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22693U - 空调机组 - Google Patents

空调机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222693U
CN208222693U CN201820464525.4U CN201820464525U CN208222693U CN 208222693 U CN208222693 U CN 208222693U CN 201820464525 U CN201820464525 U CN 201820464525U CN 208222693 U CN208222693 U CN 2082226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hamber
conditioner set
evaporation element
conden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46452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云水
方旭明
韩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RSYS REFRIGERA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IRSYS REFRIGERA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RSYS REFRIGERA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RSYS REFRIGERA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46452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2226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2226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2226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Blowing Cold Air, Devices For Blowing Warm Air, And Means For Preventing Water Condensation In Air 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机组,该空调机组具有:冷凝器;蒸发器、蒸发风机;用以安装冷凝器、供室外空气和室内排风流经该冷凝器后排至室外的第一腔室;用以安装蒸发器和蒸发风机、供室外空气和室内回风依次流经蒸发器、蒸发风机后进入室内的第二腔室;接水盘,位于冷凝器的下方,安装在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之间并将两者间隔开。采用这种方案,由于直接利用接水盘将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两者间隔开,可避免在空调机组内额外增设分隔板来对空调机组的内部空间进行分隔,可以简化空调机组的内部结构,减少所需的零部件数量,简化空调机组的安装过程。

Description

空调机组
技术领域
本新型涉及一种空调机组。
背景技术
数据中心或部分通讯基站因内部空间小,经常使用室外安装一体式的空调机组,采用这种空调机组可以有效节约室内空间,减少投资费用。
然而,目前市面上的带新风自然冷却功能的室外安装一体式空调机组因需将蒸发系统、冷凝系统、新风系统集成于一体,故需在空调机组内部安装若干隔板来对机组内部空间进行分隔,如此,机组内部零部件多,机组内各独立空间的气密性低,气流组织复杂且气流之间有交叉,容易导致机组内部结构复杂、损失风量和冷量。
另外,安装于室外侧的空调机组,在恶略天气条件下(如雨、雪、大风),容易影响空调机组运行,防水效果不好时甚至可能会影响通讯设备的安全。
鉴于此,本新型申请人对空调机组的结构进行了改进。
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机组,能够简化空调机组的内部结构并提高对空调机组内部空间进行分隔的气密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新型提出了一种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机组具有:冷凝器;蒸发器、蒸发风机;用以安装所述冷凝器、供室外空气和室内排风流经该冷凝器后排至室外的第一腔室;用以安装所述蒸发器和所述蒸发风机、供室外空气和室内回风依次流经所述蒸发器、所述蒸发风机后进入室内的第二腔室;接水盘,位于所述冷凝器的下方,安装在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之间并将两者间隔开。
采用这种方案,由于直接利用所述接水盘将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两者间隔开,可避免在空调机组内额外增设分隔板来对空调机组的内部空间进行分隔来形成前述两个腔室,可以简化空调机组的内部结构,减少所需的零部件数量,简化空调机组的安装过程。另外,由于所述接水盘通常由板件压制而成,即所述接水盘是一整体部件而不是由多块板拼接而成,可提高对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这两者分隔的气密性,避免空调机组在自然冷却模式或混合模式下运行时冷量损失。
优选的,在所述空调机组的顶板上安装有冷凝风机,该冷凝风机的进风口与所述第一腔室的位于所述冷凝器出风侧的部分连通,其出风口朝上。
采用这种方案,可实现空调机组的顶部排风,可避免大风对冷凝风机产生干扰,还可避免多台机组同时运行时机组之间的互相干扰。
优选的,从所述空调机组的侧面看去,所述冷凝器呈V形;在所述空调机组的前面板、两侧面板上均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腔室的位于所述冷凝器进风侧的部分连通的冷凝进风口。
采用这种方案,室外空气可以从空调机组的前侧和左右两侧进入第一腔室的位于所述冷凝器出风侧的部分,可避免大风天气时,不同风向导致V形冷凝器不同部位进风量差异较大而造成冷凝效果降低,如此可保证所述冷凝器的散热效果。另外,由于三面进风,空调机组安装在室外时,可以减弱外界环境对进风量的影响,保证在大风天气下流经所述冷凝器的室外空气的风量,以对所述冷凝器进行散热,进而保证空调机组正常、稳定地运行。
此外,室外空气从空调机组的前侧和左右两侧进风,流经所述冷凝器的空气从空调机组的顶部排出,室外进风与排风方向不在同一个方向上,避免了室外进风和排风气流短路。
优选的,在所述顶板上一体形成有斜面部,从空调机组的侧面看去,斜面部由后向前朝下倾斜设置,
采用这种方案,利用所述斜面部可迅速将空调机组顶部的雨水排走,避免机组顶部积水对机组造成损伤或沿机组与墙体之间的缝隙渗入风口。
优选的,所述空调机组具有供室外空气进入所述第二腔室内的室外进风口,在所述空调机组主体上于该室外进风口处安装有开口朝下的防雨罩。
采用这种方案,室外空气从所述防雨罩的下方开口进入空调机组内,利用该防雨罩可防止室外空气进入机组内时将雨水带入机组内部。
优选的,所述防雨罩包括防雨罩主体、位于该防雨罩主体两侧的防雨罩侧板,从所述空调机组的侧面看去,所述防雨罩主体具有依次连接的水平部、由后向前朝下倾斜的倾斜部、竖直部。
采用这种方案,雨水滴落至所述水平部上后依次沿所述倾斜部、竖直部流下,可以更好地对雨水进行引流,有利于提高所述防雨罩的防雨效果,防止雨水进入防雨罩内侧,进而随着室外空气进入空调机组内。
优选的,所述空调机组包括分体式设置的冷凝单元、蒸发单元;所述冷凝单元具有位于上方的冷凝单元第一腔室和位于下方的冷凝单元第二腔室,由所述冷凝单元第一腔室构成所述第一腔室;所述蒸发单元具有位于上部前侧的蒸发单元第一腔室、位于上部后侧的蒸发单元第二腔室、位于下部并与该蒸发单元第二腔室连通的蒸发单元第三腔室,所述蒸发器安装在所述蒸发单元第二腔室内,所述蒸发风机安装在所述蒸发单元第三腔室内;所述冷凝单元、蒸发单元自上而下组装在一起,所述冷凝单元第二腔室、所述蒸发单元第二腔室、所述蒸发单元第三腔室自上而下依次连通,由这三个腔室构成所述第二腔室。
采用这种方案,每个单元独立安排生产、运输,重量轻、高度小,方便批量生产、运输、安装,可降低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
优选的,所述空调机组还具有电控箱和压缩机,两者安装在所述蒸发单元第一腔室内;所述蒸发单元具有与所述蒸发单元主体可拆卸的蒸发单元前面板,由该蒸发单元前面板构成所述蒸发单元第一腔室的前壁部。
采用这种方案,维修时,所述电控箱和压缩机这些部件在打开所述蒸发单元前面板后均可直视,可实现完全正面维护,可降低维护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空调机组的两个单元处于分解状态下的正视图;
图2为空调机组的两个单元处于组装状态下的正视图,未在室外进风口处安装有防雨罩;
图3为空调机组的两个单元处于组装状态下的后视图;
图4为图2所示空调机组的右视图,在室外进风口处安装有防雨罩;
图5为空调机组处于分解状态下的内部结构的示意图,为右视图;
图6为空调机组处于机械制冷模式下的气体流动示意图;
图7为空调机组处于自然冷却模式下的气体流动示意图;
图8为空调机组处于部分自然冷却模式下的气体流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图8对本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组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在下述描述中,空调机组的靠近墙体的一侧为后,相反于墙体的一侧为前,与地面接触的一侧为下,相反于地面的一侧为上,使用者正对空调机组的正面板时,相对于使用者来说的左右即为空调机组的左右。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组主要包括呈分体式设置的冷凝单元100、第二单元200,这两个单元均呈长方体状,空调机组处于组装状态下,前述两个单元沿竖直方向自上而下组合在一起,这两个单元在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上分别对齐设置。下面对前述两个单元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地描述。
冷凝单元100
如图1~图8所示,冷凝单元100整体呈长方体状,它具有一呈长方体状的冷凝单元壳体110,在该冷凝单元壳体110内安装一在上下方向上近似居中设置的接水盘111,该接水盘111的四周与冷凝单元壳体110的内壁面密封连接,接水盘111的排水口通过水管与空调机组的排水系统连通。利用接水盘111将冷凝单元壳体110的内部空间大体分隔成位于上方的冷凝单元第一腔室120和位于下方的冷凝单元第二腔室130,由冷凝单元第一腔室120构成本新型所述第一腔室。由于直接利用接水盘111来对冷凝单元100的内部空间进行划分,可避免在冷凝单元100内额外增设分隔板来形成前述两个腔室,可以简化空调机组的内部结构,减少所需的零部件数量,简化空调机组的安装过程。另外,由于接水盘111通常由板件压制而成,即接水盘111是一整体部件而不是由多块板拼接而成,可提高冷凝单元第一腔室120(供室外空气和/或室内空气流通)与冷凝单元第二腔室130(供室外空气流通)这两者分隔的气密性,避免空调机组在自然冷却模式或混合模式下运行时冷量损失。此外,在雨雪天气或对下述冷凝器140进行清洗时,通过接水盘111的排水口可将水及时排至机组外部,避免水进入室内空气循环侧而导致机组故障或向室内吹水。
在冷凝单元第一腔室120内安装有冷凝器140,从空调机组的侧面看去,该冷凝器140由对称设置、排列呈“V”形的两片翅片式换热器来构成,该V形结构的顶部通常与冷凝单元第一腔室120的前后两侧的内壁面密封连接。在冷凝器140左右两侧通常对称设置有用以对V形开口进行密封的一对挡板,由冷凝器140和这一对挡板将冷凝单元第一腔室120的内部空间分隔成位于冷凝器140下方的冷凝器进风侧腔室和冷凝器出风侧腔室。
在冷凝单元100的前面板112的上部和两侧面板113的上部分别开设有供室外空气进入冷凝器进风侧腔室内的冷凝进风口114,在冷凝进风口114处通常安装有可拆卸的进风格栅或过滤网;在冷凝单元100的后面板115的上部开设有供室内空气进入冷凝器进风侧腔室内的余压排风口116,在该余压排风口116处安装有用以控制室内与冷凝单元第一腔室120的连通状态的余压排风阀121。
在冷凝单元100的顶板117上安装有冷凝风机150,本实施方式中,冷凝风机150为轴流风机,它采用其轴向与顶板117相垂直的方式安装在顶板117上,如此,冷凝风机150的进风口与冷凝器140的V形开口相对,其出风口朝上,由此实现空调机组的顶部排风。冷凝风机150从顶部向上排出热空气,可避免大风天气时,不同风向导致两块冷凝器进风量差异较大而造成的冷凝不良。另外,顶部排风也避免了大风对冷凝风机150产生干扰,还可避免多台机组同时运行时机组之间的互相干扰。
特别地,在顶板117上一体形成有斜面部117a,从空调机组的侧面看去,斜面部117a由后向前朝下倾斜设置,利用该斜面部117a可迅速将空调机组顶部的雨水排走,避免机组顶部积水对机组造成损伤或沿机组与墙体之间的缝隙渗入风口。
在冷凝单元100的前面板112的下部开设有供室外空气进入冷凝单元第二腔室130内的室外进风口118,在室外进风口118处亦通常安装有可拆卸的进风格栅或过滤网;在冷凝单元第二腔室130内于室外进风口118上安装有第一过滤器131,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过滤器131为尼龙网过滤器;在冷凝单元100的后面板115的下部开设有供室内空气进入冷凝单元第二腔室130内的室内回风口119,在该室内回风口119处安装有室内回风阀132;在冷凝单元100的底部开设有冷凝单元开口,在冷凝单元第二腔室130内于冷凝单元开口上安装有中效过滤器133;在冷凝单元第二腔室130内还安装有用以控制进入其内的室外空气的风量的室外进风阀134。
如图4、图6~图8所示,在冷凝单元100的正面于室外进风口118处还可安装防雨罩160,该防雨罩160通常由钢板压制而成或由塑料注塑而成,本实施方式中,防雨罩160具有防雨罩主体、位于该防雨罩主体两侧的防雨罩侧板,从空调机组的侧面看去,防雨罩主体具有依次连接的水平部161、由后向前朝下倾斜的倾斜部162、竖直部163(参照图4所示)。室外进风从防雨罩160的下方开口进入空调机组内,利用该防雨罩160可防止室外空气进入机组内时将雨水带入机组内部。
蒸发单元200
如图1~图6所示,蒸发单元200整体呈长方体状,它具有一呈长方体状的蒸发单元壳体210,该蒸发单元壳体210的内部空间被大体分隔成位于上部前侧的蒸发单元第一腔室220、位于上部后侧的蒸发单元第二腔室230、位于下部的蒸发单元第三腔室240。
蒸发单元200的前面板211由位于上方、用以构成蒸发单元第一腔室220的前壁部的第一面板211a,和,位于下方、用以构成蒸发单元第三腔室240的前壁部的第二面板211b。在蒸发单元第一腔室220内安装有电控箱221和压缩机222,在打开第一面板211a后,维修人员可直接或很容易地看到电控箱221和压缩机222,可实现完全正面维护,可降低维护难度。
在蒸发单元第二腔室230的顶部开设有蒸发第一开口,在蒸发单元第二腔室230内安装有蒸发器231,本实施方式中,从空调机组的侧面看去,该蒸发器231由对称设置、排列呈“V”形的两片翅片式换热器来构成,该V形结构的顶部通常与蒸发单元第二腔室230的内壁面密封连接。
蒸发单元第三腔室240的顶部与蒸发单元第二腔室230的底部连通,在蒸发单元第三腔室240内安装一对蒸发风机241,这一对蒸发风机241的进风口与蒸发器231的出风侧连通,本实施方式中,蒸发风机241为离心风机。在蒸发单元200的后面板212的下部开设有与蒸发单元第三腔室240连通的室内送风口213。
空调机组处于安装状态下,冷凝单元100、蒸发单元200自上而下组装在一起,在该状态下,冷凝单元100的冷凝第一开口与蒸发单元200上的蒸发第一开口连通,进而使冷凝单元第二腔室130与蒸发单元第二腔室230连通。冷凝单元第二腔室130、蒸发单元第二腔室230、蒸发单元第三腔室240自上而下依次连通,由这三个腔室构成第二腔室。
下面结合上述结构描述,参照图6~图8所示对空调机组的安装方式进行简单的描述。
本实施方式所述空调机组一般配置在数据中心机房外,且通常靠近数据中心机房的墙体设置,如图6~图8所示,在墙体300上开设有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第一开口310、第二开口320、第三开口330,空调机组处于安装状态下,第一开口310与余压排风口116连通,第二开口320与室内回风口119连通,第三开口330与室内送风口213连通。室内送风口213位于机房地板400下方,空调机组从机房地板之下进行送风,
下面结合上述结构描述,参照图6~图8所示对空调机组的工作原理进行简单的描述。
根据室内、外温度等不同条件,本实施方式所述空调机组主要有以下三种运行模式:
1、完全机械制冷模式
当室外温度高于室内温度时,空调机组处于机械制冷模式下运行。
关闭余压排风阀121、室外进风阀134,打开室内回风阀132,冷凝风机150、蒸发风机241、压缩机222运行。
如图6所示,在蒸发风机241的抽吸下,室内回风经由室内回风口119进入空调机组内,依次流经室内回风阀132、中效过滤器133、蒸发器231、蒸发风机241,最后经由室内送风口213进入室内;
在冷凝风机150的抽吸下,室外空气由位于前侧和两侧的冷凝进风口114进入空调机组内,流经冷凝器140并吸收冷凝器散出的热量后,从顶部排至外部。
2、完全新风自然冷却
当室外环境温度满足自然冷却条件时,空调机组处于自然冷却模式下运行。
关闭室内回风阀132,打开余压排风阀121、室外进风阀134,冷凝风机150、压缩机222停止运行,蒸发风机241运行。
如图7所示,在蒸发风机241的抽吸下,室外空气经由室外进风口118进入机组内,依次流经第一过滤器131、室外进风阀134、中效过滤器133、蒸发器231、蒸发风机241,最后经由室内送风口213进入室内。
在室内空气正压的作用下,室内热风经由余压排风口116进入冷凝单元第一腔室120内,大部分热风从室外进风口118排至外部,小部分热风流经冷凝器140,从冷凝单元100的顶部排至外部。
另外,当室外温度较低时,还可以通过开启室内回风阀132来调节送风温度。具体可通过调节室外进风阀134、室内回风阀132的开度比例来调节室内回风和室外进风的比例,以确保送风温度在合理的范围内。
3、部分自然冷却模式
当室外温度在某一适当区间时,机组运行于部分自然冷却模式。打开余压排风阀121、室外进风阀134、室内回风阀132,冷凝风机150、蒸发风机241、压缩机222运行。
如图8所示,在蒸发风机241的抽吸下,室外空气经由室外进风口118、室外进风阀134进入机组内,室内回风经由室内回风口119、室内回风阀132进入空调机组内,两部分气体混合后,依次流经中效过滤器133、蒸发器231、蒸发风机241,最后经由室内送风口213进入室内;
在冷凝风机150的抽吸下,室外空气由位于正面和两侧的冷凝进风口114进入空调机组内,流经冷凝器140并吸收冷凝器散出的热量后,从顶部排至外部;
在室内空气正压的作用下,室内热风经由余压排风口116进入冷凝单元第一腔室120内,在冷凝风机150的抽吸下流经冷凝器140,最后从冷凝单元100的顶部排至外部。
由上可以看出,室外空气进入空调机组内部后,要依次经由室外进风口118、室外进风阀134、中效过滤器133、蒸发器231、蒸发风机241,最后经由室内送风口213进入室内,如此,即使室外空气在进入机组内时带入少量水滴,室外空气在流经这些部件时,通过这些部件可以对这少量水滴进行多次拦截、过滤,如此确保最终送入室内的空气清洁、干燥。
以上所述仅为本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新型,凡在本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机组具有:
冷凝器(140);
蒸发器(231)、蒸发风机(241);
用以安装所述冷凝器(140)、供室外空气和室内排风流经该冷凝器(140)后排至室外的第一腔室;
用以安装所述蒸发器(231)和所述蒸发风机(241)、供室外空气和室内回风依次流经所述蒸发器(231)、所述蒸发风机(241)后进入室内的第二腔室;
接水盘(111),位于所述冷凝器(140)的下方,安装在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之间并将两者间隔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空调机组的顶板(117)上安装有冷凝风机(150),该冷凝风机(150)的进风口与所述第一腔室的位于所述冷凝器(140)出风侧的部分连通,其出风口朝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从所述空调机组的侧面看去,所述冷凝器(140)呈V形;在所述空调机组的前面板(112)、两侧面板(113)上均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腔室的位于所述冷凝器(140)进风侧的部分连通的冷凝进风口(11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顶板(117)上一体形成有斜面部(117a),从空调机组的侧面看去,斜面部(117a)由后向前朝下倾斜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机组具有供室外空气进入所述第二腔室内的室外进风口(118),在所述空调机组主体上于该室外进风口(118)处安装有开口朝下的防雨罩(16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雨罩(160)包括防雨罩主体、位于该防雨罩主体两侧的防雨罩侧板,
从所述空调机组的侧面看去,所述防雨罩主体具有依次连接的水平部(161)、由后向前朝下倾斜的倾斜部(162)、竖直部(16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机组包括分体式设置的冷凝单元(100)、蒸发单元(200);
所述冷凝单元(100)具有位于上方的冷凝单元第一腔室(120)和位于下方的冷凝单元第二腔室(130),由所述冷凝单元第一腔室(120)构成所述第一腔室;
所述蒸发单元(200)具有位于上部前侧的蒸发单元第一腔室(220)、位于上部后侧的蒸发单元第二腔室(230)、位于下部并与该蒸发单元第二腔室(230)连通的蒸发单元第三腔室(240),所述蒸发器(231)安装在所述蒸发单元第二腔室(230)内,所述蒸发风机(241)安装在所述蒸发单元第三腔室(240)内;
所述冷凝单元(100)、蒸发单元(200)自上而下组装在一起,所述冷凝单元第二腔室(130)、所述蒸发单元第二腔室(230)、所述蒸发单元第三腔室(240)自上而下依次连通,由这三个腔室构成所述第二腔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机组还具有电控箱(221)和压缩机(222),两者安装在所述蒸发单元第一腔室(220)内;
所述蒸发单元(200)具有与所述蒸发单元主体可拆卸的蒸发单元前面板(211),由该蒸发单元前面板(211)构成所述蒸发单元第一腔室(220)的前壁部。
CN201820464525.4U 2018-04-03 2018-04-03 空调机组 Active CN2082226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64525.4U CN208222693U (zh) 2018-04-03 2018-04-03 空调机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64525.4U CN208222693U (zh) 2018-04-03 2018-04-03 空调机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222693U true CN208222693U (zh) 2018-12-11

Family

ID=645037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464525.4U Active CN208222693U (zh) 2018-04-03 2018-04-03 空调机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222693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16726A (zh) * 2018-04-03 2018-10-30 阿尔西制冷工程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空调机组
CN110411064A (zh) * 2019-09-04 2019-11-05 浙江正理生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土壤源热泵装置
CN113561728A (zh) * 2020-04-29 2021-10-29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及车辆
CN113561729A (zh) * 2020-04-29 2021-10-29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及车辆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16726A (zh) * 2018-04-03 2018-10-30 阿尔西制冷工程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空调机组
CN108716726B (zh) * 2018-04-03 2023-11-10 阿尔西制冷工程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空调机组
CN110411064A (zh) * 2019-09-04 2019-11-05 浙江正理生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土壤源热泵装置
CN113561728A (zh) * 2020-04-29 2021-10-29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及车辆
CN113561729A (zh) * 2020-04-29 2021-10-29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及车辆
CN113561728B (zh) * 2020-04-29 2023-11-14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及车辆
CN113561729B (zh) * 2020-04-29 2023-12-12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及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222693U (zh) 空调机组
CN105698314B (zh) 数据机房用蒸发冷却-机械制冷复合式节能型空调系统
CN205561012U (zh) 落地空调的室内机及落地空调
KR20210096596A (ko) 프레쉬에어 어셈블리를 구비하는 에어컨 실내기
CN108716726A (zh) 空调机组
CN206469396U (zh) 一种节能机房空调系统
CN101788169A (zh) 除湿机
CN208108335U (zh) 空调机组
CN205641184U (zh) 竖款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7152741A (zh) 超声波雾化组件和空调器
CN112665043B (zh) 一种新风系统、集装箱建筑群和降温方法
CN103712302B (zh) 一种湿帘降温空调系统
CN210717849U (zh) 一种新风空调一体机
CN210624832U (zh) 一种变水温除湿新风地面辐射空调系统
CN207094802U (zh) 空气处理模块和空调器
CN108548218B (zh) 天花机
CN207094813U (zh) 空气处理模块和空调器
CN108561957B (zh) 天花机
CN207584896U (zh) 空调室内机
CN204923379U (zh) 空调器用辅助加湿装置和空调系统
CN108458419A (zh) 空调机组
KR20060124391A (ko) 전면 흡토출 방식의 공기조화기용 실외기
CN220379868U (zh) 间接蒸发冷却设备
CN210970594U (zh) 壁挂式房车空调内机和房车空调器
CN221122334U (zh) 一种壳体及油烟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ir conditioning uni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04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211

Pledgee: Beijing technology intellectual property financing Company limited by guarantee

Pledgor: AIRSYS REFRIGERA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BEIJING)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990000597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211

Pledgee: Beijing technology intellectual property financing Company limited by guarantee

Pledgor: AIRSYS REFRIGERA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BEIJING)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990000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