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11099U - 大型容器内部再热器引入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大型容器内部再热器引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111099U
CN208111099U CN201820446080.7U CN201820446080U CN208111099U CN 208111099 U CN208111099 U CN 208111099U CN 201820446080 U CN201820446080 U CN 201820446080U CN 208111099 U CN208111099 U CN 2081110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heater
level
introduces
bracket
introduc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44608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路扬
李学鸥
王佐森
王磊
宋佳权
秦大致
王欢
宿静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Electric Group Qinhuangdao Heavy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Electric Group Qinhuangdao Heav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Electric Group Qinhuangdao Heavy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rbin Electric Group Qinhuangdao Heav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44608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1110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1110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1110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Landscapes

  • Load-Engaging Elements For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型容器内部再热器引入装置,包括固定于容器壳体(1)外壁的定位圈(6),其外周径向对称设置有定滑轮组;再热器引入支架,其与再热器固定连接后,引入绳索(9)牵引再热器引入支架,并通过吊梁(10)的竖直牵引和定滑轮组中定滑轮的导向作用,使再热器水平引入壳体(1)内。所述装置结构新颖简单,可以将天车起吊的竖直拉力通过定滑轮转化为水平引入力,轻松高效地完成多组再热器向大型容器内部引入的操作。

Description

大型容器内部再热器引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型容器内部再热器引入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核电汽水分离再热器的引入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汽水分离再热器(MSR)为核电常规岛系统中的关键设备,其壳体内部含有一级再热器和二级再热器各两支,再热器是MSR产品中的关键组件。其中,一级再热器和二级再热器的重量为20吨左右,长度不少于10m,管束部分的长度更是达到了10-15m。
在实际生产中发现,由于一级再热器和二级再热器的长度过长,起吊和引入壳体的过程中,管束非常容易弯折甚至损伤;其次,依靠天车水平吊运再热器至壳体内部的再热器轨道时,再热器在轨道上滑动至安装位置,随着再热器的缓慢引入,其与轨道的接触面积增大,摩擦力逐渐增加,需要足够的外力才可将其送至安装位置,仅依靠天车的水平运输力难以实现。
另外,对于一级再热器而言,一级再热器与MSR壳体内部的端板连接,端板到壳体端部具有不少于1m的距离。使用天车引入一级再热器时,只能将其引入到一级再热器的封头与壳体端部平齐位置,仍有1m多的距离没有引入。
可见,由于汽水分离再热器重量大,长度长,安装时引入精度高,引入条件苛刻,汽水分离再热器的安装难题亟待解决。
由于上述原因,本发明人对现有的技术进行改造,通过对汽水分离再热器的结构及引入过程进行分析和研究,研究出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精确引入再热器的引入辅助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人进行了锐意研究,设计出一种大型容器内部再热器引入装置,所述引入装置通过固定于容器壳体外壁的带有定滑轮组定位圈将引入绳索导向,再热器引入支架与再热器固定连接后,引入绳索牵引再热器引入支架,并通过吊梁的竖直牵引和定滑轮组中定滑轮的导向作用,使再热器水平引入壳体内。所述装置将天车起吊的竖直拉力通过定滑轮转化为水平引入力,可以轻松、高效地完成多组再热器向大型容器内部引入的操作。
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型容器内部再热器引入装置,该引入装置包括:
固定于容器壳体外壁的定位圈,其外周径向对称设置有定滑轮组;
再热器引入支架,其与再热器固定连接后,引入绳索牵引再热器引入支架,并通过吊梁的竖直牵引和定滑轮组中定滑轮的导向作用,使再热器水平引入壳体内。
因此,使用引入装置向大型容器内部引入再热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以壳体为支点,在壳体的外侧中心处固定连接设置有定滑轮组的定位圈;
步骤2:壳体的一端,再热器引入支架与再热器固接,水平起吊再热器至再热器轨道上;引入绳索通过定滑轮组将再热器引入支架与吊梁连接,缓慢起吊,引入再热器至安装位置,完成再热器的安装;
步骤3:在壳体的另一端以相同步骤安装另一侧的再热器。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包括: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大型容器内部再热器引入装置结构新颖简单,将天车起吊的竖直拉力通过定滑轮转化为水平引入力,可以轻松、高效地完成多组再热器向大型容器内部引入的操作;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大型容器内部再热器引入装置强度高、轻便,可以折叠,便于存放和重复使用;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大型容器内部再热器引入装置以容器壳体为支点,可以依次从壳体两端安装再热器,不必重新调整安装支点的位置,安装过程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汽水分离再热器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2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一级再热器向容器内引入的示意图;
图3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二级再热器向容器内引入的示意图;
图4中A图示出图2的A向视图,B图示出图3的A向视图;
图5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定位圈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图5中定位圈的俯视图;
图7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一级再热器引入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一级再热器引入支架中连接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图7中连接框架的A向视图;
图10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一级再热器引入支架中水平引入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二级再热器引入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壳体
2-端板
3-封头
4-一级再热器
5-二级再热器
6-定位圈
6-1-上定滑轮组
6-2-紧固件
6-3-下定滑轮组
6-4-筋板
6-5-外弧板
6-6-内弧板
6-7-连接板
7-一级再热器引入支架
7-1-水平引入杆
7-1-1-引入吊耳
7-1-2-支撑杆连接吊耳一
7-1-3-引入杆
7-1-4-框架连接吊耳
7-2-支撑杆
7-3-连接框架
7-3-1-引入杆连接板
7-3-2-连接板
7-3-3-支撑杆连接吊耳二
7-3-4-面板
8-二级再热器引入支架
8-1-固定板
8-2-水平引入梁
9-引入绳索
10-吊梁
11-再热器轨道
12-壳体预焊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示例性进一步详细说明。通过这些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为清楚明确。
在这里专用的词“示例性”意为“用作例子、实施例或说明性”。这里作为“示例性”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型容器内部再热器引入装置,所述引入装置特别适用于核电汽水分离再热器的辅助引入。
核电中汽水分离再热器的壳体1长度一般不低于30米,直径达到了4米以上,其内安装有细长形状的再热器。再热器一般包括封头、管板和管束,并沿壳体1延伸方向安装于壳体1的内部。根据实际需求的不同,可以在壳体1内部设置多组安装位置不同的再热器。
优选的,如图1所示,在壳体1内部上侧设置有二级再热器5,所述二级再热器5的封头设置于壳体1的外部,即壳体1的封头3的外侧;在二级再热器5的下方还设置有一级再热器4,所述一级再热器4安装于壳体1的内部,并与壳体1内部的端板2连接。所述端板2与壳体1同侧的端部之间具有设定距离C,所述距离C不小于1米。
在壳体1的同一侧可以根据需求设置多个一级再热器4和二级再热器5,更优选沿壳体1延伸方向、在壳体1的两侧都设置有一级再热器4和二级再热器5。
由于一级再热器4和二级再热器5在壳体1内的安装位置和安装深度不同,本实用新型创造性地设置有两种引入部件,以满足不同的安装需求。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大型容器内部再热器引入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再热器引入支架、定位圈6、引入绳索9和吊梁10。
其中,定位圈6固定于容器壳体1的外壁,其外周径向对称设置有定滑轮组;再热器引入支架与再热器固定连接后,引入绳索9牵引再热器引入支架,并通过吊梁10的竖直牵引和定滑轮组中定滑轮的导向作用,使再热器水平引入壳体1内。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引入绳索9为吊装用钢丝绳;吊梁10为支撑梁,其上端设有天车起吊吊点,下端设有可调整距离的吊点,引入绳索9连接下端的吊点,通过天车起吊移动引入绳索9下端的物体。
优选的,所述定位圈6为分体设置的圆环形构件,并对扣连接在壳体1的外壁。
所述定位圈6可以根据需要固定在壳体1的任一侧或中间部位,优选定位圈6固定在壳体1的中心处,这样便于从壳体1两端依次安装再热器,不必移动吊梁10、定位圈6或壳体1的位置,安装再热器时省时省力。
优选的,如图5所示,所述定位圈6为两个半圆环对扣式圆环形构件,所述两个半圆环通过紧固部件6-2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紧固部件6-2可以是现有技术中实现连接的任一种连接方式,例如可以是螺栓螺母连接。
更优选的,如图6所示,在定位圈6的半圆环端部沿壳体1延伸方向的两侧设置有连接板6-7,其上设置有螺栓孔,螺栓螺母固定于连接板6-7上,从而实现定位圈6的连接固定。
由于壳体1的重量很大,在使用定位圈6安装再热器时,由于摩擦力,可能对壳体1的外壁产生磨损,也可能使定位圈6移动。因此,优选的,在壳体1的外壁上与定位圈6连接处,设置有壳体预焊件12,如图2和图3中所示。定位圈6与壳体预焊件12贴合或固接,可以避免定位圈6对壳体1的磨损,还可以固定定位圈6使其在安装的过程中不发生位移。
所述定位圈6由钢板弯曲定型后制成,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圈6由多层弯曲钢板焊接制成。例如图5中所示,定位圈6由内向外依次包括内弧板6-6、筋板6-4和外弧板6-5。多层焊接制成的定位圈6可以降低钢板弯曲定型的工艺难度。在制备工艺可以达到需求的基础上,定位圈6也可以由单层厚度和强度满足需求的钢板或其他金属板制备。
进一步的,在所述定位圈6的外壁上设置有对引入绳索9进行导向的定滑轮;更优选的,所述定滑轮沿定位圈6的外壁径向对称设置。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例如图5中,在定位圈6竖直方向不同高度的外壁上径向对称设置有两组定滑轮组,其中,上定滑轮组6-1位于上半圆环的外壁,下定滑轮组6-3位于下半圆环的外壁。
更优选上定滑轮组6-1中两定滑轮的中心距离(如图5中B)小于下定滑轮组6-3中两定滑轮的中心距离(如图5中A)。
进一步的,在上定滑轮组6-1和下定滑轮组6-3中,滑轮轴向与壳体1的延伸方向垂直。这样,当引入绳索9通过滑轮导向并牵引时,引入绳索9平行于壳体1的延伸方向。
更优选的,在上定滑轮组6-1和下定滑轮组6-3中,在滑轮上方的隔板中还设置有容纳引入绳索9穿过的孔洞,优选引入绳索9通过滑轮的导向作用后垂直穿过该孔洞。所述孔洞对引入绳索9进行90°导向和限位,使其与吊梁10垂直连接,保证吊梁10的牵引力不降低。
其中,所述再热器引入支架包括与一级再热器4封头端连接的一级再热器引入支架7,和与二级再热器5封头端连接的二级再热器引入支架8。引入支架与再热器固定连接后,水平起吊再热器,平稳运送至壳体1内部的再热器轨道11上;再通过引入绳索9的牵引拉力,引入再热器至壳体1内的安装位置上。
进一步的,如图7所示,一级再热器引入支架7包括两根水平引入杆7-1、两根支撑杆7-2和连接框架7-3,并组成承载性能强的三角形结构。其中,如图2所示,连接框架7-3与一级再热器4的封头端可拆卸连接。
所述连接框架7-3,如图8所示,包括形状相同的两块面板7-3-4、固接于面板7-3-4之间的连接板7-3-2、固接于面板7-3-4远离一级再热器4封头一端的引入杆连接板7-3-1和固接于面板7-3-4外侧中部的支撑杆连接吊耳二7-3-3。
优选的,连接框架7-3由引入杆连接板7-3-1、多组连接板7-3-2、两件支撑杆连接吊耳二7-3-3和两件面板7-3-4组焊而成;更优选各零件由厚度为20mm~50mm钢板制成。
其中,如图9所示,所述面板7-3-4中设置有与一级再热器4封头适配的缺口,一级再热器4的封头容纳于该缺口中并与面板7-3-4可拆卸连接。优选面板7-3-4的缺口上下端设有螺孔,并与一级再热器4封头端的固定孔通过螺栓螺母固定连接。
所述连接框架7-3的结构简单,重量轻便,强度大,与一级再热器4连接便利,可重复使用。
其中,如图10所示,所述水平引入杆7-1,包括分别设置于引入杆7-1-3两端的引入吊耳7-1-1和框架连接吊耳7-1-4,以及设置于引入杆7-1-3上、靠近引入吊耳7-1-1的支撑杆连接吊耳一7-1-2。
优选所述引入吊耳7-1-1、框架连接吊耳7-1-4和支撑杆连接吊耳一7-1-2与引入杆7-1-3固定连接,例如焊接。为了便于识别,可以设置为引入吊耳7-1-1中的螺孔大于框架连接吊耳7-1-4中的螺孔。
更优选所述引入杆7-1-3由钢管制成,例如,钢管的规格为而引入吊耳7-1-1、框架连接吊耳7-1-4和支撑杆连接吊耳一7-1-2由钢板制成,其厚度为20mm~50mm。
其中,框架连接吊耳7-1-4与引入杆连接板7-3-1连接,优选为可拆卸连接,例如通过螺栓螺母进行连接。
因此,对于一级再热器引入支架7而言,如图7中所示,在引入杆连接板7-3-1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件可拆卸连接的水平引入杆7-1。通过支撑杆7-2,其两端分别与支撑杆连接吊耳一7-1-2和支撑杆连接吊耳二7-3-3连接,优选为可拆卸连接,从而在一级再热器引入支架7中形成两个承载能力强的三角形结构,从而提高了一级再热器引入支架7的强度。
支撑杆7-2优选由规格为的钢管制成,可以进一步降低一级再热器引入支架7的重量。
可拆卸连接的一级再热器引入支架7便于安装、拆卸和存储,降低了各个部件的长度,节约存储空间;更重要的是,利用一级再热器引入支架7安装一级再热器4时,水平引入杆7-1、支撑杆7-2和连接框架7-3产生的形变消减了对水平引入杆7-1的拉力,减少或消除水平引入杆7-1的变形,从而延长了一级再热器引入支架7的使用时间。
一级再热器引入支架7与一级再热器4固接后,水平起吊一级再热器4,将其平稳送入壳体1内部的再热器轨道11时,水平引入杆7-1与下定滑轮组6-3的高度相同。
如图2中所示,通过定位圈6中的下定滑轮组6-3,引入绳索9将一级再热器引入支架7与吊梁10连接,天车缓慢起吊,引入一级再热器4至安装位置,完成一级再热器4的安装。随后安装汽水分离再热器,即壳体1的封头3。
优选的,如图4中A图所示,下定滑轮组6-3中两定滑轮的中心距离与一级再热器引入支架7中两个引入吊耳7-1-1的孔间距离相等。这样,两根引入绳索9在牵引一级再热器4的过程中保持平行,使一级再热器引入支架7两侧受力均衡,从而使一级再热器4受力平衡,沿再热器轨道方向精确的移动,不偏移。
由于一级再热器4与壳体1内部的端板2连接,而端板2与壳体1同侧的端部之间的距离C不小于1米,因此,当一级再热器引入支架7中引入吊耳7-1-1到一级再热器4固定孔的距离,即图7中的L,不低于C时才能够将一级再热器4引入壳体1中。
优选的,所述一级再热器引入支架7中引入吊耳7-1-1到一级再热器4固定孔的距离大于端部到端板2的距离,更优选大于的距离为10-30cm,这样,通过一级再热器引入支架7,引入绳索9可以将一级再热器4完全引入壳体1内。
进一步的,所述二级再热器引入支架8包括固定板8-1和水平引入梁8-2;如图11所示,所述固定板8-1设置于水平引入梁8-2的中间部位,其上开设有螺孔,通过固定板8-1与二级再热器5的封头可拆卸连接。
由于二级再热器5与壳体1的封头3连接,二级再热器5的封头位于壳体1的外侧,因此,通过二级再热器引入支架8的水平牵引即可将二级再热器5引入安装位置。
优选的,在水平引入梁8-2的两端设置有吊耳,用以钩挂连接引入绳索9。
所述固定板8-1由钢板制成,优选其厚度为30mm~50mm;更优选水平引入梁8-2由规格为20#~30#槽钢制成。所述厚度的二级再热器引入支架8重量较轻,还具有良好的强度。
如图3所示,二级再热器引入支架8与二级再热器5连接后,水平起吊二级再热器5,将其平稳引入壳体1内部的再热器轨道11时,水平引入梁8-2与上定滑轮组6-1的高度相同;
优选的,如图4中B图所示,上定滑轮组6-1中两定滑轮的中心距离与二级再热器引入支架8中水平引入梁8-2的连接孔的孔间距离相等。这样,两根引入绳索9在牵引二级再热器5的过程中保持平行,使二级再热器5两侧受力均衡,从而使其沿再热器轨道移动,方向精确不偏移。
通过一级再热器引入支架7和二级再热器引入支架8,可以将一级再热器4和二级再热器5沿平行于壳体1延伸方向,精确地引入壳体1并引至安装位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向大型容器内部引入再热器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以壳体1为支点,在壳体1的外侧中心处固定连接设置有定滑轮组的定位圈6。
优选将定位圈6对扣在壳体1的外壁中心处,并与壳体预焊件12紧密贴合或焊接固连,拧紧紧固件6-2,使定位圈6与壳体1固定连接。
步骤2:在壳体1的一端,再热器引入支架与再热器固接,水平起吊再热器至再热器轨道11上;引入绳索9通过定滑轮组将再热器引入支架与吊梁10连接,缓慢起吊,引入再热器至安装位置,完成再热器的安装。
如图1所示,壳体1内设置有4支再热器,两支一级再热器4和两支二级再热器5,选择壳体1的一端进行引入再热器。
在一级再热器4的封头端与一级再热器引入支架7连接,水平起吊一级再热器4,将其平稳运送至壳体1内部的再热器轨道11上;
如图2所示,将两根引入绳索9通过定位圈6的下定滑轮组6-3,将一级再热器引入支架7与吊梁10连接,缓慢起吊,引入一级再热器4至安装位置,完成一级再热器4的安装。
随后安装汽水分离再热器的封头3,即壳体1的封头3。
将二级再热器5的封头端与二级再热器引入支架8连接,水平起吊二级再热器5,将其平稳运送至壳体1内部再热器轨道11上;
如图3所示,将两根引入绳索9通过定位圈6的上定滑轮组6-1,将二级再热器引入支架8与吊梁10连接,缓慢起吊,引入二级再热器5至安装位置,完成二级再热器5的安装。
步骤3:在壳体1的另一端以相同步骤安装另一侧的再热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的向大型容器内部引入再热器的方法,以容器壳体为支点,可以依次从壳体两端安装再热器,不必重新调整安装支点的位置,安装过程省时省力。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的向大型容器内部引入再热器的方法,可以将天车起吊的竖直拉力通过定滑轮转化为水平引入力,可以轻松、高效地完成多组再热器向大型容器内部引入的操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下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的连接普通;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结合了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不过这些实施方式仅是范例性的,仅起到说明性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多种替换和改进,这些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大型容器内部再热器引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引入装置包括:
固定于容器壳体(1)外壁的定位圈(6),其外周径向对称设置有定滑轮组;
再热器引入支架,其与再热器固定连接后,引入绳索(9)牵引再热器引入支架,并通过吊梁(10)的竖直牵引和定滑轮组中定滑轮的导向作用,使再热器水平引入壳体(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圈(6)与壳体(1)表面的壳体预焊件(12)贴合或固接;
所述定位圈(6)为两半圆环对扣式圆环形构件;其上半圆环的外壁设有成对的上定滑轮组(6-1);下半圆环的外壁设有成对的下定滑轮组(6-3);
所述上定滑轮组(6-1)和下定滑轮组(6-3)中滑轮轴向与壳体(1)的延伸方向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热器引入支架包括与一级再热器(4)封头端连接的一级再热器引入支架(7),和与二级再热器(5)封头端连接的二级再热器引入支架(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引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再热器引入支架(7)包括连接框架(7-3)、支撑杆(7-2)和水平引入杆(7-1),并连接形成三角形结构;
连接框架(7-3)与一级再热器(4)的封头端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引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框架(7-3),包括形状相同的两块面板(7-3-4)、固接于面板(7-3-4)之间的连接板(7-3-2)、固接于面板(7-3-4)远离一级再热器(4)封头一端的引入杆连接板(7-3-1)和固接于面板(7-3-4)外侧中部的支撑杆连接吊耳二(7-3-3);其中,所述面板(7-3-4)中设置有与一级再热器(4)封头适配的缺口,一级再热器(4)的封头容纳于该缺口中并与面板(7-3-4)可拆卸连接;
所述水平引入杆(7-1),包括分别设置于引入杆(7-1-3)两端的引入吊耳(7-1-1)和框架连接吊耳(7-1-4),以及设置于引入杆(7-1-3)上、靠近引入吊耳(7-1-1)的支撑杆连接吊耳一(7-1-2);其中,框架连接吊耳(7-1-4)与引入杆连接板(7-3-1)连接;
所述支撑杆(7-2),其两端分别与支撑杆连接吊耳一(7-1-2)和支撑杆连接吊耳二(7-3-3)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引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再热器引入支架(7)中引入吊耳(7-1-1)到一级再热器(4)固定孔的距离大于端部到端板(2)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引入装置,其特征在于,一级再热器引入支架(7)与一级再热器(4)固接后将其送入壳体(1)内部的再热器轨道(11)时,水平引入杆(7-1)与下定滑轮组(6-3)的高度相同;
下定滑轮组(6-3)中两定滑轮的中心距离与一级再热器引入支架(7)中两个引入吊耳(7-1-1)的孔间距离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引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再热器引入支架(8)包括固定板(8-1)和水平引入梁(8-2);
所述固定板(8-1)与二级再热器(5)的封头可拆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引入装置,其特征在于,二级再热器引入支架(8)与二级再热器(5)固接后将其引入壳体(1)内部的再热器轨道(11)时,水平引入梁(8-2)与上定滑轮组(6-1)的高度相同;
上定滑轮组(6-1)中两定滑轮的中心距离与二级再热器引入支架(8)中水平引入梁(8-2)的连接孔的孔间距离相等。
CN201820446080.7U 2018-03-30 2018-03-30 大型容器内部再热器引入装置 Active CN2081110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46080.7U CN208111099U (zh) 2018-03-30 2018-03-30 大型容器内部再热器引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46080.7U CN208111099U (zh) 2018-03-30 2018-03-30 大型容器内部再热器引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111099U true CN208111099U (zh) 2018-11-16

Family

ID=641234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446080.7U Active CN208111099U (zh) 2018-03-30 2018-03-30 大型容器内部再热器引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11109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20824A (zh) * 2018-03-30 2018-07-24 哈电集团(秦皇岛)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大型容器内部再热器引入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20824A (zh) * 2018-03-30 2018-07-24 哈电集团(秦皇岛)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大型容器内部再热器引入装置
CN108320824B (zh) * 2018-03-30 2023-08-25 哈电集团(秦皇岛)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大型容器内部再热器引入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37867A (zh) 一种用于大型导管架侧造及侧卧建造运输工艺
CN208111099U (zh) 大型容器内部再热器引入装置
CN102409864A (zh) 一种钢桁架的施工方法及其吊装时使用的临时加固装置
CN105171282A (zh) 转化器壳体的安装方法
CN103993745A (zh) 一种转换梁整体吊装装置及其吊装方法
CN201962608U (zh) 可调式高架桥混凝土防撞护栏模板支撑装置
CN111255469A (zh) 盾构机密闭狭小空间内模块式解体施工方法
CN105040591A (zh) 一种波形钢腹板的定位装置及其定位方法
CN102837705B (zh) 一种钢箱内运输小车
CN110747307B (zh) 转炉节能环保改造中的大型汽包吊装方法
CN206359109U (zh) 塔筒吊装装置及塔筒吊装结构
CN203865931U (zh) 一种配电变压器吊装组合工具
CN201546176U (zh) 遮板安装小车
CN108320824A (zh) 大型容器内部再热器引入装置
CN205651279U (zh) 一种连续油管实验套管安装装置
CN202643086U (zh) 一种羟化反应器的吊装工具
CN214568556U (zh) 一种狭窄空间内多管道运输装置
CN110820563A (zh) 预制轨道槽型梁专用提梁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6008539U (zh) 一种用于地铁隧道钢桁架支撑多功能台车
CN206736726U (zh) 导梁辅助架设预制拱圈的装置
CN108425634A (zh)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锚索拔除轻型钻机作业平台
CN205224795U (zh) 一种索道快装塔架
CN105870822B (zh) 一种中置柜断路器的检修装置
CN106869324A (zh) 行车梁模块化安装方法
CN209954576U (zh) 一种钢管对接辅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