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29013U - 立式修蹄车 - Google Patents

立式修蹄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229013U
CN208229013U CN201720472821.4U CN201720472821U CN208229013U CN 208229013 U CN208229013 U CN 208229013U CN 201720472821 U CN201720472821 U CN 201720472821U CN 208229013 U CN208229013 U CN 2082290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foot paring
vertical foot
paring
vert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47282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麻柱
蒲万雄
吴国利
贾鸣
贾一鸣
刘明新
张龙
张磊
张旭
范思远
彭星舒
孙继斌
郑阳
邹宴卿
张砚卫
贺才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DAIRY CATTLE CENTER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DAIRY CATTLE CENT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DAIRY CATTLE CENTER filed Critical BEIJING DAIRY CATTLE CENTER
Priority to CN20172047282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2290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2290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2290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oad-Engaging Elements For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立式修蹄车,包括液压系统、吊装系统及保定系统,其中,液压系统用于为所述立式修蹄车中的各部件的运行提供动力;保定系统包括位于立式修蹄车前方的前门以及位于立式修蹄车后方的后门,其中,所述前门包括两扇双向门,且两扇双向门关闭时,中间形成有用于固定牛颈的卡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立式修蹄车,可在不将牛身翻转的情况下对牛进行修蹄,操作方便,不仅避免了牛身翻转对牛身体造成的伤害,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立式修蹄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立式修蹄车。
背景技术
牛场工作过程中需要经常对牛进行修蹄,然而,现有的奶牛修蹄车都是翻转式的,在工作时需要先将奶牛的颈部和腿部绑紧,翻转后进行修蹄,这种修蹄车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1、奶牛固定繁琐,牛不舒服,修蹄工也不方便操作,从而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2、自动化程度低,不利于运输。
因此,现有的奶牛修蹄车仍有改善的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立式修蹄车,其主体结构为一个呈长方体的金属框架,且包括液压系统、吊装系统及保定系统,其中,
所述液压系统与立式修蹄车中的各部件分别连接,用于为所述立式修蹄车中的各部件的运行提供动力;
所述吊装系统通过固设于立式修蹄车上部的升降锁定装置活动连接于立式修蹄车中部,以用于固定牛腹部;
所述保定系统包括位于立式修蹄车前方的前门以及位于立式修蹄车后方的后门,其中,所述前门包括两扇双向门,且两扇双向门关闭时,中间形成有用于固定牛颈的卡槽。
其中,还包括三组牛腿固定系统,分别位于立式修蹄车的左右两侧及后门处,各牛腿固定系统包括用于将牛腿绑起的绑带装置以及用于固定牛蹄的托板。
其中,所述后门上固设有第一转轴固定支架及第二转轴固定支架,其中,
所述第一转轴固定支架上活动连接有沿立式修蹄车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上设有两组绑带装置;各绑带装置包括一根尼龙绳及与一个绑带,其中,尼龙绳缠绕于第一转轴上,尼龙绳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立式修蹄车上,另一端与绑带连接;绑带用于绑住牛后腿;
所述第二转轴固定支架为固设于第一转轴支架下方的圆柱体,第二转轴支架内设有容置第二转轴的空隙,第二转轴沿立式修蹄车前后方向延伸进入第二转轴支架的空隙里,且第二转轴未延伸进第二转轴支架内的空隙的一端向下弯折延伸,以连接一个用于固定牛蹄的托板;
所述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均与液压系统连接。
其中,所述绑带包括两端设置的金属环孔以及穿过金属环孔的布,各金属环孔上分别固定焊接有用于连接尼龙绳的套孔以及绑住牛后腿时用于与套孔连接的套钩。
其中,所述后门上固设有一牛腿止挡装置,该牛腿止挡装置为一个横设于后门上的设有两个凸起槽的金属杆,该两个凸起槽用于阻挡牛腿活动。
其中,所述前门包括两个枢转轴,分别位于两扇双向门对立的外侧,各枢转轴与液压系统连接,且各枢转轴与立式修蹄车后方的上下框体活动连接,以实现双向门的开闭;各双向门均包括分别靠近立式修蹄车后方的上下框体的上横杆及下横杆,以及固设于上横杆及下横杆之间的若干个竖杆,当两扇双向门闭合时,中间的两个竖杆之间形成有用于固定牛颈的卡槽。
其中,所述立式修蹄车后方的上框体中部设有锁定装置,该锁定装置包括可以上下活动的锁定轴,该锁定轴与液压系统连接,当两扇双向门闭合时,锁定轴向下运动,阻挡双向门继续运动,从而稳定两扇双向门的闭合状态。
其中,所述吊装系统包括两组吊装装置,各吊装装置包括一个用于固定包裹牛腹的腹带,设于腹带两侧的三角环孔,穿设于三角环孔上的第一套孔及穿设于第一套孔上的第二套孔;第一套孔及第二套孔上分别连接有辅吊绳及主吊绳,且主吊绳及辅吊绳未与第一套孔或第二套孔连接的一端与升降锁定装置连接;其中,升降锁定装置包括沿立式修蹄车前后延伸的转轴,通过转轴的转动实现主吊绳及辅吊绳长度的变换,从而实现腹带的升降;主吊绳与升降锁定装置的连接位置相对于辅吊绳与升降锁定装置的连接位置,更靠近对应的腹带;所述升降锁定装置与液压系统连接。
其中,所述立式修蹄车金属框架对应的四根竖直金属杆为中空结构,且所述立式修蹄车还包括升降系统,所述升降系统包括四根伸入金属杆中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外壁结构与金属杆内壁结构对应,且所述支撑杆与金属杆活动连接,所述金属杆及支撑杆均可在液压系统的控制下上下运动,从而实现立式修蹄车的升降。
其中,所述立式修蹄车的底部设有多个用于安装轮胎的沉孔。
其中,所述支撑杆的至少一根向立式修蹄车内水平延伸出一辅助支撑杆,该辅助支撑杆与一斜向支撑杆活动连接,该立式修蹄车底部对应的框架外侧壁固定焊接有一个长穿孔,供该斜向支撑杆穿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立式修蹄车,可在不将牛身翻转的情况下对牛进行修蹄,操作方便,不仅避免了牛身翻转对牛身体造成的伤害,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立式修蹄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立式修蹄车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立式修蹄车的后视图;
图4:本实用新型的位于立式修蹄车两侧的牛腿固定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的吊装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立式修蹄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7: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立式修蹄车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立式修蹄车的另一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20 吊装系统
21、22 腹带
23 三角环孔
24 第一套孔
25 第二套孔
26、27 辅吊绳
28、29 主吊绳
30 前门
31 双向门
32 卡槽
33 枢转轴
34 锁定装置
35 锁定轴
40 后门
41 第一转轴固定支架
42 第一转轴
43 尼龙绳
44 绑带
441 金属环孔
442 布
443 套孔
444 套钩
45 第二转轴固定支架
46 第二转轴
47 托板
48 牛腿止挡装置
481 凸起槽
51 金属杆
52 支撑杆
521 辅助支撑杆
522 斜向支撑杆
523 长穿孔
53 沉孔
54 轮胎
55 固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下面配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产生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前”、“后”、“左”、“右”、“上”、“下”等,均以面对图4所示的前门方向为准。
请参阅图1-2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立式修蹄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及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立式修蹄车,其主体结构为一个呈长方体的金属框架,且包括液压系统、吊装系统、保定系统及三组牛腿固定系统,其中,
所述液压系统(图未视)与立式修蹄车中的各部件分别连接,用于为所述立式修蹄车中的各部件的运行提供动力,液压系统在具体实施时,可位于立式修蹄车的上部、底端及侧部等任何位置,以方便供给动力为准,本实用新型不加以限制。
所述吊装系统20(见图5所示)通过固设于立式修蹄车上部的升降锁定装置活动连接于立式修蹄车中部,以用于固定牛腹部;其具体结构于后详述。
所述保定系统包括位于立式修蹄车前方的前门30(如图2所示的角度显示)以及位于立式修蹄车后方的后门40(如图1所示的角度显示),其中,所述前门30包括两扇双向门31,且两扇双向门31关闭时,中间形成有用于固定牛颈的卡槽32。
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前门30包括两个枢转轴33,分别位于两扇双向门31对立的外侧,各枢转轴33与液压系统连接,且各枢转轴31与立式修蹄车后方的上下框体活动连接,以实现双向门31的开闭;枢转轴31的设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现有的技术进行常规设置,本实用新型不加以限制;卡槽32主要通过下述结构形成:各双向门31均包括分别靠近立式修蹄车后方的上下框体的上横杆及下横杆,以及固设于上横杆及下横杆之间的若干个竖杆,当两扇双向门31闭合时,中间的两个竖杆之间形成了用于固定牛颈的卡槽32。
为避免前门30关闭后奶牛前后活动,导致前门30再次开启,还可在立式修蹄车后方的上框体中部设置锁定装置34,该锁定装置34包括可以上下活动的锁定轴35,该锁定轴35与液压系统连接,当两扇双向门31闭合时,锁定轴35向下运动,阻挡双向门31继续运动,从而稳定两扇双向门31的闭合状态。
因此,本实用新型借助双向门31及卡槽32的设计,在修理牛蹄时,可方便固定牛头;具体使用时,打开后门40及前门30,前门向修蹄车内部打开,将牛从后门40送向前门30,在此过程中,牛头一边向前移动,前门30一边关闭,牛颈卡在卡槽32的位置时,前门30完全关闭,此时通过锁定轴35的阻挡,可保证双向门31处于稳定的关闭状态。
本实用新型中的三组牛腿固定系统,分别位于立式修蹄车的左右两侧及后门处,其中,后门处的牛腿固定系统用于固定牛的两只后腿,左右两侧的牛腿固定系统分别用于固定牛的两只前腿,各牛腿固定系统包括用于将牛腿绑起的绑带装置以及用于固定牛蹄的托板,现以图3为例详述后门处的牛腿固定系统的结构,左右两侧的牛腿固定系统大致结构与此类似。
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立式修蹄车的后视图,主要显示后门40的具体结构:所述后门40上固设有第一转轴固定支架41及第二转轴固定支架45,其中,
所述第一转轴固定支架41上活动连接有沿立式修蹄车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一转轴42,第一转轴42与液压系统连接,第一转轴42上设有两组绑带装置;各绑带装置包括一根尼龙绳43及与一个绑带44,尼龙绳43缠绕于第一转轴42上,其一端固定连接于立式修蹄车上,另一端与绑带44连接;所述绑带44用于绑住牛后腿,绑带44包括两端设置的金属环孔441以及穿过金属环孔441的布442,各金属环孔441上分别固定焊接有用于连接尼龙绳43的套孔443以及绑住牛后腿时用于与套孔443连接的套钩444。
本实用新型中,所谓的第一转轴支架41可以为图3所示的固设于后门40中下部的金属框架,也可以由固设于后门40中下部的金属框架及后门两侧的金属框架共同组成,其中,第二种设定方式能进一步保证第一转轴42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中,尼龙绳43的一端可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熟悉的任一种方式固定连接于立式修蹄车的任意部位上,任何现有的常规布置方式,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简单变形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中,尼龙绳43与套孔443的连接方式可以为尼龙绳43的另一端穿过套孔443后打结连接。
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转轴42及绑带装置的设置,可方便固定吊起牛后腿,具体操作时,可人为拖拽绑带44,带动第一转轴42旋转,从而将缠绕在第一转轴42上的部分尼龙绳43拖拽下来,增加尼龙绳43的自由长度部分,将绑带44缠绕牛后腿根后,将套钩444挂在套孔443内,由液压系统提供动力,通过操作液压系统,使第一转轴42旋转(与人为拖拽绑带44时的旋转方向相反)预定程度,将牛腿根吊起至预定高度,方便工作人员修蹄。
所述第二转轴固定支架45为固设于第一转轴支架41下方的圆柱体,第二转轴支架45内设有容置第二转轴46的空隙,第二转轴46沿立式修蹄车前后方向延伸进入第二转轴46支架的空隙里,第二转轴46与液压系统连接,且第二转轴46未延伸进第二转轴支架45内的空隙的一端向下弯折延伸(也即,使第二转轴46呈现一个“L”形结构),以连接一个用于固定牛蹄的托板47;因此,第二转轴46不仅可以在第二转轴支架45内的空隙里沿立式修蹄车前后方向延伸,也可呈360的自转,从而使托板47不仅可前后调节其位置,也可以上下左右调节位置,以用以支撑两根牛后腿的牛蹄,且可对应不同大小及不同腿长的牛蹄。
请继续参阅图3所示,所述后门40上还固设有一牛腿止挡装置48,该牛腿止挡装置48为一个横设于后门上的设有两个凸起槽481的金属杆,该两个凸起槽481用于在将牛后腿吊起后容置牛后腿(牛后腿吊起后不再处于站立状态,而处于水平状态,可前后穿过凸起槽481),以阻挡牛腿活动。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位于立式修蹄车两侧的牛腿固定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两侧的牛腿固定系统同样包括第一转轴固定支架41及第二转轴固定支架45,第一转轴固定支架41内设置有第一转轴(位于第一转轴固定支架41内侧,图未直接示出),第二转轴固定支架45内设置有第二转轴46,与后门处的牛腿固定系统不同的是,两侧的牛腿固定系统中,第一转轴上仅设置一组绑带装置,且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46较佳呈平行设置,均沿立式修蹄车前后方向延伸(可向上略倾斜),这样可以节省立式修蹄车的内部空间,且可避免第一转轴及第二转轴46伤及牛身。在此牛腿固定系统中,第一转轴固定支架41较佳与第二转轴固定支架45一体成型,第一转轴支架41可设为一个中空的金属框架,第一转轴在第一转轴支架41上的固定方式可参见后门处的牛腿固定系统,也可类似于前门处枢转轴在前门上的枢转结合方式。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吊装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吊装系统20包括两组吊装装置,各吊装装置包括一个用于固定包裹牛腹的腹带21、22,设于腹带21、22两侧的三角环孔23,穿设于三角环孔23上的第一套孔24及穿设于第一套孔24上的第二套孔25;第一套孔24及第二套孔25上分别连接有辅吊绳26、27及主吊绳28、29,且主吊绳28、29及辅吊绳26、27未与第一套孔24或第二套孔25连接的一端与升降锁定装置(图未视)连接;其中,升降锁定装置包括沿立式修蹄车前后延伸的转轴,通过转轴的转动实现主吊绳及辅吊绳长度的变换,从而实现腹带的升降(升降锁定装置与立式修蹄车的连接方式及工作原理同样可参见后门处的第一转轴固定支架41及第一转轴42,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本实用新型不加以累述);主吊绳28、29与升降锁定装置的连接位置相对于辅吊绳26、27与升降锁定装置的连接位置,更靠近对应的腹带;所述升降锁定装置与液压系统连接。
首先以图5中的靠近前侧的吊装系统为例, 腹带21的两侧依次通过三角环孔23、第一套孔24及第二套孔25连接有主吊绳28及辅吊绳26,升降锁定装置沿立式修蹄车前后延伸,主吊绳28向上缠绕在升降锁定装置的前侧,辅吊绳26较长,其向上延伸的同时也向后延伸,缠绕在升降锁定装置的后侧;其次以靠近后侧的吊装系统为例,腹带22的两侧依次通过三角环孔23、第一套孔24及第二套孔25连接有主吊绳29及辅吊绳27,升降锁定装置沿立式修蹄车前后延伸,主吊绳29向上缠绕在升降锁定装置的后侧,辅吊绳27较长,其向上延伸的同时也向前延伸,缠绕在升降锁定装置的前侧;如此,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吊装系统中辅吊绳的对向延伸,不仅可以从底部包裹牛腹,也在牛身的两侧形成了一个“网”,从而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包覆牛腹的结构,相比较现有的简单以单一吊绳吊起腹带包覆牛腹的结构,能很好避免牛身体的晃动给工作人员带来的操作不便。
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立式修蹄车需要被输送至不同的牛场及不同的牛身旁边完成修蹄工作,因此立式修蹄车需要具备便于移动的性能;然而,在修蹄工作中,为了避免牛身晃动引起立式修蹄车不稳定,立式修蹄车又需要同时满足可稳定站立的性能,为了将两种矛盾的性能整合于一体,本实用新型另外于立式修蹄车的底部设置了升降系统,具体请参见图6-图8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立式修蹄车的结构示意图、局部结构示意图以及另一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中,可将立式修蹄车金属框架对应的四根竖直金属杆51设为中空结构,所述升降系统包括四根伸入金属杆51中的支撑杆52,所述支撑杆52外壁结构与金属杆51内壁结构对应,且所述支撑杆52与金属杆51活动连接,所述金属杆51及支撑杆52均可在液压系统的控制下上下运动,从而实现立式修蹄车的升降;图6所示状态表示立式修蹄车中支撑杆52在液压系统的控制下伸出金属杆51,请继续参阅图7所示,所述立式修蹄车的底部还设有多个用于安装轮胎54的沉孔53,该轮胎可通过一个呈L形的固定杆插入该沉孔53中,可于支撑杆52伸出金属杆51且安装好轮胎54之后,再控制支撑杆52伸入金属杆51内,即形成图8所示的状态,通过人工推动立式修蹄车,即可使其前往所需的场地;当需要将牛置于车上时,可先将支撑杆52伸出金属杆51,再拆掉轮胎54,再将支撑杆52伸入金属杆51,使整个立式修蹄车着地,即可方便将牛置于车上;在修蹄工作中,工作人员还可以通过调节支撑杆52伸入或伸出金属杆51的位置来调节整个立式修蹄车的高度,以使自己以最合适的角度完成修蹄工作。
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升降系统,不仅使立式修蹄车可根据不同场合的使用需求同时具备便于移动且稳定站立的性能,还可满足不同身高的修蹄操作人员的操作需要,一举多得。
本实用新型中,由于立式修蹄车车体部件繁杂,质量较大,升降系统在工作时,四根支撑杆52需要支撑起整个车体的质量,对支撑杆52的机械强度要求较为苛刻,为了缓解支撑杆52的压力,并提高升降系统的工作稳定性,请继续参阅图6及图8所示,可在支撑杆52的至少一个上设置一个向立式修蹄车内水平延伸出一辅助支撑杆521,该辅助支撑杆521与一斜向支撑杆522活动连接,该立式修蹄车底部对应的框架外侧壁固定焊接有一个长穿孔523,供该斜向支撑杆522穿过;当支撑杆52伸出金属杆51的部位较多时,斜向支撑杆522的倾斜度较大(图6所示),当支撑杆52伸出金属杆51的部位较少时,斜向支撑杆522的倾斜度较小(图8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牛腿固定系统,可根据工作人员的需要上下调节牛腿位置,且可固定牛蹄位置,方便修蹄。
2、通过设置吊装系统,可稳定将牛身吊起,彻底改变了现有的修蹄车通过翻转牛身实现修蹄的工作方式,不仅方便操作,也避免了牛会出现不适,减少了对牛的伤害。
3、通过前门中双向门及卡槽的设置,可稳定固定牛颈,避免了修蹄过程中牛身晃动。
4、通过设置升降系统,可使立式修蹄车满足不同工作场所下的需要,且可满足不同身高工作人员的修蹄需要。
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一位专业的修蹄师傅一日可修蹄100-120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当然,本实用新型可不仅仅局限于给牛修蹄,任何需要将动物的肢体捆绑的工作,均可以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利用上述较佳实施例进行说明,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之内,相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各种变动与修改仍属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Claims (11)

1.一种立式修蹄车,其特征在于:其主体结构为一个呈长方体的金属框架,且包括液压系统、吊装系统及保定系统,其中,
所述液压系统与立式修蹄车中的各部件分别连接,用于为所述立式修蹄车中的各部件的运行提供动力;
所述吊装系统通过固设于立式修蹄车上部的升降锁定装置活动连接于立式修蹄车中部,以用于固定牛腹部;
所述保定系统包括位于立式修蹄车前方的前门以及位于立式修蹄车后方的后门,其中,所述前门包括两扇双向门,且两扇双向门关闭时,中间形成有用于固定牛颈的卡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修蹄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三组牛腿固定系统,分别位于立式修蹄车的左右两侧及后门处,各牛腿固定系统包括用于将牛腿绑起的绑带装置以及用于固定牛蹄的托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修蹄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门上固设有第一转轴固定支架及第二转轴固定支架,其中,
所述第一转轴固定支架上活动连接有沿立式修蹄车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上设有两组绑带装置;各绑带装置包括一根尼龙绳及与一个绑带,其中,尼龙绳缠绕于第一转轴上,尼龙绳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立式修蹄车上,另一端与绑带连接;绑带用于绑住牛后腿;
所述第二转轴固定支架为固设于第一转轴支架下方的圆柱体,第二转轴支架内设有容置第二转轴的空隙,第二转轴沿立式修蹄车前后方向延伸进入第二转轴支架的空隙里,且第二转轴未延伸进第二转轴支架内的空隙的一端向下弯折延伸,以连接一个用于固定牛蹄的托板;
所述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均与液压系统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式修蹄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带包括两端设置的金属环孔以及穿过金属环孔的布,各金属环孔上分别固定焊接有用于连接尼龙绳的套孔以及绑住牛后腿时用于与套孔连接的套钩。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修蹄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门上固设有一牛腿止挡装置,该牛腿止挡装置为一个横设于后门上的设有两个凸起槽的金属杆,该两个凸起槽用于阻挡牛腿活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修蹄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门包括两个枢转轴,分别位于两扇双向门对立的外侧,各枢转轴与液压系统连接,且各枢转轴与立式修蹄车后方的上下框体活动连接,以实现双向门的开闭;各双向门均包括分别靠近立式修蹄车后方的上下框体的上横杆及下横杆,以及固设于上横杆及下横杆之间的若干个竖杆,当两扇双向门闭合时,中间的两个竖杆之间形成有用于固定牛颈的卡槽。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立式修蹄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式修蹄车后方的上框体中部设有锁定装置,该锁定装置包括可以上下活动的锁定轴,该锁定轴与液压系统连接,当两扇双向门闭合时,锁定轴向下运动,阻挡双向门继续运动,从而稳定两扇双向门的闭合状态。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修蹄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系统包括两组吊装装置,各吊装装置包括一个用于固定包裹牛腹的腹带,设于腹带两侧的三角环孔,穿设于三角环孔上的第一套孔及穿设于第一套孔上的第二套孔;第一套孔及第二套孔上分别连接有辅吊绳及主吊绳,且主吊绳及辅吊绳未与第一套孔或第二套孔连接的一端与升降锁定装置连接;其中,升降锁定装置包括沿立式修蹄车前后延伸的转轴,通过转轴的转动实现主吊绳及辅吊绳长度的变换,从而实现腹带的升降;主吊绳与升降锁定装置的连接位置相对于辅吊绳与升降锁定装置的连接位置,更靠近对应的腹带;所述升降锁定装置与液压系统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修蹄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式修蹄车金属框架对应的四根竖直金属杆为中空结构,且所述立式修蹄车还包括升降系统,所述升降系统包括四根伸入金属杆中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外壁结构与金属杆内壁结构对应,且所述支撑杆与金属杆活动连接,所述金属杆及支撑杆均可在液压系统的控制下上下运动,从而实现立式修蹄车的升降。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立式修蹄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式修蹄车的底部设有多个用于安装轮胎的沉孔。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立式修蹄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的至少一根向立式修蹄车内水平延伸出一辅助支撑杆,该辅助支撑杆与一斜向支撑杆活动连接,该立式修蹄车底部对应的框架外侧壁固定焊接有一个长穿孔,供该斜向支撑杆穿过。
CN201720472821.4U 2017-04-28 2017-04-28 立式修蹄车 Active CN2082290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72821.4U CN208229013U (zh) 2017-04-28 2017-04-28 立式修蹄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72821.4U CN208229013U (zh) 2017-04-28 2017-04-28 立式修蹄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229013U true CN208229013U (zh) 2018-12-14

Family

ID=645775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472821.4U Active CN208229013U (zh) 2017-04-28 2017-04-28 立式修蹄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22901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57609A (zh) * 2017-04-28 2017-09-15 北京奶牛中心 立式修蹄车
CN114467873A (zh) * 2022-01-27 2022-05-13 广西壮族自治区畜禽品种改良站 一种可移动肉牛修蹄、性能检测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57609A (zh) * 2017-04-28 2017-09-15 北京奶牛中心 立式修蹄车
CN114467873A (zh) * 2022-01-27 2022-05-13 广西壮族自治区畜禽品种改良站 一种可移动肉牛修蹄、性能检测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229013U (zh) 立式修蹄车
CN209546597U (zh) 基于畜牧养殖散养鸡的驱逐式抓鸡装置
CN107753231A (zh) 一种孕妇用便捷式检查床
CN207011476U (zh) 一种肉羊喂食槽
CN204501396U (zh) 一种下肢牵引换药设备
CN203896964U (zh) 一种奶牛现场检疫通道
CN107157609A (zh) 立式修蹄车
CN204501088U (zh) 保定栏
CN113081366B (zh) 一种畜牧养殖用牲畜固定装置
CN201358764Y (zh) 一种立式抽油机的配重结构
CN109157302A (zh) 一种奶牛蹄部药浴装置
CN208987551U (zh) 一种抗台风水产养殖专用大棚框架
CN108338850A (zh) 一种兽医用固定装置
CN212393565U (zh) 一种用在牛用保定架上的牛后蹄捆绑提升固定装置
CN206851657U (zh) 一种智能化牛栏
CN210784820U (zh) 一种养殖用保定器
CN207061529U (zh) 一种电杆钢筋骨架拉伸装置
CN208799364U (zh) 一种标准化圈舍保定器
CN208279081U (zh) 放缆车
CN208376902U (zh) 一种具有顶部防护网的半挂拖车
CN208843446U (zh) 一种电力送变电架空线放线系统
CN207235952U (zh) 一种牛扯皮加工用便捷固定机构
CN208031333U (zh) 一种便携式兽医手术床
CN206428957U (zh) 一种悬挂小平台
CN207322290U (zh) 一种简易分羊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000 Cangying 6, Wali Township,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DAIRY CATTLE CENTER

Address before: 100192 Henan town, Deshengmenwai,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DAIRY CATTLE 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