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41705U - 显示终端及其显示屏 - Google Patents

显示终端及其显示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141705U
CN208141705U CN201820653032.5U CN201820653032U CN208141705U CN 208141705 U CN208141705 U CN 208141705U CN 201820653032 U CN201820653032 U CN 201820653032U CN 208141705 U CN208141705 U CN 2081417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screen
layer
protective layer
mounting groove
disp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65303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Guoxi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Guoxian Photo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Guoxian Photo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Guoxian Photo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65303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1417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1417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1417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显示终端及其显示屏。显示屏包括屏体以及自修复层,其中,屏体包括彼此背对的显示面和背面,贯穿显示面和背面设置有安装槽。自修复层附着在安装槽的侧壁上,自修修复层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保护层与第二保护层,以及设置在第一保护层与第二保护层之间的纳米微球层。自修复层能释放出纳米微球将侧壁的切割裂纹填充修复,从而提高显示屏的强度。此外,在显示屏受到外力撞击导致安装槽的侧壁产生新的裂纹时,自修复层也能在新的裂纹的虹吸作用下释放出纳米微球将新裂纹填充修复,从而提高了显示屏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显示终端及其显示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终端及其显示屏。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诸如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显示终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在实际应用中,显示终端的屏占比越大,给用户提供的视觉效果和用户体验就越好。“全面屏”成为越来越多用户的追求。“全面屏”只是显示终端业界对于超高屏占比显示终端的一个比较宽宽泛的定义,从字面上解释就是显示终端的正面全是屏幕。然而由于要在显示终端的正面预留摄像头和听筒的位置,业界宣称的全面屏显示终端只是超高屏占比的显示终端。
为实现显示终端的超高屏占比,需要在显示屏的显示区域内进行异形开槽,以预留摄像头和听筒的位置,但开槽后导致显示屏开槽区的侧壁容易裂纹,凹坑等情况,此外,显示屏在使用过程中,跌落或受到撞击后还会产生新的裂纹或凹坑。受到外力作用时,显示屏更容易从裂纹、凹坑等位置开裂,甚至导致显示屏显示不良,此时用户就不得不更换新的显示屏。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如何提高显示屏强度以及使用寿命问题,提供一种显示终端及其显示屏。
一种显示屏,包括:
屏体,所述屏体包括彼此背对的显示面和背面,贯穿所述显示面和所述背面设置有安装槽,其中所述安装槽的侧壁上附着有自修复层,所述自修复层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保护层与第二保护层,所述第一保护层与所述第二保护层之间具有纳米微球层。
上述显示屏开设了贯穿显示面和背面的安装槽,由于在显示屏开设安装槽需要对显示屏的屏体进行异形切割,进而导致安装槽的侧壁出现切割裂纹,在外力作用下,切割裂纹很容易进一步扩张,导致显示屏显示不良甚至开裂。通过在安装槽的侧壁设置自修复层,自修修复层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保护层与第二保护层,以及设置在第一保护层与第二保护层之间的纳米微球层。由于切割裂纹的虹吸作用,自修复层能在虹吸作用下释放出纳米微球将切割裂纹填充修复,从而提高显示屏的强度。此外,在显示屏受到外力撞击导致安装槽侧壁产生新的裂纹时,自修复层也能在新的裂纹的虹吸作用下释放出纳米微球将新裂纹填充修复,避免了新裂纹扩张导致显示屏显示不良而需要更换显示屏的情况,从而提高了显示屏的使用寿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屏体的背面也附着有所述自修复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屏体还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所述第一侧边与第二侧也附着有自修复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槽设置至于所述第一侧边上且自所述第一侧边向内凹陷形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二侧边的连接处形成圆角;所述安装槽的侧壁与所述第一侧边的连接处形成圆角;所述安装槽的相邻的侧壁的连接处形成圆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纳米微球层的厚度为10微米-100微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的厚度均为5微米-50微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纳米微球层具有多个纳米微球,所述纳米微球的材料选自聚苯乙烯、聚丙烯酸或环氧树脂中一种或多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保护层与第二保护层均为有机涂层,所述有机涂层的材料选自PI、PET或硅胶中的一种或多种。
一种显示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感光模组、扩音模组以及上述的显示屏;所述感光模组和/或扩音模组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
上述显示终端设置了在安装槽的侧壁附着有自修复层的显示屏,自修复层能释放出纳米微粒填充侧壁的切割裂纹,防止切割裂纹在受到撞击等外力作用时进一步扩张,从而增强显示屏强度。并且在显示屏受到撞击等外力作用而导致屏体产生新裂纹时,自修复层也能在新的裂纹的虹吸作用下释放出纳米微球将新裂纹填充修复,避免了新裂纹扩张导致的显示屏显示不良而需要更换显示屏的情况,从而提高了该显示终端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显示屏的A-A剖面的剖视图;
图3为图2所示的显示屏的自修复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见图1以及图2,一实施例的显示屏100包括屏体110,其中屏体110包括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面1111以及与显示面背对的背面1121。为了给显示终端安装感光模组以及扩音模组,显示屏100的显示面1111上开设有安装槽120,并且安装槽120贯穿显示面1111以及背面1121。
具体地,一实施例的显示屏100包括封装盖111以及与封装盖111层叠的TFT基板112。封装盖111的上表面即为显示屏100的显示面1111,TFT基板112的下表面即为显示屏的背面1121。进一步地,显示屏100还包括发光模组(未示出),发光模组被包裹于封装盖111以及TFT基板112之间。发光模组可以为OLED。进一步地,安装槽120开设在屏体110的边缘位置,并且安装槽120依次贯穿封装盖111以及TFT基板112。进一步地,由于封装盖111以及TFT基板112多采用玻璃等硬性材料,在对屏体110为开设安装槽120而进行异形切割时,容易导致安装槽120的侧壁121出现切割裂纹,在外力作用下,显示屏100更容易从侧壁121的切割裂纹位置开裂,导致显示屏100强度较差。为了解决由于切割裂纹导致的显示屏100的强度不足问题,显示屏100还包括自修复层130,自修复层130附着在安装槽120的侧壁121上。自修复层130能填充修复侧壁121上由于异形切割导致的切割裂纹以及显示屏100在使用过程中受到撞击而产生的新的裂纹,从而提高显示屏100的强度。
具体地,参见图3,自修复层130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保护层131以及第二保护层132,在第一保护层131以及第二保护层132之间的间隙还填充有纳米微球层133。其中第一保护层131附着在安装槽120的侧壁121。进一步地,纳米微球层133中具有众多的纳米微球,纳米微球是一种粒径在微米级的小球。纳米微球一般是由高分子聚合而成。将纳米微球填充在第一保护层131以及第二保护层132之间,在侧壁121未受到损伤时,第一保护层131与第二保护层132能保证纳米微球不会轻易脱落,在侧壁121受到外力冲击产生裂纹时,由于裂纹的虹吸作用,纳米微球又能渗透过第一保护层131进入到裂纹中,填充修复裂纹。
上述显示屏100的屏体110开设了贯穿显示面1111和背面1121的安装槽120,由于在显示屏100开设安装槽120需要对显示屏110的屏体110进行异形切割,进而导致安装槽120的侧壁121出现切割裂纹,在外力作用下,切割裂纹很容易进一步扩张,导致显示屏100显示不良甚至开裂。通过在安装槽120的侧壁121设置自修复层130,自修复层130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保护层131与第二保护层132,以及设置在第一保护层131与第二保护层132之间的纳米微球层133。由于切割裂纹的虹吸作用,自修复层130能在虹吸作用下释放出纳米微球将切割裂纹填充修复,从而提高显示屏100的强度。此外,在显示屏100受到外力撞击导致安装槽120的侧壁121产生新的裂纹时,自修复层130也能在新的裂纹的虹吸作用下释放出纳米微球将新裂纹填充修复,避免了新裂纹扩张导致的显示屏100显示不良而需要用户更换新的显示屏的情况,进而提高了显示屏100的使用寿命。
具体地,参见图2以及图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屏体110的背面1121即TFT基板112上也附着有自修复层130(未示出),并且第一保护层131与TFT基板112连接。在显示屏100受到外力冲击而导致TFT基板112损伤时,自修复层130能释放处纳米微球修复TFT基板112的损伤,进一步提高了显示屏100的强度与使用寿命。
具体地,参见图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屏体110还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第一侧边113与第二侧边114,进一步地,屏体110的第一侧边113有两条,并且两条第一侧边113相互平行。第二侧边114有两条,并且两条第二侧边114相互平行。在本实施例中,屏体110的短边为第一侧边113,长边为第二侧边114。而安装槽120设置在其中一条第一侧边113上,且自第一侧边113向内凹陷形成。并且安装槽120的相邻的侧壁121的连接处形成圆角。侧壁121与第一侧边113的连接处形成圆角。第二侧边114与第一侧边113的连接处形成圆角。需要说明的是在另一实施例中,安装槽110也可以是在屏体110的显示面1111开设通孔而形成。进一步地,安装槽110形状还可以为矩形、圆形、半圆形或梯形等。
具体地,一实施例中,第一侧边113与第二侧边114也附着有自修复层130,从而屏体110的整个边缘都附着有自修复层130,从而自修复层130能从全方位对屏体110进行保护,无论屏体110哪条边缘受到撞击而导致出现裂纹,自修复层130都能释放出纳米微球填充修复裂纹,从而进一步提高显示屏100强度以及使用寿命。
具体地,参见图3,纳米微球层133的厚度a为10微米-100微米,使得纳米微球层133能容纳足够多的纳米微球,但又不至于纳米微球层133的厚度太厚而影响到显示屏的外观尺寸。进一步地,纳米微球一般是高分子聚合而成,通常是树脂材料通过乳液聚合形成,如聚苯乙烯,聚丙烯酸或环氧树脂等中一种或多种聚合。其中,乳液聚合是指高分子材料借助乳化剂和机械搅拌,使高分子单体分散在水中形成乳液,再加入引发剂引发高分子单体聚合的过程。
具体地,一实施例中,第一保护层131的厚度d1厚度为5微米-50微米,第二保护层132的厚度d2为5微米-50微米。第一保护层131以及第二保护层132的厚度可以比纳米微球层133的厚度稍薄一些,从而使得纳米微球能在裂纹的虹吸作用下较为容易地穿过第一保护层131去填补裂纹,同时在屏体没有损伤时,第一保护层131以及第二保护层132又能对纳米微球起到固定作用。
进一步地,第一保护层131与第二保护层132为有机涂层。有机涂层的材料可以选自PI、PET和硅胶中的一种或多种。有机涂层塑性好、弹性好、柔软度高,所以第一保护层131与第二保护层132除了防止纳米微球脱落外还能对屏体110起到缓冲作用。在屏体110受到外力冲击时,第一保护从层131与第二保护层132能吸收冲击力,进一步增强显示屏100的强度。
进一步地,第一保护层131可以通过涂覆、蒸镀、印刷或贴附等工艺制作到安装槽120的侧壁上,然后,纳米微球层133可以是通过在第一保护层131上涂覆、蒸镀或印刷上含有纳米微球的乳液,再通过烘烤等方式去除乳液中的溶剂而形成。最后,第二保护层132也可以通过涂覆、蒸镀、印刷或贴附等工艺制作到纳米微球层133上。
本申请在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显示终端,该显示终端包括感光模组、扩声模组以及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显示屏10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感光模组和扩声模组皆收容在安装槽120内,在另一实施例,也可以只有感光模组或扩声模组中任一个收容在安装槽120内。
进一步地,显示终端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显示终端还可以包括中框、驱动电路板、外壳等。中框套设在驱动电路板以及显示屏100外,外壳则设置在中框外部,用以保护显示终端。显示屏100覆盖在驱动电路板上并且显示屏100与驱动电路板电连接,感光模组以及扩声模组安装在驱动电路板的与安装槽120对应的位置上。并且感光模组以及扩声模组透过安装槽120暴露在显示屏100的显示面1111上。
上述显示终端设置了在安装槽120的侧壁121附着有自修复层130的显示屏100,自修复层130能释放出纳米微球填充侧壁121的切割裂纹,防止切割裂纹在受到撞击等外力作用时进一步扩张,从而增强显示屏100强度。并且在显示屏100受到外力撞击而导致屏体110产生新裂纹时,自修复层130也能在新的裂纹的虹吸作用下释放出纳米微球将新裂纹填充修复,避免了新裂纹的扩张导致的显示屏100显示不良而需要用户更换新的显示屏的情况,进而提高了该显示终端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包括:
屏体,所述屏体包括彼此背对的显示面和背面,贯穿所述显示面和所述背面设置有安装槽,其中所述安装槽的侧壁上附着有自修复层,所述自修复层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保护层与第二保护层,所述第一保护层与所述第二保护层之间具有纳米微球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屏体的背面也附着有所述自修复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屏体还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所述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也附着有自修复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设置于所述第一侧边上且自所述第一侧边向内凹陷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二侧边的连接处形成圆角;所述安装槽的侧壁与所述第一侧边的连接处形成圆角;所述安装槽的相邻的侧壁的连接处形成圆角。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微球层的厚度为10微米-100微米。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的厚度均为5微米-50微米。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微球层具有多个纳米微球,所述纳米微球的材料选自聚苯乙烯、聚丙烯酸或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层与所述第二保护层均为有机涂层,所述有机涂层的材料选自PI、PET或硅胶中的一种或多种。
10.一种显示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感光模组、扩音模组以及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屏;所述感光模组和/或扩音模组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
CN201820653032.5U 2018-05-03 2018-05-03 显示终端及其显示屏 Active CN2081417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53032.5U CN208141705U (zh) 2018-05-03 2018-05-03 显示终端及其显示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53032.5U CN208141705U (zh) 2018-05-03 2018-05-03 显示终端及其显示屏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141705U true CN208141705U (zh) 2018-11-23

Family

ID=643121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653032.5U Active CN208141705U (zh) 2018-05-03 2018-05-03 显示终端及其显示屏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141705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40840A (zh) * 2020-04-28 2020-08-14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761903A (zh) * 2019-04-02 2020-10-13 南昌欧菲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盖板及终端
CN112929478A (zh) * 2021-01-27 2021-06-0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保护壳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61903A (zh) * 2019-04-02 2020-10-13 南昌欧菲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盖板及终端
CN111540840A (zh) * 2020-04-28 2020-08-14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540840B (zh) * 2020-04-28 2022-11-15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929478A (zh) * 2021-01-27 2021-06-0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保护壳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141705U (zh) 显示终端及其显示屏
CN206480628U (zh)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
US20210358341A1 (en)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CN111276048B (zh) 一种显示屏和电子设备
CN107610595A (zh) 柔性显示装置
CN106293255B (zh) 一种触控基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206116400U (zh) 柔性显示屏和柔性显示装置
CN106292080A (zh)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KR102578254B1 (ko) 표시 장치 및 휴대용 단말기
CN105807994A (zh) 防爆膜及其制作方法、触摸屏、显示装置
CN109166826B (zh) 显示面板及具有其的显示装置
CN109148531A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US20200203420A1 (en) Light-emitting diode display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US20190387632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KR20200031720A (ko) 표시장치
CN207594455U (zh) 一种柔性高性能防碎屏光学保护膜
CN208141703U (zh) 显示终端及其显示屏
CN109817090A (zh) 显示装置和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09018691B (zh) 一种缓冲挡块及其制备方法和包装组件
WO2024067056A1 (zh) 柔性屏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CN103818076B (zh) 一种防窥膜
CN206400961U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无边框显示装置
CN108922902A (zh) 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CN106125488A (zh) 一种具有阻隔水汽功能的幕布
CN108766318A (zh) 显示屏、其制备方法以及显示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Bazhou Yung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Kunsh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ew flat panel display technology center Co., Ltd

Assignor: Kunshan Guo Xian Photoelectric Co., Ltd.

Contract record no.: X2019990000156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Display terminal and display screen thereof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123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191030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216

Address after: No. 2 Xiangshan Avenue, Yongning Street, Zengcheng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province (the core of Zengche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Guoxia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5300, No. 1, Longteng Road, Kunshan Development Zone, Jiangsu, Suzhou, 4

Patentee before: Kunshan Guo Xian Photoelectric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