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59072U - 扣板组件及通讯设备 - Google Patents

扣板组件及通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159072U
CN208159072U CN201820392693.7U CN201820392693U CN208159072U CN 208159072 U CN208159072 U CN 208159072U CN 201820392693 U CN201820392693 U CN 201820392693U CN 208159072 U CN208159072 U CN 2081590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ckle
spanner
handle portion
mainboard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39269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邝先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Fusion Digital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39269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1590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1590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1590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扣板组件,包括主板、扣板、连接器组件、扳手及扳手固定卡勾,扣板与主板层叠设置,连接器组件连接在扣板与主板之间,扳手位于扣板远离主板的一侧,扳手包括转动部、提手部及抵持部,提手部和抵持部均固接转动部,转动部转动连接扣板,以使提手部相对扣板折叠或展开,扳手固定卡勾固接主板,当提手部相对扣板展开时,抵持部抵持扳手固定卡勾,以使扳手带动扣板脱离主板。上述扣板组件拆卸过程便捷。本申请实施方式还公开一种通讯设备。

Description

扣板组件及通讯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讯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扣板组件及一种通讯设备。
背景技术
为了扩展电路板的能力,或者为了实现电路板的模块化应用,常常在一块主电路板(以下简称主板)上再扩展安装一块扣板。扣板也是电路板,主板与扣板间通过连接器实现电源与信号的连通。一般一个扣板需要有两个高速连接器连接,加上电源连接器,总插拔力达到340N以上,远大于徒手操作力60N,因此在生产装配及现场维护时,通常需要借助助力工具来拆卸扣板,导致拆卸过程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拆卸过程便捷的扣板组件及通讯设备。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扣板组件。所述扣板组件可应用于通讯设备。所述扣板组件可用于处理多种信号。所述扣板组件包括主板、扣板、连接器组件、扳手及扳手固定卡勾。所述扣板与所述主板层叠设置。所述连接器组件连接在所述扣板与所述主板之间。所述连接器组件用于在所述扣板与所述主板之间传输信号。所述扳手位于所述扣板远离所述主板的一侧。所述扳手包括转动部、提手部及抵持部。所述提手部和所述抵持部均固接所述转动部。所述转动部转动连接所述扣板,以使所述提手部相对所述扣板折叠或展开。所述转动部相对所述扣板转动时,所述提手部和所述抵持部随所述转动部转动。所述扳手固定卡勾固接所述主板。当所述提手部相对所述扣板展开时,所述抵持部抵持所述扳手固定卡勾,以使所述扳手带动所述扣板脱离所述主板。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所述提手部相对所述扣板展开时,所述抵持部抵持所述扳手固定卡勾,所述扳手固定卡勾为所述扳手提供支撑点,所述提手部能够带动所述转动部向远离所述主板的方向移动,从而克服所述连接器组件的插拔阻力,使得所述扣板脱离所述主板。故而,所述扣板组件能够通过转动所述扳手来完成所述扣板的拆卸,无需借助助力工具拆卸所述扣板,所述扣板组件的拆卸过程便捷。
其中,所述主板为电路板。所述主板可用于承载各种元器件,例如中央处理器等芯片。所述主板上还可固定多个散热器,用于辅助元器件散热。所述扣板为电路板。所述扣板可用于承载各种元器件,例如中央处理器等芯片。所述扣板上还可固定多个散热器,用于辅助元器件散热。所述连接器组件中的连接器均部分固定于所述扣板、部分固定于所述主板,连接器两部分相插接时,所述扣板连接所述主板,连接器两部分相分离时,所述扣板脱离所述主板。所述扣板连接所述主板时,所述扣板可用于扩展所述主板的内存,使得所述扣板组件整体具有较大的存储能力和运算能力。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扣板包括相背的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所述转动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侧部。所述扳手固定卡勾插设于所述第一侧部或位于所述第一侧部远离所述第二侧部的一侧。所述提手部相对所述扣板折叠时,部分所述提手部与所述第二侧部重叠设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提手部相对所述扣板折叠时,所述提手部能够充分利用所述扣板上方的空间,使得所述扣板组件的整体体积较小,且所述提手部能够具有较大的转动力矩,以降低用户拆卸所述扣板的难度。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扣板的所述第一侧部设有通孔,所述扳手固定卡勾穿过所述通孔,从而插设于所述第一侧部。此时,所述扳手固定卡勾与所述转动部之间的距离较小,从而能过缩小所述抵持部与所述转动部之间的距离。在所述提手部相对所述扣板展开时,所述提拉部分与所述抵持部之间形成第一力臂,所述转动部与所述抵持部之间形成第二力臂,所述第一力臂远大于所述第二力臂,使得用户在展开所述提手部时所需克服的阻力较小。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扳手还包括固接所述转动部的卡勾部。所述卡勾部与所述抵持部间隔地相对设置。所述卡勾部与抵持部之间形成虎口结构。所述提手部相对所述扣板折叠时,所述卡勾部扣合所述扳手固定卡勾,以使所述扣板被所述转动部压紧在所述主板上。此时,所述抵持部脱离所述扳手固定卡勾。所述提手部相对所述扣板展开时,所述卡勾部脱离所述扳手固定卡勾,所述抵持部抵持所述扳手固定卡勾,从而使所述扣板脱离所述主板。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扳手能够通过所述卡勾部与所述扳手固定卡勾的配合,使得所述扣板稳定地连接所述主板,从而保证所述扣板与所述主板之间的连接可靠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可通过所述扳手完成所述扣板的安装及拆卸,所述扣板组件的拆装过程方便,有利于降低所述扣板组件的装配、维护难度。其中,所述扳手采用钣金件,从而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有利于保证所述扣板组件在拆装过程中的可靠性。所述扳手能够提起重量大于等于10kg的部件(包括所述扣板、固定于所述扣板的部分所述连接器组件、元器件及散热器等)。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扣板组件还包括扳手自锁卡勾。所述扳手自锁卡勾位于所述第二侧部远离所述第一侧部的一侧。所述扳手自锁卡勾固接所述主板。所述提手部相对所述扣板折叠时,所述提手部扣合所述扳手自锁卡勾。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提手部扣合所述扳手自锁卡勾时,所述提手部相对所述主板固定,因此所述提手部在跌落或受到冲击的环境中不会发生晃动,从而避免损伤所述扣板,提高了所述扣板组件的可靠性。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提手部包括壳体和扳手解锁扣。所述壳体固接所述转动部。所述壳体为所述提手部的主体部分,用户可通过抓持所述壳体移动所述提手部。所述扳手解锁扣转动连接所述壳体。所述扳手解锁扣相对所述壳体转动至扣合所述扳手自锁卡勾时,所述壳体处于固定状态;所述扳手解锁扣相对所述壳体转动至脱离所述扳手自锁卡勾时,所述壳体处于活动状态。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所述扳手解锁扣转动连接所述壳体,用户能够通过转动所述扳手解锁扣,使得所述提手部扣合或脱离所述扳手自锁卡勾,所述提手部得以相对所述扣板转动,因此所述提手部的锁合及解锁动作简单,易操作,使得所述扣板组件的拆卸过程更为便捷。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扳手解锁扣包括中心块、舌片及按压板。所述中心块转动连接所述壳体。所述中心块可通过两端转动连接所述壳体,使得所述中心块能够相对所述壳体转动。所述舌片和所述按压板均固接所述中心块且相对设置在所述中心块的两侧。所述按压板被按压时,所述舌片随所述中心块相对所述壳体转动,以扣合或脱离所述扳手自锁卡勾。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扳手解锁扣还包括形成在所述中心块两端的转轴。所述转轴转动连接所述壳体。所述转轴与所述舌片固接于所述中心块的同一侧。所述扳手解锁扣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被压缩在所述中心块与所述壳体之间,所述弹性件用于提供弹性力,所述弹性力使得所述舌片压紧所述扳手自锁卡勾。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所述弹性件能够提供使所述舌片压紧所述扳手自锁卡勾的弹性力,因此当所述按压板没有受到其他外力时,所述舌片能够保持压紧所述扳手自锁卡勾的状态,所述提手部始终处于锁定状态,所述扳手不会相对所述扣板转动;当所述按压板受到其他外力,且该外力克服所述弹性件的弹性力时,所述弹性件被进一步压缩,所述舌片脱离所述扳手自锁卡勾,所述提手部完成解锁,所述扳手能够相对所述扣板转动。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舌片具有用于抵持所述扳手自锁卡勾的限位面,所述限位面朝向所述转轴且与所述转轴间隔设置。所述中心块具有抵持面,所述抵持面的朝向与所述限位面的朝向一致。所述弹性件抵持所述抵持面。所述弹性件处于被压缩状态,因此所述弹性件向所述抵持面提供的弹性力与所述抵持面的朝向相反。所述限位面抵持所述扳手自锁卡勾时,所述扳手自锁卡勾对所述限位面施加与所述限位面的朝向相反的限位作用力。所述弹性力与所述限位作用力保持平衡,从而使所述提手部保持锁定状态。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按压板远离所述中心块的表面上凸设有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防滑条。所述至少两个防滑条能够增加所述按压板的表面摩擦系数,使得用户按压所述按压板时不容易相对所述按压板活动,从而提高用户使用体验。其中,所述至少两个防滑条一体成型在所述按压板上。所述至少两个防滑条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扳手解锁扣的所述转轴的轴线。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提手部还包括抵持块。所述抵持块固接所述壳体。所述提手部相对所述扣板折叠时,所述抵持块抵持所述扣板的所述第二侧部。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提手部相对所述扣板折叠时,所述抵持块抵持所述扣板的所述第二侧部,所述抵持块将所述第二侧部压向所述主板,使得所述扣板稳定地连接所述主板,从而保证所述扣板与所述主板之间的连接可靠性。
其中,所述提手部相对所述扣板折叠时,所述抵持块抵持所述第二侧部,所述卡勾部扣合所述扳手固定卡勾。此时,所述提手部通过所述抵持部压紧所述第二侧部、通过所述转动部压紧所述第一侧部,所述提手部能够更为平衡且稳定地将所述扣板压紧在所述主板上,从而保证所述扣板与所述主板之间的连接可靠性。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器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第一连接器。所述第一连接器为高速连接器,所述第一连接器的传输速率达到10G比特每秒(10GBits bits per second,10Gbps)。所述至少两个第一连接器在第一方向上排列,所述转动部相对所述扣板绕中心轴线转动。所述中心轴线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换言之,所述至少两个第一连接器的排列方向与所述转动部的所述中心轴线所在方向相同。由于所述扳手通过所述转动部提拉所述扣板和固定在所述扣板上的部分所述连接器组件,因此当插拔组件很大的所述至少两个第一连接器的排列方向与所述转动部的所述中心轴线所在方向相同时,所述扳手可以平稳地使所述至少两个第一连接器同时或在接近的时间内实现插接或断开,使得所述扣板平稳地扣合或脱离所述主板,所述扣板的拆装难度小。
其中,所述至少两个第一连接器的中心连线在所述扣板上具有第一正投影,所述中心轴线在所述扣板上具有第二正投影,所述第二正投影与所述第一正投影重叠。此时,所述转动部对所述扣板施加远离所述主板的作用力,该作用力与所述至少两个第一连接器的插拔阻力之间几乎不会产生转动扭矩或产生的转动扭矩很小,因此所述扳手扣合或脱离所述扣板的过程更为平稳且省力。
其中,所述连接器组件还包括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二连接器可以为电源连接器。由于所述电源连接器的插拔阻力较小,因此所述电源连接器的排布位置可依据具体需求进行设置,灵活度较高。
其中,所述提手部相对所述扣板展开后,所述提手部承担提手功能,用户通过所述提手部提起所述扣板。此时,所述扣板及固定于所述扣板上的部件(除去所述扳手)整体具有重心。所述扳手的受力线(也即所述转动部的所述中心轴线)与的该重心重叠或位于重心附近,使得所述扣板保持水平平衡,以实现单手操作提起所述扣板并保持平稳。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扣板组件还包括机箱和两个走线槽。所述主板、所述扣板、所述扳手及所述走线槽均收容在所述机箱内。所述扣板还包括相背的第三侧部和第四侧部。所述第三侧部和所述第四侧部位于所述第一侧部与所述第二侧部之间。所述两个走线槽位于所述扣板远离所述主板的一侧且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三侧部和所述第四侧部。所述两个走线槽抵持所述机箱。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两个走线槽在所述机箱的抵持下,能够将所述第三侧部和所述第四侧部压紧在所述主板上,从而使得所述扣板与所述主板之间的连接更为可靠。同时,所述两个走线槽也能够在跌落或受冲击的环境中,将所述扣板上的力传递到所述机箱外面,从而避免所述扣板因受到较大的应力而发生损坏。
其中,所述机箱包括箱体和上盖。所述主板、所述扣板、所述扳手及所述走线槽固定在所述箱体内。所述上盖盖合所述箱体并抵持所述两个走线槽。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通讯设备。所述通讯设备包括机柜和扣板组件。所述扣板组件采用上述实施例所描述扣板组件。所述扣板组件收容在所述机柜内。由于所述扣板组件拆装便捷性高,因此所述通讯设备维护所述扣板组件的过程也较为便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扣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扣板组件的部分内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扳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A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2所示结构在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提手部的部分结构与扳手自锁卡勾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扳手解锁扣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5所示结构沿B-B线剖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2所示结构在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2所示结构在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通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进行描述。
请参阅图1,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扣板组件100。所述扣板组件100可应用于通讯设备。所述扣板组件100可用于处理多种信号。
请参阅图2,所述扣板组件100包括主板1、扣板2、连接器组件3、扳手4及扳手固定卡勾5。所述扣板2与所述主板1层叠设置。所述连接器组件3连接在所述扣板2与所述主板1之间。所述连接器组件3用于在所述扣板2与所述主板1之间传输信号。所述扳手4位于所述扣板2远离所述主板1的一侧。所述扳手固定卡勾5固接所述主板1。
请参阅图3,所述扳手4包括转动部41、提手部42及抵持部43。所述提手部42和所述抵持部43均固接所述转动部41。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4,所述转动部41转动连接所述扣板2,以使所述提手部42相对所述扣板2折叠或展开。所述转动部41相对所述扣板2转动时,所述提手部42和所述抵持部43随所述转动部41转动。当所述提手部42相对所述扣板2展开时,所述抵持部43抵持所述扳手固定卡勾5,以使所述扳手4带动所述扣板2脱离所述主板1。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所述提手部42相对所述扣板2展开时,所述抵持部43抵持所述扳手固定卡勾5,所述扳手固定卡勾5为所述扳手4提供支撑点,所述提手部42能够带动所述转动部41向远离所述主板1的方向移动,从而克服所述连接器组件3的插拔阻力,使得所述扣板2脱离所述主板1。故而,所述扣板组件100能够通过转动所述扳手4来完成所述扣板2的拆卸,无需借助助力工具拆卸所述扣板2,所述扣板组件100的拆卸过程便捷。
其中,所述主板1为电路板。所述主板1可用于承载各种元器件,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等芯片。所述主板1上还可固定多个散热器,用于辅助元器件散热。所述扣板2为电路板。所述扣板2可用于承载各种元器件,例如中央处理器等芯片。所述扣板2上还可固定多个散热器,用于辅助元器件散热。所述连接器组件3中的连接器均部分固定于所述扣板2、部分固定于所述主板1,连接器两部分相插接时,所述扣板2连接所述主板1,连接器两部分相分离时,所述扣板2脱离所述主板1。所述扣板2连接所述主板1时,所述扣板2可用于扩展所述主板1的内存,使得所述扣板组件100整体具有较大的存储能力和运算能力。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4,所述扣板2包括相背的第一侧部21和第二侧部22。所述转动部4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侧部21。所述第一侧部21上可设置支架23,所述转动部21转动连接所述支架23。所述扳手固定卡勾5插设于所述第一侧部21(如图2所示)或位于所述第一侧部21远离所述第二侧部22的一侧(附图未示出)。所述提手部42相对所述扣板2折叠时,部分所述提手部42与所述第二侧部22重叠设置。
其中,所述提手部42包括提拉部分42a和连接部分42b。所述连接部分42b连接在所述提拉部分42a与所述转动部41之间。当所述提手部42相对所述扣板2折叠时,所述提拉部分42a与所述第二侧部22重叠设置,所述连接部分42b与所述扣板2的中心区域重叠设置。所述扣板2的中心区域位于所述第一侧部21与所述第二侧部22之间。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提手部42大致呈方框形,所述提拉部分42a呈条形,所述连接部分42b呈U形。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提手部42大致呈U形,所述提拉部分42a呈条形,所述连接部分42b包括两个相对的条形件,两个相对的条形件分别连接所述提拉部分42a的两端。所述提手部42中部镂空的区域可用于收容固定在所述扣板2上的部分器件(如散热器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提手部42相对所述扣板2折叠时,所述提手部42能够充分利用所述扣板2上方的空间,使得所述扣板组件100的整体体积较小,且所述提手部42能够具有较大的转动力矩,以降低用户拆卸所述扣板2的难度。
其中,所述扳手4可设置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所述转动部41。所有所述转动部41通过固定部45彼此固接。所述提手部42的所述连接部分42b固接所述固定部45,从而固接所述转动部41。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4,所述扣板2的所述第一侧部21设有通孔,所述扳手固定卡勾5穿过所述通孔,从而插设于所述第一侧部21。如图4所示,所述支架23正对所述通孔的区域设有连通孔24,所述扳手固定卡勾5穿过所述连通孔24。此时,所述扳手固定卡勾5与所述转动部41之间的距离较小,从而能够缩小所述抵持部43与所述转动部41之间的距离。在所述提手部42相对所述扣板2展开时,所述提拉部分42a与所述抵持部43之间形成第一力臂,所述转动部41与所述抵持部43之间形成第二力臂,所述第一力臂远大于所述第二力臂,使得用户在展开所述提手部42时所需克服的阻力较小。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4,所述扳手4还包括固接所述转动部41的卡勾部44。所述卡勾部44与所述抵持部43间隔地相对设置。所述卡勾部44与抵持部43之间形成虎口结构。所述提手部42相对所述扣板2折叠时,所述卡勾部44扣合所述扳手固定卡勾5,以使所述扣板2被所述转动部41压紧在所述主板1上。此时,所述抵持部43脱离所述扳手固定卡勾5。所述提手部42相对所述扣板2展开时,所述卡勾部44脱离所述扳手固定卡勾5,所述抵持部43抵持所述扳手固定卡勾5,从而使所述扣板2脱离所述主板1。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扳手4能够通过所述卡勾部44与所述扳手固定卡勾5的配合,使得所述扣板2稳定地连接所述主板1,从而保证所述扣板2与所述主板1之间的连接可靠性。
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4,在所述主板1上安装所述扣板2的过程为:在所述提手部42相对所述扣板2展开的状态中,对位所述扣板2和所述主板1,使得所述连接器组件3中的连接器的两部分相对齐;然后转动所述提手部42(如图2中实线箭头所示),使所述提手部42从相对所述扣板2展开的状态转向相对所述扣板2折叠的状态,使得所述卡勾部44扣合所述扳手固定卡勾5,所述扳手固定卡勾5为所述卡勾部44提供一支撑点,所述提手部42带动所述转动部41向靠近所述主板1的方向移动,从而克服所述连接器组件3的插拔阻力,所述连接器组件3完成插接,所述扣板2扣合在所述主板1上,完成所述扣板2的安装。将所述扣板2自所述主板1上拆卸下的过程为:转动所述提手部42(如图2和图4中虚线箭头所示),使所述提手部42从相对所述扣板2折叠的状态转向相对所述扣板2展开的状态,使得所述卡勾部44脱离所述扳手固定卡勾5,所述抵持部43抵持所述扳手固定卡勾5,所述扳手固定卡勾5为所述抵持部43提供一支撑点,所述提手部42带动所述转动部41向远离所述主板1的方向移动,从而克服所述连接器组件3的插拔阻力,所述连接器组件3断开连接,所述扣板2脱离所述主板1;而后提起所述扳手4,所述扳手4带动所述扣板2完全离开所述主板1,完成所述扣板2的拆卸。
在本实施方式中,可通过所述扳手4完成所述扣板2的安装及拆卸,所述扣板组件100的拆装过程方便,有利于降低所述扣板组件100的装配、维护难度。其中,所述扳手4采用钣金件,从而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有利于保证所述扣板组件100在拆装过程中的可靠性。所述扳手4能够提起重量大于等于10kg的部件(包括所述扣板2、固定于所述扣板2的部分所述连接器组件3、元器件及散热器等)。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5,所述扣板组件100还包括扳手自锁卡勾6。所述扳手自锁卡勾6位于所述第二侧部22远离所述第一侧部21的一侧。所述扳手自锁卡勾6固接所述主板1。所述提手部42相对所述扣板2折叠时,所述提手部42扣合所述扳手自锁卡勾6。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提手部42扣合所述扳手自锁卡勾6时,所述提手部42相对所述主板1固定,因此所述提手部42在跌落或受到冲击的环境中不会发生晃动,从而避免损伤所述扣板2,提高了所述扣板组件100的可靠性。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一并参阅图3、图5以及图6,所述提手部42包括壳体421和扳手解锁扣422。所述壳体421固接所述转动部41。所述壳体421为所述提手部42的主体部分,用户可通过抓持所述壳体421移动所述提手部42。所述扳手解锁扣422转动连接所述壳体421。所述扳手解锁扣422相对所述壳体421转动至扣合所述扳手自锁卡勾6时,所述壳体421处于固定状态;所述扳手解锁扣422相对所述壳体421转动至脱离所述扳手自锁卡勾6时,所述壳体421处于活动状态。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所述扳手解锁扣422转动连接所述壳体421,用户能够通过转动所述扳手解锁扣422,使得所述提手部42扣合或脱离所述扳手自锁卡勾6,所述提手部42得以相对所述扣板2转动,因此所述提手部42的锁合及解锁动作简单,易操作,使得所述扣板组件100的拆卸过程更为便捷。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一并参阅图6至图8,所述扳手解锁扣422包括中心块4221、舌片4222及按压板4223。所述中心块4221转动连接所述壳体421。所述中心块4221可通过两端转动连接所述壳体421,使得所述中心块4221能够相对所述壳体421转动。所述舌片4222和所述按压板4223均固接所述中心块4221且相对设置在所述中心块4221的两侧。所述按压板4223被按压时,所述舌片4222随所述中心块4221相对所述壳体421转动,以扣合或脱离所述扳手自锁卡勾6。
如图8所示,所述按压板4223受到外力相对所述壳体421逆时针转动(如图8中实线箭头所示)时,所述舌片4222随所述中心块4221相对所述壳体421逆时针转动,所述舌片4222脱离所述扳手自锁卡勾6,所述提手部42完成解锁。所述按压板4223受到外力相对所述壳体421顺时针转动时,所述舌片4222随所述中心块4221相对所述壳体421顺时针转动,所述舌片4222扣合所述扳手自锁卡勾6,所述提手部42完成锁定。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一并参阅图6至图8,所述扳手解锁扣422还包括形成在所述中心块4221两端的转轴4224。所述转轴4224转动连接所述壳体421。所述转轴4224与所述舌片4222固接于所述中心块4221的同一侧。所述扳手解锁扣422还包括弹性件4225。所述弹性件4225被压缩在所述中心块4221与所述壳体421之间,所述弹性件4225用于提供弹性力,所述弹性力使得所述舌片4222压紧所述扳手自锁卡勾6。所述弹性件4225为弹簧或弹性塑胶件。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所述弹性件4225能够提供使所述舌片4222压紧所述扳手自锁卡勾6的弹性力,因此当所述按压板4223没有受到其他外力时,所述舌片4222能够保持压紧所述扳手自锁卡勾6的状态,所述提手部42始终处于锁定状态,所述扳手4不会相对所述扣板2转动;当所述按压板4223受到其他外力,且该外力克服所述弹性件4225的弹性力时,所述弹性件4225被进一步压缩,所述舌片4222脱离所述扳手自锁卡勾6,所述提手部42完成解锁,所述扳手4能够相对所述扣板2转动。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一并参阅图6至图8,所述舌片4222具有用于抵持所述扳手自锁卡勾6的限位面4226,所述限位面4226朝向所述转轴4224且与所述转轴4224间隔设置。所述中心块4221具有抵持面4227,所述抵持面4227的朝向与所述限位面4226的朝向一致。所述弹性件4225抵持所述抵持面4227。所述弹性件4225处于被压缩状态,因此所述弹性件4225向所述抵持面4227提供的弹性力与所述抵持面4227的朝向相反。所述限位面4226抵持所述扳手自锁卡勾6时,所述扳手自锁卡勾6对所述限位面4226施加与所述限位面4226的朝向相反的限位作用力。所述弹性力与所述限位作用力保持平衡,从而使所述提手部42保持锁定状态。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一并参阅图3和图8,所述按压板4223远离所述中心块4221的表面上凸设有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防滑条4228。所述至少两个防滑条4228能够增加所述按压板4223的表面摩擦系数,使得用户按压所述按压板4223时不容易相对所述按压板4223活动,从而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其中,所述至少两个防滑条4228一体成型在所述按压板4223上。所述至少两个防滑条4228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扳手解锁扣422的所述转轴4224的轴线。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一并参阅图3和图5所示,所述提手部42还包括抵持块423。所述抵持块423固接所述壳体421。所述提手部42相对所述扣板2折叠时,所述抵持块423抵持所述扣板2的所述第二侧部22。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提手部42相对所述扣板2折叠时,所述抵持块423抵持所述扣板2的所述第二侧部22,所述抵持块423将所述第二侧部22压向所述主板1,使得所述扣板2稳定地连接所述主板1,从而保证所述扣板2与所述主板1之间的连接可靠性。
其中,请一并参阅图3至图5,所述提手部42相对所述扣板2折叠时,所述抵持块423抵持所述第二侧部22,所述卡勾部44扣合所述扳手固定卡勾5。此时,所述提手部42通过所述抵持部43压紧所述第二侧部22、通过所述转动部41压紧所述第一侧部21,所述提手部42能够更为平衡且稳定地将所述扣板2压紧在所述主板1上,从而保证所述扣板2与所述主板1之间的连接可靠性。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一并参阅图9和图10,所述连接器组件3包括至少两个第一连接器31。所述第一连接器31为高速连接器,所述第一连接器31的传输速率达到10G比特每秒(10GBits bits per second,10Gbps)。所述转动部41相对所述扣板2绕中心轴线410转动。所述至少两个第一连接器31的排列方向平行于所述中心轴线410。换言之,所述至少两个第一连接器31的排列方向与所述转动部41的所述中心轴线410所在方向相同。由于所述扳手4通过所述转动部41提拉所述扣板2和固定在所述扣板2上的部分所述连接器组件3,因此当插拔组件很大的所述至少两个第一连接器31的排列方向与所述转动部41的所述中心轴线410所在方向相同时,所述扳手4可以平稳地使所述至少两个第一连接器31同时或在接近的时间内实现插接或断开,使得所述扣板2平稳地扣合或脱离所述主板1,所述扣板2的拆装难度小。
其中,所述至少两个第一连接器31的中心连线在所述扣板2上具有第一正投影,所述中心轴线410在所述扣板2上具有第二正投影,所述第二正投影与所述第一正投影重叠。此时,所述转动部41对所述扣板2施加远离所述主板1的作用力,该作用力与所述至少两个第一连接器31的插拔阻力之间几乎不会产生转动扭矩或产生的转动扭矩很小,因此所述扳手4扣合或脱离所述扣板2的过程更为平稳且省力。
其中,所述连接器组件3还包括第二连接器32。所述第二连接器32可以为电源连接器。由于所述电源连接器的插拔阻力较小,因此所述电源连接器的排布位置可依据具体需求进行设置,灵活度较高。
其中,所述提手部42相对所述扣板2展开后,所述提手部42承担提手功能,用户通过所述提手部42提起所述扣板2。此时,所述扣板2及固定于所述扣板2上的部件(除去所述扳手4)整体具有重心。所述扳手4的受力线(也即所述转动部41的所述中心轴线410)与的该重心重叠或位于该重心附近,使得所述扣板2保持水平平衡,以实现单手操作提起所述扣板2并保持平稳。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所述扣板组件100还包括机箱7和两个走线槽8。所述主板1、所述扣板2、所述扳手4及所述走线槽8均收容在所述机箱7内。所述扣板2还包括相背的第三侧部25和第四侧部26。所述第三侧部25和所述第四侧部26位于所述第一侧部21与所述第二侧部22之间。所述两个走线槽8位于所述扣板2远离所述主板1的一侧且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三侧部25和所述第四侧部26。所述两个走线槽8抵持所述机箱7。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两个走线槽8在所述机箱7的抵持下,能够将所述第三侧部25和所述第四侧部26压紧在所述主板1上,从而使得所述扣板2与所述主板1之间的连接更为可靠。同时,所述两个走线槽8也能够在跌落或受冲击的环境中,将所述扣板2上的力传递到所述机箱7外面,从而避免所述扣板2因受到较大的应力而发生损坏。
其中,所述机箱7包括箱体71和上盖72。所述主板1、所述扣板2、所述扳手4及所述走线槽8固定在所述箱体71内。所述上盖72盖合所述箱体71并抵持所述两个走线槽8。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11,本申请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通讯设备200。所述通讯设备200包括机柜300和扣板组件。所述扣板组件采用上述实施例所描述扣板组件100。所述扣板组件100收容在所述机柜300内。由于所述扣板组件100拆装便捷性高,因此所述通讯设备200维护所述扣板组件100的过程也较为便捷。
其中,所述扣板组件100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多个所述扣板组件100分别插设于所述机柜300的多个安装槽中。多个所述扣板组件100电连接至所述机柜300的背板。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4)

1.一种扣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板、扣板、连接器组件、扳手及扳手固定卡勾,所述扣板与所述主板层叠设置,所述连接器组件连接在所述扣板与所述主板之间,所述扳手位于所述扣板远离所述主板的一侧,所述扳手包括转动部、提手部及抵持部,所述提手部和所述抵持部均固接所述转动部,所述转动部转动连接所述扣板,以使所述提手部相对所述扣板折叠或展开,所述扳手固定卡勾固接所述主板,当所述提手部相对所述扣板展开时,所述抵持部抵持所述扳手固定卡勾,以使所述扳手带动所述扣板脱离所述主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扣板包括相背的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所述转动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侧部,所述扳手固定卡勾插设于所述第一侧部或位于所述第一侧部远离所述第二侧部的一侧,所述提手部相对所述扣板折叠时,部分所述提手部与所述第二侧部重叠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扣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手还包括固接所述转动部的卡勾部,所述卡勾部与所述抵持部间隔地相对设置,所述提手部相对所述扣板折叠时,所述卡勾部扣合所述扳手固定卡勾,以使所述扣板被所述转动部压紧在所述主板上。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扣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扣板组件还包括扳手自锁卡勾,所述扳手自锁卡勾位于所述第二侧部远离所述第一侧部的一侧,所述扳手自锁卡勾固接所述主板,所述提手部相对所述扣板折叠时,所述提手部扣合所述扳手自锁卡勾。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扣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部包括壳体和扳手解锁扣,所述壳体固接所述转动部,所述扳手解锁扣转动连接所述壳体,所述扳手解锁扣相对所述壳体转动至扣合所述扳手自锁卡勾时,所述壳体处于固定状态,所述扳手解锁扣相对所述壳体转动至脱离所述扳手自锁卡勾时,所述壳体处于活动状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扣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手解锁扣包括中心块、舌片及按压板,所述中心块转动连接所述壳体,所述舌片和所述按压板均固接所述中心块且相对设置在所述中心块的两侧,所述按压板被按压时,所述舌片随所述中心块相对所述壳体转动,以扣合或脱离所述扳手自锁卡勾。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扣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手解锁扣还包括形成在所述中心块两端的转轴,所述转轴转动连接所述壳体,所述转轴与所述舌片固接于所述中心块的同一侧,所述扳手解锁扣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被压缩在所述中心块与所述壳体之间,所述弹性件用于提供弹性力,所述弹性力使得所述舌片压紧所述扳手自锁卡勾。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扣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舌片具有用于抵持所述扳手自锁卡勾的限位面,所述限位面朝向所述转轴且与所述转轴间隔设置,所述中心块具有抵持面,所述抵持面的朝向与所述限位面的朝向一致,所述弹性件抵持所述抵持面。
9.如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扣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板远离所述中心块的表面上凸设有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防滑条。
10.如权利要求5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扣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部还包括抵持块,所述抵持块固接所述壳体,所述提手部相对所述扣板折叠时,所述抵持块抵持所述扣板的所述第二侧部。
11.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扣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第一连接器,所述至少两个第一连接器在第一方向上排列,所述转动部相对所述扣板绕中心轴线转动,所述中心轴线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扣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第一连接器的中心连线在所述扣板上具有第一正投影,所述中心轴线在所述扣板上具有第二正投影,所述第二正投影与所述第一正投影重叠。
13.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扣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扣板组件还包括机箱和两个走线槽,所述主板、所述扣板、所述扳手及所述走线槽均收容在所述机箱内,所述扣板还包括相背的第三侧部和第四侧部,所述第三侧部和所述第四侧部位于所述第一侧部与所述第二侧部之间,所述两个走线槽位于所述扣板远离所述主板的一侧且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三侧部和所述第四侧部,所述两个走线槽抵持所述机箱。
14.一种通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柜和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扣板组件,所述扣板组件收容在所述机柜内。
CN201820392693.7U 2018-03-21 2018-03-21 扣板组件及通讯设备 Active CN2081590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92693.7U CN208159072U (zh) 2018-03-21 2018-03-21 扣板组件及通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92693.7U CN208159072U (zh) 2018-03-21 2018-03-21 扣板组件及通讯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159072U true CN208159072U (zh) 2018-11-27

Family

ID=643925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392693.7U Active CN208159072U (zh) 2018-03-21 2018-03-21 扣板组件及通讯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15907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22865A1 (zh) * 2021-04-21 2022-10-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扣合芯片的平动模组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22865A1 (zh) * 2021-04-21 2022-10-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扣合芯片的平动模组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619764U (zh) 可快速固定及拆卸的移动式插座装置
CN103259893B (zh) 桌面型通用底座
CN103378625B (zh) 移动电源
JPH03269608A (ja) 携帯型コンピュータの拡張ユニット
CA2504222A1 (en) Robust customizable computer processing system
JP2004178585A5 (zh)
CN208159072U (zh) 扣板组件及通讯设备
EP3992757A2 (en) Docking station
CN207442540U (zh) 一种无线充电器
CN114552286A (zh) 一种连接可靠的微矩形电连接器及生产装置
CN203278516U (zh) 一种分布式高防护等级变频驱动一体机
CN102544939B (zh) 转接卡固定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13146047U (zh) 一种移动平台自主图像处理的演示终端
CN210487047U (zh)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上的电子秤结构
CN208315814U (zh) 一种电连接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12977376U (zh) 一种无线传输式柔性化拧紧小车
CN207304306U (zh) 一种用于永磁电机主轴装配的设备
CN110177443B (zh) 多功能信号接收转换装置
CN203734978U (zh) 外接装置承载架
CN216485150U (zh) 一种电机测试用固定装置
EP2290499A1 (en) Detachable power converter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s
CN219649772U (zh) 辅助拆卸机构、芯片散热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15005992U (zh) 一种微型尾纤式收发一体光模块的结构
CN203260849U (zh) 一种快速安装的末端电源输出装置
CN109062335A (zh) 一种可快速分离式二合一便携式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21

Address after: 450046 Floor 9, building 1, Zhengshang Boya Plaza, Longzihu wisdom Island, Zhengdong New Area, Zhengzhou City,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xFusion Digital Technologies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Bantian HUAWEI headquarters office building,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Patentee before: 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