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28327U - 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128327U CN208128327U CN201820676770.1U CN201820676770U CN208128327U CN 208128327 U CN208128327 U CN 208128327U CN 201820676770 U CN201820676770 U CN 201820676770U CN 208128327 U CN208128327 U CN 20812832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roove
- sliding seat
- mobile terminal
- camera
- she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的活动座能够携带摄像头相对第一周侧面伸出或缩回第一凹槽,在需要进行拍摄时,活动座携带摄像头伸出第一凹槽进行拍摄,在无需进行拍摄时,活动座即携带摄像头缩进第一凹槽,因此摄像头无需占用移动终端的第一外表面和第二外表面的空间,显示屏能够尽可能大地排布于第一外表面和第二外表面,使得移动终端的屏占比较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今,为了获得更佳的使用体验,用户对手机大屏显示的需求越发迫切。然而,由于手机正面通常还需要排布如摄像头等器件,这些器件限制了显示屏的排布空间,导致手机的屏占比难以提升。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屏占比较大的移动终端。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支撑组件、显示屏及活动座,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及折弯件,所述折弯件连接在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所述折弯件能够展开或弯曲,以展平或折叠所述支撑组件;
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内表面、第一外表面及第一周侧面,所述第一外表面承载所述显示屏,所述第一内表面与所述第一外表面相背设置,所述第一周侧面连接在所述第一内表面与所述第一外表面之间,所述第一壳体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自所述第一内表面向所述第一外表面的方向凹陷,所述第一凹槽延伸至所述第一周侧面;
所述活动座内设有摄像头,所述活动座可伸缩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凹槽,所述活动座能够携带所述摄像头相对所述第一周侧面伸出或缩回所述第一凹槽;
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第二内表面和第二外表面,所述第二外表面承载所述显示屏,所述第二内表面与所述第二外表面相背设置,所述第二壳体设有第二凹槽,所述支撑组件折叠时,所述第二内表面与所述第一内表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凹槽在所述第一内表面的投影覆盖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用于收容部分所述活动座。
在本申请中,由于所述活动座能够携带所述摄像头相对所述第一周侧面伸出或缩回所述第一凹槽,在需要进行拍摄时,所述活动座携带所述摄像头伸出所述第一凹槽进行拍摄,在无需进行拍摄时,所述活动座即携带所述摄像头缩进所述第一凹槽,因此所述摄像头无需占用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一外表面和第二外表面的空间,所述显示屏能够尽可能大地排布于所述第一外表面和第二外表面,使得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占比较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如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移动终端在折叠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移动终端在展平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移动终端的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移动终端的摄像头排布位置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结构在折叠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移动终端的俯视图;
图7是图6中A处结构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8是图1所示移动终端展平时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6中A处结构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10是图6中A处结构的再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B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13是图1所示移动终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所示移动终端的摄像头排布位置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1所示移动终端的活动座与摄像头的分解示意图;
图17是图1所示移动终端的控制器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框图;
图18是图1所示移动终端的控制器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框图;
图19是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一;
图20是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二;
图21是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一;
图22是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此外,以下各实施方式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示,用以例示本申请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方式。本申请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为了更好、更清楚地说明及理解本申请,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在……上”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地连接,或者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若本说明书中出现“工序”的用语,其不仅是指独立的工序,在与其它工序无法明确区别时,只要能实现该工序所预期的作用则也包括在本用语中。另外,本申请中用“至”表示的数值范围是指将“至”前后记载的数值分别作为最小值及最大值包括在内的范围。在附图中,结构相似或相同的单元用相同的标号表示。
在本申请中,被设置成通过无线接口通信的通信终端可以被称为“无线通信终端”、“无线终端”或“移动终端”。作为在此使用的“通信终端”(或简称为“终端”)包括但不限于被设置成经由有线线路连接(如经由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STN)、数字用户线路(DSL)、数字电缆、直接电缆连接,以及/或另一数据连接/网络)和/或经由(例如,针对蜂窝网络、无线局域网(WLAN)、诸如DVB-H网络的数字电视网络、卫星网络、AM-FM广播发送器,以及/或另一通信终端的)无线接口接收/发送通信信号的装置。移动终端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卫星或蜂窝电话;可以组合蜂窝无线电电话与数据处理、传真以及数据通信能力的个人通信系统(PCS)终端;可以包括无线电电话、寻呼机、因特网/内联网接入、Web浏览器、记事簿、日历以及/或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器的PDA;以及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接收器或包括无线电电话收发器的其它电子装置。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移动终端100。所述移动终端100包括支撑组件1、显示屏2及活动座3。所述显示屏2固定于所述支撑组件1。所述支撑组件1包括第一壳体11、第二壳体12及折弯件13。所述折弯件13连接在所述第一壳体11与所述第二壳体12之间。所述折弯件13能够展开或弯曲,以展平或折叠所述支撑组件1。
在本申请中,所述支撑组件1处于展平状态时,所述第一壳体11与所述第二壳体12之间形成120°至180°的角度。如图2所示,本申请以所述支撑组件1展平时,所述第一壳体11与所述第二壳体12之间形成180°的角度为例进行说明。所述支撑组件1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壳体11与所述第二壳体12之间形成0°至15°的角度。如图1所示,本申请以所述支撑组件1折叠时,所述第一壳体11与所述第二壳体12之间形成0°的角度为例进行说明。
请一并参阅图2和图3,所述第一壳体11包括第一内表面111、第一外表面112及第一周侧面113。所述第一外表面112承载所述显示屏2。所述第一内表面111与所述第一外表面112相背设置。所述第一周侧面113连接在所述第一内表面111与所述第一外表面112之间。所述第一壳体11设有第一凹槽114。所述第一凹槽114自所述第一内表面111向所述第一外表面112的方向凹陷,所述第一凹槽114延伸至所述第一周侧面113。
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4,所述活动座3内设有摄像头41。所述活动座3可伸缩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凹槽114。所述活动座3能够携带所述摄像头41相对所述第一周侧面113伸出或缩回所述第一凹槽114。当所述活动座3携带所述摄像头41相对所述第一周侧面113伸出所述第一凹槽114时,所述摄像头41的图像采集面能够露出。此时,所述摄像头41能够进行拍摄。当所述活动座3携带所述摄像头41相对所述第一周侧面113缩回所述第一凹槽114时,所述活动座3的远离所述第一凹槽114的顶面与所述第一周侧面113大致平齐。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3,所述第二壳体12包括第二内表面121和第二外表面122。所述第二外表面122承载所述显示屏2。所述第二内表面121与所述第二外表面122相背设置。所述第二壳体12设有第二凹槽124。所述支撑组件1折叠时,所述第二内表面121与所述第一内表面111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凹槽124在所述第一内表面111的投影覆盖所述第一凹槽114。所述第二凹槽124用于收容部分所述活动座3。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所述活动座3能够携带所述摄像头41相对所述第一周侧面113伸出或缩回所述第一凹槽114,如图4和图5所示,在需要进行拍摄时,所述活动座3携带所述摄像头41伸出所述第一凹槽114进行拍摄,如图1和图2所示,在无需进行拍摄时,所述活动座3即携带所述摄像头41缩进所述第一凹槽114,因此所述摄像头41无需占用所述移动终端100的第一外表面112和第二外表面122的空间,所述显示屏2能够尽可能大地排布于所述第一外表面112和第二外表面122,使得所述移动终端100的屏占比较高。
例如,所述移动终端100的屏占比可高达85%,甚至95%。所述屏占比是指:所述支撑组件1展平时,在所述移动终端100的厚度方向的垂直平面上,所述移动终端100的屏幕(如所述显示屏2)的显示区域与所述移动终端100整体的投影面积之比。换言之,所述屏占比也为所述显示屏2与所述第一外表面112及所述第二外表面122的面积的比。
所述支撑组件1展平时,整个所述显示屏2均能够进行显示,使得所述移动终端100得以实现大屏显示。所述支撑组件1折叠时,用户可选择由铺设于所述第一外表面112的部分所述显示屏2进行显示,或由铺设于所述第二外表面122的部分所述显示屏2进行显示,使得所述移动终端100的交互方式更为多样化,用户使用体验更佳。同时,由于所述第二凹槽124用于收容部分所述活动座3,所述支撑组件1折叠时,部分所述活动座3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124,因此所述支撑组件1折叠时,所述移动终端100的整机厚度较薄,有利于实现所述移动终端100的轻薄化。由于所述第二凹槽124在所述第一内表面111的投影覆盖所述第一凹槽114,因此所述活动座3不仅能够很好地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124,并且所述第二凹槽124的槽壁不会阻碍所述活动座3的移动,从而能够保证所述支撑组件1折叠时,所述活动座3能够顺利地伸出或缩回所述第一凹槽114。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摄像头41可以在不使用时收进所述移动终端100内部以获得周边结构(例如所述第一壳体11和所述第二壳体12)的保护,并且可以在需要使用时伸出所述移动终端100以进行拍摄,从而避免因长期外露所发生的磨损、进灰等问题,进而有效保证所述摄像头41的拍摄质量。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摄像头41的图像采集面能够露出”是指所述摄像头41的图像采集面不被所述移动终端100的会发生遮光效果的部件(例如显示屏2等)所遮挡,从而能够顺利进行拍摄。当然,所述摄像头41的图像采集面仍允许有透光镜片等进行覆盖设置,以实现保护功能。
其中,请一并参阅图3和图6,所述第二壳体12还包括第二周侧面123。所述第二周侧面123连接在所述第二内表面121与所述第二外表面122之间。所述第二凹槽124自所述第二内表面121向所述第二外表面122的方向凹陷。所述第二凹槽124延伸至所述第二周侧面123。所述支撑组件1折叠时,所述第一凹槽114在所述第一周侧面113所形成的开口,与所述第二凹槽124在所述第二周侧面123所形成的开口相连通,两者可合并成一个出口,所述活动座3经所述出口伸出或缩回所述第一凹槽114。
其中,所述折弯件13可以有多种实现方式,例如弹性板件结构、铰链结构、转轴连接结构等。
请一并参阅图6,一种实施方式中,部分所述活动座3收容于第二凹槽124时,所述活动座3与所述第二凹槽124的槽壁之间形成第一间隙31。具体而言,所述活动座3的外侧壁的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124的部分均与所述第二凹槽124的槽壁间隔设置,两者互不接触、两者之间形成第一间隙31。
在本申请中,由于所述活动座3与所述第二凹槽124的槽壁之间形成第一间隙31,使得所述活动座3移动时,所述第二凹槽124的槽壁不会对所述活动座3产生阻力,使得所述活动座3能够更顺滑地伸出或缩回所述第一凹槽114。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活动座3的外侧壁的不同部分与所述第二凹槽124的槽壁之间的第一间隙31的宽度并不一定相等,也即所述第一间隙31的不同区域的宽度不一定相等。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间隙31的不同区域的宽度一致。所述第一间隙31的宽度是指所述第二凹槽124的槽壁与所述活动座3的外侧壁之间的垂直距离。
请一并参阅图7,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壳体12还包括多个凸起125。所述多个凸起125彼此间隔地排布在所述第二凹槽124的槽壁上。所述多个凸起125可以大致等间距地排布在所述第二凹槽124的槽壁的各个面上。所述多个凸起125与所述活动座3之间形成第二间隙32,所述第二间隙32小于所述第一间隙31。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间隙32的设置使得所述多个凸起125不会对所述活动座3产生阻力,所述活动座3仍可以顺滑地伸出或缩回所述第一凹槽114。所述第二间隙32小于所述第一间隙31,使得所述活动座3的外侧壁与所述多个凸起125之间的间隙减小,当所述移动终端100跌落或受到冲击时,所述多个凸起125能够抵持所述活动座3,对所述活动座3进行限位,以防止所述活动座3位移过大而导致驱动结构等发生损毁。
在本申请中,所述活动座3可以滑动地或转动地伸出或缩回所述第一凹槽114。例如: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一并参阅图8和图9,所述第一凹槽114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1141和第二侧壁1142。所述第一侧壁1141和所述第二侧壁1142大致平行。所述活动座3滑动连接所述第一侧壁1141和所述第二侧壁1142,以滑出或滑入所述第一凹槽114。具体而言,所述活动座3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外侧壁33和第二外侧壁34。所述第一外侧壁33滑动连接所述第一侧壁1141。所述第二外侧壁34滑动连接所述第二侧壁1142。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侧壁1141和所述第二侧壁1142对所述活动座3起到导向作用,所述活动座3的移动方向与所述第一侧壁1141和所述第二侧壁1142的延伸方向大致一致。
其中,所述第一凹槽114还包括第三侧壁1143和底壁1144。所述第三侧壁1143连接在所述第一侧壁1141和所述第二侧壁1142之间,所述第三侧壁1143与所述第一周侧面113间隔设置。所述底壁1144连接在所述第一侧壁1141和所述第二侧壁1142之间,所述底壁1144还连接在所述第三侧壁1143与所述第一周侧面113之间。
所述活动座3还包括第三外侧壁35和底侧壁36。所述第三外侧壁35连接在所述第一外侧壁33与所述第二外侧壁34之间。所述活动座3缩回所述第一凹槽114时,所述第三外侧壁35可抵持所述第三侧壁1143,所述第三侧壁1143对所述活动座3起到限位作用。所述底侧壁36连接所述第一外侧壁33、所述第二外侧壁34及所述第三外侧壁35。所述底侧壁36滑动连接所述底壁1144。所述底壁1144支撑所述活动座3。
其中,所述移动终端100还包括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活动座3滑出或滑入所述第一凹槽114。所述驱动组件部分固接所述活动座3,部分收容于所述第一壳体11内部。所述第一驱动组件有多种实现方式,例如:
请参阅图8,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永磁铁141和电磁铁142。所述永磁铁141固定于所述活动座3。所述永磁铁141可嵌设于所述第三外侧壁35。所述电磁铁142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11。所述电磁铁142可靠近所述第三侧壁1143设置,例如,嵌设于所述第三侧壁1143。所述电磁铁142通电时,所述电磁铁142与所述永磁铁141相斥或相吸,以使所述活动座3滑出或滑入所述第一凹槽114。所述电磁铁142包括铁块及缠绕在所述铁块外周的线圈。通过控制所述线圈中电流的流向来改变所述电磁铁142的磁场。
或者,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滑块、丝杆以及马达。所述滑块固接所述活动座3。所述丝杆和所述马达收容于所述第一壳体11内部。所述丝杆的外周侧具有螺旋槽。所述滑块部分嵌入所述螺旋槽以滑动连接所述丝杆。所述滑块可大致呈条形。所述滑块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活动座3,所述滑块的另一端嵌入所述螺旋槽。所述马达用于驱动所述丝杆转动,以使所述滑块携带所述活动座3滑动。例如,所述马达驱动所述丝杆朝第一方向转动时,所述滑块在所述丝杆的驱动下携带所述活动座3朝远离所述第三侧壁1143的方向滑动,从而使所述活动座3伸出所述第一凹槽114。所述马达驱动所述丝杆朝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时,所述滑块在所述丝杆的驱动下携带所述活动座3朝靠近所述第三侧壁1143的方向滑动,从而使所述活动座3缩进所述第一凹槽114。所述马达的动作(包括转动方向、转速、转动角度等)可依据用户需求进行调整。
或者,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套筒、传动杆以及马达。所述套筒固接所述活动座3。所述传动杆及所述马达收容于所述第一壳体11内部。所述套筒套设在所述传动杆外侧且螺纹连接所述传动杆。所述套筒相对所述传动杆转动且相对所述第一壳体11移动。所述马达用于驱动所述传动杆转动,以使所述套筒携带所述活动座3滑动。所述马达驱动所述传动杆朝第三方向转动时,所述套筒在所述传动杆的驱动下携带所述活动座3朝远离所述第三侧壁1143的方向滑动,从而使所述活动座3伸出所述第一凹槽114。所述马达驱动所述传动杆朝与所述第三方向相反的第四方向转动时,所述套筒在所述传动杆的驱动下携带所述活动座3朝靠近所述第三侧壁1143的方向滑动,从而使所述活动座3缩进所述第一凹槽114。所述马达的动作(包括转动方向、转速、转动角度等)可依据用户需求进行调整。
或者,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齿条、齿轮以及马达。所述齿条固接所述活动座3。所述齿轮及所述马达收容于所述第一壳体11内部。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所述齿轮收容于所述第一壳体11内部。所述齿条的一端固接所述活动座3,所述齿条的另一端伸入所述第一壳体11内部。所述马达收容于所述第一壳体11内部。所述马达用于驱动所述齿轮转动,以使所述齿条携带所述活动座3滑动。所述马达驱动所述齿轮朝第五方向转动时,所述齿条在所述齿轮的驱动下携带所述活动座3朝远离所述第三侧壁1143的方向滑动,从而使所述活动座3伸出所述凹槽。所述马达驱动所述齿轮朝与所述第五方向相反的第六方向转动时,所述齿条在所述齿轮的驱动下携带所述活动座3朝靠近所述第三侧壁1143的方向滑动,从而使所述活动座3缩进所述凹槽。所述马达的动作(包括转动方向、转速、转动角度等)可依据用户需求进行调整。
其中,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可以有多组,多组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间隔排布,以更平稳地驱动所述活动座3。
其中,请一并参阅图10,所述第一侧壁1141设有凹陷的第一导轨1146。所述第二侧壁1142设有凹陷的第二导轨1147。所述第二导轨1147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导轨1146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活动座3设有相背设置的第一导向块37和第二导向块38。所述第一导向块37凸设于所述第一外侧壁33。所述第二导向块38凸设于所述第二外侧壁34。所述第一导向块37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一导轨1146。所述第二导向块38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二导轨1147。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导轨1146对所述第一导向块37起到限位和导向作用,所述第二导轨1147对所述第二导向块38起到限位和导向作用,使得所述活动座3能够顺利地滑出或滑入所述第一凹槽114,同时也能够防止所述活动座3脱离所述第一凹槽114,以提高所述移动终端100的可靠性。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壳体11也可设置所述第一导轨1146或所述第二导轨1147中的一者,所述活动座3对应地设置所述第一导向块37或所述第二导向块38中的一者。
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请一并参阅图11和图12,所述第一凹槽114的槽壁1140呈弧形。所述活动座3的外侧壁30呈弧形。所述活动座3的外侧壁30与所述第一凹槽114的槽壁1140相对设置。所述活动座3的外侧壁30与所述第一凹槽114的槽壁1140彼此靠近且面向彼此。所述活动座3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壳体11,以转出或转入所述第一凹槽114。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活动座3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壳体11,所述第一凹槽114的槽壁1140的轨迹与所述活动座3的转动轨迹相适配。所述第一凹槽114的槽壁1140呈弧形,所述活动座3的外侧壁30呈弧形,两者的形状均与所述活动座3的转动轨迹相适配,使得所述活动座3能够顺滑地转入或转出所述第一凹槽114。
其中,所述第一凹槽114呈半圆形。所述活动座3呈半圆形或扇形。所述活动座3的转动中心30'与所述第一凹槽114的圆心1140'重合。此时,所述活动座3能够更顺利的相对所述第一壳体11转动。当所述活动座3呈半圆形时,所述活动座3还包括连接所述外侧壁30的顶侧壁30”。所述活动座3转入所述第一凹槽114时,所述顶侧壁30”与所述第一壳体11的所述第一周侧面113平齐。当所述活动座3呈扇形时,所述活动座3还包括第一边侧壁连接所述第一边侧壁的第二边侧壁。所述第一边侧壁和所述第二边侧壁分别连接所述活动座3的外侧壁30的两端。所述第一边侧壁与所述第二边侧壁之间形成小于180°的角度。
其中,所述第一凹槽114的槽壁上设有凹陷的导轨1148。所述活动座3的外侧壁设有凸起的导向块39。所述导向块39滑动安装于所述导轨1148。所述导轨1148对所述导向块39起到限位和导向作用,使得所述活动座3能够顺利地转出或转入所述第一凹槽114,同时也能够防止所述活动座3脱离所述第一凹槽114,以提高所述移动终端100的可靠性。
其中,所述移动终端100还包括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活动座3转出或转入所述第一凹槽114。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马达、第一齿轮及第二齿轮。所述马达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齿轮转动。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固定在所述活动座3的转轴上,所述第二齿轮的转动中心与所述活动座3的转轴的转动中心重合。所述马达通过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驱动所述活动座3绕其转轴转动,从而转出或转入所述第一凹槽114。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一并参阅图3、图6以及图13,所述第二凹槽124在所述第一内表面111的投影1240形状与所述第一凹槽114在所述第一内表面111的开口1145形状相同。所述第二凹槽124在所述第一内表面111形成投影1240,该投影具有第一形状。所述第一凹槽114在所述第一内表面111形成开口1145,该开口1145具有第二形状。所述第一形状与所述第二形状相同。例如,如图13所示,所述第一形状为矩形,所述第二形状为矩形。或者,所述第一形状为半圆形,所述第二形状为半圆形。所述第二凹槽124在所述第一内表面111的投影完全覆盖所述第一凹槽114在所述第一内表面111形成开口1145。也即,所述第二凹槽124在所述第一内表面111的投影的轮廓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凹槽114在所述第一内表面111的开口1145的轮廓面积。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活动座3与所述第二凹槽124的槽壁之间的所述第一间隙31,在不同区域的宽度一致,使得所述移动终端100的外观一致性强,也有利于提高所述移动终端100的可靠性,避免所述活动座3与所述第一壳体11发生干涉。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8,所述第一周侧面113包括第一顶侧面1131、第一底侧面1132及第一边侧面1133。所述第一顶侧面1131与所述第一底侧面1132相背设置。所述第一边侧面1133连接在所述第一顶侧面1131与所述第一底侧面1132之间。所述第一凹槽114延伸至所述第一顶侧面1131(如图8所示)、所述第一底侧面1132及所述第一边侧面1133中的一者。换言之,所述活动座3可以在所述移动终端100的顶侧、底侧或左右侧伸缩。
在本申请中,所述显示屏2可以有多种实现方式,例如: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一并参阅图2和图3,所述显示屏2为一体的柔性显示屏。所述第一外表面112、所述折弯件13的外表面及所述第二外表面122共同承载所述显示屏2。所述折弯件13的外表面的相对两侧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外表面112和所述第二外表面122。
其中,所述显示屏2可以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屏。
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请一并参阅图3和图14,所述显示屏2包括第一子显示屏21和第二子显示屏22。所述第一子显示屏21和所述第二子显示屏22为彼此独立的两块显示屏。所述第一子显示屏21铺设于所述第一外表面112。所述第二子显示屏22铺设于所述第二外表面122。所述折弯件13的外表面可铺设柔性的第三子显示屏23,所述第三子显示屏23连接所述第一子显示屏21和所述第二子显示屏22。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折弯件13的外表面上也可以不铺设显示屏。
其中,所述第一子显示屏21可以是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或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屏。所述第二子显示屏22可以是液晶显示屏或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所述第三子显示屏23可以为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
在本申请中,请一并参阅图6,所述支撑组件1具有锁紧结构(151、152),用于在所述支撑组件1处于折叠状态时,使所述第一壳体11相对所述第二壳体12固定,从而方便用户携带所述移动终端100。所述锁紧结构(151、152)具有多种实现方式,例如:
所述支撑组件1还包括第一锁紧件151和第二锁紧件152。所述第一锁紧件151设于所述第一壳体11。所述第二锁紧件152设于所述第二壳体12。所述支撑组件1折叠时,所述第一锁紧件151与所述第二锁紧件152相配合。
其中,所述第一锁紧件151为第一永磁铁。所述第二锁紧件152为第二永磁铁。所述第一永磁铁与所述第二永磁铁相向的一端磁性相反。所述支撑组件1折叠时,所述第一永磁铁与所述第二永磁铁磁性相吸。
或者,所述第一锁紧件151为凸设于所述第一内表面111的卡块。所述第二锁紧件152为凹设于所述第二内表面121的卡槽。所述支撑组件1折叠时,所述卡块卡合于所述卡槽。所述卡块与所述卡槽的槽壁过盈配合,以增加两者之间的锁紧力。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5,所述活动座3中还设有虹膜识别模组、人脸识别模组、闪光灯、麦克风(又称送话器)、听筒42(又称受话器)、感光器、指纹模组中的至少一者。上述功能器件(如所述听筒42、所述感光器、所述指纹模组等)设于所述活动座3中,从而能够在需要使用时相对所述第一壳体11展开,不需要使用时相对所述第一壳体11折叠,无需占用所述移动终端100的外观面空间,使得所述显示屏2能够具有较大的显示面积,以提高所述移动终端100的屏占比。收容于所述活动座3中的功能器件可错位排布,避免因重叠放置而导致所述移动终端100厚度过大。
其中,所述活动座3中的所述摄像头41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例如,如图5所示,所述摄像头4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摄像头41的拍摄方向可以相同(同为前置或后置),也可以为不同(一者前置、一者后置)。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一并参阅图3和图15,所述摄像头41的图像采集面与所述第一外表面112朝向一致。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请一并参阅图3和图4,所述摄像头41的图像采集面与所述第一内表面111朝向一致。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摄像头41的图像采集面与所述第一外表面112朝向一致时,不管所述支撑组件1处于折叠状态或展平状态,所述摄像头41均需要在所述活动座3的带动下伸出所述第一凹槽114后,才能够采集图像、进行拍摄。所述摄像头41的图像采集面与所述第一内表面111朝向一致时,所述支撑组件1处于展平状态,所述摄像头41可在伸出所述第一凹槽114后进行拍摄,也可以直接拍摄,所述支撑组件1处于折叠状态,所述摄像头41在伸出所述第一凹槽114后进行拍摄。
可以理解的是,当所述支撑组件1展开至一定角度,所述第二壳体12不会遮挡所述摄像头41进行图像采集时,所述摄像头41也可以在不伸出所述第一凹槽114的情况下进行拍摄。例如,所述支撑组件1展开的角度大于等于90°或120°时。
其中,请参阅图16,所述活动座3包括盒体3a和盖板3b。所述盖板3b盖合所述盒体3a。所述活动座3内形成收纳空。所述摄像头41收容于所述收纳空间。所述盖板3b上设有信号穿透区3c。所述信号穿透区3c可以为通孔,也可以在通孔中嵌设透明镜片。所述摄像头41的图像采集面正对所述信号穿透区3c,以经所述信号穿透区3c采集光线。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一参阅图1和图2,所述移动终端100还包括控制器5,所述控制器5收容于所述第一壳体11或所述第二壳体12。所述控制器5电连接所述显示屏2。所述控制器5还可电连接收容于所述活动座3内的功能器件,例如所述摄像头41。所述控制器5还电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活动座3移动的第一驱动组件或第二驱动组件,以控制所述活动座3伸出或缩回所述第一凹槽114。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一参阅图1至图3,所述第一壳体11的所述第一周侧面113上或所述第二壳体12的所述第二周侧面123上设有触发键6。所述触发键6连接(包括电连接和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5。用户按压或触摸所述触发键6时,所述触发键6发送触发信号给所述控制器5,所述控制器5控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或所述第二驱动组件,使得所述活动座3在需要时由所述第一驱动组件或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移出或移入所述第一凹槽114。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周侧面113和所述第二周侧面123上均设置有触发键。所述触发信号可以为:拍摄信号、拍摄结束信号、来电信号、来电结束信号等。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触发键可以是设置于所述显示屏2上的触控图标,点击所述触控图标能发送触发信号给所述控制器5,所述控制器5依据所述触发信号控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或所述第二驱动组件驱动所述活动座3移动。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一并参阅图3、图5以及图17,所述摄像头41的图像采集面与所述第一内表面111朝向一致。所述控制器5包括接收单元511、检测单元512及驱动单元513。
所述接收单元511用于接收拍摄信号。
所述检测单元512用于依据所述拍摄信号检测所述支撑组件1处于展平状态或折叠状态。
所述驱动单元513用于在所述支撑组件1处于展平状态时,控制所述摄像头41进行拍摄;在所述支撑组件1处于折叠状态时,驱动所述活动座3携带所述摄像头41伸出所述第一凹槽114,并控制所述摄像头41进行拍摄。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终端100可以依据所述支撑组件1处于展平状态或折叠状态,控制所述摄像头41直接进行拍摄或伸出所述第一凹槽114后进行拍摄,从而保证拍摄动作的有效性,使得用户能够获取有效的拍摄图像,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单元513也可用于在所述支撑组件1处于展平状态时,驱动所述活动座3携带所述摄像头41伸出所述第一凹槽114,并控制所述摄像头41进行拍摄。
其中,所述接收单元511还用于接收拍摄结束信号。所述检测单元512还用于依据所述拍摄结束信号检测所述活动座3相对所述第一凹槽114的伸缩状态。所述驱动单元513还用于在所述活动座3伸出所述第一凹槽114时,驱动所述活动座3缩进所述第一凹槽114并结束所述摄像头41的拍摄;在所述活动座3缩进所述第一凹槽114时,结束所述摄像头41的拍摄。
其中,所述显示屏2包括第一显示区2a和第二显示区2b。所述第一显示区2a与所述第一外表面112重叠。所述第二显示区2b与所述第二外表面122重叠。
所述控制器5还包括判断单元514和切换单元515。
所述判断单元514用于判断所述拍摄信号为前置拍摄或后置拍摄。
所述切换单元515用于在所述拍摄信号为后置拍摄时,切换所述第一显示区2a显示所述摄像头41的拍摄界面;在所述拍摄信号为前置拍摄时,切换所述第二显示区2b显示所述摄像头41的拍摄界面。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终端100可以依据用户的拍摄需求,灵活切换所述摄像头41的拍摄界面,从而提高用户的拍摄体验。
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请一并参阅图3、图15以及图18,所述摄像头41的图像采集面与所述第一外表面112朝向一致。所述控制器5包括接收单元521和驱动单元522。
所述接收单元521用于接收拍摄信号。
所述驱动单元522用于依据所述拍摄信号驱动所述活动座3携带所述摄像头41伸出所述第一凹槽114,并控制所述摄像头41进行拍摄。
其中,所述接收单元521还用于接收拍摄结束信号。所述驱动单元522还用于依据所述拍摄结束信号驱动所述活动座3缩进所述第一凹槽114,并结束所述摄像头41的拍摄。
其中,所述显示屏2包括第一显示区2a和第二显示区2b,所述第一显示区2a与所述第一外表面112重叠,所述第二显示区2b与所述第二外表面122重叠。所述控制器5还包括判断单元523和切换单元524。
所述判断单元523用于判断所述拍摄信号为前置拍摄或后置拍摄。
所述切换单元524用于在所述拍摄信号为前置拍摄时,切换所述第一显示区2a显示所述摄像头41的拍摄界面;在所述拍摄信号为后置拍摄时,切换所述第二显示区2b显示所述摄像头41的拍摄界面。
请一并参阅图19,本申请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所述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应用于前文实施例所描述的移动终端100(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14、图16及图17)。所述移动终端100包括支撑组件1、显示屏2及活动座3。所述支撑组件1包括第一壳体11、第二壳体12及折弯件13。所述折弯件13连接在所述第一壳体11与所述第二壳体12之间,所述折弯件13能够展开或弯曲,以展平或折叠所述支撑组件1。
所述第一壳体11包括第一内表面111、第一外表面112及第一周侧面113。所述第一外表面112承载所述显示屏2。所述第一内表面111与所述第一外表面112相背设置。所述第一周侧面113连接在所述第一内表面111与所述第一外表面112之间。所述第一壳体11设有第一凹槽114,所述第一凹槽114自所述第一内表面111向所述第一外表面112的方向凹陷,所述第一凹槽114延伸至所述第一周侧面113。
所述活动座3内设有摄像头41。所述活动座3可伸缩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凹槽114。所述活动座3能够携带所述摄像头41相对所述第一周侧面113伸出或缩回所述第一凹槽114。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摄像头41的图像采集面与所述第一内表面111朝向一致。
所述第二壳体12包括第二内表面121和第二外表面122。所述第二外表面122承载所述显示屏2。所述第二内表面121与所述第二外表面122相背设置。所述第二壳体12设有第二凹槽124。所述支撑组件1折叠时,所述第二内表面121与所述第一内表面111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凹槽124在所述第一内表面111的投影覆盖所述第一凹槽114,所述第二凹槽124用于收容部分所述活动座3。
所述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101:接收拍摄信号。
步骤102:依据所述拍摄信号检测所述支撑组件1处于展平状态或折叠状态。
步骤1031:若所述支撑组件1处于展平状态,则控制所述摄像头41进行拍摄。
步骤1032:若所述支撑组件1处于折叠状态,则驱动所述活动座3携带所述摄像头41伸出所述第一凹槽114,并控制所述摄像头41进行拍摄。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可以依据所述支撑组件1处于展平状态或折叠状态,控制所述摄像头41直接进行拍摄或伸出所述第一凹槽114后进行拍摄,从而保证拍摄动作的有效性,使得用户能够获取有效的拍摄图像,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中,所述移动终端100可设置角度传感器,用以检测所述第一壳体11与所述第二壳体12之间的角度,从而获得所述支撑组件1的状态。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终端100也可通过距离传感器检测所述第一壳体11某个点与所述第二壳体12某个点之间间距,而后通过算法换算出所述第一壳体11与所述第二壳体12之间的角度。本申请对所述第一壳体11与所述第二壳体12之间的角度的检测方法不做严格限定。
其中,请一并参阅图20,所述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步骤104:接收拍摄结束信号。
步骤105:依据所述拍摄结束信号检测所述活动座3相对所述第一凹槽114的伸缩状态。
步骤1061:若所述活动座3伸出所述第一凹槽114,则驱动所述活动座3缩进所述第一凹槽114并结束所述摄像头41的拍摄。
步骤1062:若所述活动座3缩进所述第一凹槽114,则结束所述摄像头41的拍摄。
其中,所述显示屏2包括第一显示区2a和第二显示区2b。所述第一显示区2a与所述第一外表面112重叠。所述第二显示区2b与所述第二外表面122重叠。
请一并参阅图19,所述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步骤107:判断所述拍摄信号为前置拍摄或后置拍摄。
步骤1081:若所述拍摄信号为后置拍摄,则切换所述第一显示区2a显示所述摄像头41的拍摄界面。
步骤1082:若所述拍摄信号为前置拍摄,则切换所述第二显示区2b显示所述摄像头41的拍摄界面。
在本实施方式中,步骤107在步骤101之后进行。步骤1081和步骤1082在所述摄像头41的拍摄动作之前完成,例如可与步骤102同步进行,或在步骤1031和步骤1032之前完成。
其中,所述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100的加速度达到阈值时,检测所述活动座3相对所述第一凹槽114的伸缩状态。
若所述活动座3伸出所述第一凹槽114,则驱动所述活动座3缩进所述第一凹槽114。
其中,所述移动终端100还包括重力传感器(图中未示出)。所述重力传感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5。所述重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移动终端100的加速度。当重力传感器检测到加速度达到阈值时,所述控制器5判断出所述移动终端100处于跌落环境或者撞击环境,进而检测所述活动座3的伸缩状态并产生对应动作,从而保证所述活动座3缩进所述第一凹槽114,以避免所述活动座3和所述摄像头41受到撞击损毁。
请一并参阅图21,本申请实施方式还提供另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所述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应用于前文实施例所描述的移动终端100(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图6至图16以及图18)。所述移动终端100包括支撑组件1、显示屏2及活动座3。所述支撑组件1包括第一壳体11、第二壳体12及折弯件13。所述折弯件13连接在所述第一壳体11与所述第二壳体12之间,所述折弯件13能够展开或弯曲,以展平或折叠所述支撑组件1。
所述第一壳体11包括第一内表面111、第一外表面112及第一周侧面113。所述第一外表面112承载所述显示屏2。所述第一内表面111与所述第一外表面112相背设置。所述第一周侧面113连接在所述第一内表面111与所述第一外表面112之间。所述第一壳体11设有第一凹槽114,所述第一凹槽114自所述第一内表面111向所述第一外表面112的方向凹陷,所述第一凹槽114延伸至所述第一周侧面113。
所述活动座3内设有摄像头41。所述活动座3可伸缩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凹槽114。所述活动座3能够携带所述摄像头41相对所述第一周侧面113伸出或缩回所述第一凹槽114。如图15所示,所述摄像头41的图像采集面与所述第一外表面112朝向一致。
所述第二壳体12包括第二内表面121和第二外表面122。所述第二外表面122承载所述显示屏2。所述第二内表面121与所述第二外表面122相背设置。所述第二壳体12设有第二凹槽124。所述支撑组件1折叠时,所述第二内表面121与所述第一内表面111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凹槽124在所述第一内表面111的投影覆盖所述第一凹槽114,所述第二凹槽124用于收容部分所述活动座3。
所述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201:接收拍摄信号;
步骤202:依据所述拍摄信号驱动所述活动座3携带所述摄像头41伸出所述第一凹槽114,并控制所述摄像头41进行拍摄。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可以在需要拍摄时,控制所述活动座3携带所述摄像头41伸出所述第一凹槽114,从而进行拍摄,以满足用户的交互需求。
其中,请一并参阅图22,所述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步骤203:接收拍摄结束信号;
步骤204:依据所述拍摄结束信号驱动所述活动座3缩进所述第一凹槽114,并结束所述摄像头41的拍摄。
其中,所述显示屏2包括第一显示区2a和第二显示区2b。所述第一显示区2a与所述第一外表面112重叠。所述第二显示区2b与所述第二外表面122重叠。
请一并参阅图21,所述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步骤205:判断所述拍摄信号为前置拍摄或后置拍摄。
步骤2061:若所述拍摄信号为前置拍摄,则切换所述第一显示区2a显示所述摄像头41的拍摄界面。
步骤2062:若所述拍摄信号为后置拍摄,则切换所述第二显示区2b显示所述摄像头41的拍摄界面。
在本实施方式中,步骤205在步骤201之后进行。步骤2061和步骤2062在所述摄像头41的拍摄动作之前完成,例如可与所述活动座3缩回所述第一凹槽114的的动作同步进行,或在步骤204之前完成。
其中,所述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100的加速度达到阈值时,检测所述活动座3相对所述第一凹槽114的伸缩状态。
若所述活动座3伸出所述第一凹槽114,则驱动所述活动座3缩进所述第一凹槽114。
其中,所述移动终端100还包括重力传感器(图中未示出)。所述重力传感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5。所述重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移动终端100的加速度。当重力传感器检测到加速度达到阈值时,所述控制器5判断出所述移动终端100处于跌落环境或者撞击环境,进而检测所述活动座3的伸缩状态并产生对应动作,从而保证所述活动座3缩进所述第一凹槽114,以避免所述活动座3和所述摄像头41受到撞击损毁。
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控制器是以功能单元的形式呈现。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单元”应当理解为尽可能最宽的含义,用于实现各个“单元”所描述功能的对象例如可以是集成电路ASIC,单个电路,用于执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固件程序的处理器(共享的、专用的或芯片组)和存储器,组合逻辑电路,和/或提供实现上述功能的其他合适的组件。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任一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上述计算机包括移动终端。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上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计算机程序可操作来使计算机执行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任一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为一个软件安装包,上述计算机包括移动终端。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上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上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存储器可以包括:闪存盘、只读存储器(英文: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器(英文: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方式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20)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组件、显示屏及活动座,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及折弯件,所述折弯件连接在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所述折弯件能够展开或弯曲,以展平或折叠所述支撑组件;
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内表面、第一外表面及第一周侧面,所述第一外表面承载所述显示屏,所述第一内表面与所述第一外表面相背设置,所述第一周侧面连接在所述第一内表面与所述第一外表面之间,所述第一壳体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自所述第一内表面向所述第一外表面的方向凹陷,所述第一凹槽延伸至所述第一周侧面;
所述活动座内设有摄像头,所述活动座可伸缩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凹槽,所述活动座能够携带所述摄像头相对所述第一周侧面伸出或缩回所述第一凹槽;
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第二内表面和第二外表面,所述第二外表面承载所述显示屏,所述第二内表面与所述第二外表面相背设置,所述第二壳体设有第二凹槽,所述支撑组件折叠时,所述第二内表面与所述第一内表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凹槽在所述第一内表面的投影覆盖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用于收容部分所述活动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部分所述活动座收容于第二凹槽时,所述活动座与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壁之间形成第一间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还包括多个凸起,所述多个凸起彼此间隔地排布在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壁上,所述多个凸起与所述活动座之间形成第二间隙,所述第二间隙小于所述第一间隙。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活动座滑动连接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以滑出或滑入所述第一凹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设有凹陷的第一导轨,所述第二侧壁设有凹陷的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导轨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活动座设有相背设置的第一导向块和第二导向块,所述第一导向块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一导轨,所述第二导向块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二导轨。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壁呈弧形,所述活动座的外侧壁呈弧形,所述活动座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壁相对设置,所述活动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壳体,以转出或转入所述第一凹槽。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呈半圆形,所述活动座呈半圆形或扇形,所述活动座的转动中心与所述第一凹槽的圆心重合。
8.如权利要求4至7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在所述第一内表面的投影形状与所述第一凹槽在所述第一内表面的开口形状相同。
9.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周侧面包括第一顶侧面、第一底侧面及第一边侧面,所述第一顶侧面与所述第一底侧面相背设置,所述第一边侧面连接在所述第一顶侧面与所述第一底侧面之间,所述第一凹槽延伸至所述第一顶侧面、所述第一底侧面及所述第一边侧面中的一者。
10.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为柔性显示屏,所述第一外表面、所述折弯件的外表面及所述第二外表面共同承载所述显示屏。
11.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包括第一子显示屏和第二子显示屏,所述第一子显示屏铺设于所述第一外表面,所述第二子显示屏铺设于所述第二外表面。
12.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第一锁紧件和第二锁紧件,所述第一锁紧件设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锁紧件设于所述第二壳体,所述支撑组件折叠时,所述第一锁紧件与所述第二锁紧件相配合。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紧件为第一永磁铁,所述第二锁紧件为第二永磁铁,所述支撑组件折叠时,所述第一永磁铁与所述第二永磁铁磁性相吸。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紧件为凸设于所述第一内表面的卡块,所述第二锁紧件为凹设于所述第二内表面的卡槽,所述支撑组件折叠时,所述卡块卡合于所述卡槽。
15.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座中还设有虹膜识别模组、人脸识别模组、闪光灯、麦克风、听筒、感光器、指纹模组中的至少一者。
16.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的图像采集面与所述第一外表面朝向一致,或所述摄像头的图像采集面与所述第一内表面朝向一致。
17.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的图像采集面与所述第一内表面朝向一致,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收容于所述第一壳体或所述第二壳体,所述控制器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拍摄信号;
检测单元,用于依据所述拍摄信号检测所述支撑组件处于展平状态或折叠状态;以及
驱动单元,用于在所述支撑组件处于展平状态时,控制所述摄像头进行拍摄;在所述支撑组件处于折叠状态时,驱动所述活动座携带所述摄像头伸出所述第一凹槽,并控制所述摄像头进行拍摄。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包括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一显示区与所述第一外表面重叠,所述第二显示区与所述第二外表面重叠;
所述控制器还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拍摄信号为前置拍摄或后置拍摄;和
切换单元,用于在所述拍摄信号为后置拍摄时,切换所述第一显示区显示所述摄像头的拍摄界面;在所述拍摄信号为前置拍摄时,切换所述第二显示区显示所述摄像头的拍摄界面。
19.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的图像采集面与所述第一外表面朝向一致,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收容于所述第一壳体或所述第二壳体,所述控制器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拍摄信号;和
驱动单元,用于依据所述拍摄信号驱动所述活动座携带所述摄像头伸出所述第一凹槽,并控制所述摄像头进行拍摄。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包括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一显示区与所述第一外表面重叠,所述第二显示区与所述第二外表面重叠;
所述控制器还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拍摄信号为前置拍摄或后置拍摄;和
切换单元,用于在所述拍摄信号为前置拍摄时,切换所述第一显示区显示所述摄像头的拍摄界面;在所述拍摄信号为后置拍摄时,切换所述第二显示区显示所述摄像头的拍摄界面。
Priority Applications (7)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676770.1U CN208128327U (zh) | 2018-05-04 | 2018-05-04 | 移动终端 |
EP19158197.4A EP3565225B1 (en) | 2018-05-04 | 2019-02-20 | Mobile terminal |
JP2020556757A JP7354142B2 (ja) | 2018-05-04 | 2019-02-20 | 移動端末 |
KR1020207029886A KR102379962B1 (ko) | 2018-05-04 | 2019-02-20 | 이동 단말기 |
PCT/CN2019/075603 WO2019210730A1 (en) | 2018-05-04 | 2019-02-20 | Mobile terminal |
US16/281,403 US10742787B2 (en) | 2018-05-04 | 2019-02-21 | Mobile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mobile terminal |
US16/922,835 US10917507B2 (en) | 2018-05-04 | 2020-07-07 | Mobile terminal with movable camera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676770.1U CN208128327U (zh) | 2018-05-04 | 2018-05-04 | 移动终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128327U true CN208128327U (zh) | 2018-11-20 |
Family
ID=641848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0676770.1U Active CN208128327U (zh) | 2018-05-04 | 2018-05-04 | 移动终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128327U (zh) |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857200A (zh) * | 2019-02-28 | 2019-06-07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 |
CN110086902A (zh) * | 2019-04-02 | 2019-08-02 | 维沃移动通信(杭州)有限公司 | 终端设备及终端设备的控制方法 |
WO2019210730A1 (en) * | 2018-05-04 | 2019-11-07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Mobile terminal |
CN110445898A (zh) * | 2018-05-04 | 2019-11-12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
CN110445904A (zh) * | 2018-05-04 | 2019-11-12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
CN111294430A (zh) * | 2018-12-10 | 2020-06-16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
CN111385391A (zh) * | 2018-12-29 | 2020-07-07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 |
CN112040031A (zh) * | 2019-06-03 | 2020-12-04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设备套装及其折叠式终端设备 |
JP2021524923A (ja) * | 2019-04-30 | 2021-09-16 | 北京小米移動軟件有限公司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Ltd. | ポップアップ式撮影モジュール及び端末 |
CN114079680A (zh) * | 2020-08-18 | 2022-02-22 | 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可折叠电子装置 |
-
2018
- 2018-05-04 CN CN201820676770.1U patent/CN208128327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0917507B2 (en) | 2018-05-04 | 2021-02-09 | Guangdg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Mobile terminal with movable camera |
WO2019210730A1 (en) * | 2018-05-04 | 2019-11-07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Mobile terminal |
CN110445898A (zh) * | 2018-05-04 | 2019-11-12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
CN110445904A (zh) * | 2018-05-04 | 2019-11-12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
CN110445898B (zh) * | 2018-05-04 | 2024-08-06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
US10742787B2 (en) | 2018-05-04 | 2020-08-11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Mobile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mobile terminal |
CN111294430B (zh) * | 2018-12-10 | 2024-03-08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
CN111294430A (zh) * | 2018-12-10 | 2020-06-16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
CN111385391A (zh) * | 2018-12-29 | 2020-07-07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 |
CN109857200A (zh) * | 2019-02-28 | 2019-06-07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 |
CN110086902A (zh) * | 2019-04-02 | 2019-08-02 | 维沃移动通信(杭州)有限公司 | 终端设备及终端设备的控制方法 |
JP2021524923A (ja) * | 2019-04-30 | 2021-09-16 | 北京小米移動軟件有限公司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Ltd. | ポップアップ式撮影モジュール及び端末 |
JP7431580B2 (ja) | 2019-04-30 | 2024-02-15 | 北京小米移動軟件有限公司 | ポップアップ式撮影モジュール及び端末 |
CN112040031A (zh) * | 2019-06-03 | 2020-12-04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设备套装及其折叠式终端设备 |
CN114079680A (zh) * | 2020-08-18 | 2022-02-22 | 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可折叠电子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8128327U (zh) | 移动终端 | |
CN208128326U (zh) | 移动终端 | |
CN208128325U (zh) | 移动终端 | |
CN110445898A (zh) | 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7926666U (zh) | 移动终端 | |
CN208128323U (zh) | 移动终端 | |
CN207926660U (zh) | 移动终端 | |
CN207968579U (zh) | 移动终端 | |
CN209787206U (zh) | 传动机构、驱动机构组合件、安装驱动组合件及移动终端 | |
CN207968581U (zh) | 移动终端 | |
CN208128324U (zh) | 移动终端 | |
CN207150657U (zh) | 移动终端 | |
CN207150658U (zh) | 移动终端 | |
CN207926665U (zh) | 移动终端 | |
CN207304636U (zh) | 移动终端 | |
EP3565225B1 (en) | Mobile terminal | |
CN207968575U (zh) | 移动终端 | |
CN207926664U (zh) | 移动终端 | |
CN207968573U (zh) | 移动终端 | |
US9823631B1 (en) | Notebook computer with motorized display positioning | |
CN207968578U (zh) | 移动终端 | |
CN207427212U (zh) | 移动终端 | |
CN208158665U (zh) | 移动终端 | |
CN106506913A (zh) | 一种可伸缩摄像头机构以及电子设备 | |
CN208128321U (zh) | 移动终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