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75813U - 接触式感应探头装配结构及巡检机器人 - Google Patents

接触式感应探头装配结构及巡检机器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75813U
CN208075813U CN201820491309.9U CN201820491309U CN208075813U CN 208075813 U CN208075813 U CN 208075813U CN 201820491309 U CN201820491309 U CN 201820491309U CN 208075813 U CN208075813 U CN 2080758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be
accommodating chamber
probe assembly
assembling structure
contact induc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49130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书文
许宜昉
李承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anning Power Supply Bureau Of Hainan Power Gri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anning Power Supply Bureau Of Hainan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anning Power Supply Bureau Of Hainan Power Grid Co ltd filed Critical Wanning Power Supply Bureau Of Hainan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49130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758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758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758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接触式感应探头装配结构及巡检机器人。接触式感应探头装配结构包括固定件、探头组件、转动组件以及弹性回位件;转动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件以及固定连接件,固定连接件与固定件相固定,转动连接件上设置有容纳腔,容纳腔具有探测开口,转动连接件与固定连接件转动连接;探头组件设置在容纳腔内,探头组件具有伸出探测开口的第一位置以及相对于第一位置沿着轴线向探测腔内缩回的第二位置;弹性回位件设置在容纳腔内,能够向探头组件施加促使其返回第一位置的作用力。巡检机器人包括所述的接触式感应探头装配结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接触式感应探头装配结构及巡检机器人在被检测面为曲面时依然能够保持与检测面的紧密贴合。

Description

接触式感应探头装配结构及巡检机器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巡检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接触式感应探头装配结构及巡检机器人。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智能电网的推进,巡检机器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巡检机器人能够通过接触式感应探头收集设备运行产生的超声波、地电波等的情况,从而判断设备内部运行情况。
相关技术中,常规的接触式感应探头装配结构仅能使探头组件进行轴向伸缩,使探头组件的探测面与其平行的被检测面紧密贴合。然而,在机器人巡检过程中,遇到的被检测设备多种多样,其中不乏有外观面为曲面的设备。由于相关技术中接触式感应探头装配结构的结构限制,如果探头组件的伸缩轴线不通过曲面的圆心,则探测面便很难与被检测面紧密贴合。
探测面与被检测面无法紧密贴合便会导致测量数据精确或者不可用。因此相关技术中的接触式感应探头的应用环境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接触式感应探头装配结构及巡检机器人,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接触式感应探头装配结构,包括固定件、探头组件、转动组件以及弹性回位件;
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件以及固定连接件,所述固定连接件与所述固定件相固定,所述转动连接件上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具有探测开口,所述转动连接件与所述固定连接件转动连接,且转动后所述探测开口的轴线与转动前所述探测开口的轴线呈一非零夹角;
所述探头组件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探头组件具有伸出所述探测开口的第一位置以及相对于所述第一位置沿着所述轴线向所述探测腔内缩回的第二位置,所述探头组件能够在所述第一位置以及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所述弹性回位件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且所述弹性回位件的一端与所述探头组件保持固定,所述弹性回位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容纳腔保持固定,当所述探头组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或者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弹性回位件能够向所述探头组件施加促使其返回所述第一位置的作用力。
优选的,上述的接触式感应探头装配结构中,所述转动连接件在垂直于所述轴线的至少一个维度内相对于所述固定连接件转动。
优选的,上述的接触式感应探头装配结构中,所述转动连接件上具有第一连接面,所述固定连接件上具有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一连接面以及所述第二连接面均为球面的一部分,所述第一连接面与所述第二连接面配合连接且具有相同的球心,所述转动连接件与所述固定连接件能够相对于所述球心进行球面转动。
优选的,上述的接触式感应探头装配结构中,所述轴线经过所述球心。
优选的,上述的接触式感应探头装配结构中,所述第一连接面背向所述球心,所述第二连接面朝向所述球心。
优选的,上述的接触式感应探头装配结构中,所述探头组件与所述容纳腔滑动连接。
优选的,上述的接触式感应探头装配结构中,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阻挡部,所述探头组件上设置有阻挡配合部,当所述探头组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阻挡部与所述阻挡配合部相抵,并阻止所述探头组件继续伸出所述探测开口。
优选的,上述的接触式感应探头装配结构中,所述阻挡部为环形且围绕所述探测开口设置,所述阻挡配合部呈环形且与所述阻挡部相匹配。
优选的,上述的接触式感应探头装配结构中,还包括支撑件,所述容纳腔沿所述轴线贯通所述转动连接件,所述支撑件固定在所述装配腔内背离所述探测开口的一端,所述弹性回位件处于所述探头组件与所诉支撑件之间,当所述探头组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弹性回位件处于自然状态或压缩状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巡检机器人,包括所述的接触式感应探头装配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接触式感应探头装配结构及巡检机器人通过固定件、转动组件以及弹性回位件的配合能够使探头组件在沿着探测开口的轴线移动的同时还可以改变轴线的方向,从而在被检测面为曲面时依然能够通过探头组件的转动以及弹性回位件的推力来保持与被检测面的紧密贴合,大幅提高了针对曲面的测量精度,扩大了接触式感应探头的应用环境。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接触式感应探头装配结构中探头组件处于第一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接触式感应探头装配结构中探头组件处于第二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接触式感应探头装配结构检测曲面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固定件、2-探头组件、20-探头罩、22-探头本体、24-固定安装部、26-阻挡配合部、3-转动组件、30-转动连接件、30a-第一连接面、300-容纳腔、300a-探测开口、300b-阻挡部、32-固定连接件、32a-第二连接面、4-弹性回位件、5-支撑件、6-曲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巡检机器人,该巡检机器人包括接触式感应探头装配结构。具体地,请参考图1至图3,接触式感应探头装配结构包括固定件1、探头组件2、转动组件3以及弹性回位件4。固定件1一般而言可以直接采用巡检机器人的壳体延伸形成,或者也可以采用支架等结构。探头组件2可包括探头罩20、探头本体22以及固定安装部24。探头本体22是探头组件2的主要探测功能部件,固定安装部24用来固定探头主体22以及对探头组件2的后部进行保护,探头罩20罩在探头主体22以及固定安装部24的前方以及侧面,用于对探头本体22的前部起保护作用。
转动组件3包括转动连接件30以及固定连接件32,固定连接件32与固定件1相固定,转动连接件30上设置有容纳腔300,容纳腔300具有探测开口300a,探测开口300a具有轴线,在图1和图2中以a表示,转动连接件30与固定连接件32转动连接,并且转动连接件30能够带动探测开口300a一起转动。在图3中将转动后探测开口300a的轴线以a2表示,将转动前探测开口300a的轴线以a1表示,将转动前与转动后的轴线进行比较,a1与a2之间能够形成一非零的夹角。
探头组件2设置在容纳腔300内,探头组件3具有伸出探测开口300a的第一位置(参见图1)以及相对于第一位置沿着轴线a向探测腔300内缩回的第二位置(参见图2),探头组件2能够在第一位置以及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使探头组件2相对于探测开口300a伸缩。
弹性回位件4也设置在容纳腔300内,且弹性回位件4的一端与探头组件2保持固定,弹性回位件4的另一端与容纳腔300保持固定。当探头组件2处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或者处于第二位置时,也就是当探头组件2处于向内缩回的状态时,弹性回位件4均能够向探头组件2施加促使其返回第一位置的作用力。
为了使探头组件2能够平稳的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探头组件2与容纳腔300之间最好滑动连接。具体地,可以在容纳腔300内设置若干沿探测开口的轴线a延伸的滑槽,同时在探头组件2上设置与滑槽配合的滑块。或者将容纳腔300的周壁整理的光滑平整且平行于轴线a,探头组件2直接与容纳腔300的周壁进行滑动配合。
为了防止探头组件2越过第一位置后继续伸出,甚至直接由探测开口300a脱离容纳腔300a,本实施例在容纳腔300内还设置了阻挡部300b,同时在探头组件2上设置有阻挡配合部26,阻挡配合部26可以设置在探头罩20或者固定安装部24上。当探头组件2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阻挡部300b与阻挡配合部26相抵,并阻止探头组件2继续伸出探测开口300a。
阻挡部300b可以采用挡块形式,沿周向在容纳腔300内设置若干个,或者也可以直接呈环形围绕探测开口300a设置一圈,阻挡配合部26可以与阻挡部300b一样采用环形结构,也可以采用多个小的配合部沿周向环绕组合的方式。
当容纳腔300内设置有阻挡部300b时,由于阻挡部300b的阻挡,探头组件2很难由探测开口300a装入容纳腔300的内部,此时可能需要借助一些手段,例如将转动连接件30制作成几瓣然后拼接成型。而这种方式会导致结构复杂化,降低装配效率。
为了便于装配,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可以将容纳腔300设置为沿轴线a贯通转动连接件30,探头组件2以及弹性回位件4可以由容纳腔300背离探测开口300a的一端被放入,之后在容纳腔300内背离探测开口300a的一端固定一个支撑件5,弹性回位件4处于探头组件2与支撑件5之间,当探头组件2处于第一位置时,弹性回位件4处于自然状态或压缩状态,也就是说弹性回位件4被探头组件2与弹性回位件4夹在中间,当探头组件2处于向内缩回的状态时,弹性回位件4处于压缩状态,因此弹性回位件4能够向探头组件2施加促使其返回第一位置的作用力。
弹性回位件4可以采用弹簧、弹片或其它类似结构,也可以采用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弹性体,例如橡胶。弹性回位件4的数量没有特别限制,可以采用单个高弹力的弹性回位件4,也可以采用多个低弹力的弹性回位件4组成阵列。弹性回位件4所提供的作用力最好能够均匀施加在探头组件2上。并且,弹性回位件4可以将两端同时与所接触的部件(探头组件2以及支撑件5)固定连接,也可以仅将其中一端与所接触的部件固定连接,在弹性回位件4始终处于较大的压缩态时,也可以考虑不进行固定连接,仅依靠弹力以及摩擦力来限制弹性回位件4的位置。
当对曲面进行检测时,巡检机器人会带动接触式感应探头装配结构整体靠近曲面6,探头组件2与曲面6接触后,探头组件2与曲面6之间会形成相互作用力,这股作用力可以被分解为两股分力,其中一股分力沿轴线延伸,并迫使探头组件2沿轴线向容纳腔300内部缩回,另一股分力沿转动组件3的转动周向延伸,并迫使转动连接件30与固定连接件32沿b方向发生相对转动。通过转动便可改变探测开口300a以及探头组件2的整体朝向,从而使转动后的轴线a2能够经过曲面的圆心。由于探头组件2以及弹性回位件4始终跟随转动连接件30一起转动,因此弹性回位件4的作用力也始终与轴线保持一致,探头组件2在弹性回位件4的推力下能够紧贴曲面6,因此大幅提高了针对曲面6的测量精度,扩大了接触式感应探头的应用环境。
在本实施例中,转动连接件30需要能够在垂直于轴线a的至少一个维度内相对于固定连接件转动,例如图3中所示的那样沿纸面上下的方向进行转动,或者沿垂直于纸面的方向进行转动。然而,对于电网而言,被检测面可能沿水平延伸,也可能沿竖直或者斜向延伸。而如果转动连接件30仅能够在单一的维度进行转动,则只能够应付其中一种情况,因此仍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所以转动连接件30与固定连接件32之间最好能够同时在垂直于轴线a的两个维度内同时进行转动,也就是沿球面进行转动。具体地,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转动连接件30上具有第一连接面30a,同时在固定连接件32上具有第二连接面32a,第一连接面30a以及第二连接面32a均为一个完整的球面的一部分,第一连接面30a与第二连接面32a配合连接且具有相同的球心,转动连接件30与固定连接件32能够相对于球心进行球面转动。
第一连接面30a与第二连接面32a可以直接贴合在一起,这样二者可以实现球面转动,只是摩擦力较大。也可以在第一连接面30a与第二连接面32a之间通过填充润滑油或者镶嵌滚珠等形式来减小摩擦力。通常情况下,第二连接面32a朝向球心,而第一连接面30a则背向球心,也就是以固定连接件32包裹转动连接件30。然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也可以采用第一连接面30a朝向球心而第二连接面32a背向球心的结构,此时,在球面转动结构部分是第一连接面30a包裹第二连接面32a,固定连接件32在第二连接面32a以外的区域与固定件1进行连接,转动连接件30也在第一连接面30a以外的区域设置容纳腔300,这种结构依然能够满足要求,只是结构较为复杂。
理论上,只要将探头组件2安装在转动连接件30上,使其随转动连接件30一起转动,便可达到转动探头组件2的目的,然而,如果探测开口300a的轴线a并未经过球心,也就是将探测开口300a设置在偏心的位置,则探头组件2的转动角度与其在球面的位置(高低或左右)会产生联系,这样会将探测面与曲面的调整贴合过程复杂化,降低巡检机器人的贴合效率以及贴合效果。而探测开口300a的轴线a经过球心则能够有效避免上述问题的存在。因此,为了使巡检机器人能够高效地对探头组件2进行姿态调整,探测开口300a的轴线a最好能够经过球心。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接触式感应探头装配结构及巡检机器人在被检测面为曲面时依然能够通过探头组件2的转动以及弹性回位件4的推力来保持与被检测面的紧密贴合,能够大幅提高针对曲面的测量精度,扩大了接触式感应探头的应用环境。
本实用新型上文实施例中重点描述的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各个实施例之间不同的优化特征只要不矛盾,均可以组合形成更优的实施例,考虑到行文简洁,在此则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接触式感应探头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件、探头组件、转动组件以及弹性回位件;
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件以及固定连接件,所述固定连接件与所述固定件相固定,所述转动连接件上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具有探测开口,所述转动连接件与所述固定连接件转动连接,且转动后所述探测开口的轴线与转动前所述探测开口的轴线呈一非零夹角;
所述探头组件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探头组件具有伸出所述探测开口的第一位置以及相对于所述第一位置沿着所述轴线向所述容纳腔内缩回的第二位置,所述探头组件能够在所述第一位置以及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所述弹性回位件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且所述弹性回位件的一端与所述探头组件保持固定,所述弹性回位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容纳腔保持固定,当所述探头组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或者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弹性回位件能够向所述探头组件施加促使其返回所述第一位置的作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式感应探头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连接件在垂直于所述轴线的至少一个维度内相对于所述固定连接件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触式感应探头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连接件上具有第一连接面,所述固定连接件上具有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一连接面以及所述第二连接面均为球面的一部分,所述第一连接面与所述第二连接面配合连接且具有相同的球心,所述转动连接件与所述固定连接件能够相对于所述球心进行球面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触式感应探头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线经过所述球心。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触式感应探头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面背向所述球心,所述第二连接面朝向所述球心。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接触式感应探头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探头组件与所述容纳腔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触式感应探头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阻挡部,所述探头组件上设置有阻挡配合部,当所述探头组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阻挡部与所述阻挡配合部相抵,并阻止所述探头组件继续伸出所述探测开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接触式感应探头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部为环形且围绕所述探测开口设置,所述阻挡配合部呈环形且与所述阻挡部相匹配。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接触式感应探头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件,所述容纳腔沿所述轴线贯通所述转动连接件,所述支撑件固定在所述容纳腔内背离所述探测开口的一端,所述弹性回位件处于所述探头组件与所述支撑件之间,当所述探头组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弹性回位件处于自然状态或压缩状态。
10.一种巡检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接触式感应探头装配结构。
CN201820491309.9U 2018-04-08 2018-04-08 接触式感应探头装配结构及巡检机器人 Active CN2080758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91309.9U CN208075813U (zh) 2018-04-08 2018-04-08 接触式感应探头装配结构及巡检机器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91309.9U CN208075813U (zh) 2018-04-08 2018-04-08 接触式感应探头装配结构及巡检机器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75813U true CN208075813U (zh) 2018-11-09

Family

ID=640438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491309.9U Active CN208075813U (zh) 2018-04-08 2018-04-08 接触式感应探头装配结构及巡检机器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7581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17547A (zh) * 2018-04-08 2018-11-30 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万宁供电局 接触式感应探头装配结构及巡检机器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17547A (zh) * 2018-04-08 2018-11-30 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万宁供电局 接触式感应探头装配结构及巡检机器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13966B (zh) 一种刚性承载式快速控制反射镜
CN107462636B (zh) 一种可调直径的自定心超声阵列式夹具及其使用方法
CN208075813U (zh) 接触式感应探头装配结构及巡检机器人
CN102435669B (zh) 一种支撑轮式管道内检测装置及系统
CN106426238A (zh) 腱-连杆混合传动的可自伸展两自由度机构
CN106323789B (zh) 一种全海深模拟摩擦磨损试验台的加载及测量装置
CN104330203B (zh) 一种压力测力连接器
CN103474830B (zh) 一种电缆过弯接头
CN208140061U (zh) 接触式感应探头装配结构及巡检机器人
CN103775486B (zh) 一种轴向径向减震式旋转关节
CN108458678A (zh) 接触式感应探头装配结构及巡检机器人
CN108917547A (zh) 接触式感应探头装配结构及巡检机器人
CN206092397U (zh) 一种偏心转子补偿装置
CN105179477A (zh) 一种旋转调制轴向球面纯电磁磁轴承
CN208898278U (zh) 一种线缆防扭结构及云台
CN208813500U (zh) 一种无人机旋翼结构以及无人机飞行器
CN106956759B (zh) 一种仿鱼类水下机器人尾部驱动系统变刚度装置
CN209273428U (zh) 机器人
CN205752913U (zh) 一种可旋转连接装置
CN109253124A (zh) 一种具有良好密封性的液压油缸
CN205620121U (zh) 一种谐波减速器振动检测台轴向加载装置
CN211355868U (zh) 一种手术机器人用七自由度主操手
CN209273478U (zh) 拟人机器人的关节旋转限位机构
CN103075990A (zh) 一种发动机曲轴臂的轴向距离测量装置
CN108051206A (zh) 基于同步带传动机构的施加径向交变载荷的轴承试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