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22788U - 送风系统以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送风系统以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222788U
CN208222788U CN201820649008.4U CN201820649008U CN208222788U CN 208222788 U CN208222788 U CN 208222788U CN 201820649008 U CN201820649008 U CN 201820649008U CN 208222788 U CN208222788 U CN 2082227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supply
grid
duct
supply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64900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运勇
曾晓程
王建华
章吉泽
朱云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Yangzi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Yangzi Group Chuzhou Yangzi Air Condition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Yangzi Group Chuzhou Yangzi Air Condition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Yangzi Group Chuzhou Yangzi Air Condition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64900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2227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2227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2227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送风系统以及空调器,所述送风系统安装于空调器上,包括贯穿于空调器前后两侧面的送风风道,所述送风风道包括位于空调器后侧面的引风口,连通空调器内部风道的出风口,以及位于空调器前侧面的送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风道的所述引风口处设置有可控制所述送风风道背部进风风量大小的风栅;所述空调器包括上述送风系统。该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可调节开合角度的风栅,进一步实现了引流风的动态调节,从而使从空调中送出的混合风风温根据人体需要调节,更灵活且更具有市场实用性。

Description

送风系统以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有效调节混合风温度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现有立式空调送风时,热交换器热交换后的风直接在内部风扇的作用下、从空调上开设的出风口吹出,且所吹出的风全部是热交换风。一般的,在热交换器与出风口之间不设置额外的送风装置。这种空调送风的一个缺点是由于送出风全部是热交换风,风量较少,室内风循环速度慢;另一个缺点是送出的风不够柔和,尤其是在制冷模式下,所吹出的凉风直接吹到用户身上,用户感觉不舒适。
中国发明专利CN 103604163 B中公开了一种立式空调,该立式空调包括室内机,所述室内机包括前面板、后背板、左右两侧面板,所述前面板、后面板及左右两侧面板限定所述室内机的内部风道,在所述前面板上开设有混合风出口,在所述后背板上、与所述混合风出口相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非热交换风进口,在所述非热交换风进口处设置有以曲线旋转方式打开/关闭该非热交换风进口的挡板;在所述后背板上、位于所述非热交换风进口边缘外侧的周向方向上设置有若干固定部,在所述后背板上、位于所述非热交换风进口下方位置处设置有转动部,所述挡板上对应设置有若干固定配合部和转动配合部,所述挡板及所述后背板通过所述转动配合部及所述转动部转动装配,在所述挡板关闭所述非热交换风进口时,所述挡板及所述后背板通过所述固定配合部及所述固定部固定连接。
上述现有专利,其通过在在非热交换风进口处设置以曲线旋转方式打开/关闭非热交换风进口的挡板,进一步实现非热交换风的进出,但是,该种方式下,只能单一的选择开启或关闭,而无法调节空心腔体引流截面的大小即无法调节非热交换风风量的大小,无法动态调节非热交换风的风量大小,进而导致无法调节混合风的风温,较为单一,不具有市场实用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送风系统以及空调器,该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可调节开合角度的风栅,进一步实现了引流风的动态调节,从而使从空调中送出的混合风风温根据人体需要调节,更灵活且更具有市场实用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送风系统,安装于空调器上,包括贯穿于空调器前后两侧面的送风风道,所述送风风道包括位于空调器后侧面的引风口,连通空调器内部风道的出风口,以及位于空调器前侧面的送风口,所述送风风道的所述引风口处设置有可控制所述送风风道背部进风风量大小的风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风栅包括多个设置于所述送风风道上的风栅叶片,可安装所述风栅叶片的固定板,以及可限定所述风栅叶片转动角度的活动板,所述风栅叶片活动安装于所述活动板上,所述活动板上设置有齿牙;所述风栅连接有风栅调节装置,以调节所述风栅在所述送风风道内的开合面积;当多个所述风栅叶片完全打开时,自所述引风口处的进风风量最小;当多个所述风栅叶片完全收起时,自所述引风口处的进风风量最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风栅调节装置包括可与所述齿牙啮合的主动齿轮,以及可带动所述主动齿轮转动的电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风栅包括设置于所述送风风道内的第一旋转轴,以及可在所述第一旋转轴带动下转动的风栅叶片,所述第一旋转轴连接有可驱动所述第一旋转轴转动的风栅调节装置;所述风栅叶片旋转至与所述送风风道径向平行时,自所述引风口处的进风风量最小;当所述风栅叶片旋转至与所述送风风道径向垂直时,自所述引风口处的进风风量最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风栅包括设置于所述送风风道内的两个第二旋转轴,每个所述第二旋转轴均安装有可在所述第二旋转轴带动下转动的风栅叶片;所述风栅调节装置分别连接两个所述第二旋转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风栅包括可与所述送风风道内表面贴合的风栅叶片,以及可带动所述风栅叶片向空调器后侧面移动并脱离所述送风风道的第一连杆,以带动所述风栅叶片远离与遮挡所述送风风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风栅包括两个设置于所述送风风道内的风栅叶片,每个所述风栅叶片均安装有第二连杆,以分别带动所述风栅叶片远离或遮挡所述送风风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送风风道的所述送风口处安装有可相对于所述送风口上下移动的导风装置,所述导风装置连接有可驱动所述导风装置上下移动的驱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室内机,所述室内机上安装有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送风系统。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室内机包括机身,可绕所述机身旋转的机头,以及可带动所述机头相对于所述机身转动的旋转部,所述机头上安装所述送风系统。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机身上形成有进风口,所述出风口位于机头上,所述机身内部对应于所述进风口设置有风扇,所述风扇的上部设置有蒸发器,所述旋转部上形成有与所述送风口贯通的出风通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旋转部包括与所述机身固定连接的旋转件,以及可驱动所述旋转件旋转的动力件,所述旋转件内形成有所述出风通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动力件包括可提供动力的驱动件,以及连接于所述驱动件的从动件,所述从动件安装于所述旋转件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从动件为齿圈、皮带或链条的其中之一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机头的中部中空,以形成所述送风风道,所述送风风道的送风口处形成有导风板,以调节送风方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机头上设置有可驱动导风板上下移动的导风板驱动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机头为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的其中一种形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送风系统,通过在送风系统的引风口处设置可调节开合角度的风栅,进一步控制了引流风的风量大小,从而实现了引流风的动态调节,进而使从空调中送出的混合风风温可根据人体需要调节,更灵活且更具有市场实用性;
2、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通过设置上述的送风系统,可根据人体需要调节引流风风量的大小,进而调控吹到人体上的实际温度,更人性化智能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送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风栅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风栅第一种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4为具有第一种实施例风栅空调器的示意图;
图5为具有第二种实施例风栅空调器的示意图;
图6为具有第三种实施例风栅空调器的示意图;
图7为具有第四种实施例风栅空调器的示意图;
图8为具有第五种实施例风栅空调器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器的内部剖视图;
图10为图9中A的局部放大图。
以上各图中:1、引风口;2、送风口;3、出风口;4、风栅;41、风栅叶片;42、固定板;43、活动板;431、齿牙;44、前板;441、主动齿轮;442、电机;45、后板;46、第一旋转轴;47、第二旋转轴;48、第一连杆;49、第二连杆;5、机身;51、进风口;52、风扇;53、蒸发器;6、机头;7、旋转部;71、旋转件;72、驱动件;73、传动件;74、螺旋部;75、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见图1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送风系统,该送风系统安装于空调器上,该送风系统包括贯穿于空调器前后两侧面的送风风道,所述送风风道包括位于空调器后侧面的引风口1,连通空调器内部风道的出风口3,以及位于空调前侧面的送风口2,当控制空调器制冷运行时,引风口1引进的风与出风口3中的制冷风混合后,通过送风口2送出至室内,以便于为室内空间制冷。
继续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送风系统中,所述送风风道的所述引风口1处设置有可控制所述送风风道背部进风风量大小的风栅4,所述风栅4连接有风栅调节装置,以调节所述风栅4在所述送风风道内的开合面积。
上述中,通过设置可控制引风口风量的风栅,进一步控制了引流风的风量大小,从而实现了引流风的动态调节,进而使从空调中送出的混合风风温可根据人体需要调节,不仅灵活且更具有市场实用性。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送风风道背部是指空调器的背部,即正常使用空调器时,背向使用环境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其优势具体体现通过举例说明:
假设外界空气温度为32摄氏度,人体所需温度为26摄氏度,现有的送风系统中,空调器本身的制冷温度会设定为26摄氏度,而因为空调器背部空气温度为32摄氏度,在出风口温度与引流风温度混合下,其送风口送出温度实际上将高于26摄氏度,并不能满足人体需求;而通过设置可调节引流风风量的风栅,通过调小风栅的开合面积,在同样设定温度为26摄氏度的情况下,送风口处送风温度将小于现有技术中的送风口处温度,不仅操作灵活,且更节能符合市场需求。
具体的,上述风栅以及风栅调节装置具有多种实施例,以下具体说明。
如图2-4所示,为第一种实施例。在该种实施例下,所述风栅4包括多个在闭合后可阻挡所述引风口1进风的风栅叶片41,可安装所述风栅叶片的固定板42,以及可限定所述风栅叶片41转动角度的活动板43,所述风栅叶片41活动安装于所述活动板43上,所述活动板43上设置有齿牙431;所述风栅连接有风栅调节装置,以调节所述风栅在所述送风风道内的开合面积;当多个所述风栅叶片完全打开时,自所述引风口处的送风风量最小;当多个所述风栅叶片完全收起时,自所述引风口处的进风风量最大。
在该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风栅打开是指每个风栅在沿送风风道径向截面上的面积达到最大,此时多个风栅配合,即起到了使引风口处的进风量最小,优选的,此时进风量为0;风栅收起,则是指每个风栅在沿送风风道径向截面上的面积达到最小,即风栅收起时,自引风口处的进风风量最大,优选的,此时进风面积与送风风道的横截面面积相同。
如图3所示,所述风栅调节装置包括可与所述齿牙啮合的主动齿轮441,以及可带动所述主动齿轮441转动的电机442。
具体的,结合图3所示,上述第一种实施例中,风栅叶片41设置有活动销和固定销,活动销安装在带齿牙的活动板43的滑槽中,风栅叶片41的固定销安装在固定板42的销孔中,主动齿轮441的固定孔安装在电机442上,该电机442优选为步进电机,主动齿轮441的齿牙与活动板43的齿牙431相啮合。当步进电机正时针运动时,主动齿轮带动带齿牙的活动板逆时针旋转,这样带齿牙的活动板的滑槽拨动风栅叶片的活动销,使风栅叶片以固定销中心为支点摆动,从而由风栅叶片内圆弧组成的引流截面由小变大。当步进电机逆时针运动时,主动齿轮带动带齿牙的活动板正时针旋转,这样带齿牙的活动板的滑槽拨动风栅叶片的活动销,使风栅叶片以固定销中心为支点摆动,由风栅叶片内圆弧组成的引流截面由大变小。这样就可以根据混合风的设定温度,自由动态的实现引流截面的变化,来调节引流风的大小,从而达到混合风的设定温度。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风栅的第二种实施例,该种实施例下,所述风栅4包括设置于所述送风风道内的第一旋转轴46,以及可在所述第一旋转轴46带动下转动的风栅叶片41,所述第一旋转轴46连接有可驱动所述第一旋转轴46转动的风栅调节装置;当所述风栅叶片41旋转至与所述送风风道径向平行时,自所述引风口处的进风风量最小;当所述风栅叶片旋转至与所述送风风道径向垂直时,自所述引风口处的进风风量最大。上述中,该风栅调节装置可包括驱动件、传动件等组成的可驱动第一旋转轴的现有结构。当调节风栅时,该风栅叶片41为一整片叶片,因其设置于第一旋转轴上,可在第一旋转轴的带动下转动,进而调节送风风道内由引风口处进风的截面面积,从而控制风量大小。
如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风栅的第三种实施例。在该种实施例下,所述风栅4包括设置于所述送风风道内的两个第二旋转轴47,每个所述第二旋转轴47均安装有可在所述第二旋转轴47带动下转动的风栅叶片41;所述风栅调节装置分别连接两个所述第二旋转轴47。该实施例与第二种实施例的区别主要在于,该实施例下,旋转轴为两根,风栅叶片为两片,每个风栅叶片均可绕旋转轴独立旋转,两根风栅叶片互不干涉,更自由灵活。该种实施例下,当两个所述风栅叶片均旋转至与所述送风风道径向平行时,自所述引风口处的进风风量最小;当两个所述风栅叶片均旋转至与所述送风风道径向垂直时,自所述引风口处的进风风量最大。
如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风栅的第四种实施例,在该种实施例下,所述风栅4包括可与所述送风风道内表面贴合的风栅叶片41,以及可带动所述风栅叶片41向空调器后侧面移动并脱离所述送风风道的第一连杆48,以带动所述风栅叶片远离与遮挡所述送风风道。优选的,为了使第一连杆48在送风风道内更顺畅,所述送风风道内对应于所述第一连杆48形成有第一滑道,所述第一连杆在所述第一滑道内移动。同时,该实施例下,所述风栅调节装置连接所述第一连杆48,以控制所述第一连杆48的运动。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第一连杆48不限数量,可为一根或多根,为了保持平衡,优选为2根。在该种实施例下,当所述风栅叶片完全脱离所述送风风道时,自所述引风口处的进风风量最大;当所述风栅叶片进入至所述送风风道时,且所述风栅叶片与所述送风风道的径向平行时,自所述引风口处的进风风量最小。
如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风栅的第五种实施例。在该种实施例下,所述风栅4包括两个设置于所述送风风道内的风栅叶片41,每个所述风栅叶片41均安装有第二连杆49,以分别带动所述风栅叶片远离或遮挡所述送风风道。优选的,所述送风风道内对应于所述第二连杆49形成有第二滑道,所述连杆在所述第二滑道内移动。同时,该实施例下,所述风栅调节装置连接所述第二连杆49,以控制所述第一连杆49的运动。本实施例与第四种实施例的区别仅在于,本实施例下,风栅叶片41为分别被连杆控制,可以单独运行。在该种实施例下,当两个所述风栅叶片均完全脱离所述送风风道时,自所述引风口处的进风风量最大;当两个所述风栅叶片均完全进入至所述送风风道时,且两个所述风栅叶片均与所述送风风道的径向平行时,自所述引风口处的进风风量最小。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送风系统中,还包括在所述送风风道的所述送风口2处安装有可相对于所述送风口2上下移动的导风装置,所述导风装置连接有可驱动所述导风装置上下移动的驱动装置。
同时,如图4-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该种空调器包括室内机,所述室内机上安装有上述任一种实施例所述的送风系统。因该送风系统在上述中已详细描述,在此不在赘述。
继续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中,所述室内机包括机身5,绕所述机身5旋转的机头6,以及可带动所述机头6相对于所述机身5转动的旋转部7,所述机头上安装所述送风系统。
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9和图10所示,所述机身5上形成有进风口51,所述出风口3位于机头上,所述机身5内部对应于所述进风口51设置有风扇52,该风扇52通过设置于进风口51处的电机驱动,所述风扇52的上部设置有蒸发器53,所述旋转部7上形成有与所述出风口3贯通的出风通道。所述旋转部7包括与所述机身5固定连接的旋转件71,以及可驱动所述旋转件71旋转的动力件,所述旋转件71内形成有所述出风通道。上述中,所述蒸发器53优选为“V”型,使用“V”型蒸发器,进一步增大了蒸发器的面积,从而增大了进风面积,减小了进风风速,从而降低了噪音。
如图10所示,所述动力件包括可提供动力的驱动件72,以及连接于所述驱动件的从动件73,所述从动件73安装于所述旋转件71上。优选的,所述从动件73为齿圈、皮带或链条的其中之一种。
结合图3-图10所示,所述机头6的中部中空,以形成所述送风风道,所述送风风道的送风口2处形成有导风板,以调节送风方向。所述机头6上设置有可驱动导风板上下移动的导风板驱动装置。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机头6可为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的其中一种形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7)

1.一种送风系统,安装于空调器上,包括贯穿于空调器前后两侧面的送风风道,所述送风风道包括位于空调器后侧面的引风口,连通空调器内部风道的出风口,以及位于空调器前侧面的送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风道的所述引风口处设置有可控制所述送风风道背部进风风量大小的风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栅包括多个设置于所述送风风道上的风栅叶片,可安装所述风栅叶片的固定板,以及可限定所述风栅叶片转动角度的活动板,所述风栅叶片活动安装于所述活动板上,所述活动板上设置有齿牙;所述风栅连接有风栅调节装置,以调节所述风栅在所述送风风道内的开合面积;当多个所述风栅叶片完全打开时,自所述引风口处的进风风量最小;当多个所述风栅叶片完全收起时,自所述引风口处的进风风量最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送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栅调节装置包括可与所述齿牙啮合的主动齿轮,以及可带动所述主动齿轮转动的电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栅包括设置于所述送风风道内的第一旋转轴,以及可在所述第一旋转轴带动下转动的风栅叶片,所述第一旋转轴连接有可驱动所述第一旋转轴转动的风栅调节装置;所述风栅叶片旋转至与所述送风风道径向平行时,自所述引风口处的进风风量最小;当所述风栅叶片旋转至与所述送风风道径向垂直时,自所述引风口处的进风风量最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栅包括设置于所述送风风道内的两个第二旋转轴,每个所述第二旋转轴均安装有可在所述第二旋转轴带动下转动的风栅叶片;所述风栅调节装置分别连接两个所述第二旋转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栅包括可与所述送风风道内表面贴合的风栅叶片,以及可带动所述风栅叶片向空调器后侧面移动并脱离所述送风风道的第一连杆,以带动所述风栅叶片远离与遮挡所述送风风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栅包括两个设置于所述送风风道内的风栅叶片,每个所述风栅叶片均安装有第二连杆,以分别带动所述风栅叶片远离或遮挡所述送风风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风道的所述送风口处安装有可相对于所述送风口上下移动的导风装置,所述导风装置连接有可驱动所述导风装置上下移动的驱动装置。
9.一种空调器,包括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机上安装有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送风系统。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机包括机身,可绕所述机身旋转的机头,以及可带动所述机头相对于所述机身转动的旋转部,所述机头上安装所述送风系统。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上形成有进风口,所述出风口位于机头上,所述机身内部对应于所述进风口设置有风扇,所述风扇的上部设置有蒸发器,所述旋转部上形成有与所述送风口贯通的出风通道。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部包括与所述机身固定连接的旋转件,以及可驱动所述旋转件旋转的动力件,所述旋转件内形成有所述出风通道。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件包括可提供动力的驱动件,以及连接于所述驱动件的从动件,所述从动件安装于所述旋转件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件为齿圈、皮带或链条的其中之一种。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的中部中空,以形成所述送风风道,所述送风风道的送风口处形成有导风板,以调节送风方向。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上设置有可驱动导风板上下移动的导风板驱动装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0-16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为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的其中一种形状。
CN201820649008.4U 2018-04-28 2018-04-28 送风系统以及空调器 Active CN2082227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49008.4U CN208222788U (zh) 2018-04-28 2018-04-28 送风系统以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49008.4U CN208222788U (zh) 2018-04-28 2018-04-28 送风系统以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222788U true CN208222788U (zh) 2018-12-11

Family

ID=645103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649008.4U Active CN208222788U (zh) 2018-04-28 2018-04-28 送风系统以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222788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97882A (zh) * 2018-04-28 2018-08-14 中国扬子集团滁州扬子空调器有限公司 送风系统以及空调器
CN111306756A (zh) * 2020-02-28 2020-06-19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风道组件及空气调节设备
CN111765123A (zh) * 2019-04-01 2020-10-13 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 吸油烟机的风机及吸油烟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97882A (zh) * 2018-04-28 2018-08-14 中国扬子集团滁州扬子空调器有限公司 送风系统以及空调器
CN111765123A (zh) * 2019-04-01 2020-10-13 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 吸油烟机的风机及吸油烟机
CN111306756A (zh) * 2020-02-28 2020-06-19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风道组件及空气调节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97882A (zh) 送风系统以及空调器
CN105276684B (zh) 一种空调器出风口结构及空调器
CN208222788U (zh) 送风系统以及空调器
CN105156359B (zh) 可调风向的风机、风管式空调机组及其出风方法
CN108731105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JP2007101171A (ja) 風向調節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空気調和器
CN103727588A (zh) 空气调节器
CN109059102A (zh) 一种柜式空调器及控制方法
CN209325925U (zh) 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7113012U (zh) 空调面板和空调柜机
CN208222679U (zh) 空调器
CN109458663A (zh) 空调挂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6846919U (zh) 空调器
CN209689037U (zh) 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8469112A (zh) 一种空调导风结构、空调器及空调器出风控制方法
CN208579406U (zh) 一种壁挂式空调器
CN205117813U (zh) 可调风向的风机、风管式空调机组
CN209558537U (zh) 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9855177A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9181090U (zh) 空调挂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9689028U (zh) 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8154620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09827243A (zh) 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2538052U (zh) 出风结构、空调柜机和空调器
CN105240939B (zh) 一种空气调节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39000 Yangzi air conditioner, 588 Shanghai North Road, Chuzhou, Anhui

Patentee after: Anhui Yangzi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239000 Yangzi air conditioner, 588 Shanghai North Road, Chuzhou, Anhui

Patentee before: CHINA YANGZI GROUP CHUZHOU YANGZI AIR CONDITIONER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