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38196U - 排液管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排液管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238196U
CN208238196U CN201820668195.0U CN201820668195U CN208238196U CN 208238196 U CN208238196 U CN 208238196U CN 201820668195 U CN201820668195 U CN 201820668195U CN 208238196 U CN208238196 U CN 2082381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ain pipe
tube body
liquid
groove segments
util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66819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成俊
罗袁伟
黄坚
陈志伟
张福臣
黎优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82066819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2381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2381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2381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igid Pipes And Flexible Pi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排液管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其中排液管包括:管体,管体的外壁具有波纹结构,管体内具有通道;多个凹槽段,设置在管体的内壁,多个凹槽段沿管体的延伸方向设置,多个凹槽段组成至少一个连通结构,在连通结构中,相邻两个凹槽段相互连通。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排液管的管体的外壁上设置波纹结构,这样可以使管体便于弯曲,从而使排液管具有良好的弯曲性能,便于排液管的布置;而且,由于连通结构中相邻的两个凹槽段相互连通,这样需要排出的液体以及液体中的污物在进入通道后不会积聚到凹槽段内,而是可以沿通道的延伸方向排出。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排液管不易排液的问题。

Description

排液管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液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排液管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空调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冷凝水,可通过排液管将其排出室外。目前所用的排液管为可压缩式的波纹管,易于弯曲。波纹管的波峰或波谷结构垂直于水流方向,管内壁的沟槽相互独立,沟槽对对水流造成阻挡,不利于排水,并且容易积聚污物,导致异味及细菌的滋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排液管及具有其的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排液管不易排液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排液管,包括:管体,管体的外壁具有波纹结构,管体内具有通道;多个凹槽段,设置在管体的内壁,多个凹槽段沿管体的延伸方向设置,多个凹槽段组成至少一个连通结构,在连通结构中,相邻两个凹槽段相互连通。
进一步地,位于连通结构的两端的两个凹槽段分别与管体的两端的外部连通。
进一步地,连通结构中的多个凹槽段首尾顺次连通。
进一步地,连通结构为第一螺旋结构。
进一步地,排液管包括多个连通结构,多个连通结构在管体上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第一螺旋结构的螺旋升角的值为A,0°<A<45°。
进一步地,5°≤A≤10°。
进一步地,波纹结构包括多个凸出单元,多个凹槽段一一对应地设置在多个凸出单元的内表面。
进一步地,多个凸出单元组成至少一个第二螺旋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排液管,排液管为上述提供的排液管。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排液管的管体的外壁上设置波纹结构,这样可以使管体便于弯曲,从而使排液管具有良好的弯曲性能,便于排液管的布置;而且,多个凹槽段组成至少一个连通结构,在连通结构中相邻的两个凹槽段相互连通,这样需要排出的液体以及液体中的污物在进入通道后不会积聚到凹槽段内,而是可以沿通道的延伸方向排出。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排液管不易排液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排液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液体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排液管内的流动方向示意图一;
图3示出了液体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排液管内的流动方向示意图二。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管体;11、凹槽段;12、凸出单元;20、连通结构;30、第二螺旋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排液管,包括:管体10,管体10的外壁具有波纹结构,管体10内具有通道;多个凹槽段11,设置在管体10的内壁,多个凹槽段11沿管体10的延伸方向设置,多个凹槽段11组成至少一个连通结构20,在连通结构20中,相邻两个凹槽段11相互连通。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排液管的管体10的外壁上设置波纹结构,这样可以使管体便于弯曲,从而使排液管具有良好的弯曲性能,便于排液管的布置;而且,由于连通结构20中的相邻的两个凹槽段11相互连通,这样需要排出的液体以及液体中的污物在进入通道后不会积聚到凹槽段11内,而是可以沿通道的延伸方向排出。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排液管不易排液的问题。
而且,现有技术中的排液管容易产生‘水塞’现象,在其中形成水柱,隔断上下空气传递,堵塞通道,引起上下层气压的波动,造成排水通量下降。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排液管,一方面可以有助于使水流顺势流下,污染物随之排出,避免被凹槽阻挡,解决脏堵问题;另一方面可以有助于平衡管内压力,改善通气效果,消除‘水塞’现象,改善排水效果。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当在管体10的通道内形成堵塞的水柱时,由于管体10的内壁上具有连通结构20,仍然可以通过连通结构20实现水柱的两端的气体的连通,从而有助于平衡管内压力,消除‘水塞’现象。
在本实施例中,位于连通结构20的两端的两个凹槽段11分别与管体10的两端连通。即,连通结构20一端的凹槽段11与管体10的入口连通,连通结构20另一端的凹槽段11与管体10的出口连通,这样连通结构20可以形成连通管体10的两端的连续的凹槽,便于液体以及污物的进入和排出,使凹槽段11内不会积聚液体或污物,以保持环境的卫生。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将多个凹槽段11的首尾顺次连通,这样可以减小凹槽段11的侧壁对液体的阻力,便于液体的流动,从而利于液体以及污物的排出。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连通结构20为第一螺旋结构。这样多个凹槽段11组成了连续的、按一定角度和方向延伸的螺旋结构,可以减小对液体以及污物的阻碍,并且能对液体以及污物进行引导,便于液体以及污物的排出。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在管体10的内壁上设置多个连通结构20,这样可通过多个连通结构20共同向外部排水和污物,提高排放效果。进一步地,还可以将多个凹槽段11组成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螺旋结构。这样可通过多个第一螺旋结构同时向外部排液,能够起到更好的引导效果,进一步提高排液效果。例如,可以在管体10的内壁上设置两个第一螺旋结构,两个第一螺旋结构组成双螺旋结构。
如图2所示,当排液管具有一个第一螺旋结构时,液体进入通道后,一部分液体沿通道的延伸方向流动,另一部分液体沿第一螺旋结构的延伸方向流动,从而可以避免在凹槽段11中积聚液体或污物。如图3所示,当排液管具有两个第一螺旋结构时,液体进入通道后,一部分液体沿通道的延伸方向流动,另一部分液体沿两个第一螺旋结构的延伸方向流动,从而可以避免在凹槽段11中积聚液体或污物。
具体地,第一螺旋结构的螺旋升角的值为A,0°<A<45°。这样可以减小第一螺旋结构的侧壁对液体的阻力,并且能够对液体进行引导,从而便于液体的流动,可以起到较好的排液效果。螺旋结构具有螺旋线,螺旋升角指的是螺旋线的切线与螺旋结构的径向截面之间夹角。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5°≤A≤10°。这样可以进一步减小第一螺旋结构的侧壁对液体的阻力,并且能够对液体进行引导,从而进一步便于液体的流动,起到较好的排液效果。而且还能够使排液管的弯曲性能和结构强度得到兼顾。
在本实施例中,排液管由塑料材料制成,这样可以降低排液管的制造成本并且便于弯曲。而且,可以将排液管设置为一体成型结构,以便于制造并降低泄漏的可能。
如图1所示,波纹结构包括多个凸出单元12,多个凹槽段11一一对应地设置在多个凸出单元12的内表面,这样可以减小排液管的壁厚,便于波纹结构以及凹槽段11的制造,从而可以减少材料用量,便于排液管的制造。而且,这样还能够使排液管容易弯曲,以便于根据使用环境布置管路。
在本实施例中,多个凸出单元12组成至少一个第二螺旋结构30。并且,可以将第一螺旋结构设置在第二螺旋结构30的内表面,这样可以便于排液管的制造。由于可以将多个凹槽段11一一对应地设置在多个凸出单元12的内表面,这样连通结构20中的多个凹槽段11首尾顺次连通组成第一螺旋结构后,在管体10的外壁上,多个凸出单元12也可以首尾顺次连通组成第二螺旋结构30。采用此种结构可以减少排液管的材料用量,并且能够便于排液管的弯曲以及对液体的引导,便于液体和污物的排出。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将第一螺旋结构和第二螺旋结构30分别设置为多个,多个第一螺旋结构和多个第二螺旋结构30一一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排液管,排液管为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排液管。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排液管的管体10的外壁上设置波纹结构,这样可以使管体便于弯曲,从而使排液管具有良好的弯曲性能,便于排液管的布置;而且,由于连通结构20中相邻的两个凹槽段11相互连通,这样需要排出的液体以及液体中的污物在进入通道后不会积聚到凹槽段11内,而是可以沿通道的延伸方向排出。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排液管不易排液的问题。该排液管可与空调器的底壳连接,以排出冷凝水。
而且,现有技术中空调器的排液管容易产生‘水塞’现象,在其中形成水柱,隔断上下空气传递,堵塞通道,引起上下层气压的波动,造成排水通量下降。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排液管,一方面可以有助于使水流顺势流下,污染物随之排出,避免被凹槽阻挡,解决脏堵问题;另一方面可以有助于平衡管内压力,改善通气效果,消除‘水塞’现象,改善排水效果。
本实用新型根据现有空调器的排液管结构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优化后的排液管结构,提高排水能力,解决现有空调器的排液管易于脏堵,引发漏水,并滋生细菌异味的问题。
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器排出污水的过程中,由于空调器排液管的波纹垂直于水流方向,不利于水流的排出,且沟槽处容易残留积聚污物,由于内部沟槽之间相互独立,污物不容易被水流冲走,久而久之,容易产生异味,滋生细菌。同时,排液管内部容易出现水柱,隔绝上下空气传递,堵塞通气通道,使上层压力增大,加大排水难度,导致室内机漏水等质量问题。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由于优化后的波纹结构连续且螺旋向下,内部凹槽也会随着连续且螺旋向下。如此一来,当污水向下流出的时候,由于凸出单元与水流方向成一定角度,对水流的阻挡能力减弱,同时螺旋结构的凹槽对水流起到一定的导流作用,从而提高排水效率。另外,残留的污物也会随着不断螺旋向下的凹槽向下排除,有效解决了污物的残留,避免了脏堵、异味及细菌滋生的问题。
而且,由于优化后的排液管的凹槽段结构相互联通,且螺旋向下,即使排液管中部的通道由于水流或污物产生堵塞,管壁周围也存在螺旋向下的连通的通气结构,这样可以保证压力的平衡,避免上层压力增大导致的排水不畅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排液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管体(10),所述管体(10)的外壁具有波纹结构,所述管体(10)内具有通道;
多个凹槽段(11),设置在所述管体(10)的内壁,多个所述凹槽段(11)沿所述管体(10)的延伸方向设置,多个所述凹槽段(11)组成至少一个连通结构(20),在所述连通结构(20)中,相邻两个所述凹槽段(11)相互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液管,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连通结构(20)的两端的两个所述凹槽段(11)分别与所述管体(10)的两端的外部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液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结构(20)中的多个所述凹槽段(11)首尾顺次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液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结构(20)为第一螺旋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排液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管包括多个所述连通结构(20),多个所述连通结构(20)在所述管体(10)上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排液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结构的螺旋升角的值为A,0°<A<4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排液管,其特征在于,5°≤A≤1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液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纹结构包括多个凸出单元(12),多个所述凹槽段(11)一一对应地设置在多个所述凸出单元(12)的内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排液管,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凸出单元(12)组成至少一个第二螺旋结构(30)。
10.一种空调器,包括排液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管为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排液管。
CN201820668195.0U 2018-05-04 2018-05-04 排液管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Active CN2082381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68195.0U CN208238196U (zh) 2018-05-04 2018-05-04 排液管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68195.0U CN208238196U (zh) 2018-05-04 2018-05-04 排液管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238196U true CN208238196U (zh) 2018-12-14

Family

ID=645822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668195.0U Active CN208238196U (zh) 2018-05-04 2018-05-04 排液管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23819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97891A (zh) * 2018-05-04 2018-08-1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排液管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97891A (zh) * 2018-05-04 2018-08-1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排液管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238196U (zh) 排液管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1867093U (zh) 一种变距双螺旋折流板换热器
CN101226033A (zh) 壳-套管式三介质复合换热器
CN107830658A (zh) 换热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798016Y (zh) 同轴式套管换热器
CN108397891A (zh) 排液管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0861410U (zh) 换热器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CN216159690U (zh) 换热器
CN101975520A (zh) 椭圆连续扭曲管同轴换热器
CN208253798U (zh) 室外接管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CN205373151U (zh) 空调器的换热器及空调器
CN108266640B (zh) 气液管路混合控制装置
CN105180518B (zh) 集流管及具有该集流管的微通道换热器和空调系统
CN207299987U (zh) 一种管翅壳式换热器
CN204329683U (zh) 一种管式换热器
CN208920271U (zh) 空调器
CN103486771B (zh) 一种换热器及具有该换热器的空调器
CN202835939U (zh) 空调用冷凝器及空调
CN2823959Y (zh) 多回路套管式热交换器
CN209475359U (zh) 一种新型引流管
CN106931808A (zh) 微通道换热器及除湿机
CN108361814B (zh) 一种导流碗、具有其的换热器及空调室内机
CN208941825U (zh) 用于水处理装置的壳体组件
CN206590919U (zh) 一种集成有节流阀的净水机用水路板及净水机
CN207570015U (zh) 空调挂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