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37076U - 一种海绵城市道路渗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海绵城市道路渗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137076U
CN208137076U CN201820496945.0U CN201820496945U CN208137076U CN 208137076 U CN208137076 U CN 208137076U CN 201820496945 U CN201820496945 U CN 201820496945U CN 208137076 U CN208137076 U CN 2081370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ainer
collector pipe
pipe
water flow
urban ro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49694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士东
王达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Construction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Construction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Construction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Construction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49694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1370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1370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13707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海绵城市道路渗管,设置有双重滤网,依次过滤大型固体垃圾和微小异物,从而提高雨水排出时的净化质量;通过滤网前的起泡器使水流与空气充分接触、将水流打散,在保证冲刷力的同时扩大水流与滤网的接触面积,使水流可以充分透过滤网、并且避免了冲击力过于集中导致滤网损坏的问题;滤网后的水泵可以在水流通过滤网后将水流集中泵起,以提高水流的速度,避免分散的水流通过滤网后流速减慢,导致排水不畅、出现积水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海绵城市道路渗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雨水排放处理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海绵城市道路渗管。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即下雨时可以一体化实现吸水、蓄水、渗水、净水的功能,并可在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申请公布号为CN107060058A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海绵城市用雨水收集排放装置,设置了多个排水步骤,使得积水更加彻底、有序地排放,并且通过设置吸水器,在下大雨时也能将雨水快速吸走,有效防止城市路面积水过多以及排水不顺畅。但是该装置在逐级过滤时是让雨水直接通过滤网排放、未做其他处理,如滤网孔径过小,则水流较小时压力较小、不易通过滤网,容易因排水不畅造成积水;而水流较大时又可能因压力过大而损坏滤网,缩短滤网的使用寿命、增加维护成本;如孔径过大,又会降低过滤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海绵城市道路渗管。
本实用新型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海绵城市道路渗管,包括集水口、排水口以及连接所述集水口和所述排水口的集水管,所述集水管包括设在所述集水口下方的第一集水管、设在所述排水口上方的第三集水管以及设在所述第一集水管和所述第三集水管之间的第二集水管,所述第一集水管上与所述第二集水管连接的一端设有第一滤网,所述第二集水管上与所述第三集水管连接的一端设有第二滤网,所述第二集水管内靠近所述第二滤网的一侧设有起泡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集水管上设有所述第一滤网的一端插接在所述第二集水管内,且所述第二集水管顶端封闭;所述第一集水管位于所述第二集水管内的部位的侧壁设有若干出水孔,所述出水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一滤网的孔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集水管内靠近所述第二滤网的一侧设有水泵。
进一步地,所述起泡器包括至少两个分流板,所述分流板上设有若干分流孔,且相邻两个所述分流板上的所述分流孔的位置交错排列。
进一步地,所述起泡器的进水侧和出水侧分别设有一个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包括连接轴和一端固定在所述连接轴上的多个呈弧形的导流片,多个所述导流片呈放射状排列。
进一步地,靠近进水侧的所述分流板上的所述分流孔的孔径大于靠近出水侧的所述分流板上的所述分流孔的孔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海绵城市道路渗管,设置有双重滤网,依次过滤大型固体垃圾和微小异物,从而提高雨水排出时的净化质量;通过滤网前的起泡器使水流与空气充分接触、将水流打散,在保证冲刷力的同时扩大水流与滤网的接触面积,使水流可以充分透过滤网、并且避免了冲击力过于集中导致滤网损坏的问题;滤网后的水泵可以在水流通过滤网后将水流集中泵起,以提高水流的速度,避免分散的水流通过滤网后流速减慢,导致排水不畅、出现积水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道路渗管的剖视图;
图2为实施例2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道路渗管的剖视图;
图3为实施例3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道路渗管中导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3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道路渗管中分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集水口;2、排水口;3、第一集水管;31、出水孔;4、第二集水管;5、第三集水管;6、第一滤网;7、第二滤网;8、起泡器;81、分流板;82、分流孔;83、导流板;84、连接轴;85、导流片;9、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海绵城市道路渗管,包括集水口1、排水口2以及连接所述集水口1和所述排水口2的集水管,所述集水管包括设在所述集水口1下方的第一集水管3、设在所述排水口2上方的第三集水管5以及设在所述第一集水管3和所述第三集水管5之间的第二集水管4,所述第一集水管3上与所述第二集水管4连接的一端设有第一滤网6,所述第二集水管4上与所述第三集水管5连接的一端设有第二滤网7,所述第二集水管4内靠近所述第二滤网7的一侧设有起泡器8。
在城市路面的每个雨水下水口底部均设置该渗管。雨水流入下水口后经集水口1进入该渗管中,首先流经第一集水管3到达第一滤网6,第一滤网6的作用是过滤烟头、碎纸屑等随雨水被冲刷下来的固体垃圾,因此第一滤网6孔径较大、不会影响雨水的流速;第二滤网7是通过活性炭等来吸附水中的微小杂质和溶解的异物,因此孔径较小、水流较难顺利通过,因此在第二滤网7前设置起泡器8,雨水进入第二集水管4后,通过起泡器8使水流与空气充分接触、将水流打散,使水流可以充分透过滤网、并且避免了冲击力过于集中导致滤网损坏的问题。
通过上述设计,在保证过滤效果的前提下提高排水的效率,从而使雨水的收集和排放更加高效灵活。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海绵城市道路渗管,该实施例2进一步限定了所述第一集水管3上设有所述第一滤网6的一端插接在所述第二集水管4内,且所述第二集水管4顶端封闭;所述第一集水管3位于所述第二集水管4内的部位的侧壁设有若干出水孔31,所述出水孔31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一滤网6的孔径。
当第一滤网6前的垃圾过多、将第一滤网6堵塞时,雨水会在第一集水管3内积累,达到一定高度时即可从侧壁的出水孔31流出;由于出水孔31被包裹在第二集水管4内,因此从出水孔31流出的水可以直接进入第二集水管4、不会泄露或在第一集水管3内造成囤积,并且出水孔31的孔径小于第一滤网6的孔径,也可以避免固体垃圾从出水孔31进入第二集水管4内。
所述第三集水管5内靠近所述第二滤网7的一侧设有水泵9。
水流通过第二滤网7进入第三集水管5后流速会变慢,因此在第二滤网7后还设置有水泵9,可将水流集中泵起,以提高水流的速度,使水流可顺利地从排水口排出。
实施例3
如图3~4所示,本实施例3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海绵城市道路渗管,该实施例3进一步限定了所述起泡器8包括至少两个分流板81,所述分流板81上设有若干分流孔82,且相邻两个所述分流板81上的所述分流孔82的位置交错排列。
分流板81通过分流孔82对流经的雨水进行分流,使水流分散并与空气充分接触,从而达到起泡的目的;相邻导流板81上的分流孔82交错排列,使水流在起泡器8内不能直接流出,从而进一步提高分散水流的效果。
所述起泡器8的进水侧和出水侧分别设有一个导流板83,所述导流板83包括连接轴84和一端固定在所述连接轴84上的多个呈弧形的导流片85,多个所述导流片85呈放射状排列。
弧形的导流片85呈放射状排列,使导流板83形成涡流状通道,有利于加快水的流动、促进水流导入或导出起泡器,同时可以顺利切割水流,有助于提高分散水流的效果。
靠近进水侧的所述分流板81上的所述分流孔82的孔径大于靠近出水侧的所述分流板81上的所述分流孔82的孔径。
从发泡器8的进水侧到出水侧,分流板81上分流孔82的孔径逐渐减小,使得水流越来越分散、细密,从而进一步提高水流分散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海绵城市道路渗管,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水口(1)、排水口(2)以及连接所述集水口(1)和所述排水口(2)的集水管,所述集水管包括设在所述集水口(1)下方的第一集水管(3)、设在所述排水口(2)上方的第三集水管(5)以及设在所述第一集水管(3)和所述第三集水管(5)之间的第二集水管(4),所述第一集水管(3)上与所述第二集水管(4)连接的一端设有第一滤网(6),所述第二集水管(4)上与所述第三集水管(5)连接的一端设有第二滤网(7),所述第二集水管(4)内靠近所述第二滤网(7)的一侧设有起泡器(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城市道路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水管(3)上设有所述第一滤网(6)的一端插接在所述第二集水管(4)内,且所述第二集水管(4)顶端封闭;所述第一集水管(3)位于所述第二集水管(4)内的部位的侧壁设有若干出水孔(31),所述出水孔(31)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一滤网(6)的孔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城市道路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集水管(5)内靠近所述第二滤网(7)的一侧设有水泵(9)。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城市道路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起泡器(8)包括至少两个分流板(81),所述分流板(81)上设有若干分流孔(82),且相邻两个所述分流板(81)上的所述分流孔(82)的位置交错排列。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海绵城市道路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起泡器(8)的进水侧和出水侧分别设有一个导流板(83),所述导流板(83)包括连接轴(84)和一端固定在所述连接轴(84)上的多个呈弧形的导流片(85),多个所述导流片(85)呈放射状排列。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海绵城市道路渗管,其特征在于,靠近进水侧的所述分流板(81)上的所述分流孔(82)的孔径大于靠近出水侧的所述分流板(81)上的所述分流孔(82)的孔径。
CN201820496945.0U 2018-04-09 2018-04-09 一种海绵城市道路渗管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1370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96945.0U CN208137076U (zh) 2018-04-09 2018-04-09 一种海绵城市道路渗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96945.0U CN208137076U (zh) 2018-04-09 2018-04-09 一种海绵城市道路渗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137076U true CN208137076U (zh) 2018-11-23

Family

ID=642914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496945.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137076U (zh) 2018-04-09 2018-04-09 一种海绵城市道路渗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13707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43025A (zh) * 2019-08-28 2021-03-05 江苏艾德卡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市政工程用污水排水管道
CN112591912A (zh) * 2020-11-23 2021-04-02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海绵城市可组装式景观生态自循环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43025A (zh) * 2019-08-28 2021-03-05 江苏艾德卡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市政工程用污水排水管道
CN112591912A (zh) * 2020-11-23 2021-04-02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海绵城市可组装式景观生态自循环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02782B (zh) 一种涡轮增压式自清洁高效过滤器
CN208137076U (zh) 一种海绵城市道路渗管
CN211597009U (zh) 一种市政道路排水过滤装置
WO2009079828A1 (fr) Dispositif de désulfurisation/dépoussiérage haute efficacité et à faible consommation d'énergie
CN113546497B (zh) 一种湿式除尘装置及除尘方法
CN220364442U (zh) Edi排水除氢系统
CN210495474U (zh) 一种污水固液分离拦截装置
CN109384324B (zh) 一种洗扫车清洗水循环利用处理系统
CN207838519U (zh) 一种大型布袋除尘器导流均布装置
CN216986933U (zh) 一种喷淋净化装置
CN212954572U (zh) 一种新型高效污水处理装置
CN210699363U (zh) 一种水膜除尘器
CN209307070U (zh) 一种洗扫车清洗水循环利用系统
CN109011858B (zh) 一种转炉烟气洗涤后用的脱水塔
CN112093923A (zh) 一种新型高效污水处理装置
CN108379936B (zh) 流体分离过滤器
CN205461531U (zh) 一种圆切机除尘结构
CN213760713U (zh) 一种竖向过滤分离装置
CN214195271U (zh) 一种防堵式方形雨水斗
CN217829171U (zh) 一种低阻水过滤器
CN210522169U (zh) 垃圾处理资源再生装备中的磁化炉尾气除烟尘脱硫装置
CN205875300U (zh) 一种用于餐厨废水的清理井
CN212427342U (zh) 一种市政道路雨水收集灌溉系统
CN213555533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除渣箱
CN216664401U (zh) 一种市政雨污分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123

Termination date: 2020040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