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84904U - 汽车压力能震动能发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汽车压力能震动能发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184904U
CN208184904U CN201820630892.7U CN201820630892U CN208184904U CN 208184904 U CN208184904 U CN 208184904U CN 201820630892 U CN201820630892 U CN 201820630892U CN 208184904 U CN208184904 U CN 2081849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energy
shock energy
generation system
electricity gene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63089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苏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063089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1849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1849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18490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压力能震动能发电系统,包括发电机、变速器、压力能发电系统、震动能发电系统、差步提取器,所述压力能发电系统位于车轮内,车轮转轴与车架之间设有震动能发电系统,刹车与车轮转轴之间设有差步提取器,所述压力能发电系统、震动能发电系统、差步提取器均与变速器连接,所述变速器与发电机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汽车压力能震动能发电系统可以应用到各类汽车上,利用汽车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压力能、震动能、刹车能来进行发电,为汽车的电源进行供电,既合理利用了汽车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动能,也使得汽车电源供给更加方便。

Description

汽车压力能震动能发电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发电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压力能震动能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一种应用极其广泛的交通工具,汽车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动能因没有利用起来而造成了能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解决汽车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动能因没有利用起来而造成了能源浪费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汽车压力能震动能发电系统。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汽车压力能震动能发电系统,包括发电机、变速器、压力能发电系统、震动能发电系统、差步提取器,所述压力能发电系统位于车轮内,车轮转轴与车架之间设有震动能发电系统,刹车与车轮转轴之间设有差步提取器,所述压力能发电系统、震动能发电系统、差步提取器均与变速器连接,所述变速器与发电机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压力能发电系统包括压力能发电机、固定增速齿轮、主动齿轮、压力能双向转单向器,所述压力能发电机固定在车轮轮毂上,所述压力能发电机外侧壁设有若干个固定增速齿轮,所述固定增速齿轮外侧设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外侧与若干个压力能双向转单向器前部相互咬合,所述压力能双向转单向器尾部连接在轮胎内侧,所述压力能双向转单向器接收汽车使用过程中车轮对路面的压力能,并将不同方向的动能转换为同一方向动能,方便利用。
进一步地,所述压力能双向转单向器形状为Y型。
进一步地,所述压力能双向转单向器包括单向活动块、活动节枝、伸缩柱、弹簧,两块单向活动块位于主动齿轮外侧,两根活动节枝前端分别与所述两块单向活动块连接,两根活动节枝末端与伸缩柱前端轴连接,所述弹簧套合在伸缩柱上。
进一步地,所述震动能发电系统包括震动能双向转单向器、横向连杆、震动连杆,所述震动连杆前端与车轮转轴连接,所述震动连杆末端与横向连杆前端连接,所述横向连杆末端与震动能双向转单向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震动能双向转单向器接收汽车使用过程中车身的震动能,并将不同方向的动能转换为同一方向动能,方便利用。
进一步地,所述震动能双向转单向器包括第一震动能输入主齿轮、第二震动能输入主齿轮、震动能输入转轴、震动能输入副齿轮、第一震动能单向输出齿轮、第二震动能单向输出齿轮、震动能输出转轴,所述第一震动能输入主齿轮与第二震动能输入主齿轮固定在震动能输入转轴上,所述第一震动能单向输出齿轮与第二震动能单向输出齿轮套合在震动能输出转轴上,所述第一震动能输入主齿轮与第一震动能单向输出齿轮相互咬合,所述震动能输入副齿轮一侧与第二震动能输入主齿轮相互咬合,所述震动能输入副齿轮另一侧与第二震动能单向输出齿轮相互咬合。
进一步地,所述差步提取器为行星齿轮结构,所述差步提取器包括齿圈、输入齿轮、第一输入转轴、行星轮、太阳轮、第二输入转轴、行星支架,所述输入齿轮固定在第一输入转轴上,所述输入齿轮与齿圈相互咬合,所述齿圈中部设有太阳轮,所述太阳轮固定在第二输入转轴上,所述齿圈内壁上设有行星支架,所述行星支架上设有若干个行星轮,所述行星轮的齿轮与太阳轮的齿轮相互咬合,所述行星轮的齿轮与齿圈的齿轮相互咬合,所述差步提取器可在车轮转动时,替代压力能发电机和固定增速齿轮,直接将主动齿轮和轮毂产生的动能提取为压力能输出到车中变速发电,避免主动齿轮直接连接发电机造成汽车一直制动,并可以在脚踏刹车系统制动齿圈时收集刹车能。
进一步地,所述变速器包括输入锥体、输出锥体、同步带、输入变速控制块、输出变速控制块,所述同步带内表面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输入锥体和输出锥体,所述同步带外表面上下两侧分别连接有输入变速控制块和输出变速控制块,所述输入锥体与输出锥体通过同步带连接,再经过输入变速控制块与输出变速控制块同步控制同步带移动实现变速。
进一步地,所述输入锥体和输出锥体上设有若干列四棱锥,相邻两列之间的四棱锥错开排列,相邻两列四棱锥之间形成V形槽,所述同步带内表面的同步齿为根据锥体上V形槽特制的三棱柱形,所述输入锥体的四棱锥和输出锥体的四棱锥均与同步带的同步齿相互咬合,此结构既使得同步带不会自由的向半径小的一侧跑偏,又方便控制同步带向半径大或者半径小的一侧滑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汽车压力能震动能发电系统可以应用到各类汽车上,利用汽车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压力能、震动能、刹车能来进行发电,为汽车的电源进行供电,既合理利用了汽车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动能,也使得汽车电源供给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压力能震动能发电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压力能发电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压力能双向转单向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震动能发电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震动能双向转单向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差步提取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变速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发电机;2、变速器;21、输入锥体;22、输出锥体;23、同步带;24、输入变速控制块;25、输出变速控制块;26、四棱锥;3、压力能发电系统;31、压力能发电机;32、固定增速齿轮;33、主动齿轮;34、压力能双向转单向器;341、单向活动块;342、活动节枝;343、伸缩柱;344、弹簧;4、震动能发电系统;41、震动能双向转单向器;411、第一震动能输入主齿轮;412、第二震动能输入主齿轮;413、震动能输入转轴;414、震动能输入副齿轮;415、第一震动能单向输出齿轮;416、第二震动能单向输出齿轮;417、震动能输出转轴;42、横向连杆;43、震动连杆;5、差步提取器;51、齿圈; 52、输入齿轮;53、第一输入转轴;54、行星轮;55、太阳轮;56、第二输入转轴;57、行星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所示,一种汽车压力能震动能发电系统,包括发电机1、变速器2、压力能发电系统3、震动能发电系统4、差步提取器5,所述压力能发电系统3位于车轮内,车轮转轴与车架之间设有震动能发电系统4,刹车与车轮转轴之间设有差步提取器5,所述压力能发电系统3、震动能发电系统4、差步提取器5均与变速器2连接,所述变速器2与发电机1连接。
优选地,所述压力能发电系统3包括压力能发电机31、固定增速齿轮32、主动齿轮33、压力能双向转单向器34,所述压力能发电机31固定在车轮轮毂上,所述压力能发电机31外侧壁设有若干个固定增速齿轮32,所述固定增速齿轮32外侧设有主动齿轮33,所述主动齿轮33外侧与若干个压力能双向转单向器34前部相互咬合,所述压力能双向转单向器34尾部连接在轮胎内侧,所述压力能双向转单向器34接收汽车使用过程中车轮对路面的压力能,并将不同方向的动能转换为同一方向动能,方便利用。
优选地,所述压力能双向转单向器34形状为Y型。
优选地,所述压力能双向转单向器34包括单向活动块341、活动节枝342、伸缩柱343、弹簧344,两块单向活动块341位于主动齿轮33外侧,两根活动节枝342前端分别与所述两块单向活动块341连接,两根活动节枝342末端与伸缩柱344前端轴连接,所述弹簧344套合在伸缩柱343上。
优选地,所述震动能发电系统4包括震动能双向转单向器41、横向连杆42、震动连杆43,所述震动连杆43前端与车轮转轴连接,所述震动连杆43末端与横向连杆42前端连接,所述横向连杆42末端与震动能双向转单向器4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震动能双向转单向器41接收汽车使用过程中车身的震动能,并将不同方向的动能转换为同一方向动能,方便利用。
优选地,所述震动能双向转单向器41包括第一震动能输入主齿轮411、第二震动能输入主齿轮412、震动能输入转轴413、震动能输入副齿轮414、第一震动能单向输出齿轮415、第二震动能单向输出齿轮416、震动能输出转轴417,所述第一震动能输入主齿轮411与第二震动能输入主齿轮412固定在震动能输入转轴413上,所述第一震动能单向输出齿轮415与第二震动能单向输出齿轮 416套合在震动能输出转轴417上,所述第一震动能输入主齿轮411与第一震动能单向输出齿轮415相互咬合,所述震动能输入副齿轮414一侧与第二震动能输入主齿轮412相互咬合,所述震动能输入副齿轮414另一侧与第二震动能单向输出齿轮416相互咬合。
优选地,所述差步提取器5为行星齿轮结构,所述差步提取器5包括齿圈 51、输入齿轮52、第一输入转轴53、行星轮54、太阳轮55、第二输入转轴56、行星支架57,所述输入齿轮52固定在第一输入转轴53上,所述输入齿轮52与齿圈51相互咬合,所述齿圈51中部设有太阳轮55,所述太阳轮55固定在第二输入转轴56上,所述齿圈51内壁上设有行星支架57,所述行星支架57上设有若干个行星轮54,所述行星轮54的齿轮与太阳轮55的齿轮相互咬合,所述行星轮54的齿轮与齿圈51的齿轮相互咬合,所述差步提取器5可在车轮转动时,替代压力能发电机31和固定增速齿轮32,直接将主动齿轮33和轮毂产生的动能提取为压力能输出到车中变速发电,避免主动齿轮33直接连接发电机1造成汽车一直制动,并可以在脚踏刹车系统制动齿圈51时收集刹车能。
优选地,所述变速器2包括输入锥体21、输出锥体22、同步带23、输入变速控制块24、输出变速控制块25,所述同步带23内表面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输入锥体21和输出锥体22,所述同步带23外表面上下两侧分别连接有输入变速控制块24和输出变速控制块25,所述输入锥体21与输出锥体22通过同步带 23连接,再经过输入变速控制块24与输出变速控制块25同步控制同步带23移动实现变速。
优选地,所述输入锥体21和输出锥体22上设有若干列四棱锥26,相邻两列之间的四棱锥26错开排列,相邻两列四棱锥26之间形成V形槽,所述同步带23内表面的同步齿为根据锥体上V形槽特制的三棱柱形,所述输入锥体21 的四棱锥26和输出锥体21的四棱锥26均与同步带23的同步齿相互咬合,此结构既使得同步带23不会自由的向半径小的一侧跑偏,又方便控制同步带23 向半径大或者半径小的一侧滑动。
实施例2:
优选地,所述输入锥体21和输出锥体22上设有若干列三角突,相邻两列三角突26之间形成V形槽,所述同步带23内表面设有若干列三角突状同步齿,所述输入锥体21的三角突和输出锥体21的三角突均与同步带23的三角突状同步齿相互咬合,此结构既使得同步带23不会自由的向半径小的一侧跑偏,又方便控制同步带23向半径大或者半径小的一侧滑动。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Claims (9)

1.一种汽车压力能震动能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电机、变速器、压力能发电系统、震动能发电系统、差步提取器,所述压力能发电系统位于车轮内,车轮转轴与车架之间设有震动能发电系统,刹车与车轮转轴之间设有差步提取器,所述压力能发电系统、震动能发电系统、差步提取器均与变速器连接,所述变速器与发电机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压力能震动能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能发电系统包括压力能发电机、固定增速齿轮、主动齿轮、压力能双向转单向器,所述压力能发电机固定在车轮轮毂上,所述压力能发电机外侧壁设有若干个固定增速齿轮,所述固定增速齿轮外侧设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外侧与若干个压力能双向转单向器前部相互咬合,所述压力能双向转单向器尾部连接在轮胎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压力能震动能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能双向转单向器形状为Y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压力能震动能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能双向转单向器包括单向活动块、活动节枝、伸缩柱、弹簧,两块单向活动块位于主动齿轮外侧,两根活动节枝前端分别与所述两块单向活动块连接,两根活动节枝末端与伸缩柱前端轴连接,所述弹簧套合在伸缩柱上。
5.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压力能震动能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震动能发电系统包括震动能双向转单向器、横向连杆、震动连杆,所述震动连杆前端与车轮转轴连接,所述震动连杆末端与横向连杆前端连接,所述横向连杆末端与震动能双向转单向器的输入端连接。
6.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压力能震动能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震动能双向转单向器包括第一震动能输入主齿轮、第二震动能输入主齿轮、震动能输入转轴、震动能输入副齿轮、第一震动能单向输出齿轮、第二震动能单向输出齿轮、震动能输出转轴,所述第一震动能输入主齿轮与第二震动能输入主齿轮固定在震动能输入转轴上,所述第一震动能单向输出齿轮与第二震动能单向输出齿轮套合在震动能输出转轴上,所述第一震动能输入主齿轮与第一震动能单向输出齿轮相互咬合,所述震动能输入副齿轮一侧与第二震动能输入主齿轮相互咬合,所述震动能输入副齿轮另一侧与第二震动能单向输出齿轮相互咬合。
7.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压力能震动能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差步提取器为行星齿轮结构,所述差步提取器包括齿圈、输入齿轮、第一输入转轴、行星轮、太阳轮、第二输入转轴、行星支架,所述输入齿轮固定在第一输入转轴上,所述输入齿轮与齿圈相互咬合,所述齿圈中部设有太阳轮,所述太阳轮固定在第二输入转轴上,所述齿圈内壁上设有行星支架,所述行星支架上设有若干个行星轮,所述行星轮的齿轮与太阳轮的齿轮相互咬合,所述行星轮的齿轮与齿圈的齿轮相互咬合。
8.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压力能震动能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器包括输入锥体、输出锥体、同步带、输入变速控制块、输出变速控制块,所述同步带内表面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输入锥体和输出锥体,所述同步带外表面上下两侧分别连接有输入变速控制块和输出变速控制块。
9.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压力能震动能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锥体和输出锥体上设有若干列四棱锥,相邻两列之间的四棱锥错开排列,相邻两列四棱锥之间形成V形槽,所述同步带内表面的同步齿为根据锥体上V形槽特制的三棱柱形,所述输入锥体的四棱锥和输出锥体的四棱锥均与同步带的同步齿相互咬合。
CN201820630892.7U 2018-04-28 2018-04-28 汽车压力能震动能发电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1849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30892.7U CN208184904U (zh) 2018-04-28 2018-04-28 汽车压力能震动能发电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30892.7U CN208184904U (zh) 2018-04-28 2018-04-28 汽车压力能震动能发电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184904U true CN208184904U (zh) 2018-12-04

Family

ID=644316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630892.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184904U (zh) 2018-04-28 2018-04-28 汽车压力能震动能发电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18490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10362A (zh) * 2018-12-24 2019-04-12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能量采集型减速机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10362A (zh) * 2018-12-24 2019-04-12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能量采集型减速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916552U (zh) 一种三套轴式单向制动器双电机双行星排两档位混合动力总成
CN203864412U (zh) 一种双电机单行星排纯电机汽车驱动装置
DE112011101648T5 (de) Elektrofahrzeug-Antriebssystem
CN205632081U (zh) 一种纯电动车用动力总成
CN104175873A (zh) 一种四轮驱动电动汽车底盘驱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3093717U (zh) 混合动力驱动装置
CN208184904U (zh) 汽车压力能震动能发电系统
CN107521350A (zh) 一种新能源多动力智能组合系统无油车
CN206277949U (zh)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车轮全方位转向的转换装置及可全方位转向的电动汽车
CN107020943A (zh) 一种无级变速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
CN203766478U (zh) 混合动力系统及使用该混合动力系统的汽车
CN108150637A (zh) 一种多档ev动力装置
CN105235468A (zh) 主动悬架式火星车移动机构
CN205890525U (zh) 双电机‑单行星排动力装置及电动汽车
CN207747977U (zh) 一种电动踏板摩托车及其动力传动系统
CN207630940U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集成式行星齿轮减速差速电机
CN207328111U (zh) 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及车辆
JP2012001196A (ja) 電気自動車用足回りユニット
CN208057913U (zh) 一种多档ev动力装置
CN204279402U (zh) 驻车制动器的传动装置、驻车制动器和车辆
CN208198092U (zh) 一种车用混合动力装置
CN207711793U (zh) 一种适用于混合动力公交的双行星排驱动装置
CN205647173U (zh) 集成式行星减速车用电机
CN207328113U (zh) 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及车辆
CN204368393U (zh) 增速增扭变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204

Termination date: 2020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