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50927U - 适用于箱梁内狭窄空间的运输系统 - Google Patents

适用于箱梁内狭窄空间的运输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250927U
CN208250927U CN201820791979.2U CN201820791979U CN208250927U CN 208250927 U CN208250927 U CN 208250927U CN 201820791979 U CN201820791979 U CN 201820791979U CN 208250927 U CN208250927 U CN 2082509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ck
box beam
fixed
bridge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79197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涛
王国民
陈国梁
余升友
朱麒麟
谢铧润
熊伟
黄星
宁亚军
邢春晓
杨儒许
程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CCC Road and Bridge Speci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CCC Road and Bridge Speci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CCC Road and Bridge Speci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CCC Road and Bridge Speci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79197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2509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2509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2509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箱梁内狭窄空间的运输系统,包括:固定于第一箱梁下方的桥梁检修平台;吊装系统,其固定于桥面旋转吊装施工材料;第一轨道,其水平固定于桥梁检修平台,所述第一轨道上设有可滑动的第一小车;滚筒,其可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轨道内侧端的正上方;第二轨道,其一端对着所述滚筒且另一端位于伸缩缝的下方;第三轨道,其一端伸出第二箱梁且位于所述第二轨道的正上方,其另一端水平固定在第二箱梁的内部;第一环链电动葫芦,其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三轨道上。本实用新型具有适用性强、可长距离运输、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安全性的优点,可广泛应用于桥梁工程技术领域。

Description

适用于箱梁内狭窄空间的运输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工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箱梁内狭窄空间的运输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桥梁建设的发展,高速公路和城市的近百万座桥梁进入了定期的检测和维修阶段,施工任务非常艰巨;箱梁内部的检测和维修施工中,非常重要的是如何将施工材料安全、快捷和经济的运输至箱梁的内部。
当箱梁内部作业空间较大、施工材料轻便、运输距离较短时,可以考虑采用人工运输;当箱梁内部作业空间较小、施工材料重、运输距离较长时,采用人工运输显然不经济、不可取;施工期短时,常用卷扬机、电动葫芦拖拽或人工运输施工材料,但对施工材料以及箱梁内部结构均有损坏;施工期长时,采用卷扬机或电动葫芦拖拽显然不可取,特别是当箱梁内部狭窄、运输距离较长或箱内不平整时,电动葫芦、卷扬机拖拽或人工搬运的运输方式受到诸多限制,不能满足正常施工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性强、可长距离运输、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安全性的适用于箱梁内狭窄空间的运输系统。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箱梁内狭窄空间的运输系统,其用于将桥面上的施工材料运输至箱梁内,第一箱梁与第二箱梁之间设有伸缩缝,包括:
桥梁检修平台,其水平固定于第一箱梁的正下方;
吊装系统,其包括下部及上部;所述下部为圆筒状,其一端垂直固定于第一箱梁的桥面的沿横桥向的一侧;所述上部为圆柱状,其下端竖直可转动的穿设于所述下部的内部,所述上部的上端穿出所述下部并固定有第一卷扬机;
箱外运输系统,其包括第一轨道、一对滚筒、第二卷扬机、第二轨道;
所述第一轨道沿横桥向水平固定于桥梁检修平台,所述第一轨道上设有可滑动的第一小车,所述第一轨道的外侧端位于所述吊装系统的下方且伸出第一箱梁;
滚筒,其可沿其轴线圆周转动的设置于第一轨道内侧端的正上方,滚筒的轴线沿横桥向设置;
所述第二卷扬机固定于第一箱梁底部且位于滚筒上方;
所述第二轨道为凹型且其沿纵桥向固定于墩柱的上表面,所述第二轨道的一端对着所述滚筒且与滚筒的侧壁平齐,所述第二轨道的另一端位于伸缩缝的下方;
箱内运输系统,其包括第三轨道、第一环链电动葫芦;
所述第三轨道沿纵桥向设置,其一端伸出第二箱梁位于所述第二轨道的正上方,其另一端水平固定在第二箱梁的内部;
所述第一环链电动葫芦通过第一单轨小车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三轨道上。
优选地,当所述桥梁检修平台伸出第一箱梁外部的部分为倾斜状态时,所述第一轨道伸出第一箱梁的部分设置为倾斜状态,且该倾斜的部分为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底沿其长度方向内嵌有多个可滚动的牛眼滚珠,其略突出于所述凹槽的槽底;
其中,多个牛眼滚珠呈梅花状设置,多个牛眼滚珠之间的间距小于施工材料的长宽。
优选地,所述第三轨道为工字钢;所述第三轨道的另一端通过至少一对沿纵桥向间隔设置的固定装置设置于第二箱梁内部;所述固定装置包括:
一对螺杆,其沿横桥向间隔设置于第二箱梁的内部的上端面,所述螺杆的下端垂直穿出工字钢的一对上翼板并通过第一螺母将所述第三轨道锁紧。
优选地,所述的适用于箱梁内狭窄空间的运输系统,还包括:限位板,包括水平杆和竖直杆,所述水平杆的一端垂直固定在桥梁检修平台外侧的护栏上,水平杆的另一端水平伸出桥梁检修平台并垂直固定有竖直杆的下端,所述竖直杆对着所述滚筒。
优选地,所述的适用于箱梁内狭窄空间的运输系统,还包括:限位装置,其包括一对第二螺母、第三螺母、螺栓;
一对所述第二螺母的外壁沿水平方向上对称固定于所述下部的外壁上;
所述第三螺母固定于所述上部的上端的外壁;
其中,所述螺栓的尾部不脱离的穿过所述第三螺母及任意一所述第二螺母,将所述上部及下部可拆卸的固定。
优选地,所述的适用于箱梁内狭窄空间的运输系统,还包括:链条,其一端连接所述螺栓的头部且其另一端连接所述下部的外壁。
优选地,所述的适用于箱梁内狭窄空间的运输系统,当所述第一轨道伸出第一箱梁的部分设置为倾斜状态时,还包括:第四轨道、第二环链电动葫芦;
所述第四轨道沿横桥向水平的固定于所述第一轨道倾斜部分及水平部分承接处的上方;
所述第二环链电动葫芦通过第二单轨小车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第四轨道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小车的主体包括间隔平行设置的第一方杆及第二方杆,所述第一方杆及所述第二方杆之间沿其长度方向上间隔垂直固定有多个第三方杆;所述第三方杆的上表面沿其长度方向向内凹陷形成两端贯通的长条形凹槽;第一方板,其一端设置于所述长条形凹槽内,所述第一方板的另一端突出于所述第三方形杆的上表面;相邻的第一方板之间通过连接板连接;
弹簧,其内置于所述长条形凹槽内,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方杆及第一方板;
第二方板,其固定于所述第一方杆的上表面;
其中,所述第一方板远离所述第一方杆并与所述第二方杆相抵时,所述弹簧处于拉伸状态。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箱梁内部狭窄时,施工材料运输的局限性;
2、适用于任意规格的箱梁,可进行长距离运输;
3、减少了人工搬运,操作更简单,运输效率更高,降低了运输成本;
4、结构安全可靠,提高了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箱外运输系统的安装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固定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牛眼滚珠的安装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轨道及所述第一小车的主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轨道及所述第一小车的俯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小车的主体的俯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小车的主体的主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桥梁检修平台、所述第一轨道、所述滚筒、所述限位板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1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箱梁内狭窄空间的运输系统,其用于将桥面上的施工材料运输至箱梁内,第一箱梁9与第二箱梁10之间设有伸缩缝,包括:
桥梁检修平台1,其水平固定于第一箱梁9的正下方;
吊装系统,其包括下部2及上部3;所述下部2为圆筒状,其一端垂直固定于第一箱梁9的桥面的沿横桥向的一侧;所述上部3为圆柱状,其下端竖直可转动的穿设于所述下部2的内部,所述上部3的上端穿出所述下部2并固定有第一卷扬机4;
箱外运输系统,其包括第一轨道5、一对滚筒7、第二卷扬机8、第二轨道11;
所述第一轨道5沿横桥向水平固定于桥梁检修平台1,所述第一轨道5上设有可滑动的第一小车6,所述第一轨道5的外侧端位于所述吊装系统的下方且伸出第一箱梁9;
滚筒7,其可沿其轴线圆周转动的设置于第一轨道5内侧端的正上方,滚筒7的轴线沿横桥向设置;
所述第二卷扬机8固定于第一箱梁9底部且位于滚筒7上方;
所述第二轨道11为凹型且其沿纵桥向固定于墩柱12的上表面,所述第二轨道11的一端对着所述滚筒7且与滚筒7的侧壁平齐,所述第二轨道11的另一端位于伸缩缝的下方;
箱内运输系统,其包括第三轨道13、第一环链电动葫芦14;
所述第三轨道13沿纵桥向设置,其一端伸出第二箱梁10位于所述第二轨道11的正上方,其另一端水平固定在第二箱梁10的内部;
所述第一环链电动葫芦14通过第一单轨小车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三轨道13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箱梁9的下表面固定一轨道用于安装所述桥梁检修平台1,所述桥梁检修平台1包括沿横桥向水平设置的底板,底板沿纵桥向的两端上均设置有垂直于底板的护栏;所述墩柱12上沿纵桥向的两端分别固定有所述第一箱梁9的一端及所述第二箱梁10的一端,所述第一箱梁9与所述第二箱梁10之间设置伸缩缝;桥面上设置有护栏,所述下部2的下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于桥面的护栏上;所述上部3包括可为一体成型且同轴的第一圆柱及第二圆柱,第一圆柱的直径大于第二圆柱,第一圆柱的下端竖直可转动的穿设于所述下部2,第二圆柱的下表面贴合于所述下部2的上表面,第二圆柱的外壁上相对固定第一直杆的一端、第二直杆的一端,第一直杆倾斜设置且其另一端可伸出桥面,第二直杆水平设置且其另一端的上表面通过高强螺栓固定第一卷扬机4,第一直杆的另一端上焊接圆环,所述第一卷扬机4的钢丝绳穿过圆环,钢丝绳的端部设置有夹爪,夹爪夹持施工材料;第三直杆倾斜固定于第一直杆、第二直杆之间,形成钝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内部固定多个第四直杆,形成受力更优良的桁架结构;
施工材料放置于桥面上,转动所述上部3使夹爪位于施工材料上方,第一卷扬机4的钢丝绳下降,夹爪夹持施工材料,第一卷扬机4的钢丝绳抬起,转动所述上部3使施工材料位于所述第一轨道5的上方,第一卷扬机4的钢丝绳下降,施工材料放置于第一小车6上,取下夹爪,所述第一轨道5的内侧端设置卷扬机将所述第一小车6拉至所述第一轨道5的内侧端;所述第一轨道5可通过焊接固定于桥梁检修平台1上;
圆杆可转动的穿过所述滚筒7的中部,圆杆的两端均突出于所述滚筒7,圆杆的两端均相对焊接有竖直设置的竖向杆的一端,竖向杆的另一端焊接于桥梁检修平台1上,所述滚筒7的高度与所述第二轨道11的凹陷处的底面的高度一致;所述第二卷扬机8将所述第一小车6上的施工材料抬升至所述滚筒7上,施工材料沿纵桥向放置于所述滚筒7上,人工推动施工材料至所述第二轨道11上;施工材料推动时,所述滚筒7处于滚动状态,推动时更省力;人工推动施工材料至所述第二轨道11的另一端或所述第二轨道11的另一端设置卷扬机拉施工材料;
所述滚筒7包括第一滚筒及第二滚筒,第一滚筒及第二滚筒沿纵桥向相对设置于所述第一轨道5的内侧端,所述第一轨道5的内侧端位于第一滚筒及第二滚筒之间,第一滚筒更靠近墩柱12,第一滚筒及第二滚筒分别对施工材料的两端产生支撑,人工推动时,无需额外施力保证施工材料水平,避免施工材料掉落;第一滚筒可直接可转动的设置于桥梁检修平台1更靠近墩柱12一侧的护栏上,保证施工材料推动时,施工材料的后端离开第二滚筒之前,施工材料的前端已置于所述第二轨道11上;
所述第一环链电动葫芦14的夹爪夹持所述第二轨道11上的施工材料并抬起,所述第一单轨小车向第二箱梁10内滑动将施工材料运输至第二箱梁10内部;
当施工材料的长度过大时,施工材料无法沿纵桥向直接抬起,可将施工材料转向沿横桥向放置于伸缩缝内,所述第三轨道13伸出第二箱梁10的部分设置为弧形,施工材料由所述第一环链电动葫芦14抬起沿弧形部分运送至第二箱梁10内部;
墩柱12对应伸缩缝的地方可竖直固定支撑杆,用于固定所述第三轨道13伸出第二箱梁10的部分,支撑杆的下端焊接钢板,钢板的四角穿设螺栓,螺栓通过植筋技术固定于墩柱12上进而将支撑杆竖直固定。
在另一技术方案中,当所述桥梁检修平台1伸出第一箱梁9外部的部分为倾斜状态时,所述第一轨道5伸出第一箱梁9的部分设置为倾斜状态,且该倾斜的部分为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底沿其长度方向内嵌有多个可滚动的牛眼滚珠18,其略突出于所述凹槽的槽底;
其中,多个牛眼滚珠18呈梅花状设置,多个牛眼滚珠18之间的间距小于施工材料的长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小车6设于所述第一轨道5的水平部分,施工材料在所述第一轨道5的倾斜部分上的移动是将施工材料放置于所述凹槽内由自身重力作用向下滑动,为防止施工材料滑动较快,引发事故,施工材料下滑时使用卷扬机进行拖拽;牛眼滚珠18的设置可使施工材料更灵活的滑动,多个牛眼滚珠18的设置使施工材料在滑动过程中不接触所述凹槽的槽底,呈梅花状设置能使牛眼滚珠18的使用量最少,图6中A处为呈梅花状设置;所述第二轨道11为凹型,所述第二轨道11的凹陷处的底面上同样也可设置多个牛眼滚珠18;
当所述第一轨道5的倾斜部分的倾斜度不够时,为了使施工材料顺利滑动,可通过在桥梁检修平台1的倾斜部分上焊接多个竖直的杆来调节所述第一轨道5的倾斜部分的倾斜度,沿施工材料滑动方向,竖向杆的高度逐渐降低。
在另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三轨道13为工字钢;所述第三轨道13的另一端通过至少一对沿纵桥向间隔设置的固定装置设置于第二箱梁10内部;所述固定装置包括:
一对螺杆16,其沿横桥向间隔设置于第二箱梁10的内部的上端面,所述螺杆16的下端垂直穿出工字钢的一对上翼板并通过第一螺母17将所述第三轨道13锁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可以通过旋拧第一螺母17位于所述螺杆16的不同位置来调整所述第三轨道13的高度;为了使所述第三轨道13固定更加稳固,第二箱梁10内部沿纵桥向设置多个第一钢板,第一钢板的四角均竖直穿设有螺栓,螺栓的尾部通过植筋技术固定于第二箱梁10内部的上表面使第一钢板贴合于第二箱梁10内部的上表面,方钢的上表面贴合焊接于第一钢板的下表面,方钢的下表面贴合焊接第二钢板,第二钢板对应一对固定装置,一对固定装置对应四个螺杆16,四个螺杆16分别穿设于第二钢板的四角,所述螺杆16的上端垂直穿出第二钢板并通过螺母进行锁紧;
当第二箱梁10内部高度不足以使用所述第一环链电动葫芦14时,所述第三轨道13的另一端无需深入第二箱梁10内部,所述第三轨道13的另一端的上表面竖直固定一钢板,螺栓尾部水平穿过钢板,螺栓的尾部通过植筋技术固定于第二箱梁10对着第一箱梁9的侧面的上端,还包括:第五轨道及可滑动设置于第五轨道上的第二小车,所述第五轨道沿纵桥向固定于第二箱梁10内部的下表面,所述第一环链电动葫芦14行走带动施工材料运输至第二箱梁10后,所述第一环链电动葫芦14将施工材料放置于所述第二小车上,所述第二小车在所述第五轨道上滑动将施工材料带至所需位置;所述第五轨道可通过穿设螺栓后通过植筋技术固定于第二箱梁10内部的下表面;
在另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适用于箱梁内狭窄空间的运输系统,还包括:限位板15,其包括水平杆和竖直杆,所述水平杆的一端垂直固定在桥梁检修平台1外侧的护栏上,水平杆的另一端水平伸出桥梁检修平台1并垂直固定有竖直杆的下端,所述竖直杆对着所述滚筒7。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桥梁检修平台1外侧的护栏为远离墩柱12一侧的护栏,施工材料放置于滚筒7上时,所述限位板15限制施工材料从桥梁检修平台1上掉落,起到安全防护的作用。
在另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适用于箱梁内狭窄空间的运输系统,还包括:限位装置,其包括一对第二螺母、第三螺母、螺栓;
一对所述第二螺母的外壁沿水平方向上对称固定于所述下部2的外壁上;
所述第三螺母固定于所述上部3的上端的外壁;
其中,所述螺栓的尾部不脱离的穿过所述第三螺母及任意一所述第二螺母,将所述上部3及下部2可拆卸的固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限位装置能限制所述上部3水平旋转180度后固定,保证所述上部3不在大风的影响下旋转。
在另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适用于箱梁内狭窄空间的运输系统,还包括:链条,其一端连接所述螺栓的头部且其另一端连接所述下部2的外壁,避免所述螺栓的遗失。
在另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适用于箱梁内狭窄空间的运输系统,当所述第一轨道5伸出第一箱梁9的部分设置为倾斜状态时,还包括:第四轨道、第二环链电动葫芦;
所述第四轨道沿横桥向水平的固定于所述第一轨道5的倾斜部分及水平部分承接处的上方;
所述第二环链电动葫芦通过第二单轨小车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第四轨道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四轨道焊接固定于第一箱梁9的底部,所述第四轨道为工字型,所述第四轨道的两端焊接有钢板,避免所述第二环链电动葫芦从所述第四轨道上脱离;施工材料从所述第一轨道5的倾斜部分上滑动完毕后,可通过所述第二环链电动葫芦转移至所述第一小车6的上方,无需人工抬动。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小车6的主体包括间隔平行设置的第一方杆19及第二方杆20,所述第一方杆19及所述第二方杆20之间沿其长度方向上间隔垂直固定有多个第三方杆21;所述第三方杆21的上表面沿其长度方向向内凹陷形成两端贯通的长条形凹槽;第一方板22,其一端设置于所述长条形凹槽内,所述第一方板22的另一端突出于所述第三方形杆的上表面;相邻的第一方板22之间通过连接板25连接;
弹簧23,其内置于所述长条形凹槽内,所述弹簧23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方杆19及第一方板22;
第二方板24,其固定于所述第一方杆19的上表面;
其中,所述第一方板22远离所述第一方杆19并与所述第二方杆20相抵时,所述弹簧23处于拉伸状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沿远离所述第一方杆19的方向拉拽所述连接板25,将施工材料放置于所述第一小车6上,停止拉拽所述连接板25,所述弹簧23回弹将施工材料卡合于所述第一方板22及所述第二方板24之间,避免施工材料运输时从所述第一小车6上掉落;所述第一方杆19、所述第二方杆20的长度方向为所述第一小车6的滑动方向,所述第三方杆21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杆19的长度方向;当第二箱梁10内部的高度不足以使用所述第一环链电动葫芦14时,第二箱梁10内部的第二小车的结构与所述第一小车6的结构一致。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8)

1.一种适用于箱梁内狭窄空间的运输系统,其用于将桥面上的施工材料运输至箱梁内,第一箱梁与第二箱梁之间设有伸缩缝,其特征在于,包括:
桥梁检修平台,其水平固定于第一箱梁的正下方;
吊装系统,其包括下部及上部;所述下部为圆筒状,其一端垂直固定于第一箱梁的桥面的沿横桥向的一侧;所述上部为圆柱状,其下端竖直可转动的穿设于所述下部的内部,所述上部的上端穿出所述下部并固定有第一卷扬机;
箱外运输系统,其包括第一轨道、一对滚筒、第二卷扬机、第二轨道;
所述第一轨道沿横桥向水平固定于桥梁检修平台,所述第一轨道上设有可滑动的第一小车,所述第一轨道的外侧端位于所述吊装系统的下方且伸出第一箱梁;
滚筒,其可沿其轴线圆周转动的设置于第一轨道内侧端的正上方,滚筒的轴线沿横桥向设置;
所述第二卷扬机固定于第一箱梁底部且位于滚筒上方;
所述第二轨道为凹型且其沿纵桥向固定于墩柱的上表面,所述第二轨道的一端对着所述滚筒且与滚筒的侧壁平齐,所述第二轨道的另一端位于伸缩缝的下方;
箱内运输系统,其包括第三轨道、第一环链电动葫芦;
所述第三轨道沿纵桥向设置,其一端伸出第二箱梁位于所述第二轨道的正上方,其另一端水平固定在第二箱梁的内部;
所述第一环链电动葫芦通过第一单轨小车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三轨道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箱梁内狭窄空间的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桥梁检修平台伸出第一箱梁外部的部分为倾斜状态时,所述第一轨道伸出第一箱梁的部分设置为倾斜状态,且该倾斜的部分为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底沿其长度方向内嵌有多个可滚动的牛眼滚珠,其略突出于所述凹槽的槽底;
其中,多个牛眼滚珠呈梅花状设置,多个牛眼滚珠之间的间距小于施工材料的长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箱梁内狭窄空间的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轨道为工字钢;所述第三轨道的另一端通过至少一对沿纵桥向间隔设置的固定装置设置于第二箱梁内部;所述固定装置包括:
一对螺杆,其沿横桥向间隔设置于第二箱梁的内部的上端面,所述螺杆的下端垂直穿出工字钢的一对上翼板并通过第一螺母将所述第三轨道锁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箱梁内狭窄空间的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板,其包括水平杆和竖直杆,所述水平杆的一端垂直固定在桥梁检修平台外侧的护栏上,水平杆的另一端水平伸出桥梁检修平台并垂直固定有竖直杆的下端,所述竖直杆对着所述滚筒。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箱梁内狭窄空间的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装置,其包括一对第二螺母、第三螺母、螺栓;
一对所述第二螺母的外壁沿水平方向上对称固定于所述下部的外壁上;
所述第三螺母固定于所述上部的上端的外壁;
其中,所述螺栓的尾部不脱离的穿过所述第三螺母及任意一所述第二螺母,将所述上部及下部可拆卸的固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用于箱梁内狭窄空间的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链条,其一端连接所述螺栓的头部且其另一端连接所述下部的外壁。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箱梁内狭窄空间的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轨道伸出第一箱梁的部分设置为倾斜状态时,还包括:第四轨道、第二环链电动葫芦;
所述第四轨道沿横桥向水平的固定于所述第一轨道倾斜部分及水平部分承接处的上方;
所述第二环链电动葫芦通过第二单轨小车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第四轨道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箱梁内狭窄空间的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小车的主体包括间隔平行设置的第一方杆及第二方杆,所述第一方杆及所述第二方杆之间沿其长度方向上间隔垂直固定有多个第三方杆;所述第三方杆的上表面沿其长度方向向内凹陷形成两端贯通的长条形凹槽;第一方板,其一端设置于所述长条形凹槽内,所述第一方板的另一端突出于所述第三方形杆的上表面;相邻的第一方板之间通过连接板连接;
弹簧,其内置于所述长条形凹槽内,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方杆及第一方板;
第二方板,其固定于所述第一方杆的上表面;
其中,所述第一方板远离所述第一方杆并与所述第二方杆相抵时,所述弹簧处于拉伸状态。
CN201820791979.2U 2018-05-25 2018-05-25 适用于箱梁内狭窄空间的运输系统 Active CN2082509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91979.2U CN208250927U (zh) 2018-05-25 2018-05-25 适用于箱梁内狭窄空间的运输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91979.2U CN208250927U (zh) 2018-05-25 2018-05-25 适用于箱梁内狭窄空间的运输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250927U true CN208250927U (zh) 2018-12-18

Family

ID=646524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791979.2U Active CN208250927U (zh) 2018-05-25 2018-05-25 适用于箱梁内狭窄空间的运输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250927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19425A (zh) * 2020-07-03 2020-09-29 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 一种桥梁底面检测方法和桥梁底面检测系统
CN112376929A (zh) * 2020-10-21 2021-02-19 上海建工五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竖向狭窄空间的可滑动支撑系统的使用方法
CN115306167A (zh) * 2022-08-31 2022-11-08 中建幕墙有限公司 一种倾斜轨道作业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19425A (zh) * 2020-07-03 2020-09-29 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 一种桥梁底面检测方法和桥梁底面检测系统
CN112376929A (zh) * 2020-10-21 2021-02-19 上海建工五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竖向狭窄空间的可滑动支撑系统的使用方法
CN115306167A (zh) * 2022-08-31 2022-11-08 中建幕墙有限公司 一种倾斜轨道作业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250927U (zh) 适用于箱梁内狭窄空间的运输系统
KR102396813B1 (ko) 부유식 설비를 지반에 고정하는 시스템을 위한, 앵커 체인 체결용 도삭기
CN101446066B (zh) 一种悬索桥加劲梁架设方法及装置
CN106049293B (zh) 通航河流上悬索桥加劲梁安装方法及所用荡移系统
CN206768569U (zh) 一种矿用行人过桥
CN105484162B (zh) 悬索桥施工岸上加劲梁二次荡移装置及方法
CN102733317A (zh) 跨越既有线桥梁施工用钢桁梁平面转体施工工艺
CN108249312A (zh) 用于地下矿山轨道铺设的钢轨起吊装置及设备
CN105239514B (zh) 无级调节球铰式多支腿架桥机前横移轨道系统
CN202148493U (zh) 下穿铁路框架桥小夹角大高度斜顶进施工既有线加固装置
CN206581151U (zh) 一种缆索吊装拱桥施工用连接轴盘
US6758326B1 (en) Telescoping conveyor system
RU162275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берегового крепления наплавных сооружений
CN206581139U (zh) 桥梁检修行走系统
CN106988219A (zh) 一种连接轴盘及利用其进行缆索吊装拱桥施工的方法
ES2384150B1 (es) Sistema para descarga de carriles.
US1143866A (en) Suspension-bridge.
CN103303831B (zh) 锁绳器
CN205775870U (zh) 用于墩身定型钢模板的连接结构
CN206562778U (zh) 一种张拉吊架
CN203922469U (zh) 加固型单轨悬挂装置
CN205875667U (zh) 一种站台柱体的施工操作平台连接构造
CN205574842U (zh) 钢轨拖移器
CN205239524U (zh) 铁路机车车轮复轨器
CN203716006U (zh) 煤矿井下综采顺槽变电列车快安快拆式铁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Room 2101-2104, 21 / F, unit a, block a, Hube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enture building, Xiaohongshan East District, Wuchang District,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430061

Patentee after: CCCC Road & Bridge Special Enginee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2101-2104, 21 / F, unit a, block a, Hube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enture building, Xiaohongshan East District, Wuchang District,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430061

Patentee before: CCCC ROAD & BRIDGE SPECIAL ENGINEERING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