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10264U - 显影盒以及处理盒 - Google Patents

显影盒以及处理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110264U
CN208110264U CN201820556608.6U CN201820556608U CN208110264U CN 208110264 U CN208110264 U CN 208110264U CN 201820556608 U CN201820556608 U CN 201820556608U CN 208110264 U CN208110264 U CN 2081102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unting
delevoping cartridge
force
shell
protru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55660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蒲宏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shan Chengwe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Chengw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Chengwe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Chengw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55660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1102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1102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1102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tomatic Disk Chang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影盒以及具有该显影盒的处理盒,显影盒包括壳体、位于壳体一个纵向末端的端盖、以及安装在壳体上的计数组件,计数组件包括计数件、计数齿轮和拨动件,计数齿轮和拨动件可旋转地安装在壳体上,计数件沿计数齿轮的旋转轴线可伸缩地位于计数齿轮与端盖之间,计数件包括与拨动件接触的施力突起,端盖包括盖板以及形成在其中用于允许计数件通过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当计数件处于伸出状态时,施力突起进入第二通孔,计数齿轮的驱动力将不能传递至计数件,计数件也不会再移动,因此,显影盒的工作稳定性能够得到有效保证。

Description

显影盒以及处理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成像领域,尤其涉及安装在成像设备中的处理盒,该处理盒包括鼓件盒以及可拆卸地与鼓件盒结合和脱离结合的显影盒。
背景技术
电子照相成像领域常用的设备,例如打印机、复印机等,其中都会可拆卸地安装有用于容纳显影剂的容器,从成像的低成本考虑,已有打印机生产厂家将容纳显影剂的容器与显影部件一起安装在一个壳体(显影盒),用于形成静电潜像的部件另外安装至另一个壳体(鼓件盒),然后再将二者结合起来,容纳有显影剂和显影部件的壳体可拆卸地与形成静电潜像的部件所在的壳体结合,当显影剂被消耗完后,终端用户只需要更换容纳有新显影剂的壳体即可,而不必将整个处理盒更换,因而,低成本使用打印机的目的得以实现。
对于打印机而言,为准确判断出显影剂的剩余量,现有的一种方式是在容纳显影剂的壳体(显影盒)上设置触发突起,该触发突起被设置在一个具有非全齿齿轮上,且所述非全齿齿轮能够从与其啮合的驱动齿轮接收旋转驱动力,进而带动触发突起一起旋转;相应的,打印机中设置有与触发突起结合的触发杆,触发杆的一个末端用于与触发突起结合,另一个末端用于遮蔽打印机中预设的光路;当触发杆的一个末端被触发突起触碰时,触发杆的另一个末端不再遮蔽所述光路,打印机的检测回路连通;当触发杆与触发突起不再触碰时,触发杆的另一个末端回到初始位置,再次将光路遮蔽,打印机据此判断,该显影盒为一个新的显影盒;且触发突起触碰触发杆的次数不同,表示显影盒内容纳的显影剂量也不同,例如,触发突起触碰触发杆一次,表示该显影盒中容纳的显影剂为低容量,触发突起触碰触发杆两次,表示该显影盒中容纳的显影剂为高容量。
为实现触发突起与触发杆的触碰,现有一种方案为:将所述非全齿齿轮设计成具有大直径部和小直径部的计数齿轮,在触发突起与触发杆触碰的过程中,大直径部与驱动齿轮啮合,当触发突起与触发杆触碰完成后,小直径部与驱动齿轮啮合,计数齿轮不再旋转,因而,触发突起也不再旋转。当此种结构的显影盒在受到外力冲击时,驱动齿轮极易与大直径部发生碰撞,从而造成凸轮的大直径部或驱动齿轮受到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影盒,当触发突起与触发杆完成触碰后,触发突起不再受力旋转,并与计数齿轮完全脱离啮合,且计数齿轮与驱动齿轮一直保持啮合状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显影盒,包括壳体、位于壳体一个纵向末端的端盖、安装在壳体上的计数组件,计数组件位于端盖与壳体之间,计数组件包括计数件、第一弹性件、计数齿轮、拨动件和第二弹性件,计数齿轮和拨动件可旋转地安装在壳体上,第一弹性件被安装在计数齿轮与计数件之间,第二弹性件被安装在壳体与拨动件之间,计数件沿计数齿轮的旋转轴线可伸缩地位于计数齿轮与端盖之间,计数件包括与拨动件接触的施力突起,端盖具有相对的外侧和内侧,包括端盖体、容纳槽和盖板;其中,容纳槽从端盖内侧向外侧凹陷形成,盖板形成为容纳槽的底部,包括形成在其中用于允许计数件通过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当计数件处于伸出状态时,沿计数件的旋转轴线,在远离壳体的方向上,施力突起的顶端超过盖板的内侧。
端盖还包括用于允许计数件与拨动件接触的第三通孔。
拨动件包括基轴、与基轴连接的拨动杆以及与拨动杆连接的拨动部,基轴被可旋转地安装在壳体上,且基轴与拨动部分别位于拨动杆的两端。
拨动件还包括与施力突起接触的突出部,相对于拨动部,突出部更靠近基轴。
施力突起包括顶面、施力面以及外表面,沿计数件的旋转轴线,顶面位于施力突起的末端,施力面与旋转轴线平行,外表面与顶面和施力面均相交。
突出部从拨动杆突出,包括相邻的受力面和保持面,当施力突起与突出部接触时,施力面首先与受力面接触。
施力面与受力面完全脱离接触后,保持面与外表面接触。
计数件还包括旋转轴,拨动部保持在离旋转轴最远位置的施加与外表面的弧长正相关。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处理盒,包括鼓件盒以及如上所述的显影盒,显影盒可拆卸地安装在鼓件盒中。
如上所述,在计数组件完成计数后,受力突起与被结合孔不再结合,计数齿轮在驱动齿轮的驱动作用下继续旋转,计数齿轮的驱动力也不能传递至计数件,即使有外力作用在计数件上,计数件也不会再移动,因此,显影盒的工作稳定性能够得到有效保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显影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显影盒中驱动端的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A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显影盒中驱动端盖的外侧结构示意图。
图3B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显影盒中驱动端盖的内侧结构示意图。
图3C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显影盒中计数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D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显影盒中拨杆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A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显影盒计数前的计数齿与计数件的状态示意图。
图4B是从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显影盒的一个纵向末端观察计数齿与计数件计数前的状态示意图。
图5A是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显影盒计数中的计数齿与计数件的状态示意图。
图5B是从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显影盒的一个纵向末端观察计数齿与计数件计数中的状态示意图。
图6A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显影盒计数后的计数齿与计数件的状态示意图。
图6B是从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显影盒的一个纵向末端观察计数齿与计数件计数后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首先定义如下:显影盒D的长度方向为纵向X,显影盒D的安装方向为横向Y,显影盒D的厚度方向为竖向Z。
所述显影盒D可拆卸地安装在鼓件盒(未示出)中,二者一体形成可拆卸地安装至成像设备(以下简称“设备”)中的处理盒,鼓件盒包括鼓架壳体以及显影盒容纳腔,显影盒被显影盒容纳腔容纳。
图1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显影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显影盒D包括壳体10、位于壳体10一个纵向末端的端盖11、与壳体10连接的把手12和扣紧组件13,沿显影盒D的横向方向,把手12和扣紧组件13均位于显影盒D安装方向的末端,且大体位于壳体10纵向方向的中心位置,优选的,扣紧组件13设置两个,沿显影盒D的纵向方向,扣紧组件13 分别位于把手12的两侧,并相对于把手12对称设置。
图2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显影盒中驱动端的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A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显影盒中驱动端盖的外侧结构示意图;图3B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显影盒中驱动端盖的内侧结构示意图;图3C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显影盒中计数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D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显影盒中拨杆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为判断显影盒D是否为一个新的显影盒,如图所示,显影盒D还包括安装在壳体10上的计数组件20,所述计数组件20用于与设备中的触发杆配合实现显影盒的检测。如图2所示,计数组件20与端盖11同侧,并位于端盖11与壳体10之间。计数组件20包括计数件 21、第一弹性件22、计数齿轮23、拨动件24和第二弹性件(未示出),其中,计数齿轮23 和拨动件24可旋转地安装在壳体10上,第一弹性件22被安装在计数齿轮23与计数件21之间,第二弹性件被安装在壳体10与拨动件24之间,计数件21沿计数齿轮23的旋转轴线可伸缩地位于计数齿轮23与端盖11之间;优选的,第一弹性件22为弹簧,第二弹性件为扭簧。
所述计数齿轮23用于接收与其啮合的驱动齿轮(未示出)的驱动力,计数齿轮23绕第一轴线L1旋转,驱动齿轮作为驱动件被安装在壳体10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计数件21与计数齿轮23同轴旋转,因而,计数件21也绕第一轴线L1旋转;所述拨动件24绕第二轴线L2旋转,第一轴线L1与第二轴线L2平行。
如图2所示,计数齿轮23包括齿轮体231、位于齿轮体231外周面的齿233以及位于齿轮体231上的容纳孔234,齿轮体231可旋转地安装在壳体10上,计数件21被容纳孔234 容纳,齿233用于与驱动齿轮啮合,接收驱动齿轮的驱动力。
如图3A和图3B所示,端盖11具有相对的外侧11a和内侧11b,包括端盖体110、容纳槽111、盖板112、和第三通孔115;其中,容纳槽111从端盖内侧11b向外侧11a凹陷形成,盖板112形成为容纳槽111的底部,包括形成在其中用于允许计数件21通过的第一通孔113 和第二通孔114,优选的,第一通孔113与第二通孔114相互连通,因而,可大幅降低端盖 11的制造工艺要求,如图所示,第三通孔115位于端盖体110与盖板112之间,第三通孔115 用于允许计数件21与拨动件24接触;同时,受限于端盖体110以及拨动件24的尺寸,为防止端盖体110与设备发生干涉,端盖11还包括位于端盖体110与盖板112之间的第四通孔 116,所述第四通孔116与容纳槽111连通,且拨动件24的至少一部分从第四通孔116外露。
进一步的,当计数件21沿旋转轴线L1伸出时,为防止计数件21伸出的过多,端盖11还包括设置在容纳槽111中的限位块117,该限位块117用于与计数件21抵接,从而限制计数件21伸出的距离。
计数件21包括旋转轴211、从旋转轴外周面沿其径向向外延伸的支撑盘212、从支撑盘 212沿计数件21的旋转轴线L2延伸的施力突起213、以及设置在其中的结合部2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结合部214为从支撑盘212上延伸的受力突起,施力突起213和受力突起214 的延伸方向相反,如图3C所示,支撑盘212具有相对的上表面212a和下表面212b,施力突起213沿旋转轴线L1从上表面212a突出,受力突起214沿旋转轴线L1从下表面212b突出;从方便计数组件20以及显影盒D组装的角度考虑,优选的,当计数组件20被安装至显影盒 D后,施力突起213需避开与拨动件24接触的位置,旋转轴211与第一通孔113相对,更优选的,当显影盒D完成组装后,沿计数件21的旋转方向,施力突起213位于拨动件24的上游,且施力突起213靠近拨动件24,因而,所述计数件21还包括设置在其中的指示部215,该指示部215可以为一个箭头或者其他明显的指示标记,同时在壳体10上也设置有与指示部 215相对的被指示部14(如图2所示),显影盒D在被组装时,只需要将指示部215与被指示部14对应即可达到上述装配要求。
施力突起213包括顶面213a、施力面213b以及外表面213c,如图所示,施力突起213整体为圆弧形的柱体,其可以是从旋转轴211和支撑盘上表面212a中的至少任意一个延伸而来。沿旋转轴线L1,顶面213a位于施力突起213的末端,施力面213b与旋转轴线L1平行,外表面213c与顶面213a和施力面213b均相交。结合部214用于与计数齿轮23结合,当计数齿轮23开始旋转时,通过结合部214与计数齿轮23的结合,计数件21被计数齿轮23驱动旋转,优选的,结合部214为从支撑盘212上延伸的受力突起,如图2所示,计数齿轮23 包括与受力突起214结合的被结合孔235,因而,被结合孔235作为被结合部被设置在计数齿轮23的齿轮体231上;可以想到的是,结合部214还可以是设置在支撑盘212上的被结合孔,被结合部是设置在计数齿轮23的齿轮体231上的受力突起;不管结合部214和被结合部如何设置,在计数组件20完成计数工作前,计数件21总是受到来自计数齿轮23的驱动而旋转。
当然,计数件21还可以不设置支撑盘212,施力突起213直接从旋转轴211的外周面沿其径向向外延伸,结合部214设置在施力突起213上。
如图3D所示,拨动件24包括基轴241、与基轴241连接的拨动杆242以及与拨动杆242 连接的拨动部243,基轴241被可旋转地安装在壳体10上,且基轴241与拨动部243分别位于拨动杆242的两端;在第二弹性件的作用下,拨动件24被迫推至靠近旋转轴211的第一位置,此时,拨动件24离旋转轴211最近;当拨动件24被施力突起213施加作用力时,拨动件24克服第二弹性件的作用力向远离旋转轴211的第二位置转动,此时,拨动件24离旋转轴211最远;也就是说,拨动件24可在靠近旋转轴211的第一位置与远离旋转轴211的第二位置之间转动,由于拨动件24的基轴241被可旋转地安装在壳体10上,拨动部243以基轴 241为中心旋转,具体的,拨动件24的拨动部243在靠近旋转轴211的第一位置与远离旋转轴211的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当拨动件24位于靠近旋转轴211的第一位置时,拨动部243离旋转轴211最近,拨动部243压迫设备中的触发杆,设备中的光路不被遮蔽,检测回路连通;当拨动件24位于远离旋转轴211的第二位置时,拨动部243离旋转轴211最远,拨动部243 不再压迫设备中的触发杆,设备中的光路被遮蔽,检测回路被断开。
当施力突起213向拨动件24施加作用力时,施力突起213可直接接触拨动部243,对于不同型号的设备来说,设备中的触发杆所处的位置不完全相同,因此,如果施力突起213直接接触拨动部243,可能会出现即使拨动部243被施力突起213推动至离旋转轴211最远的位置时,设备中的触发杆仍然被拨动部243压迫,设备中的光路仍处于不被遮蔽状态,也就是说,拨动部243远离旋转轴211的行程不够,导致设备检测失败。
如图3D所示,拨动件24还包括与施力突起213接触的突出部244,优选的,相对于拨动部243,突出部244更靠近基轴241,因而,旋转中的施力突起213将会先接触突出部244,并通过推动突出部244带动拨动部243向远离旋转轴211的第二位置转动,同时,突出部244 也绕旋转轴线L2旋转,也就是说,在与旋转轴线L2垂直的剖面中,拨动部243和突出部244 以旋转轴线L2所在的点为圆心构成同心圆,在旋转同样角度的前提下,拨动部243转动的弧长比突出部244转动的弧长更长,从而起到增加拨动部243转动弧长的目的,也就是说,拨动部2423远离转动轴211的行程得以增加。
突出部244从拨动杆242突出,包括相邻的受力面244a和保持面244b,当施力突起213 与突出部244接触时,施力面213a首先与受力面244a接触,随着施力突起213的旋转,施力面213a逐渐与受力面244a脱离接触,拨动件24逐渐运动至第二位置,待二者完全脱离接触后,保持面244b与外表面213c接触,拨动件24到达第二位置,拨动部243离旋转轴211 最远;由于外表面213c是弧形面,因此,在保持面244b与外表面213c接触的过程中,拨动部243一直保持在离旋转轴211最远的位置;进一步的,由此可还可以得出,拨动部243保持在离旋转轴211最远位置的时间与外表面213c的弧长正相关,也就是说,外表面213c的弧长越长,拨动部243保持在离旋转轴211最远位置的时间越长,据此,可根据设备中光路检测的时间长短来确定外表面213c的弧长。
下面结合图附图4A、图4B、图5A、图5B、图6A和图6B描述显影盒D的计数过程,为更清楚看到计数组件20中各部件的运动过程,以下附图中隐去了其他不相关部件,仅保留了计数组件20的相关部件。
图4A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显影盒计数前的计数齿与计数件的状态示意图;图4B是从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显影盒的一个纵向末端观察计数齿与计数件计数前的状态示意图;图5A是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显影盒计数中的计数齿与计数件的状态示意图;图4B是从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显影盒的一个纵向末端观察计数齿与计数件计数中的状态示意图;图6A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显影盒计数后的计数齿与计数件的状态示意图;图6B是从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显影盒的一个纵向末端观察计数齿与计数件计数后的状态示意图。
如图4A和图4B所示,显影盒D被安装至设备后,拨动部243位于离旋转轴211最近的第一位置,此时,设备中的触发杆的一个末端在拨动部243的压迫作用下,另一个末端不再遮蔽设备中的光路。计数前,齿233与驱动齿轮保持啮合,施力突起的顶面213a与盖板112接触,弹簧22被压缩,计数件21处于缩回状态,施力面213b不与受力面244a接触,此时,结合突起214进入被结合孔235中;开始计数时,齿233接收到驱动齿轮的驱动力驱动齿轮体231绕旋转轴线L1沿r1所示方向旋转,通过结合突起214与被结合孔235的结合,计数件21被齿轮体231驱动也绕旋转轴线L1沿r1所示方向旋转,施力面213b逐渐靠近受力面 244a;当施力面213b与受力面244a接触时,拨动件24整体开始绕旋转轴线L2沿r2所示方向旋转,拨动部243逐渐远离旋转轴211,扭簧逐渐变形并蓄积能量。
如图5A和图5B所示,当施力面213a随着计数件21旋转至越过受力面244a后,保持面244b与施力突起外表面213c接触,拨动部243到达离旋转轴211最远的第二位置,且在保持面244b与外表面213c接触的状态下,拨动部243的位置得以保持,拨动件24不再旋转;此时,拨动部243不再压迫设备中的触发杆,触发杆回到遮蔽设备中光路的位置,在外表面213c与保持面244b接触的时间内,弹簧22仍然处于被压缩的状态,计数件21也仍然处于缩回状态。
如图6A和图6B所示,随着计数件21的旋转,当施力突起的外表面213c与保持面244b 脱离接触时,拨动件24在扭簧的弹性复位力作用下绕旋转轴L2沿r3所示方向从第二位置回到第一位置,因而,拨动部243再次压迫设备中的触发杆,设备中的光路不再被遮蔽;同时,施力突起213到达与端盖11上的第二通孔114对应的位置,施力突起的顶面213a不再与盖板112接触,计数件21在弹簧22的弹性复位力作用下向远离计数齿轮23的方向运动而伸出,受力突起214与被结合孔235脱离结合,旋转轴211和施力突起213分别穿过第一通孔113 和第二通孔114而外露,计数完成;从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方面考虑,计数组件20计数完成后,所述施力突起213只要进入第二通孔114即可,而不必外露于端盖11,也就是说,在显影盒D中计数件21所在侧,沿计数件21的旋转轴线L1,在远离壳体10的方向上,施力突起213的顶面213a超过盖板112的内侧即可,或者说,施力突起213的顶端超过盖板112 的内侧即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旋转轴211穿过计数齿轮容纳孔234,因而,在旋转轴211旋转的过程中,旋转轴211的一端被容纳孔234限定,进一步的,为防止旋转轴211在旋转过程中发生晃动,优选的,旋转轴211的另一端也被限定,具体的,计数件21处于伸出和缩回状态时,旋转轴211的另一端均被第一通孔113限定。
如上所述,在计数组件20完成计数后,受力突起214与被结合孔235不再结合,计数齿轮23在驱动齿轮的驱动作用下继续旋转,计数齿轮23的驱动力也不能传递至计数件21,计数件21保持不动,且由于施力突起213从第二通孔114突出于端盖11,相当于施力突起213被第二通孔114定位在端盖11上,即使有外力作用在计数件21上,计数件21也不会再移动,因此,显影盒D的工作稳定性能够得到有效保证。

Claims (9)

1.显影盒,包括壳体、位于壳体一个纵向末端的端盖、安装在壳体上的计数组件,计数组件位于端盖与壳体之间,
计数组件包括计数件、第一弹性件、计数齿轮、拨动件和第二弹性件,
计数齿轮和拨动件可旋转地安装在壳体上,第一弹性件被安装在计数齿轮与计数件之间,第二弹性件被安装在壳体与拨动件之间,计数件沿计数齿轮的旋转轴线可伸缩地位于计数齿轮与端盖之间,
计数件包括与拨动件接触的施力突起,
端盖具有相对的外侧和内侧,包括端盖体、容纳槽和盖板;
其中,容纳槽从端盖内侧向外侧凹陷形成,盖板形成为容纳槽的底部,包括形成在其中用于允许计数件通过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
其特征在于,当计数件处于伸出状态时,沿计数件的旋转轴线,在远离壳体的方向上,施力突起的顶端超过盖板的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端盖还包括用于允许计数件与拨动件接触的第三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拨动件包括基轴、与基轴连接的拨动杆以及与拨动杆连接的拨动部,基轴被可旋转地安装在壳体上,且基轴与拨动部分别位于拨动杆的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拨动件还包括与施力突起接触的突出部,相对于拨动部,突出部更靠近基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施力突起包括顶面、施力面以及外表面,沿计数件的旋转轴线,顶面位于施力突起的末端,施力面与旋转轴线平行,外表面与顶面和施力面均相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突出部从拨动杆突出,包括相邻的受力面和保持面,当施力突起与突出部接触时,施力面首先与受力面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施力面与受力面完全脱离接触后,保持面与外表面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计数件还包括旋转轴,拨动部保持在离旋转轴最远位置的施加与外表面的弧长正相关。
9.处理盒,其特征在于,包括鼓件盒以及如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显影盒,显影盒可拆卸地安装在鼓件盒中。
CN201820556608.6U 2018-04-18 2018-04-18 显影盒以及处理盒 Active CN2081102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56608.6U CN208110264U (zh) 2018-04-18 2018-04-18 显影盒以及处理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56608.6U CN208110264U (zh) 2018-04-18 2018-04-18 显影盒以及处理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110264U true CN208110264U (zh) 2018-11-16

Family

ID=641188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556608.6U Active CN208110264U (zh) 2018-04-18 2018-04-18 显影盒以及处理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11026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45259A (zh) * 2018-12-02 2019-03-08 中山市迪迈打印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可复位计数组件的显影盒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45259A (zh) * 2018-12-02 2019-03-08 中山市迪迈打印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可复位计数组件的显影盒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126106U (zh) 显影盒以及处理盒
CN109298611B (zh) 显影盒以及处理盒
CN107121905B (zh) 导通部件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208110264U (zh) 显影盒以及处理盒
CN107329385B (zh) 可复位的显影盒
CN104281027B (zh) 一种显影盒的计数机构复位方法及其显影盒
EP3382462A1 (en) Developing cartridge
CN109459922B (zh) 自动复位的显影盒以及处理盒
EP3382466B1 (en) Developing cartridge
CN207096690U (zh) 可复位的显影盒
CN207882669U (zh) 处理盒和成像装置
EP3382461B1 (en) Developing cartridge
CN219143282U (zh) 显影盒
CN109856939A (zh) 一种显影盒以及处理盒
CN106094486A (zh) 处理盒
CN218675689U (zh) 一种显影盒、感光元件盒及处理盒
CN108089417A (zh) 一种带有计数机构的盒
CN207833222U (zh) 显影盒以及具有该显影盒的处理盒
CN217386144U (zh) 显影盒
CN218003926U (zh) 显影盒
CN108062019A (zh) 一种处理盒以及电子成像装置
CN217386143U (zh) 显影盒
CN210348205U (zh) 碳粉盒的驱动机构
CN220855448U (zh) 一种显影盒
CN210072324U (zh) 一种显影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