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87877U - 一种双面提花机及其选针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面提花机及其选针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87877U
CN208087877U CN201820107939.1U CN201820107939U CN208087877U CN 208087877 U CN208087877 U CN 208087877U CN 201820107939 U CN201820107939 U CN 201820107939U CN 208087877 U CN208087877 U CN 2080878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edle
pattern bit
selecting mechanism
slide cam
j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10793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永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Jinxi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Jinxi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Jinxi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Jinxi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10793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878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878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8787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面提花机及其选针机构,所述双面提花机的选针机构包括下选针机构和上选针机构;所述下选针机构包括第一选针器、第一提花片、第一挺针片和第一织针,所述上选针机构包括第二选针器、第二提花片、第二挺针片和第二织针,所述第一挺针片的顶端与第一织针底端连接,第一提花片远离第一选针器的那一侧设置有凸起用于与第一挺针片的一侧相抵;所述第二挺针片的朝外的一端与第二织针的朝内的一端连接,第二提花片远离第二选针器的那一侧设置有凸起用于与第二挺针片的一侧相抵。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选针机构所占安装尺寸小,使得双面提花机结构更加紧凑;且第一提花片和第二提花片直线运动,选针更加精准。

Description

一种双面提花机及其选针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针织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面提花机及其选针机构。
背景技术
双面提花机通常包括上选针机构和下选针机构,上选针机构和下选针机构分别呈环形布置。申请公布号为CN 103696114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双面提花针织机,其公开的上针装置和下针装置为现有双面提花机的常规设置。以下结合附图1阐述现有技术中下选针机构的缺陷,附图1画出了现有技术中下选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下选针机构通常包括选针器4’、提花片3’、挺针片2’和织针1’,且:自下往上依次设置提花片3’、挺针片2’和织针1’,选针器4’与提花片3’相对设置。现有技术选针机构至少存在以下缺点:(1)提花片、挺针片和织针自下往上依次设置,导致提花机的下针筒和机身相应地增高;(2)选针器4’进行选针或者不选针时,提花片3’底部的支点部301’相对于针筒91’上的凹槽911’转动,当磨损累积到一定程度后,容易造成选针不准;(3)选针器进行选针或者不选针时,提花片的支点部301’绕针筒上的凹槽911’转动,而挺针片2’相对于与提花片顶部降接触点31’转动,从而在竖直方向上形成误差累积,低了选针器的选针精度。(4)提花片的顶部必须设置用于连接挺针片的凹槽302’和用于连接复位三角的凹槽303’,不仅结导致构复杂还容易藏污纳垢。可以理解的是,现有技术中上选针机构和下选针机构的结构原理相同,因此下选针机构存在的上述缺陷在上选针机构中也存在。
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面提花机及其选针机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上、下选针机构安装尺寸大和选针精度不高的技术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面提花机的选针机构,包括下选针机构和上选针机构,所述下选针机构包括第一选针器、第一提花片、第一挺针片和第一织针,所述上选针机构包括第二选针器、第二提花片、第二挺针片和第二织针,所述第一挺针片的顶端与第一织针底端连接,第一提花片与第一选针器相对设置,第一提花片远离第一选针器的那一侧设置有凸起用于与第一挺针片的一侧相抵;所述第二挺针片的朝外的一端与第二织针的朝内的一端连接,第二提花片与第二选针器相对设置,第二提花片远离第二选针器的那一侧设置有凸起用于与第二挺针片的一侧相抵。
所述的双面提花机的选针机构中,所述第一提花片和第二提花片分别包括一个矩形本体,矩形本体的一侧开设有若干个选针齿,矩形本体的另一侧设置有凸起。
所述的双面提花机的选针机构中,所述第一提花片的凸起和第二提花片的凸起均为弧形凸起。
所述的双面提花机的选针机构中,所述第一提花片的凸起设置在第一提花片长度方向上的中部;所述第二提花片的凸起设置在第二提花片长度方向上的中部。
所述的双面提花机的选针机构中,第一提花片上设置有选针齿那一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限位凹槽;第二提花片上设置有选针齿那一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限位凹槽。
所述的双面提花机的选针机构中,所述下选针机构还包括用于对第一提花片、第一挺针片和第一织针进行导向的第一针筒插片;所述上选针机构还包用于对第二提花片、第二挺针片和第二织针进行导向的第二针筒插片。
所述的双面提花机的选针机构中,所述第一挺针片的片踵位面朝第一选针器且位于第一提花片的底端下方;所述第二挺针片的片踵面朝第二选针器且位于第二提花片朝内那一端的内侧。
本实用新型还相应地提供一种双面提花机,该双面提花机包括前文所述的选针机构。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面提花机及其选针机构,通过将下选针机构中的第一提花片和第一挺针片并列设置,将上选针机构中的第二提花片和第二挺针机构并列设置,从而下选针机构和上选针机构所占安装尺寸减小,使得双面提花机的上针筒尺寸相应地降低;从而使得双面提花机的结构更加紧凑。此外,选针和不选针时,第一提花片沿水平方向直线运动,第二提花片沿竖直方向直线运动,从而使得选针更加稳定、精准,提供了编织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提花机下选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面提花机的选针机构的结构示意。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面提花机的选针机构中,第一提花片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面提花机的选针机构中,下选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处于不选针状态。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面提花机的选针机构中,针筒插片的装配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面提花机的选针机构中,第一织针和第一挺针片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面提花机的选针机构,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2至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面提花机的选针机构。由于实际应用中,若干个上选针机构和下选针机构在双面提花机上分别呈环形布置,由于各个上选针机构和下选针机构的结构原理相同,上选针机构相对于下选针机构主要在于安装方位不同,因此,本文主要以一组下选针机构进行阐述。
首先请参阅图2和图3,所述的双面提花机的选针机构包括下选针机构和上选针机构,所述下选针机构包括第一选针器14、第一提花片13、第一挺针片12和第一织针11,所述上选针机构包括第二选针器24、第二提花片23、第二挺针片22和第二织针21,所述第一挺针片12的顶端与第一织针11底端连接,第一提花片13与第一选针器14相对设置,第一提花片13远离第一选针器的那一侧设置有凸起132用于与第一挺针片12的一侧相抵;所述第二挺针片22的朝外的一端(图2视角为右端)与第二织针21的朝内的一端(图2视角为左端)连接,第二提花片23与第二选针器24相对设置,第二提花片23远离第二选针器24的那一侧设置有凸起232用于与第二挺针片的一侧相抵。
为了便于理解,图2中示意性画出了双面提花机的下针筒191和上针筒291。本文所述的方位词“朝内”是指朝向双面提花机下针筒191内部(图2视角中,下针筒的左侧为其内部),“朝外”是上述“朝内”的反方向,这些方位词目的在于便于阐述,而不是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面提花机中,第一提花片与第一挺针片并列设置,从而使得下选针机构所占的安装高度降低,双面提花机的下针筒尺寸相应地降低;同理,上选针机构在水平方向上所占安装尺寸减小,使得双面提花机的上针筒尺寸相应地降低;从而使得双面提花机的结构更加紧凑。此外,选针和不选针时,第一提花片沿水平方向直线运动,第二提花片沿竖直方向直线运动(下文将详细描述运动原理),从而使得选针更加稳定、精准,提供了编织质量。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提花片和第二提花片的结构,由于第一提花片13和第二提花片23的结构相同(安装方位不同),此处仅用图3可以表示第一提花片和第二提花片的结构,而不再重复绘制第二提花片的图纸。进一步地,由图3可知,所述第一提花片和第二提花片分别包括一个矩形本体,矩形本体的一侧开设有若干个选针齿131,矩形本体的另一侧设置有凸起132。由图2可知,实际应用时,第一提花片的选针齿面朝第一选针器,第二提花片的选针齿面朝第二选针器。通过该设置,使得提花片的结构简单,长度更短,既便于制作,又节省了安装空间。
请参阅图2和图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提花片的凸起132和第二提花片的凸起232均为弧形凸起。通过设置弧形凸起,当第一挺针片或第二挺针片转动时始终与对应的弧形凸起相抵。且第一挺针片或第二挺针片与对应的那个弧形凸起之间为滚动摩擦,大幅降低了磨损量。
请参阅图2和图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提花片的凸起132设置在第一提花片13长度方向上的中部;所述第二提花片的凸起232设置在第二提花片23长度方向上的中部。
请继续参阅图3,为了便于加工,第一提花片沿水平轴线对称设置,即第一提花片的弧形凸起设置于第一提花片高度方向(即长度方向)上的中部;第二提花片的各个选针齿位于水平轴线两侧对称地设置,第一提花片的两个限位凹槽位于水平轴线两侧对称地设置;而第二提花片沿竖直轴线对称设置,即第二提花片的弧形凸起设置于第二提花片长度方向上的中部;第二提花片的各个选针齿位于竖直轴线两侧对称地设置,第二提花片的两个限位凹槽位于竖直轴线两侧对称地设置。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提花片13上设置有选针齿131那一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限位凹槽133;第二提花片上设置有选针齿那一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限位凹槽(仍然以图3表示第二提花片)。当实际应用于双面提花机时,第一提花片和第二提花片两个限位凹槽和双面提花机上对应的限位杆配合时(图5中示出了第一提花片对应的限位杆193),可限制第一提花片向第一选针器方向运动的极限位置,以及限制第二提花片向第二选针器方向运动的极限位置;保证第一提花片、第二地提花片分别与第一选针器之间、第二选针器处于合适的位置以满足正常选针的需求。虽然附图所示的限位凹槽为U形槽,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限位凹槽的具体形状,也不限定对应的限位杆的横截面的形状(如圆形、方形等)。
请参阅图5,为了进一步保证选针时,第一提花片能够沿水平方向平行运动,而第二提花片能够沿竖直方向平行运动(即直线运动),所述下选针机构还包括用于对第一提花片13、第一挺针片12和第一织针11进行导向的第一针筒插片15;所述上选针机构还包用于对第二提花片、第二挺针片和第二织针进行导向的第二针筒插片(附图中未示出)。由于第一针筒插片和第二针筒插片结构原理相同,因此图5中仅画出第一针筒插片。附图的视角仅观察到一个第一针筒插片,但是实际应用时,若干个第一针筒插片沿下针筒环形设置,若干个第二针筒插片沿上针筒环形设置,选针机构运动时,每一组下选针机构中的第一提花片、第一挺针片和第一织针在相邻两个第一针筒插片的间隙中运动,每一组上选针机构中的第二提花片、第二挺针片和第二织针在相邻两个第二针筒插片的间隙中运动,从而保证了第一提花片和第二提花片分别做直线运动,而第一挺针片、第一织针、第二挺针片和第二织针也相应地得到导向,提高了选针的精准性。
进一步地,第一针筒插片上对应第一提花片的限位凹槽处分别设置有定位凹槽(图5中与标号193的位置相同);第二针筒插片上对应第二提花片的限位凹槽处也分别设置有定位凹槽(图中未示出)。对应的限位杆穿过定位凹槽,使得第一针筒插片和第二针筒插片的安装位置得到定位。
请参阅图2,所述第一挺针片12的片踵1201位面朝第一选针器14且位于第一提花片13的底端下方;所述第二挺针片22的片踵2201面朝第二选针器24且位于第二提花片23朝内那一端的内侧。通过该设置,便于第一挺针片运动过程中不与第一提花片发生干涉,而第二挺针片运动过程中不与第二提花片发生干涉。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第一挺针片、第一织针、因为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点并不在于此处,但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以下介绍第一挺针片的基本结构。请参阅图6,第一织针11的底部设置有针踵1101,织针的顶部设置有针钩1102、可转动地设置有用于导向的针叶1103。第二织针与第一织针的结构相同(安装方位不同),此处不赘述。
本实用新型也不限定第一挺针片的顶端与第一织针的底部具体如何连接,所述第二挺针片的朝外的一端与第二织针的朝内的一端具体如何连接,因为现有技术(如申请公布号为CN 103696114A的专利)中已经实现了上述连接关系。当然,为了便于理解,本文也提供第一挺针片和第一织针的连接关系。
请参阅图6,所述第一挺针片12的顶端设置有第一钩头121,第一钩头下方设置有第一凹槽122;所述第一织针底部设置有二钩头112和第二凹槽111;所述第一钩头121可插入第二凹槽111并且可以相对于第二凹槽111转动,所述第二钩头112可插入第一凹槽121。第一凹槽121和第一钩头122设置在第一挺针片面朝第一选针器的那一侧,而第二凹槽111和第二钩头112设置在第一织针上远离第一选针器的那一侧上。通过设置第一凹槽和第二钩头的配合、以及第一钩头和第二凹槽的配合,实现了第一挺针片顶端与第一织针底端稳定地连接,即可向上或向下带动第一织针运动,第一挺针片的第一钩头也可以相对于第一凹槽发生转动,以满足挺针片具备“选针”和“不选针”两个状态(下文将详细描述“选针”和“不选针”的工作原理)。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钩头121的轮廓包括一段优弧;第二凹槽111的轮廓也包括一段优弧;所述第一凹槽的底侧壁1221包括一平面,第二钩头112的底端也包括一平面。该设置使得第一钩头和第二凹槽的接触点始终相切,使得第一钩头相对于第二凹槽转动时受到摩擦力较小;而第一凹槽底侧壁、以及第二钩头的底端均包括一平面,使得第一挺针片竖直方式运动时,第一凹槽和第二钩头的连接更加稳定,保证了第一织针能够稳定地做竖直运动。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一挺针片和第一织针整体上为片状件,上述第一钩头的轮廓以及第二凹槽的轮廓是指挺针片和织针主视图上第一钩头的轮廓以及第二凹槽的轮廓。由于第二挺针片和第二织针的连接关系类似第一挺针片和第一织针的连接关系(仅安装方位不同),因此,此处不再赘述第二挺针片和第二织针的连接关系。
本实用新型相应地提供一种双面提花机,相对于现有技术,所述所述双面提花机的不同之处在于包括前文所述的选针机构,即若干组下选针机构和上选针机构分别沿下针筒和上针筒均匀设置。由于双面提花机的其他部件(如机架、下针筒、上针筒等部件)均为常规设置,此处不再赘述。
由于下选针机构和上选针机构的工作原理相同(区别仅在于安装方位不同),因此,下文仅以下选针机构为例来阐述工作原理(请参阅图4):
(1)“不选针”,第一选针器14的选针刀141向上摆动作用同一级的第一提花片的选针齿131,推动第一提花片朝内直线运动,第一提花片13通过凸132起推动第一挺针片12,使得第一挺针片2相对于第一织针1转动(图4的视角所示,第一挺针片发生了顺时针转动),从而使得第一挺针片下部的片踵1201离开第一挺针三角192的轨道1921,从而形成图4所示的状态,即,第一挺针片不参加工作,相应地,与第一挺针片相连的第一织针也未参加工作,从而实现“不选针”,即,“不选针”的那根第一织针不编织。
(2)“选针”,第一选针器141的选针刀141向下摆动,使得作用不到第一提花片上的选针齿,第一挺针片2的下部受到复位三角(图中未示出)的作用面向选针器的方向(图4的视角所示为向右)运动,同时,第一挺针片12也推动第一提花片13水平移动;第一挺针片下部的踵片1201进入挺针三角的轨道1921,即,第一挺针片随第一挺针三角上的轨道1921上下运动,并带动对应的第一织针上下运动,从而实现“选针”,即,“选针”的那根第一织针进行编织。
上述工作原理中提到的复位三角、挺针三角为提花机中的常规部件,本文不赘述其结构原理,附图中亦未画出复位三角。
由于上选针机构和下选针机构的结构原理相同,产生的技术好处也相同。
通过前文描述可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1)由于第一挺针片和第一提花片并列设置,使得下选针机构竖直方向上所占高度降低;第二挺针片和第二提花片并列设置,使得上选针机构水平方向上所占安装尺寸减小;从而使得双面提花机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降低了制作成本。(2)“选针”或者“不选针”过程中,第一提花片和第二提花片均为直线运动,便于第一选针器和第二选针器的选针刀准确地作用于对应的第一提花片或第二提花片的选针齿(3)由于第一提花片是水平直线运动,因此第一提花片在竖直方向上不会造成误差累积;由于第二提花片是竖直直线运动,因此第二提花片在水平方向上不会造成误差累积。(4)由于第一提花片和第二提花片并不是如现有技术那样绕下针筒或上针筒上的一凹槽转动,因此第一提花片和第二提花片的底部与不会与下针筒或上针筒发生转动摩擦,更不会因为第一提花片和第二提花片的底部因为磨损导致选针精度降低。(5)第一提花片与第一挺针片之间的连接更加简单(即,通过凸起相抵);第二提花片与第二挺针片之间的连接更加简单,从而使得第一提花片和第二提花片的结构更加简单,不需如现有技术那样在第一提花片的顶部必须设置用于连接第一挺针片的凹槽和用于连接复位三角的凹槽;作为优选方案,甚至可以将第一提花片和第二提花片设计为对称结构,进一步简化第一提花片和第二提花片的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附图所示第一选针器和第二选针器均为12刀电磁式选针器,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选针器的选针刀的数量,因为无论采用8刀电磁式选针器、12刀电磁式选针器甚至16刀电磁式选针器,并不改变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本质。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双面提花机的选针机构,包括下选针机构和上选针机构,所述下选针机构包括第一选针器、第一提花片、第一挺针片和第一织针,所述上选针机构包括第二选针器、第二提花片、第二挺针片和第二织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挺针片的顶端与第一织针底端连接,第一提花片与第一选针器相对设置,第一提花片远离第一选针器的那一侧设置有凸起用于与第一挺针片的一侧相抵;所述第二挺针片的朝外的一端与第二织针的朝内的一端连接,第二提花片与第二选针器相对设置,第二提花片远离第二选针器的那一侧设置有凸起用于与第二挺针片的一侧相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提花机的选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提花片和第二提花片分别包括一个矩形本体,矩形本体的一侧开设有若干个选针齿,矩形本体的另一侧设置有凸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面提花机的选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提花片的凸起和第二提花片的凸起均为弧形凸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面提花机的选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提花片的凸起设置在第一提花片长度方向上的中部;所述第二提花片的凸起设置在第二提花片长度方向上的中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提花机的选针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一提花片上设置有选针齿那一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限位凹槽;第二提花片上设置有选针齿那一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限位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提花机的选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选针机构还包括用于对第一提花片、第一挺针片和第一织针进行导向的第一针筒插片;所述上选针机构还包用于对第二提花片、第二挺针片和第二织针进行导向的第二针筒插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面提花机的选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挺针片的片踵位面朝第一选针器且位于第一提花片的底端下方;所述第二挺针片的片踵面朝第二选针器且位于第二提花片朝内那一端的内侧。
8.一种双面提花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选针机构。
CN201820107939.1U 2018-01-23 2018-01-23 一种双面提花机及其选针机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0878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07939.1U CN208087877U (zh) 2018-01-23 2018-01-23 一种双面提花机及其选针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07939.1U CN208087877U (zh) 2018-01-23 2018-01-23 一种双面提花机及其选针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87877U true CN208087877U (zh) 2018-11-13

Family

ID=640661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107939.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087877U (zh) 2018-01-23 2018-01-23 一种双面提花机及其选针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8787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93367A (zh) * 2018-01-23 2018-06-22 佛山市晋新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双面提花机及其选针机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93367A (zh) * 2018-01-23 2018-06-22 佛山市晋新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双面提花机及其选针机构
CN108193367B (zh) * 2018-01-23 2024-05-28 石狮市睿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面提花机及其选针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54839B (zh) 电脑针织横编机的起底板结构
CN208087877U (zh) 一种双面提花机及其选针机构
CN108193399A (zh) 一种绣花机机头及多功能绣花机
CN105088469B (zh) 一种绞织方式的喷水织机
CN105155116B (zh) 双层磁悬浮装置连杆驱动织针提花圆纬机
CN104233613B (zh) 用于向针织机的针提供线的装置
CN108193366A (zh) 一种横机
CN108166146A (zh) 一种大圆机及其选针机构
CN108193367A (zh) 一种双面提花机及其选针机构
CN106637641A (zh) 一种电机款双层度目山板
CN101230517B (zh) 电脑袜机编织起针、揿针系统
CN208087876U (zh) 一种大圆机及其选针机构
CN210938189U (zh) 用于圆盘针织机芯脏的定位工装夹具
CN215628561U (zh) 一种简易机智跑乌斯座
CN201512653U (zh) 电脑针织横编机的起底板结构
CN207973873U (zh) 一种横机
CN208980059U (zh) 一种纺织机械防刮蹭导纱机构
CN220149785U (zh) 一种袜子经编导纱结构
CN220149776U (zh) 一种可同行编吊的山板装置
CN206916352U (zh) 双针筒小圆机对针开针舌护针板
CN201155019Y (zh) 电脑袜机编织掀针装置
CN203284573U (zh) 一种管状立体织机的牵引机构
CN219525815U (zh) 一种色织布生产用纺织机的置线装置
CN215440942U (zh) 一种缝纫机针距调节机构
CN211848355U (zh) 一种提花机用提花夹丝纱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407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113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30407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113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11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