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87147U - 一种超薄摩托车举升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超薄摩托车举升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87147U
CN208087147U CN201721622980.4U CN201721622980U CN208087147U CN 208087147 U CN208087147 U CN 208087147U CN 201721622980 U CN201721622980 U CN 201721622980U CN 208087147 U CN208087147 U CN 2080871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lifting platform
ultra
thin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62298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正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162298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871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871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8714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orklifts And Lifting Vehicles (AREA)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超薄摩托车举升机,举升机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底座,底座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的顶端设置有伸缩杆,伸缩杆的顶部设置有举升平台,举升平台表面的一端设置有夹持部,夹持部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气缸,第二气缸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夹,固定夹的内侧设置有移动夹,固定夹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座,举升平台表面的另一端设置有凹槽,举升平台的一端设置有爬坡板,爬坡板的表面设置有防滑垫,底座的底部设置有脚轮,本实用新型爬坡板的表面设置有防滑垫,爬坡板与防滑垫之间通过粘胶粘合连接,结实牢固,防滑垫防滑耐磨,方便摩托车的爬升的同时,也避免了其对爬坡板造成的损害,延长了爬坡板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超薄摩托车举升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举升机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超薄摩托车举升机。
背景技术
摩托车举升机是指在维修行业用于摩托车举升的设备,它在摩托车的维修和养护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整车大修,还是小修保养,都离不开它,其产品性质、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维修人员的人身安全,目前使用的摩托车举升机多数结构复杂,使用麻烦,而且固定效果差,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此外,大部分举升平台较厚,不仅浪费资源,而且会限制举升机的下降空间,从而增大摩托车上板的难度。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超薄摩托车举升机来解决此类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薄摩托车举升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超薄摩托车举升机,包括举升机本体、底座、举升平台、爬坡板、脚轮、第一气缸、伸缩杆、夹持部、可编程程序控制器、固定座、固定夹、移动夹、固定板、第二气缸、凹槽、防滑垫、连接件、万向轮连接件、万向轮、螺杆、调节螺母和支撑脚,所述举升机本体的底部设置有所述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所述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顶端设置有所述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顶部设置有所述举升平台,所述举升平台表面的一端设置有所述夹持部,所述夹持部的一端设置有所述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一端设置有所述固定夹,所述固定夹的内侧设置有所述移动夹,所述固定夹的底部设置有所述固定座,所述举升平台表面的另一端设置有所述凹槽,所述举升平台的一侧设置有所述可编程程序控制器,所述举升平台的一端设置有所述爬坡板,所述爬坡板的表面设置有所述防滑垫,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所述脚轮,所述脚轮的顶端设置有所述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外侧设置有所述万向轮连接件,所述万向轮连接件的底端设置有所述万向轮,所述连接件的底部设置有所述螺杆,所述螺杆的底端设置有所述调节螺母,所述调节螺母的底部设置有所述支撑脚。
进一步的,所述可编程程序控制器与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二气缸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举升机本体上设置有四个所述脚轮。
进一步的,所述举升平台与所述第一气缸通过所述伸缩杆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举升平台与所述夹持部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爬坡板与所述防滑垫之间通过粘胶粘合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夹与所述第二气缸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超薄摩托车举升机,举升机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底座,底座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的顶端设置有伸缩杆,伸缩杆的顶部设置有举升平台,举升平台与第一气缸通过伸缩杆固定连接,第一气缸通过伸缩杆带动举升平台进行上下移动,从而实现了摩托车的上升和下降,进而方便维修人员进行维修,此外,第一气缸和伸缩杆均设置有六个,在保证举升机本体正常工作的同时,也增强了其使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便于降低举升平台的厚度,节省成本和空间;举升平台表面的一端设置有夹持部,举升平台与夹持部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结实牢固,稳固可靠,便于增强举升机本体使用的安全性;夹持部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气缸,第二气缸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夹,固定夹的内侧设置有移动夹,移动夹与第二气缸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第二气缸能够将移动夹推动至与固定夹相合适的位置,从而实现对摩托车前轮的固定,夹持稳固牢靠,便于进一步提高举升机本体的安全性;固定夹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座,举升平台表面的另一端设置有凹槽,凹槽的宽度大于摩托车后轮的宽度,方便对其进行固定,提高了举升机本体的安全性;举升平台的一侧设置有可编程程序控制器,举升平台的一端设置有爬坡板,爬坡板的表面设置有防滑垫,爬坡板与防滑垫之间通过粘胶粘合连接,结实牢固,防滑垫防滑耐磨,方便摩托车的爬升的同时,也避免了其对爬坡板造成的损害,延长了爬坡板的使用寿命;底座的底部设置有脚轮,脚轮设置有四个,用于举升机本体的移动和固定,灵活方便,提高了举升机本体的实用性;脚轮的顶端设置有连接件,连接件的外侧设置有万向轮连接件,万向轮连接件的底端设置有万向轮,360°旋转,灵活高效,便于举升机本体的移动;连接件的底部设置有螺杆,螺杆的底端设置有调节螺母,用于脚轮移动和固定模式的切换,方便实用;调节螺母的底部设置有支撑脚,支撑脚的底部设置有橡胶垫,防滑耐磨,稳固耐用,便于延长脚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脚轮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中:1-举升机本体;2-底座;3-举升平台;4-爬坡板;5-脚轮;6-第一气缸;7-伸缩杆;8-夹持部;9-可编程程序控制器;10-固定座;11-固定夹;12-移动夹;13-固定板;14-第二气缸;15-凹槽;16-防滑垫;17-连接件;18-万向轮连接件;19-万向轮;20-螺杆;21-调节螺母;22-支撑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超薄摩托车举升机,包括举升机本体1、底座2、举升平台3、爬坡板4、脚轮5、第一气缸6、伸缩杆7、夹持部8、可编程程序控制器9、固定座10、固定夹11、移动夹12、固定板13、第二气缸14、凹槽15、防滑垫16、连接件17、万向轮连接件18、万向轮19、螺杆20、调节螺母21和支撑脚22,举升机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底座2,底座2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气缸6,第一气缸6的顶端设置有伸缩杆7,伸缩杆7的顶部设置有举升平台3,举升平台3表面的一端设置有夹持部8,夹持部8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板13,固定板13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气缸14,第二气缸14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夹11,固定夹11的内侧设置有移动夹12,固定夹11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座10,举升平台3表面的另一端设置有凹槽15,举升平台3的一侧设置有可编程程序控制器9,举升平台3的一端设置有爬坡板4,爬坡板4的表面设置有防滑垫16,底座2的底部设置有脚轮5,脚轮5的顶端设置有连接件17,连接件17的外侧设置有万向轮连接件18,万向轮连接件18的底端设置有万向轮19,连接件17的底部设置有螺杆20,螺杆20的底端设置有调节螺母21,调节螺母21的底部设置有支撑脚22。
进一步的,可编程程序控制器9与第一气缸6和第二气缸14电性连接,可编程程序控制器9控制第一气缸6和第二气缸14的工作,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提高了举升机本体1的工作效率。
进一步的,举升机本体1上设置有四个脚轮5,用于举升机本体1的移动和固定,灵活方便,提高了举升机本体1的实用性。
进一步的,举升平台3与第一气缸6通过伸缩杆7固定连接,第一气缸6通过伸缩杆7带动举升平台3进行上下移动,从而实现了摩托车的上升和下降,进而方便维修人员进行维修,此外,第一气缸6和伸缩杆7均设置有六个,在保证举升机本体1正常工作的同时,也增强了其使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便于降低举升平台3的厚度,节省成本和空间。
进一步的,举升平台3与夹持部8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结实牢固,稳固可靠,便于增强举升机本体1使用的安全性。
进一步的,爬坡板4与防滑垫16之间通过粘胶粘合连接,结实牢固,防滑垫16防滑耐磨,方便摩托车的爬升的同时,也避免了其对爬坡板4造成的损害,延长了爬坡板4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移动夹12与第二气缸14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第二气缸14能够将移动夹12推动至与固定夹11相合适的位置,从而实现对摩托车前轮的固定,夹持稳固牢靠,便于进一步提高举升机本体1的安全性。
工作原理:该种超薄摩托车举升机,举升机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底座2,底座2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气缸6,第一气缸6的顶端设置有伸缩杆7,伸缩杆7的顶部设置有举升平台3,举升平台3与第一气缸6通过伸缩杆7固定连接,第一气缸6通过伸缩杆7带动举升平台3进行上下移动,从而实现了摩托车的上升和下降,进而方便维修人员进行维修,此外,第一气缸6和伸缩杆7均设置有六个,在保证举升机本体1正常工作的同时,也增强了其使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便于降低举升平台3的厚度,节省成本和空间,举升平台3表面的一端设置有夹持部8,举升平台3与夹持部8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结实牢固,稳固可靠,便于增强举升机本体1使用的安全性,夹持部8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板13,固定板13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气缸14,第二气缸14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夹11,固定夹11的内侧设置有移动夹12,移动夹12与第二气缸14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第二气缸14能够将移动夹12推动至与固定夹11相合适的位置,从而实现对摩托车前轮的固定,夹持稳固牢靠,便于进一步提高举升机本体1的安全性,固定夹11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座10,举升平台3表面的另一端设置有凹槽15,凹槽15的宽度大于摩托车后轮的宽度,方便对其进行固定,提高了举升机本体1的安全性,举升平台3的一侧设置有可编程程序控制器9,可编程程序控制器9与第一气缸6和第二气缸14电性连接,可编程程序控制器9控制第一气缸6和第二气缸14的工作,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提高了举升机本体1的工作效率,举升平台3的一端设置有爬坡板4,爬坡板4的表面设置有防滑垫16,爬坡板4与防滑垫16之间通过粘胶粘合连接,结实牢固,防滑垫16防滑耐磨,方便摩托车的爬升的同时,也避免了其对爬坡板4造成的损害,延长了爬坡板4的使用寿命,底座2的底部设置有脚轮5,脚轮设置有四个,用于举升机本体1的移动和固定,灵活方便,提高了举升机本体1的实用性,脚轮5的顶端设置有连接件17,连接件17的外侧设置有万向轮连接件18,万向轮连接件18的底端设置有万向轮19,360°旋转,灵活高效,便于举升机本体1的移动,连接件17的底部设置有螺杆20,螺杆20的底端设置有调节螺母21,用于脚轮5移动和固定模式的切换,方便实用,调节螺母21的底部设置有支撑脚22,支撑脚22的底部设置有橡胶垫,防滑耐磨,稳固耐用,便于延长脚轮5的使用寿命,这种超薄摩托车举升机,不仅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而且灵活实用,安全稳固,工作效率高,固定效果好,工作成本低,使用寿命长。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超薄摩托车举升机,包括举升机本体(1)、底座(2)、举升平台(3)、爬坡板(4)、脚轮(5)、第一气缸(6)、伸缩杆(7)、夹持部(8)、可编程程序控制器(9)、固定座(10)、固定夹(11)、移动夹(12)、固定板(13)、第二气缸(14)、凹槽(15)、防滑垫(16)、连接件(17)、万向轮连接件(18)、万向轮(19)、螺杆(20)、调节螺母(21)和支撑脚(22),其特征在于:所述举升机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所述底座(2),所述底座(2)的顶部设置有所述第一气缸(6),所述第一气缸(6)的顶端设置有所述伸缩杆(7),所述伸缩杆(7)的顶部设置有所述举升平台(3),所述举升平台(3)表面的一端设置有所述夹持部(8),所述夹持部(8)的一端设置有所述固定板(13),所述固定板(13)的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二气缸(14),所述第二气缸(14)的一端设置有所述固定夹(11),所述固定夹(11)的内侧设置有所述移动夹(12),所述固定夹(11)的底部设置有所述固定座(10),所述举升平台(3)表面的另一端设置有所述凹槽(15),所述举升平台(3)的一侧设置有所述可编程程序控制器(9),所述举升平台(3)的一端设置有所述爬坡板(4),所述爬坡板(4)的表面设置有所述防滑垫(16),所述底座(2)的底部设置有所述脚轮(5),所述脚轮(5)的顶端设置有所述连接件(17),所述连接件(17)的外侧设置有所述万向轮连接件(18),所述万向轮连接件(18)的底端设置有所述万向轮(19),所述连接件(17)的底部设置有所述螺杆(20),所述螺杆(20)的底端设置有所述调节螺母(21),所述调节螺母(21)的底部设置有所述支撑脚(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摩托车举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编程程序控制器(9)与所述第一气缸(6)和所述第二气缸(14)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摩托车举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举升机本体(1)上设置有四个所述脚轮(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摩托车举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举升平台(3)与所述第一气缸(6)通过所述伸缩杆(7)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摩托车举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举升平台(3)与所述夹持部(8)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摩托车举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爬坡板(4)与所述防滑垫(16)之间通过粘胶粘合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摩托车举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夹(12)与所述第二气缸(14)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
CN201721622980.4U 2017-11-29 2017-11-29 一种超薄摩托车举升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0871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22980.4U CN208087147U (zh) 2017-11-29 2017-11-29 一种超薄摩托车举升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22980.4U CN208087147U (zh) 2017-11-29 2017-11-29 一种超薄摩托车举升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87147U true CN208087147U (zh) 2018-11-13

Family

ID=640677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622980.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087147U (zh) 2017-11-29 2017-11-29 一种超薄摩托车举升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871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777221U (zh) 一种稳定的料带张紧机构
CN208087147U (zh) 一种超薄摩托车举升机
CN201471584U (zh) 一种脱模自卸一体机
CN207142723U (zh) 一种多功能千斤顶底座
CN212180058U (zh) 一种用于机动车检测的汽车轮重检测台
CN206250869U (zh) 一种新型基于可调节结构的机械设备的电机架
CN203665492U (zh) 汽车加工的升降工作台
CN205626316U (zh) 一种升降式医用平车
CN206732676U (zh) 一种液压自动翻转平台
CN207157574U (zh) 一种登机桥接机口自动安全护栏
CN215130438U (zh)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医用脚踏
CN205498736U (zh) 一种散煤防尘运输车
CN206048228U (zh) 一种机械手用抓取称重机构
CN218201829U (zh) 一种新型起重机械抗风防滑安全保护装置
CN202440204U (zh) 一种电梯滑动导靴
CN205006404U (zh) 一种升降床
CN205448704U (zh) 一种步进梁式加热炉及其升降轮用辅助起升装置
CN201039852Y (zh) 一种沙发
CN205935863U (zh) 无避让停车设备升降支架导向轮的安装结构
CN204814635U (zh) 一种生理盐水运送存储车
CN210760850U (zh) 一种电动搬运车
CN212077154U (zh) 一种用于透平机械的激光修复与再制造设备
CN209621182U (zh) 一种便携式行走梯
CN203544331U (zh) 可折叠式上下梯
CN202408014U (zh) 老人起身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113

Termination date: 2019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