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91623U - 食用菌菌袋灭菌装置 - Google Patents

食用菌菌袋灭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191623U
CN208191623U CN201820642666.0U CN201820642666U CN208191623U CN 208191623 U CN208191623 U CN 208191623U CN 201820642666 U CN201820642666 U CN 201820642666U CN 208191623 U CN208191623 U CN 2081916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rner
edible fungus
ignition tube
bactericidal unit
bacterium ba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64266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华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filed Critical Sichu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182064266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1916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1916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1916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ushroom Cultiv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食用菌菌袋灭菌装置,属于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可直接利用可燃气体燃烧加热实现菌袋灭菌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气体燃烧器、蒸汽炉和密封罩;在蒸汽炉内具有蒸汽发生腔,在蒸汽发生腔上方为菌袋放置区,所述密封罩扣置在菌袋放置区上方以使菌袋放置区形成密封区域;在蒸汽发生腔内设置有引火管,引火管的一端为进火口,引火管的另一端与废气排放管连通;所述气体燃烧器通过进火口与引火管相连,并且由气体燃烧器燃烧可燃气体后产生的火焰通过进火口喷入引火管内。本实用新型所述装置的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易于生产安装,操作便捷等优势,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具有较大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食用菌菌袋灭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食用菌菌袋灭菌装置。
背景技术
在食用菌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是菌袋的制作过程。食用菌菌袋的制作过程主要分为培养料装袋、灭菌、接种;然后再经过培养得到食用菌。其中灭菌是关键一步,灭菌是否彻底决定后期的染菌率,最终决定食用菌的收获情况。现有菌袋灭菌,多采用常压灭菌炉或常压灭菌灶进行灭菌处理,其灭菌装置的结构较为复杂,而且其装置多采用煤炭等作为燃料,热能利用率较低,且使用时会产生大量污染气体,不利于环保。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直接利用可燃气体燃烧加热实现菌袋灭菌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食用菌菌袋灭菌装置,包括气体燃烧器、蒸汽炉和密封罩;在蒸汽炉内具有蒸汽发生腔,在蒸汽发生腔上方为菌袋放置区,所述密封罩扣置在菌袋放置区上方以使菌袋放置区形成密封区域;在蒸汽发生腔内设置有引火管,引火管的一端为进火口,引火管的另一端与废气排放管连通;所述气体燃烧器通过进火口与引火管相连,并且由气体燃烧器燃烧可燃气体后产生的火焰通过进火口喷入引火管内。
进一步的是:所述引火管包括主管和支管,所述主管的一端为进火口,所述支管设置有多根,每根支管的其中一端与主管连通,其另一端与废气排放管连通。
进一步的是:多根支管彼此间隔地平行设置,并且支管与主管垂直。
进一步的是:在菌袋放置区内设置有多层载物架,所述载物架通过支架可拆卸地安装于蒸汽发生腔上方。
进一步的是:在蒸汽发生腔的侧壁设置有放气阀门。
进一步的是:在蒸汽发生腔的侧壁设置有水量观察窗。
进一步的是:在菌袋放置区内设置有气压温度感应报警器、气压表和温度计。
进一步的是:在密封罩上方设置有定滑轮,在密封罩顶部设置有起落架,并且起落架通过链条与驱动机构相连,所述链条绕过定滑轮。
进一步的是:在蒸汽炉上表面的外周边沿设有一圈衔接橡胶圈,所述衔接橡胶圈与密封罩的底部边沿密封配合。
进一步的是:所述衔接橡胶圈与密封罩的底部边沿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食用菌菌袋灭菌装置,其可直接利用可燃气体对蒸汽炉进行加热以形成蒸汽,如天然气等;并利用蒸汽进行对菌袋的灭菌处理。并且通过设置引火管结构,可有效地提高对蒸汽炉内液体的加热效果,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以及减少燃料消耗。另外,由于采用可燃气体,尤其是在采用天然气作为燃料后,可进一步减少对大气的污染情况。另外,本实用新型所述装置的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易于生产安装,操作便捷等优势,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具有较大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食用菌菌袋灭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食用菌菌袋灭菌装置隐藏密封罩后的俯视图;
图3为图2的主视图;
图4为载物架的主视图;
图5为密封罩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气体燃烧器1、蒸汽炉2、密封罩3、蒸汽发生腔4、菌袋放置区5、引火管6、进火口61、主管62、支管63、废气排放管7、载物架8、钢丝网81、框架82、支架9、放气阀门10、水量观察窗11、气压温度感应报警器12、气压表13、温度计14、起落架16、链条17、滑轮15、衔接橡胶圈18、菌袋1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5中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食用菌菌袋灭菌装置,包括气体燃烧器1、蒸汽炉2和密封罩3;在蒸汽炉2内具有蒸汽发生腔4,在蒸汽发生腔4上方为菌袋放置区5,所述密封罩3扣置在菌袋放置区5上方以使菌袋放置区5形成密封区域;在蒸汽发生腔4内设置有引火管6,引火管6的一端为进火口61,引火管6的另一端与废气排放管7连通;所述气体燃烧器1通过进火口61与引火管6相连,并且由气体燃烧器1燃烧可燃气体后产生的火焰通过进火口61喷入引火管6内。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装置在进行菌袋灭菌处理时,需要将菌袋放置在菌袋放置区5内,并且向蒸汽发生腔4内加入一定量的水;然后利用气体燃烧器1燃烧可燃气体燃料,以对蒸汽发生腔4内的水进行加热产生蒸汽,利用蒸汽实现对上方菌袋的灭菌处理。
其中,气体燃烧器1为一种用于燃烧可燃气体的装置,其在燃烧可燃气体后将喷射出火焰,喷射出的火焰将通过进火口61引入到引火管6内,进而实现对蒸汽发生腔4内的液态水进行加热已形成蒸汽。更具体的,所述气体燃烧器可以天然气为燃料,并且气体燃烧器1具体可采用河北瑄瑄科技有限公司所生产的燃气燃烧机。
另外,参照附图2中所示,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优选设置引火管6包括主管62和支管 63,所述主管62的一端为进火口61,所述支管63设置有多根,每根支管63的其中一端与主管62连通,其另一端与废气排放管7连通。这样,可通过主管62与支管63的组合结构,提高引火管6的分布效果,进而提高对蒸汽发生腔4内的液态水的加热效果,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更具体的,可进一步参照附图2中所示的分布结构设置支管63和主管62的连接和位置关系,其将多根支管63彼此间隔地平行设置,并且支管63与主管62垂直。
另外,在菌袋放置区5内通常会放置多层菌袋19,而为了降低菌袋19因层数过高而造成挤压问题,参照附图中所示,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在菌袋放置区5内设置有多层载物架8,所述载物架8通过支架9可拆卸地安装于蒸汽发生腔4上方。多层载物架8之间可实现对菌袋19的分层堆放和支撑,进而避免发生菌袋挤压的问题。更具体的,支架9的作用主要是用于支撑载物架8,进而实现对相应菌袋19的支撑;参照附图2中所示,其设置有两层载物架8,并为了便于拆卸载物架8,可进一步在支架9上设置有相应的支撑台作为放置并制成载物架8的结构。另外,对于菌袋19的放置方式,可参照附图1中所示呈“品”字形堆放。
另外,载物架8的主要作用是用于支撑菌袋19,为了使得载物架8能有效地允许蒸汽通过,以确保蒸汽对菌袋9的灭菌处理;参照附图4中所示,载物架8可进一步采用如下设置:其包括钢丝网81和框架82,钢丝网81设置在框架82内部,并呈网状分布。钢丝网81具有一定的结构强度以支撑菌袋19,且具有较好的透气性能,确保蒸汽的有效通过;同时,框架82则确保了整个载物架8的结构强度。
另外,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在蒸汽发生腔4的侧壁设置有放气阀门10。通过开关放弃阀门10,可实现对蒸汽发生腔4内的气压进行相应的调节,以避免压力过高。
另外,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在蒸汽发生腔4的侧壁设置有水量观察窗11。水量观察窗11 可以通过设置玻璃后形成,其目的是用于观察蒸汽发生腔4内的液态水量以便于控制液位高度,避免干烧现象发生。
另外,本实用新型中还可进一步在菌袋放置区5内设置有气压温度感应报警器12、气压表13和温度计14。其中,气压温度感应报警器12指的具有相应报警功能的器件,以当菌袋放置区5内的气压、温度在达到设定阈值时触发报警器12发生报警,进而及时提醒作业人员进行处理,避免发生安全事故。而设置的气压表13和温度计14则是为了测量菌袋放置区5内相应的气压以及温度情况。更具体的,参照附图2中所示,在菌袋放置区5的四个角落位置分别设置有一个温度计14,同时在菌袋放置区5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气压表13,以及在菌袋放置区5的一侧设置有一个气压温度感应报警器12。
另外,参照附图1和附图5中所示,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在密封罩3上方设置有定滑轮15,在密封罩3顶部设置有起落架16,并且起落架16通过链条17与驱动机构相连,所述链条17绕过定滑轮15。其中驱动机构的作用是用于驱动链条17移动,进而带动起落架16连同密封罩13一起提升或者下放;具体的,驱动机构可为卷扬机或者拖拉机等装置。
另外,为了确保密封罩3扣置在蒸汽炉2上以后能与蒸汽炉2之间具有较好的密封效果,以确保所形成的菌袋放置区5具有较好的密封性,避免蒸汽严重泄漏;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在蒸汽炉2上表面的外周边沿设有一圈衔接橡胶圈18,所述衔接橡胶圈18与密封罩3的底部边沿密封配合。更具体的,衔接橡胶圈18与密封罩3的底部边沿还可进一步通过螺钉进行可拆卸地连接;这样,通过螺钉的连接作用,可提高衔接橡胶圈18与密封罩3之间的接触密封效果。

Claims (10)

1.食用菌菌袋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体燃烧器(1)、蒸汽炉(2)和密封罩(3);在蒸汽炉(2)内具有蒸汽发生腔(4),在蒸汽发生腔(4)上方为菌袋放置区(5),所述密封罩(3)扣置在菌袋放置区(5)上方以使菌袋放置区(5)形成密封区域;在蒸汽发生腔(4)内设置有引火管(6),引火管(6)的一端为进火口(61),引火管(6)的另一端与废气排放管(7)连通;所述气体燃烧器(1)通过进火口(61)与引火管(6)相连,并且由气体燃烧器(1)燃烧可燃气体后产生的火焰通过进火口(61)喷入引火管(6)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菌袋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火管(6)包括主管(62)和支管(63),所述主管(62)的一端为进火口(61),所述支管(63)设置有多根,每根支管(63)的其中一端与主管(62)连通,其另一端与废气排放管(7)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食用菌菌袋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多根支管(63)彼此间隔地平行设置,并且支管(63)与主管(62)垂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菌袋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菌袋放置区(5)内设置有多层载物架(8),所述载物架(8)通过支架(9)可拆卸地安装于蒸汽发生腔(4)上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菌袋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蒸汽发生腔(4)的侧壁设置有放气阀门(1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菌袋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蒸汽发生腔(4)的侧壁设置有水量观察窗(11)。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菌袋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菌袋放置区(5)内设置有气压温度感应报警器(12)、气压表(13)和温度计(14)。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菌袋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密封罩(3)上方设置有定滑轮(15),在密封罩(3)顶部设置有起落架(16),并且起落架(16)通过链条(17)与驱动机构相连,所述链条(17)绕过定滑轮(15)。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食用菌菌袋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蒸汽炉(2)上表面的外周边沿设有一圈衔接橡胶圈(18),所述衔接橡胶圈(18)与密封罩(3)的底部边沿密封配合。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食用菌菌袋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橡胶圈(18)与密封罩(3)的底部边沿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
CN201820642666.0U 2018-05-02 2018-05-02 食用菌菌袋灭菌装置 Active CN2081916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42666.0U CN208191623U (zh) 2018-05-02 2018-05-02 食用菌菌袋灭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42666.0U CN208191623U (zh) 2018-05-02 2018-05-02 食用菌菌袋灭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191623U true CN208191623U (zh) 2018-12-07

Family

ID=645217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642666.0U Active CN208191623U (zh) 2018-05-02 2018-05-02 食用菌菌袋灭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19162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26575A (zh) * 2018-12-28 2019-03-29 周口市农业科学院 食用菌菌袋常压灭菌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26575A (zh) * 2018-12-28 2019-03-29 周口市农业科学院 食用菌菌袋常压灭菌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060356U (zh) 一种内置蒸汽发生器的食用菌灭菌柜
CN206777549U (zh) 一种食用菌灭菌装置
CN201381294Y (zh) 吊装式气流炭化炉
CN201338334Y (zh) 微波养护设备
CN208191623U (zh) 食用菌菌袋灭菌装置
CN103183543B (zh) 一种双孢菇培养料二次发酵隧道装置
CN202982688U (zh) 可移动节能常压灭菌炉
CN106498135A (zh) 一种低污染的余热循环利用装置
CN202497481U (zh) 常压蒸汽灭菌锅
CN103157119A (zh) 可移动节能常压灭菌炉
CN103918545B (zh) 一种利用农作物废料生产二氧化碳进行海藻养殖的装置
CN208553625U (zh) 连续式高温有机废气处理系统
CN103155804A (zh) 节能式常压灭菌灶房
CN207828355U (zh) 一种轨道钢生产工艺段的低压回火系统
CN211129217U (zh) 一种食用菌菌包高效节能灭菌灶
CN209672373U (zh) 一种锅炉废气热量回收再利用装置
CN202490562U (zh) 废气减排系统
CN103340092A (zh) 一种节能灭菌装置
CN204630039U (zh) 混合燃烧气体常压炉
CN204535069U (zh) 一种生物质能采暖炉
CN202979722U (zh) 节能式常压灭菌灶房
CN207006174U (zh) 一种高温垃圾热解炉
CN206082544U (zh) 一种半焦活化反应装置
CN203223921U (zh) 环保蓄热焚烧炉
CN202361622U (zh) 节能热风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