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98349U - 一种电动汽车除霜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汽车除霜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198349U
CN208198349U CN201820789568.XU CN201820789568U CN208198349U CN 208198349 U CN208198349 U CN 208198349U CN 201820789568 U CN201820789568 U CN 201820789568U CN 208198349 U CN208198349 U CN 2081983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t tank
electric
electric heating
tank
h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78956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龙鑫
刘芳婷
林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an Mei Yin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an Mei Yin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an Mei Yin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an Mei Yin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78956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1983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1983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19834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除霜系统,其结构包括汽车动力箱、电热动力除霜装置、挡风玻璃、车顶、车窗、车把手、车门、车轮、底盘、车框架、车灯,电热动力除霜装置包括壳体、导风槽、第一热箱、左电控阀、第二热箱、第三热箱、右电控阀、第四热箱、导风机、电控器、导线、涡轮叶、隔热安装板、电热加热件,在结构上设置了电热动力除霜装置,电控器通过导线使两个导风机运转产风,经电热加热件加热形成热风,分别进入第一热箱、第三热箱,开启电控阀使热风分散进入第二热箱第四热箱,随着电控阀的开启,热风可经过导风槽对挡风玻璃表面的结霜进行热解除霜,采用导风机出风经电热加热件加热直接对前挡风玻璃表面的霜进行清除,开启速度快。

Description

一种电动汽车除霜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电动汽车除霜系统,属于电动汽车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车的除霜性能对汽车安全驾驶非常重要,车辆在冬季行驶时,前挡风玻璃和左右侧窗上会出现大量霜,这些霜雾会严重影响加影响驾驶员的视线,甚至使驾驶员看不清外后视镜,因此这些霜雾构成了车辆的安全驾驶严重安全隐患。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520273097.3的一种电动汽车除霜系统,包括水冷电机,散热器以及通过管道连接在水冷电机与散热器之间的水泵,所述水泵的进水口与所述散热器的出水口相连;所述水泵的出水口与所述水冷电机的进水口相连;所述水冷电机的出水口与所述散热器的进水口相连;在所述水冷电机与所述散热器之间设置有一个暖风水箱,所述暖风水箱靠近驾驶室挡风玻璃一侧设置有一个暖风出风口,在所述暖风出风口内设置有电加热体,所述电加热体电连接到一个加热控制模块;所述暖风水箱背离驾驶室一侧设置有一个鼓风机,所述鼓风机的出风口正对所述暖风水箱,但是该现有技术往往采用发动机冷却液的热量进行除霜,需要一定的等待时间,且热量较少。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汽车除霜系统,以解决现有往往采用发动机冷却液的热量进行除霜,需要一定的等待时间,且热量较少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动汽车除霜系统,其结构包括汽车动力箱、电热动力除霜装置、挡风玻璃、车顶、车窗、车把手、车门、车轮、底盘、车框架、车灯,所述汽车动力箱外表面嵌入安装于车框架内,所述电热动力除霜装置嵌套于汽车动力箱内,所述电热动力除霜装置顶端与挡风玻璃底端相连接,所述车窗外表面嵌入安装于车门内,所述车轮外表面嵌入安装于底盘底面,所述车灯背面与车框架正面相贴合,所述电热动力除霜装置包括壳体、导风槽、第一热箱、左电控阀、第二热箱、第三热箱、右电控阀、第四热箱、导风机、电控器、导线、涡轮叶、隔热安装板、电热加热件,所述导风槽外表面嵌入安装于壳体内,所述第一热箱位于第二热箱左侧,所述左电控阀设于第二热箱左侧,所述第三热箱右侧与右电控阀左侧相连接,所述第四热箱位于第三热箱右侧,所述导风机外表面与壳体内表面相贴合,所述电控器左端与导线右端相连接,所述涡轮叶设于电热加热件下方,所述隔热安装板左侧与电热加热件右侧相焊接,所述壳体底面与底盘顶面相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挡风玻璃上方嵌入安装于车顶。
进一步地,所述车把手背面与车门正面相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底盘位于车门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车轮为圆柱体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车灯共有4个。
进一步地,所述车框架为铝合金制成,具有较轻的质量、较高的强度。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汽车除霜系统,在结构上设置了电热动力除霜装置,电控器通过导线使两个导风机运转产风,经电热加热件加热形成热风,分别进入第一热箱、第三热箱,开启电控阀使热风分散进入第二热箱第四热箱,随着电控阀的开启,热风可经过导风槽对挡风玻璃表面的结霜进行热解除霜,采用导风机出风经电热加热件加热直接对前挡风玻璃表面的霜进行清除,开启速度快。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汽车除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热动力除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汽车动力箱-1、电热动力除霜装置-2、挡风玻璃-3、车顶-4、车窗-5、车把手-6、车门-7、车轮-8、底盘-9、车框架-10、车灯-11,壳体-201、导风槽-202、第一热箱-203、左电控阀-204、第二热箱-205、第三热箱-206、右电控阀-207、第四热箱-208、导风机-209、电控器-210、导线-211、涡轮叶-212、隔热安装板-213、电热加热件-21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汽车除霜系统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汽车动力箱1、电热动力除霜装置2、挡风玻璃3、车顶4、车窗5、车把手6、车门7、车轮8、底盘9、车框架10、车灯11,所述汽车动力箱1外表面嵌入安装于车框架10内,所述电热动力除霜装置2嵌套于汽车动力箱1内,所述电热动力除霜装置2顶端与挡风玻璃3底端相连接,所述车窗5外表面嵌入安装于车门7内,所述车轮8外表面嵌入安装于底盘9底面,所述车灯11背面与车框架10正面相贴合,所述电热动力除霜装置2包括壳体201、导风槽202、第一热箱203、左电控阀204、第二热箱205、第三热箱206、右电控阀207、第四热箱208、导风机209、电控器210、导线211、涡轮叶212、隔热安装板213、电热加热件214,所述导风槽202外表面嵌入安装于壳体201内,所述第一热箱203位于第二热箱205左侧,所述左电控阀204设于第二热箱205左侧,所述第三热箱206右侧与右电控阀207左侧相连接,所述第四热箱208位于第三热箱206右侧,所述导风机209外表面与壳体201内表面相贴合,所述电控器210左端与导线211右端相连接,所述涡轮叶212设于电热加热件214下方,所述隔热安装板213左侧与电热加热件214右侧相焊接,所述壳体201底面与底盘9顶面相贴合,所述挡风玻璃3上方嵌入安装于车顶4,所述车把手6背面与车门7正面相贴合,所述底盘9位于车门7下方,所述车轮8为圆柱体结构,所述车灯11共有4个,所述车框架10为铝合金制成,具有较轻的质量、较高的强度。
本专利所说的导线211指的是用作电线电缆的材料,工业上也指电线,一般由铜或铝制成,也有用银线所制,用来疏导电流或者是导热;所述车轮8,是车轮是固定轮胎内缘、支持轮胎并与轮胎共同承受负荷的刚性轮,也将组合在一起的轮胎、轮辋与轮辐统称车轮,由车轮和轮胎两大部件组成车轮总成。
在进行使用时,电控器210通过导线211使两个导风机209运转产风,经电热加热件214加热形成热风,分别进入第一热箱203、第三热箱206,开启电控阀207使热风分散进入第二热箱205第四热箱208,随着电控阀207的开启,热风可经过导风槽202送出至挡风玻璃3表面,对其结霜位置进行热解除霜。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往往采用发动机冷却液的热量进行除霜,需要一定的等待时间,且热量较少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在结构上设置了电热动力除霜装置,电控器通过导线使两个导风机运转产风,经电热加热件加热形成热风,分别进入第一热箱、第三热箱,开启电控阀使热风分散进入第二热箱第四热箱,随着电控阀的开启,热风可经过导风槽对挡风玻璃表面的结霜进行热解除霜,采用导风机出风经电热加热件加热直接对前挡风玻璃表面的霜进行清除,开启速度快。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5)

1.一种电动汽车除霜系统,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汽车动力箱(1)、电热动力除霜装置(2)、挡风玻璃(3)、车顶(4)、车窗(5)、车把手(6)、车门(7)、车轮(8)、底盘(9)、车框架(10)、车灯(11),所述汽车动力箱(1)外表面嵌入安装于车框架(10)内,所述电热动力除霜装置(2)嵌套于汽车动力箱(1)内,所述电热动力除霜装置(2)顶端与挡风玻璃(3)底端相连接,所述车窗(5)外表面嵌入安装于车门(7)内,所述车轮(8)外表面嵌入安装于底盘(9)底面,所述车灯(11)背面与车框架(10)正面相贴合,所述电热动力除霜装置(2)包括壳体(201)、导风槽(202)、第一热箱(203)、左电控阀(204)、第二热箱(205)、第三热箱(206)、右电控阀(207)、第四热箱(208)、导风机(209)、电控器(210)、导线(211)、涡轮叶(212)、隔热安装板(213)、电热加热件(214),所述导风槽(202)外表面嵌入安装于壳体(201)内,所述第一热箱(203)位于第二热箱(205)左侧,所述左电控阀(204)设于第二热箱(205)左侧,所述第三热箱(206)右侧与右电控阀(207)左侧相连接,所述第四热箱(208)位于第三热箱(206)右侧,所述导风机(209)外表面与壳体(201)内表面相贴合,所述电控器(210)左端与导线(211)右端相连接,所述涡轮叶(212)设于电热加热件(214)下方,所述隔热安装板(213)左侧与电热加热件(214)右侧相焊接,所述壳体(201)底面与底盘(9)顶面相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除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玻璃(3)上方嵌入安装于车顶(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除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把手(6)背面与车门(7)正面相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除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9)位于车门(7)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除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8)为圆柱体结构。
CN201820789568.XU 2018-05-25 2018-05-25 一种电动汽车除霜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1983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89568.XU CN208198349U (zh) 2018-05-25 2018-05-25 一种电动汽车除霜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89568.XU CN208198349U (zh) 2018-05-25 2018-05-25 一种电动汽车除霜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198349U true CN208198349U (zh) 2018-12-07

Family

ID=645154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789568.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198349U (zh) 2018-05-25 2018-05-25 一种电动汽车除霜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19834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22825A (zh) * 2020-12-08 2021-04-09 广汽乘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智能防冻除霜方法及其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22825A (zh) * 2020-12-08 2021-04-09 广汽乘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智能防冻除霜方法及其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198349U (zh) 一种电动汽车除霜系统
US9855920B2 (en) Panoramic roof panel thermal management module of panoramic roof panel
CN102285357B (zh) 一种用于汽车后视镜除霜和除雨水的装置
CN101987612A (zh) 一种车用除霜器
CN201511936U (zh) 一种汽车左右前侧窗玻璃外部除水除雾装置
CN105946802A (zh) 一种防雨汽车后视镜
CN204936785U (zh) 一种汽车防晒装置
CN107901985A (zh) 便于散热的汽车
CN203543901U (zh) 车辆侧窗玻璃的除霜机构
CN207579958U (zh) 带有散热引擎盖的汽车
CN2551495Y (zh) 汽车快速除霜暖风机
CN207157175U (zh) 一种混合热源式除霜器结构
CN101434187A (zh) 车用除霜遮阳板
CN214396690U (zh) 一种具有霜冻自动清除功能的汽车挡风玻璃雨刷器系统
CN205632420U (zh) 一种防雨汽车后视镜
CN208149014U (zh) 一种汽车前除霜格栅
CN212796456U (zh) 一种叉车暖风机
CN215322459U (zh) 一种汽车用除霜前格栅
CN210634373U (zh) 汽车扫风式雨眉
CN209381900U (zh) 一种新型汽车后视镜防雨装置
CN214775768U (zh) 一种清除前挡风玻璃外侧霜冻的装置
CN218702604U (zh) 暖风装置和车辆
CN220662220U (zh) 一种除雪车燃油辅助加热装置
CN214728685U (zh) 一种基于云端操控的汽车前挡风玻璃除霜装置
CN213831484U (zh) 一种防进水的翻板伸缩推拉车厢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207

Termination date: 201905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