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75812U - 一种高效的叶轮式增氧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效的叶轮式增氧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175812U
CN208175812U CN201820574896.8U CN201820574896U CN208175812U CN 208175812 U CN208175812 U CN 208175812U CN 201820574896 U CN201820574896 U CN 201820574896U CN 208175812 U CN208175812 U CN 2081758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om plate
speed reducer
several
strut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57489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林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zhou Yuan Sheng Aquaculture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zhou Yuan Sheng Aquacultur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zhou Yuan Sheng Aquaculture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zhou Yuan Sheng Aquacultur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57489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1758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1758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1758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eration Devices For Treatment Of Activated Polluted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的叶轮式增氧机,涉及增氧机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电机、连接于电机上的减速机、设置于减速机端部的叶轮、设置于减速机侧壁上的支杆、以及设置于支杆端部的浮球,叶轮包括底板、设置于底板上的环形侧板,底板上贯穿设有若干通水孔,环形侧板的外侧壁上设有若干呈倾斜设置的叶片,叶片的倾斜角度由底板朝减速机方向逐渐变大,且每个叶片上均设有若干排水孔;通过设置通水孔、以及倾斜角度逐渐变大的叶片,并在叶片上设置排水孔,使得叶轮转动过程中,增加池塘内水的扬起高度、扬起量,并可将水分割成更散的水花,有利于增加水与空气接触的面积,提高水的增氧量以及增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高效的叶轮式增氧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增氧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效的叶轮式增氧机。
背景技术
叶轮式增氧机是一种可以实现大面积的池塘供养需求,满足6米以下水禽类生存的设备。
现有的叶轮式增氧机如公告后为CN201986544U的一种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叶轮式增氧机,包括本体和若干个浮动组件,本体包括电机、减速箱和锥形的叶轮,电机与减速箱之间固定有电机支架,电机支架与浮动组件固定连接,叶轮的底部倾斜设置有若干叶片。
这种叶轮式增氧机在工作时,水流受推动方向是以增氧机叶轮回转直径为中心作圆周扩展,而上述叶轮的叶片在拍水的过程中相当于将水是一片一片地拍离水面,整个水面散出的面积较小,进而易导致叶轮的推流扬水范围小、增氧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的叶轮式增氧机,具有增氧效果好、增氧效率高的优势。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高效的叶轮式增氧机,包括电机、连接于电机上的减速机、设置于减速机端部的叶轮、设置于减速机侧壁上的支杆、以及设置于支杆端部的浮球,所述叶轮包括底板、设置于底板上的环形侧板,所述底板上贯穿设有若干通水孔,所述环形侧板的外侧壁上设有若干呈倾斜设置的叶片,所述叶片的倾斜角度由底板朝减速机方向逐渐变大,且每个所述叶片上均设有若干排水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叶轮式增氧机开始工作时,电机启动带动叶轮的旋转,位于叶轮周边池塘内的水先经由通水孔进入到叶轮内部,并冲击环形侧板的内侧壁形成与空气接触面积更大的水花,使得空气中更多的氧溶于水中,与此同时,池塘内的水会同时在叶片的作用下离开水面并第一次与空气中的氧相溶,然后再冲击叶片的侧壁经由排水孔将第一次增氧后的水分割成更散的水花,以使水能够进行第二次的增氧;在整个经过通水孔与排水孔形成水花并增氧的过程中,由于叶片的倾斜角度由底板朝减速机方向逐渐变大,使得叶片底部刚开始接触水的深度更深,带起的水量会更大,水向上运动的高度会更高,使得水无论是在整体情况下还是在水花情况下的增氧量都会提高;进而这种叶轮式增氧机通过设置通水孔,倾斜角度逐渐变大的叶片,并在叶片上设置排水孔,以增加池塘内水的扬起高度、扬起量,并分割成更散的水花,有利于增加水与空气接触的面积,提高水的增氧量以及增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叶片上还设有若干导流槽,所述排水孔位于所述导流槽的槽底。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水经过排水孔分割成更散的水花时,由于导流槽的设置,水花从排水孔内出来后会再一次接触到导流槽的槽壁,通过这个阻力使得水花产生进一步的分散。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若干所述通水孔沿底板的周向方向均匀分布,且每个通水孔的孔壁上背离底板方向延伸有加强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底板上设置通水孔后,由于叶轮带动水转动的过程中,水产生的冲击力较大,通过设置加强板,有利于提高底板的结构强度,以弥补开设通水孔后底板强度变低的问题,且在经过通水孔之前的水也会接触到加强板,并在加强板的作用下分散后再经过通水孔。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远离底板中心的加强板与所述环形侧板之间形成阻水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经过通水孔之前的水冲击到环形侧板的内壁时,部分水会进入到阻水槽内,此时在叶轮旋转的过程中,由于离心力的作用,这些阻水槽内的水依然会沿环形侧板的内壁向上运动,在这个过程中,这些水会形成一个朝通水孔倾斜的水壁,在更多的由于离心力作用下朝环形侧板运动的水会沿水壁朝通水孔运动,这种设置阻水槽可减少更多的水与环形侧板接触,而是从通水孔向上运动,有利于减少水的浪费,提高水的增氧量。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减速机的底部设有法兰盘,所述法兰盘上设有若干螺纹孔,所述底板上设有若干与所述螺纹孔相对的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与螺纹孔通过螺栓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叶轮时,将法兰盘上的螺纹孔对准第一连接孔后用螺栓拧紧固定,拆卸叶轮时,将螺栓拧开以将叶轮从减速机上拿下,这种将叶轮进行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使得整个电机与叶轮在运输过程中进行分开运送,使得运送过程中增氧机整体的体积变小,进而运输过程中更加方便;另外相比于直接将叶轮焊死在减速机上,这种连接方式可及时对叶轮的位置进行调整,保证叶轮与减速机的同心度,减少叶轮产生偏心的情况,有利于提高叶轮的运转平稳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环形侧板之间还设有若干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到底板中心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到底板中心的距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的电机体积更大、功率更大时,减速机与叶轮之间连接的法兰盘也要增大,以增加电机带动叶轮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此时较大的法兰盘可通过第二连接孔安装于叶轮上,再通过螺栓进行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杆靠近所述电机的侧壁上设有挡水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叶轮在转动的过程中,部分的水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会接触到挡水板,在受到挡水板阻力的作用下,这些水可回弹至电机的外侧壁上,进而可起到对电机的降温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杆的端部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贯穿设有若干第一穿孔,所述减速机上设有第二穿孔,所述第一穿孔与所述第二穿孔内穿设有固定所述支杆的螺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在安装板上设置第一穿孔,在减速机上设置第二穿孔,以将支杆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于减速机上,使得整个叶轮式增氧机需要搬运时,可将支杆从减速机上拆下进行单独运送,以保证叶轮式增氧机运送过程中的便捷性,同时可减少支杆在任意运动过程中对搬运人员的损伤。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浮球的顶部开设有供所述支杆插接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槽壁上贯穿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支杆远离所述安装板的一端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内穿设有固定支杆与浮球的螺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浮球时,可通过将支杆插入到安装槽内,并通过在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内穿入螺栓进行固定,当叶轮式增氧机在工作过程中,浮球长时间浸泡在水中产生腐蚀损坏时,可及时拧开螺栓以将浮球从支杆上拆下并进行更换,以保证浮球对电机的浮力。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机为水冷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叶轮式增氧机在工作过程中,水面上溅起的水会接触到电机表面,使得电机表面生锈,一般情况下需要使用外罩,而采用水冷电机的话,电机外壳的耐腐蚀性能更强,不易受到损坏,且不需要加外罩,进而可减少整个增氧机的重量;且水冷电机的启动转矩大,启动电流小,更加节能省电。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通水孔、以及倾斜角度逐渐变大的叶片,并在叶片上设置排水孔,使得叶轮转动过程中,增加池塘内水的扬起高度、扬起量,并可将水分割成更散的水花,有利于增加水与空气接触的面积,提高水的增氧量以及增氧效率;
2、通过设置第二连接孔,以便于在减速机上安装更大的法兰盘,一旦需要安装功率更大的电机提高叶轮的转速时,更大的法兰盘可提高电机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
3、通过设置挡水板,叶轮在转动的过程中,部分水在接触挡水板后,可回弹至电机的外侧壁上,进而可起到对电机的降温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图,用于重点展示实施例的整体结构;
图2为实施例中叶轮的整体结构图,用于重点展示叶轮的整体结构;
图3为图1中A部的放大图,用于重点展示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的位置;
图4为支杆、减速机以及浮球的安装结构图,用于重点展示支杆、减速机以及浮球的安装结构。
图中:1、电机;11、把手;2、减速机;21、法兰盘;211、螺纹孔;22、第二穿孔;3、叶轮;31、底板;311、第一连接孔;312、第二连接孔;32、环形侧板;33、阻水槽;4、支杆;41、挡水板;42、第二安装孔;5、浮球;51、安装槽;511、第一安装孔;6、通水孔;61、加强板;7、叶片;71、排水孔;72、导流槽;8、安装板;81、第一穿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一种高效的叶轮式增氧机,包括电机1、连接于电机1输出轴上的减速机2、设置于减速机2远离电机1端部的叶轮3、设置于减速机2上的支杆4、以及设置于支杆4端部的浮球5,其中浮球5与支杆4的数量均为三个,三个支杆4沿周向方向均匀分布于减速机2的外侧壁上。
参见图1、图2,叶轮3包括圆形的底板31、设置于底板31上的环形侧板32,底板31位于环形侧板32的内部,且底板31的外侧壁固定连接于环形侧板32的内侧壁;底板31上贯穿设有若干扇形状的通水孔6,若干通水孔6沿底板31的周向方向呈等间隔分布,每个通水孔6的孔壁上背离底板31方向向下延伸有加强板61,其中靠近环形侧板32与底板31中心位置的加强板61呈弧形状,且靠近环形侧板32的加强板61与环形侧板32的内侧壁之间形成阻水槽33,阻水槽33同样呈环形状。
环形侧板32的外侧壁上设有若干叶片7,若干叶片7沿环形侧板32的周向方向均匀分布,且每个叶片7均呈倾斜设置,其中叶片7的倾斜角度由底板31向减速机2方向逐渐变大,使得叶片7形成弧形状;每个叶片7上均设有若干方形的导流槽72,导流槽72位于朝向水面的一侧,每个导流槽72的槽底贯穿设有两个椭圆形的排水孔71。
参见图1、图3,减速机2靠近叶轮3的端部设有法兰盘21,法兰盘21上设有若干沿周向方向均匀分布的螺纹孔211,底板31上设有若干与螺纹孔211相对的第一连接孔311,第一连接孔311与螺纹孔211内设有螺栓,可通过拧紧螺栓将叶轮3固定在减速机2上。第一连接孔311与环形侧板32的内侧壁之间还设有若干同样沿周向方向均匀分布的第二连接孔312,第二连接孔312到底板31中心的距离大于第一连接孔311到底板31中心的距离,加强板61固定连接至第一连接孔311与第二连接孔312的外孔壁上,可通过第二连接孔312连接减速机2上更大的法兰盘21。
参见图1、图4,支杆4的外侧壁上镀有一层锌金属,靠近减速机2的端部设有方形的安装板8,安装板8的四角上贯穿设有若干第一穿孔81,减速机2上设有与第一穿孔81一一对应的第二穿孔22,第一穿孔81与第二穿孔22内穿设有将支杆4固定于减速机2上的螺钉。支杆4靠近安装板8的侧壁上竖直向上设置有挡水板41,挡水板41朝向电机1的一侧呈弧形状。
浮球5采用抗腐蚀的塑料材料制成,浮球5的顶部水平开设有供支杆4插入的安装槽51,安装槽51的槽壁上贯穿设有第一安装孔511,支杆4插入至安装槽51的侧壁上贯穿设置有与第一安装孔511一一对应的第二安装孔42,第一安装孔511与第二安装孔42内穿设有固定支杆4与浮球5的螺栓。
叶轮3式增氧机工作时,电机1采用水冷电机,水冷电机的顶部设有拱形的把手11,水冷电机的外壳是由不锈钢筒制成,耐腐蚀性能更强,不易受到损坏,且不需要加外罩,有利于减少整个增氧机的重量,且水冷电机的启动转矩大,启动电流小,更加节能省电。
叶轮式增氧机安装过程:
叶轮3平放在水平的地面上,拉住电机1上的把手11,将减速机2上的法兰盘21移动至底板31的中心位置,使法兰盘21上的螺纹孔211对准第一连接孔311后通过螺栓将叶轮3固定在减速机2上;然后将三个支杆4上的安装板8朝减速机2运动,使得安装板8上的第一穿孔81对准减速机2上的第二穿孔22后,打入螺钉以将支杆4固定在减速机2的周向侧壁上;最后将浮球5上安装槽51的槽口对准支杆4的端部并使支杆4穿入安装槽51,直至第一安装孔511的孔口与第二安装孔42的孔口相对后,再通过螺栓将浮球5固定在支杆4上。
叶轮式增氧机工作过程:
将叶轮3放置到池塘内,叶片7的底部浸入水下,三个浮球5与水面接触,产生的浮力使减速机2与电机1高于水平面;启动电机1以带动减速机2转动,进而可带动叶轮3转动,此时池塘内的水经由底板31上的通水孔6以及叶片7上的排水孔71从水平面飞出并打散,并与空气中的氧得到充分接触后重新下落至池塘内,以将氧带入到池塘内,提高池塘内的增氧量。
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10)

1.一种高效的叶轮式增氧机,包括电机(1)、连接于电机(1)上的减速机(2)、设置于减速机(2)端部的叶轮(3)、设置于减速机(2)侧壁上的支杆(4)、以及设置于支杆(4)端部的浮球(5),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3)包括底板(31)、设置于底板(31)上的环形侧板(32),所述底板(31)上贯穿设有若干通水孔(6),所述环形侧板(32)的外侧壁上设有若干呈倾斜设置的叶片(7),所述叶片(7)的倾斜角度由底板(31)朝减速机(2)方向逐渐变大,且每个所述叶片(7)上均设有若干排水孔(7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叶轮式增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7)上还设有若干导流槽(72),所述排水孔(71)位于所述导流槽(72)的槽底。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叶轮式增氧机,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通水孔(6)沿底板(31)的周向方向均匀分布,且每个通水孔(6)的孔壁上背离底板(31)方向延伸有加强板(6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效的叶轮式增氧机,其特征在于:远离底板(31)中心的加强板(61)与所述环形侧板(32)之间形成阻水槽(3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叶轮式增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机(2)的底部设有法兰盘(21),所述法兰盘(21)上设有若干螺纹孔(211),所述底板(31)上设有若干与所述螺纹孔(211)相对的第一连接孔(311),所述第一连接孔(311)与螺纹孔(211)通过螺栓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效的叶轮式增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孔(311)与所述环形侧板(32)之间还设有若干第二连接孔(312),所述第二连接孔(312)到底板(31)中心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连接孔(311)到底板(31)中心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叶轮式增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4)靠近所述电机(1)的侧壁上设有挡水板(4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叶轮式增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4)的端部设有安装板(8),所述安装板(8)上贯穿设有若干第一穿孔(81),所述减速机(2)上设有第二穿孔(22),所述第一穿孔(81)与所述第二穿孔(22)内穿设有固定所述支杆(4)的螺钉。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高效的叶轮式增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球(5)的顶部开设有供所述支杆(4)插接的安装槽(51),所述安装槽(51)的槽壁上贯穿设有第一安装孔(511),所述支杆(4)远离所述安装板(8)的一端设有第二安装孔(42),所述第一安装孔(511)与所述第二安装孔(42)内穿设有固定支杆(4)与浮球(5)的螺栓。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叶轮式增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1)为水冷电机。
CN201820574896.8U 2018-04-20 2018-04-20 一种高效的叶轮式增氧机 Active CN2081758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74896.8U CN208175812U (zh) 2018-04-20 2018-04-20 一种高效的叶轮式增氧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74896.8U CN208175812U (zh) 2018-04-20 2018-04-20 一种高效的叶轮式增氧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175812U true CN208175812U (zh) 2018-12-04

Family

ID=644343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574896.8U Active CN208175812U (zh) 2018-04-20 2018-04-20 一种高效的叶轮式增氧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17581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51751A (zh) * 2019-08-26 2020-01-07 陈丽清 一种水产养殖池增氧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51751A (zh) * 2019-08-26 2020-01-07 陈丽清 一种水产养殖池增氧设备
CN110651751B (zh) * 2019-08-26 2021-09-07 佛山市嘉沃农业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一种水产养殖池增氧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018215U (zh) 一种机械搅拌式浮选机
CN205431624U (zh) 鱼塘增氧机
JP5103571B2 (ja) 発電装置
JP2008133819A5 (zh)
CN208175812U (zh) 一种高效的叶轮式增氧机
CN106904735B (zh) 一种提升式倒伞型表面曝气机
CN205977704U (zh) 清孔泥浆泵
RU2666211C1 (ru) Аэрационная система для гидравлической турбины
CN103420477A (zh) 一种污水处理细微化曝气方法与装置
CN203545790U (zh) 一种污水处理细微化曝气装置
CN107344144B (zh) 一种自吸气浮选机的吸气装置
CN104221988B (zh) 水槽式增氧涌浪一体机
CN104445659B (zh) 一种用于电缆生产污水处理的快速分离的曝气机分散盘
CN103359831B (zh) 超声波增效型潜水离心式曝气机
CN201546884U (zh) 叶轮式发电设备
CN102491547A (zh) 一种倒伞型曝气叶轮
CN202246275U (zh) 一种浅水型升流循环复氧装置
CN205949075U (zh) 一种充气式机械搅拌浮选机的副叶轮
CN102923869A (zh) 一种水域循环增氧机
CN203990933U (zh) 一种耐磨损改性铸型浮选机叶轮
CN202558702U (zh) 一种水域循环增氧机
CN204625332U (zh) 一种液下微孔曝气机
CN113266531B (zh) 海上风电用的反馈防冲击底座
CN206109033U (zh) 一种倒伞曝气机输出轴加长装置
CN212954515U (zh) 一种倒伞形曝气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