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85868U - 一种用于自行车立式停车系统的载车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自行车立式停车系统的载车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85868U
CN208085868U CN201820474398.6U CN201820474398U CN208085868U CN 208085868 U CN208085868 U CN 208085868U CN 201820474398 U CN201820474398 U CN 201820474398U CN 208085868 U CN208085868 U CN 2080858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sliding block
vehicle
spring
hol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47439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长红
王其祥
李家锐
吴昱彦
江帆
彭绍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2047439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858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858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858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自行车立式停车系统的载车装置,包括:底板,固定机构及锁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载车板,左侧板,右侧板以及升降板,左侧板和右侧板分别连接在载车板两侧,升降板连接在载车板的前端,载车板上设有长槽口;锁定机构包括锁件,扣件及第一推动机构,锁件固定安装在底板的上,扣件包括滑块和L形扣板,滑块可滑动的安装在载车板上,滑块伸入长槽口内,第一推动机构可推动滑块向长槽口移动以使L形扣板与锁件扣合;当车轮容置在长槽口内时,滑块被车轮推出长槽口以使L形扣板与锁件分离,滑块的后端设有挡条,挡条上设有接触斜面。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载车装置,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兼容性强。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自行车立式停车系统的载车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立式停车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行车立式停车系统的载车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节能环保理念的推广,自行车的使用越来越多,为解决自行车的停放问题,市面上出现了大量的自行车立式停车装置,但大部分的自行车立式停车系统的载车装置的结构过于复杂,使用不方便,而且容易出现使用寿命短或者运行不稳定的问题,甚至因此导致一些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之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自行车立式停车系统的载车装置,其结构简单,易于维护,使用非常方便,且具有很强的兼容性。
具体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自行车立式停车系统的载车装置,其包括:底板;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载车板,左侧板,右侧板以及升降板,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的底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载车板的左右两侧,所述升降板的底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载车板的前端,所述载车板上设有用于容置自行车车轮的长槽口;以及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包括锁件,扣件以及第一推动机构,所述锁件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上,所述扣件包括滑块和L形扣板,所述滑块可前后滑动的安装在所述载车板上,所述L形扣板固定设置在所述滑块的下表面;所述滑块的后端伸入所述长槽口内,所述第一推动机构安装在所述载车板上且用于推动所述滑块向所述长槽口移动以使L形扣板与所述锁件扣合;当车轮容置在所述长槽口内时,所述滑块被车轮推出所述长槽口以使所述L形扣板与所述锁件分离,所述滑块的后端设有挡条,所述挡条的后端设有接触斜面。
进一步的,所述接触斜面呈45°。
进一步的,所述载车板上还设有滑槽和几字固定件,所述几字固定件固定设置在所述滑槽和所述长槽口之间,所述滑块的后端穿过所述几字固定件伸入所述长槽口内,且所述滑块可在所述几字固定件中前后滑动,所述L形扣板向下穿过所述滑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推动机构包括第一弹簧以及第一支撑座,所述第一支撑座固定安装在所述载车板上,所述第一弹簧的前端与所述第一支撑座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后端与所述滑块的前端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可推动所述滑块朝所述长槽口方向移动以使所述L形扣板与所述锁件扣合。
进一步的,所述滑块的前端设有推板,所述第一推动机构还包括第一弹簧导杆,所述推板上设有推板通孔;所述第一弹簧导杆的前端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座上,所述第一弹簧导杆的后端穿过所述推板通孔,所述第一弹簧套设在所述第一弹簧导杆上,所述第一弹簧的后端与所述推板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左夹板、右夹板、第二推动机构、第三推动机构,左顶子以及右顶子,所述左夹板和所述右夹板分别可左右滑动的设置在所述载车板上,且所述左夹板和所述右夹板分别位于所述长槽口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推动机构用于推动所述左夹板向右滑动,所述第三推动机构用于推动所述右夹板向左滑动,所述左顶子和所述右顶子均安装于所述底板上,所述左顶子与所述右顶子相互远离的侧面均为斜面,所述左夹板与所述右夹板的下端分别可沿所述左顶子与所述右顶子的斜面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左顶子与所述右顶子的斜面呈45°。
进一步的,所述载车板的下表面设有左L形板和右L形板;所述左L形板包括与所述载车板连接的左连接板和与所述左连接板连接的左平板,所述右L形板包括与所述载车板连接的右连接板和与所述右连接板连接的右平板;所述左连接板与所述右连接板分别位于所述长槽口的左右两侧;所述左夹板包括容置于所述左L形板中的左立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左立板底端的左突出杆,所述左平板上设有左滑槽,所述左突出杆可在所述左滑槽中左右滑动,所述左突出杆穿过所述左滑槽且可沿所述左顶子的斜面移动;所述右夹板包括容置于所述右L形板中的右立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右立板底端的右突出杆,所述右平板上设有右滑槽,所述右突出杆可在所述右滑槽中左右滑动,所述右突出杆穿过所述右滑槽且可沿所述右顶子的斜面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推动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左连接板上的左支撑座,固定安装在所述左支撑座上的左导杆,以及左弹簧,所述左立板上设有左通孔,所述左导杆可穿过所述左通孔,所述左弹簧套设在所述左导杆上并处于所述左连接板和所述左立板之间;所述第三推动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右连接板上的右支撑座,固定安装在所述右支撑座上的右导杆,以及右弹簧,所述右立板上设有右通孔,所述右导杆可穿过所述右通孔,所述右弹簧套设在所述右导杆上并处于所述右连接板和所述右立板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自行车立式停车系统的载车装置,其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用户的使用非常便捷。用户只需将自行车推入载车板上的长槽口中,即能实现载车装置的解锁,用户将自行车推出载车板上的长槽口即能实现载车装置的锁定。同时,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通过载车装置的升降能够实现对自行车车轮的自动夹紧和松开,无需用户进行任何多余操作;而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载车装置的结构简单,易于维护。
2、兼容性强。只需对本装置的升降板做开孔处理就能够与其他的自行车立式升降机构配合,因此具有很强的兼容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用于自行车立式停车系统的载车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结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用于自行车立式停车系统的载车装置去除左/右侧板和升降板后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部分的结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用于自行车立式停车系统的载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中的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可以理解的是,这些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均为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及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及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第二”等术语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及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及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及“上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及“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自行车立式停车系统的载车装置100,其包括:底板10,固定机构以及锁定机构30。
其中,参照图1-2所示,固定机构包括载车板21,左侧板22,右侧板23以及升降板24,左侧板22和右侧板23的底端分别固定连接在载车板21的左右两侧,升降板24的底端固定连接在载车板21的前端,载车板21上设有用于容置自行车车轮的长槽口25。
如图2-4所示,锁定机构30包括锁件31,扣件32以及第一推动机构33,锁件31固定安装在底板10的上表面上,扣件32可前后滑动的安装在载车板21上,第一推动机构33安装在载车板21上,第一推动机构33可推动扣件32向长槽口25移动以使扣件32与锁件31扣合;扣件32的后端伸入长槽口25内,当车轮容置在长槽口25内时,扣件32被车轮推出锁件31。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给自行车立式停车系统中的升降板24可以与其他各种常用的自行车立式升降机构配合,例如,可以在升降板24上做开孔处理,通过通孔可以将升降板24固定连接在其他的自行车立式升降机构上,实现载车板的升降运动,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自行车立式停车系统的载车装置具有很强的兼容性。
同样可以理解的是,可以采用各种常用的方法将载车板21、左侧板22,右侧板23以及升降板24固定连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对此没有特殊限制,例如,可以通过角码将载车板21、左侧板22,右侧板23以及升降板24固定连接在一起,角码的结构及固定方式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再进行详细赘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自行车立式停车系统的载车装置,当用户需要停放自行车时,用户首先将自行车推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载车装置的载车板21上,当自行车前轮陷入载车板21的长槽口25中时,前轮挤压伸入长槽口25内的扣件32,即,自行车的前轮将扣件32向前推,使得扣件32被推出锁件31,即扣件32和锁件31处于解锁状态,实现载车板21的解锁;载车板21解锁后,其通过升降板24可以被自行车停车系统的升降机构提升,进而实现停放;而当用户取车时,通过人力或者自行车立式停车系统的自动机构将载车板21从自行车停车系统的顶端拉至底部,然后,用户将自行车推出载车板21,车轮脱离载车板21上的长槽口25时,第一推动机构33推动扣件32向长槽口25方向移动以使扣件32与锁件31扣合,进而,扣件32重新扣住底板10上的锁件31,实现载车板21的重新锁定。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自行车立式停车系统的载车装置,其使用非常方便,用户在存车和取车的过程中,可以自动实现载车板21的锁定和解锁。
可以理解的是,扣件32的结构可以多样,只要能实现可在载车板21上前后滑动且可与锁件31扣合或分离以将载车板21锁定或解锁即可。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4所示,扣件32包括滑块321和L形扣板322,滑块321可前后滑动的安装在载车板21上,L形扣板322固定设置在滑块321的下表面,滑块321的后端伸入长槽口25内,L形扣板322可滑入锁件31内以与锁件31扣合。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在滑块321的后端设有挡条324,挡条324的后端设有接触斜面。进而,通过挡条324的设置,自行车的车轮陷入长槽口25后能够更容易的推动滑块321,提高载车装置的运行稳定性。为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提高的载车装置的稳定性,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挡条324上的接触斜面呈45°设置,进而挡条324能更好的与车轮贴合。
同样的,可以采用各种常用的方法将扣件32可滑动的安装在载车板21上,本实用新型对此没有特殊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载车板21上设有滑槽211和几字固定件212,几字固定件212固定设置在滑槽211和长槽口25之间,滑块321的后端穿过几字固定件212伸入长槽口25内,且滑块321可在几字固定件212中前后滑动,L形扣板322向下穿过滑槽。即,在此实施例中,扣件32是通过几字固定件212可滑动的安装在载车板21上的。
可以理解的是,可以采用本领域各种常用的方法将几字固定件212固定安装在滑槽211和长槽口25之间,本实用新型对此没有特殊限制,例如,可以通过螺栓与螺母的配合,将几字固定件212固定安装在滑槽211和长槽口25之间。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推动机构33的主要作用在于推动扣件32向长槽口25方向移动以使扣件32与锁件31扣合,因此,可以采用各种常用的推动结构作为第一推动机构33,本实用新型对此没有特殊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一推动机构33包括第一弹簧331以及第一支撑座332,第一支撑座332固定安装在载车板21上,第一弹簧331的前端与第一支撑座332连接,第一弹簧331的后端与滑块321的前端连接,第一弹簧331可推动滑块321朝长槽口25方向移动以使L形扣板与锁件31扣合。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滑块321的前端设有推板323,第一推动机构33还包括第一弹簧导杆333,推板323上设有推板通孔(图中未示出);第一弹簧导杆333的前端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撑座332上,第一弹簧导杆333的后端穿过推板通孔,第一弹簧331套设在第一弹簧导杆333上,第一弹簧3331的后端与推板323连接。进而,在此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弹簧导杆333可以提高第一推动机构33的结构稳定性及运行可靠性。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推动机构33可以为多个,本实用新型对此没有特殊限制,例如,如图4所示,第一推动机构33为平行设置的两个。同样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对于第一支撑座332的具体结构没有特殊限定,其可以为各种常用的支撑座,例如立式轴承座等。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行车立式停车系统的载车装置,当自行车停放在载车板21上时,左侧板22和右侧板23可以对车轮产生一定的稳定作用,以防止自行车发生倾倒。可以理解的是,也可在自行车立式停车系统中设置其他稳定机构对自行车车身进行稳定,本实用新型对此不进行详细赘述。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6所示,载车装置还包括夹持装置40,夹持装置40包括左夹板41、右夹板42、第二推动机构、第三推动机构,左顶子43以及右顶子44。其中,左夹板41和右夹板42分别可左右滑动的设置在载车板21上,且左夹板41和右夹板42分别位于长槽口25的左右两侧,第二推动机构用于推动左夹板41向右滑动,第三推动机构用于推动右夹板42向左滑动,左顶子43和右顶子44均安装于底板10上,左顶子43与右顶子44相互远离的侧面均为斜面,左夹板41与右夹板42的下端分别可沿左顶子43与右顶子44的斜面移动。
进而,在用户停放自行车时,在载车板21解锁以后,随着载车板21的提升,左夹板41和右夹板42的下端分别沿左顶子43和右顶子44的斜面向上移动,第二推动机构推动左夹板41向右移动,而第三推动机构推动右夹板42向左移动,进而左夹板41和右夹板42可以夹住车轮,实现对车轮的夹持,以进一步提高自行车停放的稳定性;而当用户取车时,载车板从自行车停车系统顶端拉至底部时,左夹板41和右夹板42的下端分别沿左顶子43和右顶子44的斜面向下移动,进而左夹板41和右夹板42分别向左和右移动,实现对车轮的解锁。
可以理解的是,左顶子43和右顶子44的斜面角度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左顶子与右顶子的斜面呈45°。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载车板21的下表面设有左L形板26和右L形板27。如图6所示,左L形板26包括与载车板21连接的左连接板261和与左连接板261连接的左平板262,右L形板27包括与载车板21连接的右连接板271和与右连接板271连接的右平板272;左连接板261与右连接板271分别位于长槽口25的左右两侧。左夹板41的底部设有左突出杆412,即:左夹板41包括容置于左L形板26中的左立板以及设置于左立板底端的左突出杆412;左平板262上设有左滑槽(图中未示出),左突出杆412可在左滑槽中左右滑动,左突出杆412穿过左滑槽可沿左顶子43的斜面移动;右夹板42的底部设有右突出杆422,即:右夹板42包括容置于右L形板27中的右立板以及设置于右立板底端的右突出杆422,右平板272上设有右滑槽(图中未示出),右突出杆422可在右滑槽中左右滑动,右突出杆422穿过右滑槽可沿右顶子44的斜面移动。
可以理解的是,左突出杆412和右突出杆422可以设置多个,本实用新型对此没有特殊性限制,如图6中所示,左突出杆412和右突出杆422均为两个。同样的,左顶子43和右顶子44也可以设置多个,本实用新型对此没有特殊性限制,如图6中所示,左顶子43和右顶子44均为两个。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左突出杆412和右突出杆422的底端均设有圆角,进而其能更好的与左顶子43和右顶子44配合。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第二推动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左连接板261上的左支撑座28,固定安装在左支撑座28上的左导杆(图中未示出),以及左弹簧282,左立板上设有左通孔(图中未示出),左导杆可穿过左通孔,左弹簧282套设在左导杆上并处于左连接板261和左立板之间;同样的,第三推动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右连接板271上的右支撑座29,固定安装在右支撑座29上的右导杆(图中未示出),以及右弹簧292,右立板上设有右通孔(图中未示出),右导杆可穿过右通孔,右弹簧292套设在右导杆上并处于右连接板271和右立板之间。
进而,在此实施例中,第二推动机构和第三推动机构均是采用弹簧的弹力左右实现将左夹板41和右夹板42向相对方向推动,进而夹紧容置在长槽口25内的自行车车轮,而当用户取车,将载车板21拉至底部时,左夹板41底部的左突出杆412和右夹板42底部的右突出杆433分别接触左顶子43和右顶子44的斜面,随着载车板21的进一步下降,左夹板41底部的左突出杆412和右夹板42底部的右突出杆433分别沿左顶子43和右顶子44的斜面移动,克服第二推动机构和第三推动机构中的弹簧的弹力,进而带动左夹板41和右夹板互相远离,进而实现对车轮的自动解锁。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对于左支撑座28和右支撑座29的结构没有特殊限制,其可以采用各种常用的支撑座,例如,卧式轴承座。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对于第二推动机构和第三推动机构的数量没有特殊限制,其可以设置为一个或多个,例如,如图6所示,第二推动机构和第三推动机构均为3个。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自行车立式停车系统的载车装置的各部件可以采用本领域各种采用的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对此没有特殊限定,只要其能够达到一定的结构强度,实现自行车的停放即可。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载车装置的各部件采用合金钢或不锈钢制成,其结构强度大,不易损坏,不易锈蚀,同时,在各部件相互配合处可采用抛光处理,以减小摩擦,降低损耗,同时提高了运行的稳定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自行车立式停车系统的载车装置,其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用户的使用非常便捷。用户只需将自行车推入载车板上的长槽口中,即能实现载车装置的解锁,用户将自行车推出载车板上的长槽口即能实现载车装置的锁定。同时,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通过载车装置的升降能够实现对自行车车轮的自动夹紧和松开,无需用户进行任何多余操作,其控制方法简单,有效提高了自行车停放的效率,为用户的使用带来便捷;而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载车装置的结构简单,易于维护。
2、兼容性强。只需对本装置的升降板做开孔处理就能够与其他的自行车立式升降机构配合,因此具有很强的兼容性。
以上尽管已经对本实用新型做了示例性的描述,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一种用于自行车立式停车系统的载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
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载车板,左侧板,右侧板以及升降板,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的底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载车板的左右两侧,所述升降板的底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载车板的前端,所述载车板上设有用于容置自行车车轮的长槽口;以及
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包括锁件,扣件以及第一推动机构,所述锁件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上,所述扣件包括滑块和L形扣板,所述滑块可前后滑动的安装在所述载车板上,所述L形扣板固定设置在所述滑块的下表面;所述滑块的后端伸入所述长槽口内,所述第一推动机构安装在所述载车板上且用于推动所述滑块向所述长槽口移动以使所述L形扣板与所述锁件扣合;当车轮容置在所述长槽口内时,所述滑块被车轮推出所述长槽口以使所述L形扣板与所述锁件分离,所述滑块的后端设有挡条,所述挡条的后端设有接触斜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斜面呈4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车板上还设有滑槽和几字固定件,所述几字固定件固定设置在所述滑槽和所述长槽口之间,所述滑块的后端穿过所述几字固定件伸入所述长槽口内,且所述滑块可在所述几字固定件中前后滑动,所述L形扣板向下穿过所述滑槽。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载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动机构包括第一弹簧以及第一支撑座,所述第一支撑座固定安装在所述载车板上,所述第一弹簧的前端与所述第一支撑座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后端与所述滑块的前端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可推动所述滑块朝所述长槽口方向移动以使所述L形扣板与所述锁件扣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载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的前端设有推板,所述第一推动机构还包括第一弹簧导杆,所述推板上设有推板通孔;所述第一弹簧导杆的前端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座上,所述第一弹簧导杆的后端穿过所述推板通孔,所述第一弹簧套设在所述第一弹簧导杆上,所述第一弹簧的后端与所述推板连接。
6.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载车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左夹板、右夹板、第二推动机构、第三推动机构,左顶子以及右顶子,所述左夹板和所述右夹板分别可左右滑动的设置在所述载车板上,且所述左夹板和所述右夹板分别位于所述长槽口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推动机构用于推动所述左夹板向右滑动,所述第三推动机构用于推动所述右夹板向左滑动,所述左顶子和所述右顶子均安装于所述底板上,所述左顶子与所述右顶子相互远离的侧面均为斜面,所述左夹板与所述右夹板的下端分别可沿所述左顶子与所述右顶子的斜面移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载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顶子与所述右顶子的斜面均呈45°。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载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车板的下表面设有左L形板和右L形板;所述左L形板包括与所述载车板连接的左连接板和与所述左连接板连接的左平板,所述右L形板包括与所述载车板连接的右连接板和与所述右连接板连接的右平板;所述左连接板与所述右连接板分别位于所述长槽口的左右两侧;所述左夹板包括容置于所述左L形板中的左立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左立板底端的左突出杆,所述左平板上设有左滑槽,所述左突出杆可在所述左滑槽中左右滑动,所述左突出杆穿过所述左滑槽且可沿所述左顶子的斜面移动;所述右夹板包括容置于所述右L形板中的右立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右立板底端的右突出杆,所述右平板上设有右滑槽,所述右突出杆可在所述右滑槽中左右滑动,所述右突出杆穿过所述右滑槽且可沿所述右顶子的斜面移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载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推动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左连接板上的左支撑座,固定安装在所述左支撑座上的左导杆,以及左弹簧,所述左立板上设有左通孔,所述左导杆可穿过所述左通孔,所述左弹簧套设在所述左导杆上并处于所述左连接板和所述左立板之间;所述第三推动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右连接板上的右支撑座,固定安装在所述右支撑座上的右导杆,以及右弹簧,所述右立板上设有右通孔,所述右导杆可穿过所述右通孔,所述右弹簧套设在所述右导杆上并处于所述右连接板和所述右立板之间。
CN201820474398.6U 2018-04-04 2018-04-04 一种用于自行车立式停车系统的载车装置 Active CN2080858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74398.6U CN208085868U (zh) 2018-04-04 2018-04-04 一种用于自行车立式停车系统的载车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74398.6U CN208085868U (zh) 2018-04-04 2018-04-04 一种用于自行车立式停车系统的载车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85868U true CN208085868U (zh) 2018-11-13

Family

ID=640581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474398.6U Active CN208085868U (zh) 2018-04-04 2018-04-04 一种用于自行车立式停车系统的载车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858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085868U (zh) 一种用于自行车立式停车系统的载车装置
CN109339511A (zh) 一种自行车智能管理平台
CN108297976A (zh) 一种用于自行车立式停车系统的载车装置
CN209555589U (zh) 一种晾衣装置
CN207776397U (zh) 一种可调节式施工操作平台
CN203379569U (zh) 移动单折式乒乓球台
CN202718373U (zh) 移动操作平台
CN101831792B (zh) 高度可调的折叠式烫衣板
CN204355109U (zh) 透析液运输及自动集中装置
CN208845979U (zh) 便于安装的快递柜
CN203846832U (zh) 槽式防坠落安全器
CN209006565U (zh) 一种便携式钢筋弯曲装置
CN208248226U (zh) 一种可调式建筑用砖运载车
CN207583300U (zh) 多功能装修平台
CN208585289U (zh) 一种施工用压力气瓶存放及运输装置
CN217175425U (zh) 一种钢结构楼梯
CN208544292U (zh) 一种过槛手推车
CN206842779U (zh) 一种电梯对重锁定装置
CN219215045U (zh) 一种板材承载组件
CN218377992U (zh) 一种燃气管道安装用安装装置
CN214818499U (zh) —种建筑施工用物料架
CN211654009U (zh) 一种智慧社区教学系统
CN215212287U (zh) 一种新型的脚手架踏板
CN205440622U (zh) 一种自行车停车架
CN214856234U (zh) 一种洗手台用伸缩脚踏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