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11458U - 柔性太阳能电池前板及柔性太阳能电池 - Google Patents

柔性太阳能电池前板及柔性太阳能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111458U
CN208111458U CN201820570860.2U CN201820570860U CN208111458U CN 208111458 U CN208111458 U CN 208111458U CN 201820570860 U CN201820570860 U CN 201820570860U CN 208111458 U CN208111458 U CN 2081114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lar battery
flexible solar
surface layer
foreboard
battery fore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57086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gyi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Apollo Ding Rong Sola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Apollo Ding Rong Sola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Apollo Ding Rong Sola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57086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1114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1114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1114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2PV systems with concentra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柔性太阳能电池前板及柔性太阳能电池,该柔性太阳能电池前板包括:第一表层;第二表层,通过粘结剂形成于所述第一表层上;其中,所述第一表层的材料为聚酯材料,所述第二表层的材料为含氟材料,所述第二表层的表面具有多个离散的微凸起结构。通过对该柔性太阳能电池前板进行特定的表面处理获得凸起的微结构,该微结构可以实现柔性太阳能电池前板的自清洁功能。使用该柔性太阳能电池前板可以保持柔性太阳能电池的表面清洁,并能够提高其光电转换效率。

Description

柔性太阳能电池前板及柔性太阳能电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柔性太阳能电池前板及柔性太阳能电池。
背景技术
柔性太阳能电池是薄膜太阳能电池的一种,通常包括三个部分,即电池前板,电池核心组件,电池背板。柔性太阳能电池具有重量轻,可折叠、卷曲,便于携带等优点,甚至还可粘贴在其它物体的表面(如汽车玻璃,衣服等),集成在窗户或屋顶、外墙或内墙上等,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由于柔性太阳能电池组件在实际应用中大多处于比较苛刻的环境中,如风雨、日晒、灰尘、硬物等,并且不便于频繁更换、清洗,因此,对于电池前板的透光性、自清洁性要求就相对较高。
现有柔性太阳能电池前板,通常表面较为平整,当柔性太阳能电池组件处于户外较为苛刻的环境下,如较大的灰尘和雨水等,附着于电池前板的灰尘等污渍会直接影响柔性太阳能电池的透光率、进而影响其实际转换效率。
因此,亟需提供一种新的柔性太阳能电池前板及使用其的柔性太阳能电池,以解决本领域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需注意的是,前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发明的背景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柔性太阳能电池前板、制备方法及柔性太阳能电池,通过对该柔性太阳能电池前板进行特定的表面处理获得凸起的微结构,该微结构可以使电池前板表面具有较大的接触角,较小的滚动角,进而实现柔性太阳能电池前板的自清洁功能,使得前板具有较高的透光率。同时该微凸起结构的表面还可提高电池前板在入射角度的光捕获效率。通过使用该柔性太阳能电池前板可以保持柔性太阳能电池的表面清洁,从而减小环境对太阳能电池透光率的影响,并能够有效提高光电转换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柔性太阳能电池前板,包括:
第一表层;
第二表层,通过粘结剂形成于所述第一表层上;
其中,所述第一表层的材料为聚酯材料,所述第二表层的材料为含氟材料,所述第二表层的表面具有多个离散的微凸起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二表层的接触角为90~18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微凸起结构为均匀排布的圆柱、长方体、正方体、圆台、半球或圆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微凸起结构的高度为1~100um,优选为5~30u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微凸起结构的横向间距为1~100um,优选为5~30um;所述微凸起结构的纵向间距为1~100um,优选为5~30u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微凸起结构在所述第二表层上的密度为50~250000个/mm2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含氟材料为含氟聚合物,所述含氟聚合物选自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ethylene-tetra-fluoro-ethylene,ETFE)、聚四氟乙烯(polytetra fluoroethylene,PTFE)、聚偏二氟乙烯(poly vinylidene fluoride,PVDF)中的一种或多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聚酯材料选自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olybutyleneterephthalate,PBT)、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olypropylene terephthalate,PTT)、聚丙烯(polypropylene,PP)、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naphthalate PEN)、聚酰胺(polyamide,PA)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实用新型又提供一种柔性太阳能电池,包括上述柔性太阳能电池前板、背板及位于所述柔性太阳能电池前板和背板之间的电池芯片模组。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的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对柔性太阳能电池前板的表面进行处理,使其具有类似荷叶表面的微凸起结构,获得较大的表面接触角,较小的滚动角,从而使太阳能电池前板具有了自清洁功能,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太阳能电池前板的表面含氟材料易沾染灰尘的问题,提高了柔性太阳能电池前板的透光率。同时,该微凸起结构还可提高电池前板在入射角度对太阳光的光捕获效率,使应用该具有微凸起结构的电池前板的柔性太阳能电池获得了较大的光电转换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让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能更容易理解,以下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应该注意,根据工业上的标准范例,各个部件未必按照比例绘制,且仅用于图示说明的目的。实际上,为了让讨论清晰易懂,各个部件的尺寸可以被任意放大或缩小。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柔性太阳能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柔性太阳能电池前板的微凸起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制备柔性太阳能电池前板的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压印法处理形成微凸起结构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等离子体蚀刻法制备柔性太阳能电池前板的方法流程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等离子体蚀刻法处理形成微凸起结构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柔性太阳能电池前板的第二表层扫描电镜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柔性太阳能电池前板的第二表层扫描电镜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第一表层
2:粘结剂
3:第二表层
4:微凸起结构
a:横截面直径
b:高度
c:横向间距
d:纵向间距
5:压印模板
6:第一处理气体
7:第二处理气体
S1:等离子体反应蚀刻
S2:等离子体轰击蚀刻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内容提供了许多不同实施例或范例,以实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不同部件。以下描述组件和配置方式的具体范例,以简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当然,这些仅仅是范例,而非意图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在各个范例中重复参考标号和/或字母。此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并非用于指定所讨论的各个实施例和/或配置之间的关系。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形成一部件在另一部件上、连接至另一部件、和/或耦接至另一部件,其可包含形成此部件直接接触另一部件的实施例,并且也可包含形成额外的部件介于这些部件之间,使得这些部件不直接接触的实施例。再者,为了容易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部件与另一部件之间的关系,在此可以使用空间相关用语,举例而言,“较低”、“较高”、“水平”、“垂直”、“在…上方”、”之上”、“在…下方”、“在…底下”、”向上”、”向下”、”顶部”、”底部”等衍生的空间相关用语(例如“水平地”、“垂直地”、”向上地”、”向下地”等)。这些空间相关用语意欲涵盖包含这些部件的装置的不同方位。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柔性太阳能电池前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柔性太阳能电池前板包括第一表层1和第二表层3,该第一表层1和第二表层3通过粘结剂2紧密贴合。其中,第一表层1的材料为聚酯材料,第二表层3的材料为含氟材料,第二表层3的表面具有多个离散的微凸起结构4。
现有技术中的第一表层的含氟材料表面未经过特殊处理,较为平整,其接触角较小,滚动角较大,因而在实际户外环境的使用过程中,不具有自清洁功能,容易沾上户外的灰尘。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太阳能电池前板的含氟材料表面构建上述多个离散的、类似于荷叶的表面微凸起结构,使具有该微凸起结构的电池前板,其接触角较大,滚动角较小,从而具有类似于荷叶表面的自清洁功能,同时该微凸起结构使电池前板具有的凹凸表面,还有助于提高其对太阳光在入射角度的光捕获效率,进而提高柔性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表层的接触角为90~18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微凸起结构为均匀排布的圆柱、长方体、正方体、圆台、半球或圆锥。所述微凸起结构的高度为1~100um,优选为5~30um。所述微凸起结构的横向间距为1~100um,优选为5~30um;所述微凸起结构的纵向间距为1~100um,优选为5~30um。所述微凸起结构在所述第二表层上的密度为50~250000个/mm2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柔性太阳能电池前板的微凸起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电池前板的表面排列着多个均匀分布的离散的圆柱形微凸起结构,其中a、b、c、d分别代表该微凸起结构的横截面直径、高度、以及横、纵方向的间距。该横截面直径a的范围在1~100um,优选为5~30um;高度b的范围在1~100um,优选为5~30um;横向间距c的范围在1~100um,优选为5~30um;纵向间距d的范围均在1~100um,优选为5~30um。通过构建表面微凸起结构,使电池前板的含氟材料表面的接触面积比一般材料减少了90%多,水滴极易滚动,在水滴滚动的同时带走了表面上的尘埃和细菌,从而实现自清洁的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含氟材料为含氟聚合物,所述含氟聚合物选自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ethylene-tetra-fluoro-ethylene,ETFE)、聚四氟乙烯(poly tetrafluoroethylene,PTFE)、聚偏二氟乙烯(poly vinylidene fluoride,PVDF)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聚酯材料选自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olybutylene terephthalate,PBT)、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olypropylene terephthalate,PTT)、聚丙烯(polypropylene,PP)、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naphthalate PEN)、聚酰胺(polyamide,PA)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对所述聚酯材料进行改性处理,使其具有耐候性能(如耐光照性、耐冷热性、耐风雨性、耐腐蚀性、耐细菌性等)。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两种制备上述柔性太阳能电池前板的方法,一种为压印法,一种为无掩膜版等离子体蚀刻法。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制备柔性太阳能电池前板的方法流程图,如图3所示,所述压印法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一第一表层,
通过粘结剂连接一第二表层于所述第一表层上;
提供一压印模板,具有一特定图案面;
使所述特定图案面与所述第二表层接触后,进行加热层压处理;及
移除所述压印模板,形成具有微凸起结构的柔性太阳能电池前板;
其中,所述特定图案面与所述微凸起结构的图案互补。
具体地,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压印法处理形成微凸起结构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将预先制作好的具有特定图案面的压印模板5与电池前板1的含氟表层接触后,对其加热,再将电池前板和压印模板进行物理层压,然后移除所述压印模板,即形成具有微凸起结构4的柔性太阳能电池前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层压处理的加热温度为100℃~180℃;加热时间为1~30min。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层压处理的压力为10~100kPa。
该压印法的优势在于,利用物理压印的方式通过调整压印模板的图案即可实现所需的各种微凸起结构的图案,制备方法简单,生产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制备上述柔性太阳能电池前板的方法,采用等离体子蚀刻法。具体地,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等离子体蚀刻法制备柔性太阳能电池前板的方法流程图。如图5所示,通过等离子体蚀刻法制备柔性太阳能电池前板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一第一表层,
通过粘结剂连接一第二表层于所述第一表层上;
对所述第二表层进行等离子体蚀刻,形成具有微凸起结构的柔性太阳能电池前板。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等离子体蚀刻法处理形成微凸起结构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包括如下步骤:
在压力为1~10Pa下,通过第一处理气体6对所述第二表层进行等离子体反应蚀刻S1,时间为10~100min;在压力为1~20Pa下,通过第二处理气体7对所述第二表层进行等离子体轰击蚀刻S2,时间为10~100min;
其中,所述第一处理气体6包括含氟化合物、氧气和惰性气体,所述含氟化合物选自CF4、C2F6、NF3和SF6中的一种,优选为CF4。所述第二处理气体7包括氧气和惰性气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处理气体中含氟化合物、氧气和惰性气体的质量比为1:1:10~1:30:100。所述第二处理气体中氧气和惰性气体的质量比为1:10~30:100。其中所述惰性气体选自氦、氖、氩、氪、氙,优选为氩。
通过先用真空度较大的蚀刻条件进行等离体子体反应蚀刻,随后再用真空度较小的蚀刻条件进行等离体子轰击蚀刻,使电池前板具有微结构表面。随后再用盐酸溶液对其进行浸泡、清洗,从而制备出具有微结构表面的电池前板。通过该等离子体蚀刻法可以很容易通过工艺参数的调整,例如气体流量、压力、刻蚀时间、基底温度等参数,来控制微凸起结构的密度,相比压印法,其所制备的微凸起结构较小,接触角相对较大,即疏水效果更好。此外,真空度较大的刻蚀过程刻蚀速度较快,属于“粗加工”,主要是化学反应;真空度较小的刻蚀速率较慢,属于“精加工”,主要是物理轰击。先刻蚀出大概形貌以后,再进行形状优化,这样有助于优化整个刻蚀效率。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柔性太阳能电池,该柔性太阳能电池包括上述具有微凸起结构的柔性太阳能电池前板、背板及位于所述柔性太阳能电池前板和背板之间的电池芯片模组。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采用压印法制备具有表面微凸起结构的柔性太阳能电池前板。
首先提供一柔性太阳能电池前板,该电池前板的第一表层为改性PET膜,厚度约125um,该第二表层的材料为ETFE膜,厚度约25um。该第一表层和第二表层通过粘结剂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紧密贴合。
提供一压印模板,该压印模板为一金属模板,具有圆柱形凸起的图案面。将该压印模板与电池前板接触进行物理加热层压处理,在150℃温度下压制30min,施加压力为20kPa,形成具有多个离散的圆柱形微凸起结构的柔性太阳能电池板。如图7所示,为该太阳能电池前板第二表层的扫描电镜(SEM)图。其中,第二表层上的每个微凸起结构的高度为10um、直径为10um、横、纵间距分别为20um,在该第二表层上的分布密度为1000个/mm2。经接触角测试仪进行测试,测得该微凸起结构表面的接触角为151.3°;
将该具有表面微凸起结构的柔性太阳能电池前板应用于柔性太阳能电池(PowerFlex,汉能)中,经IV测试,其光电转换效率为16%。
实施例2
本实施例采用等离子体蚀刻法制备具有表面微凸起结构的柔性太阳能电池前板。
首先提供一柔性太阳能电池前板,该电池前板的第一表层为改性PET膜,厚度约125um,该第二表层的材料为ETFE膜,厚度约25um。该第一表层和第二表层通过粘结剂EVA紧密贴合。
将该电池前板置于等离子体蚀刻装置中,在压力5Pa下,O2 10sccm,CF430sccm,Ar15sccm对第二表层进行等离子体反应蚀刻60min;
在压力2Pa下,O2 10sccm,Ar 15sccm对第二表层进行等离子体轰击蚀刻20min;
将完成等离体子蚀刻的电池前板置于盐酸溶液中浸泡、清洗后,得到具有多个离散的圆柱形微凸起结构的柔性太阳能电池板。如图8所示,为该太阳能电池前板第二表层的扫描电镜(SEM)图。其中,第二表层上的每个微凸起结构的高度为3~5um、直径为2um、横、纵间距分别为10um,在该第二表层上的分布密度为7000个/mm2。经接触角测试仪进行测试,测得该微凸起结构表面的接触角为152°;
将该具有表面微凸起结构的柔性太阳能电池前板应用于柔性太阳能电池(PowerFlex,汉能)中,经IV测试,其光电转换效率为16.2%。
比较例
如实施例1的柔性太阳能电池前板,但不对其作表面处理,将不具有微凸起结构的该电池前板用于柔性太阳能电池(PowerFlex,汉能),进行IV测试,其光电转换效率为15.5%。
可见,通过对柔性太阳能电池前板进行表面处理形成微凸起结构,可以有效提高柔性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本实用新型已以数个实施例公开如上,以利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采用本实用新型为基础,设计或调整其他工艺与结构,用以实施实施例的相同目的,和/或达到实施例的相同优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等效置换并未偏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与范畴,并可在未偏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与范畴下进行这些不同的改变、置换、与调整。

Claims (11)

1.一种柔性太阳能电池前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表层;
第二表层,通过粘结剂形成于所述第一表层上;
其中,所述第一表层的材料为聚酯材料,所述第二表层的材料为含氟材料,所述第二表层的表面具有多个离散的微凸起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太阳能电池前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表层的接触角为90~18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太阳能电池前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凸起结构为均匀排布的圆柱、长方体、正方体、圆台、半球或圆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太阳能电池前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凸起结构的高度为1~100u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太阳能电池前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凸起结构的高度为5~30u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太阳能电池前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凸起结构的横向间距为1~100um;所述微凸起结构的纵向间距为1~100u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太阳能电池前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凸起结构的横向间距为5~30um;所述微凸起结构的纵向间距为5~30u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太阳能电池前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凸起结构在所述第二表层上的密度为50~250000个/mm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太阳能电池前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氟材料为含氟聚合物,所述含氟聚合物选自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聚四氟乙烯、聚偏二氟乙烯中的一种或多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太阳能电池前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材料选自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丙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11.一种柔性太阳能电池,包括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柔性太阳能电池前板、背板及位于所述柔性太阳能电池前板和背板之间的电池芯片模组。
CN201820570860.2U 2018-04-20 2018-04-20 柔性太阳能电池前板及柔性太阳能电池 Active CN2081114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70860.2U CN208111458U (zh) 2018-04-20 2018-04-20 柔性太阳能电池前板及柔性太阳能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70860.2U CN208111458U (zh) 2018-04-20 2018-04-20 柔性太阳能电池前板及柔性太阳能电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111458U true CN208111458U (zh) 2018-11-16

Family

ID=641194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570860.2U Active CN208111458U (zh) 2018-04-20 2018-04-20 柔性太阳能电池前板及柔性太阳能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11145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47930A (zh) * 2018-04-20 2018-08-24 北京铂阳顶荣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太阳能电池前板、制备方法及柔性太阳能电池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47930A (zh) * 2018-04-20 2018-08-24 北京铂阳顶荣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太阳能电池前板、制备方法及柔性太阳能电池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14188A (zh) 一种减反射自清洁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0576580C (zh) 太阳能电池的后制绒生产工艺
CN105226113A (zh) 一种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绒面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EP2263262A2 (en) Photovoltaic cell and methods for producing a photovoltaic cell
CN101805929A (zh) 一种多晶硅表面制绒方法
CN103985770B (zh) 一种硅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及其制作方法
CN103359684A (zh) 一种疏水表面、制备方法及其在滴状冷凝传热中的应用
CN102270688A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
CN105070772A (zh) 在单晶硅表面制备均匀倒金字塔绒面的湿化学方法
CN101521239A (zh) 硅基纳米柱阵列异质结薄膜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99206A (zh) 一种异质结太阳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47930A (zh) 柔性太阳能电池前板、制备方法及柔性太阳能电池
CN102157585B (zh) 一种均匀浅发射极太阳电池的制备方法
CN208111458U (zh) 柔性太阳能电池前板及柔性太阳能电池
CN106876595B (zh) 一种n型硅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10304A (zh) 可控尺寸及表面结构的纳米柱阵列制备方法
CN108258124A (zh) 一种异质结光伏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31113A (zh) 背部钝化的高效太阳电池结构及其生产工艺
Hussain et al. Efficient light trapping for maskless large area randomly textured glass structures with various haze ratios in silicon thin film solar cells
CN102582150A (zh) 一种太阳能选择性吸收膜系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35843A (zh) 一种有机光伏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TW201041172A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solar cell
CN103346172A (zh) 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8766865A (zh) 一种柔性太阳能电池前板的制备方法
CN205159295U (zh) 一种用于硅片清洗的大花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176 Beijing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Rongchang East Street 7 hospital 6 Building 3001 room.

Patentee after: Beijing Dingrong Photovoltai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76 Beijing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Rongchang East Street 7 hospital 6 Building 3001 room.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APOLLO DING RONG SOLAR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506

Address after: 518054 Room 201, building a, No.1 Qianwan 1st Road, Haishen Hong Kong cooperation zone,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ongy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76 Beijing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Rongchang East Street 7 hospital 6 Building 3001 room.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Dingrong Photovoltaic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