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80495U - 转印设备及物料转印生产线 - Google Patents

转印设备及物料转印生产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180495U
CN208180495U CN201720389841.5U CN201720389841U CN208180495U CN 208180495 U CN208180495 U CN 208180495U CN 201720389841 U CN201720389841 U CN 201720389841U CN 208180495 U CN208180495 U CN 2081804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age
transfer
vacuum
feeding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38984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伊斯梅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DECO-PRO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rp.,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 Keyou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Shandong Keyou Wear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 Keyou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Shandong Keyou Wear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Ltd By Share Ltd filed Critical Dai Keyou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38984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180495U/zh
Priority to CN201820497911.3U priority patent/CN2084692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1804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1804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印设备及物料转印生产线,包括上料装置、分料装置、输送装置、转印炉和控制装置;上料装置的传送带位于转印炉的进料口上方,分料装置设置在传送带位置,用于向输送装置上备料;控制装置分别与上料装置、分料装置、输送装置和转印炉相连接;输送装置穿过转印炉安装,第一输送架和第二输送架分别设置有传动机构,真空吸头分别相对设置在第一输送架和第二输送架上,并与传动机构相传动连接,且第一输送架和第二输送架上分别设置有多个真空吸头,并分别穿过转印炉安装,驱动机构与传动机构相连接,驱动传动机构转动,以使真空吸头绕输送架循环传动的穿过转印炉,实现持续吸真空作业进行转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能。

Description

转印设备及物料转印生产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转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转印设备及物料转印生产线
背景技术
目前,热转印技术是一种表面处理技术,其可将具有各式图样的胶膜,以热烫印手段,使胶膜通过热熔胶贴覆于物品表面,据以提高物品附加价值,或者延长物品使用寿命。
现有的铝型材木纹转印的工艺中,当前一个工序结束后需要操作者把铝型材转到下一道设备中,增加了人工操作。且热转印炉设计固定,以至于产能也无太大的增减。对于旧式工艺的问题,操作者开始寻求一种自动化程度高,耗能低,产量高的新型设备。
在传统转印设备中,转印炉的设计比较固定,箱式的烘炉,两个抽真空床架,分别在炉前后,在不工作时候,处于炉外面。操作者把包膜的铝型材才转移到抽真空床架上进行抽真空,床架平走进入炉内烘烤,烘烤的铝型材数量固定,产能效率低,自动化程度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印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产能低、耗人工和生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多个上述转印设备的物料转印生产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的转印设备,
包括上料装置、分料装置、输送装置、转印炉和控制装置;
所述上料装置的传送带位于所述转印炉的进料口上方,所述分料装置设置在所述传送带位置,用于向所述输送装置上备料;
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上料装置、分料装置、输送装置和转印炉相连接;
所述输送装置穿过所述转印炉安装,且所述输送装置包括第一输送架、第二输送架、驱动机构、传动机构和真空吸头;
所述第一输送架和所述第二输送架并排设置,所述第一输送架和所述第二输送架分别设置有所述传动机构,所述真空吸头分别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架和所述第二输送架上,并与传动机构相传动连接,且所述第一输送架和所述第二输送架上分别设置有多个所述真空吸头,并分别穿过转印炉安装,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传动机构相连接,驱动所述传动机构转动,以使所述真空吸头在输送架的上层和下层循环传动的穿过所述转印炉,,且所述真空吸头连接有抽真空机构,所述真空吸头在所述传动机构上移动进入所述转印炉前,能够持续对所述真空吸头上的物料转印膜进行抽真空。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动轴、传送链和传动齿轮;
所述第一输送架和所述第二输送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传动轴,所述传动齿轮设置在所述传动轴上,所述传送链从所述第一输送架的一端的传动齿轮至另一端的传动齿轮呈循环链设置,所述传送链上相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真空吸头,所述真空吸头跟随所述传送链循环转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输送架上和所述第二输送架上分别设置有所述抽真空机构,所述抽真空机构与所述真空吸头的末端相连通,并相滑动连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抽真空机构包括抽真空机、真空槽;
所述真空槽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架和所述第二输送架的侧面,所述真空槽的开口与所述真空吸头的末端滑动连接;
所述真空机与所述真空槽通过管路相连通。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真空槽内分别设置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将所述真空槽分隔成预备段、主抽真空段和吹风段,所述预备段和所述真空段通过旁通管路相连通,且所述旁通管路上设置有旁通阀;
所述主抽真空段与所述抽真空机相连通,所述吹风段与鼓风机通过管路连通。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吹风段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架和第二输送架的出料端,且所述第一输送架和第二输送架的出料端分别设置有分膜装置,所述分膜装置设置在所述吹风段,所述分膜装置包括两个驱动电机和与每个所述驱动电机连接的滚动轮。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上料装置包括传送机构,所述传送机构的出料口处设置有包膜机构,所述包膜机构包括:传送台,所述传送台的入料口旁设置有转印膜封装装置,所述传送台的出料口旁设置有断膜机构;所述物料传送机构用于将物料传送至所述传送台,所述包膜机构用于将转印膜包覆于所述物料上,所述传送台用于将转印膜与物料运送至所述传送台的出料口,所述断膜机构用于切断转印膜,所述传送带将物料传送至所述转印炉的进料口上方。
更进一步的,所述转印膜封装装置为超声波焊膜机。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至少设置有两组所述输送装置穿过所述转印炉,所述传送带将物料传送至每个所述转印炉的进料口上方,所述分料装置将物料相对应的分配到每个所述输送装置的上方的所述分料装置的承载架上。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输送架上设置有横移机构,所述横移机构用于调整所述第一输送架和所述第二输送架之间的距离。
更进一步的,所述横移机构包括基板和、移动轮和驱动装置;
所述移动轮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架的底部,且所述移动轮上设置有传动齿;
所述基板设置在地面上,并设置有与所述移动轮的传动齿相啮合的固定齿;
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架上,并与所述移动轮相连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输送架和所述第二输送架之间设置有多个支撑架,且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所述传动机构。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物料转印生产线,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转印设备。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印设备,上料装置将物料进行包转印膜,切膜封膜后,经过传送带至转印炉的进料口上方,分料装置将对应物料分配到分料装置的承载架上,第一输送架和第二输送架并排设置,两个输送架上的真空吸头相对设置,待转印物料放置在两个相对真空吸头上,进行对转印膜抽真空处理,两个输送架上可以放置多个待转印物料,在传动机构的作用下,循环式的通过转印炉进行转印,在转印设备的出料口将物料卸下,在工作过程中,可以对传动机构进行匀速设置,也可以进行步进式的设置,设定预定的时间,使操作者在物料传送中进行上料抽真空,可以实现边下料边上料实现连续作业,提高了生产效率,从而提高了转印产能。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印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印设备的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转印设备的输送装置的第一输送架与横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的转印设备的输送装置的真空吸头的局部装配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所示的转印设备的输送装置的真空吸头与真空槽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转印设备的分膜装置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第一输送架;20-第二输送架;30-真空吸头;40-传动机构;41-传动轴;42-传动齿轮;43-传送链;50-转印炉;60-横移机构;61-基板;611-固定齿;62-移动轮;70-真空槽;71-预备段;72-主抽真空段;73-吹风段;74-旁通管路;75-旁通阀;80-支撑架;91-滚动轮;92-驱动电机;101-上料装置;102-传送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转印设备,
包括上料装置101、分料装置、输送装置、转印炉50和控制装置;
所述上料装置101的传送带102位于所述转印炉的进料口上方,所述分料装置设置在所述转送带102位置,用于向所述输送装置上备料;
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上料装置101、分料装置、输送装置和转印炉50相连接;
所述输送装置穿过所述转印炉安装,且所述输送装置包括第一输送架10、第二输送架20、驱动机构、传动机构40和真空吸头;
所述第一输送架10和所述第二输送架20并排设置,所述第一输送架10和所述第二输送架20分别设置有所述传动机构40,所述真空吸头分别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架10和所述第二输送架20上,并与传动机构40相传动连接,且所述第一输送架10和所述第二输送架20上分别设置有多个所述真空吸头,并分别穿过所述转印炉设置,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传动机构40相连接,驱动所述传动机构40转动,以使所述真空吸头30在输送架的上层和下层循环传动的穿过所述转印炉,且所述真空吸头30连接有抽真空机构,所述真空吸头30在所述传动机构40上移动进入所述转印炉前,能够持续对所述真空吸头30上的物料转印膜进行抽真空。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第一输送架10上设置有横移机构60,横移机构60用于调整第一输送架10和第二输送架20之间的距离。具体地,移动轮62设置在第一输送架10的底部,且移动轮62上设置有传动齿;基板61设置在地面上,并设置有与移动轮62的传动齿相啮合的固定齿611;驱动装置设置在第一输送架10上,并与移动轮62相连接。驱动装置可以选择电机驱动、液压驱动或者气缸驱动多种,更具体地,驱动装置驱动移动轮62在地面的基板61上的固定齿611上移动,进而带动第一输送架10移动,更好的调整第一输送架10与第二输送架20之间的距离,为了实现对不同长度的物料的传送。
在一种具体地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和图6所示,第一输送架10和第二输送架2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传动轴41,传动齿轮42设置在传动轴41轴上,传送链从第一输送架10的一端的传动齿轮42至另一端的传动齿轮42呈循环链设置,传送链上相间隔设置有多个真空吸头30,真空吸头30具体数目可以按需要就行设置真空吸头30跟随传送链循环转动。
具体地,如图4和图5所示,抽真空机构与真空吸头30的末端相连通,真空槽70分别设置在第一输送架10和第二输送架20的侧面,真空槽70的开口处设有卡槽,卡槽与真空吸头30末端的滑板连接,其中,滚轮固定在真空吸头的支架上,同时,滚轮在输送架的传送链滚动,带动真空吸头30移动;抽真空机与真空槽70通过管路相连通,真空吸头30在真空槽70内通过卡槽与滑板相滑动连接,抽真空机对真空槽70进行持续抽真空处理。更具体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将真空槽70分隔成预备段71、主抽真空段72和吹风段73,预备段71和真空段通过旁通管路74相连通,且旁通管路74上设置有旁通阀75,主抽真空段72与抽真空机相连通,吹风段与鼓风机通过管路连通。
在另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吹风段73设置在第一输送架10和第二输送架20的出料端,且第一输送架10和第二输送架20的出料端分别设置有分膜装置,分膜装置设置在吹风段73,分膜装置包括两个驱动电机92和与每个驱动电机92连接的滚动轮91。滚动轮91对真空吸头30的端部与物料接口处进行滚动分膜,使转印膜从物料上分开,为了在转印完毕后对转印膜进行更好的分开,提高了产品的使用方便性。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第一输送架10和第二输送架20之间设置有多个支撑架80,且支撑架80上设置有传动机构40。支撑架80的布置保证了物料在输送装置上的可靠性,支撑架80的数量优选为两个,当然,支撑架80也可以选择三个或四个等等。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传送机构的出料口处设置有包膜机构,包膜机构上的传送台的入料口旁设置有转印膜封装装置,传送台的出料口旁设置有断膜机构;物料传送机构用于将物料传送至传送台,包膜机构用于将转印膜包覆于物料上,传送台用于将转印膜与物料运送至传送台的出料口,断膜机构用于切断转印膜,传送带将物料传送至转印炉的进料口上方,其中,转印膜封装装置可选为超声波焊膜机,当然也可以选择其它焊膜机。
本实施例中,上料装置的传送台上物料,例如铝型材,在进行转印膜包装后,使用超声波焊膜机进行封装后,再经过断模机切割后,经过传送带传送至转印炉的进料口上方,分料装置将对应的铝型材分配到承载架上,使其与其对应的输送装置对应的转印炉使用,在第一输送架10和第二输送架20之间放置待转印物料,将待转印物料放置在相对的真空吸头30之间,驱动机构驱动传动轴41转动,带动传送链带动真空吸头30移动,同时,在真空槽70内进行吸真空,可以对真空吸头30进行吸真空,使待转印产品在移动中进行吸真空处理,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开始放置待转印物料时,可以在预备段71先放置待转印物料,可以打开旁通管路74的阀门直接进行抽真空,之后再进行移动中抽真空,经过转印炉50转印后,在吹风段73对转印膜封口处进行吹风处理,是转印膜脱离物料表面,同时,用两个转向相反的滚动轮91使转印膜揭开,方便对物料产品的下料处理,需要说明的是,在传动过程中,可以让传送链以匀速传动,传动速度足够使工人对物料的放置,也可以步进式进行传动,预设一定的时间,在输送装置上放置物料,本方案的设计,不用一批一批的进行传送转印,可以持续输送物料,在传动中吸真空处理,进行转印炉50加热转印,实现物料转印的完成。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物料转印生产线,包括实施一中所述的转印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提供的物料转印生产线,设置有实施例一提供的转印设备,因此具有实施例一的转印设备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就不一一赘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印设备,上料装置将物料进行包转印膜,切膜封膜后,经过传送带至转印炉的进料口上方,分料装置将对应物料分配到分料装置的承载架上,第一输送架和第二输送架并排设置,两个输送架上的真空吸头相对设置,待转印物料放置在两个相对真空吸头上,进行对转印膜抽真空处理,两个输送架上可以放置多个待转印物料,在传动机构的作用下,循环式的通过转印炉进行转印,在转印设备的出料口将物料卸下,在工作过程中,可以对传动机构进行匀速设置,也可以进行步进式的设置,设定预定的时间,使操作者在物料传送中进行上料抽真空,可以实现边下料边上料实现连续作业,提高了生产效率,从而提高了转印产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Claims (10)

1.一种转印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装置、分料装置、输送装置、转印炉和控制装置;
所述上料装置的传送带位于所述转印炉的进料口上方,所述分料装置设置在所述传送带位置,用于向所述输送装置上备料;
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上料装置、分料装置、输送装置和转印炉相连接;
所述输送装置穿过所述转印炉安装,且所述输送装置包括第一输送架、第二输送架、驱动机构、传动机构和真空吸头;
所述第一输送架和所述第二输送架并排设置,所述第一输送架和所述第二输送架分别设置有所述传动机构,所述真空吸头分别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架和所述第二输送架上,并与传动机构相传动连接,且所述第一输送架和所述第二输送架上分别设置有多个所述真空吸头,并分别穿过转印炉安装,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传动机构相连接,驱动所述传动机构转动,以使所述真空吸头在输送架的上层和下层循环传动的穿过所述转印炉,且所述真空吸头连接有抽真空机构,所述真空吸头在所述传动机构上移动进入所述转印炉前,能够持续对所述真空吸头上的物料转印膜进行抽真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印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动轴、传送链和传动齿轮;
所述第一输送架和所述第二输送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传动轴,所述传动齿轮设置在所述传动轴上,所述传送链从所述第一输送架的一端的传动齿轮至另一端的传动齿轮呈循环链设置,所述传送链上相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真空吸头,所述真空吸头跟随所述传送链循环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印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输送架上和所述第二输送架上分别设置有所述抽真空机构,所述抽真空机构与所述真空吸头的末端相连通,并相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印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抽真空机构包括抽真空机、真空槽;
所述真空槽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架和所述第二输送架的侧面,所述真空槽的开口与所述真空吸头的末端滑动连接;
所述真空机与所述真空槽通过管路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印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真空槽内分别设置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将所述真空槽分隔成预备段、主抽真空段和吹风段,所述预备段和所述真空段通过旁通管路相连通,且所述旁通管路上设置有旁通阀;
所述主抽真空段与所述抽真空机相连通,所述吹风段与鼓风机通过管路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印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吹风段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架和第二输送架的出料端,且所述第一输送架和第二输送架的出料端分别设置有分膜装置,所述分膜装置设置在所述吹风段,所述分膜装置包括两个驱动电机和与每个所述驱动电机连接的滚动轮。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印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料装置包括传送机构,所述传送机构的出料口处设置有包膜机构,所述包膜机构包括:传送台,所述传送台的入料口旁设置有转印膜封装装置,所述传送台的出料口旁设置有断膜机构;物料传送机构用于将物料传送至所述传送台,所述包膜机构用于将转印膜包覆于所述物料上,所述传送台用于将转印膜与物料运送至所述传送台的出料口,所述断膜机构用于切断转印膜,所述传送带将物料传送至所述转印炉的进料口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印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印膜封装装置为超声波焊膜机。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印设备,其特征在于,
至少设置有两组所述输送装置穿过所述转印炉,所述传送带将物料传送至每个所述转印炉的进料口上方,所述分料装置将物料相对应的分配到每个所述输送装置的上方的所述分料装置的承载架上。
10.一种物料转印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印设备。
CN201720389841.5U 2017-04-13 2017-04-13 转印设备及物料转印生产线 Active CN2081804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89841.5U CN208180495U (zh) 2017-04-13 2017-04-13 转印设备及物料转印生产线
CN201820497911.3U CN208469288U (zh) 2017-04-13 2018-04-09 转印设备及物料转印生产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89841.5U CN208180495U (zh) 2017-04-13 2017-04-13 转印设备及物料转印生产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180495U true CN208180495U (zh) 2018-12-04

Family

ID=6444149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389841.5U Active CN208180495U (zh) 2017-04-13 2017-04-13 转印设备及物料转印生产线
CN201820497911.3U Active CN208469288U (zh) 2017-04-13 2018-04-09 转印设备及物料转印生产线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497911.3U Active CN208469288U (zh) 2017-04-13 2018-04-09 转印设备及物料转印生产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208180495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64013A (zh) * 2017-04-13 2017-06-20 山东戴科优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转印设备及物料转印生产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69288U (zh) 2019-0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64397B (zh) 一种烘焙饼干自动转运装置
CN106135330B (zh) 一种立体式饼干生产流水线
CN211211198U (zh) 一种挑面装置
CN106628422A (zh) 基于杯子类易碎品柔性化自动包装机的柔性上料机构
CN108925596A (zh) 一种食品折叠设备
CN105394225A (zh) 茶叶全自动杀青机
CN208180495U (zh) 转印设备及物料转印生产线
CN108312700A (zh) 转印设备及物料转印生产线
CN103754414A (zh) 一种拉拉裤正反打包生产线
CN208263673U (zh) 转印设备的输送装置及转印设备
CN108935554A (zh) 一种面饼的制造方法
CN108935557A (zh) 一种用于食品生产的除灰抹油机构
CN204217743U (zh) 一种上芝麻机
CN103749582B (zh) 面片厚薄平衡压片切丝机
CN208377987U (zh) 用于食品加工的冷却式输送设备
CN108902218A (zh) 一种制饼设备
CN208134734U (zh) 一种圆饼青砖茶输送装置
CN201557529U (zh) 蛋品粘泥浆包灰机
CN211281765U (zh) 一种便于收集成品的枕式包装机
CN211569513U (zh) 一种间歇转匀速运动机构
CN103829161A (zh) 一种肠粉机
CN208925081U (zh) 一种往复式切面机
CN108312699A (zh) 转印设备的输送装置及转印设备
CN208697687U (zh) 一种具有进出模自动循环变向功能的滚压成型生产线
CN114655491B (zh) 一种基于宽度可调的热封装机构及其操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69 Yuzhong Road, Dongcheng Street, Linqu County, Weifa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ANDONG DECO-PRO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rp.,Ltd.

Patentee after: DAIKEYOU TECHNOLOGY (BEIJ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261000, Dongcheng Road, Dongcheng County, Weifang, Linqu, south of Castle Peak Road and west of Panlong Road, Shandong

Patentee before: SHANDONG DAIKEYOU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Ltd.

Patentee before: DAIKEYOU TECHNOLOGY (BEIJING)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105

Address after: 369 Yuzhong Road, Dongcheng Street, Linqu County, Weifa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ANDONG DECO-PRO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rp.,Ltd.

Address before: 369 Yuzhong Road, Dongcheng Street, Linqu County, Weifa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ANDONG DECO-PRO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rp.,Ltd.

Patentee before: DAIKEYOU TECHNOLOGY (BEIJING)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