化性能的测试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270537U true CN208270537U (zh) 2018-12-21

Family

ID=646904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928146.6U Active CN208270537U (zh) 2018-06-15 2018-06-15 一种净化材料的空气净化性能的测试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270537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69012A (zh) * 2019-01-28 2019-04-23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净化性能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CN112697687A (zh) * 2020-12-10 2021-04-23 广东艾斯瑞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测试试验箱
CN112816464A (zh) * 2021-01-04 2021-05-18 北京三棵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易清洁快速空气净化检测器及其测试方法
CN114509533A (zh) * 2021-12-22 2022-05-17 南京华鼎纳米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有害气体及害虫净化设备的有效性检测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69012A (zh) * 2019-01-28 2019-04-23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净化性能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CN112697687A (zh) * 2020-12-10 2021-04-23 广东艾斯瑞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测试试验箱
CN112697687B (zh) * 2020-12-10 2022-11-22 广东艾斯瑞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测试试验箱
CN112816464A (zh) * 2021-01-04 2021-05-18 北京三棵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易清洁快速空气净化检测器及其测试方法
CN114509533A (zh) * 2021-12-22 2022-05-17 南京华鼎纳米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有害气体及害虫净化设备的有效性检测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270537U (zh) 一种净化材料的空气净化性能的测试系统
CN202693567U (zh) 用于室内环境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检测的环境测试舱
CN105866331A (zh) 一种动态、静态配气两用的气体传感器测试系统
CN204143285U (zh) 温湿度检定箱
CN102590439B (zh) 光催化气体降解率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N101832887A (zh) 用于污染物释放研究的小型环境测试舱
CN205550307U (zh) 一种恒温恒湿试验箱
CN101551338B (zh) 空气中甲醛测定方法
CN208313940U (zh) 一种气体发生装置和材料净化性能的测试系统
CN101551323A (zh) 一种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
CN108489855A (zh) 一种温度可控的吸声材料流阻测量仪
CN206161504U (zh) 一种模拟博物馆环境下文物腐蚀的试验装置
CN205826543U (zh) 一种检测甲醛的设备
CN205420413U (zh) 一种多功能型实验室光生物反应器系统
CN111707573A (zh) 中低温水合盐复合储热材料的水合性能测定试验台及方法
CN101169451B (zh) 一体化多组分发酵尾气在线检测装置
CN110346360A (zh) 一种用于布料用甲醛测试装置
CN101957277A (zh) 气体收集罩和气体分析设备
CN201107318Y (zh) 一体化多组分发酵尾气在线检测装置
CN113866080A (zh) 一种模拟多孔介质材料盐蚀破坏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CN208171788U (zh) 一种温度可控的吸声材料流阻测量仪
Zhu et al. 3D-CFD analysis of diffusion and emission of VOCs in a FLEC cavity.
CN206557076U (zh) 一种结构优化的气体吸收池及光学水分传感器及测试仪
CN106596902A (zh) 便携式全自动石油产品硫化氢测定仪
CN219777480U (zh) 一种VOCs分析仪气室的恒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