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50418U - 瓶盖供给系统及药品灌装设备 - Google Patents

瓶盖供给系统及药品灌装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150418U
CN208150418U CN201820384738.6U CN201820384738U CN208150418U CN 208150418 U CN208150418 U CN 208150418U CN 201820384738 U CN201820384738 U CN 201820384738U CN 208150418 U CN208150418 U CN 2081504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le cap
conveyer belt
transmission device
guide
feed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38473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连华
张威
贾英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DIH YI'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DIH YI'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DIH YI'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DIH YI'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38473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1504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1504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15041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asic Packing Techniqu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瓶盖供给系统及药品灌装设备。瓶盖供给系统包括储存装置、传送装置及排列装置,传送装置设于储存装置与排列装置之间;传送装置包括传送带,传送带上间隔设有多个传送板,传送带能带动各传送板由储存装置移动至排列装置;排列装置包括槽口朝上的导轨槽,每个传送板在随传送带移动的过程中能输送至少一个瓶盖从储存装置移动至导轨槽中。本实用新型通过传送装置的传送带及传送板,能将储存装置中杂乱无章的瓶盖逐个的输送至排列装置,使瓶盖整齐的排列在导轨槽中,无需操作者手动对瓶盖进行排列,能快速有效的将大量瓶盖整理并排列整齐,有效降低操作者劳动强度,提高拆零药品灌装过程的自动化程度,从而提高拆零药品灌装效率。

Description

瓶盖供给系统及药品灌装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药品生产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瓶盖供给系统及药品灌装设备。
背景技术
将完整包装单元(瓶、盒)的药品拆分后予以销售、使用的药品,一般被称为拆零药品。随着我国医疗体制和药品分类管理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拆零药品成为医院药品销售的一个新亮点。是解决人民群众看病贵和提高患者合理用药、堵住医疗用药浪费漏洞的重要措施。
目前,对于少量的拆零药品均是通过手动进行再次灌装,而对于大量的拆零药品则是需要通过药品灌装设备进行灌装。在现有的自动化拆零药品灌装设备使用过程中,需要操作者事先整理好瓶盖,并按照顺序排放到设备上,使得操作者的劳动强度极大,且效率低下。因此,如何能对大量的瓶盖快速进行整理及排列则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瓶盖供给系统及具有该瓶盖供给系统的药品灌装设备,能快速有效的将大量的瓶盖整理并排列整齐,降低操作者劳动强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瓶盖供给系统,其中,所述瓶盖供给系统包括储存装置、传送装置及排列装置,所述储存装置中储存有多个瓶盖,所述传送装置设于所述储存装置与所述排列装置之间;所述传送装置包括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上间隔设有多个传送板,所述传送带能带动各所述传送板由所述储存装置移动至所述排列装置;所述排列装置包括槽口朝上的导轨槽,每个所述传送板在随所述传送带移动的过程中能输送至少一个所述瓶盖从所述储存装置移动至所述导轨槽中,且进入所述导轨槽中的各所述瓶盖开口朝向相同地排列在所述导轨槽中。
如上所述的瓶盖供给系统,其中,所述传送装置还包括主动传送轮、从动传送轮和电机,所述传送带为绕设于所述主动传送轮与所述从动传送轮上的环形传送带,所述主动传送轮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电机能带动所述主动传送轮转动并带动所述传送带运动,多个所述传送板均匀分布设置于所述传送带的外表面上,且各所述传送板均垂直连接于所述传送带上。
如上所述的瓶盖供给系统,其中,所述传送装置纵向设置,所述储存装置连接于所述传送装置的第一侧的下端,所述排列装置连接于所述传送装置的第二侧的上端,所述传送带于所述第一侧为由下至上运动,所述传送带于所述第二侧为由上至下运动;所述传送装置还包括挡盖,所述挡盖沿着所述瓶盖由所述储存装置传送至所述排列装置的传送路径盖设于所述传送带的外侧,所述挡盖能在所述瓶盖的传送过程中将所述瓶盖保持在对应的所述传送板上。
如上所述的瓶盖供给系统,其中,所述传送带由下至上朝向所述第二侧的方向倾斜,所述传送带的带面与垂直于水平面的直线之间的夹角小于或等于5°;所述传送板的垂直于所述传送带的方向上的尺寸小于所述瓶盖的轴向尺寸,且所述传送板的垂直于所述传送带的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瓶盖的轴向尺寸的一半;每两个相邻的传送板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瓶盖的直径。
如上所述的瓶盖供给系统,其中,所述储存装置包括顶部开口的储存箱,所述储存箱的底板与水平面之间形成有大于0°的夹角,与所述底板的最低处相对应的所述储存箱的侧壁上开设有供给口,所述传送带的第一侧的下端对应伸入所述储存箱中并封闭所述供给口,所述储存箱中的所述瓶盖通过所述供给口置于所述传送板上。
如上所述的瓶盖供给系统,其中,所述储存装置还包括补给箱,所述补给箱设于所述储存箱的一侧,所述补给箱上开设有瓶盖入口和瓶盖出口,所述瓶盖出口与所述储存箱的顶部开口相对应,所述补给箱的内部设有输送组件,所述输送组件能输送所述补给箱内的所述瓶盖通过所述瓶盖出口移动至所述补给箱的外部并进入所述储存箱中。
如上所述的瓶盖供给系统,其中,所述瓶盖入口开设于所述补给箱的一侧壁的上部,所述瓶盖入口处设有拉盖,所述拉盖包括基板和垂直于所述基板设置的两侧板,两所述侧板相对设置于所述基板的两侧,所述基板的下端能转动地连接于所述补给箱的外壁上,所述基板能向上摆动封闭所述瓶盖入口且能向下摆动开启所述瓶盖入口,两所述侧板的上部分别开设有弧形槽,且所述补给箱的外壁上设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贯穿所述弧形槽,在所述基板摆动的过程中带动两所述侧板同步运动,且所述弧形槽与所述限位柱产生相对运动。
如上所述的瓶盖供给系统,其中,所述储存装置还包括第一检测传感器、第二检测传感器和控制组件,所述第一检测传感器设于所述储存箱内且能检测所述储存箱内的所述瓶盖的高度,所述第二检测传感器设于所述补给箱内且能检测所述补给箱内的所述瓶盖的高度,所述第一检测传感器、所述第二检测传感器及所述输送组件均与所述控制组件电连接。
如上所述的瓶盖供给系统,其中,所述排列装置还包括导向结构,所述导向结构连接于所述传送装置的所述第二侧的上端,且所述导向结构与所述导轨槽连通,所述瓶盖沿所述传送装置的所述第一侧向上运动并在所述传送装置的顶部随对应的所述传送板移动至所述传送装置的所述第二侧,且所述瓶盖在所述传送装置的所述第二侧进入所述导向结构并沿所述导向结构进入所述导轨槽。
如上所述的瓶盖供给系统,其中,所述导轨槽的远离所述传送装置的一端端部设有止挡件,且所述导轨槽上设有用于检测所述瓶盖的位置的第三检测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药品灌装设备,其中,所述药品灌装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瓶盖供给系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瓶盖供给系统及具有该瓶盖供给系统的药品灌装设备,通过传送装置的传送带及传送板,能将储存装置中杂乱无章的瓶盖一个一个的输送至排列装置,使瓶盖整齐的排列在导轨槽中,便于取用,无需操作者手动将瓶盖排列整齐,能快速有效的将大量的瓶盖整理并排列整齐,有效降低操作者劳动强度,提高拆零药品灌装过程的自动化程度,从而提高拆零药品灌装效率。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瓶盖供给系统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瓶盖供给系统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瓶盖供给系统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药品灌装设备的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药品灌装设备的侧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1、储存装置;
11、储存箱;
12、补给箱;
121、输送组件;
122、拉盖;
1221、基板;
1222、侧板;
12221、弧形槽;
12222、限位柱;
13、第一检测传感器;
14、第二检测传感器;
2、传送装置;
21、传送带;
22、传送板;
23、主动传送轮;
24、从动传送轮;
25、电机;
26、挡盖;
3、排列装置;
31、导轨槽;
311、第三检测传感器;
32、导向结构;
4、机架;
51、顶部安装架;
52、底部安装架;
53、补给箱安装架;
54、立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目的和效果有更清楚的理解,现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瓶盖供给系统,其中,瓶盖供给系统包括储存装置1、传送装置2及排列装置3,储存装置1中储存有多个瓶盖,传送装置2设于储存装置1与排列装置3之间,传送装置2用于将储存装置1中的瓶盖输送至排列装置3中;传送装置2包括传送带21,传送带21上间隔设有多个传送板22,传送带21能带动各传送板22由储存装置1移动至排列装置3;排列装置3包括槽口朝上的导轨槽31,每个传送板22在随传送带21移动的过程中能输送至少一个瓶盖从储存装置1移动至导轨槽31中,其中,无论单个传送板22一次能输送几个瓶盖,瓶盖在进入导轨槽31时始终是一个一个进入的,使各瓶盖按照进入导轨槽31的先后顺序整齐地排列在导轨槽31中,且进入导轨槽31中的各瓶盖开口朝向相同地排列在导轨槽31中,便于取用。
进一步地,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瓶盖供给系统,其中,传送装置2还包括主动传送轮23、从动传送轮24和电机25,传送带21为绕设于主动传送轮23与从动传送轮24上的环形传送带21,主动传送轮23与电机25连接,电机25能带动主动传送轮23转动并带动传送带21运动,多个传送板22均匀分布设置于传送带21的外表面上,且各传送板22均垂直连接于传送带21上。各传送板22随传送带21沿环形路径运动,即各传送板22于传送装置2的一侧随传送带21由储存装置1向排列装置3运动,且各传送板22于传送装置2的另一侧随传送带21由排列装置3返回至储存装置1,如此在储存装置1与排列装置3之间环绕往复运动,将瓶盖源源不断地从储存装置1送至排列装置3。
更进一步地,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瓶盖供给系统,其中,传送装置2纵向设置,储存装置1连接于传送装置2的第一侧的下端,排列装置3连接于传送装置2的第二侧的上端,传送带21于第一侧为由下至上运动,传送带21于第二侧为由上至下运动,在瓶盖的传送过程中,瓶盖从储存装置1中移动至传送装置2的第一侧的下端处的传送板22上,接着随传送板22于传送装置2的第一侧由下至上运动至传送装置2的顶部,然后在传送装置2的顶部随传送板22翻转至传送装置2的第二侧,并从传送装置2的第二侧的顶部进入并排列于排列装置3的导轨槽31中;传送装置2还包括挡盖26,挡盖26沿着瓶盖由储存装置1传送至排列装置3的传送路径盖设于传送带21的外侧,即挡盖26覆盖传送装置2的第一侧位于储存装置1上方的部分、传送装置2的顶部以及传送装置2的第二侧位于排列装置3上方的部分,其中,挡盖26的横截面大概呈U型或ㄩ型,能将各个传送板22的未与传送带21相接的三个面均覆盖住,使得挡盖26能在瓶盖的传送过程中从传送板22的各个方向对瓶盖进行阻挡,将瓶盖保持在对应的传送板22上,防止传送过程中瓶盖从对应的传送板22上掉落。
作为优选,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瓶盖供给系统,其中,传送带21由下至上朝向第二侧的方向倾斜,即主动传送轮23的轴线与从动传送轮24的轴线不在同一平面内,主动传送轮23的轴心与从动传送轮24的轴心之间的连线与垂直于水平面的直线之间具有夹角(请见图1中夹角α),传送带21的带面与垂直于水平面的直线之间的夹角小于或等于5°,也就是主动传送轮23的轴心与从动传送轮24的轴心之间的连线与垂直于水平面的直线之间的夹角为5°,如此设置,使得各传送板22在传送装置2的第一侧时呈现出沿着与传动带相接的一侧至未与传送带21相接的一侧逐渐向上倾斜的状态,使瓶盖在置放于对应的传送板22上时抵靠在传送带21上,从而在传送过程中更稳定地将瓶盖保持在传送板22上;传送板22的垂直于传送带21的方向上的尺寸小于瓶盖的轴向尺寸,且传送板22的垂直于传送带21的方向上的尺寸大于瓶盖的轴向尺寸的一半,如此设置能够使得各个瓶盖均是以开口朝向远离传送带21的方式置于对应的传送板22上,具体为,瓶盖的重心较为靠近瓶盖上封闭的一端,因此当瓶盖开口朝向传送带21置于传送板22上时,其重心会超出传送板22的未与传送带21连接的一侧边缘,因此导致瓶盖会直接从传送板22上掉落,无法随传送板22向上传送;而当瓶盖开口朝向远离传送带21的方向置于传送板22上时,其重心会位于传送板22上方且靠近传送带21,因此使瓶盖能保持在对应的传送板22上,如此使得各个瓶盖均是以开口朝向远离传送带21的方向被向上运输,从而保证各个瓶盖进入导轨槽31时开口朝向相同;作为优选,传送带21的带面与垂直于水平面的直线之间的夹角为2°,如此能在便于开口朝向远离传送带21的方向的瓶盖稳定的置于对应的传送板22上的同时,使开口朝向传送带21的瓶盖能从传送板22上掉落而不会被向上传送;每两个相邻的传送板22之间的距离大于瓶盖的直径,以便于瓶盖能顺利进入两个传送板22之间而置于对应的传送板22上;导轨槽31的宽度略大于瓶盖的直径,使得各个瓶盖能在导轨槽31中按一字型排列,具有更加便于取用的优点。
进一步地,如图2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瓶盖供给系统,其中,储存装置1包括顶部开口的储存箱11,储存箱11的底板与水平面之间形成有大于0°的夹角,储存箱11内的瓶盖会沿底板的上表面向底板的最低位置处滑动,与底板的最低处相对应的储存箱11的侧壁上开设有供给口,供给口由储存箱11的顶部一直延伸至储存箱11的底部,传送带21的第一侧的下端对应伸入储存箱11中并封闭供给口,在底板上与供给口相对应的位置上可以形成有缺口,安装时使传送装置2嵌入缺口中从而将供给口封闭,储存箱11中的瓶盖通过供给口置于传送板22上,由于瓶盖会沿底板朝向位置较低的一侧滑动,也就是向供给口所在的方向滑动,即向传送装置2滑动,在瓶盖滑动至供给口所在位置时便会进入每两个相邻的传送板22之间并置于一传送板22上,接着随传送板22向上移动。
更进一步地,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瓶盖供给系统,其中,储存装置1还包括补给箱12,补给箱12设于储存箱11的一侧,补给箱12上开设有瓶盖入口和瓶盖出口,瓶盖出口与储存箱11的顶部开口相对应,补给箱12的内部设有输送组件121,输送组件121能输送补给箱12内的瓶盖通过瓶盖出口移动至补给箱12的外部并进入储存箱11中。补给箱12用于向储存箱11内补充瓶盖,在操作过程中,当储存箱11内的瓶盖不足时,操作人员有可能会出现不能及时补充的情况,需要缓冲时间来响应,若只设置储存箱11,则容易出现储存箱11内的瓶盖完全用完而操作人员来不及及时补充导致设备空转的情况,通过设置补给箱12,在储存箱11内的瓶盖用完而操作人员无法及时补充瓶盖时,能够由补给箱12快速及时地向储存箱11进行补充,为操作人员赢的缓冲的时间,而操作人员只需向补给箱12中补充瓶盖即可,减少设备由于瓶盖不足而出现空转的可能性。
作为优选,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瓶盖供给系统,其中,瓶盖入口开设于补给箱12的一侧壁的上部,瓶盖入口处设有拉盖122,拉盖122包括基板1221和垂直于基板1221设置的两侧板1222,两侧板1222相对设置于基板1221的两侧,基板1221的下端能转动地连接于补给箱12的外壁上,基板1221能向上摆动封闭瓶盖入口且能向下摆动开启瓶盖入口,两侧板1222的上部分别开设有弧形槽12221,且补给箱12的外壁上设有限位柱12222,限位柱12222贯穿弧形槽12221,在基板1221摆动的过程中带动两侧板1222同步运动,且弧形槽12221与限位柱12222产生相对运动。在拉盖122打开时,基板1221和两侧板1222围合组成能引导瓶盖进入补给箱12内部的导斗,便于操作人员向补给箱12的内部添加瓶盖;基板1221的朝向补给箱12外部的表面上设有把手,便于开合拉盖122。需要说明的是,瓶盖入口也可以开设在补给箱12的顶板上,另外,为了便于瓶盖进入补给箱12还可以在位于补给箱12顶板上的瓶盖入口处设置引导斗,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
作为优选,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瓶盖供给系统,其中,储存装置1还包括第一检测传感器13、第二检测传感器14和控制组件,第一检测传感器13设于储存箱11内且能检测储存箱11内的瓶盖的高度,第二检测传感器14设于补给箱12内且能检测补给箱12内的瓶盖的高度,第一检测传感器13、第二检测传感器14及输送组件121均与控制组件电连接,第一检测传感器13与第二检测传感器14均为对射传感器,对射传感器包括相对设置的发射端和接收端,当储存箱11内的第一检测传感器13的接收端能接收到来自发射端的光线时,则表示储存箱11内的瓶盖不足,此时控制组件控制输送组件121运行,输送组件121将补给箱12内的瓶盖通过瓶盖出口补充至储存箱11中,当储存箱11内的对射传感器的接收端无法接收到来自发射端的光线时,则表示储存箱11内的瓶盖充足,控制组件控制输送组件121停止;在补给箱12上设有与第二检测传感器14或控制组件电连接的提示灯,当补给箱12内的对射传感器的接收端接收到来自发射端的光线,则表示补给箱12内的瓶盖不足,此时提示灯亮,便于操作人员观察并及时向补给箱12内补充瓶盖。
进一步地,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瓶盖供给系统,其中,排列装置3还包括导向结构32,导向结构32连接于传送装置2的第二侧的上端,且导向结构32与导轨槽31连通,瓶盖沿传送装置2的第一侧向上运动并在传送装置2的顶部随对应的传送板22移动至传送装置2的第二侧,且瓶盖在传送装置2的第二侧进入导向结构32并沿导向结构32进入导轨槽31。瓶盖在运输过程中,无论是位于传送装置2的第一侧、传送装置2的顶部还是传送装置2的第二侧,其开口始终朝向远离传送带21的方向,且各个瓶盖均以开口朝向相同的方式进入导向结构32并进入导轨槽31中,具有便于取用的优点。
其中,导向结构32具体可以包括一由传送装置2的第二侧的顶部至导轨槽31的一端成由上至下倾斜的底部板,底部板的两侧纵向连接设有侧挡板,其中,两个侧挡板均与位于传送装置2的第二侧的传送带21的带面平行,其中两侧挡板中距离传送板22较近的侧挡板上形成有空缺处,位于该空缺处的底部板的边缘处凹设有能供传送板22向下穿过的缺槽,由于瓶盖的开口侧是凸出于传送板22的未与传送带21相接的一侧的边缘,故在传送板22向下运动的过程中瓶盖的开口侧会与底部板的上表面接触,且由于底部板是倾斜的,在传送板22向下运动的过程中,瓶盖沿底部板滚动并最终与传送板22分离而滚入两个侧挡板之间,并从底部板的最低处进入导轨槽31中,两个侧挡板之间的距离略大于瓶盖的轴向尺寸,因此瓶盖在从传送板22滚动至两侧挡板之间的过程中开口朝向不会发生改变,从而保证各个瓶盖均以开口朝向同一方向的状态进入导轨槽31中。
作为优选,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瓶盖供给系统,其中,沿着由导轨槽31的与导向结构32相接的一端至导轨槽31的另一端的方向,导轨槽31向下倾斜,导轨槽31的远离传送装置2的一端端部设有止挡件,以防止瓶盖从导轨槽31的未与导向结构32相接的一端掉落,且导轨槽31上设有用于检测瓶盖的位置的第三检测传感器311,以在当导轨槽31内排列的瓶盖足够多时停止继续向导轨槽31中输送瓶盖。
如图4及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药品灌装设备,其中,药品灌装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瓶盖供给系统,瓶盖供给系统通过安装架安装于机架4上,其中安装架包括用于固定导向结构32与传送装置2的顶部的从动传送轮24的顶部安装架51,用于固定传送装置2的底部的主动传送轮23的底部安装架52,用于固定储存箱11的储存箱安装架(图中未示出),用于固定补给箱12的补给箱安装架53,另外,机架4设有两层,储存箱11、补给箱12及主动传送轮23均安装于机架4的下层,传送装置2由机架4的下层向上贯穿机架4的上层延伸至机架的顶部;排列装置3通过多个立柱54安装于机架4的上层其中立柱54设有至少一个,当立柱54仅设有一个时,立柱54连接于导轨槽31的远离导向结构32的一端;当立柱54设有多个时,其中一个连接于导轨槽31的远离导向结构32的一端,其余的各个立柱54沿导轨槽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瓶盖供给系统及具有该瓶盖供给系统的药品灌装设备,通过传送装置的传送带及传送板,能将储存装置中杂乱无章的瓶盖一个一个的输送至排列装置,使瓶盖整齐的排列在导轨槽中,便于取用,无需操作者手动将瓶盖排列整齐,能快速有效的将大量的瓶盖整理并排列整齐,有效降低操作者劳动强度,提高拆零药品灌装过程的自动化程度,从而提高拆零药品灌装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瓶盖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供给系统包括储存装置、传送装置及排列装置,所述储存装置中储存有多个瓶盖,所述传送装置设于所述储存装置与所述排列装置之间;所述传送装置包括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上间隔设有多个传送板,所述传送带能带动各所述传送板由所述储存装置移动至所述排列装置;所述排列装置包括槽口朝上的导轨槽,每个所述传送板在随所述传送带移动的过程中能输送至少一个所述瓶盖从所述储存装置移动至所述导轨槽中,且进入所述导轨槽中的各所述瓶盖开口朝向相同地排列在所述导轨槽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盖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装置还包括主动传送轮、从动传送轮和电机,所述传送带为绕设于所述主动传送轮与所述从动传送轮上的环形传送带,所述主动传送轮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电机能带动所述主动传送轮转动并带动所述传送带运动,多个所述传送板均匀分布设置于所述传送带的外表面上,且各所述传送板均垂直连接于所述传送带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瓶盖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装置纵向设置,所述储存装置连接于所述传送装置的第一侧的下端,所述排列装置连接于所述传送装置的第二侧的上端,所述传送带于所述第一侧为由下至上运动,所述传送带于所述第二侧为由上至下运动;所述传送装置还包括挡盖,所述挡盖沿着所述瓶盖由所述储存装置传送至所述排列装置的传送路径盖设于所述传送带的外侧,所述挡盖能在所述瓶盖的传送过程中将所述瓶盖保持在对应的所述传送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瓶盖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由下至上朝向所述第二侧的方向倾斜,所述传送带的带面与垂直于水平面的直线之间的夹角小于或等于5°;所述传送板的垂直于所述传送带的方向上的尺寸小于所述瓶盖的轴向尺寸,且所述传送板的垂直于所述传送带的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瓶盖的轴向尺寸的一半;每两个相邻的传送板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瓶盖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瓶盖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装置包括顶部开口的储存箱,所述储存箱的底板与水平面之间形成有大于0°的夹角,与所述底板的最低处相对应的所述储存箱的侧壁上开设有供给口,所述传送带的第一侧的下端对应伸入所述储存箱中并封闭所述供给口,所述储存箱中的所述瓶盖通过所述供给口置于所述传送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瓶盖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装置还包括补给箱,所述补给箱设于所述储存箱的一侧,所述补给箱上开设有瓶盖入口和瓶盖出口,所述瓶盖出口与所述储存箱的顶部开口相对应,所述补给箱的内部设有输送组件,所述输送组件能输送所述补给箱内的所述瓶盖通过所述瓶盖出口移动至所述补给箱的外部并进入所述储存箱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瓶盖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入口开设于所述补给箱的一侧壁的上部,所述瓶盖入口处设有拉盖,所述拉盖包括基板和垂直于所述基板设置的两侧板,两所述侧板相对设置于所述基板的两侧,所述基板的下端能转动地连接于所述补给箱的外壁上,所述基板能向上摆动封闭所述瓶盖入口且能向下摆动开启所述瓶盖入口,两所述侧板的上部分别开设有弧形槽,且所述补给箱的外壁上设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贯穿所述弧形槽,在所述基板摆动的过程中带动两所述侧板同步运动,且所述弧形槽与所述限位柱产生相对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瓶盖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装置还包括第一检测传感器、第二检测传感器和控制组件,所述第一检测传感器设于所述储存箱内且能检测所述储存箱内的所述瓶盖的高度,所述第二检测传感器设于所述补给箱内且能检测所述补给箱内的所述瓶盖的高度,所述第一检测传感器、所述第二检测传感器及所述输送组件均与所述控制组件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瓶盖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列装置还包括导向结构,所述导向结构连接于所述传送装置的所述第二侧的上端,且所述导向结构与所述导轨槽连通,所述瓶盖沿所述传送装置的所述第一侧向上运动并在所述传送装置的顶部随对应的所述传送板移动至所述传送装置的所述第二侧,且所述瓶盖在所述传送装置的所述第二侧进入所述导向结构并沿所述导向结构进入所述导轨槽。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9所述的瓶盖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槽的远离所述传送装置的一端端部设有止挡件,且所述导轨槽上设有用于检测所述瓶盖的位置的第三检测传感器。
11.一种药品灌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品灌装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瓶盖供给系统。
CN201820384738.6U 2018-03-21 2018-03-21 瓶盖供给系统及药品灌装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1504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84738.6U CN208150418U (zh) 2018-03-21 2018-03-21 瓶盖供给系统及药品灌装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84738.6U CN208150418U (zh) 2018-03-21 2018-03-21 瓶盖供给系统及药品灌装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150418U true CN208150418U (zh) 2018-11-27

Family

ID=643925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384738.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150418U (zh) 2018-03-21 2018-03-21 瓶盖供给系统及药品灌装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15041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53062A (zh) * 2020-05-23 2020-07-28 临沂圣亚印铁制罐有限公司 一种盖子提升传输装置
CN117735166A (zh) * 2024-02-20 2024-03-22 云南浩翔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附带输送轨道防卡功能的牛奶瓶盖输送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53062A (zh) * 2020-05-23 2020-07-28 临沂圣亚印铁制罐有限公司 一种盖子提升传输装置
CN117735166A (zh) * 2024-02-20 2024-03-22 云南浩翔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附带输送轨道防卡功能的牛奶瓶盖输送装置
CN117735166B (zh) * 2024-02-20 2024-04-19 云南浩翔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附带输送轨道防卡功能的牛奶瓶盖输送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97416B (zh) 设置有生产量计数单元的药瓶填装生产装置
CN208150418U (zh) 瓶盖供给系统及药品灌装设备
CN107042896B (zh) 药瓶填装生产装置
CN105775189B (zh) 一种全自动筷子包装机
CN206417562U (zh) 直线式旋盖机的理盖机构
KR101462673B1 (ko) 초고속 계수 기능을 갖는 알약 포장 장치
CN204660803U (zh) 旋转输送机构
CN207273709U (zh) 用于注塑机的半自动上料装置
CN109080908B (zh) 一种高效的西林瓶包装生产线
CN107042916B (zh) 带有视频监控功能的药瓶填装总成
CN109625486A (zh) 双头灌装输送线
CN210456415U (zh) 一种旋盖机的理盖机构
CN209242054U (zh) 药瓶供给系统及药品灌装设备
CN206013020U (zh) 一种制药包装机
CN102431942A (zh) 喷头盖定位取盖下盖装置
CN206288608U (zh) 危险废弃物输送装置及危险废弃物储存系统
JP2001328606A (ja) バッグインボックス包装システム及びそれに用いるリテーナ
CN209939141U (zh) 药品包装袋分料装置
CN107128863A (zh) 一种精准定量的食用油灌装装置
CN110877814A (zh) 全自动理袋机
CN206494492U (zh) 一种自动装盒机的药盒翻转装置
CN204400096U (zh) 用于输液瓶爬升输送的输送线装置
KR101462674B1 (ko) 클리닝 기능을 갖는 알약 포장장치
CN107323746A (zh) 药品包装机构
CN202784700U (zh) 物料输送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127

Termination date: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