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87133U - 一种连续炉缓冷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续炉缓冷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187133U
CN208187133U CN201820474258.9U CN201820474258U CN208187133U CN 208187133 U CN208187133 U CN 208187133U CN 201820474258 U CN201820474258 U CN 201820474258U CN 208187133 U CN208187133 U CN 2081871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re door
furnace
furnace body
slow cooling
furnace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47425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惠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Yu Qing Thermal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Yu Qing Thermal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Yu Qing Thermal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Yu Qing Thermal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to CN20182047425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1871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1871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1871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unnel Furna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续炉缓冷系统,包括炉体、炉门组件、通风管道组件、以及缓冷控制组件;炉门组件包括沿炉体依次设置的第一炉门、第二炉门、第三炉门及第四炉门,炉门组件将炉体依次阻隔成第一炉区、第二炉区、第三炉区、第四炉区及第五炉区;通风管道组件包括沿炉体依次设置的第一通风管、第二通风管、第三通风管及第四通风管;缓冷控制组件包括第一控制件及第二控制件;通过设置缓冷控制组件进行炉门组件和通风管道组件的依次控制,实现炉门和通风管道的依次依次开关的同时进行不同温度炉区的依次降温处理,代替原有同时对不同温度炉区进行快速降温的方式,解决了连续烧结窑的降温时消耗的能量高,大大浪费能源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连续炉缓冷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连续烧结窑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续炉缓冷系统。
背景技术
通常地,连续烧结窑包括循环区、升温区、高温区、降温区及冷却区五个温度区段组成,通常冷却区采用风冷或者水冷却方式进行降温冷却;风冷却方式是用鼓风机将大量常温空气送入炉壳内,空气与炉膛外壁接触,吸收热量带出炉内。此种散热方式简单,但是散热效率较低,抽出的热风温度较低难以二次利用;水冷却方式将炉膛外壁与炉体外壳之间的空间做成密封腔体,引入自来水灌注流通,利用热传导以及蒸发带走炉内热量。此种散热方式散热效率较高,但一般只用于冷却区的最末端。此外,热水对金属炉壳的腐蚀比较大,时间长久容易出现炉壳锈蚀、锈穿的情况,导致炉内漏水、渗水,影响烧结产品,且此种散热方式消耗大量自来水。
风冷炉体和水冷炉体是目前运用较为广泛的冷却区炉体形式。它们虽然制造简单,成本低廉,但对于炉内温度曲线的控制十分模糊,它们仅仅具有散热、冷却的功能,却不能精确、灵活地控制炉内的温度曲线。窑炉的降温曲线尤为重要,一般烧结高端产品要求降温曲线严格贴合工艺曲线。现有技术中的风冷炉体和水冷炉体难以高度拟合工艺曲线,故国内多数窑炉烧结产品偏向于中低端。此外,节能降耗、绿色环保不仅是社会的一种倡导,更是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减免税收的一条途径。而现有技术中的风冷炉体和水冷炉体对抽取出来的热量利用率较低,有时甚至无法合理利用,大大浪费能源。
中国专利CN201510878510.3描述了一种用于连续烧结窑的可控降温炉体,包括炉膛壁,所述炉膛壁外周围设风冷外壁,所述风冷外壁与炉膛壁之间形成风冷腔,所述炉膛壁的外周沿长度方向固定套设若干间隔的散热翅片以及布置于散热翅片之间的多级拦风板,所述拦风板的外周相对于散热翅片向外伸出,多级拦风板平行设置且均与炉膛壁内腔的中轴线呈螺旋角度α;该发明具有螺旋风冷、冷却效率高且能可控降温等优点。
上述机构存在许多不足,如在进行连续烧结窑的降温时,同时对不同温度下的炉区进行快速降温,降温时消耗的能量高,大大浪费能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连续炉缓冷系统,通过设置缓冷控制组件进行炉门组件和通风管道组件的依次控制,实现炉门和通风管道的依次依次开关的同时进行不同温度炉区的依次降温处理,代替原有同时对不同温度炉区进行快速降温的方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连续烧结窑的降温时消耗的能量高,大大浪费能源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连续炉缓冷系统,包括炉体,还包括:
炉门组件,所述炉门组件包括沿所述炉体依次设置的第一炉门、第二炉门、第三炉门及第四炉门,所述炉门组件将炉体依次阻隔成第一炉区、第二炉区、第三炉区、第四炉区及第五炉区;
通风管道组件,所述通风管道组件包括沿所述炉体依次设置的第一通风管、第二通风管、第三通风管及第四通风管,所述第一通风管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炉区和第二炉区相连通,所述第二通风管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炉区和第三炉区相连通,所述第三通风管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炉区和第四炉区相连通,所述第四通风管两端分别与所述第四炉区和第五炉区相连通;以及
缓冷控制组件,所述缓冷控制组件包括第一控制件及第二控制件,所述第一控制件设置于所述炉体上且与所述第一炉门和第二炉门配合安装,所述第二控制件设置于所述炉体上且与所述第三炉门和第四炉门配合安装。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炉门、第二炉门、第三炉门及第四炉门上依次设置有第一通风隔板、第二通风隔板、第三通风隔板及第四通风隔板且分别与对应炉门平行设置。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炉门、第二炉门、第三炉门及第四炉门上依次设置有第一控制齿条、第二控制齿条、第三控制齿条及第四控制齿条,且该第一控制齿条和第二控制齿条相对设置,该第三控制齿条和第四控制齿条相对设置。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通风管、第二通风管、第三通风管及第四通风管的正中间位置上依次设置有第一阀门口、第二阀门口、第三阀门口及第四阀门口,该第一阀门口、第二阀门口、第三阀门口及第四阀门口分别与所述第一通风隔板、第二通风隔板、第三通风隔板及第四通风隔板对应设置。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控制件包括:
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设置于所述炉体一侧;
第一驱动轮,所述第一驱动轮与所述第一驱动件驱动端固定连接,该第一驱动轮数量为两个;
第一从动轮,所述第一从动轮转动设置于所述炉体上,该第一从动轮数量为两组且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驱动轮两侧,该第一从动轮分别与所述第一驱动轮通过皮带联动设置,该第一从动轮上还设置有第一传动齿轮,该第一传动齿轮分别与所述第一控制齿条和第二控制齿条相啮合设置。
作为改进,所述第二控制件包括:
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设置于所述炉体一侧;
第二驱动轮,所述第二驱动轮与所述第二驱动件驱动端固定连接,该第二驱动轮数量为两个;
第二从动轮,所述第二从动轮转动设置于所述炉体上,该第二从动轮数量为两组且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驱动轮两侧,该第二从动轮分别与所述第二驱动轮通过皮带联动设置,该第二从动轮上还设置有第二传动齿轮,该第二传动齿轮分别与所述第三控制齿条和第四控制齿条相啮合设置。
作为改进,所述炉体上还设置有润滑缸,该润滑缸数量为四个且分别与炉门对应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较传统的连续炉缓冷系统,通过设置炉门组件将炉体阻隔成不同温度的炉区,在进行对不同炉区的降温处理时,缓冷控制组件进行通风管道组件及炉门组件的分开控制,对不同炉区内进行依次降温处理,使得高温区中的热量先向低温区进行散热,高温区内的热量与低温区内的热量达到热平衡时,通过再次控制缓冷控制组件使得低温区内的达到热平衡时的热量向进行散热,实现炉体降温过程中的依次降温,降低了降温时使用的能耗;
(2)本实用新型较传统的连续炉缓冷系统,通过设置第一控制件和第二控制件,在需要进行降温依次降温处理时,通过控制第一控制件使得第二炉门向上进行开启炉门并带动第二通风管的关闭,将第二炉区与第三炉区内进行完热平衡的热量向第一炉区内进行排放,同样的第二控制件的工作方式也是如此,该控制方式便于对炉体进行整体控制且安全可靠;
(3)本实用新型较传统的连续炉缓冷系统,通过设置炉门组件各个炉门下方设置润滑缸,使得炉门在进行各个炉区开关控制时实现炉门更加稳定的在炉体上进行滑动,确保炉门的正常开关。
总之,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降温效果好等优点,尤其适用于连续烧结窑设备技术领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为图3中A-A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6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图1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说明。
实施例一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2、3和4所示,一种连续炉缓冷系统,包括炉体1,还包括:
炉门组件2,所述炉门组件2包括沿所述炉体1依次设置的第一炉门21、第二炉门22、第三炉门23及第四炉门24,所述炉门组件2将炉体1依次阻隔成第一炉区11、第二炉区12、第三炉区13、第四炉区14及第五炉区15;
通风管道组件3,所述通风管道组件3包括沿所述炉体1依次设置的第一通风管31、第二通风管32、第三通风管33及第四通风管34,所述第一通风管31 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炉区11和第二炉区12相连通,所述第二通风管32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炉区12和第三炉区13相连通,所述第三通风管33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炉区13和第四炉区14相连通,所述第四通风管34两端分别与所述第四炉区14和第五炉区15相连通;以及
缓冷控制组件4,所述缓冷控制组件4包括第一控制件41及第二控制件42,所述第一控制件41设置于所述炉体1上且与所述第一炉门21和第二炉门22配合安装,所述第二控制件42设置于所述炉体1上且与所述第三炉门23和第四炉门24配合安装。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炉门组件2将炉体1阻隔成不同温度的炉区,在进行对不同炉区的降温处理时,缓冷控制组件4进行通风管道组件3及炉门组件2 的分开控制,对不同炉区内进行依次降温处理,使得高温区中的热量先向低温区进行散热,高温区内的热量与低温区内的热量达到热平衡时,通过再次控制缓冷控制组件3使得低温区内的达到热平衡时的热量向进行散热,实现炉体降温过程中的依次降温,降低了降温时使用的能耗。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第一炉区为11循环区,第二炉区12为升温区,第三炉区13为高温区,第四炉区14为降温区,第五炉区15为冷却区,各炉区之间的加热温度关系满足,第三炉区13>第二炉区12>第一炉区11;第三炉区13 >第四炉区14>第五炉区15。
进一步地,如图1、2、3和4所示,所述第一炉门21、第二炉门22、第三炉门23及第四炉门24上依次设置有第一通风隔板211、第二通风隔板221、第三通风隔板231及第四通风隔板241且分别与对应炉门平行设置。
进一步地,如图1、2、3和4所示,所述第一炉门21、第二炉门22、第三炉门23及第四炉门24上依次设置有第一控制齿条212、第二控制齿条222、第三控制齿条232及第四控制齿条242,且该第一控制齿条212和第二控制齿条222 相对设置,该第三控制齿条232和第四控制齿条242相对设置。
进一步地,如图1、2、3和4所示,所述第一通风管31、第二通风管32、第三通风管33及第四通风管34的正中间位置上依次设置有第一阀门口311、第二阀门口321、第三阀门口331及第四阀门口341,该第一阀门口311、第二阀门口321、第三阀门口331及第四阀门口341分别与所述第一通风隔板211、第二通风隔板221、第三通风隔板231及第四通风隔板241对应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第一控制件41和第二控制件42,在需要进行降温依次降温处理时,通过控制第一控制件41使得第二炉门21向上进行开启炉门并带动第二通风管32的关闭,将第二炉区12与第三炉区13内进行完热平衡的热量向第一炉区11内进行排放,同样的第二控制件42的工作方式也是如此,该控制方式便于对炉体进行整体控制且安全可靠。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所述第一控制件41包括:
第一驱动件411,所述第一驱动件411设置于所述炉体1一侧;
第一驱动轮412,所述第一驱动轮412与所述第一驱动件411驱动端固定连接,该第一驱动轮412数量为两个;
第一从动轮413,所述第一从动轮413转动设置于所述炉体1上,该第一从动轮413数量为两组且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驱动轮412两侧,该第一从动轮413 分别与所述第一驱动轮412通过皮带联动设置,该第一从动轮413上还设置有第一传动齿轮4131,该第一传动齿轮4131分别与所述第一控制齿条212和第二控制齿条222相啮合设置。
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所述第二控制件42包括:
第二驱动件421,所述第二驱动件421设置于所述炉体1一侧;
第二驱动轮422,所述第二驱动轮422与所述第二驱动件421驱动端固定连接,该第二驱动轮422数量为两个;
第二从动轮423,所述第二从动轮423转动设置于所述炉体1上,该第二从动轮423数量为两组且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驱动轮422两侧,该第二从动轮423 分别与所述第二驱动轮422通过皮带联动设置,该第二从动轮423上还设置有第二传动齿轮4231,该第二传动齿轮4231分别与所述第三控制齿条232和第四控制齿条242相啮合设置。
进一步地,如图1、2、3和4所示,所述炉体1上还设置有润滑缸16,该润滑缸16数量为四个且分别与炉门对应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炉门组件2各个炉门下方设置润滑缸16,使得炉门在进行各个炉区开关控制时实现炉门更加稳定的在炉体上进行滑动,确保炉门的正常开关。
工作过程:
如图1、4和5所示,在连续烧结窑炉体1内的工件在进行完高温加热时,依次控制第一控制件41和第一控制件42对第一炉区11、第二炉区12、第三炉区13、第四炉区14、第五炉区15进行依次降温,先将第三炉区13与第四炉区 14和第二炉区12之间达到热平衡,达到热平衡之后进行第四炉区14和第五炉区15之间的热交换,同时第二炉区12和第一炉区11之间同时进行热交换,该过程连续进行。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修改以适应具体的情况及材料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所有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连续炉缓冷系统,包括炉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炉门组件(2),所述炉门组件(2)包括沿所述炉体(1)依次设置的第一炉门(21)、第二炉门(22)、第三炉门(23)及第四炉门(24),所述炉门组件(2)将炉体(1)依次阻隔成第一炉区(11)、第二炉区(12)、第三炉区(13)、第四炉区(14)及第五炉区(15);
通风管道组件(3),所述通风管道组件(3)包括沿所述炉体(1)依次设置的第一通风管(31)、第二通风管(32)、第三通风管(33)及第四通风管(34),所述第一通风管(31)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炉区(11)和第二炉区(12)相连通,所述第二通风管(32)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炉区(12)和第三炉区(13)相连通,所述第三通风管(33)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炉区(13)和第四炉区(14)相连通,所述第四通风管(34)两端分别与所述第四炉区(14)和第五炉区(15)相连通;以及
缓冷控制组件(4),所述缓冷控制组件(4)包括第一控制件(41)及第二控制件(42),所述第一控制件(41)设置于所述炉体(1)上且与所述第一炉门(21)和第二炉门(22)配合安装,所述第二控制件(42)设置于所述炉体(1)上且与所述第三炉门(23)和第四炉门(24)配合安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炉缓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炉门(21)、第二炉门(22)、第三炉门(23)及第四炉门(24)上依次设置有第一通风隔板(211)、第二通风隔板(221)、第三通风隔板(231)及第四通风隔板(241)且分别与对应炉门平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炉缓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炉门(21)、第二炉门(22)、第三炉门(23)及第四炉门(24)上依次设置有第一控制齿条(212)、第二控制齿条(222)、第三控制齿条(232)及第四控制齿条(242),且该第一控制齿条(212)和第二控制齿条(222)相对设置,该第三控制齿条(232)和第四控制齿条(242)相对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连续炉缓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风管(31)、第二通风管(32)、第三通风管(33)及第四通风管(34)的正中间位置上依次设置有第一阀门口(311)、第二阀门口(321)、第三阀门口(331)及第四阀门口(341),该第一阀门口(311)、第二阀门口(321)、第三阀门口(331)及第四阀门口(341)分别与所述第一通风隔板(211)、第二通风隔板(221)、第三通风隔板(231)及第四通风隔板(241)对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连续炉缓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件(41)包括:
第一驱动件(411),所述第一驱动件(411)设置于所述炉体(1)一侧;
第一驱动轮(412),所述第一驱动轮(412)与所述第一驱动件(411)驱动端固定连接,该第一驱动轮(412)数量为两个;
第一从动轮(413),所述第一从动轮(413)转动设置于所述炉体(1)上,该第一从动轮(413)数量为两组且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驱动轮(412)两侧,该第一从动轮(413)分别与所述第一驱动轮(412)通过皮带联动设置,该第一从动轮(413)上还设置有第一传动齿轮(4131),该第一传动齿轮(4131)分别与所述第一控制齿条(212)和第二控制齿条(222)相啮合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连续炉缓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件(42)包括:
第二驱动件(421),所述第二驱动件(421)设置于所述炉体(1)一侧;
第二驱动轮(422),所述第二驱动轮(422)与所述第二驱动件(421)驱动端固定连接,该第二驱动轮(422)数量为两个;
第二从动轮(423),所述第二从动轮(423)转动设置于所述炉体(1)上,该第二从动轮(423)数量为两组且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驱动轮(422)两侧,该第二从动轮(423)分别与所述第二驱动轮(422)通过皮带联动设置,该第二从动轮(423)上还设置有第二传动齿轮(4231),该第二传动齿轮(4231)分别与所述第三控制齿条(232)和第四控制齿条(242)相啮合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炉缓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上还设置有润滑缸(16),该润滑缸(16)数量为四个且分别与炉门对应设置。
CN201820474258.9U 2018-04-04 2018-04-04 一种连续炉缓冷系统 Active CN2081871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74258.9U CN208187133U (zh) 2018-04-04 2018-04-04 一种连续炉缓冷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74258.9U CN208187133U (zh) 2018-04-04 2018-04-04 一种连续炉缓冷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187133U true CN208187133U (zh) 2018-12-04

Family

ID=644364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474258.9U Active CN208187133U (zh) 2018-04-04 2018-04-04 一种连续炉缓冷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1871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63980C (zh) 一种双层辊底式连续球化退火炉
CN204325430U (zh) 一种冷却速度可控的低压气冷真空退火炉
CN200940153Y (zh) 双层辊底式连续球化退火炉
CN103898280A (zh) 一种可余热利用的辊棒式快冷炉
CN201170691Y (zh) 盐芯烧结炉
CN208187133U (zh) 一种连续炉缓冷系统
CN202297699U (zh) 一种连续式保护气氛加热高压气淬炉
CN207062135U (zh) 一种浮法玻璃生产用退火窑边部升温装置
CN101314810A (zh) 热处理炉余热利用及预热升温系统
CN201261794Y (zh) 密封快冷室
CN209652361U (zh) 一种可对热量进行回收利用的退火炉
CN113446849A (zh) 一种低温纯氧混电熔铝炉
CN200996035Y (zh) 一种光亮退火炉的风冷装置
CN203112868U (zh) 一种可余热利用的辊棒式快冷炉
CN203999686U (zh) 一种能耗优化的等温正火炉
CN104178604A (zh) 一种能耗优化的等温正火炉
CN105466213B (zh) 一种用于连续烧结窑的可控降温炉体
CN207793384U (zh) 一种用于海绵钛生产的强制通风井式电阻炉
CN202220189U (zh) 一种连续式保护气氛加热高压气淬炉
CN205803555U (zh) 节能环保的带式焙烧机
CN203999687U (zh) 用于等温正火炉缓冷预热的热交换器
CN220524674U (zh) 一种炉内降温装置
CN206447929U (zh) 快速、恒温铝合金热处理炉
CN201224750Y (zh) 热处理炉余热利用及预热升温系统
CN207468479U (zh) 一种综合型浮法玻璃退火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