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77386B - 导电基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导电基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77386B
CN103677386B CN201310269435.1A CN201310269435A CN103677386B CN 103677386 B CN103677386 B CN 103677386B CN 201310269435 A CN201310269435 A CN 201310269435A CN 103677386 B CN103677386 B CN 1036773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ve
display apparatus
electrically
touch control
patter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6943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77386A (zh
Inventor
柯文博
林介文
林仲毅
陈冠志
施建丰
曹梓毅
林建宏
吴政珉
罗钰
罗民享
林昆亿
刘怡君
陈名志
杨正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olux Shenzhen Co Ltd
Innolux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nnolux Shenzhen Co Ltd
Innolux Displa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olux Shenzhen Co Ltd, Innolux Display Corp filed Critical Innolux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26943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677386B/zh
Publication of CN1036773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773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773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773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电基板及触控显示装置,该导电基板包括一基板、多个导电图案及多个光学补偿图案。导电图案沿一第一方向延伸并沿一第二方向依序设置于基板。光学补偿图案沿第二方向与导电图案交错设置于基板。各导电图案于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边缘具有多个凸状导电部,且各光学补偿图案于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边缘具有多个凸状光学补偿部。本发明亦揭露一种触控显示装置。本发明能够有效的模糊化导电图案的边缘,以提升整体的视觉效果。

Description

导电基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导电基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日益进步,触控输入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多种电子产品。针对触控式的显示装置而言,由于使用者可透过直接碰触或击点触控显示装置的显示画面,来执行各项功能,因而能够简化使用者在操作上的复杂度。
若以触控显示装置的结构组成来分类,触控显示装置可分为外挂式(out cell)与内嵌式(in cell)两种。外挂式于原显示面板外额外贴合一触控功能基板,因此整体至少具有三层基板。内嵌式可分为将触控导电图案嵌于液晶像素中的in cell型及将触控导电图案嵌于彩色滤光片基板与偏光板之间的on cell型两种,其触控功能与显示面板一体化,仅具有原显示面板的两层基板。由于内嵌式的结构设计可能使产品更为轻薄,同时省去对位贴合制程且节省额外的材料成本,因此内嵌式的触控显示装置未来将成为市场的主流产品。
如图1所示,其为习知的一种内嵌式on cell型的触控显示装置1的示意图。触控显示装置1包含一第一基板11、一第二基板12、一液晶层13及一信号处理模块14。其中,第一基板11具有多个第一导电图案111。前述的第一导电图案111依序设置于第一基板11。第二基板12与第一基板11相对设置,并具有多个第二导电图案121,且第二导电图案121依序设置于第二基板12的表面。其中,第一导电图案111及第二导电图案121作为电极之用。液晶层13设置于第一基板11与第二基板12之间。此外,第一导电图案111及第二导电图案121分别透过导电线与信号处理模块14电性连接,并用以传送因使用者触碰或击点所产生的电容变化信号。信号处理模块14依据导电线所传送的信号,经运算及处理而产生代表触控输入的一座标信号。
然而,由于第一导电图案111是以一间隔依序设置于第一基板11,因而在设置有第一导电图案111及未设置导电图案的处将因厚度不同、折射率差异及边缘散射效应而具有不同的光穿透率,又由于各第一导电图案111皆以一矩形的形式设置于第一基板11,易与显示像素形成云纹干涉(moiré interference),因而,当使用者在观看触控显示装置1时,人眼将容易察觉到各第一导电图案111的边缘,而影响触控显示装置1的显示效果。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导电基板及触控显示装置,使其能够有效的模糊化导电图案的边缘,以提升整体的视觉效果,已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能够有效的模糊化导电图案的边缘,以提升整体的视觉效果的导电基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为达上述目的,依据本发明依的一种导电基板包括一基板、多个导电图案及多个光学补偿图案。导电图案沿一第一方向延伸并沿一第二方向依序设置于基板。光学补偿图案沿第二方向与导电图案交错设置于基板。各导电图案于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边缘具有多个凸状导电部,且各光学补偿图案于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边缘具有多个凸状光学补偿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相邻设置的凸状导电部与凸状光学补偿部为错位设置。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相邻设置的凸状导电部与凸状光学补偿部为锯齿状或凹凸状的错位设置。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各导电图案的宽度分别为300微米至1000微米,各光学补偿图案的宽度分别为500微米至2000微米。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相邻设置的导电图案与光学补偿图案具有1微米至10微米的间距。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导电基板更包括一信号处理单元。信号处理单元与导电图案电性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光学补偿图案为接地电极。
为达上述目的,依据本发明依的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一第一导电基板、一基板及一液晶层。第一导电基板具有一第一基板、多个第一导电图案及多个光学补偿图案。第一导电图案沿一第一方向延伸并沿一第二方向依序设置于第一基板。光学补偿图案沿第二方向与导电图案交错设置于基板。各导电图案于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边缘具有多个凸状导电部,且各光学补偿图案于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边缘具有多个凸状光学补偿部。基板与第一导电基板相对设置。一液晶层夹置于第一导电基板与基板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基板为第二导电基板,且第二导电基板与第一导电基板相对设置,第二导电基板具有一第二基板及多个第二导电图案。第二导电图案沿第二方向延伸并沿第一方向依序设置于第二基板。且液晶层设置于第一导电基板与第二导电基板之间。
在本发明之一实施例中,第一导电图案分别为多个驱动电极及多个感测电极。
在本发明之一实施例中,光学补偿图案被该些驱动电极围设。
在本发明之一实施例中,相邻设置的凸状导电部与凸状光学补偿部为错位设置。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相邻设置的凸状导电部与凸状光学补偿部为锯齿状或凹凸状的错位设置。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各第一导电图案的宽度分别为300微米至1000微米,各光学补偿图案的宽度分别为500微米至2000微米。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相邻设置的第一导电图案与光学补偿图案之间具有1微米至10微米的间距。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触控显示装置更包括一信号处理模块、一第一偏光结构、一彩色滤光层、一第二偏光结构及一背光模块。信号处理模块与第一导电图案及第二导电图案电性连接。第一偏光结构设置于第一导电基板上。彩色滤光层设置于第一导电基板与液晶层之间,且彩色滤光层具有一遮蔽结构。遮蔽结构的垂直方向投影与光学补偿图案的至少一部份重迭。第二偏光结构设置于第二导电基板相对于液晶层的另一侧。背光模块设置于第二偏光结构相对于第二导电基板的另一侧。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一偏光结构包括一胶膜、一偏光膜及一保护膜。胶膜设置于第一导电基板上。偏光膜设置于胶膜上。保护膜设置于偏光膜上。第一偏光结构包含抗静电材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触控显示装置更包括一框架。框架具有一容置空间,并容置第一导电基板、第二导电基板、液晶层、信号处理模块、第一偏光结构、彩色滤光层、第二偏光结构及背光模块。
承上所述,因依据本发明的一种导电基板及触控显示装置,藉由使各导电图案于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边缘具有多个凸状导电部,且各光学补偿图案于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边缘具有多个凸状光学补偿部,并将导电图案与光学补偿图案交错设置。从而实现能够有效的模糊化导电图案的边缘,以提升整体的视觉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一种触控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依据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导电基板的示意图。
图3A至图3G为依据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导电基板的多种不同变化态样的示意图。
图4为依据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种触控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5A至图5C为依据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种触控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6A及图6B为依据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另一种触控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7A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再一种触控显示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图7B为图7A中导电基板的示意图。
图7C为图7B以炼线所围成矩形区域A的放大示意图。
1、4、5、6:触控显示装置
11、411、611:第一基板
111、412:第一导电图案
12、421:第二基板
121、422:第二导电图案
13、43、63:液晶层
14、44:信号处理模块
2、3A~3G:导电基板
21、62:基板
22、32B~32G、612:导电图案
221、321B~321D、4121:凸状导电部
23、33A~33G、413、613、613a:光学补偿图案
231、331B~331D、4131:凸状光学补偿部
24:信号处理单元
34、35、36:子光学图案
41、61:第一导电基板
42:第二导电基板
45、65:第一偏光结构
451:胶膜
452:偏光膜
453:保护膜
46、66:彩色滤光层
461:遮蔽结构
47、67:第二偏光结构
48、68:背光模块
51:框架
511:容置空间
6121:驱动电极
6122:感测电极
6123:导线电极
A:矩形区域
AA:触控区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L1:凸点间距
L2:最小距离
M:抗静电材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相关图式,说明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导电基板及触控显示装置,其中相同的元件将以相同的参照符号加以说明。
首先,请参照图2,其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导电基板2的示意图。导电基板2包括一基板21、多个导电图案22及多个光学补偿图案23。
基板21为一透明基板,例如是塑胶基板或玻璃基板,当然,基板21也可以是聚亚酰胺(Polyimide,PI)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薄膜等透明膜状基板。此外,基板21亦可为一膜状基板而具有可挠特性。换言之,基板21可选用硬性基板或软性基板,于此并不加以限制。
导电图案22沿一第一方向D1延伸,并沿一第二方向D2依序且间隔地设置于基板21的一表面,且导电图案22沿第一方向D1延伸的边缘是具有多个凸状导电部22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D1例如是X轴方向,而第二方向D2例如是Y轴方向。此外,导电图案22为透光的材质,例如是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ITO)或氧化铟锌(Indium zinc oxide,IZO),且各导电图案22的宽度是介于300微米至1000微米。
光学补偿图案23沿第二方向D2与导电图案22交错设置于基板21,且各光学补偿图案23沿第一方向D1延伸的边缘具有多个凸状光学补偿部231。在实施上,光学补偿图案23的材质可与导电图案22的材质相同,皆采用具有透光性的氧化铟锡或氧化铟锌,且各光学补偿图案23的宽度是介于500微米至2000微米。此外,光学补偿图案23与导电图案22在设置时,彼此之间具有一间距,而前述之间距例如是1微米至10微米,而较佳的是1微米至5微米的黄光刻蚀制程极限。
在本实施例中,相邻设置的两个导电图案22与光学补偿图案23,其中的导电图案22的凸状导电部221是与光学补偿图案23的凸状光学补偿部231形成错位设置的关系。亦即,相邻设置的凸状导电部221与凸状光学补偿部231,是分别以凸状导电部221的顶端对应凸状光学补偿部231的底端,和以凸状导电部221的底端对应凸状光学补偿部231的顶端进行设置,如此共轭互补的错位设置可将彼此之间距维持一定值。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凸状导电部221与凸状光学补偿部231的外观呈现一三角形,且两个相邻设置的凸状导电部221与凸状光学补偿部231是以锯齿状(zigzag)的交错设置。然而,在其他运用时,凸状导电部221与凸状光学补偿部231亦可采用例如多边形或圆形等其他不同外观形状的设计。
由于相邻设置的凸状导电部221与凸状光学补偿部231是采用错位设置的方式,因而能够干扰(破坏)通过导电图案22及光学补偿图案23的光线,而有效降低折射、散射效应且能模糊化导电图案22及光学补偿图案23的边缘,以降低边缘刻痕对使用者观看时所产生的影响,从而提升整体的视觉效果。
在实施上,导电基板2还可包括一信号处理单元24。其中,信号处理单元24是透过传输线与各导电图案22电性连接,以接收导电图案22上所产生的电压变化信号,且信号处理单元24例如是设置于一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或可挠式印刷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FPC)上。此外,光学补偿图案23仅是用以搭配导电图案22,以降低边缘刻痕对使用者观看时所产生的影响,光学补偿图案23并未与其他的信号源或信号处理器有任何的电性连接关系。换言之,就电路设计与布局的角度来看,光学补偿图案23是属于空接(floating)的状态。
另外,需特别注意的是,以上为了方便说明,图2所显示的各元件的尺寸关系(比例)及设置位置为示意,并不代表实际的尺寸关系与设置关系。此外,本实施例以导电基板2具有四个导电图案22和三个光学补偿图案23为例,然并非以此为限,在实际运用时,将可依据产品的规格及电路的设计,而于导电基板2上设置任何数量的导电图案和光学补偿图案。
接着,请参照图3A至图3G,其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导电基板的多种不同变化态样的示意图。如图3A所示,导电基板3A与导电基板2的区别在于,导电基板3A的光学补偿图案33A包括多个子光学图案34,且各子光学图案34的面积或外观形状可不相同。因此,在实际运用时,将可依据产品的规格或治具的制程能力,使光学补偿图案成为一个整体的形式进行制造(如图2所示),或如图3A所示,使光学补偿图案33A是由多个子光学图案34所组成。
如图3B所示,导电基板3B的导电图案32B的凸状导电部321B与光学补偿图案33B的凸状光学补偿部331B呈现一矩形,而如图3C所示,导电基板3C的导电图案32C的凸状导电部321C与光学补偿图案33C的凸状光学补偿部331C呈现一半圆形。再如图3D所示,导电基板3D的导电图案32D的凸状导电部321D与光学补偿图案33D的凸状光学补偿部331D呈现一梯形。又,不论是图3B、图3C或图3D所示者,均可以视凸状导电部321B、321C、321D与凸状光学补偿部331B、331C、331D为凹凸状的交错设置。而如图3E所示,导电基板3E的导电图案32E以两个为一组,并与光学补偿图案33E交错设置。此外,再如图3F与图3G所示,导电基板3F的导电图案32F和光学补偿图案33F,及导电基板3G的导电图案32G与光学补偿图案33G分别为交错设置,且光学补偿图案33F与光学补偿图案33G是由多个子光学图案35、36所构成。其中,如图3G所示,光学补偿图案33G的各子光学图案36的面积与外观形状为彼此相同。
需特别说明的是,以上为方便说明,图3A至图3G中的导电图案32B至32G以较大的比例关系呈现。
接着,请参照图4,其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种触控显示装置4。触控显示装置4包括一第一导电基板41、一第二导电基板42及一液晶层43。
第一导电基板41具有一第一基板411、多个第一导电图案412及多个光学补偿图案413。在实施上,第一基板411为一透明基板,例如是塑胶基板或玻璃基板,当然,第一基板411也可以是聚亚酰胺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等透明膜状基板。换言之,第一基板411可为一硬性透明基板或一软性透明基板。
第一导电图案412沿一第一方向D1延伸,并沿一第二方向D2依序且间隔地设置于第一基板411,且第一导电图案412沿第一方向D1延伸的边缘是具有多个凸状导电部412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D1例如是X轴方向,而第二方向D2例如是Y轴方向。此外,第一导电图案412为透光的材质,例如是氧化铟锡或氧化铟锌,且各第一导电图案412的宽度是介于300微米至1000微米。
光学补偿图案413沿第二方向D2与第一导电图案412交错设置于第一基板411,且各光学补偿图案413沿第一方向D1延伸的边缘具有多个凸状光学补偿部4131。在实施上,光学补偿图案413的材质可与第一导电图案412的材质相同,皆采用具有透光性的氧化铟锡或氧化铟锌,且各光学补偿图案413的宽度是介于500微米至2000微米。此外,光学补偿图案413与第一导电图案412之间具有一间距,且前述之间距例如是1微米至10微米,而较佳的是1微米至5微米。
在本实施例中,相邻设置的两个第一导电图案412与光学补偿图案413,其中的凸状导电部4121是与凸状光学补偿部4131形成错位设置的关系。亦即,相邻设置的凸状导电部4121与凸状光学补偿部4131,是分别以顶端对应底端的方式进行设置。此外,凸状导电部4121是与凸状光学补偿部4131分别呈现一三角形,而形成锯齿状的交错设置。
第二导电基板42与第一导电基板41相对设置,且第二导电基板42具有一第二基板421及多个第二导电图案422。第二导电图案422沿第二方向D2延伸并沿第一方向D1依序且间隔地设置于第二基板421。换言之,第一导电图案412与第二导电图案422的延伸方向为相互垂直的关系,但不以此为限,第一导电图案412与第二导电图案422的延伸方向具有不等于90度的夹角亦可。第一导电图案412与第二导电图案422交错可形成电容以作为触控侦测之用。此外,第二基板421为一透明基板,且在实施上,将可依据需求选用与第一基板411相同或不相同的材质,而第二导电图案422为透光的材质,例如是氧化铟锡或氧化铟锌。其中,上述的第一导电图案412与第二导电图案422于触控显示装置4中,作为驱动电极(drivingelectrode)或侦测电极(sensing electrode)之用。
液晶层43设置于第一导电基板41与第二导电基板42之间。液晶层43的液晶分子可以是水平排列或是垂直排列。此实施例的液晶层43的液晶分子为水平排列驱动形式(inplane switching,IPS),第一导电图案412利用该形式显示面板的遮蔽电极(shieldingelectrode)图案化而形成,而第二导电图案422为驱动电极的一部分。当使用者提供一触控输入而按压第一导电基板41时,将会使得第一导电图案412与第二导电图案422之间产生电容变化,透过后续的处理,将可转换成座标信号,而实现触控。另外,当使者自第一导电基板41的一侧观看及使用触控显示装置4时,由于相邻设置的凸状导电部4121与凸状光学补偿部4131是采用错位设置的方式,因而能够干扰(破坏)通过第一导电图案412及光学补偿图案413的光线,而有效的降低折射、散射效应且能模糊化第一导电图案412及光学补偿图案413的边缘,以降低边缘刻痕对使用者观看时所产生的影响,同时能减少第一导电图案412的间距,从而提升整体的视觉效果。
需特别注意的是,光学补偿图案413并未与其他的信号源或信号处理器有任何的电性连接关系。因而,就电路设计与布局的角度来看,光学补偿图案413是属于空接的状态。亦即,相对于第一导电图案412而言,光学补偿图案413为一虚设(dummy)电极,光学补偿图案413并不涉及侦测、感应或传递用以提供后续处理的信号。
需特别注意的是,在上述实施例中,是以仅有第一导电基板41具有光学补偿图案413,且第一导电图案412及光学补偿图案413具有凸状导电部4121与凸状光学补偿部4131为例,然而,在实际运用时,将可依据需求,而使第二导电基板42亦具有光学补偿图案,而第二导电图案422也具有凸状导电部,且第二导电图案422的凸状导电部是与第一导电图案412的凸状导电部4121具有相同或不相同的外观形状。
另外,在实际运用时,第一导电基板41的第一导电图案412及光学补偿图案413可采用如图3A至图3G所示的多种不同的实施方式。换言之,凸状导电部4121与凸状光学补偿部4131的外观可为矩形、半圆形或梯形,而为凹凸状的交错设置方式,且光学补偿图案413亦可由多个面积及外观形状相同或不相同的子光学图案所构成。由于相关的特征可参考前述的实施例,因而,于此不再赘述。
接着,请参照图5A至图5C,以进一步说明触控显示装置4。在实施上,触控显示装置4更包括一信号处理模块44、一第一偏光结构45、一彩色滤光层46、一第二偏光结构47及一背光模块48。
信号处理模块44与第一导电基板41的第一导电图案412及第二导电基板42的第二导电图案422电性连接。在实施上,信号处理模块44可具有多个信号处理单元、可编辑逻辑单元及信号转换单元,而分别与第一导电图案412或第二导电图案422耦接,以针对第一导电图案412或第二导电图案422所侦测、感应或传递的信号进行处理。此外,信号处理模块44例如是设置于一印刷电路板或可挠式印刷电路板上。
第一偏光结构45设置于第一导电基板41上。详而言之,第一偏光结构45可包含一胶膜451、一偏光膜452及一保护膜453。其中,胶膜451透光且具有粘性,而可贴附于第一导电基板41上,其材质例如是光学胶(PSA)。偏光膜452设置于胶膜451上,保护膜453设置于偏光膜452上,其为透光并可耐物理或化学侵蚀的材质,例如是聚亚酰胺薄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或软性玻璃。胶膜451、偏光膜452或保护膜453至少其中之一具有抗静电材质M,亦可三者皆具有抗静电材质M。如图5B所示,于此是以偏光膜452具有抗静电材质M为例。其中,在实施上,抗静电材质M可为微米或奈米金属粒子。透过将具有抗静电材质M的第一偏光结构45设置(贴附)于第一导电基板41上,将可同时进行光线的处理,以及藉由抗静电材质M将残留于第一导电基板41的光学补偿图案413上的静电荷藉由第一导电图案412及信号处理模块44的接地电路架构进行分散与释放,而减少显示画面异常的发生。
彩色滤光层46设置于第一导电基板41与液晶层43之间,且彩色滤光层46具有一遮蔽结构461。在实施上,遮蔽结构461的材质包括铬(chromium)、压克力树脂(acrylicresin)或氧化钛(TiO2)。其中,当遮蔽结构461的材质是包括压克力树脂时,遮蔽结构461的材质则更包括碳黑(carbon)或黑色染料。遮蔽结构461的垂直方向投影与光学补偿图案413至少一部份重迭,例如是遮蔽结构461是以光学补偿图案413的中心轴为基准,其垂直方向的投影是遮蔽除了凸部光学补偿部4131的部分。于此,所述的垂直方向为第一导电基板41、液晶层43与第二导电基板42的堆迭方向。
第二偏光结构47设置于第二导电基板42相对于液晶层43的另一侧。较佳的是,第二偏光结构47为一偏光膜。此外,背光模块48设置于第二偏光结构47相对于第二导电基板42的另一侧,并发出光线,使光线自第二偏光结构47依序通过第二导电基板42、液晶层43、彩色滤光层46、第一导电基板41,再由第一偏光结构45射出。
另外,在实施时,更可依据产品的需求,在第一偏光结构45上设置一盖板(图未显示),以更进一步的保护触控显示装置4,以避免直接对第一偏光结构45产生磨损或刮痕,也可更进一步的避免水气进入触控显示装置4。其中,盖板例如是一玻璃板。
除了第二偏光结构47之外,触控显示装置4更可包含多个薄膜电晶体(图中未示)设置于第二导电基板42面对于液晶层43之侧,而使得第二导电基板42及该等薄膜电晶体可成为一薄膜电晶体基板。
接着,请参照图6A与图6B,其为依据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再一种触控显示装置5。触控显示装置5与触控显示装置4的区别在于,触控显示装置5更包括一框架51其具有一容置空间511,且容置空间511用以容置第一导电基板41、第二导电基板42、液晶层43、信号处理模块44、第一偏光结构45、彩色滤光层46、第二偏光结构47及背光模块48。框架51可遮蔽设于第一导电基板41与第二导电基板42的周边的电路,从而于其中形成一触控区AA。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框架51可为金属导电材质,亦可能与第一偏光结构45接触,以将残留的光学补偿图案413上的静电进行更有效的释放。
最后,请一并参考图7A至图7C,图7A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再一种触控显示装置的侧视示意图,图7B为图7A中导电基板的示意图,图7C则为图7B以炼线所围成矩形区域A的放大示意图,且图面标示的矩型区域A为导电基板中的一个周期的宽度。
本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6包括一第一导电基板61、一液晶层63、一信号处理模块(图未示出)、一第一偏光结构65、一彩色滤光层66、一第二偏光结构67、一基板62及一背光模块68。须特别说明的是,与前一触控显示装置4不同处在于,本实施例仅具有一个导电基板(第一导电基板61)。以下将详述本实施例的第一导电基板61的主要构成要件。
第一导电基板61包括一第一基板611、多个导电图案612及多个光学补偿图案613。相似地,导电图案612沿一第一方向D1延伸,并沿一第二方向D2依序设置于第一导电基板61的一表面,可为第一导电基板61的出光面或是第一导电基板61的入光面;光学补偿图案613则沿第二方向D1与该些导电图案612交错设置于基板61。其中,导电图案612更可包括驱动电极6121以及感测电极6122,驱动电极6121以及感测电极6122于第一基板611上形成一单一结构层,而光学补偿图案613也可一并形成于此单一结构层中,且导电图案612与光学补偿图案613不重迭设置。与前实施例相似地,第一方向D1例如是X轴方向,而第二方向D2例如是Y轴方向。
此外,导电图案612及光学补偿图案613沿第一方向D1延伸的边缘分别具有多个凸状导电部及凸状光学补偿部,而使得导电图案612及光学补偿图案613沿第一方向D1延伸的边缘呈闪电状或是锯齿状。故,相互邻设的导电图案612与光学补偿图案613的凸状导电部与凸状光学补偿部为错位设置。
请继续参考图7B及图7C,在一个周期宽度下,导电图案612更包括驱动电极6121、感测电极6122以及导线电极6123,且驱动电极6121与感测电极6122彼此间隔设置。且驱动电极6121、感测电极6122分别藉由导线电极6123(白色部分为电极;黑色部分为电极间的间距)与设置于侧边的触控电路(图未绘出,例如于图中的下侧边方向)相连结。此外,连接距离信号处理单元较远的导电导线电极的宽度较宽(面积较大),以达到不同位置端的驱动电极6122电阻值差异小的优点。
驱动电极6121、感测电极6122、导线电极6123的边缘皆为闪电状/锯齿状,且闪电状/锯齿状边缘上的相邻凸点间距L1可介于10微米至1000微米之间;而闪电状/锯齿状边缘上的相邻凸点的连线与凹点的最小距离L2也是介于10微米至1000微米之间,惟闪电状/锯齿状的形状可不须呈现一周期性变化。且驱动电极6121、感测电极6122、导线电极6123的凸状导电部皆与光学补偿图案613的凸状导电部错位设置,且呈互补的关系。
需特别说明的是,与前述图3A至图3G的光学补偿层的不同处在于,本实施例的光学补偿图案613为接地电极,且于图7C中,部分作为接地电极的光学补偿图案613a,被驱动电极6121围设,而使得驱动电极6121呈现空心的图案,达到调整触碰灵敏度的功能。
本实施例中,基板A为一薄膜电晶体基板,并与第一导电基板61相对而设,液晶层63则夹置于第一导电基板61与基板A之间。
综上所述,因依据本发明的一种导电基板及触控显示装置,藉由使各导电图案于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边缘具有多个凸状导电部,且各光学补偿图案于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边缘具有多个凸状光学补偿部,并将导电图案与光学补偿图案交错设置。从而实现能够有效的模糊化导电图案的边缘,以提升整体的视觉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举例性,而非为限制性者。任何未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与范畴,而对其进行的等效修改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中。

Claims (16)

1.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包括:
一第一导电基板,具有一第一基板、多个第一导电图案及多个光学补偿图案,所述的第一导电图案沿一第一方向延伸并沿一第二方向依序设置于所述的第一基板,所述的光学补偿图案沿所述的第二方向与所述的第一导电图案交错设置于所述的第一基板,各所述的第一导电图案于沿所述的第一方向延伸的边缘具有多个凸状导电部,且各所述的光学补偿图案于沿所述的第一方向延伸的边缘具有多个凸状光学补偿部,其中所述的凸状导电部具有凸点,相邻凸点的间距为10微米至1000微米之间;
一基板,其与所述的第一导电基板相对设置,所述的基板为一第二导电基板,具有一第二基板及多个第二导电图案;
一液晶层,夹置于所述的第一导电基板与所述的基板之间;
一信号处理模块,与所述的第一导电图案及所述的第二导电图案电性连接;以及
一彩色滤光层,设置于所述的第一导电基板与所述的液晶层之间,且所述的彩色滤光层具有一遮蔽结构,所述的遮蔽结构的垂直方向投影与所述的光学补偿图案的至少一部份重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导电图案沿所述的第二方向延伸并沿所述的第一方向依序设置于所述的第二基板,其中所述的第一导电图案的边缘具有凹点,所述相邻凸点的连线与所述凹点的最小距离为10微米至1000微米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导电图案分别为多个驱动电极及多个感测电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学补偿图案被所述的驱动电极围设。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设置的所述的凸状导电部与所述的凸状光学补偿部为错位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设置的所述的凸状导电部与所述的凸状光学补偿部为锯齿状或凹凸状的错位设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导电图案的宽度分别为300微米至1000微米,所述的光学补偿图案的宽度分别为500微米至2000微米。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设置的所述的第一导电图案与所述的光学补偿图案之间具有1微米至10微米的间距。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更包括:
一第一偏光结构,设置于所述的第一导电基板上;
一第二偏光结构,设置于所述的第二导电基板相对于所述的液晶层的另一侧;以及
一背光模块,设置于所述的第二偏光结构相对于所述的第二导电基板的另一侧。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偏光结构更包括:
一胶膜,设置于所述的第一导电基板上;
一偏光膜,设置于所述的胶膜上;以及
一保护膜,设置于所述的偏光膜上。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偏光结构包含抗静电材质。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胶膜包含抗静电材质。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偏光膜包含抗静电材质。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护膜包含抗静电材质。
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更包括:
一框架,具有一容置空间,并容置所述的第一导电基板、所述的第二导电基板、所述的液晶层、所述的信号处理模块、所述的第一偏光结构、所述的彩色滤光层、所述的第二偏光结构及所述的背光模块。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遮蔽结构的材质包括铬、压克力树脂或氧化钛。
CN201310269435.1A 2012-08-31 2013-06-28 导电基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Active CN1036773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69435.1A CN103677386B (zh) 2012-08-31 2013-06-28 导电基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19000.9 2012-08-31
CN2012103190009 2012-08-31
CN201210319000 2012-08-31
CN201310269435.1A CN103677386B (zh) 2012-08-31 2013-06-28 导电基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77386A CN103677386A (zh) 2014-03-26
CN103677386B true CN103677386B (zh) 2017-06-20

Family

ID=503151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69435.1A Active CN103677386B (zh) 2012-08-31 2013-06-28 导电基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67738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187807B1 (ko) 2014-04-17 2020-12-07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터치 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터치 디바이스
CN105204674B (zh) * 2014-06-12 2019-01-22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模组
CN105224150B (zh) * 2014-06-12 2019-03-01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
TWI588724B (zh) * 2015-06-18 2017-06-21 凌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面板
CN111049510B (zh) * 2019-12-25 2023-10-2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触控按键、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6400538A (zh) * 2023-03-14 2023-07-07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643778A (en) * 2005-06-15 2006-12-16 Wintek Corp Touch panel circuit layout for avoiding moire
TW200705247A (en) * 2005-05-26 2007-02-01 Gunze Kk Transparent planar body and transparent touch switch
CN101901073A (zh) * 2009-05-26 2010-12-01 索尼公司 触摸传感器、显示设备和电子装置
CN102016762A (zh) * 2008-04-25 2011-04-13 苹果公司 用于电容感测的接地保护
CN102112949A (zh) * 2008-07-31 2011-06-29 郡是株式会社 平面体和触摸开关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93502B (zh) * 2008-10-31 2012-03-07 敦泰科技有限公司 互电容式触摸屏及组合式互电容触摸屏
CN101424811B (zh) * 2008-12-09 2012-07-04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与触控式显示面板
KR101978666B1 (ko) * 2011-06-10 2019-05-15 미래나노텍(주) 터치 스크린 센서 기판, 터치 스크린 센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패널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705247A (en) * 2005-05-26 2007-02-01 Gunze Kk Transparent planar body and transparent touch switch
TW200643778A (en) * 2005-06-15 2006-12-16 Wintek Corp Touch panel circuit layout for avoiding moire
CN102016762A (zh) * 2008-04-25 2011-04-13 苹果公司 用于电容感测的接地保护
CN102112949A (zh) * 2008-07-31 2011-06-29 郡是株式会社 平面体和触摸开关
CN101901073A (zh) * 2009-05-26 2010-12-01 索尼公司 触摸传感器、显示设备和电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77386A (zh) 2014-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15694B (zh) 显示装置
TWI548908B (zh) 觸控顯示裝置
CN103279245B (zh) 触控显示装置
CN103294322B (zh) 触控显示装置
CN103677386B (zh) 导电基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EP2990913B1 (en) Touch panel and apparatus for driving thereof
CN205353968U (zh) 压力感测输入装置
CN102466907B (zh) 具有内置式触摸屏面板的液晶显示器
KR101780493B1 (ko) 터치 스크린을 포함하는 액정 표시장치
CN106055180B (zh) 带传感器的显示装置
EP2209039A1 (en) Touch screen panel
KR20120017978A (ko) 터치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평판디스플레이장치
CN106339123B (zh) 带传感器的显示装置
CN106201059A (zh) 带传感器的显示装置
CN104536197A (zh) 彩膜基板、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CN203376696U (zh) 触控显示装置
KR102231934B1 (ko) 터치스크린 일체형 표시장치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05389046B (zh) 显示装置
CN103885235A (zh) 具触控功能的偏光结构
CN106547389A (zh) 具有压力感测的显示装置与电子装置
CN101738772B (zh) 触控显示装置
US10048794B2 (en) Touch display panel
US9703434B2 (en) Touch sensing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US9362060B2 (en) Touch electrode device
CN205229993U (zh) 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