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50121U - 即配即食型储食器及即配即食型储食器组件 - Google Patents

即配即食型储食器及即配即食型储食器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150121U
CN208150121U CN201820664866.6U CN201820664866U CN208150121U CN 208150121 U CN208150121 U CN 208150121U CN 201820664866 U CN201820664866 U CN 201820664866U CN 208150121 U CN208150121 U CN 2081501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erving jar
storage device
type food
food storage
instant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66486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思达
丁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Times Health Technology Wuhan Co ltd
Wuhan University WHU
Original Assignee
Warner Era Health Technology (wuhan)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arner Era Health Technology (wuhan) Ltd By Share Ltd filed Critical Warner Era Health Technology (wuhan)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66486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150121U/zh
Priority to PCT/CN2018/102681 priority patent/WO2019210630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1501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1501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81/00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for contents presenting particular transport or storage problems, or adapted to be used for non-packaging purposes after removal of contents
    • B65D81/18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for contents presenting particular transport or storage problems, or adapted to be used for non-packaging purposes after removal of contents providing specific environment for contents, e.g. temperature above or below ambi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81/00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for contents presenting particular transport or storage problems, or adapted to be used for non-packaging purposes after removal of contents
    • B65D81/32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for contents presenting particular transport or storage problems, or adapted to be used for non-packaging purposes after removal of contents for packaging two or more different materials which must be maintained separate prior to use in admix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ackage Specialized In Special Use (AREA)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即配即食型储食器及即配即食型储食器组件;该饮料瓶包括第一储物罐、第二储物罐、密封杆密封片;第一储物罐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部和储物部,储物部包括储物腔,密封片设置于第一储物罐用于密封储物腔;连接部与第二储物罐可拆卸地连接;密封杆设置于储物腔,且密封杆的一端伸出第一储物罐远离第二储物罐的一端;该组件包括上述饮料瓶和套设于饮料瓶外部的加热套;该即配即食型储食器能够将营养食品以固态方式存储起来,使得固体营养成分与液体分开存储,提高了食品的安全性和营养价值,还具有便于携带等特性。

Description

即配即食型储食器及即配即食型储食器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即配即食型储食器及即配即食型储食器组件。
背景技术
在液态环境中,食品为了保证稳定性,往往会添加大量的食品稳定剂,以保持食品成型及良好的形态。主要包括胶质、糊精、糖脂等糖类、还可包括凝固剂、螯合剂、乳化剂和稳定剂等组成的复合添加剂。2015年3月5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以“快报(letter)”形式发表了一项研究,题目是《膳食乳化剂影响小鼠肠道菌促进结肠炎和代谢综合征》。研究表明膳食乳化剂对小鼠肠道菌产生影响,进而可能促进结肠炎和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在对照小鼠中,肠道菌距离上皮细胞的最近距离平均为25微米,在距离上皮细胞10微米的距离之内没有细菌存在。而通过饮水摄入乳化剂CMC或者P80的实验组老鼠中,这一最近距离平均减少了50%,还有的肠道菌与上皮细胞直接接触。这一现象的理论推测是:肠道中有大量细菌,而肠道上皮细胞依靠多层粘液组织使菌群处在完全距离之外;而饮食中的乳化剂破坏了这层粘液结构,使得肠道菌更靠近上皮细胞,从而造成与肠道发炎有关的疾病。
在液态环境中,食品为保证不受微生物污染的影响,往往需要添加一种或数种防腐剂,世界各国防腐剂应用的种类不同,美国有50种,日本约40种,我国规定使用的防腐剂有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山梨酸钾、丙酸钙等30种。主要包括2大类:
有机化学防腐剂:主要包括苯甲酸及其盐类、山梨酸及其盐类、对羟基苯甲酸的酯类等。苯甲酸及其盐、山梨酸及其盐等均是通过未解离的分子起抗菌作用。它们经过肝脏代谢、肾脏排泄,长期大量食用会引起肝肾负担。
无机化学防腐剂:主要包括二氧化硫、亚硫酸盐及亚硝酸盐等。亚硝酸盐能抑制肉毒梭状芽孢杆菌,防止肉毒中毒,但它主要作为发色剂用。亚硫酸盐等可抑制某些微生物活动所需的酶,并具有酸型防腐剂的特性,但主要作为漂白剂用。杀菌剂很少直接加入食品。亚硝酸盐是著名的致癌前体物质,长期食用会导致肿瘤高发。
此外,营养成分在液态环境下也不易保存,例如,水果饮料中的主要营养元素是维生素C,但维生素C在液态环境中,1个小时基本分解殆尽,为了保证VC的稳定性,目前有2种方法,一是对VC进行化学结构改造,如维生素C磷酸酯镁、维生素C乙基醚、维生素C甲基醚等,应用过程中发现,这些衍生物过敏反应发生率增高。另一种方法是添加稳定剂,如,添加0.1%的硫代硫酸钠,其同时也是一种定影剂。
承上述,相关技术中,为了使得食品(例如:饮品)保持良好的稳定性、为了减少物生物的滋生等,会向食品中添加各种稳定剂、防腐剂等添加剂,而添加剂的添加容易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若是不添加相应的稳定剂、防腐剂等添加剂,将食品存放于普通的存放装置(例如:塑料瓶)中又容易导致食品的腐坏、变质等,仍然会在人体食用后,对人体造成不利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配即食型储食器,其能够将营养食品以固态方式存储起来,使得固体营养成分与液体分开存储,提高了食品的安全性和营养价值,还具有便于携带等特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配即食型储食器组件,其能够将营养食品以固态方式存储起来,使得固体营养成分与液体分开存储,提高了食品的安全性和营养价值,还具有便于携带等特性;而且该装置还能够对食品进行加热,使得食品具有更加适宜的食用温度,以满足不同的人体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即配即食型储食器,其包括第一储物罐、第二储物罐、密封杆和密封片;第一储物罐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部和储物部,储物部包括储物腔,密封片设置于第一储物罐用于密封储物腔;连接部与第二储物罐可拆卸地连接;密封杆设置于储物腔,且密封杆的一端伸出第一储物罐远离第二储物罐的一端。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
上述密封片开设有释放口,密封杆可拆卸地插接于释放口,用于控制释放口的封闭或打开。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
上述密封片为可破除密封片。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
上述密封杆的一端与密封片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
上述密封杆包括中空管、可破除封片和第二密封帽,可破除封片设置于中空管的一端,第二密封帽可拆卸地设置于中空管远离可破除封片的一端;中空管能与第一储物罐插接配合,且第二密封帽位于第一储物罐远离第二储物罐的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
上述密封杆包括实心杆和把手,把手设置于实心杆的一端,把手位于第一储物罐远离第二储物罐的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
还包括第一密封帽,第一密封帽与第一储物罐远离第二储物罐一端连接,密封杆的一端伸出第一密封帽;上述第一密封帽包括帽本体和弹性封片,帽本体的顶部开设有通孔,弹性封片覆盖于通孔,密封杆与弹性封片插接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
还包括第一密封帽,第一密封帽与第一储物罐远离第二储物罐一端连接,密封杆的一端伸出第一密封帽;上述第一密封帽的顶部开设有螺纹孔,密封杆设置有外螺纹,外螺纹与螺纹孔螺纹配合。
一种即配即食型储食器组件,其包括加热套和上述即配即食型储食器,加热套套设于即配即食型储食器的外部。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
上述加热套包括加热金属和电源组件,加热金属电连接电源组件;或者,加热套包括加热材料。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即配即食型储食器及即配即食型储食器组件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即配即食型储食器在存放食品时,可以将固体营养物质存放于第一储物罐中,将液体存放于第二储物罐中,以达到将固体营养物质与液体分开存储的目的,进而可以在不添加稳定剂、防腐剂等添加剂的情况下避免食品在长时间的存放过程中稳定性不佳和微生物污染等问题,不仅能够保持食品的营养价值,还能够避免食品腐坏等;同时也就减少了稳定剂和防腐剂等添加剂的使用,进而避免食品添加剂带来的健康安全隐患。当需要饮用该即配即食型储食器中存放的饮品时,可以利用密封杆将第一储物罐的储物腔中的固体营养物质释放于第二储物罐的液体中,然后摇匀即可食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即配即食型储食器组件在存放食品时,可以将固体营养物质存放于第一储物罐中,将液体存放于第二储物罐中,以达到将固体营养物质与液体分开存储的目的,进而可以在不添加稳定剂、防腐剂等添加剂的情况下避免食品在长时间的存放过程中稳定性不佳和微生物污染等问题,不仅能够保持食品的营养价值,还能够避免食品腐坏等;同时也就减少了稳定剂和防腐剂等添加剂的使用,进而避免食品添加剂带来的健康安全隐患。当需要饮用该即配即食型储食器中存放的饮品时,可以利用密封杆将第一储物罐的储物腔中的固体营养物质释放于第二储物罐的液体中,然后摇匀即可食用,操作简单,还不用另找水源,能够适用于多种场合;该组件还能够利用加热套对饮料进行加热,使得食品具有更加适宜的食用温度,以满足不同的人体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即配即食型储食器的爆炸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即配即食型储食器的爆炸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即配即食型储食器的爆炸图三;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即配即食型储食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010-即配即食型储食器;100-第一储物罐;200-第二储物罐;300-密封杆;400-第一密封帽;101-密封片;110-连接部;120-储物部;121-储物腔;410-帽本体;420-弹性封片;310-中空管;320-可破除封片;330-第二密封帽;340-实心杆;350-把手;102-释放口;020-即配即食型储食器组件;401-加热套;410-加热金属;420-电源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即配即食型储食器010,其包括第一储物罐100、第二储物罐200、密封杆300和密封片101;第一储物罐100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部110和储物部120,储物部120包括用于储存固体营养物质的储物腔121,上述密封片101设置于第一储物罐100,且密封片101位于连接部110和储物部120之间用于将储物腔121密封,避免储物部120存放的固体营养物质从储物部120中漏出;第一储物罐100的连接部110与第二储物腔121可拆卸连接;上述密封杆300设置于储物腔121中,且密封杆300的一端可以伸出第一储物罐100;上述第二储物罐200可以用于存放用于配置饮品用的液体,密封杆300可活动地设置于储物腔121中,通过密封杆300的活动可以在密封片101上形成开口,从而使得第一储物罐100中的固体物质穿过第一储物罐100中设置的密封片101,进入第二储物罐200中,从而将即配即食型储食器010中的饮品配制完成。
本实施例的即配即食型储食器010还包括第一密封帽400,第一密封帽400与第一储物罐100远离第二储物罐200的一端连接,上述密封杆300的一端伸出第一密封帽400;第一储物罐100远离第二储物罐200的一端设置有灌装口,固体营养物质可以通过灌装口被存放于第一储物罐100的储物部120,上述第一密封帽400与第一储物罐100连接,则可以利用第一密封帽400将第一储物罐100的灌装口封闭,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密封帽400与第一储物罐100之间为可拆卸连接的;上述可拆卸连接包括螺纹连接和卡接等;可选的,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密封帽400与第一储物罐100之间还可以是固定连接的。进一步可选的,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储物罐100的顶端设置有用于密封杆300穿过的通孔,密封杆300通过该通孔伸出第一密封帽400,第一储物罐100中的固体物质可以从连接部110的一端被灌装于储物腔121中,然后再用密封片101将储物腔121密封。可选的,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不设置第一密封帽400,直接在第一储物罐100的顶部一体成型的设置顶壁,密封杆300能够伸出第一储物罐100的顶壁。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储物罐200的容纳体积为1ml-5000ml,第一储物罐100能够放置0.1g-500g的固体。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密封片101为可破除密封片101。当需要将第一储物罐100中的固体物质与第二储物罐200中的液体混合时,只需要推动伸出第一密封帽400的密封杆300向第二储物罐200的方向移动,则可以将第一储物罐100中的密封片101刺破,使得第一储物罐100中的物质能够通过刺破的密封片101进入第二储物罐200。需要说明的是,可破除密封片101可以是由锡箔纸、塑料薄膜或者可食用纸料等制备的,其可以与第一储物罐100粘接或者卡接。
可选的,请参照图2,在其它实施例中,密封片101开设有释放口102,密封杆300可拆卸地插接于释放口102,用于控制释放口102的封闭或打开;在不需要第一储物罐100中的物质与第二储物罐200中的液体混合时,密封杆300始终插接于释放口102中;当需要将第一储物罐100和第二储物罐200中的物体混合时,向远离第一储物罐100的方向拖动密封杆300,则可以用密封杆300将释放口102打开,第一储物罐100中的固体物质可以通过释放口102进入第二储物罐200。
可选的,请参照图3,在其它实施例中,密封杆300的一端与密封片101连接,且密封片101为可以撕除材料制备的,例如:锡箔纸、塑料膜,当需要第一储物罐100中的物质进入第二储物罐200中时,向远离第二储物罐200的方向拉动密封杆300,则可以在与密封杆300连接的密封片101上,撕出开口,第一储物罐100中的物质能够从该撕出开口进入第二储物罐200。
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的密封杆300包括中空管310、可破除封片320和第二密封帽330,可破除封片320设置于中空管310的一端,第二密封帽330可拆卸地设置于中空管310远离可破除封片320的一端;中空管310能与第一密封帽400插接配合,且第二密封帽330位于第一密封帽400远离第一储物罐100的一侧;上述第二密封帽330与中空管310的可拆卸连接包括螺纹连接和卡接等。
当需要将第一储物罐100中的固体物质加入第二储物罐200中时,推动密封杆300的第二密封帽330,使得中空管310能够沿着第一密封帽400的通孔向靠近第二储物罐200的方向移动,然后可以利用向第二储物罐200移动的中空管310将第一储物罐100中的密封片101刺破,以便于第一储物罐100中的固体物质从被刺破的密封片101穿出进入第一储物罐100中,为了使第一储物罐100中的固体物质能够更加顺利的进入第二储物罐200中,在密封杆300刺穿密封片101后还可以向远离第二储物罐200的方向拉回密封杆300。当第二储物罐200中的混合物混合均匀后,还可以将第二密封帽330从中空管310的一端被移除,然后将吸管插入中空管310,并将中空管310另一端的可破除封片320刺破,即可饮用第二储物罐200中的饮品。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可破除封片320和可破除密封片101可以是由锡箔纸、塑料薄膜或者可食用纸料等制备的,其与中空管310、第一储物罐100的连接方式可以为粘接或者卡接等。
可选的,请参照图2,在其它实施例中,密封杆300包括实心杆340和把手350,把手350设置于实心杆340的一端,把手350位于第一密封帽400远离第一储物罐100的一侧。在密封杆300由把手350和实心杆340组成的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转动或者推动把手350向靠近第二储物罐200的方向移动,将可破除的密封片101刺穿,以便于第一储物罐100中的固体物能够进入第二储物罐200。当该即配即食型储食器010中的饮品混合完成后,可以将第一储物罐100从第二储物罐200上移除,然后再饮用。
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密封帽400包括帽本体410和弹性封片420,帽本体410的顶部开设有通孔,弹性封片420覆盖于通孔,上述密封杆300与该弹性封片420插接配合,即上述密封杆300能够从弹性封片420伸出帽本体410;弹性封片420能够将密封杆300与帽本体410之间的间隙密封,避免第一储物罐100中存放的固体物质从密封杆300与帽本体410之间的间隙漏出,还可以通过密封性的提高,延长第一储物罐100中的固体物质的保质期;弹性封片420的设置还可以使密封杆300能够倾斜着移动,以便于将密封片101上的开口扩大,使得第一储物罐100中的物体能够更加顺畅的进入第二储物罐200。
可选的,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密封帽400的顶部可以开设螺纹孔(图未示),而密封杆300设置有外螺纹(图未示),例如:可以在中空管310或者实心杆340的外壁设置外螺纹,上述密封杆300的外螺纹能够与第一密封帽400的螺纹孔螺纹配合。当需要密封杆300将可破除密封片101刺破、或者需要密封杆300将密封片101的释放口102开启、或者需要密封杆300将密封片101撕开时,则可以转动与第一密封帽400螺纹配合的密封杆300向靠近第二储物罐200的方向移动或者向远离第二储物罐200的方向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储物罐100,、第二储物罐200、第一密封帽400等可以由硅胶、不锈钢、塑料或者可食用纸料等制备。
请参照图4,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即配即食型储食器组件020,其包括加热套401和上述即配即食型储食器010,加热套401套设于该即配即食型储食器010的外部,加热套401用于对即配即食型储食器010中的食品进行加热。
本实施例中的加热套401包括加热金属410和电源组件420,加热金属410电连接电源组件420,当利用电源组件420给加热金属410通电后,加热金属410的温度会上升,进而可以利用加热金属410给即配即食型储食器010内的食品加热;详细地,本实施例的加热套401还包括第一层套体和第二层套体,第一层套体和第二层套体层叠设置,上述加热金属410夹设于第一层套体和第二层套体之间。本实施例中的电源组件420为电池,可选的,在其它实施例中,电源组件420还可以是USB充电装置、交流电电源插头等。
可选的,在其它实施例中,加热套401还可以包括加热材料,上述的加热材料可以是指现有技术中各种自发热材料,例如:铁粉、活性碳、蛭石、水、盐等;详细地,加热材料可以夹设于第一层套体和第二层套体之间。
本实施例的即配即食型储食器组件020还包括隔热套(图未示),隔热套套设于加热套401的外部;隔热套的设置可以避免使用者被烫伤。需要说明的而是,隔热套可以是用海绵、石棉等材料制备的。
即配即食型储食器010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密封杆300将第一储物罐100中的密封片101刺破或者开启密封片101上的释放口102或者用密封杆300撕开密封片101,则可以使第一储物罐100中的固体物质穿过第一储物罐100的密封片101进入第二储物罐200。即配即食型储食器组件020的工作原理是:当即配即食型储食器010中的饮品配制完成后,可以利用加热套401对饮料瓶中的饮品加热,直到饮品的温度达到适宜饮用的温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即配即食型储食器及即配即食型储食器组件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即配即食型储食器在存放食品时,可以将固体营养物质存放于第一储物罐中,将液体存放于第二储物罐中,以达到将固体营养物质与液体分开存储的目的,进而可以在不添加稳定剂、防腐剂等添加剂的情况下避免食品在长时间的存放过程中稳定性不佳和微生物污染等问题,不仅能够保持食品的营养价值,还能够避免食品腐坏等;同时也就减少了稳定剂和防腐剂等添加剂的使用,进而避免食品添加剂带来的健康安全隐患。当需要饮用该即配即食型储食器中存放的饮品时,可以利用密封杆将第一储物罐的储物腔中的固体营养物质释放于第二储物罐的液体中,然后摇匀即可食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即配即食型储食器组件在存放食品时,可以将固体营养物质存放于第一储物罐中,将液体存放于第二储物罐中,以达到将固体营养物质与液体分开存储的目的,进而可以在不添加稳定剂、防腐剂等添加剂的情况下避免食品在长时间的存放过程中稳定性不佳和微生物污染等问题,不仅能够保持食品的营养价值,还能够避免食品腐坏等;同时也就减少了稳定剂和防腐剂等添加剂的使用,进而避免食品添加剂带来的健康安全隐患。当需要饮用该即配即食型储食器中存放的饮品时,可以利用密封杆将第一储物罐的储物腔中的固体营养物质释放于第二储物罐的液体中,然后摇匀即可食用,操作简单,还不用另找水源,能够适用于多种场合;该组件还能够利用加热套对饮料进行加热,使得食品具有更加适宜的食用温度,以满足不同的人体需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即配即食型储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储物罐、第二储物罐、密封杆和密封片;所述第一储物罐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部和储物部,所述储物部包括储物腔,所述密封片设置于所述第一储物罐用于密封所述储物腔;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二储物罐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密封杆设置于所述储物腔,且所述密封杆的一端伸出所述第一储物罐远离所述第二储物罐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即配即食型储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片开设有释放口,所述密封杆可拆卸地插接于所述释放口,用于控制所述释放口的封闭或打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即配即食型储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片为可破除密封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即配即食型储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杆的一端与所述密封片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即配即食型储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杆包括中空管、可破除封片和第二密封帽,所述可破除封片设置于所述中空管的一端,所述第二密封帽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中空管远离所述可破除封片的一端;所述中空管能与所述第一储物罐插接配合,且所述第二密封帽位于所述第一储物罐远离所述第二储物罐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即配即食型储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杆包括实心杆和把手,所述把手设置于所述实心杆的一端,所述把手位于所述第一储物罐远离所述第二储物罐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即配即食型储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密封帽,所述第一密封帽与所述第一储物罐远离所述第二储物罐一端连接,所述密封杆的一端伸出所述第一密封帽;所述第一密封帽包括帽本体和弹性封片,所述帽本体的顶部开设有通孔,所述弹性封片覆盖于所述通孔,所述密封杆与所述弹性封片插接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即配即食型储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密封帽,所述第一密封帽与所述第一储物罐远离所述第二储物罐一端连接,所述密封杆的一端伸出所述第一密封帽;所述第一密封帽的顶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密封杆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与所述螺纹孔螺纹配合。
9.一种即配即食型储食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套和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即配即食型储食器,所述加热套套设于所述即配即食型储食器的外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即配即食型储食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套包括加热金属和电源组件,所述加热金属电连接所述电源组件;或者,所述加热套包括加热材料。
CN201820664866.6U 2018-05-04 2018-05-04 即配即食型储食器及即配即食型储食器组件 Active CN2081501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64866.6U CN208150121U (zh) 2018-05-04 2018-05-04 即配即食型储食器及即配即食型储食器组件
PCT/CN2018/102681 WO2019210630A1 (zh) 2018-05-04 2018-08-28 即配即食型储食器、即配即食型储食器组件及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64866.6U CN208150121U (zh) 2018-05-04 2018-05-04 即配即食型储食器及即配即食型储食器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150121U true CN208150121U (zh) 2018-11-27

Family

ID=643894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664866.6U Active CN208150121U (zh) 2018-05-04 2018-05-04 即配即食型储食器及即配即食型储食器组件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8150121U (zh)
WO (1) WO2019210630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47410A (en) * 1966-08-31 1967-10-17 Schwartzman Gilbert Mixing assemblies for applicators
WO2003064283A1 (es) * 2002-01-28 2003-08-07 Isidro Genesca Romeu Envase autotermico
CN2560587Y (zh) * 2002-07-24 2003-07-16 方伟 一种配置了加料瓶盖的饮料容器
DE102013011295A1 (de) * 2013-07-08 2015-01-08 Heraeus Medical Gmbh Vorrichtung zum Lagern und Mischen von Knochenzement
CN205150613U (zh) * 2015-10-19 2016-04-13 崔兆臣 一种带有添加颗粒成分装置的功能水饮料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210630A1 (zh) 2019-1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1096979A3 (en)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a gelatinous food product containing alcohol
CN208150121U (zh) 即配即食型储食器及即配即食型储食器组件
CN209112754U (zh) 一种用于医疗检测的复层式试剂盒
WO2016110131A1 (zh) 无水保活装置及具有该无水保活装置的冰箱
CN103222442A (zh) 一种虾的保活贮运方法
CN208149918U (zh) 即配即食型存储组件及即配即食型存储装置
CN106854300A (zh) 一种多元共混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207956611U (zh) 即配即食型存储组件及即配即食型存储装置
CN202435972U (zh) 一种可控供氧的活鱼箱
CN206979759U (zh) 一种鱼片包材无死角紫外线消毒装置
CN209701361U (zh) 便携式存储设备及自热式饮食罐
CN102730321A (zh) 一种饮料瓶
CN111363671B (zh) 一种肠道厌氧微生物培养瓶及其制备方法
CN211770325U (zh) 一种二氧化碳发生器的便携式装置
Valeur et al. Colonic fermentation: a neglected topic in human physiology education
CN109078200B (zh) 一种微藻粉输送灭菌装置
CN202128727U (zh) 一种反应型二氧化氯空气消毒净化盒
CN101536771A (zh) 一种制备玉米黄色素超微囊包合物方法
CN204242499U (zh) 一种二氧化硫性质的实验装置
CN203597208U (zh) 一种乳猪饲喂机
CN204969291U (zh) 一种便携式多用途灭菌保鲜盒
Agar et al.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Sheet
CN209109013U (zh) 一种复方电解质注射液生产用的配料装置
CN104480018A (zh) 一种果状杜氏藻藻膏的制作和保存方法
CN204223484U (zh) 一种物品保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01

Address after: 431400 Room 1-3, 1st Floor, Building 10, Phase I, Laowu Village and Yuji Village (Yangluo Port Huazhong International Industrial Park), Yangluo Development Zone, Xinzhou District,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TIMES HEALTH TECHNOLOGY (WUHAN) Co.,Ltd.

Patentee after: WUHAN University

Address before: 430000 Wuhan Donghu Development Zone High-tech Avenue 666 Wuhan National Biological Industry Base Project B, C, D Development Building B1

Patentee before: W.TIMES HEALTH TECHNOLOGY (WUHA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