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84857U - 应用于汽车燃油蒸发系统的集成单向阀式文氏管 - Google Patents

应用于汽车燃油蒸发系统的集成单向阀式文氏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184857U
CN208184857U CN201820666819.5U CN201820666819U CN208184857U CN 208184857 U CN208184857 U CN 208184857U CN 201820666819 U CN201820666819 U CN 201820666819U CN 208184857 U CN208184857 U CN 2081848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eck valve
venturi tube
wen
fuel oil
evaporation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66681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付静
罗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Endofa Automotive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Suzho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Suzhou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Suzhou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66681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1848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1848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1848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eck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汽车燃油蒸发系统的集成单向阀式文氏管,包括有文氏管本体,文氏管本体内设置有文丘里结构,位于文氏管本体顶部的主连接端上连接有主端盖,位于文氏管本体侧面的副连接端内设置有阀片组件,副连接端上连接有副端盖,构成单向阀结构,文氏管本体的出气端设置有母头连接件。由此,单向阀集成设计在文氏管上,有效减少了EVAP系统中零件数量,减少了对空间的占用。整体组件构成少,减少了传统的管子压装步骤,易于制造与现场安装。各个单向阀结构的角度能设计成弯头且可调的式样,满足管路走线调节需要。公头构造、母头构造有多种,可根据管路类型进行选配。使用后可以实现怠速稳定,拥有有效的单向导通控制效果。

Description

应用于汽车燃油蒸发系统的集成单向阀式文氏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向阀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汽车燃油蒸发系统的集成单向阀式文氏管。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针对汽车尾气排放、燃油蒸发泄露污染等问题的控制已成为汽车研发过程中的重点之一。基于已发布的《GB18352.6-2016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汽车允许挥发到大气中的量需要更加严格的控制,在汽车燃油蒸发控制系统(EVAP)中,来自燃油箱内的燃油蒸汽往往被暂时存储在与之连接的碳罐里,最后被脱附进入发动机燃烧。目前通过在燃油蒸发控制系统(EVAP)中布置文氏管并匹配单向阀的技术方案被认为是提高碳罐中燃油蒸汽脱附效率的有效手段。
常用的燃油蒸汽脱附原理如下:
由于汽油的可挥发性,在汽车燃油蒸发系统中充满了燃油蒸汽,为防止燃油蒸汽累积过多而泄露到大气中,来自于燃油箱内的燃油蒸汽通过路径首先进入并附着存储于系统中的碳罐,当碳罐内的燃油蒸汽达到一定的饱和度后需要被脱附并进入发动机进行燃烧,由此保证碳罐能够持续吸附存储燃油蒸汽;燃油蒸汽从碳罐脱离出来通过有效路径最终进入发动机进行燃烧的行为称为脱附。
燃油蒸汽从碳罐脱附的路径包括有负压脱附路线,碳罐内燃油蒸汽在管路系统内流经电磁阀、单向阀节气门、进气歧管进入发动机。还包括有正压脱附路线,其为,碳罐内燃油蒸汽在管路系统内流经电磁阀、单向阀、文氏管、单向阀、涡轮增压器、节气门、进气歧管进入发动机。
为此,在现有的燃油蒸发控制系统(EVAP)中,有如下缺陷:单向阀和文氏管均为独立的零部件,零部件数量多,占用空间多。文氏管与单向阀需要通过管路连接,安装不便利。单向阀与单向阀、碳罐电磁阀分别通过三段管路与一个三通件连接,同样增加了零件量,占用了管路空间。更为重要的是,现有系统中没有单向阀,当节气门失效时,新鲜空气沿着管路依次通过空滤、文氏管、单向阀进入进气歧管,使得发动机怠速时的进气量过多,造成怠速不稳。
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应用于汽车燃油蒸发系统的集成单向阀式文氏管,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汽车燃油蒸发系统的集成单向阀式文氏管。
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汽车燃油蒸发系统的集成单向阀式文氏管,包括有文氏管本体,所述文氏管本体内设置有文丘里结构,其中:位于所述文氏管本体顶部的主连接端上连接有主端盖,位于所述文氏管本体侧面的副连接端内设置有阀片组件,所述副连接端上连接有副端盖,构成单向阀结构,所述文氏管本体的出气端设置有母头连接件。
进一步地,上述的应用于汽车燃油蒸发系统的集成单向阀式文氏管,其中,所述副连接端内,设置有阀片压紧端头,默认状态时,所述阀片组件与阀片压紧端头相接触。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应用于汽车燃油蒸发系统的集成单向阀式文氏管,其中,所述阀片组件,包括有阀片本体,所述阀片本体上设置有衔接尾部,所述阀片本体上分布有加强组件,所述衔接尾部与副端盖或是副连接端相连。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应用于汽车燃油蒸发系统的集成单向阀式文氏管,其中,所述加强组件为加强筋。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应用于汽车燃油蒸发系统的集成单向阀式文氏管,其中,所述主端盖为折角式端盖,所述折角式端盖与文氏管本体设置有主可调夹角,所述主可调夹角的角度为0至90°。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应用于汽车燃油蒸发系统的集成单向阀式文氏管,其中,所述主端盖与副端盖均包括有燃油蒸汽脱附进气端,所述燃油蒸汽脱附进气端的尾部设置有环状气流导向壁,所述环状气流导向壁外端套设有阀体连接端。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应用于汽车燃油蒸发系统的集成单向阀式文氏管,其中,所述燃油蒸汽脱附进气端为快插公头构造,或是为竹节接头构造。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应用于汽车燃油蒸发系统的集成单向阀式文氏管,其中,所述母头连接件为直连式快插母头构造;或是,所述母头连接件为90°弯头式快插母头构造。
再进一步地,上述的应用于汽车燃油蒸发系统的集成单向阀式文氏管,其中,所述90°弯头式快插母头构造与文氏管本体设置有副可调夹角,所述副可调夹角的角度为0至360°。
借由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单向阀集成设计在文氏管上,有效减少了EVAP系统中零件数量,减少了对空间的占用。
2、整体组件构成少,减少了传统的管子压装步骤,易于制造与现场安装。
3、各个单向阀结构的角度能设计成弯头且可调的式样,满足管路走线调节需要。
4、公头构造、母头构造有多种,可根据管路类型进行选配。
5、使用后可以实现怠速稳定,拥有有效的单向导通控制效果。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应用于汽车燃油蒸发系统的集成单向阀式文氏管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文氏管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燃油蒸汽脱附进气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阀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主可调夹角的分布示意图(采用折角式端盖)。
图6是副可调夹角的分布示意图(采用90°弯头式快插母头构造)。
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
1 文氏管本体 2 主连接端
3 主端盖 4 副连接端
5 阀片组件 6 副端盖
7 出气端 8 母头连接件
9 阀片压紧端头 10 阀片本体
11 衔接尾部 12 加强组件
13 主可调夹角 14 燃油蒸汽脱附进气端
15 环状气流导向壁 16 阀体连接端
17 副可调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6的应用于汽车燃油蒸发系统的集成单向阀式文氏管,包括有文氏管本体1,在文氏管本体1内设置有文丘里结构,其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为了实现单向导通控制,且满足集成化布局需要,位于文氏管本体1顶部的主连接端2上连接有主端盖3。同时,位于文氏管本体1侧面的副连接端4内设置有阀片组件5,副连接端4上连接有副端盖6,构成单向阀结构。并且,在文氏管本体1的出气端7设置有母头连接件8。
结合本实用新型一较佳的实施方式来看,为了提升气密性,在副连接端4内,设置有阀片压紧端头9,默认状态时,阀片组件5与对应的阀片压紧端头9相接触。这样,既可以保证阀片组件5的连接紧密,又可以在阀片组件5闭合期间保证有效贴合。同时,为了提高使用寿命,承受有效的气流冲击,本实用新型采用的阀片组件5,包括有阀片本体10,阀片本体10上设置有衔接尾部11,阀片本体10上分布有加强组件12。并且,为了减少加工成本,且提升阀片组件5的抗形变能力,采用的加强组件12为加强筋。
进一步来看,考虑到车内管路布局不同,为了实现有效的角度调节,提升装配吻合度,主端盖3可以为折角式端盖,令折角式端盖与文氏管本体1设置有主可调夹角13,主可调夹角13的角度为0至90°。装配时,可允许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组装。可调角度多,能适应车辆内部实际管路走向进行最佳调节。
结合实际实施来看,考虑到满足常用管路的接头需要,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主端盖3与副端盖6均包括有燃油蒸汽脱附进气端14。同时,为了实现稳定、有效的气流导向,燃油蒸汽脱附进气端14的尾部设置有环状气流导向壁15,环状气流导向壁15外端套设有阀体连接端16。并且,考虑到车辆类型的不同,其管路接口可能存在接口差异。为此,针对快插接头的管路来说,燃油蒸汽脱附进气端14为快插公头构造。或者,为了防松脱,可采用竹节接头构造。
同时,针对常规管路的公头位置分布来说,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母头连接件8可以为直连式快插母头构造。并且,为了兼顾空间布局的需要,可进行必要的角度调整,采用的母头连接件8还可以为90°弯头式快插母头构造。具体来说,90°弯头式快插母头构造与文氏管本体1设置有副可调夹角17,副可调夹角17的角度为0至360°。这样,可根据管路的实际走线,实现全角度的接插调整。
通过上述的文字表述并结合附图可以看出,采用本实用新型后,拥有如下优点:
1、单向阀集成设计在文氏管上,有效减少了EVAP系统中零件数量,减少了对空间的占用。
2、整体组件构成少,减少了传统的管子压装步骤,易于制造与现场安装。
3、各个单向阀结构的角度能设计成弯头且可调的式样,满足管路走线调节需要。
4、公头构造、母头构造有多种,可根据管路类型进行选配。
5、使用后可以实现怠速稳定,拥有有效的单向导通控制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应用于汽车燃油蒸发系统的集成单向阀式文氏管,包括有文氏管本体(1),所述文氏管本体(1)内设置有文丘里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文氏管本体(1)顶部的主连接端(2)上连接有主端盖(3),位于所述文氏管本体(1)侧面的副连接端(4)内设置有阀片组件(5),所述副连接端(4)上连接有副端盖(6),构成单向阀结构,所述文氏管本体(1)的出气端(7)设置有母头连接件(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汽车燃油蒸发系统的集成单向阀式文氏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连接端(4)内,设置有阀片压紧端头(9),默认状态时,所述阀片组件(5)与阀片压紧端头(9)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汽车燃油蒸发系统的集成单向阀式文氏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片组件(5),包括有阀片本体(10),所述阀片本体(10)上设置有衔接尾部(11),所述阀片本体(10)上分布有加强组件(12),所述衔接尾部(11)与副端盖(6)或是副连接端(4)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于汽车燃油蒸发系统的集成单向阀式文氏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组件(12)为加强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汽车燃油蒸发系统的集成单向阀式文氏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端盖(3)为折角式端盖,所述折角式端盖与文氏管本体(1)设置有主可调夹角(13),所述主可调夹角(13)的角度为0至9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汽车燃油蒸发系统的集成单向阀式文氏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端盖(3)与副端盖(6)均包括有燃油蒸汽脱附进气端(14),所述燃油蒸汽脱附进气端(14)的尾部设置有环状气流导向壁(15),所述环状气流导向壁(15)外端套设有阀体连接端(1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于汽车燃油蒸发系统的集成单向阀式文氏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油蒸汽脱附进气端(14)为快插公头构造,或是为竹节接头构造。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汽车燃油蒸发系统的集成单向阀式文氏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母头连接件(8)为直连式快插母头构造;或是,所述母头连接件(8)为90°弯头式快插母头构造。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于汽车燃油蒸发系统的集成单向阀式文氏管,其特征在于:所述90°弯头式快插母头构造与文氏管本体(1)设置有副可调夹角(17),所述副可调夹角(17)的角度为0至360°。
CN201820666819.5U 2018-05-07 2018-05-07 应用于汽车燃油蒸发系统的集成单向阀式文氏管 Active CN2081848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66819.5U CN208184857U (zh) 2018-05-07 2018-05-07 应用于汽车燃油蒸发系统的集成单向阀式文氏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66819.5U CN208184857U (zh) 2018-05-07 2018-05-07 应用于汽车燃油蒸发系统的集成单向阀式文氏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184857U true CN208184857U (zh) 2018-12-04

Family

ID=644326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666819.5U Active CN208184857U (zh) 2018-05-07 2018-05-07 应用于汽车燃油蒸发系统的集成单向阀式文氏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1848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131503U (zh) 碳罐脱附装置及汽车
US10557442B2 (en) Purge ejector assembly for an engine
CN102588154A (zh) 碳罐三通连接装置和该装置在增压汽油车中的连接结构
CN105437954A (zh) 用于orvr系统的蒸发管路
CN108425769A (zh) 一种适用于汽车燃油蒸发系统的集成双单向阀装置
CN208184858U (zh) 适用于汽车燃油蒸发系统的集成双单向阀装置
CN208184857U (zh) 应用于汽车燃油蒸发系统的集成单向阀式文氏管
CN108757238A (zh) 一种车辆进气系统
CN206017000U (zh) 集成式h型射流阀装置
CN207960799U (zh) 适用于汽车evap系统的集成式文氏管
CN206539422U (zh) 汽车及其碳罐脱附装置
CN207761831U (zh) 用于燃油蒸发系统的三通管总成
CN205349565U (zh) 燃油蒸汽文氏阀及燃油蒸汽排放控制系统
CN208184828U (zh) 可匹配传感器式文氏管装置
CN210217949U (zh) 一种汽车用燃油蒸汽脱附管路结构
CN204312216U (zh) 一种应用在小排量增压发动机上的新型燃油蒸发系统
CN209671097U (zh) 碳罐连接管路
CN208347954U (zh) 用于连接燃油箱与炭罐的积液器及燃油箱蒸发排放系统
CN207686868U (zh) 一种新型双单向阀结构
CN207161229U (zh) 适用于汽车燃油蒸发系统的集成式双单向阀装置
CN206968392U (zh) 一种加油装置
CN113775440A (zh) 一种燃油蒸发控制系统
CN209634276U (zh) 汽车燃油蒸发管
CN111907324A (zh) 燃油系统及车辆
CN210234661U (zh) 燃油系统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5000 unit a, 1st floor, No.6 factory building, Xinxing Industrial Square, 78 Xinglin street, Suzhou Industrial Park,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uzhou Endofa Automotive Systems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000 unit a, 1st floor, No.6 factory building, Xinxing Industrial Square, 78 Xinglin street, Suzhou Industrial Park,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UZHOU ENDUFA AUTOMOBILE SYSTEM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