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00427U - 二氯甲烷废水回收设备 - Google Patents

二氯甲烷废水回收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200427U
CN208200427U CN201820306933.7U CN201820306933U CN208200427U CN 208200427 U CN208200427 U CN 208200427U CN 201820306933 U CN201820306933 U CN 201820306933U CN 208200427 U CN208200427 U CN 2082004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ste water
methylene chloride
valve
incoagulable gas
rece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30693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跃
黄弘
刘艳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Tongrui New Energ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Shanghai Energy New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Energy New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Energy New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Energy New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30693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2004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2004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2004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二氯甲烷废水回收设备,包括废水收集区,存储含二氯甲烷的待处理废水;废水预热区,预热待处理废水;二氯甲烷提取区,汽提待处理废水中的二氯甲烷;冷凝区,冷却被汽提的二氯甲烷,得到冷凝液及第一不凝性气体;分相区,分层处理冷凝液,得到分层后的二氯甲烷、水及第二不凝性气体;回收存储区,存储分层后的二氯甲烷;除沫区,回收不凝性气体中的二氯甲烷,本实用新型改用浮阀塔汽提废水中的微量二氯甲烷,解决资源浪费的问题,采用其他回收设备中疏水阀产生的热废水作为浮阀塔的热源,充分利用热废水的使用率,处理量大,处理方式可连续化操作,不受蒸汽的波动影响,整个工艺充分考虑到节能和环保的要求。

Description

二氯甲烷废水回收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锂电池隔膜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锂电池隔膜生产中二氯甲烷废水的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锂电池隔膜生产中,采用二氯甲烷将隔膜中的白油萃取出来,由于二氯甲烷的高挥发性,会产生大量的水与二氯甲烷混合,虽然二氯甲烷和水的相对溶解性相差很大,各自的密度、表面张力、极性等属性的不同,但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废水中还会残留溶解2%-10%的二氯甲烷,这样由于二氯甲烷的密度1.32,水的密度0.98等差异性,水和二氯甲烷很快就出现分层,分层后的二氯甲烷和水通过分层槽将水直接排放到废水槽中等待曝气处理回收废水中溶解少量的二氯甲烷。
然而,现有的曝气处理方式是通过低压蒸汽加热废水至40-48℃利用鼓风机进行鼓风曝气30min-120min左右,经过曝气后的废水直接排放,这样不能完全保证溶解在废水中的少量二氯甲烷被空气完全曝气出来,其次,通过蒸汽加热曝气对蒸汽的消耗大,设备整体处理量低,废水加热后热量无法回收,热量损失大,废水处理量达不到连续化,曝气时间没法有效确定是否曝气完全,同时,经曝气后的废水没法保证完全被回收达不到环保要求处理后的废水达到GB8978-1996中可吸附有机卤化合物(AOX)的一级排放要求1.0mg/L(当量为二氯甲烷浓度为1.2mg/L),导致资源浪费大,设备运行成本高。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二氯甲烷废水回收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上述问题实属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氯甲烷废水回收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回收废水中溶解的二氯甲烷造成的资源浪费以及现有技术中采用蒸汽等加热废水整体处理量低、处理无法连续化操作、无法达标排放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二氯甲烷废水回收设备,包括:
废水收集区,用于接收并存储含二氯甲烷的待处理废水;
废水预热区,与所述废水收集区相连接,用于接收并预热所述废水收集区输出的所述待处理废水;
二氯甲烷提取区,与所述废水预热区相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废水预热区输出的所述待处理废水,并汽提所述待处理废水中的二氯甲烷,得到汽提剩余废水及被汽提的二氯甲烷;
冷凝区,与所述二氯甲烷提取区相连接,用于接收并冷却所述二氯甲烷提取区输出的所述被汽提的二氯甲烷,得到冷凝液及第一不凝性气体;
分相区,与所述冷凝区相连接,用于接收并分层处理所述冷凝区输出的所述冷凝液,得到分层后的二氯甲烷、水及第二不凝性气体;
回收存储区,与所述分相区相连接,用于接收并存储所述分相区输出的所述分层后的二氯甲烷,以待回收循环利用;以及
除沫区,与所述冷凝区、所述分相区以及所述回收存储区均相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第一不凝性气体、所述第二不凝性气体以及所述回收存储区产生的第三不凝性气体,并回收所述第一不凝性气体、所述第二不凝性气体以及所述第三不凝性气体中的二氯甲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废水收集区包括废水中转罐,用于接收并存储含二氯甲烷的所述待处理废水;
所述预热区包括预热换热器,所述预热换热器与所述废水中转罐相连接,用于接收并预热所述废水中转罐输出的所述待处理废水;
所述二氯甲烷提取区包括浮阀塔及与所述浮阀塔相连接的鼓风装置,所述浮阀塔接收所述预热换热器输出的所述待处理废水,所述鼓风装置用于对所述浮阀塔中的液体进行鼓风处理,以得到所述汽提剩余废水及所述被汽提的二氯甲烷;
所述冷凝区包括冷凝器,所述冷凝器与所述浮阀塔相连接,用于接收并冷却所述浮阀塔输出的所述被汽提的二氯甲烷,以得到所述冷凝液及所述第一不凝性气体;
所述分相区包括分相罐,所述分相罐与所述冷凝器相连接,用于接收并分层处理所述冷凝器输出的所述冷凝液,以得到所述分层后的二氯甲烷、所述水及所述第二不凝性气体;
所述回收存储区包括低位槽,所述低位槽与所述分相罐相连接,用于接收并存储所述分相罐输出的所述分层后的二氯甲烷,以待回收循环利用;以及
所述除沫区包括除沫罐,所述除沫罐与所述冷凝器、所述分相罐以及所述低位槽均相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第一不凝性气体、所述第二不凝性气体以及所述低位槽产生的第三不凝性气体,并回收所述第一不凝性气体、所述第二不凝性气体以及所述第三不凝性气体中的二氯甲烷。
优选地,所述浮阀塔包括浮阀塔板,所述浮阀塔板包括板体及浮阀,其中,所述板体上开设有若干个呈正三角形排列的阀孔,每个所述阀孔上安装有一个所述浮阀,且所述浮阀包括阀片及设置于所述阀片上的带脚钩的垂直腿,所述垂直腿穿过所述阀孔。
优选地,所述阀片上还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使得所述阀片与所述板体之间具有最小间距,所述最小间距介于2mm~3mm之间,所述阀片的直径介于45mm~51mm之间,所述阀孔的直径介于36mm~42mm之间。
优选地,所述鼓风装置包括罗茨鼓风机,且所述罗茨鼓风机的气体流量介于10m3/h~30m3/h之间。
优选地,所述分相罐的腔室内设置有套置的内竖直隔离管及外竖直隔离管,其中,分层后的二氯甲烷位于下层,分层后的水位于上层,所述分层后的二氯甲烷经由所述内竖直隔离管输出。
优选地,所述分相罐包括椭球形上部、竖直形中部以及椭球形下部,所述腔室内还设置有自下而上依次排布的三个观察窗,其中,所述内竖直隔离管的顶端距所述竖直形中部的顶端的间距介于280mm~320mm之间;最上方的所述观察窗的顶端距所述竖直形中部的顶端的间距介于80mm~120mm之间;最下方的所述观察窗的底端距所述竖直形中部的底端的间距介于80mm~120mm之间。
优选地,所述除沫罐中的丝网填料的高度介于250mm~350mm之间。
优选地,所述二氯甲烷废水回收设备还包括废水中转泵,所述废水中转泵一端与所述废水收集区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废水预热区相连接,用于将所述废水收集区中的所述待处理废水打入所述废水预热区。
优选地,所述废水中转泵以10m3/h~50m3/h的流量将所述废水收集区中的所述待处理废水打入所述废水预热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二氯甲烷废水回收设备还包括热水储罐,所述热水储罐与所述废水预热区相连接,用于为所述废水预热区提供热量,以预热所述废水预热区接收的所述待处理废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热水储罐中的温度介于100℃~120℃之间,所述废水预热区中的温度介于50℃~6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二氯甲烷废水回收设备还包括回收水罐,所述回收水罐与所述二氯化烷提取区相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汽提剩余废水,以进行回收再利用。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二氯甲烷废水回收设备,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二氯甲烷废水回收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锂电池隔膜中产生的含二氯甲烷的废水处理设备,本实用新型将现有技术处理方式,如蒸汽加热曝气方式,回收水中微量的二氯甲烷改用浮阀塔汽提废水中的微量二氯甲烷,解决回收废水中溶解的二氯甲烷带来的资源浪费的问题,相对之前的工艺,此工艺采用的是其他回收设备中疏水阀产生的热废水作为浮阀塔的热源,充分利用热废水的使用率,同时,采用浮阀塔相对之前的曝气装置气体效率可以提高到98%~99%,处理量大,处理方式可以达到连续化操作,不受蒸汽的波动影响整个工艺的处理量和处理方式,同时,经过气体后的废水可以作为循环水回收使用,整个工艺充分考虑到节能和环保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二氯甲烷废水回收设备的各区分布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二氯甲烷废水回收装置连接示意图。
图3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二氯甲烷废水回收设备中浮阀塔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二氯甲烷废水回收设备中浮阀塔的俯视示意图。
图5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二氯甲烷废水回收设备中浮阀塔平视图及塔板支撑结构。
图6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二氯甲烷废水回收设备中浮阀塔的浮阀塔板布置示意图。
图7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二氯甲烷废水回收设备中分相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二氯甲烷废水回收设备中除沫罐的结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1 废水收集区
12 废水预热区
13 二氯甲烷提取区
14 冷凝区
15 分相区
16 回收存储区
17 除沫区
18 热水储罐
19 回收水罐
100 废水中转罐
101 废水中转泵
102 预热换热器
103 热水储罐
104 浮阀塔
1041 浮阀塔板
1042 降液管
1043 阀孔
105 鼓风装置
106 冷凝器
107 回收水罐
108 分相罐
1081 椭球形上部
1082 竖直形中部
1083 椭球形下部
1084 内竖直隔离管
1085 外竖直隔离管
1086、1087、1088 观察窗
109 低位槽
110 除沫罐
1101 丝网填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至图8。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二氯甲烷废水回收设备,包括:
废水收集区11,用于接收并存储含二氯甲烷的待处理废水;
废水预热区12,与所述废水收集区11相连接,用于接收并预热所述废水收集区11输出的所述待处理废水;
二氯甲烷提取区13,与所述废水预热区12相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废水预热区12输出的所述待处理废水,并汽提所述待处理废水中的二氯甲烷,得到汽提剩余废水及被汽提的二氯甲烷;
冷凝区14,与所述二氯甲烷提取区13相连接,用于接收并冷却所述二氯甲烷提取区13输出的所述被汽提的二氯甲烷,得到冷凝液及第一不凝性气体;
分相区15,与所述冷凝区14相连接,用于接收并分层处理所述冷凝区14输出的所述冷凝液,得到分层后的二氯甲烷、水及第二不凝性气体;
回收存储区16,与所述分相区15相连接,用于接收并存储所述分相区15输出的所述分层后的二氯甲烷,以待回收循环利用;以及
除沫区17,与所述冷凝区14、所述分相区15以及所述回收存储区16均相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第一不凝性气体、所述第二不凝性气体以及所述回收存储区产生的第三不凝性气体,并回收所述第一不凝性气体、所述第二不凝性气体以及所述第三不凝性气体中的二氯甲烷。
具体的,基于本实用新型的二氯甲烷废水回收设备,含二氯甲烷的所述待处理废水,如锂离子电池隔膜制备中,来自产线分层槽、混合液储罐、解析废水等含有二氯甲烷量在2%~10%的待处理废水,首先存放在所述废水收集区11中等待处理;
接着,对所述待处理废水进行处理时,将其引入废水预热区12中,优选地,所述二氯甲烷废水回收设备还包括废水中转泵(图1中未示出),所述废水中转泵一端与所述废水收集区11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废水预热区12相连接,即优选通过废水中转泵将将所述废水收集区11中的所述待处理废水打入所述废水预热区12,如图2中的废水中转泵101所示。
作为示例,所述废水中转泵101以10m3/h~50m3/h的流量(以10%-50%的量)将所述废水收集区11中的所述待处理废水打入所述废水预热区12,本示例中选择为20m3/h。
作为示例,所述二氯甲烷废水回收设备还包括热水储罐18,所述热水储罐18与所述废水预热区12相连接,用于为所述废水预热区12提供热量,以预热所述废水预热区12接收的所述待处理废水。
作为示例,所述热水储罐18中的温度介于100℃~120℃之间,所述废水预热区12中的温度介于50℃~60℃。
具体的,在所述废水预热区中,将所述待处理废水换热温度为50℃~60℃,可以视具体情况选定,本示例中选择为55℃,其中,所述废水预热区12的壳程温度可以利用其他回收设备中蒸汽疏水阀中产生蒸汽废水,如温度在100℃~120℃,这些蒸汽废水存储在所述热水储罐18中,直接可以利用这一部分热量储存在热水储罐11中,经所述废水预热区12给待处理废水换热到50℃~60℃,另外,所述废水预热区12中的具有废液也可以输出至所述热水储罐18中,以提供热量回收利用。
接着,经预热后的所述待处理废水进入二氯甲烷提取区13中进行二氯甲烷提取,本实用新型采用汽提的方式提取微量的二氯甲烷,例如,采用浮阀塔装置进行汽提,其中,被汽提出的二氯甲烷继续进行下一步的冷凝,另外,所述待处理废液在所述二氯甲烷提取区进行处理后,转化成被汽提出的二氯甲烷,还有部分汽提剩余废水。
作为示例,所述二氯甲烷废水回收设备还包括回收水罐19,所述回收水罐19与所述二氯化烷提取区13相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汽提剩余废水,以进行回收再利用。
具体的,所述二氯化烷提取区13的所述汽提剩余废水,如浮阀塔塔底部的废水可以直接进入回收水罐19中,其温度为30℃~40℃之间,等待回收作为循环水给生产中进行换热使用。
接着,在所述冷凝区14中冷凝被汽提出的二氯甲烷,得到冷凝液及第一不凝性气体,所述冷凝液进行分相区以在所述分相区进行分层处理,其中,由于二氯甲烷和水的密度不同,分层后上层为水层,下层为二氯甲烷层,将下层的二氯甲烷直接分层回收到回收存储区16,如二氯甲烷低位槽中,等待回收循环利用。
另外,在所述冷凝区14中、所述分相区15中以及所述回收存储区16中,都会存在一些不凝性气体,但这些不凝性气体中可能也会有二氯甲烷的存在,因此,将三者连接至以除沫区17中,如连接至一除沫罐中,以回收未被冷凝的二氯甲烷,保证二氯甲烷不被气流所夹带,导致二氯甲烷损耗高,提高回收效率。
另外,如图2所示,作为一示例,本实用新型提供一套废水回收装置,其中:
所述废水收集区11包括废水中转罐100,用于接收并存储含二氯甲烷的所述待处理废水;
所述预热区12包括预热换热器102,所述预热换热器102与所述废水中转罐100相连接,用于接收并预热所述废水中转罐100输出的所述待处理废水;
所述二氯甲烷提取区13包括浮阀塔104及与所述浮阀塔104相连接的鼓风装置105,所述浮阀塔104接收所述预热换热器102输出的所述待处理废水,所述鼓风装置105用于对所述浮阀塔104中的液体进行鼓风处理,以得到所述汽提剩余废水及所述被汽提的二氯甲烷;
所述冷凝区14包括冷凝器106,所述冷凝器106与所述浮阀塔104相连接,用于接收并冷却所述浮阀塔输出的所述被汽提的二氯甲烷,以得到所述冷凝液及所述第一不凝性气体;
所述分相区15包括分相罐108,所述分相罐108与所述冷凝器106相连接,用于接收并分层处理所述冷凝器106输出的所述冷凝液,以得到所述分层后的二氯甲烷、所述水及所述第二不凝性气体;
所述回收存储区16包括低位槽109,所述低位槽109与所述分相罐108相连接,用于接收并存储所述分相罐108输出的所述分层后的二氯甲烷,以待回收循环利用;以及
所述除沫区17包括除沫罐110,所述除沫罐110与所述冷凝器106、所述分相罐108以及所述低位槽109均相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第一不凝性气体、所述第二不凝性气体以及所述低位槽产生的第三不凝性气体,并回收所述第一不凝性气体、所述第二不凝性气体以及所述第三不凝性气体中的二氯甲烷。
具体的,通过上装置实现待处理废水中二氯甲烷的分离,另外,在废水中转罐100以及所述预热换热器102之间还连接有废水中转泵101,所述预热换热器102的还连接有一热水储罐103用于为所述废水预热区12提供热量,同时,预热换热器102中的废水也可以输出至热水储罐103中,还包括于所述浮阀塔104相连接的回收水罐107,用于接收所述汽提剩余废水,以进行回收再利用,本示例的装置中,所述冷凝器106还连接有冷凝水提供管路以及排出管路,用于实现冷凝器的冷凝。
作为示例,所述浮阀塔104包括浮阀塔板,所述浮阀塔板包括板体及浮阀,其中,所述板体上开设有若干个呈正三角形排列的阀孔,每个所述阀孔上安装有一个所述浮阀,且所述浮阀包括阀片及设置于所述阀片上的带脚钩的垂直腿,所述垂直腿穿过所述阀孔。
作为示例,所述阀片上还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使得所述阀片与所述板体之间具有最小间距,所述最小间距介于2mm~3mm之间,所述阀片的直径介于45mm~51mm之间,所述阀孔的直径介于36mm~42mm之间。
作为示例,所述鼓风装置包括罗茨鼓风机,且所述罗茨鼓风机的气体流量介于10m3/h~30m3/h之间。
具体的,如图3~6所示,示意一种本示例的浮阀塔104装置,图中数字为一优选地的设计尺寸,单位为毫米(mm),其中,图3、4中,a代表塔顶气相出口;b1和b2代表测压口;c1、c2及c3代表测温口;d代表液相入口;e代表液相出口;f代表塔低气相入口;g1及g2代表液位计口;h代表排污口;i1、i2及i3代表人孔;另外,图5给出了浮阀塔平视图及塔板支撑结构,其中,图中1041代表浮阀塔板,1042代表降液管。
具体的,对于浮阀塔板的设计,所述板体上开设有若干个呈正三角形排列的阀孔1043,参见如图6所示,本示例中,阀片为圆形直径48mm,所述板体下有三条带脚钩的垂直腿,插入直径为39mm的阀孔中,操作过程中,达到一定气速时,阀片被推起,但受脚钩的限制,推到最高也不能离开阀孔,气速减小则阀片落到板上,依靠阀片底部三处凸起支撑住,仍与板体面保持约2.5mm的距离,即所述最小距离,其中,塔板上阀孔开启的数目按气体流量的大小而有所改变,另外,浮阀的标准重量有两种,轻阀约25g,重阀约33g,本示例中优选为重阀,轻阀则用于真空操作或液面落差较大的液体进板部分。
作为示例,所述分相罐108的腔室内设置有套置的内竖直隔离管1084及外竖直隔离管1085,其中,分层后的二氯甲烷位于下层,分层后的水位于上层,所述分层后的二氯甲烷经由所述内竖直隔离管1084输出。
作为示例,所述分相罐108包括椭球形上部1081、竖直形中部1082以及椭球形下部1083,所述腔室内还设置有自下而上依次排布的三个观察窗1088/1087/1086,其中,所述内竖直隔离管1084的顶端距所述竖直形中部1082的顶端的间距介于280mm~320mm之间;最上方的所述观察窗1086的顶端距所述竖直形中部1082的顶端的间距介于80mm~120mm之间;最下方的所述观察窗1088的底端距所述竖直形中部1082的底端的间距介于80mm~120mm之间。
具体的,如图7所示,示意一种本示例的分相罐108,图中数字为一优选地的设计尺寸,单位为毫米(mm),其中,a代表轻相出口;b1、b2代表压力平衡口;c代表排气口;d代表液体入口;e代表重相出口;f代表排污口;
对于本示例中所述分相罐108的设计,由于二氯甲烷的密度大于水,因此,通过这种套管设计的方式将二者进行分层处理;另外,还在所述内竖直隔离管1084及所述外竖直隔离管1085的周围设计多个处于不同高度的观察窗,以实时监控分相罐108中的液体分相情况,且通过合理的尺寸设计,提高效率。
作为示例,所述除沫罐110中的丝网填料1101的高度介于250mm~350mm之间。
具体的,如图8所示,示意一种本示例的除沫罐110,图中数字为一优选地的设计尺寸,单位为毫米(mm),优选地,所述丝网填料1101的高度优选为300mm。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来自产线分层槽、混合液储罐、解析废水等含有二氯甲烷量在2%-10%的废水通过泵打入到废水中转罐100中等待处理,废水中转罐100直接通过废水中转泵101以10%-50%的量将废水经过预热换热器102管程将废水换热温度为50-60℃,其中,预热换热器102的壳程温度可以利用其他回收设备中蒸汽疏水阀中产生的温度在100-120℃的蒸汽废水提供,直接可以利用这一部分储存在热水储罐103中的热量,经预热换热器102给废水换热到50-60℃后进入到浮阀塔104中,同时,开启罗茨鼓风机105,并调节其流量为10m3/h-30m3/h的气量,汽提其中的二氯甲烷,被汽提出的二氯甲烷通过塔顶的的冷凝器106冷却成液体后进入分相罐108中分层,塔底部的废水直接进入回收水罐107中,温度为30-40℃,等待回收作为循环水给生产中进行换热使用。在分相罐108中,由于二氯甲烷和水的密度不同,上层为水层,下层为二氯甲烷层,将下层的二氯甲烷直接分层回收到二氯甲烷低位槽109中等待回收循环利用。冷凝器106中的不凝性气体经过填有高度300mm的丝网填料的除沫罐110回收未被冷凝的二氯甲烷液体,保证二氯甲烷不被气流所夹带导致二氯甲烷损耗高。并且,整个工艺可以回收废蒸汽水作为预换热器的换热热源,回收后的废水又可以作为循环水使用,充分考虑到节能,降低了生产能耗,二氯甲烷能够充分回收利用保证了环保要求,同时节约了生产成本。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二氯甲烷废水回收设备,包括:废水收集区,用于接收并存储含二氯甲烷的待处理废水;废水预热区,与所述废水收集区相连接,用于接收并预热所述废水收集区输出的所述待处理废水;二氯甲烷提取区,与所述废水预热区相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废水预热区输出的所述待处理废水,并汽提所述待处理废水中的二氯甲烷,得到汽提剩余废水及被汽提的二氯甲烷;冷凝区,与所述二氯甲烷提取区相连接,用于接收并冷却所述二氯甲烷提取区输出的所述被汽提的二氯甲烷,得到冷凝液及第一不凝性气体;分相区,与所述冷凝区相连接,用于接收并分层处理所述冷凝区输出的所述冷凝液,得到分层后的二氯甲烷、水及第二不凝性气体;回收存储区,与所述分相区相连接,用于接收并存储所述分相区输出的所述分层后的二氯甲烷,以待回收循环利用;以及除沫区,与所述冷凝区、所述分相区以及所述回收存储区均相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第一不凝性气体、所述第二不凝性气体以及所述回收存储区产生的第三不凝性气体,并回收所述第一不凝性气体、所述第二不凝性气体以及所述第三不凝性气体中的二氯甲烷,通过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将现有技术处理方式,如蒸汽加热曝气方式,回收水中微量的二氯甲烷改用浮阀塔汽提废水中的微量二氯甲烷,解决回收废水中溶解的二氯甲烷带来的资源浪费的问题,相对之前的工艺,此工艺采用的是其他回收设备中疏水阀产生的热废水作为浮阀塔的热源,充分利用热废水的使用率,同时,采用浮阀塔相对之前的曝气装置气体效率可以提高到98%~99%,处理量大,处理方式可以达到连续化操作,不受蒸汽的波动影响整个工艺的处理量和处理方式,同时经,过气体后的废水可以做为循环水回收使用,整个工艺充分考虑到节能和环保的要求。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3)

1.一种二氯甲烷废水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废水收集区,用于接收并存储含二氯甲烷的待处理废水;
废水预热区,与所述废水收集区相连接,用于接收并预热所述废水收集区输出的所述待处理废水;
二氯甲烷提取区,与所述废水预热区相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废水预热区输出的所述待处理废水,并汽提所述待处理废水中的二氯甲烷,得到汽提剩余废水及被汽提的二氯甲烷;
冷凝区,与所述二氯甲烷提取区相连接,用于接收并冷却所述二氯甲烷提取区输出的所述被汽提的二氯甲烷,得到冷凝液及第一不凝性气体;
分相区,与所述冷凝区相连接,用于接收并分层处理所述冷凝区输出的所述冷凝液,得到分层后的二氯甲烷、水及第二不凝性气体;
回收存储区,与所述分相区相连接,用于接收并存储所述分相区输出的所述分层后的二氯甲烷,以待回收循环利用;以及
除沫区,与所述冷凝区、所述分相区以及所述回收存储区均相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第一不凝性气体、所述第二不凝性气体以及所述回收存储区产生的第三不凝性气体,并回收所述第一不凝性气体、所述第二不凝性气体以及所述第三不凝性气体中的二氯甲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氯甲烷废水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废水收集区包括废水中转罐,用于接收并存储含二氯甲烷的所述待处理废水;
所述预热区包括预热换热器,所述预热换热器与所述废水中转罐相连接,用于接收并预热所述废水中转罐输出的所述待处理废水;
所述二氯甲烷提取区包括浮阀塔及与所述浮阀塔相连接的鼓风装置,所述浮阀塔接收所述预热换热器输出的所述待处理废水,所述鼓风装置用于对所述浮阀塔中的液体进行鼓风处理,以得到所述汽提剩余废水及所述被汽提的二氯甲烷;
所述冷凝区包括冷凝器,所述冷凝器与所述浮阀塔相连接,用于接收并冷却所述浮阀塔输出的所述被汽提的二氯甲烷,以得到所述冷凝液及所述第一不凝性气体;
所述分相区包括分相罐,所述分相罐与所述冷凝器相连接,用于接收并分层处理所述冷凝器输出的所述冷凝液,以得到所述分层后的二氯甲烷、所述水及所述第二不凝性气体;
所述回收存储区包括低位槽,所述低位槽与所述分相罐相连接,用于接收并存储所述分相罐输出的所述分层后的二氯甲烷,以待回收循环利用;以及
所述除沫区包括除沫罐,所述除沫罐与所述冷凝器、所述分相罐以及所述低位槽均相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第一不凝性气体、所述第二不凝性气体以及所述低位槽产生的第三不凝性气体,并回收所述第一不凝性气体、所述第二不凝性气体以及所述第三不凝性气体中的二氯甲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氯甲烷废水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浮阀塔包括浮阀塔板,所述浮阀塔板包括板体及浮阀,其中,所述板体上开设有若干个呈正三角形排列的阀孔,每个所述阀孔上安装有一个所述浮阀,且所述浮阀包括阀片及设置于所述阀片上的带脚钩的垂直腿,所述垂直腿穿过所述阀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氯甲烷废水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片上还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使得所述阀片与所述板体之间具有最小间距,所述最小间距介于2mm~3mm之间,所述阀片的直径介于45mm~51mm之间,所述阀孔的直径介于36mm~42mm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氯甲烷废水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鼓风装置包括罗茨鼓风机,且所述罗茨鼓风机的气体流量介于10m3/h~30m3/h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氯甲烷废水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相罐的腔室内设置有套置的内竖直隔离管及外竖直隔离管,其中,分层后的二氯甲烷位于下层,分层后的水位于上层,所述分层后的二氯甲烷经由所述内竖直隔离管输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二氯甲烷废水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相罐包括椭球形上部、竖直形中部以及椭球形下部,所述腔室内还设置有自下而上依次排布的三个观察窗,其中,所述内竖直隔离管的顶端距所述竖直形中部的顶端的间距介于280mm~320mm之间;最上方的所述观察窗的顶端距所述竖直形中部的顶端的间距介于80mm~120mm之间;最下方的所述观察窗的底端距所述竖直形中部的底端的间距介于80mm~120mm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氯甲烷废水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沫罐中的丝网填料的高度介于250mm~350mm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氯甲烷废水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氯甲烷废水回收设备还包括废水中转泵,所述废水中转泵一端与所述废水收集区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废水预热区相连接,用于将所述废水收集区中的所述待处理废水打入所述废水预热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二氯甲烷废水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中转泵以10m3/h~50m3/h的流量将所述废水收集区中的所述待处理废水打入所述废水预热区。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氯甲烷废水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氯甲烷废水回收设备还包括热水储罐,所述热水储罐与所述废水预热区相连接,用于为所述废水预热区提供热量,以预热所述废水预热区接收的所述待处理废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二氯甲烷废水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储罐中的温度介于100℃~120℃之间,所述废水预热区中的温度介于50℃~60℃。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氯甲烷废水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氯甲烷废水回收设备还包括回收水罐,所述回收水罐与所述二氯化烷提取区相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汽提剩余废水,以进行回收再利用。
CN201820306933.7U 2018-03-06 2018-03-06 二氯甲烷废水回收设备 Active CN2082004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06933.7U CN208200427U (zh) 2018-03-06 2018-03-06 二氯甲烷废水回收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06933.7U CN208200427U (zh) 2018-03-06 2018-03-06 二氯甲烷废水回收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200427U true CN208200427U (zh) 2018-12-07

Family

ID=645353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306933.7U Active CN208200427U (zh) 2018-03-06 2018-03-06 二氯甲烷废水回收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20042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30864A (zh) * 2020-12-24 2021-05-25 新沂市永诚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肼基甲酸苄酯合成过程的溶剂回收装置及使用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30864A (zh) * 2020-12-24 2021-05-25 新沂市永诚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肼基甲酸苄酯合成过程的溶剂回收装置及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156788U (zh) 一种基于废热利用的微型海水淡化装置
CN103848464A (zh) 低温蒸发高浓度污水的处理方法
CN103848463A (zh) 低温蒸发高浓度污水的处理装置
CN208200427U (zh) 二氯甲烷废水回收设备
CN100504275C (zh) 印染行业废水热能回收方法及回收系统
CN104595877A (zh) 多级减压回收高温废水余热的装置及其回收方法
CN106678769A (zh) 一种动力站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CN203820489U (zh) 低温蒸发高浓度污水的处理装置
CN106746118A (zh) 一种利用废水热能回收醇酮的系统及方法
CN203878043U (zh) 污泥调蓄池
CN206476937U (zh) 松脂连续生产设备
CN108658355A (zh) 一种燃煤电厂全厂废水排放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204420957U (zh) 多级减压回收高温废水余热的装置
CN207079116U (zh) 一种含氨废水综合治理系统
CN104724776B (zh) 压力蒸发二次蒸汽掺入压力水中的装置及其方法
CN208054949U (zh) 旋转式蒸发器和低温蒸发浓缩结晶设备
CN207632540U (zh) 一种鼓泡加湿减湿海水淡化装置
CN206735998U (zh) 蚀刻高浓度废液回收再利用的处理系统
CN206369214U (zh) 一种湿式除渣系统用的热能回收分系统及湿式除渣系统
CN102372331B (zh) 一种采用热泵的热力废水处理装置及方法
CN104826348B (zh) 一种回收利用蒸汽冷凝水余热处理萃取混合液的方法
CN106830480A (zh) 蚀刻高浓度废液回收再利用的处理系统及方法
CN210813998U (zh) 一种精馏分离系统
CN1987320A (zh) 煮糖生产用水综合利用的方法及设备
CN208121043U (zh) 自动分离装置及液体的快速分离回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01399 No. 155 Nanlu Highway,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ENJIE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01399 No. 155 South Lu highway, Pudong New Area,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ENERGY NEW MATERIALS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318

Address after: 330800 North of Yongan Avenue, South of Jinxiu Avenue, Gao'an High-tech Industrial Park, Yichun City, Jiangx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ANGXI TONGRUI NEW ENERG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201399 No. 155 Nanlu Highway,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ENJIE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