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37110U - 一种复合阀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合阀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237110U
CN208237110U CN201721847805.5U CN201721847805U CN208237110U CN 208237110 U CN208237110 U CN 208237110U CN 201721847805 U CN201721847805 U CN 201721847805U CN 208237110 U CN208237110 U CN 2082371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lower disc
bracket
block
valv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84780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卓金德
卓天宝
邓德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Kaiwei Valv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Kaiwei Valv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Kaiwei Valv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Kaiwei Valv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84780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2371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2371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2371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ift Valv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阀门,包括阀体,阀体内设有阀腔,阀腔内设有流体通道,阀体两侧设有入水管和出水管,入水管、阀腔和出水管连通;阀体上设有上支架和下支架,上支架内设有上阀杆,下支架内设有下阀杆,上阀杆底部与上阀片连接,下阀杆顶部与下阀片连接,上阀片与下阀片配合设置于流体通道内对流体通道形成开启或关闭,上阀片和下阀片内部贯穿设有固定杆。实现了闸阀和蝶阀的结合,将阀体内的控制通过两种形式进行控制,从而不仅能够提高阀门控制的多样化,并且可以达到精确控制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复合阀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阀门,该阀门将两种阀门形式集合在了一起,实现了对阀体内的流体进行整体和部分的控制。
背景技术
阀门是用来开闭管路、控制流向、调节和控制输送介质的参数温度、压力和流量的管路附件。根据其功能,可分为关断阀、止回阀、调节阀等。随着阀门的发展,目前的阀门结构通常采用相互结合的方式,已不只只是单一的功能阀。
目前的阀门通常只是为一个阀门,只能通过阀门的启闭对阀体内的流体进行控制,当阀门的体形较大时,只通过单一的阀芯不能够灵活地进行控制,不能满足阀门对流体控制的多样性精确性控制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提供一种复合阀门。
为了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复合阀门,包括阀体,阀体内设有阀腔,阀腔内设有流体通道,阀体两侧设有入水管和出水管,入水管、阀腔和出水管连通;阀体上设有上支架和下支架,上支架内设有上阀杆,下支架内设有下阀杆,上阀杆底部与上阀片连接,下阀杆顶部与下阀片连接,上阀片与下阀片配合设置于流体通道内对流体通道形成开启或关闭,上阀片和下阀片内部贯穿设有固定杆。
本申请通过将阀体内的阀芯即阀片设置为两个,一个是上阀片,一个是下阀片,通过两个阀片配合对阀体内的流体进行控制,从而实现了阀门控制的灵活多样化,也能够通过调整两个阀片的比例,实现对流体的精确控制。
优选的,所述下阀片对上阀片形成半包围结构。
优选的,所述上阀杆与上支架转动连接实现上阀片在阀体内的旋转运动;下阀杆相对下支架实现下阀片进入或退出阀体内的调节运动。
优选的,所述上阀片部分或全部的周侧设有密封凸起,下阀片上设有与之相配的密封槽。
通过密封凸起和密封槽的配合,可以实现上阀片和下阀片的密封,能够避免上阀片和下阀片的结合导致密封效果降低的问题发生。
优选的,所述下阀片对上阀片实现全包围结构,且上阀片为圆形,下阀片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两部分,所述下阀杆包括两个,且下阀杆由阀体下部两侧进入至阀体内。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势:实现了闸阀和蝶阀的结合,将阀体内的控制通过两种形式进行控制,从而不仅能够提高阀门控制的多样化,并且可以达到精确控制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上阀片和下阀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上阀片和下阀片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上阀片和下阀片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阀体,2阀腔,3入水管,4出水管,5上支架,6下支架,7上阀杆,8下阀杆,9上阀片,10下阀片,11固定杆,12密封凸起,13密封槽,14上调节机构,15下调节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复合阀门,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阀体1,阀体1内设有阀腔2,阀腔2内设有流体通道,阀体1两侧设有入水管3和出水管4,入水管3、阀腔2和出水管4连通,形成一个连通的通道。
阀体1上设有上支架5和下支架6,上支架5内设有上阀杆7,下支架6内设有下阀杆8,上支架5和下支架6用于分别对上阀杆7和下阀杆8进行支撑控制,以能够达到对各自所设置的阀片的控制;上阀杆7底部与上阀片9连接,下阀杆8顶部与下阀片10连接,上阀片9与下阀片10配合设置于流体通道内对流体通道形成开启或关闭,具体的,所述下阀片10对上阀片9形成半包围结构,上阀片9包括半圆形的下部,下阀片10上部开设有用于容纳上阀片9上部的缺口,并且下阀片10的上部便于与阀体1内壁贴合,下阀片10与上阀片9共同组成了对阀体1内进行开启或闭合的整体阀门。为了提高稳定性,在上阀片9和下阀片10内部贯穿设有固定杆11,固定杆11处于对称轴位置。
关于上阀片9和下阀片10,上阀片9实现的是水平转动,下阀片10实现的是上下升降移动;具体的,所述上阀杆7与上支架5转动连接实现上阀片9在阀体1内的旋转运动;下阀杆8相对下支架6实现下阀片10进入或退出阀体1内的调节运动。上阀片9以固定杆11为轴心进行转动。阀体1上还设有上调节机构14和下调节机构15,用于分别对上阀片9和下阀片10进行调节。
如图3所示,所述上阀片9部分或全部的周侧设有密封凸起12,下阀片10上设有与之相配的密封槽13,上阀片9与下阀片10通过密封凸起12和密封槽13得到了结合。
在实际应用中,上阀片9和下阀片10共同对阀体内的流体进行控制。一种控制方式为,下阀片10处于闭合状态,只通过上阀片9对流体进行控制,上阀片9转动实现阀门内部分的开启和闭合。另一种控制方式为,只开启下阀片10,通过控制下阀片10的升降,从而对阀体1内的流体进行控制。第三种控制方式为,同时将上阀片9和下阀片10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对阀体1内流体的整体控制。
实施例2:
一种复合阀门,如图1和图4所示,包括阀体1,阀体1内设有阀腔2,阀腔2内设有流体通道,阀体1两侧设有入水管3和出水管4,入水管3、阀腔2和出水管4连通,形成一个连通的通道。
阀体1上设有上支架5和下支架6,上支架5内设有上阀杆7,下支架6内设有下阀杆8,上支架5和下支架6用于分别对上阀杆7和下阀杆8进行支撑控制,以能够达到对各自所设置的阀片的控制;上阀杆7底部与上阀片9连接,下阀杆8顶部与下阀片10连接,上阀片9与下阀片10配合设置于流体通道内对流体通道形成开启或关闭,具体的,下阀片10为对称设置的两个半阀片,两个半阀片合拢后,在阀片内部形成一个可以容纳上阀片的空间,即,所述下阀片10对上阀片9实现全包围结构。为了提高稳定性,在上阀片9内部贯穿设有固定杆11,固定杆11处于对称轴位置,固定杆11的下部也位于下阀片10的对称位置。
具体的,如图2所示,上阀片9为为圆形,下阀片10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两部分,在左右对称的两部分半阀片上,分别设置了用于容纳上阀片9的半圆形缺口,当然,所述下阀杆8也包括两个,两个下阀杆分别控制各自的半个下阀片10,下阀杆8由阀体1下部两侧进入至阀体1内。由于下阀片10为两部分,因此,固定杆11位于两个半阀片的交接处,两个半阀片上设有用于容纳固定杆11的固定槽。阀体1上还设有上调节机构14和下调节机构15,用于分别对上阀片9和下阀片10进行调节。
通过上阀片9和下阀片10的控制,可以实现对阀体1内流体的部分或全部的控制,具体的,第一种控制方式是,只通过对上阀片9进行调节进行控制,第二种是只通过下阀片10的调节进行控制,第三种是通过对上阀片9和部分的下阀片10进行控制,地四种是同时对上阀片9和下阀片10进行控制。

Claims (5)

1.一种复合阀门,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1),阀体(1)内设有阀腔(2),阀腔(2)内设有流体通道,阀体(1)两侧设有入水管(3)和出水管(4),入水管(3)、阀腔(2)和出水管(4)连通;阀体(1)上设有上支架(5)和下支架(6),上支架(5)内设有上阀杆(7),下支架(6)内设有下阀杆(8),上阀杆(7)底部与上阀片(9)连接,下阀杆(8)顶部与下阀片(10)连接,上阀片(9)与下阀片(10)配合设置于流体通道内对流体通道形成开启或关闭,上阀片(9)和下阀片(10)内部贯穿设有固定杆(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阀片(10)对上阀片(9)形成半包围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阀杆(7)与上支架(5)转动连接实现上阀片(9)在阀体(1)内的旋转运动;下阀杆(8)相对下支架(6)实现下阀片(10)进入或退出阀体(1)内的调节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复合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阀片(9)部分或全部的周侧设有密封凸起(12),下阀片(10)上设有与之相配的密封槽(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阀片(10)对上阀片(9)实现全包围结构,且上阀片(9)为圆形,下阀片(10)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两部分,所述下阀杆(8)包括两个,且下阀杆(8)由阀体(1)下部两侧进入至阀体(1)内。
CN201721847805.5U 2017-12-26 2017-12-26 一种复合阀门 Active CN2082371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47805.5U CN208237110U (zh) 2017-12-26 2017-12-26 一种复合阀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47805.5U CN208237110U (zh) 2017-12-26 2017-12-26 一种复合阀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237110U true CN208237110U (zh) 2018-12-14

Family

ID=645788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847805.5U Active CN208237110U (zh) 2017-12-26 2017-12-26 一种复合阀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2371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68090B (zh) 蝶-闸式节流阀
CN205745437U (zh) 合流式三通阀
CN208237110U (zh) 一种复合阀门
CN203374843U (zh) 一种柱塞式调流阀
CN102029001B (zh) 流量联动控制装置
CN104457049B (zh) 一种双向膨胀阀及其流量控制方法
CN109210206B (zh) 一种电动阀
CN109780228A (zh) 一种自带可调内旁路的蝶阀
CN105134988B (zh) 一种可进行流量调节的截止阀
CN201412528Y (zh) 自液压、自动调节阀
CN209587240U (zh) 组合式真空充气阀
CN208221695U (zh) 内压式流量控制阀
CN209638487U (zh) 一种新型流量调节阀
CN208595260U (zh) 一种双通旋塞式阀门
CN208381354U (zh) 一种陶瓷平面密封截止阀
CN207975263U (zh) 一种新型法兰蝶阀
CN207145635U (zh) 节流阀
CN108591539B (zh) 多孔快速球阀
CN108150471B (zh) 一种二通单向调速阀
CN105299279A (zh) 一种压力平衡式电动阀
CN206409651U (zh) 一种双流量调节阀
CN205937902U (zh) 一种y型闸阀
CN215410357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四位五通阀
CN109373024A (zh) 组合式真空充气阀
CN205298695U (zh) 一种具有止逆机构的硬密封蝶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