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57873U - 一种应用于移动设备的盖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用于移动设备的盖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257873U
CN208257873U CN201820881778.1U CN201820881778U CN208257873U CN 208257873 U CN208257873 U CN 208257873U CN 201820881778 U CN201820881778 U CN 201820881778U CN 208257873 U CN208257873 U CN 2082578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board
conductive layer
mobile device
layer
electrochrom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88177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盛四宝
潘俊锋
许新杰
李建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ruly Opto Electronics Ltd
Original Assignee
Truly Opto Electronic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ruly Opto Electronics Ltd filed Critical Truly Opto Electronics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88177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2578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2578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2578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移动设备的盖板,包括盖板本体,还包括集成于盖板本体内表面的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和电致变色层;电致变色层的第一表面与第一导电层的表面贴合,电致变色层的第二表面与第二导电层的表面贴合以依据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之间的电信号进行变色。盖板本体的内表面集成有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和位于两层导电层之间的电致变色层,当盖板处在强光下时,用户可以通过触摸盖板使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之间的电信号发生,进而导致盖板颜色变化以消减强光的反射。用户触摸盖板时,移动设备中的控制模块会控制改变两层导电层之间的电信号大小,以使盖板变色。该盖板不仅颜色多样且消减强光的能力强,提升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应用于移动设备的盖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应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移动设备的盖板。
背景技术
目前的移动设备的盖板均是通过镀膜来实现单一颜色的显示,例如,手机的盖板,当移动设备在特殊环境(强光)下使用时,会发生反射,也就是说,盖板吸收强光和消减强光的能力差,导致部分强光进入用户的眼睛,影响用户视觉,并且移动设备的盖板颜色单一,无法满足用户对多种颜色的盖板需求,用户体验感差。
由此可见,如何克服由于传统的移动设备盖板消减强光的能力弱和颜色单一,进而导致的用户体验感差的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移动设备的盖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传统的移动设备盖板消减强光的能力弱和颜色单一,进而导致的用户体验感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移动设备的盖板,包括盖板本体,还包括:
集成于所述盖板本体内表面的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和电致变色层;
所述电致变色层的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一导电层的表面贴合,所述电致变色层的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二导电层的表面贴合以依据所述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之间的电信号进行变色。
优选地,所述盖板本体具体包括移动设备的前盖板本体和后盖板本体。
优选地,当所述盖板本体为所述前盖板本体时,所述第二导电层的另一表面通过胶层与所述移动设备的显示屏贴合。
优选地,当所述盖板本体为所述后盖板本体时,所述第二导电层的另一表面通过胶层与所述移动设备中的印制电路板贴合。
优选地,所述胶层具体为导电银浆胶和OCA胶。
优选地,所述移动设备具体为手机、平板电脑和智能手表。
优选地,所述电致变色层具体为有机电致变色膜。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均为ITO导电层。
优选地,所述盖板本体具体为玻璃盖板或塑料盖板。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应用于移动设备的盖板,包括盖板本体,还包括:集成于盖板本体内表面的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和电致变色层;电致变色层的第一表面与第一导电层的表面贴合,所述电致变色层的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二导电层的表面贴合以依据所述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之间的电信号进行变色。由此可见,盖板本体的内表面集成有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和位于两层导电层之间的电致变色层,当盖板处在强光环境下时,用户可以通过触摸盖板使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之间的电信号大小发生变化-电致变色层颜色变化-盖板颜色变化以消减对强光的反射;因为用户触摸盖板时,移动设备中的控制模块就会接收到指令,控制改变两层导电层之间的电信号大小以使盖板变色。该盖板不仅颜色多样且消减强光的能力强,可以在各种环境中使用,进而提升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应用于移动设备的盖板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前盖板结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后盖板结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应用于移动设备的盖板,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传统的移动设备盖板消减强光的能力弱和颜色单一,进而导致的用户体验感差的问题。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应用于移动设备的盖板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包括盖板本体10,还包括:集成于盖板本体10内表面的第一导电层101、第二导电层102和电致变色层103;
电致变色层103的第一表面与第一导电层101的表面贴合,电致变色层103的第二表面与第二导电层102的表面贴合以依据第一导电层101和第二导电层102之间的电信号进行变色。
为了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下文以手机上的盖板进行说明,传统的手机盖板,包括前盖板和后盖板,均只显示一种颜色,这种手机盖板不仅颜色单一,而且当手机在某些特殊环境下使用时,如强光环境,手机盖板会对强光进行反射,然后被反射的强光会进入用户的眼睛,进而会导致用户的视觉感变差,影响用户体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盖板,除了包括盖板本体10之外,还包括集成于盖板本体10内表面的第一导电层101、第二导电层102以及位于第一导电层101、第二导电层102之间的电致变色层103,电致变色层103会随着第一导电层101和第二导电层102之间的电信号变化显示不同的颜色变化,也就是说,该盖板会显示不同的颜色变化,不仅颜色多样,而且消减强光的能力也比较强。可以提升用户体验。该盖板不仅在强光环境下可以自动变色,在正常的环境下,也可以变色,具体地可以通过用户按压手机盖板实现,具体实现过程下文详细介绍。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信号包括电流信号和电压信号。
具体实现过程为:当手机处于强光环境下时,一般用户可以通过手动操作使手机盖板变色,具体地就是在手机盖板上进行按压,按压时,手机中的压力传感器会接收到相关信号,然后将该信号发送至手机中的FPC模组(印制电路板),FPC模组接收到该信号时就会控制改变第一导电层101和第二导电层102之间的电流大小,使电致变色层103变色,进而使盖板变色。为了使手机更加智能化,当手机处于强光环境下时,也可以通过手机中的光电传感器接收光信号,然后将该光信号实时发送至手机中的FPC模组,FPC模组首先对接收到的光信号进行处理,然后再通过控制相关电路改变第一导电层101和第二导电层102之间的电信号,使电致变色层103显示不同的颜色变化,不同的电信号下电致变色层103的颜色也会不同,最终呈现出的效果就是手机盖板显示不同的颜色,即手机盖板是自动变色的。在强光环境下,具体采用何种方式使盖板变色,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本实用新型不做限定。在正常环境下,为了满足用户对盖板颜色多样性的需求,可以通过按压盖板使盖板变色,具体过程与上文中的类似,在此不再赘述。具体实现过程其实就是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主要就是对盖板的结构进行了改变。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盖板除了可以应用于手机之外,还可以应用于其它智能电子产品中,本实用新型不做限定。
在实际制作过程中,首先在移动设备的盖板本体10的内表面镀上一层第一导电层101,接着再第一导电层101上镀一层电致变色层103,最后在电致变色层103上镀一层第二导电层102;如果盖板本体10最后要作为移动设备的前盖板使用,则需要将第二导电层102通过胶层与移动设备显示屏粘合,如果盖板本体10最后要作为移动设备的后盖板使用,则需要将第二导电层102通过胶层与移动设备中的印制电路板粘合,胶层具有导电性,也具有粘性。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前盖板结构剖面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后盖板结构剖面图,如图2和图3所示,图2中的表示前盖板本体20的内表面,图3中的表示后盖板本体30的内表面。在实际应用中,作为优选地实施方式,盖板本体10具体包括移动设备的前盖板本体20和后盖板本体30。也就是说,手机的前盖板和后盖板均可以变色,当盖板本体10为前盖板本体20时,第二导电层102的另一表面通过胶层201与移动设备的显示屏202贴合。当盖板本体10为后盖板本体30时,第二导电层102的另一表面通过胶层201与移动设备中的印制电路板301贴合。胶层201既可以导通第二导电层102与手机中的显示屏202,和导通第二导电层102与手机中的印制电路板301,也可以起到粘贴作用,增加第二导电层102与手机显示屏202之间的稳固性,和增加第二导电层102与印制电路板301之间的稳固性。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胶层201优选为导电银浆胶层和OCA胶层。导电银浆胶层导电性较其它导电胶的导电性好,OCA胶层可以减少手机显示屏202的发光损失,透射率高,能耗少;OCA胶和导电银浆胶均是透明胶。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应用于移动设备的盖板,包括盖板本体,还包括:集成于盖板本体内表面的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和电致变色层;电致变色层的第一表面与第一导电层的表面贴合,所述电致变色层的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二导电层的表面贴合以依据所述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之间的电信号进行变色。由此可见,盖板本体的内表面集成有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和位于两层导电层之间的电致变色层,当盖板处在强光环境下时,用户可以通过触摸盖板使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之间的电信号大小发生变化-电致变色层颜色变化-盖板颜色变化以消减对强光的反射;因为用户触摸盖板时,移动设备中的控制模块就会接收到指令,控制改变两层导电层之间的电信号大小以使盖板变色。该盖板不仅颜色多样且消减强光的能力强,可以在各种环境中使用,进而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优选地实施方式,移动设备具体为手机、平板电脑和智能手表。
作为优选地实施方式,移动设备可以选用手机、平板电脑和智能手表,也就是说,本使用新型提供的盖板可以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和智能手表,当然,除了以上列举的之外,还可以其它类别的移动设备,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优选地实施方式,电致变色层103具体为有机电致变色膜。有机电致变色膜变色速度快,着色和褪色对比度高,驱动变色的电压低,可降低能源,并且断电后,也可以保持变色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优选地实施方式,第一导电层101和第二导电层102均为ITO导电层。
ITO导电层与其它导电层相比导电性好,ITO导电层是没有颜色的,即是透明的,当然,导电层除了可以选用ITO导电层之外,还可以选用其它符合要求的导电层,例如AZO导电层,在此不再赘述。
为了更进一步地提升用户体验,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优选地实施方式,盖板本体10具体为玻璃盖板或塑料盖板。玻璃盖板或塑料盖板透明度高,盖板变色效果明显。当然,盖板本体10除了可以为玻璃盖板或塑料盖板之外,还可以为其它符合要求的盖板本体,本实用新型不做限定。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应用于移动设备的盖板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运用几个实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对本实用新型所做出的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中。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操作与另一个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者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等类似词,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单元、设备或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单元、设备或系统所固有的要素。

Claims (9)

1.一种应用于移动设备的盖板,包括盖板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集成于所述盖板本体内表面的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和电致变色层;
所述电致变色层的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一导电层的表面贴合,所述电致变色层的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二导电层的表面贴合以依据所述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之间的电信号进行变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移动设备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本体具体包括移动设备的前盖板本体和后盖板本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移动设备的盖板,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盖板本体为所述前盖板本体时,所述第二导电层的另一表面通过胶层与所述移动设备的显示屏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移动设备的盖板,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盖板本体为所述后盖板本体时,所述第二导电层的另一表面通过胶层与所述移动设备中的印制电路板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应用于移动设备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层具体为导电银浆胶和OCA胶。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移动设备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设备具体为手机、平板电脑和智能手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移动设备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变色层具体为有机电致变色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移动设备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均为ITO导电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移动设备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本体具体为玻璃盖板或塑料盖板。
CN201820881778.1U 2018-06-07 2018-06-07 一种应用于移动设备的盖板 Active CN2082578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81778.1U CN208257873U (zh) 2018-06-07 2018-06-07 一种应用于移动设备的盖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81778.1U CN208257873U (zh) 2018-06-07 2018-06-07 一种应用于移动设备的盖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257873U true CN208257873U (zh) 2018-12-18

Family

ID=646538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881778.1U Active CN208257873U (zh) 2018-06-07 2018-06-07 一种应用于移动设备的盖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257873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84174A (zh) * 2018-12-25 2019-04-26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外观改变方法、控制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2363637A (zh) * 2020-10-29 2021-02-12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及其外壳变色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138733A (zh) * 2020-01-20 2021-07-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外壳颜色的控制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84174A (zh) * 2018-12-25 2019-04-26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外观改变方法、控制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3138733A (zh) * 2020-01-20 2021-07-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外壳颜色的控制方法
CN112363637A (zh) * 2020-10-29 2021-02-12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及其外壳变色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257873U (zh) 一种应用于移动设备的盖板
CN204242150U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204679980U (zh) 显示屏及终端
CN204442446U (zh) 用于移动终端的背盖结构及其移动终端
CN203065387U (zh) 一种新型双面遮光胶
CN202794790U (zh) 内置光源的epd显示屏
CN207529359U (zh) 大尺寸悬浮隔空式触摸屏
CN206725889U (zh) 基于触控显示器在阳光下可视的组件
WO2023065876A1 (zh) 后盖、电子设备和后盖的制备方法
CN203882298U (zh) 一种镀膜镜面电容触控显示装置
CN204203914U (zh) 一种触摸传感器及显示装置
CN106125387B (zh) 一种pdlc显示器和pdlc电子阅读器
CN212586874U (zh) 一种全息投影调光电容式触控膜结构
CN208061170U (zh) 一种触控显示屏
CN204790932U (zh) 一种窄线路线距多点触控液晶显示装置
CN204480225U (zh) 一种电容触摸与电子墨水显示一体化结构
CN207216301U (zh) 一种智能可穿戴设备
CN203535593U (zh) 一种具有3d丝印效果和导光效果的触摸屏结构
CN103513824A (zh) 一种具有3d丝印效果和导光效果的触摸屏结构
CN209690669U (zh) 基于中笔迹和粗笔迹的液晶手写膜
CN203232402U (zh) 一种ops全贴合电容屏
CN203133796U (zh) 电容触摸屏
CN203012298U (zh) 感应器表面贴减反光膜片的薄膜式电容触摸屏液晶板模组
CN207650784U (zh) 一种自容式触控面板
CN209357030U (zh) 内嵌式触摸屏的盖板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