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21569U - 换挡解锁机构 - Google Patents

换挡解锁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221569U
CN208221569U CN201820739842.2U CN201820739842U CN208221569U CN 208221569 U CN208221569 U CN 208221569U CN 201820739842 U CN201820739842 U CN 201820739842U CN 208221569 U CN208221569 U CN 2082215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 slide
sliding slot
shift
unlock
solution 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73984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莫名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uameihe Control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uameihe Automobile Part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uameihe Automobile Part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uameihe Automobile Part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73984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2215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2215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2215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换挡解锁机构包括:换挡手柄,设有解锁滑槽;解锁滑块,滑动地设于解锁滑槽中,解锁滑块上底部倾斜的凹槽,解锁滑块由解锁滑槽外向内滑动时,凹槽的深度逐渐变浅;以及弹簧,一端与解锁滑块抵接,另一端与解锁滑槽抵接,并具有沿解锁滑块在解锁滑槽的滑动方向的伸缩。换挡解锁机构的解锁滑块在解锁滑槽中直移,并在解锁滑块上设置楔结构,能够将横向的移动变为竖向移动,同时采用压缩弹簧能够为解锁滑块的移动提供更为稳定的浮动力,解锁滑块的移动不易卡死,解锁力调节精准和方便,解锁手感更好,整个换挡解锁机构的结构更加简单。

Description

换挡解锁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调速换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换挡解锁机构。
背景技术
换挡变速装置是每辆汽车的标配,在换挡变速装置上设置锁定装置,并在换挡操纵球头上设置解锁按钮,从而防止汽车换挡的误操作,在未按下该解锁按钮情况下,汽车无法进行换挡操作,在完成换挡操作后,需要提供一个复位力使按钮复位。
现有的技术中解锁按钮的复位力主要是通过安装一个扭簧来提供,但扭簧有以下弊端,第一是受其工艺精度影响,提供给解锁按钮的力不够稳定,影响手感;第二是因其本身结构因素,会使球头内部和解锁按钮卡接的结构更为复杂,对结构设计有所限制,安装工艺也会更复杂;第三是扭簧提供给解锁按钮的力不居中,解锁按钮上的受力点会偏向扭簧支臂一侧。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解锁力稳定、解锁手感好、结构简单的换挡解锁机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换挡解锁机构,包括:
换挡手柄,设有解锁滑槽;
解锁滑块,滑动地设于所述解锁滑槽中,所述解锁滑块上底部倾斜的凹槽,所述解锁滑块由所述解锁滑槽外向内滑动时,所述凹槽的深度逐渐变浅;以及,
弹簧,一端与所述解锁滑块抵接,另一端与所述解锁滑槽抵接,并具有沿所述解锁滑块在所述解锁滑槽的滑动方向的伸缩。
作为对上述的换挡解锁机构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解锁滑块上设有弹性卡爪,所述解锁滑槽上条形通槽,所述弹性卡爪钩扣在所述条形通槽上限制所述解锁滑块与所述解锁滑槽分离。弹簧对解锁滑块始终存在一个向解锁滑槽外移动的推顶力,通过设置弹性卡爪和条形通槽使得解锁滑块既能够相对解锁滑槽滑动,又不致使解锁滑块在解锁滑槽上滑脱。
作为对上述的换挡解锁机构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解锁滑块上设有导向套筒,所述解锁滑槽中设有导向柱,所述导向套筒套设于所述导向柱外,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导向套筒外。通过设置导向柱和导向套筒的结构,一方面能够使得解锁滑块相对解锁滑槽稳定地滑动,另一方面能够为弹簧提供安装位。
作为对上述的换挡解锁机构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解锁滑块与所述解锁滑槽之间通过条形凸台和条形滑槽配合。通过条形凸台和条形滑槽进一步使得解锁滑块与解锁滑槽之间的滑动导向性更好,非回转连接效果更好。
作为对上述的换挡解锁机构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换挡解锁机构还包括解锁按钮,所述解锁按钮连接在所述解锁滑块上,并自所述换挡手柄凸起。通过设置解锁按钮,为解锁提供施力点,优化解锁体验。
作为对上述的换挡解锁机构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解锁按钮与所述解锁滑块之间形成卡扣连接。依靠解锁按钮与解锁滑块自身的结构形成连接,无需外设其他的连接部件,连接结构的紧凑度更高。
作为对上述的换挡解锁机构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换挡解锁机构还包括锁定组件,所述锁定组件包括锁定芯杆和弹性件,所述锁定芯杆上设有锁定销,所述锁定芯杆通过所述弹性件浮动地插设于所述换挡手柄中;所述锁定芯杆与所述凹槽抵接,所述锁定芯杆可驱动所述锁定销与锁合结构分离。锁定销常态与锁合结构接合进行锁定,通过解锁滑块上的斜底凹槽推顶锁定芯杆,使得锁定芯杆带动锁定销运动,与锁合结构分离实现解锁。
作为对上述的换挡解锁机构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换挡手柄包括相互连接的柄部和杆部,所述解锁滑槽设于所述柄部中,所述锁定组件设于所述杆部中。换挡手柄的柄部即为手握球头,将解锁按钮设置在柄部,便于手持的按压解锁,杆部用于将柄部与换挡机构连接,将锁定组件设置在杆部中实现解锁按钮与换挡机构的联动。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
换挡解锁机构的解锁滑块在解锁滑槽中直移,并在解锁滑块上设置楔结构,能够将横向的移动变为竖向移动,同时采用压缩弹簧能够为解锁滑块的移动提供更为稳定的浮动力,解锁滑块的移动不易卡死,解锁力调节精准和方便,解锁手感更好,整个换挡解锁机构的结构更加简单。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和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做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换挡解锁机构的俯视图;
图2为图1的剖面视图A-A;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换挡解锁机构的左视图;
图4为图3的剖面视图B-B;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换挡解锁结构的锁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换挡解锁机构的解锁滑块和解锁按钮的第一轴测图;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换挡解锁机构的解锁滑块和解锁按钮的第二轴测图。
图标:1-换挡解锁机构;11-换挡手柄;110-解锁滑槽;111-柄部;112-杆部;12-解锁滑块;121-凹槽;122-弹性卡爪;13-弹簧;14-锁定组件;141-锁定芯杆;1411-锁定销;142-弹性件;15-解锁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结合附图更全面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可具有各种实施例,并且可在其中做出调整和改变。因此,将参照在附图中示出的特定实施例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然而,应理解:不存在将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限于在此实用新型的特定实施例的意图,而是应将本实用新型理解为涵盖落入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调整、等同物和/或可选方案。结合附图的描述,同样的附图标号标示同样的元件。
在下文中,可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包括”或“可包括”指示所实用新型的功能、操作或元件的存在,并且不限制一个或更多个功能、操作或元件的增加。此外,如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中所使用,术语“包括”、“具有”及其同源词仅意在表示特定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并且不应被理解为首先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的存在或增加一个或更多个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的可能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中,表述“或”或“A或/和B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同时列出的文字的任何组合或所有组合。例如,表述“A或B”或“A或/和B中的至少一个”可包括A、可包括B或可包括A和B二者。
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表述(诸如“第一”、“第二”等)可修饰在各种实施例中的各种组成元件,不过可不限制相应组成元件。例如,以上表述并不限制所述元件的顺序和/或重要性。以上表述仅用于将一个元件与其它元件区别开的目的。例如,第一用户装置和第二用户装置指示不同用户装置,尽管二者都是用户装置。例如,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元件可被称为第二元件,同样地,第二元件也可被称为第一元件。
应注意到:如果描述将一个组成元件“连接”到另一组成元件,则可将第一组成元件直接连接到第二组成元件,并且可在第一组成元件和第二组成元件之间“连接”第三组成元件。相反地,当将一个组成元件“直接连接”到另一组成元件时,可理解为在第一组成元件和第二组成元件之间不存在第三组成元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并且并非意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如在此所使用,单数形式意在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另有指示。除非另有限定,否则在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所述术语(诸如在一般使用的词典中限定的术语)将被解释为具有与在相关技术领域中的语境含义相同的含义并且将不被解释为具有理想化的含义或过于正式的含义,除非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中被清楚地限定。
实施例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换挡解锁机构1,用于对换挡手柄11换挡锁定的解除,实现换挡手柄11的换挡可操作。
换挡解锁机构1包括换挡手柄11、解锁滑块12和弹簧13。换挡手柄11上设有解锁滑槽110,解锁滑块12滑动地设于解锁滑槽110中,解锁滑块12上底部倾斜的凹槽121,解锁滑块12由解锁滑槽110外向内滑动时,凹槽121的深度逐渐变浅。弹簧13一端与解锁滑块12抵接,另一端与解锁滑槽110抵接,并具有沿解锁滑块12在解锁滑槽110的滑动方向的伸缩。
请一并参阅图3和图4,上述,换挡手柄11为换挡操作中的操作杆,用于被驾驶员握持,并能够联动换挡机构进行换挡。解锁滑块12在解锁滑槽110中移动时,凹槽121的深度逐渐变浅,形成楔结构,置于凹槽121中的部件发生移动,变解锁滑块12的水平运动,凹槽121中的部件做竖直或与解锁滑块12的运动方向成一定角度的运动,凹槽121中的部件为锁定部件,通过解锁滑块12的凹槽121的推顶,实现锁定部件的运动进而解锁。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换挡解锁机构1还包括锁定组件14,锁定组件14包括锁定芯杆141和弹性件142,锁定芯杆141上设有锁定销1411,锁定芯杆141通过弹性件142浮动地插设于换挡手柄11中。锁定芯杆141即为上文提到的锁定部件,锁定芯杆141与凹槽121抵接,锁定芯杆141可驱动锁定销1411与锁合结构分离。弹性件142常态下将锁定芯杆141向凹槽121中推顶。
锁定销1411常态与锁合结构接合进行锁定。换挡手柄11摆动的连接在车体上,通过拨动换挡手柄11实现换挡,锁合结构设于车体上,可以为卡槽,锁定销1411与锁合结构扣合时,将换挡手柄11的摆动锁定,进而防止换挡误操作。通过解锁滑块12上的斜底凹槽121推顶锁定芯杆141,使得锁定芯杆141带动锁定销1411运动,与锁合结构分离实现解锁。
换挡手柄11包括相互连接的柄部111和杆部112,解锁滑槽110设于柄部111中,锁定组件14设于杆部112中。换挡手柄11的柄部111即为手握球头,将解锁按钮15设置在柄部111,便于手持的按压解锁,杆部112用于将柄部111与换挡机构连接,将锁定组件14设置在杆部112中实现解锁按钮15与换挡机构的联动。
本实施例中,换挡手柄11的柄部111为塑胶材质,杆部112为金属材质,柄部111上设有连接孔,杆部112通过插设于连接孔中后连接在柄部111上。柄部111中成型出解锁滑槽110,解锁滑块12和弹簧13设于柄部111之中。杆部112为中空杆,锁定组件14设于杆部112之中,并且可以通过解锁滑块12的推顶实现锁定芯杆141的移动。
弹簧13为压缩弹簧13,其收缩与解锁滑块12的滑动平行,弹簧13常态下将解锁滑块12向换挡手柄11外推顶。当将解锁滑块12向解锁滑槽110内推顶时,弹簧13受到压缩,发生形变,伴随产生了弹性回复力,该弹性回复力反作用到解锁滑块12上,从而使得操作者在解锁时感受到解锁力,具有一定的解锁手感。同时解锁滑块12在移动时,与锁定部件接合的凹槽121变浅,从而向下推顶锁定部件,实现换挡解锁,解除施加力时,弹簧13弹性复位,推顶解锁滑块12复位,使得凹槽121的低洼点与锁定部件接合,从而解除解锁滑块12对锁定部件的推顶,锁定部件再次将换挡手柄11的换挡动作锁定。
压缩弹簧13是一种技术发展成熟的部件,具有百万级的疲劳次数,能够在反复多次解锁时,仍然具有较好的弹性特性,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同时通过调节弹簧13的线径、圈数、螺距、刚度即可调节弹簧13的弹性系数,在确定的压缩量下能够对解锁力进行精准调节。
请一并参阅图6和图7,解锁滑块12上设有弹性卡爪122,解锁滑槽110上条形通槽,弹性卡爪122钩扣在条形通槽上限制解锁滑块12与解锁滑槽110分离。弹簧13对解锁滑块12始终存在一个向解锁滑槽110外移动的推顶力,通过设置弹性卡爪122和条形通槽使得解锁滑块12既能够相对解锁滑槽110滑动,又不致使解锁滑块12在解锁滑槽110上滑脱。
解锁滑块12为一体成型构件,弹性卡爪122为解锁滑块12上的带有卡爪的弹片,卡爪通过弹片能够相对解锁滑块12的表面浮动,弹性卡爪122的浮动能够为解锁滑块12插入到解锁滑槽110中进行浮动避位,当弹性卡爪122插入到条形通槽中时,弹性卡爪122回弹后挂扣在条形通槽上。
解锁滑块12上设有导向套筒,解锁滑槽110中设有导向柱,导向套筒套设于导向柱外,弹簧13套设于导向套筒外。通过设置导向柱和导向套筒的结构,一方面能够使得解锁滑块12相对解锁滑槽110稳定地滑动,另一方面能够为弹簧13提供安装位,使得弹簧13的位置相对固定,进而提供稳定的弹性回复力。
解锁滑块12与解锁滑槽110之间通过条形凸台和条形滑槽配合。本实施例中,解锁滑块12的外壁上设有条形凸台,解锁滑槽110上设有条形滑槽。通过条形凸台和条形滑槽进一步使得解锁滑块12与解锁滑槽110之间的滑动导向性更好,非回转连接效果更好。
换挡解锁机构1还包括解锁按钮15,解锁按钮15连接在解锁滑块12上,并自换挡手柄11凸起。解锁滑块12在解锁滑槽110中滑动,通过设置解锁按钮15将解锁滑块12的驱动部件露于换挡手柄11之外,为解锁提供施力点,优化解锁体验。
解锁按钮15与解锁滑块12之间形成卡扣连接。依靠解锁按钮15与解锁滑块12自身的结构形成连接,无需外设其他的连接部件,连接结构的紧凑度更高。
在这里示出和描述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他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换挡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换挡手柄,设有解锁滑槽;
解锁滑块,滑动地设于所述解锁滑槽中,所述解锁滑块上底部倾斜的凹槽,所述解锁滑块由所述解锁滑槽外向内滑动时,所述凹槽的深度逐渐变浅;以及,
弹簧,一端与所述解锁滑块抵接,另一端与所述解锁滑槽抵接,并具有沿所述解锁滑块在所述解锁滑槽的滑动方向的伸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挡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滑块上设有弹性卡爪,所述解锁滑槽上条形通槽,所述弹性卡爪钩扣在所述条形通槽上限制所述解锁滑块与所述解锁滑槽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挡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滑块上设有导向套筒,所述解锁滑槽中设有导向柱,所述导向套筒套设于所述导向柱外,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导向套筒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挡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滑块与所述解锁滑槽之间通过条形凸台和条形滑槽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挡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挡解锁机构还包括解锁按钮,所述解锁按钮连接在所述解锁滑块上,并自所述换挡手柄凸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挡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按钮与所述解锁滑块之间形成卡扣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挡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挡解锁机构还包括锁定组件,所述锁定组件包括锁定芯杆和弹性件,所述锁定芯杆上设有锁定销,所述锁定芯杆通过所述弹性件浮动地插设于所述换挡手柄中;
所述锁定芯杆与所述凹槽抵接,所述锁定芯杆可驱动所述锁定销与锁合结构分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挡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挡手柄包括相互连接的柄部和杆部,所述解锁滑槽设于所述柄部中,所述锁定组件设于所述杆部中。
CN201820739842.2U 2018-05-17 2018-05-17 换挡解锁机构 Active CN2082215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39842.2U CN208221569U (zh) 2018-05-17 2018-05-17 换挡解锁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39842.2U CN208221569U (zh) 2018-05-17 2018-05-17 换挡解锁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221569U true CN208221569U (zh) 2018-12-11

Family

ID=645090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739842.2U Active CN208221569U (zh) 2018-05-17 2018-05-17 换挡解锁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2215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492380C2 (ru) Переключате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автоматической коробки передач
CN205001300U (zh) 弹性扣合构件
KR20100039863A (ko) 청소구 및 봉형상구
CN109304276B (zh) 液材挤出装置及其液室座离合方法及机构
CN104500727B (zh) 倒挡防错换挡操纵机构及相应的手动变速器、汽车
CN208221569U (zh) 换挡解锁机构
US9513656B2 (en) Vehicle pedal resistance and kickdown assembly
EP2818613B1 (en) Closed force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safety door lock using same
CN1251630C (zh) 拉链
CN210805578U (zh) 按键的平衡杆连结结构及其卫星轴结构
CN210502813U (zh) 儿童推车的解锁装置、儿童用品的解锁装置及儿童推车
US20050061102A1 (en) Automatic shift knob actuator
CN203144746U (zh) 洗衣机及其脚踏式开门装置
CN208774713U (zh) 用于车辆的安全带解锁装置及车辆
CN109469726B (zh) 线控换档移位器装置
CN208676463U (zh) 一种皮带扣结构
CN112590424B (zh) 一种机械齿轮笔
CN103225708A (zh) 具备安全装置的带手动操作件的电磁阀
US20210102624A1 (en) Shifter mechanism with manual shift function
CN113002376B (zh) 控制元件
EP0309964B1 (en) Thumb turn latch
US20090223798A1 (en) Slide operation type electrical component
CN208221568U (zh) 换挡变速机构
CN212332446U (zh) 一种汽车安全座椅isofix接口解锁结构
CN110332306A (zh) 一种排档模式切换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118 floor 1-3, plant 1, Verde Industrial Park, Qinglan Third Road, Pingshan new area,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huameihe Control System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1-3 / F, No.1 Factory building, Verde Industrial Park, third Qinglan Road, Pingshan New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Huameihe Automobile Parts Manufacturing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