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59728U - 血管吻合用自锁带及应用其的人工血管组件 - Google Patents

血管吻合用自锁带及应用其的人工血管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259728U
CN208259728U CN201720958955.7U CN201720958955U CN208259728U CN 208259728 U CN208259728 U CN 208259728U CN 201720958955 U CN201720958955 U CN 201720958955U CN 208259728 U CN208259728 U CN 2082597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shell
vascular anastomosis
lock strap
soft b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95895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颖
李飞
杜庆庆
杨凡
韩乌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Huamai Taike Medical Instrument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HUAMAI TAIKE MEDICAL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HUAMAI TAIKE MEDICAL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HUAMAI TAIKE MEDICAL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95895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2597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2597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2597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血管吻合用自锁带及应用其的人工血管组件,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的丝线(或丝带)打结固定人工血管的套环时操作不便、不易调整,且锁定效果不稳定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血管吻合用自锁带,包括:壳体,转轴,棘爪,弹性回位件,软质带;壳体设有用于与软质带连接的轴体,用于穿设转轴的配合孔,用于分别与棘爪和弹性回位件配合的第一、第二孔柱;转轴设有沿轴向分布的轴向槽,转轴的一端设有沿圆周分布的圆周齿、另一端或与圆周齿相同的一端设有操作部;软质带的一端与壳体的轴体连接、另一端由轴向槽穿过,并通过操作部带动转轴转动,以完成软质带的收紧,且棘爪在弹性回位件的带动下完成对转轴的锁定。

Description

血管吻合用自锁带及应用其的人工血管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血管吻合用自锁带及应用其的人工血管组件。
背景技术
自上个世纪50年代心血管外科诞生以来,主动脉疾病一直困扰着心血管外科医师。主动脉疾病如主动脉瘤特别是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起病急,病程进展快,病情复杂,死亡率极高。绝大多数主动脉瘤包括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需进行手术治疗,用人工大血管取代病变的动脉。由于绝大部分病变主动脉组织严重水肿,脆性高,使得人工大血管与患者病变主动脉吻合的手术操作极复杂,技术难度大,吻合口极易出血,吻合时间比较长,这样使得深低温停循环(DHCA)时间延长,极易发生缺血性脑损伤或脊髓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因此直到目前为止,主动脉瘤的手术依然是心血管外科难度最大,风险最高的手术,仅能在为数不多的心脏中心开展。如何减少主动脉吻合时间,减少吻合口出血的几率,从而减少相关并发症,提高主动脉瘤患者的外科治疗成功率,是国内外心血管外科专家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
从20世纪70年代起,心血管外科医师尝试利用一种非缝合的方法进行主动脉吻合,以减少吻合时间,降低吻合口出血的发生率。此种非缝合方法即非缝式人工血管腔内移植法(sutureless intraluminal graft,SIG),是将两端带有套环的人工血管分别置入主动脉两断端的内部,然后在主动脉外对应于套环的部位进行扎带结扎,以完成固定吻合。
然而,以往的技术都是使用脐带线并由医生在现场进行打结固定,打结固定的力量不可控,丝线过细力量过大容易对血管产生切割效应,力量小可能产生滑脱,漏血形成假性动脉瘤。后有人使用具有一定宽度的丝带进行打结固定,虽然避免了切割效应但是打结的强度还是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操作者人为的影响,而且一旦打结完成丝带会紧密贴合到血管上导致医生很难解脱重新调整。此外,丝线需要多圈环绕,医生视野和操作方向要垂直于血管的轴线才可能让丝线或带是最短距离的环绕,长期使用就会产生滑脱的风险,主动脉手术的医生的视野和操作空间相当有限,主动脉从心脏发出后有一个斜向后的主动脉弓,所以想满足最利于打结位置是很困难,尤其是涉及主动脉弓部断口的结扎,这也是该技术一直不能广泛推广的原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血管吻合用自锁带及应用其的人工血管组件,以解决现有的丝线(或丝带)打结固定人工血管的套环时操作不便、不易调整,且锁定效果不稳定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血管吻合用自锁带,包括:壳体,转轴,棘爪,弹性回位件,以及软质带;所述壳体带有用于与所述软质带连接的轴体,所述壳体设有用于穿设所述转轴的配合孔,所述壳体设有用于与所述棘爪配合的第一孔柱,所述壳体设有用于与所述弹性回位件配合的第二孔柱;所述转轴上设有沿轴向分布的轴向槽,所述转轴的一端设有沿圆周分布的圆周齿,所述转轴的另一端或与所述圆周齿相同的一端设有操作部;所述软质带的一端与所述壳体的所述轴体连接,所述软质带的另一端由所述转轴的所述轴向槽穿过,并通过所述转轴的所述操作部带动所述转轴转动,以完成所述软质带的收紧,且所述棘爪在所述弹性回位件的带动下完成对所述转轴的锁定。
其中,所述弹性回位件为压簧。
可选地,所述弹性回位件为压片。
具体地,所述转轴的所述操作部为孔槽。
可选地,所述转轴的所述操作部为凸起。
实际应用时,所述软质带由高分子纤维织造而成。
其中,所述软质带的表面加有止血药物和/或消炎药物。
具体地,所述壳体、所述转轴、所述棘爪和所述弹性回位件均为金属材料;或,所述壳体、所述转轴、所述棘爪和所述弹性回位件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为金属材料。
可选地,所述壳体、所述转轴、所述棘爪和所述弹性回位件均为高分子材料;或,所述壳体、所述转轴、所述棘爪和所述弹性回位件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为高分子材料。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血管吻合用自锁带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血管吻合用自锁带中,包括:壳体,转轴,棘爪,弹性回位件,以及软质带;其中,壳体带有用于与软质带连接的轴体,壳体设有用于穿设转轴的配合孔,壳体设有用于与棘爪配合的第一孔柱,壳体设有用于与弹性回位件配合的第二孔柱;具体地,转轴上设有沿轴向分布的轴向槽,转轴的一端设有沿圆周分布的圆周齿,转轴的另一端或与圆周齿相同的一端设有操作部;使用时,软质带的一端与壳体的轴体(预先)连接,软质带的另一端由转轴的轴向槽穿过,并通过转轴的操作部带动转轴转动,以完成软质带的收紧,且棘爪在弹性回位件的带动下完成对转轴的锁定。由此分析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血管吻合用自锁带,使用方便,可以通过器械在狭小的空间内进行操作,锁定效果稳定,且锁定直径可调节的范围较大;此外,血管吻合用自锁带的整体体积较小,对周围组织的影响小;并且,其软质带部分对血管的贴服效果好,不易漏血;同时,软质带的压力分布均匀,对血管组织的损伤小。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人工血管组件,包括:设置有套环的人工血管,以及可拆卸地套设在所述人工血管外侧并对应所述套环处的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血管吻合用自锁带。
所述人工血管组件与上述血管吻合用自锁带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血管吻合用自锁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血管吻合用自锁带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血管吻合用自锁带中壳体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血管吻合用自锁带中壳体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血管吻合用自锁带中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血管吻合用自锁带中一种转轴与棘爪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血管吻合用自锁带中另一种转轴与棘爪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人工血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转轴;3-棘爪;4-弹性回位件;5-软质带;11-轴体;12-配合孔;13-第一孔柱;14-第二孔柱;21-轴向槽;22-圆周齿;23-操作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气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血管吻合用自锁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血管吻合用自锁带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血管吻合用自锁带中壳体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血管吻合用自锁带中壳体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血管吻合用自锁带中转轴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血管吻合用自锁带中一种转轴与棘爪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血管吻合用自锁带中另一种转轴与棘爪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血管吻合用自锁带,包括:壳体1,转轴2,棘爪3,弹性回位件4,以及软质带5;壳体1带有用于与软质带5连接的轴体11,壳体1设有用于穿设转轴2的配合孔12,壳体1设有用于与棘爪3配合的第一孔柱13,壳体1设有用于与弹性回位件4配合的第二孔柱14;转轴2上设有沿轴向分布的轴向槽21,转轴2的一端设有沿圆周分布的圆周齿22,转轴2的另一端或与圆周齿22相同的一端设有操作部23;软质带5的一端与壳体1的轴体11连接,软质带5的另一端由转轴2的轴向槽21穿过,并通过转轴2的操作部23带动转轴2转动,以完成软质带5的收紧,且棘爪3在弹性回位件4的带动下完成对转轴2的锁定。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血管吻合用自锁带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血管吻合用自锁带中,如图1-图7所示,包括:壳体1,转轴2,棘爪3,弹性回位件4,以及软质带5,如图1和图2所示;其中,壳体1带有用于与软质带5连接的轴体11,壳体1设有用于穿设转轴2的配合孔12,壳体1设有用于与棘爪3配合的第一孔柱13,壳体1设有用于与弹性回位件4配合的第二孔柱14,如图3和图4所示;具体地,转轴2上设有沿轴向分布的轴向槽21,转轴2的一端设有沿圆周分布的圆周齿22,转轴2的另一端或与圆周齿22相同的一端设有操作部23,如图5-图7所示;使用时,软质带5的一端与壳体1的轴体11(预先)连接,软质带5的另一端由转轴2的轴向槽21穿过,并通过转轴2的操作部23带动转轴2转动,以完成软质带5的收紧,且棘爪3在弹性回位件4的带动下完成对转轴2的锁定。由此分析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血管吻合用自锁带,使用方便,可以通过器械在狭小的空间内进行操作,锁定效果稳定,且锁定直径可调节的范围较大;此外,血管吻合用自锁带的整体体积较小,其软质带部分对血管的贴服效果好,对周围组织的影响小;并且,其软质带部分对血管的贴服效果好,不易漏血;同时,软质带的压力分布均匀,对血管组织的损伤小。
此处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血管吻合用自锁带中,上述壳体1与转轴2、棘爪3及弹性回位件4的连接配合方式可以有多种,在此不一一穷举。
此外,根据使用部位不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血管吻合用自锁带中,上述软质带5的自由端也可以预先与转轴2连接好。
其中,实际生产制造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血管吻合用自锁带中,上述弹性回位件4可以为压簧,从而通过该压簧带动棘爪3完成对转轴2良好地锁定作用。当然,上述压簧的具体形状可以有多种形式,只要是能够提供动能使棘爪3回位即可。
可选地,实际生产制造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血管吻合用自锁带中,上述弹性回位件4也可以为压片,从而通过该压片带动棘爪3完成对转轴2良好地锁定作用。当然,上述压片的具体形状可以有多种形式,只要是能够提供动能使棘爪3回位即可。
此处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血管吻合用自锁带中,可以通过改变棘爪3的形状以实现换向,还可以通过设定棘轮扳手压力以实现锁定压力的可控。
具体地,实际生产制造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血管吻合用自锁带中,上述转轴2的操作部23可以为孔槽,从而通过该孔槽与扳手的配合实现对转轴2良好地转动作用。
可选地,实际生产制造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血管吻合用自锁带中,上述转轴2的操作部23也可以为凸起,从而通过该凸起与扳手的配合实现对转轴2良好地转动作用。
实际应用时,为了有效提高软质带5的生物相容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血管吻合用自锁带中,上述软质带5可以优选为由高分子纤维织造而成,从而织物之间的孔隙有利于结缔组织的生长,进而能够有效提高软质带5的生物相容性。此外,由高分子纤维织造而成的软质带5,还具有摩擦力大、不易滑脱,厚度薄、强度高等优势。
其中,为了有效提高软质带5及血管吻合用自锁带的性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血管吻合用自锁带中,上述软质带5的表面可以加有止血药物和/或消炎药物,从而使血管吻合用自锁带除了用于免缝合技术的吻合之外,还可以用于常规端端缝合口的漏血的压迫止血。
此处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血管吻合用自锁带中,上述软质带5具有一定的宽度,压力更平均,用于锁定时不会对血管产生切割效应,且用于压迫止血时,止血面较大。
此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血管吻合用自锁带,可以使用手术剪去除,方便解脱。
具体地,实际生产制造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血管吻合用自锁带中,上述壳体1、转轴2、棘爪3和弹性回位件4均可以为金属材料;或,上述壳体1、转轴2、棘爪3和弹性回位件4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为金属材料。
可选地,实际生产制造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血管吻合用自锁带中,上述壳体1、转轴2、棘爪3和弹性回位件4均可以为高分子材料;或,上述壳体1、转轴2、棘爪3和弹性回位件4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为高分子材料。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人工血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人工血管组件,包括:设置有套环的人工血管,以及可拆卸地套设在所述人工血管外侧并对应所述套环处的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血管吻合用自锁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血管吻合用自锁带及应用其的人工血管组件,主要具有以下几点优势:
1、软质带在绕过血管时,头端更柔软,不易损伤血管;
2、棘轮锁定的稳定性好,锁紧力可控,组织不易坏死;
3、软质带卷曲,尺寸调节范围大;
4、软质带柔性好,贴服性和顺应性好,不易漏血;
5、软质带的织物孔隙利于结缔组织的生长,防滑性好生物相容性好;
6、软质带的织物更易加载止血药物和消炎药物;
7、应用面广,除了免缝合固定装置配合使用之外,还可以用于常规端端缝合口的止血。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血管吻合用自锁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转轴,棘爪,弹性回位件,以及软质带;
所述壳体带有用于与所述软质带连接的轴体,所述壳体设有用于穿设所述转轴的配合孔,所述壳体设有用于与所述棘爪配合的第一孔柱,所述壳体设有用于与所述弹性回位件配合的第二孔柱;
所述转轴上设有沿轴向分布的轴向槽,所述转轴的一端设有沿圆周分布的圆周齿,所述转轴的另一端或与所述圆周齿相同的一端设有操作部;
所述软质带的一端与所述壳体的所述轴体连接,所述软质带的另一端由所述转轴的所述轴向槽穿过,并通过所述转轴的所述操作部带动所述转轴转动,以完成所述软质带的收紧,且所述棘爪在所述弹性回位件的带动下完成对所述转轴的锁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吻合用自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回位件为压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吻合用自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回位件为压片。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血管吻合用自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的所述操作部为孔槽。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血管吻合用自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的所述操作部为凸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吻合用自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质带由高分子纤维织造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血管吻合用自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质带的表面加有止血药物和/或消炎药物。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吻合用自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所述转轴、所述棘爪和所述弹性回位件均为金属材料;
或,所述壳体、所述转轴、所述棘爪和所述弹性回位件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为金属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吻合用自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所述转轴、所述棘爪和所述弹性回位件均为高分子材料;
或,所述壳体、所述转轴、所述棘爪和所述弹性回位件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为高分子材料。
10.一种人工血管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有套环的人工血管,以及可拆卸地套设在所述人工血管外侧并对应所述套环处的如上述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血管吻合用自锁带。
CN201720958955.7U 2017-08-02 2017-08-02 血管吻合用自锁带及应用其的人工血管组件 Active CN2082597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58955.7U CN208259728U (zh) 2017-08-02 2017-08-02 血管吻合用自锁带及应用其的人工血管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58955.7U CN208259728U (zh) 2017-08-02 2017-08-02 血管吻合用自锁带及应用其的人工血管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259728U true CN208259728U (zh) 2018-12-21

Family

ID=646728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958955.7U Active CN208259728U (zh) 2017-08-02 2017-08-02 血管吻合用自锁带及应用其的人工血管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25972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80724A (zh) * 2017-08-02 2017-10-24 北京华脉泰科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血管吻合用自锁带及应用其的人工血管组件
CN110477985A (zh) * 2019-08-29 2019-11-22 北京华脉泰科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血管吻合用免缝合扣环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80724A (zh) * 2017-08-02 2017-10-24 北京华脉泰科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血管吻合用自锁带及应用其的人工血管组件
CN110477985A (zh) * 2019-08-29 2019-11-22 北京华脉泰科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血管吻合用免缝合扣环
WO2021036199A1 (zh) * 2019-08-29 2021-03-04 北京华脉泰科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血管吻合用免缝合扣环
EP3900644A4 (en) * 2019-08-29 2022-04-13 Beijing Percutek Therapeutics Co., Ltd. SEAMLESS STAPLE FOR VASCULAR ANASTOMOSIS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128158A1 (en) Auricle clamp and delivery device thereof
CN106726001B (zh) 免缝合支架人工血管及其输送装置、吻合扣环
KR20200051701A (ko) 판막 클램핑 장치
CN110101422A (zh) 用于阻塞血管和/或将两个物体固定在一起的方法和器械
CN208259728U (zh) 血管吻合用自锁带及应用其的人工血管组件
JP2014510553A (ja) 脈管の傷口を閉創する装置および方法
CN206239447U (zh) 一种一次性使用可单臂开合的夹子
CN206687742U (zh) 大动脉用吻合扣环及应用其的人工血管组件
CN104921772A (zh) 一种手动式肛肠外科磁环吻合器
CN110251186A (zh) 一种内窥镜用组织夹的夹头结构
CN109820588A (zh) 一种胸腔镜用的肋骨接骨装置系统
CN203970467U (zh) 一种可降解的肠吻合环
CN101301219A (zh) 钛镍记忆合金包皮切割器
CN206687795U (zh) 免缝合支架人工血管及其输送装置、吻合扣环
Stone Plastic operation for anal incontinence
CN106659503B (zh) 用于阻塞血管和/或其它管状结构的方法和器械
CN106344088A (zh) 一种后路椎管手术软组织微创牵开器
CN108670328A (zh) 一种基于磁锚定导向系统的肺组织牵拉装置系统
CN107280724A (zh) 血管吻合用自锁带及应用其的人工血管组件
CN104083186A (zh) 一种可降解的内卡扣式肠辅助吻合装置
CN203970470U (zh) 一种可降解的倒扣式肠吻合辅助装置
CN209048222U (zh) 一种双螺纹结构的支撑杆和吻合装置
CN203970468U (zh) 一种可降解的单卡扣肠辅助吻合装置
WO2022027941A1 (zh) 一种植入物及用于形成植入物的组件
JP7223882B2 (ja) 血管吻合用無縫合係合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Room 6201, 2 / F, building 1, 27 Yongwang Road, Daxing biomedical industrial base, Zhongguancu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102600

Patentee after: Beijing Huamai Taike Medical Instru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2600 No. 27, Yongwang Road, Daxing biomedical industry base, Zhongguancun Science Park,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PERCUTEK THERAPEUTICS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