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09985U - 一种静电放电检测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静电放电检测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109985U
CN208109985U CN201820055528.2U CN201820055528U CN208109985U CN 208109985 U CN208109985 U CN 208109985U CN 201820055528 U CN201820055528 U CN 201820055528U CN 208109985 U CN208109985 U CN 2081099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ut
axis direction
transmission device
transmission
sta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05552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乔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P Link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P Link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P Link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P Link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05552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1099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1099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10998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sting Relating To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静电放电检测设备,包括:底座、支架、静电枪以及第一转轴;所述支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静电枪的第一轴向端部通过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所述静电枪的第二轴向端部上设置有用于释放静电的电极头,所述电极头的放电方向平行于所述静电枪的轴线方向;所述第一转轴的轴线方向平行于所述底座所在平面;所述静电枪的轴线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转轴的轴线方向。通过以上结构,本实用新型能通过调节静电枪的转动角度改变放电方向,对不同方向的平面进行放电,提高设备的通用性;进一步地,借助本实用新型,可以辅助或自动完成接触放电测试、空气放电测试、水平耦合板放电测试及垂直耦合板放电测试,提高测试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静电放电检测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终端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静电放电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终端的日益普及,人们对移动终端的质量也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移动终端的静电防护能力也日渐受到关注。静电放电(Electro-Static discharge;简称:ESD)是引起移动终端故障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会使移动终端功能紊乱甚至部件损坏,影响移动终端的正常使用。因此,在移动终端出厂前,需要对移动终端进行静电放电测试,以判断待测样品的静电防护能力是否达标。
静电放电测试分为直接放电和间接放电两种方式。直接放电包括接触放电与空气放电;直接放电是将静电施加于操作人员正常使用待测样品时可能接触到的点或面上。间接放电包括对水平耦合板放电与对垂直耦合板放电;间接放电是通过对距离待测样品一定距离的耦合板进行放电,当用静电枪对耦合板进行放电时,耦合板上产生一静电场,对待测样品进行干扰,通过以上方法模拟待测样品的抗静电干扰能力。
在目前的静电放电检测装置中,静电枪常被固定在支架上,以减轻操作人员手持静电枪测试的劳动强度,然而,由于静电枪被固定在支架上,使得静电放电检测装置的放电方向也相对固定、无法改变,因而难以通过该静电放电检测装置完成对水平面和垂直面的直接放电,也难以通过该装置完成包含对水平耦合板和垂直耦合板放电的间接放电测试,因而,静电放电测试装置的通用性较低;当需要从对水平面放电转换为对垂直面放电或从对垂直面放电转换为对水平面放电时,操作人员又得通过手持静电枪的方式进行间接放电测试,增大劳动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静电放电检测设备,能通过调节静电枪的转动角度改变放电方向,对不同方向的平面进行放电,提高设备的通用性;进一步地,借助本实用新型,可以辅助或自动完成接触放电测试、空气放电测试、水平耦合板放电测试及垂直耦合板放电测试,提高测试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静电放电检测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底座、支架、静电枪以及第一转轴;
所述支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静电枪的第一轴向端部通过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所述静电枪的第二轴向端部上设置有用于释放静电的电极头,所述电极头的放电方向平行于所述静电枪的轴线方向;
所述第一转轴的轴线方向平行于所述底座所在平面;所述静电枪的轴线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转轴的轴线方向,以使所述静电枪通过所述第一转轴相对于所述支架转动时,所述静电枪的转动平面垂直于所述底座所在平面。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支杆与第二支杆;所述第二支杆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杆上,且所述第二支杆的轴线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支杆的轴线方向;
所述支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具体为:所述第一支杆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且所述第一支杆的轴线方向垂直于所述底座所在平面;
所述静电枪的第一轴向端部通过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具体为:所述静电枪的第一轴向端部通过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支杆转动连接。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支杆上设有第一传动装置;所述第一传动装置的传动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支杆的轴线方向;
所述第二支杆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杆上,具体为:所述第二支杆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传动装置上,以使所述第一传动装置运行时带动所述第二支杆沿所述第一传动装置的传动方向移动。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设备还包括第一固定支杆;所述静电枪的第一轴向端部通过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支杆转动连接,具体为:所述静电枪的第一轴向端部通过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一固定支杆的第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支杆的第二端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杆上。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支杆上设有第二传动装置;所述第二传动装置的传动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二支杆的轴线方向;
所述第一固定支杆的第二端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杆上,具体为:所述第一固定支杆的第二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传动装置上,以使所述第三传动装置运行时带动所述第一固定支杆沿所述第三传动装置的传动方向移动。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三传动装置,所述第三传动装置的传动方向分别垂直于所述第一支杆的轴线方向与所述第二支杆的轴线方向;
所述第一支杆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具体为:所述第一支杆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三传动装置上,以使所述第三传动装置运行时带动所述第一支杆沿所述第三传动装置的传动方向移动。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设备还包括除静电杆;所述底座上还设有第四传动装置;所述除静电杆的轴线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二支杆的轴线方向,所述第四传动装置的传动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三传动装置的传动方向;
所述除静电杆的第一轴向端部固定设置在所述第四传动装置上,以使所述第四传动装置运行时带动所述除静电杆沿所述第四传动装置的传动方向移动。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转轴的轴线方向还垂直于所述第二支杆的轴线方向;所述除静电杆包括第二固定支杆、第二转轴以及毛刷杆本体;所述第二固定支杆的轴线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二支杆的轴线方向;所述除静电杆的第一轴向端部固定设置在所述第四传动装置上,具体为:所述第二固定支杆的第一轴向端部固定设置在所述第四传动装置上;
所述毛刷杆本体的第一轴向端部通过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二固定支杆的第二轴向端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的轴线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三传动装置的传动方向,以使所述毛刷杆本体的转动平面垂直于所述第四传动装置的传动方向。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静电枪在设有电极头的第二轴向端部上设有摄像装置。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静电枪在设有电极头的第二轴向端部上还设有若干个距离传感器;若干个所述距离传感器均匀设置在所述电极头的四周。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设备还包括静电发生器与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放电控制端与所述静电发生器的控制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静电发生器的放电端与所述静电枪电连接。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静电发生器及所述控制器均设置在所述底座上。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设备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的第一控制端电连接的第一电机装置;所述静电枪的第一轴向端部通过所述第一转轴连接到所述第一电机装置,以使所述静电枪在所述第一电机装置的驱动下转动。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设备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的第二控制端电连接的第二电机装置;所述第二支杆固定通过所述第一传动装置与所述第二电机装置电连接,以使所述第二支杆在所述第二电机装置的驱动下移动。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设备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的第三控制端电连接的第三电机装置;所述第一固定支杆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二传动装置与所述第三电机装置电连接,以使所述第一固定支杆在所述第三电机装置的驱动下移动。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设备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的第四控制端电连接的第四电机装置;所述第一支杆通过所述第三传动装置与所述第四电机装置电连接,以使所述第一支杆在所述第四电机装置的驱动下移动。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设备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的第五控制端电连接的第五电机装置;所述除静电杆的第一轴向端部通过所述第四传动装置与所述第五电机装置电连接,以使所述除静电杆在所述第五电机装置的驱动下移动。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设备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的第六控制端电连接的第六电机装置;所述毛刷杆本体通过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六电机装置电连接,以使所述毛刷杆本体在所述第六电机装置的驱动下移动。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静电放电检测设备,包括:底座、支架、静电枪以及第一转轴;所述支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静电枪的第一轴向端部通过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所述静电枪的第二轴向端部上设置有用于释放静电的电极头,所述电极头的放电方向平行于所述静电枪的轴线方向;所述第一转轴的轴线方向平行于所述底座所在平面;所述静电枪的轴线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转轴的轴线方向,以使所述静电枪通过所述第一转轴相对于所述支架转动时,所述静电枪的转动平面垂直于所述底座所在平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所述静电枪通过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轴线方向平行于所述底座所在平面,且由于所述静电枪的放电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转轴的轴线方向,使得所述静电枪能在垂直于所述底座的平面内转动,使放电方向随所述静电枪的转动角度得到改变,实现对不同方向的平面进行放电,提高设备的通用性;进一步地,借助本实用新型,可以辅助或自动完成接触放电测试、空气放电测试、水平耦合板放电测试及垂直耦合板放电测试,提高测试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静电放电检测设备在第一工作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静电放电检测设备在第二工作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处于第一工作状态下的静电枪与第一固定支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处于第二工作状态下的静电枪与第一固定支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处于第一工作状态下的除静电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处于第二工作状态下的除静电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静电枪的第二轴向端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同时参阅图1和图2,其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静电放电检测设备在第一工作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静电放电检测设备在第二工作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静电放电检测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底座1、支架2、静电枪3以及第一转轴4;
所述支架2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静电枪3的第一轴向端部通过所述第一转轴4与所述支架2转动连接;所述静电枪3的第二轴向端部上设置有用于释放静电的电极头31,所述电极头31的放电方向平行于所述静电枪3的轴线方向;
所述第一转轴4的轴线方向平行于所述底座1所在平面;所述静电枪3的轴线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转轴4的轴线方向,以使所述静电枪3通过所述第一转轴4相对于所述支架2转动时,所述静电枪3的转动平面垂直于所述底座1所在平面。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用于提供所述支架2的整体受力点,以稳固整体结构;所述静电枪3通过所述第一转轴4与所述支架2转动连接,由于所述第一转轴4的轴线方向平行于所述底座1所在平面,且所述静电枪3的放电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转轴4的轴线方向,使所述静电枪3相对于所述支杆转动时,所述静电枪3的转动平面垂直于所述底座1所在平面,即所述设备的放电方向能通过转动所述静电枪3在垂直于所述底座1的平面上变化,使得所述设备能实现对不同方向的平面的放电,提高了设备的通用性。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支架2包括第一支杆21与第二支杆22;所述第二支杆22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杆21上,且所述第二支杆22的轴线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支杆21的轴线方向;
所述支架2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具体为:所述第一支杆21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且所述第一支杆21的轴线方向垂直于所述底座1所在平面;
所述静电枪3的第一轴向端部通过所述第一转轴4与所述支架2转动连接,具体为:所述静电枪3的第一轴向端部通过所述第一转轴4与所述第二支杆22转动连接。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支杆21上设有第一传动装置211;所述第一传动装置211的传动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支杆21的轴线方向;
所述第二支杆22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杆21上,具体为:所述第二支杆22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传动装置211上,以使所述第一传动装置211运行时带动所述第二支杆22沿所述第一传动装置211的传动方向移动。
由于所述第一支杆21的轴线方向垂直于所述底座1所在平面,因此当所述第二支杆22随着所述第一传动装置211运行而移动时,能改变所述静电枪3在垂直于所述底座1方向上的距离,实现在垂直方向上的调节。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设备还包括第一固定支杆5;所述静电枪3的第一轴向端部通过所述第一转轴4与所述第二支杆22转动连接,具体为:所述静电枪3的第一轴向端部通过所述第一转轴4与所述第一固定支杆5的第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支杆5的第二端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杆22上。
为了更清楚地反映所述第一固定支杆5、所述第一转轴4与所述静电枪3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连接关系,请一并参阅图3和图4,其中,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处于第一工作状态下的静电枪3与第一固定支杆5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处于第二工作状态下的静电枪3与第一固定支杆5的结构示意图。所述静电枪3的第一轴向端部通过所述第一转轴4与所述第一固定支杆5的第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一工作状态下,所述静电枪3的轴线方向与所述第一固定支杆5的垂直于所述第二支杆22的轴线方向,此时所述设备的放电方向为垂直于所述底座1向下,可对水平耦合板或平行于所述底座1放置的待测样品进行放电测试;在第二工作状态下,所述静电枪3的轴线方向与所述第二支杆22的轴线方向平行,此时所述设备的放电方向为平行于所述底座1向左,可对垂直耦合板或垂直于所述底座1放置的待测样品进行放电测试。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支杆22上设有第二传动装置221;所述第二传动装置221的传动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二支杆22的轴线方向;
所述第一固定支杆5的第二端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杆22上,具体为:所述第一固定支杆5的第二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传动装置221上,以使所述第三传动装置11运行时带动所述第一固定支杆5沿所述第三传动装置11的传动方向移动。
由于所述第一固定支杆5的第一端与所述静电枪3的第一轴向端部连接,因此,当所述第三传动装置11带动所述第一固定支杆5移动时,所述静电枪3也随着所述第一固定支杆5的移动而移动,所述静电枪3的移动方向与所述第一固定支杆5的移动方向相同,均垂直于所述第一支杆21的轴线方向,即能改变所述静电枪3与所述第一支杆21的距离,实现了水平方向上的移动。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底座1上设有第三传动装置11,所述第三传动装置11的传动方向分别垂直于所述第一支杆21的轴线方向与所述第二支杆22的轴线方向;
所述第一支杆21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具体为:所述第一支杆21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三传动装置11上,以使所述第三传动装置11运行时带动所述第一支杆21沿所述第三传动装置11的传动方向移动。
当所述第三传动装置11带动所述第一支杆21沿所述第三传动装置11的传动方向移动的同时,通过所述第一支杆21与第二支杆22的连接关系,所述静电枪3也在所述第三装置的传动方向上产生移动,由于所述第三传动装置11的传动方向分别垂直于所述第一支杆21的轴线方向与所述第二支杆22的轴线方向,因此所述静电枪3的移动方向也分别垂直于所述第一支杆21的轴线方向与所述第二支杆22的轴线方向。
由于在所述第一传动装置211的传动方向、所述第二传动装置221的传动方向以及所述第三传动装置11的传动方向中,任意两个方向相互垂直,使得所述静电枪3能在三个所述第一传动装置211、所述第二传动装置221以及所述第三传动装置11的运行下,调整与待测样品的相对位置。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设备还包括除静电杆6;所述底座1上还设有第四传动装置(图中未示);所述除静电杆6的轴线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二支杆22的轴线方向,所述第四传动装置的传动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三传动装置11的传动方向;
所述除静电杆6的第一轴向端部固定设置在所述第四传动装置上,以使所述第四传动装置运行时带动所述除静电杆6沿所述第四传动装置的传动方向移动。
在所述第四传动装置的带动下,所述除静电杆6扫过在与所述底座1所在平面相平行的测试平面(如水平耦合板)或待测样品,以去除测试平面或待测样品上的静电,为下一次放电测试做准备。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转轴4的轴线方向还垂直于所述第二支杆22的轴线方向;所述除静电杆6包括第二固定支杆61、第二转轴62以及毛刷杆本体63;所述第二固定支杆61的轴线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二支杆22的轴线方向;所述除静电杆6的第一轴向端部固定设置在所述第四传动装置上,具体为:所述第二固定支杆61的第一轴向端部固定设置在所述第四传动装置上;
所述毛刷杆本体63的第一轴向端部通过所述第二转轴62与所述第二固定支杆61的第二轴向端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62的轴线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三传动装置11的传动方向,以使所述毛刷杆本体63的转动平面垂直于所述第四传动装置的传动方向。
为了更清楚地反映所述除静电杆6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结构关系,请一并参阅图5和图6,其中,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处于第一工作状态下的除静电杆6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处于第二工作状态下的除静电杆6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毛刷杆本体63通过所述第二转轴62与所述第二固定支杆61转动连接,使所述除静电杆6形成可折叠的结构,可调节所述毛刷杆本体63的转动角度,以通过所述第四传动装置带动所述除静电杆6移动时,除去与所述毛刷杆本体63的轴线方向相平行的测试平面上的静电。在第一工作状态下,所述毛刷杆本体63的轴线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二固定支杆61的轴线方向,在所述第四传动装置的带动下,所述毛刷杆本体63扫过与所述底座1所在平面相平行的测试平面(如水平耦合板)或待测样品,以去除静电;在第二工作状态下,所述毛刷杆本体63的轴线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固定支杆61的轴线方向,在所述第四传动装置的带动下,所述毛刷杆本体63扫过与所述第二固定支杆61的轴线方向垂直的测试平面(如垂直耦合板)或待测样品,以去除静电。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工作状态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仅仅为了清楚说明所述静电放电检测设备中的所述静电枪3与所述第一固定支杆5之间的结构关系,以及所述毛刷杆本体63与所述第二固定支杆61之间的结构关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工作状态不限于以上两种。
请一并参阅图7,其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静电枪的第二轴向端部的结构示意图。所述静电枪3在设有电极头31的第二轴向端部上设有摄像装置32。所述摄像装置32用于对测试平面或待测样品进行拍照或录像,以供用户通过所述摄像装置32查看所述静电枪3与所述待测样品的相对位置,并记录测试过程。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静电枪3在设有电极头31的第二轴向端部上还设有若干个距离传感器33;若干个所述距离传感器33均匀设置在所述电极头31的四周。若干个所述距离传感器33用于测量所述静电枪3与待测样品的距离,更好地控制放电距离。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设备还包括静电发生器7与控制器8;所述控制器8的放电控制端与所述静电发生器7的控制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静电发生器7的放电端与所述静电枪3电连接。所述静电发生器7根据所述控制器8发出的控制信号向所述静电枪3传输静电,并通过所述静电枪3的电极头31释放静电。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静电发生器7及所述控制器8均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将所述静电发生器7与所述控制器8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使得所述设备在结构上更加紧凑。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设备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8的第一控制端电连接的第一电机装置;所述静电枪3的第一轴向端部通过所述第一转轴4连接到所述第一电机装置,以使所述静电枪3在所述第一电机装置的驱动下转动。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设备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8的第二控制端电连接的第二电机装置;所述第二支杆22固定通过所述第一传动装置211与所述第二电机装置电连接,以使所述第二支杆22在所述第二电机装置的驱动下移动。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设备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8的第三控制端电连接的第三电机装置;所述第一固定支杆5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二传动装置221与所述第三电机装置电连接,以使所述第一固定支杆5在所述第三电机装置的驱动下移动。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设备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8的第四控制端电连接的第四电机装置;所述第一支杆21通过所述第三传动装置11与所述第四电机装置电连接,以使所述第一支杆21在所述第四电机装置的驱动下移动。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设备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8的第五控制端电连接的第五电机装置;所述除静电杆6的第一轴向端部通过所述第四传动装置与所述第五电机装置电连接,以使所述除静电杆6在所述第五电机装置的驱动下移动。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设备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8的第六控制端电连接的第六电机装置;所述毛刷杆本体63通过所述第二转轴62与所述第六电机装置电连接,以使所述毛刷杆本体63在所述第六电机装置的驱动下移动。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传动装置211、所述第二传动装置221、所述第三传动装置11以及所述第四传动装置可以但不限于为传送带。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设备还包括通讯模块;所述通讯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通讯模块用于通过外部设备向所述控制模块发送控制信号,以实现对所述设备的远程控制。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设备还包括触摸显示模块9;所述触摸显示模块9的信号传输端与所述控制器8的信号传输端电连接。所述触摸显示模块9一方面用于显示所述设备当前的工作状态,另一方面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测试点坐标信息及放电类型信息,以使所述控制器8根据所述测试点坐标信息及放电类型信息进行静电测试。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设备还包括报警模块;所述报警模块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器8的报警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报警模块用于在完成测试时,接收所述控制器8发出的报警信号,发起报警,以提示测试人员测试已完成。
本实用新型能在所述控制器8的控制下,自动完成接触放电测试、空气放电测试、水平耦合板放电测试及垂直耦合板放电测试。具体地,所述控制器8根据测试类型控制所述第一电机装置,以通过所述第一转轴4调节所述静电枪3中的所述电极头31的放电方向;如当所述测试类型为垂直耦合板放电测试时,控制所述第一电机装置工作,通过所述第一转轴4调节所述静电枪3中的所述电极头31,使其放电方向垂直于垂直耦合板所在平面,实现对垂直耦合板放电;当所述测试类型为水平耦合板放电测试时,控制所述第一电机装置工作,通过所述第一转轴4调节所述静电枪3中的所述电极头31,使其放电方向垂直于水平耦合板所在平面,实现对水平耦合板放电。所述控制器8还根据测试点坐标控制所述第二电机装置、所述第三电机装置以及所述第四电机装置工作,通过所述第一传动装置211、所述第二传动装置221及所述第三传动装置11调节所述电极头31,使所述电极头31对准所述测试点并进行接触放电测试及空气放电测试。当每次放电测试结束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五电机装置及所述第六电机装置工作,通过所述第四传动装置及所述第二转轴62调节所述毛刷杆本体63,使所述毛刷杆本体63扫过测试平面或待测样品,除去测试平面或待测样品的静电。当静电放电测试结束时,所述控制器8控制所述报警装置发起报警,以提示操作人员测试已完成。
针对置于平行于所述底座所在平面的待测样品(如移动终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出一种测试点的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控制所述第一电机装置工作,以使所述静电枪上的所述电极头的放电方向垂直于所述待测样品所在平面;
S2、控制所述第三电机装置以及所述第四电机装置工作,通过所述距离传感器对所述待测样品所在平面进行横向扫描以及纵向扫描;
S3、根据所述横向扫描的结果及所述纵向扫描的结果,确定所述待测样品的大致位置;
S4、控制所述第三电机装置以及所述第四电机装置工作,通过所述第二传动装置及所述第三传动装置调节所述静电枪与所述待测样品的相对位置,使所述静电枪正对所述待测样品的大致位置的几何中心;
S5、通过所述距离传感器检测所述静电枪与所述待测样品之间的距离;
S6、控制所述第二电机装置工作,通过第一传动装置调节所述静电枪与所述待测样品之间的距离,使所述静电枪与所述待测样品之间的距离为最佳拍摄距离;
S7、通过所述摄像装置对所述待测样品进行拍摄,得到拍摄图片;
S8、根据所述拍摄图片确定测试点坐标。
通过所述距离传感器检测所述待测样品的大致位置及所述静电枪与所述待测样品之间的距离,根据所述待测样品的大致位置及所述静电枪与所述待测样品之间的距离,调节所述静电枪与所述待测样品的相对位置,使所述静电枪处在所述待测样品的大致位置的几何中心并与所述待测样品之间的距离为最佳拍摄距离,当所述摄像装置对所述待测样品进行拍摄时,能得到所述待测样品的清晰的、完整的拍摄图片,根据所述拍摄图片确定测试点,能有效提高测试点选取的准确性。
其中,所述最佳拍摄距离为式中,d为所述待测样品的大致位置的最长边的长度,α为所述摄像装置的最佳拍摄角度,所述h0为附加高度。
在步骤S3中,由于所述待测样品具有一定厚度,因而通过所述距离传感器进行扫描时,当所述距离传感器处于所述待测样品的上方时,检测到的距离值变小,因而能根据所述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距离值,得到所述待测样品的大致位置。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8具体为:
通过所述触摸显示模块显示所述拍摄图片;
通过所述触摸显示模块接收用户输入的测试点坐标信息,确定测试点坐标。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8具体为:
将所述拍摄图片转换为灰度图片;
对所述灰度图片依次进行中值滤波、二值化处理,得到所述待测样品的轮廓图片;
按照一定距离值在所述轮廓图片上选取测试点,确定测试点坐标。
可以理解的是,测试点坐标可以是操作人员根据拍摄图片人工确定的,也可以是根据拍摄图片自动确定的。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静电放电检测设备,包括:底座、支架、静电枪以及第一转轴;所述支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静电枪的第一轴向端部通过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所述静电枪的第二轴向端部上设置有用于释放静电的电极头,所述电极头的放电方向平行于所述静电枪的轴线方向;所述第一转轴的轴线方向平行于所述底座所在平面;所述静电枪的轴线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转轴的轴线方向,以使所述静电枪通过所述第一转轴相对于所述支架转动时,所述静电枪的转动平面垂直于所述底座所在平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所述静电枪通过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轴线方向平行于所述底座所在平面,且由于所述静电枪的放电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转轴的轴线方向,使得所述静电枪能在垂直于所述底座的平面内转动,使放电方向随所述静电枪的转动角度得到改变,实现对不同方向的平面进行放电,提高设备的通用性;进一步地,借助本实用新型,可以辅助或自动完成接触放电测试、空气放电测试、水平耦合板放电测试及垂直耦合板放电测试,提高测试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如无特殊说明,当某一特征被称为“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它可以直接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也可以间接地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此外,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上、下、左、右、前、后等描述仅仅是相对于附图中本实用新型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位置关系来说的。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静电放电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支架、静电枪以及第一转轴;
所述支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静电枪的第一轴向端部通过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所述静电枪的第二轴向端部上设置有用于释放静电的电极头,所述电极头的放电方向平行于所述静电枪的轴线方向;
所述第一转轴的轴线方向平行于所述底座所在平面;所述静电枪的轴线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转轴的轴线方向,以使所述静电枪通过所述第一转轴相对于所述支架转动时,所述静电枪的转动平面垂直于所述底座所在平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放电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支杆与第二支杆;所述第二支杆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杆上,且所述第二支杆的轴线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支杆的轴线方向;
所述支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具体为:所述第一支杆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且所述第一支杆的轴线方向垂直于所述底座所在平面;
所述静电枪的第一轴向端部通过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具体为:所述静电枪的第一轴向端部通过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支杆转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电放电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杆上设有第一传动装置;所述第一传动装置的传动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支杆的轴线方向;
所述第二支杆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杆上,具体为:所述第二支杆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传动装置上,以使所述第一传动装置运行时带动所述第二支杆沿所述第一传动装置的传动方向移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电放电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第一固定支杆;所述静电枪的第一轴向端部通过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支杆转动连接,具体为:所述静电枪的第一轴向端部通过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一固定支杆的第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支杆的第二端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杆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静电放电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杆上设有第二传动装置;所述第二传动装置的传动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二支杆的轴线方向;
所述第一固定支杆的第二端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杆上,具体为:所述第一固定支杆的第二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传动装置上,以使所述第二传动装置运行时带动所述第一固定支杆沿所述第二传动装置的传动方向移动。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电放电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三传动装置,所述第三传动装置的传动方向分别垂直于所述第一支杆的轴线方向与所述第二支杆的轴线方向;
所述第一支杆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具体为:所述第一支杆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三传动装置上,以使所述第三传动装置运行时带动所述第一支杆沿所述第三传动装置的传动方向移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静电放电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除静电杆;所述底座上还设有第四传动装置;所述除静电杆的轴线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二支杆的轴线方向,所述第四传动装置的传动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三传动装置的传动方向;
所述除静电杆的第一轴向端部固定设置在所述第四传动装置上,以使所述第四传动装置运行时带动所述除静电杆沿所述第四传动装置的传动方向移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静电放电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的轴线方向还垂直于所述第二支杆的轴线方向;所述除静电杆包括第二固定支杆、第二转轴以及毛刷杆本体;所述第二固定支杆的轴线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二支杆的轴线方向;所述除静电杆的第一轴向端部固定设置在所述第四传动装置上,具体为:所述第二固定支杆的第一轴向端部固定设置在所述第四传动装置上
所述毛刷杆本体的第一轴向端部通过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二固定支杆的第二轴向端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的轴线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三传动装置的传动方向,以使所述毛刷杆本体的转动平面垂直于所述第四传动装置的传动方向。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放电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枪在设有电极头的第二轴向端部上设有摄像装置。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放电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枪在设有电极头的第二轴向端部上还设有若干个距离传感器;若干个所述距离传感器均匀设置在所述电极头的四周。
CN201820055528.2U 2018-01-12 2018-01-12 一种静电放电检测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1099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55528.2U CN208109985U (zh) 2018-01-12 2018-01-12 一种静电放电检测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55528.2U CN208109985U (zh) 2018-01-12 2018-01-12 一种静电放电检测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109985U true CN208109985U (zh) 2018-11-16

Family

ID=641291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055528.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109985U (zh) 2018-01-12 2018-01-12 一种静电放电检测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109985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70988A (zh) * 2021-07-16 2021-10-29 厦门大学 液晶显示面板静电放电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CN113899961A (zh) * 2021-07-16 2022-01-07 厦门大学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静电放电自动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CN115542033A (zh) * 2021-06-30 2022-12-30 北京沃华慧通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静电放电测试系统和测试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42033A (zh) * 2021-06-30 2022-12-30 北京沃华慧通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静电放电测试系统和测试方法
CN115542033B (zh) * 2021-06-30 2024-02-09 北京沃华慧通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静电放电测试系统和测试方法
CN113570988A (zh) * 2021-07-16 2021-10-29 厦门大学 液晶显示面板静电放电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CN113899961A (zh) * 2021-07-16 2022-01-07 厦门大学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静电放电自动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109985U (zh) 一种静电放电检测设备
CN106249085A (zh) 静电放电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06502039A (zh) 光学检测设备
CN106767423A (zh) 自动视觉检测仪
CN207799328U (zh) 一种通过平行光管和mtf算法检测光学系统解像能力的设备
CN109580404A (zh) 工业机器人内置型线束磨损及加速磨损测试方法与装置
CN111069085B (zh) 一种圆柱玻璃表面质量视觉检测系统与方法
CN114923416B (zh) 机械手测试方法及测试装置
CN107101803A (zh) 一种光模块自动测试装置
CN107238955A (zh) 液晶模组屏检测系统
CN105654000A (zh) 基于不同角度的二维码扫描设备性能的测试方法
CN210774613U (zh) 一种屏幕测试、鉴别装置
CN204575547U (zh) 产品外观检测系统
CN106000894A (zh) 具有上料功能的液晶屏幕检测设备
CN109901312A (zh) 一种显示面板cell段的检测设备
CN113883368A (zh) 一种防弹插板陶瓷自动三维扫描检测装置
CN206532077U (zh) 全景摄像头的测试装置
CN210894163U (zh) 一种用于pcb板外观缺陷检测的装置
CN108405363A (zh) 音圈电机检测设备和检测方法
CN108168581A (zh) 一种防尘防水的光电检测装置
CN208420735U (zh) 一种lcd自动检测设备
CN208245218U (zh) 胶囊瑕疵检测分拣装置
CN207133204U (zh) 一种光纤头光洁度检测装置
CN106969707A (zh) 一种检测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08765681U (zh) 一种自动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