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84837U - 模具及注塑机 - Google Patents

模具及注塑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84837U
CN208084837U CN201820130450.6U CN201820130450U CN208084837U CN 208084837 U CN208084837 U CN 208084837U CN 201820130450 U CN201820130450 U CN 201820130450U CN 208084837 U CN208084837 U CN 2080848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quiet module
cushion rubber
die cavity
dynamic model
base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13045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俞才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Sunbo Hua Yuan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Sunbo Hua Yuan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Sunbo Hua Yuan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Sunbo Hua Yuan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13045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848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848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8483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具及注塑机,涉及注塑产品模具设计的技术领域,包括动模组、第一静模组及第二静模组;所述第一静模组与动模组配合形成第一模腔,第一静模组包括硬胶流道管,硬胶流道管的出胶口设置于第一模腔内,用于注塑天线底座的底座板;第二静模组与完成注塑底座板的动模组配合形成第二模腔,第二静模组包括软胶流道管,硬胶流道管的出胶口设置于第二模腔内,用于注塑天线底座的内胶圈和外胶圈,且使内胶圈与底座板的凹槽圈连接、外胶圈与底座板的外缘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具,底座板与内胶圈、外胶圈依次成型,内胶圈与外胶圈与底座板连接,连接较紧密,制成的天线底座的效率较高、成品率较较好。

Description

模具及注塑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产品模具设计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模具及注塑机。
背景技术
汽车的外部一般设置有天线设备,天线设备通过天线底座与汽车外壳连接。
天线底座(如图1所示)包括:底座板41及两个软胶圈组成。底座板41为硬胶材料制作而成,两个软胶圈由软胶材料制作而成。两个软胶圈分别为内胶圈42和外胶圈43。底座板41的中心设置有通孔,通孔与底座板41的外缘之间设置有凹槽圈,内胶圈42设置于底座板的凹槽圈内,并粘接于底座板41的凹槽圈内。外胶圈43粘接于底座板的外边缘。
但是,现有技术中,内胶圈和外胶圈分别粘接于底座板的内侧和外侧,由于内胶圈、外胶圈与底座板的材料硬度相差较大,使得粘接不够紧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具及注塑机,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内胶圈和外胶圈分别粘接于底座板的内侧和外侧,由于内胶圈、外胶圈与底座板的材料硬度相差较大,使得粘接不够紧密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具,包括动模组、第一静模组及第二静模组;
所述第一静模组与所述动模组配合形成第一模腔,所述第一静模组包括硬胶流道管,所述硬胶流道管的出胶口设置于所述第一模腔内,用于注塑天线底座的底座板;
所述第二静模组与完成注塑底座板的所述动模组配合形成第二模腔,所述第二静模组包括软胶流道管,所述硬胶流道管的出胶口设置于所述第二模腔内,用于注塑天线底座的内胶圈和外胶圈,且使所述内胶圈与所述底座板的凹槽圈连接、所述外胶圈与所述底座板的外缘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动模组包括多个型腔,所述第一静模组包括多个第一型芯,多个所述第一型芯分别与所述型腔对应并形成多个第一模腔;
所述第二静模组包括多个第二型芯,多个所述第二型芯分别与所述型腔对应并形成多个第二模腔。
进一步地,所述硬胶流道管的数量设置为多个,且所述硬胶通道的出胶口在第一模腔内均匀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软胶流道管包括内圈软胶管和外圈软胶管;所述第二模腔包括内胶模腔和外胶模腔,所述软胶管的出胶口设置于所述内胶模腔内,所述外圈软胶管设置于所述外胶模腔内;
所述内圈软胶管、外圈软胶管的数量均设置为多个。
进一步地,所述硬胶流道管和软胶流道横管均设置为阀针式流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静模组、第二静模组的顶端均设置有用于与注塑机配合的定位圈。
进一步地,还包括冷却系统;用于对注塑的产品孔型冷却。
进一步地,所述动模组包括顶出机构,所述顶出机构用于将注塑产品顶出;
所述顶出机构包括固定板、多个顶针板及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通过所述固定板与多个所述顶针板连接,用于驱动所述顶针板沿注塑产品的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动模组包括导向柱,用于与所述第一静模组或第二静模组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注塑机,包括如上所述的模具;
所述注塑机包括底部转盘、两个动模组、第一静模组、第二静模组及注塑固定盘;所述两个动模组均设置于所述底部转盘上,第一静模组、第二静模组与所述注塑固定盘连接,所述底部转盘能够转动,以使所述第一静模组、第二静模组依次与所述动模配合,且能够向所述第一模腔内注入硬胶、向所述第二模腔内注入软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具,包括动模组、第一静模组及第二静模组;所述第一静模组与所述动模组配合形成第一模腔,所述第一静模组包括硬胶流道管,所述硬胶流道管的出胶口设置于所述第一模腔内,用于注塑天线底座的底座板;所述第二静模组与完成注塑底座板的所述动模组配合形成第二模腔,所述第二静模组包括软胶流道管,所述硬胶流道管的出胶口设置于所述第二模腔内,用于注塑天线底座的内胶圈和外胶圈,且使所述内胶圈与所述底座板的凹槽圈连接、所述外胶圈与所述底座板的外缘连接。上述设置,可以现将第一静模组与动模组配合形成第一模腔,注塑成型底座板,然后将第二静模组与动模组连接,在第二模腔内注塑内胶圈和外胶圈,因为此过程中,使用的上一个动模组,此时动模组内设置有注塑成型的底座板,因此,继续在底座板上继续注塑成型内胶圈和外胶圈,且内胶圈与底座板的凹槽圈连接,外胶圈围设于底座板的外缘,且内胶圈与外胶圈分别与底座板连接。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具,底座板与内胶圈、外胶圈依次成型,且成型时,内胶圈与外胶圈与底座板连接,因此,内胶圈、外胶圈与底座板连接较紧密,制成的天线底座的效率较高、成品率较较好。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注塑机,包括如上所述的模具;所述注塑机包括底部转盘、两个动模组、第一静模组、第二静模组及注塑固定盘;所述两个动模组均设置于所述底部转盘上,第一静模组、第二静模组与所述注塑固定盘连接,所述底部转盘能够转动,以使所述第一静模组、第二静模组依次与所述动模配合,且能够向所述第一模腔内注入硬胶、向所述第二模腔内注入软胶。上述转盘经过一次转动后,可在两个动模组内分别成型产品,因此,产品生产速率较快,的生产效率得到提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现有技术中天线底座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具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具打开后显露出动模组及部分第一静模组、第二静模组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具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具中动模组及部分第一静模组、第二静模组的示意图。
图标:1-动模组;11-型腔;12-导向柱;2-第一静模组;21-第一模腔;22-硬胶流道管;23-第一型芯;3-第二静模组;31-第二模腔;32-软胶流道管;321-内圈软胶管;322-外圈软胶管;33-第二型芯;34-定位圈;35-冷却系统;4-天线底座;41-底座板;42-内胶圈;43-外胶圈;36-顶出机构;361-固定板;362-顶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其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具,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具包括动模组1、第一静模组2及第二静模组3;所述第一静模组2与动模组1配合形成第一模腔21,第一静模组2包括硬胶流道管22,硬胶流道管22的出胶口设置于第一模腔21内,用于注塑天线底座4的底座板41;第二静模组3与完成注塑底座板41的动模组1配合形成第二模腔31,第二静模组3包括软胶流道管32,硬胶流道管22的出胶口设置于第二模腔31内,用于注塑天线底座4的内胶圈42和外胶圈43,且使内胶圈42与底座板41的凹槽圈连接、外胶圈43与底座板41的外缘连接。
上述设置,可以现将第一静模组2与动模组1配合形成第一模腔21,注塑成型底座板41,然后将第二静模组3与动模组1连接,在第二模腔31内注塑内胶圈42和外胶圈43,因为此过程中,使用的上一个动模组1,此时动模组1内设置有注塑成型的底座板41,因此,继续在底座板41上继续注塑成型内胶圈42和外胶圈43,且内胶圈42与底座板41的凹槽圈连接,外胶圈43围设于底座板41的外缘,且内胶圈42与外胶圈43分别与底座板41连接。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具,底座板41与内胶圈42、外胶圈43依次成型,且成型时,内胶圈42与外胶圈43与底座板41连接,因此,内胶圈42、外胶圈43与底座板41连接较紧密,制成的天线底座4的效率较高、成品率较较好。
进一步地,如图4和图5所示,上述动模组1可以包括多个型腔11,第一静模组2包括多个第一型芯23,多个第一型芯23分别与型腔11对应并形成多个第一模腔21;第二静模组3包括多个第二型芯33,多个第二型芯33分别与型腔11对应并形成多个第二模腔31。上述设置,可以使得一套模具想成多个产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具可以设置有两个第一型芯23、两个第二型芯33及两个型腔11,意识一次住宿后,可以形成两个零件。
硬胶流道管22的数量可以设置为多个,且硬胶通道的出胶口在第一模腔21内均匀设置。上述设置,可以使得浇注较为均匀,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底座板41缺胶的现象。
软胶流道管32可以包括内圈软胶管321和外圈软胶管322;第二模腔31包括内胶模腔和外胶模腔,内圈软胶管321的出胶口设置于内胶模腔内,外圈软胶管322设置于外胶模腔内;上述内圈软胶管321内圈内用于流通内胶圈42的热塑料材料、外圈软胶管322内用于流通外圈的热塑料材料。上述内圈软胶管321、外圈软胶管322的数量均可以设置为多个,以使形成的内胶圈42、外胶圈43的热塑效果较好。
硬胶流道管22和软胶流道横管均设置为阀针式流道。这种阀针式流道是通过采用阀针在阀针控制装置的作用下,在预定的时刻以机械运动的方式来打开或关闭浇口。这种类型的热流道系统具有很多的热尖式和浇套式流道系统无法具备的优点。例如,可人为控制浇口开关时间,浇口光滑平整。
第一静模组2、第二静模组3的顶端均设置有用于与注塑机配合的定位圈34。上述设置,以使第一静模组2、第二静模组3能够与热塑机定位,以使硬胶流道管22和软胶流道管32能够与热塑机上的两种出胶口快速对应。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具还可以包括冷却系统35;用于对注塑的产品冷却。上述冷却系统35可以包括第一冷流通道,第一冷流通道可以设置于第一静模组2内和第二静模组3内。上述设置,以使当底座板41浇注完成后,对第一模腔21内的零件进行冷却。同样地,可以在第二静模组3内设置第二冷流通道,上述设置,使得对第二模腔31内的零件进行冷却。
上述动模组1可以包括顶出机构36,顶出机构36用于将注塑产品顶出;顶出机构36可以包括固定板361、多个顶针板、驱动机构,驱动机构通过固定板361与多个顶针板连接,用于驱动顶针板沿注塑产品的方向移动。
上述在使用过程中,顶针362穿过模仁与注塑成型的产品接触后,将注塑成型后的产品顶出动模组1的型腔11内。模仁上述设置有多个与顶针362对应的伸出孔。
上述动模组1包括导向柱12,导向柱12用于与第一静模组2或第二静模组3连接。导向柱12的数量设置为四个,分别设置于动模组1的四周。第一静模组2上设置有与动模组1的导向柱12相配合的凹槽。第二静模组3上设也置有与动模组1的导向柱12相配合的凹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具,包括动模组1、第一静模组2及第二静模组3;第一静模组2与动模组1配合形成第一模腔21,第一静模组2包括硬胶流道管22,硬胶流道管22的出胶口设置于第一模腔21内,用于注塑天线底座4的底座板41;第二静模组3与完成注塑底座板41的动模组1配合形成第二模腔31,第二静模组3包括软胶流道管32,软胶流道管32可以设置为多个;软胶流道管32的出胶口设置于第二模腔31内,用于注塑天线底座4的内胶圈42和外胶圈43,且使内胶圈42与底座板41的凹槽圈连接、外胶圈43与底座板41的外缘连接。上述设置,可以现将第一静模组2与动模组1配合形成第一模腔21,注塑成型底座板41,然后将第二静模组3与动模组1连接,在第二模腔31内注塑内胶圈42和外胶圈43,因为在此过程中,使用的上一个动模组1,此时动模组1内设置有注塑成型的底座板41,因此,继续在底座板41上继续注塑成型内胶圈42和外胶圈43,且内胶圈42与底座板41的凹槽圈连接,外胶圈43围设于底座板41的外缘,且内胶圈42与外胶圈43分别与底座板41连接紧密。使用时,可以实现合模、锁模、射料、充填、保压、冷却、开模、推出的全过程。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具,底座板41与内胶圈42、外胶圈43依次成型,内胶圈42、外胶圈43直接注塑于底座板41上,且成型时,内胶圈42、外胶圈43分别与底座板41连接,因此,内胶圈42、外胶圈43与底座板41连接较紧密,制成的天线底座4的效率较高、成品率较较好。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注塑机。包括如上的模具;注塑机包括底部转盘、两个动模组1、第一静模组2、第二静模组3及注塑固定盘;两个动模组1均设置于底部转盘上,第一静模组2、第二静模组3与注塑固定盘连接,底部转盘能够在其平面面转动,以使第一静模组2、第二静模组3依次与动模配合,且能够向第一模腔21内注入硬胶、向第二模腔31内注入软胶。上述转盘经过一次转动后,可在两个动模组1内分别成型产品,因此,产品生产速率较快,的生产效率得到提高。
上述注塑机可以设置为双色注塑机,第一静模组2、第二静模组3分别与动模组1交替作业,可自动化镶、取件,降低人工成本,稳定生产效率,稳定品质,稳定产能的作用,以使工件的生产效率得到大大提高。。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动模组、第一静模组及第二静模组;
所述第一静模组与所述动模组配合形成第一模腔,所述第一静模组包括硬胶流道管,所述硬胶流道管的出胶口设置于所述第一模腔内,用于注塑天线底座的底座板;
所述第二静模组与完成注塑底座板的所述动模组配合形成第二模腔,所述第二静模组包括软胶流道管,所述软胶流道管的出胶口设置于所述第二模腔内,用于注塑天线底座的内胶圈和外胶圈,且使所述内胶圈与所述底座板的凹槽圈连接、所述外胶圈与所述底座板的外缘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组包括多个型腔,所述第一静模组包括多个第一型芯,多个所述第一型芯分别与所述型腔对应并形成多个第一模腔;
所述第二静模组包括多个第二型芯,多个所述第二型芯分别与所述型腔对应并形成多个第二模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胶流道管的数量设置为多个,且所述硬胶通道的出胶口在第一模腔内均匀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胶流道管包括内圈软胶管和外圈软胶管;所述第二模腔包括内胶模腔和外胶模腔,所述内圈软胶管的出胶口设置于所述内胶模腔内,所述外圈软胶管设置于所述外胶模腔内;
所述内圈软胶管、外圈软胶管的数量均设置为多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胶流道管和软胶流道横管均设置为阀针式流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静模组、第二静模组的顶端均设置有用于与注塑机配合的定位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却系统;用于对注塑的产品孔型冷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组包括顶出机构,所述顶出机构用于将注塑产品顶出;
所述顶出机构包括固定板、多个顶针板及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通过所述固定板与多个所述顶针板连接,用于驱动所述顶针板沿注塑产品的方向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组包括导向柱,用于与所述第一静模组或第二静模组连接。
10.一种注塑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模具;
所述注塑机包括底部转盘、两个动模组、第一静模组、第二静模组及注塑固定盘;所述两个动模组均设置于所述底部转盘上,第一静模组、第二静模组与所述注塑固定盘连接,所述底部转盘能够转动,以使所述第一静模组、第二静模组依次与所述动模配合,且能够向所述第一模腔内注入硬胶、向所述第二模腔内注入软胶。
CN201820130450.6U 2018-01-25 2018-01-25 模具及注塑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0848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30450.6U CN208084837U (zh) 2018-01-25 2018-01-25 模具及注塑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30450.6U CN208084837U (zh) 2018-01-25 2018-01-25 模具及注塑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84837U true CN208084837U (zh) 2018-11-13

Family

ID=640662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130450.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084837U (zh) 2018-01-25 2018-01-25 模具及注塑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848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112556A (en) Golf ball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e
CN106626265B (zh) 一种按键注塑模具
CN109732843A (zh) 一种转盘式双色注塑模成型工艺
CN110341126A (zh) 一种电池壳热流道模具结构及其成型方法
JPH11164914A (ja) ゴルフボール射出成形用金型及びゴルフボール
CN106113388A (zh) 一种高强度碳纤维上盖模具
CN208084837U (zh) 模具及注塑机
CN208118343U (zh) 一种热流道注塑模具
CN105711040A (zh) 一种过滤网注塑模具
EP2676783A1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golf ball
CN207388232U (zh) 一种精密复杂注塑模具
CN213500438U (zh) 一种agm启停电池安全阀模具结构
US6358031B1 (en) Golf ball-shaping mold and cavity die
CN109648791A (zh) 一种pe塑料制品成型注塑装置
KR101174050B1 (ko) 집중냉각방식의 금형 장치
CN211807560U (zh) 一种餐具注塑模具的热流道及其冷却结构
US7140858B2 (en) Apparatus and process for injection molding articles of plastics material
CN209426060U (zh) 小型塑胶件成型模
JPH0911238A (ja) ゴルフボールの製造方法
CN205705076U (zh) 便于注塑制品分拣的模具
CN106426808A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笔记本电脑塑件注塑模具
CN209920442U (zh) 平板电视机面框套装式高光精密注塑模
CN109605686A (zh) 用于中心位置钢珠一次成型的模具及注塑方法
CN212288474U (zh) 高抗冲防变形塑料收纳箱成型注塑模具
KR100219992B1 (ko) 이음매가 없는 골프공과 그 제조방법 및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113

Termination date: 202001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