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41360U - 一种触控显示模组及一种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触控显示模组及一种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141360U
CN208141360U CN201820841062.9U CN201820841062U CN208141360U CN 208141360 U CN208141360 U CN 208141360U CN 201820841062 U CN201820841062 U CN 201820841062U CN 208141360 U CN208141360 U CN 2081413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layer
conductive film
display panel
touch
display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84106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裕民
周娟
王宏伟
王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ruly Opto Electronics Ltd
Original Assignee
Truly Opto Electronic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ruly Opto Electronics Ltd filed Critical Truly Opto Electronics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84106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1413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1413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1413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触控显示模组,触控传感器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一导电膜层;第一导电膜层贴合于显示面板的发光表面,第一基板位于第一导电膜层背向显示面板一侧表面;第一导电膜层朝向显示面板一侧表面的边缘部设置有第一引线,第一引线连接有柔性电路板,柔性电路板不突出所述第一导电膜层。上述触控传感器采用倒置结构,其第一引线位于第一导电膜层朝向显示面板一侧表面,使得柔性电路板可以直接连接至显示面板的背面,而不需要柔性电路板从触控传感器的侧面绕至显示面板的背面,使得柔性电路板不需要突出触控传感器的侧边。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同样具有上述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触控显示模组及一种终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触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触控显示模组及一种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近年来科技不断的进步以及触控显示产品行业的发展,触控显示模组无论是从尺寸还是性能等方面都取得了极大的进展。相应的,用户对于触控产品的细节,外观等具有了更高的要求。
在现阶段,触控显示模组均需要通过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柔性电路板)与外部电源或触控IC(inte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相互电连接,从而使得触控显示模组可以有效的进行工作。
在现有技术中,柔性电路板通常均需要突出触控显示模组,绕至触控显示模组的背面,再将触控显示模组与外部电源或触控IC相互电连接。
然而在现有技术中,由于柔性电路板需要突出触控显示模组,导致需要在盖板表面这是较宽的油墨层以遮挡柔性电路板,从而使得安装有现有技术所提供的触控显示模组的边框较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触控显示模组,可以避免柔性电路板突出触控显示模组;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终端,可以具有更窄的边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触控显示模组,所述触控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和触控传感器;其中,所述触控传感器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发光表面;
所述触控传感器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一导电膜层;其中,所述第一导电膜层贴合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发光表面,所述第一基板位于所述第一导电膜层背向所述显示面板一侧表面;所述第一导电膜层朝向所述显示面板一侧表面的边缘部设置有第一引线,所述第一引线连接有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不突出所述第一导电膜层。
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背光板;
位于所述背光板发光表面的下偏光片;
位于所述下偏光片背向所述背光板一侧表面的液晶盒;
位于所述液晶盒背向所述背光板一侧表面的上偏光片;
所述第一导电膜层贴合于所述上偏光片背向所述背光板一侧表面。
可选的,所述触控传感器还包括第二基板和第二导电膜层;
所述第二导电膜层贴合于所述第一基板背向所述显示面板一侧表面,所述第二基板位于所述第二导电膜层位于所述第二导电膜层背向所述显示面板一侧表面;
所述第二导电膜层朝向所述显示面板一侧表面的边缘部设置有第二引线,所述第二引线延伸至所述第一导电膜层朝向所述显示面板一侧表面,所述第二引线连接有所述柔性电路板。
可选的,所述触控显示模组还包括盖板;其中,所述盖板贴合于所述第二基板背向所述显示面板一侧表面。
可选的,所述盖板背向所述显示面板一侧表面为粗糙表面。
可选的,所述盖板背向所述显示面板一侧表面设置有减反膜。
可选的,所述盖板背向所述显示面板一侧表面设置有抗指纹油涂层。
可选的,所述盖板为钢化玻璃盖板。
可选的,所述第二导电膜层的预设区域为指纹识别区域。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模组,触控传感器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一导电膜层;第一导电膜层贴合于显示面板的发光表面,第一基板位于第一导电膜层背向显示面板一侧表面;第一导电膜层朝向显示面板一侧表面的边缘部设置有第一引线,第一引线连接有柔性电路板,柔性电路板不突出所述第一导电膜层。上述触控传感器采用倒置结构,其第一引线位于第一导电膜层朝向显示面板一侧表面,使得柔性电路板可以直接连接至显示面板的背面,而不需要柔性电路板从触控传感器的侧面绕至显示面板的背面,使得柔性电路板不需要突出触控传感器的侧边,从而导致仅需要在盖板表面设置较窄的油墨层就足以遮挡第一引线等结构,进而使得安装有现有技术所提供的触控显示模组的边框较宽。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同样具有上述有益效果,具有更窄的边框,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具体的触控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具体的触控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再一种具体的触控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还一种具体的触控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显示面板、11.背光板、12.下偏光片、13.液晶盒、14.上偏光片、21.第一基板、22.第一导电膜层、23.第一引线、24.第二基板、25.第二导电膜层、251.指纹识别区域、26.第二引线、3.柔性电路板、4.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触控显示模组。在现有技术中,触控传感器中的引线通常位于触控传感器的上表面,从而使得与该引线相互连接的柔性电路板需要从触控传感器的上表面开始,从触控传感器的侧面绕至显示面板的背面。从而使得柔性电路板需要突出触控显示模组,从而导致需要在盖板表面设置较宽的油墨层以遮挡柔性电路板,进而使得安装有现有技术所提供的触控显示模组的边框较宽。
而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模组,触控传感器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一导电膜层;第一导电膜层贴合于显示面板的发光表面,第一基板位于第一导电膜层背向显示面板一侧表面;第一导电膜层朝向显示面板一侧表面的边缘部设置有第一引线,第一引线连接有柔性电路板,柔性电路板不突出所述第一导电膜层。上述触控传感器采用倒置结构,其第一引线位于第一导电膜层朝向显示面板一侧表面,使得柔性电路板可以直接连接至显示面板的背面,而不需要柔性电路板从触控传感器的侧面绕至显示面板的背面,从而使得柔性电路板不需要突出触控传感器的侧边,进而导致仅需要在盖板表面设置较窄的油墨层就足以遮挡第一引线等结构。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1,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触控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1和触控传感器;其中,所述触控传感器位于所述显示面板1的发光表面。
上述显示面板1可以显示出图像。通常情况下,显示面板1具有一发光表面,显示面板1可以从该发光表面处向外界发射光线,从发光表面向外界发射的光线会构成图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述显示面板1可以是液晶显示面板1或者是OLED显示面板1等等,有关显示面板1的具体内容将在下述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做详细介绍,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触控传感器会位于所述显示面板1的发光表面。即显示面板1所发出的光线会先穿过触控传感器,再传播至外界,被用户观看。由于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触控传感器会与显示面板1配合使用,相应的触控传感器的主体为透明结构,使得显示面板1产生的光线可以发射到外界。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触控传感器均为电容式触控传感器。有关电容式触控传感器的原理可以参照现有技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并不做具体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触控传感器包括第一基板21和第一导电膜层22;其中,所述第一导电膜层22贴合于所述显示面板1的所述发光表面,所述第一基板21位于所述第一导电膜层22背向所述显示面板1一侧表面;所述第一导电膜层22朝向所述显示面板1一侧表面的边缘部设置有第一引线23,所述第一引线23连接有柔性电路板3,所述柔性电路板3不突出所述第一导电膜层22。
上述第一导电膜层22通常溅镀于第一基板21表面,之后再将第一导电膜层22贴合于上述显示面板1的发光表面,此时第一基板21位于第一导电膜层22背向显示面板1一侧表面。通常情况下,在第一导电膜层22上刻蚀有多个电极,多个电极之间以预设的位置进行排列,且将预设位置之间的电极相互串联可以在第一导电膜层22上构成第一电极图案。而上述第一引线23通常需要与第一导电膜层22上的电极相互电连接。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导电膜层22中的电极可以是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等,即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对于第一导电膜层22的具体结构并不做具体限定。
上述第一引线23设置于第一导电膜层22朝向显示面板1一侧表面的边缘部。所谓边缘部,即距离第一导电膜层22侧边的距离在预设范围内的部分。通常情况下,上述边缘部通常呈“回”字形结构。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对于边缘部的宽度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并不做具体限定,即距离第一导电膜层22侧边的距离所在的预设范围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并不做具体限定。相对于边缘部,第一导电膜层22通常还具有中心部,而中心部通常即对应触控显示模组的可视区域;相应的上述边缘部通常对应于触控显示模组的非可视区域。在非可视区域中,通常设置有上述引线和与引线连接的柔性电路板3。
上述第一基板21,第一导电膜层22和第一引线23为触控传感器的主体结构。通常情况下,会在第一基板21的一表面溅镀第一导电膜层22,再在第一导电膜层22背向第一基板21一侧表面的边缘部设置第一引线23,最后将上述触控传感器倒置,并贴合于显示面板1的发光表面,此时所述第一导电膜层22贴合于所述显示面板1的所述发光表面。通常情况下,会使用光学胶将第一导电膜层22贴合于显示面板1的发光表面。有关光学胶的具体成分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并不做具体限定,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以具体选用OCA(固态光学胶)或OCR(液态光学胶)将第一导电膜层22贴合于显示面板1的发光表面。有关光学胶的具体成分可以视具体情况而定,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并不做具体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引线23连接有柔性电路板3。
上述柔性电路板3即FPC,上述第一引线23设置于第一导电膜层22朝向显示面板1一侧表面,且第一引线23需要与第一导电膜层22上刻蚀的电极相互电连接。有关第一引线23与第一导电膜层22的具体结构可以参照现有技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并不做具体限定。
上述第一引线23需要与柔性电路板3电连接,而柔性电路板3会与外部的电源以及驱动IC相互电连接,从而将第一导电膜层22与外部的电源以及驱动IC相互电连接,使得触控传感器可以进行工作。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由于第一引线23位于第一导电膜层22朝向所述显示面板1一侧表面,会使得上述柔性电路板3不突出所述第一导电膜层22。即柔性电路板3不再需要突出触控传感器,再从触控传感器的侧面绕至显示面板1的背面;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柔性电路板3可以直接延伸至显示面板1的背面,而使得柔性电路板3不突出所述第一导电膜层22。
所谓柔性电路板3不突出第一导电膜层22,即柔性电路板3在平行于第一导电膜层22表面的平面上,不会突出第一导电膜层22的侧边。上述柔性电路板3会在第一导电膜层22朝向显示面板1一侧表面的边缘部于第一引线23相互连接,并向触控显示模组的中心部延伸至显示面板1的背面,而不会从第一导电膜层22朝向显示面板1一侧表面的边缘部突出至第一导电膜层22外侧。所谓显示面板1的背面,即显示面板1背向触控传感器一侧表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模组,触控传感器包括第一基板21和第一导电膜层22;第一导电膜层22贴合于显示面板1的发光表面,第一基板21位于第一导电膜层22背向显示面板1一侧表面;第一导电膜层22朝向显示面板1一侧表面的边缘部设置有第一引线23,第一引线23连接有柔性电路板3,柔性电路板3不突出所述第一导电膜层22。上述触控传感器采用倒置结构,其第一引线23位于第一导电膜层22朝向显示面板1一侧表面,使得柔性电路板3可以直接连接至显示面板1的背面,而不需要柔性电路板3从触控传感器的侧面绕至显示面板1的背面,从而使得柔性电路板3不需要突出触控传感器的侧边,进而导致仅需要在盖板4表面设置较窄的油墨层就足以遮挡第一引线23等结构。
有关上述显示面板1的具体结构将在下述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做详细介绍。
请参考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具体的触控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区别于上述实用新型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在上述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基础上,详细介绍显示面板1的具体结构。其余内容已在上述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介绍,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参见图2,在现阶段,由于相比于OLED显示面板1,液晶显示面板1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其具有成熟的制作工艺,以及非常高的良品率,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优选用液晶显示面板1作为触控显示模组中的显示面板1。具体的,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1包括背光板11;位于所述背光板11发光表面的下偏光片12;位于所述下偏光片12背向所述背光板11一侧表面的液晶盒13;位于所述液晶盒13背向所述背光板11一侧表面的上偏光片14;所述第一导电膜层22贴合于所述上偏光片14背向所述背光板11一侧表面。
上述背光板11通常具有一个可以发出均匀光线的发光表面,由该发光表面所发出的部分光线会穿过液晶盒13等部件,并最终射出显示面板1。背光板11所产生的光线可以从发光表面均匀的照射向外界。上述背光板11可以通过白炽灯泡、电光面板、发光二极管或冷阴极管等作为光源在背光板11的发光表面向外产生均匀的光线。其中,电光面板可以直接在背光板11整个发光表面提供均匀的光线,而其他的光源则需要配合使用散光器来提供均匀的光线。
背光板11可以提供任意一种颜色的光线,例如黄色光线、绿色光线、蓝色光线、白色光线等。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对于所述背光板11所产生光线的颜色不做具体限定。通常情况下,整个显示模组在显示彩色图像时,需要背光板11发出白色光线,因为白色光线蕴含光线的颜色种类最多。
当然,有关背光板11的厚度等具体参数可以参照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下偏光片12位于背光板11的发光表面;液晶盒13位于下偏光片12背向背光板11一侧表面;上偏光片14位于液晶盒13背向背光板11一侧表面;触控感应器中的第一导电膜层22贴合于所述上偏光片14背向所述背光板11一侧表面。
上述液晶盒13中分布有像素点,而像素点中设置有液晶。在工作状态时,液晶可以使得通过液晶盒13的光线发生偏转。液晶盒13在与偏光片配合使用过程中,可以产生明暗变化,从而产生图像。有关液晶盒13的具体工作原理可以参照现有技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并不做具体限定。
上述下偏光片12需要位于背光板11发光表面,即设置在液晶盒13与背光板11发光表面之间,而上偏光片14需要位于所述液晶盒13背向所述背光板11一侧表面。
偏振片的作用是仅仅允许一个预设振动方向的光线通过,通常情况下设置在同一个液晶显示模组中的下偏振片与上偏振片允许通过光线的振动方向相互垂直。当然,有关下偏振片与上偏振片的具体参数可以参照现有技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并不做具体限定。上述下偏振片可以将背光板11发出的光线调整为偏振光。当偏振光经过液晶盒13之后,液晶盒13中的特定像素点中的液晶会使得该偏振光的振动方向被扭转90度,从而通过上偏振片,进而将图像显示在显示模组的表面。有关液晶盒13的具体结构可以参照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上述触控传感器会贴合在上偏光片14背向背光板11一侧表面。具体的,触控传感器中的第一导电膜层22会贴合于上偏光片14背向背光板11一侧表面。
具体的,ITO膜层在现阶段具有较为成熟的工艺,制作ITO膜层的良品率较高,同时ITO膜层具有很好的导电性和透明性,可以切断对人体有害的电子辐射、紫外线及远红外线;而且ITO膜层容易在酸液中蚀刻出细微的图形。相应的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导电膜层22优选为刻蚀有第一电极图案的ITO膜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模组,其具体选用液晶显示面板1作为触控显示模组中的显示面板1,可以保证触控显示模组具有较高的良品率。
有关上述触控传感器的具体结构将在下述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做详细介绍。
请参考图3,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具体的触控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区别于上述实用新型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在上述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基础上,详细介绍触控传感器的具体结构。其余内容已在上述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介绍,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参见图3,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触控传感器还包括第二基板24和第二导电膜层25;所述第二导电膜层25贴合于所述第一基板21背向所述显示面板1一侧表面,所述第二基板24位于所述第二导电膜层25位于所述第二导电膜层25背向所述显示面板1一侧表面;所述第二导电膜层25朝向所述显示面板1一侧表面的边缘部设置有第二引线26,所述第二引线26延伸至所述第一导电膜层22朝向所述显示面板1一侧表面,所述第二引线26连接有所述柔性电路板3。
在现阶段,为了更加精确的对用户触碰的区域进行定位,以及实现多点触控功能,触控传感器通常包括有两层导电膜,从而实现在两个导电膜层上分别从两个方向上对用户触碰区域进行定位,从而实现多点触控。
具体的,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与第一导电膜层22相类似,第二导电膜层25通常溅镀于第二基板24表面,之后再将第二导电膜层25贴合于第一基板21背向显示面板1一侧表面。通常情况下,在第二导电膜层25上同样刻蚀有多个电极,多个电极之间以预设的位置进行排列,且将预设位置之间的电极相互串联可以在第二导电膜层25上构成第二电极图案。通常情况下,第二电极图案需要与第一电极图案相互匹配。在第二导电膜层25背向第二基板24一侧表面设置有第二引线26,上述第二引线26通常需要与第二导电膜层25上的电极相互电连接。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导电膜层25中的电极可以是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等,即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对于第二导电膜层25的具体结构并不做具体限定。
上述第二引线26通常设置于第二导电膜层25朝向显示面板1一侧表面的边缘部。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常会在第二基板24的一表面溅镀第二导电膜层25,并在第二导电膜层25背向第二基板24一侧表面设置第二引线26。之后将上述结构倒置,将第二导电膜层25贴合于第一基板21背向显示面板1一侧表面。通常情况下,会使用光学胶将第二导电膜层25贴合于第一基板21背向显示面板1一侧表面。有关光学胶的具体成分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同样不做具体限定,视具体情况而定。
由于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触控传感器需要与显示面板1配合使用,相应的需要第一基板21、第二导电膜层25、第二基板24以及第二导电膜层25均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当然,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对于上述部件的具体结构并不做具体限定,视具体情况而定。通常情况下,若第一导电膜层22为刻蚀有第一电极图案的ITO膜层,相应的第二导电膜层25则为刻蚀有第二电极图案的ITO膜层。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引线26延伸至所述第一导电膜层22朝向所述显示面板1一侧表面,所述第二引线26连接有所述柔性电路板3。
为了实现柔性电路板3不突出于第一导电膜层22的侧边,相应的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需要将第二引线26延伸至第一导电膜层22朝向显示面板1一侧表面,使得柔性电路板3可以设置于第一导电膜层22朝向显示面板1一侧表面,并且使得柔性电路板3可以之间延伸至显示面板1的背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模组,触控传感器包括有第二导电膜层25,第二导电膜层25朝向显示面板1一侧表面的边缘部设置有第二引线26,第二引线26延伸至第一导电膜层22朝向显示面板1一侧表面,第二引线26连接有柔性电路板3。上述触控传感器设置有第一导电膜层22与第二导电膜层25,可以在使得柔性电路板3不突出触控传感器的同时,实现触点触控功能。
有关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触控显示模组的具体结构将在下述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作详细介绍。
请参考图4,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再一种具体的触控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区别于上述实用新型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在上述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基础上,详细介绍触控显示模组的具体结构,尤其着重介绍触控显示模组中盖板4的具体结构。其余内容已在上述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介绍,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参见图4,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触控显示模组还包括盖板4;其中,所述盖板4贴合于所述第二基板24背向所述显示面板1一侧表面。
由于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述盖板4是设置在触控显示模组表面的盖板4,相应的所述盖板4通常为透明盖板4。通常情况下,盖板4需要设置在触控显示模组的最外侧,以保护整个触控显示模组,使得触控显示模组中各个部件不易受到损坏。通常情况下,上述盖板4为玻璃盖板4,玻璃盖板4可以在具有良好透光性的同时,有效保护整个触控显示模组。作为优选的,上述盖板4可以为钢化玻璃盖板4。所谓钢化玻璃盖板4,即在表面预设有压应力的玻璃盖板4。相比于普通的盖板4,钢化玻璃盖板4具有更高的结构强度,可以承受更多的外界压力,从而更好的保护整个触控显示模组不易受到损伤。
通常情况下,盖板4需要通过光学胶贴合在第二基板24背向显示面板1一侧表面。有关光学胶的具体类型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并不做具体限定,视具体情况而定。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以对位于整个触控显示模组最上层的盖板4背向所述显示面板1一侧表面进行多种表面处理。具体的,第一种表面处理是将盖板4背向所述显示面板1一侧表面制作成粗糙表面,即在盖板4背向所述显示面板1一侧表面设置有多个凹槽。当然,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凹槽通常是通过对盖板4背向所述显示面板1一侧表面进行细微凹凸加工所形成的凹槽,该凹槽通常非常的细小,用户若用肉眼通常并不能观测出来,但是通过细微凹凸加工所形成的凹槽可以使得盖板4背向所述显示面板1一侧表面变为粗糙表面。当外界光线照射到具有粗糙表面的盖板4背向所述显示面板1一侧表面时,外界光线会发生散射从而避免眩光情况的发生。
第二种表面处理是在盖板4背向所述显示面板1一侧表面设置有减反膜。减反膜也称为减反射膜,又称增透膜。设置有减反膜的盖板4的表面可以有效减少甚至于消除反射光的产生,同时可以改善盖板4物理性能,例如力学性能等等。
第三种表面处理是在盖板4背向所述显示面板1一侧表面涂布有抗指纹油涂层。抗指纹油也称为防指纹油、防指纹漆,具有防指纹,抗油污的效果。具体的抗指纹油涂层可以分为亲油型,拒油型,有关抗指纹油涂层具体的类型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不做具体限定。
当然,上述抗指纹油涂层可以设置在上述减反膜的表面。上述介绍了三种表面处理的具体方法,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以仅仅对盖板4背向所述显示面板1一侧表面进行任意一种表面处理;也可以同时对盖板4背向所述显示面板1一侧表面进行任意两种表面处理,还可以同时对盖板4背向所述显示面板1一侧表面进行三种表面处理,甚至于还可以进行其他种类的表面处理。有关对盖板4表面处理的具体内容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不做具体限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模组,在第二基板24背向显示面板1一侧表面设置有盖板4,并在盖板4表面进行多种表面处理,可以有效提升触控显示模组的光学性能以及结构强度。
针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触控显示模组的特点,可以进一步的增加指纹识别功能。详细内容请参照下述实用新型实施例。
请参考图5,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还一种具体的触控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区别于上述实用新型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在上述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基础上,详细介绍触控显示模组中第二导电膜层25的具体结构。其余内容已在上述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介绍,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参见图5,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电膜层25的预设区域为指纹识别区域251。所谓指纹识别区域251即可以用于识别指纹信息的区域。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指纹识别区域251通常位于第二导电膜层25的预设区域。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指纹识别区域251的主体结构通常与第二导电膜层25的主体结构相同。即若第二导电膜层25为ITO膜层,相应的上述指纹识别区域251通常也为ITO膜层。但是位于指纹识别区域251中的ITO膜层的电极图案会与第二导电膜层25中非指纹识别区域251中的电极图案不同。通常情况下,位于指纹识别区域251中的ITO膜层中的电极图案要比第二导电膜层25中非指纹识别区域251中的电极图案密集,从而使得指纹识别区域251中的分辨率得到极大的提高,从而实现对用户指纹的识别。有关指纹识别区域251的具体内容可以参照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进行赘述。当然,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在第二导电膜层25中添加指纹识别区域251,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对于指纹识别区域251的具体结构并不做具体限定,只要在该区域中可以实现对用户指纹信息的获取即可。需要说明的是,在指纹识别区域251中,同样可以实现基本的触控功能。
上述指纹识别区域251的设置可以实现屏下指纹识别的功能,当然,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对于指纹识别区域251的具体位置,以及具体面积等均不作具体限定。甚至于整个第二导电膜层25均为指纹识别区域251亦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由于柔性电路板3不需要突出触控显示模组,使得安装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触控显示模组的终端的边框较窄,从而在终端正面没有位置安装指纹识别模组。而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了配合窄边框的终端,在第二导电膜层25中添加了指纹识别区域251,从而使安装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触控显示模组的终端在具有窄边框的同时,可以从终端屏幕正面识别用户的指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模组,在第二导电膜层25中设置有指纹识别区域251,可以使得安装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触控显示模组的终端在具有窄边框的同时,可以从终端屏幕正面识别用户的指纹。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如上述任一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触控显示模组。其余部件请参照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由于上述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触控显示模组可以避免柔性电路板3突出触控显示模组,相应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终端可以具有更窄的边框。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模组及一种终端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触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和触控传感器;其中,所述触控传感器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发光表面;
所述触控传感器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一导电膜层;其中,所述第一导电膜层贴合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发光表面,所述第一基板位于所述第一导电膜层背向所述显示面板一侧表面;所述第一导电膜层朝向所述显示面板一侧表面的边缘部设置有第一引线,所述第一引线连接有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不突出所述第一导电膜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背光板;
位于所述背光板发光表面的下偏光片;
位于所述下偏光片背向所述背光板一侧表面的液晶盒;
位于所述液晶盒背向所述背光板一侧表面的上偏光片;
所述第一导电膜层贴合于所述上偏光片背向所述背光板一侧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传感器还包括第二基板和第二导电膜层;
所述第二导电膜层贴合于所述第一基板背向所述显示面板一侧表面,所述第二基板位于所述第二导电膜层位于所述第二导电膜层背向所述显示面板一侧表面;
所述第二导电膜层朝向所述显示面板一侧表面的边缘部设置有第二引线,所述第二引线延伸至所述第一导电膜层朝向所述显示面板一侧表面,所述第二引线连接有所述柔性电路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模组还包括盖板;其中,所述盖板贴合于所述第二基板背向所述显示面板一侧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背向所述显示面板一侧表面为粗糙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背向所述显示面板一侧表面设置有减反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背向所述显示面板一侧表面设置有抗指纹油涂层。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为钢化玻璃盖板。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膜层的预设区域为指纹识别区域。
10.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
CN201820841062.9U 2018-05-31 2018-05-31 一种触控显示模组及一种终端 Active CN2081413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41062.9U CN208141360U (zh) 2018-05-31 2018-05-31 一种触控显示模组及一种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41062.9U CN208141360U (zh) 2018-05-31 2018-05-31 一种触控显示模组及一种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141360U true CN208141360U (zh) 2018-11-23

Family

ID=643146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841062.9U Active CN208141360U (zh) 2018-05-31 2018-05-31 一种触控显示模组及一种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14136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47290A (zh) * 2019-07-05 2019-10-18 惠州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容触控显示屏及显示面板
CN112946936A (zh) * 2019-12-11 2021-06-1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CN114550980A (zh) * 2022-03-08 2022-05-27 苏州兴派丽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导电膜、其制备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47290A (zh) * 2019-07-05 2019-10-18 惠州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容触控显示屏及显示面板
CN112946936A (zh) * 2019-12-11 2021-06-1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CN114550980A (zh) * 2022-03-08 2022-05-27 苏州兴派丽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导电膜、其制备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252444B1 (ko) 표시 장치
CN208141360U (zh) 一种触控显示模组及一种终端
KR101330697B1 (ko) 표시 장치
EP3187777B1 (en) Backlight unit and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KR100469355B1 (ko) 표시장치용 터치 패널
CN205485162U (zh) 显示装置
CN102062965A (zh) 具有触摸面板的立体液晶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TWI550467B (zh) 觸控螢幕
US10048536B2 (en) Light guide plate and assembly thereof
CN204806078U (zh) 一种背光模组和触控显示装置
CN107037624A (zh) 具有压力感测器的显示器
CN105988609B (zh) 触控式投影幕及其制造方法
CN109284026B (zh) 触摸型显示设备和用于感测触摸的方法
CN103677386B (zh) 导电基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6873827A (zh) 触控偏光单元、可挠性触控显示设备以及可挠性触控显示设备的制造方法
TWI416924B (zh) 觸控顯示面板、顯示器及行動電話
CN208673633U (zh) 一种显示模组及一种终端
CN208521105U (zh) 一种触控显示模组及终端
CN107209592A (zh) 触摸面板及使用其的具有窄边框的显示装置
CN205983436U (zh) 一种电容式触摸屏
CN108762570A (zh) 一种触控显示模组及一种终端
CN106155370B (zh) 触控装置
CN109062446A (zh) 一种触显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8919543A (zh) 一种柔性液晶显示模组
CN208172763U (zh) 一种触控感应器及触控显示面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