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78976U - 一种车床铣床用夹刀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床铣床用夹刀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178976U
CN208178976U CN201820719420.9U CN201820719420U CN208178976U CN 208178976 U CN208178976 U CN 208178976U CN 201820719420 U CN201820719420 U CN 201820719420U CN 208178976 U CN208178976 U CN 2081789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plate
shell
communicating pipe
cut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71942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邵金元
沈义勇
苏立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hua Zhongxin Hardware Too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uanzhou Chestnut Trad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nzhou Chestnut Trad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uanzhou Chestnut Trad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71942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1789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1789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1789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床铣床用夹刀装置,其结构包括转动轴、转孔、螺丝、螺孔、固定装置、安装板、定位管、橡胶垫、阻挡版、气压孔、连通管、传动板,螺丝与连通管螺纹连接,螺孔与连通管为一体化结构,固定装置的右表面与连通管的左表面相贴合,安装板的内表面与定位管的外表面相贴合,本实用新型一种车床铣床用夹刀装置,结构上设有固定装置,将固定装置安装在设备上,通过将刀具旋转进外壳内部,通过固定板对刀具进行固定,同时通过刀具对翘板的挤压使得翘板绕固定转轴旋转对刀具进行固定,再通过气压管内部的气压,由吸盘对刀具进行密封吸合,通过固定装置使得刀具牢牢的固定住,防止刀具飞出。

Description

一种车床铣床用夹刀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车床铣床用夹刀装置,属于车床领域。
背景技术
车床铣床用夹刀装置,经济的繁荣带动工业的进步,为了提高产业的竞争力,各个制造厂商莫不投入经费及人力进行研发,在加工机械中,车床及铣床为必备的机械,以便用以进行各种车削及铣削的加工程序,而其皆依赖夹刀装置夹固刀架。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010251417.7的一种车床铣床用夹刀装置,其结构包括有一刀座,一定位件,一作动件及一中轴,该刀座上方具有一环座,该环座内侧设有一凹槽,该定位件下方设有一颈部,该颈部至少设有一容置孔,该容置孔中设有钢珠,但是该现有技术固定刀具不牢固,造成刀具工作时飞出。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车床铣床用夹刀装置,以解决的现有技术固定刀具不牢固,造成刀具工作时飞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车床铣床用夹刀装置,其结构包括转动轴、转孔、螺丝、螺孔、固定装置、安装板、定位管、橡胶垫、阻挡版、气压孔、连通管、传动板,所述螺丝与连通管螺纹连接,所述螺孔与连通管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固定装置的右表面与连通管的左表面相贴合,所述安装板的内表面与定位管的外表面相贴合,所述橡胶垫位于气压孔的左端,所述橡胶垫的左表面与安装板的右表面相贴合,所述固定装置嵌入安装于阻挡版的内部,所述气压孔与连通管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传动板与连通管链式连接,所述传动板位于固定装置的右端,所述阻挡版的左表面与橡胶垫的右表面相贴合,所述传动板位于定位管的右端,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外壳、卡齿、导通孔、缓冲板、固定板、翘板、卡槽、固定转轴、弹性片、吸盘、气压管,所述卡齿与固定板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外壳与导通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缓冲板嵌入安装于外壳的内部,所述翘板与固定转轴轴连接,所述固定转轴嵌入安装于外壳的内部,所述卡槽与外壳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吸盘位于外壳的内部,所述气压管嵌入安装于外壳的内部,所述述吸盘的右表面与气压管的左表面相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轴与传动板轴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转孔与连通管为一体化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的右表面与连通管的左表面相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的直径为4cm,高为10cm。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为圆柱体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螺丝由不锈钢制成,硬度高且不易生锈。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车床铣床用夹刀装置,结构上设有固定装置,将固定装置安装在设备上,通过将刀具旋转进外壳内部,通过固定板对刀具进行固定,同时通过刀具对翘板的挤压使得翘板绕固定转轴旋转对刀具进行固定,再通过气压管内部的气压,由吸盘对刀具进行密封吸合,通过固定装置使得刀具牢牢的固定住,防止刀具飞出。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车床铣床用夹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固定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转动轴-1、转孔-2、螺丝-3、螺孔-4、固定装置-5、安装板-6、定位管-7、橡胶垫-8、阻挡版-9、气压孔-10、连通管-11、传动板-12、外壳-501、卡齿-502、导通孔-503、缓冲板-504、固定板-505、翘板-506、卡槽-507、固定转轴-508、弹性片-509、吸盘-5010、气压管-501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床铣床用夹刀装置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转动轴1、转孔2、螺丝3、螺孔4、固定装置5、安装板6、定位管7、橡胶垫8、阻挡版9、气压孔10、连通管11、传动板12,所述螺丝3与连通管11螺纹连接,所述螺孔4与连通管1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固定装置5的右表面与连通管11的左表面相贴合,所述安装板6的内表面与定位管7的外表面相贴合,所述橡胶垫8位于气压孔10的左端,所述橡胶垫8的左表面与安装板6的右表面相贴合,所述固定装置5嵌入安装于阻挡版9的内部,所述气压孔10与连通管1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传动板12与连通管11链式连接,所述传动板12位于固定装置5的右端,所述阻挡版9的左表面与橡胶垫8的右表面相贴合,所述传动板12位于定位管7的右端,所述固定装置5包括外壳501、卡齿502、导通孔503、缓冲板504、固定板505、翘板506、卡槽507、固定转轴508、弹性片509、吸盘5010、气压管5011,所述卡齿502与固定板505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外壳501与导通孔50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缓冲板504嵌入安装于外壳501的内部,所述翘板506与固定转轴508轴连接,所述固定转轴508嵌入安装于外壳501的内部,所述卡槽507与外壳50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吸盘5010位于外壳501的内部,所述气压管5011嵌入安装于外壳501的内部,所述述吸盘5010的右表面与气压管5011的左表面相贴合,所述转动轴1与传动板12轴连接,所述转孔2与连通管1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外壳501的右表面与连通管11的左表面相贴合,所述外壳501的直径为4cm,高为10cm,所述外壳501为圆柱体结构,所述螺丝3由不锈钢制成,硬度高且不易生锈。
本专利所说的螺丝3是利用物体的斜面圆形旋转和摩擦力的物理学和数学原理,循序渐进地紧固器物机件的工具,螺丝是紧固件的通用说法,日常口头语,螺丝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业必需品,如照相机,眼镜,钟表,电子等使用的极小的螺丝,电视,电气制品,乐器,家具等的一般螺丝,至于工程,建筑,桥梁则使用大型螺丝,螺帽,交通器具,飞机,电车,汽车等则为大小螺丝并用,螺丝在工业上负有重要任务,只要地球上存在着工业,则螺丝的功能永远重要,螺丝是千百年来人们生产生活中的共同发明,按照应用领域来看,它是人类的第一大发明,所述吸盘5010吸附器官,一般呈圆形,中间凹陷的盘状,吸盘有吸附,摄食和运动等功能,蚂蝗前端的口部周围和后端各有一个吸盘,根据动物这一特点,发明了真空吸盘,又称真空吊具,是真空设备执行器之一,吸盘材料采用丁腈橡胶制造,具有较大的扯断力,因而广泛应用于各种真空吸持设备上。
在进行使用时将固定装置5安装在设备上,通过将刀具旋转进外壳501内部,通过固定板505对刀具进行固定,同时通过刀具对翘板506的挤压使得翘板506绕固定转轴508旋转对刀具进行固定,再通过气压管5011内部的气压,由吸盘5010对刀具进行密封吸合,通过固定装置5使得刀具牢牢的固定住,防止刀具飞出。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固定刀具不牢固,造成刀具工作时飞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将固定装置安装在设备上,通过将刀具旋转进外壳内部,通过固定板对刀具进行固定,同时通过刀具对翘板的挤压使得翘板绕固定转轴旋转对刀具进行固定,再通过气压管内部的气压,由吸盘对刀具进行密封吸合,通过固定装置使得刀具牢牢的固定住,防止刀具飞出。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5)

1.一种车床铣床用夹刀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转动轴(1)、转孔(2)、螺丝(3)、螺孔(4)、固定装置(5)、安装板(6)、定位管(7)、橡胶垫(8)、阻挡版(9)、气压孔(10)、连通管(11)、传动板(12),所述螺丝(3)与连通管(11)螺纹连接,所述螺孔(4)与连通管(1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固定装置(5)的右表面与连通管(11)的左表面相贴合,所述安装板(6)的内表面与定位管(7)的外表面相贴合,所述橡胶垫(8)位于气压孔(10)的左端,所述橡胶垫(8)的左表面与安装板(6)的右表面相贴合,所述固定装置(5)嵌入安装于阻挡版(9)的内部,所述气压孔(10)与连通管(1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传动板(12)与连通管(11)链式连接,所述传动板(12)位于固定装置(5)的右端,所述阻挡版(9)的左表面与橡胶垫(8)的右表面相贴合,所述传动板(12)位于定位管(7)的右端,所述固定装置(5)包括外壳(501)、卡齿(502)、导通孔(503)、缓冲板(504)、固定板(505)、翘板(506)、卡槽(507)、固定转轴(508)、弹性片(509)、吸盘(5010)、气压管(5011),所述卡齿(502)与固定板(505)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外壳(501)与导通孔(50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缓冲板(504)嵌入安装于外壳(501)的内部,所述翘板(506)与固定转轴(508)轴连接,所述固定转轴(508)嵌入安装于外壳(501)的内部,所述卡槽(507)与外壳(50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吸盘(5010)位于外壳(501)的内部,所述气压管(5011)嵌入安装于外壳(501)的内部,所述述吸盘(5010)的右表面与气压管(5011)的左表面相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床铣床用夹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1)与传动板(12)轴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床铣床用夹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孔(2)与连通管(11)为一体化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床铣床用夹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501)的右表面与连通管(11)的左表面相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床铣床用夹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501)的直径为4cm,高为10cm。
CN201820719420.9U 2018-05-15 2018-05-15 一种车床铣床用夹刀装置 Active CN2081789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19420.9U CN208178976U (zh) 2018-05-15 2018-05-15 一种车床铣床用夹刀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19420.9U CN208178976U (zh) 2018-05-15 2018-05-15 一种车床铣床用夹刀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178976U true CN208178976U (zh) 2018-12-04

Family

ID=644303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719420.9U Active CN208178976U (zh) 2018-05-15 2018-05-15 一种车床铣床用夹刀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1789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MX2018012971A (es) Cuchilla postiza para un osteotomo ultrasonico.
DE602006008819D1 (de) Werkzeug zur maschinellen bearbeitung von verbundmaterialteilen
CN208178976U (zh) 一种车床铣床用夹刀装置
CN203751746U (zh) 一种能传递扭矩的双头活络圆球夹具
CN215548397U (zh) 一种后维护工具
CN108161084A (zh) 高精度可调偏心刀具夹紧装置的导向结构
CN204277422U (zh) 高效能螺丝装配装置
CN209664494U (zh) 一种一次成型螺纹刀
CN204209702U (zh) 机械手治制夹具
CN202684839U (zh) 一种用于空冷岛减速机的油管装配工具
CN204894869U (zh) 一种长度可调双色粉笔
CN204487476U (zh) 一种锁死孔轴分离工具
CN205342945U (zh) 一种组合起子
CN204771620U (zh) 一种用于加工打击乐器环形面的定位夹紧装置
CN208503623U (zh) 一种阀门用助力器
CN204818790U (zh) 用于金属零件内腔加工的刀具工装
CN201783938U (zh) 指套
CN204413960U (zh) 一种新型螺丝刀
CN208855353U (zh) 一种新型扭力杆总成
CN206544194U (zh) 一种拆卸组装方便的折叠刀
CN204220917U (zh) 一种打头机用双栖轴组件
CN219787635U (zh) 一种管螺纹车床
CN212784550U (zh) 一种新型电缆处理器
CN107486808A (zh) 一种螺丝刀
CN210949451U (zh) 一种具有防脱落功能的紧固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610

Address after: 321035 Low Field of Xiaoshun Town, Jindong District, Jinhua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nhua Zhongxin Hardware Tools Co., Ltd.

Address before: Room 1501, Ruojingwan, Hengxing, Dongmen Industrial Zone, Fengzhou Town, Nanan City, Quan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Quanzhou chestnut Trade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