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74383U - 用于输油管道的降温装置及输油管道组件 - Google Patents

用于输油管道的降温装置及输油管道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74383U
CN208074383U CN201820278606.5U CN201820278606U CN208074383U CN 208074383 U CN208074383 U CN 208074383U CN 201820278606 U CN201820278606 U CN 201820278606U CN 208074383 U CN208074383 U CN 2080743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pipeline
cooling
oil
import
ex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27860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广智
闫博
赵林
张兴利
尹敬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27860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743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743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743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输油管道的降温装置及输油管道组件。降温装置包括:外壳,外壳具有内部腔体、与内部腔体连通的第一进出口和与内部腔体连通的第二进出口,外壳还具有与内部腔体连通的出气口;冷却部件,设置在外壳的内部腔体中,其中,至少一部分的输油管道位于内部腔体内,且输油管道的一端经第一进出口穿出,输油管道的第二端经第二进出口穿出,冷却部件用于对位于内部腔体内的输油管道进行冷却。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因原油温度过高导致输油管道损坏的问题。

Description

用于输油管道的降温装置及输油管道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井采油装置,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输油管道的降温装置及输油管道组件。
背景技术
在原油开采过程中,会遇到由于地层的原因,由地下开采的原油自身温度会达到70℃至80℃,甚至更高。上述温度超出了输油管线的温度承受范围,会对输油管线造成损害。严重时,会使输油管道变形或者破裂,造成输油线路故障,影响正常的采油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输油管道的降温装置及输油管道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因原油温度过高导致输油管道损坏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输油管道的降温装置,降温装置包括:外壳,外壳具有内部腔体、与内部腔体连通的第一进出口和与内部腔体连通的第二进出口,外壳还具有与内部腔体连通的出气口;冷却部件,设置在外壳的内部腔体中,其中,至少一部分的输油管道位于内部腔体内,且输油管道的一端经第一进出口穿出,输油管道的第二端经第二进出口穿出,冷却部件用于对位于内部腔体内的输油管道进行冷却。
进一步地,位于内部腔体内的输油管道包括至少两个直线管段和连接至少两个直线管段的弧形管段,冷却部件位于输油管道的底部。
进一步地,冷却部件包括:电机;风叶,与电机连接。
进一步地,冷却部件为换热管,换热管内设有用于冷却输油管道的冷却介质。
进一步地,外壳包括周向侧壁、与周向侧壁连接的底壁以及与底壁相对设置的顶部开口,底壁和周向侧壁围成内部腔体,顶部开口形成出气口,第一进出口和第二进出口均开设在周向侧壁上。
进一步地,第二进出口的高度尺寸大于等于第一进出口的高度尺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输油管道组件,输油管道组件包括输油管道和用于对输油管道进行冷却的降温装置,降温装置为上述的降温装置。
进一步地,输油管道的穿出第一进出口的一端设有第一控制阀。
进一步地,输油管道的穿出第二进出口的一端设有第二控制阀。
进一步地,输油管道为盘管。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由于设置了冷却部件,冷却部件可以对输油管道进行冷却,从而使输油管道中的原油在输送过程中降温,进而降低了高温原油对输油管道的损害。因此,通过上述设置,冷却部件有效对输油管道进行降温,从而冷却输油管道中的原油,减小因原油温度过高,对输油管道造成的损害。相对于现有技术中,未额外设置冷却装置,高温原油直接进入输油管道后,高温原油较长时间难以快速冷却,对输油管道损害严重而言,本申请中通过设置冷却部件,对输油管道进行冷却,从而起到对输油管道内的原油降温的作用,降低了高温原油对输油管道的损害,从而保护了输油管道,避免了输油管道的变形或破裂,保证了输油管道的正常输油工作。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输油管道组件结构示意图(其中,示出了降温装置)。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第一控制阀;2、电机;3、风叶;4、输油管道;5、外壳;6、第二控制阀;7、出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输油管道的降温装置。本实施例的降温装置包括外壳5和冷却部件。外壳5具有内部腔体、与内部腔体连通的第一进出口和与内部腔体连通的第二进出口,外壳5还具有与内部腔体连通的出气口7;冷却部件设置在外壳5的内部腔体内,其中,至少一部分的输油管道4位于内部腔体内,且输油管道4的一端经第一进出口穿出,输油管道4的第二端经第二进出口穿出,冷却部件用于对位于内部腔体内的输油管道4进行冷却。
在本申请中,由于设置了冷却部件,冷却部件可以对输油管道4进行冷却,从而使输油管道4中的原油在输送过程中降温,进而降低了高温原油对输油管道4的损害。因此,通过上述设置,冷却部件有效对输油管道4进行降温,从而冷却输油管道4中的原油,减小因原油温度过高,对输油管道4造成的损害。相对于现有技术中,未额外设置冷却装置,高温原油直接进入输油管道4后,高温原油较长时间难以快速冷却,对输油管道4损害严重而言,本申请中通过设置冷却部件,对输油管道4进行冷却,从而起到对输油管道4内的原油降温的作用,降低了高温原油对输油管道4的损害,从而保护了输油管道4,避免了输油管道4的变形或破裂,保证了输油管道4的正常输油工作。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位于内部腔体内的输油管道4包括至少两个直线管段和连接至少两个直线管段的弧形管段,冷却部件位于输油管道4的底部。
具体地,输油管道4在外壳5内的部分为沿外壳5的轴线方向延伸,冷却部件位于输油管道4的底部,对输油管道4进行冷却降温。输油管道4被冷却时,与外壳5内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由于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外壳5的腔体底部的空气被加热后,在内部腔体内部上升,由出气口7排出,使得空气能够循环,将热空气排出,使热量不断被排出,保证了冷却部件的冷却效果。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冷却部件包括电机2和风叶3。风叶3与电机2连接。
在本申请中,电机2给风叶3提供动力。风叶3设置在外壳5的内部腔体的底部,电机2给风叶3通电后,风叶3旋转使空气流通加速,加快了输油管道4与空气的热交换,提高了输油管道4的散热效率。
当然了,在本实用新型未示出的替代实施例中,冷却部件也可为散热翅片,散热翅片均布在输油管道4上,也可起到加快热量交换,提高冷却效率的作用。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外壳5包括周向侧壁、与周向侧壁连接的底壁以及与底壁相对设置的顶部开口,底壁和周向侧壁围成内部腔体,顶部开口形成出气口7,第一进出口和第二进出口均开设在周向侧壁上。
进一步地,第二进出口的高度尺寸大于等于第一进出口的高度尺寸。
优选地,本申请中的输油管道4中的原油的输送方向为由第一进出口进入,由第二进出口流出。由于将冷却部件设置在外壳5的内部腔体的底部,从而使原油刚进入输油管道4时,冷却部件即可起到降温作用,进而从原油输送的源头开始对输油管道4进行冷却降温,随着原油在输油管道4内的流通,原油的温度越来越低,对输油管道4的损害越来越低,实现了对输油管道4的保护作用,避免了高温对输油管道4造成的损害。
进一步地,外壳5包括周向侧壁和与周向侧壁连接的底壁,将冷却部件设置在底壁上,保证了冷却部件可以稳定设置,方便固定。且冷却部件在外壳5的内部腔体的底部对输油管道4降温,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使热空气由出气口7流出,加快了输油管道4与空气的热交换,保证了冷却部件的冷却效果,实现了降温的目的。
因此,本申请中的原油是在外壳5的竖直方向上低进高出,在原油进入输油管道4时即进行冷却,冷却后的原油在流通过程中减小了对输油管道4的损害,保证了原油输送工作的正常进行。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输油管道组件,输油管道组件包括输油管道4和用于对输油管道4进行冷却的降温装置,降温装置为上述的降温装置。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输油管道4上设置上述的降温装置,能快速的对输油管道4和输油管道4内的原油进行降温,保证输油管道4的正常使用,避免因为高温对输油管道造成损害。因此,具有上述降温装置的输油管道组件也具有上述优点。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输油管道4的穿出第一进出口的一端设有第一控制阀1。
进一步地,输油管道4的穿出第二进出口的一端设有第二控制阀6。
具体地,第一控制阀1控制原油的输入,第二控制阀6控制原油的输出。通过上述设置,第一控制阀1和第二控制阀6控制原油在输油管道4内,由第一进出口处流向第二进出口处,实现了原油由外壳5的底部向上流动,从而使原油在进入输油管道4后,可以被冷却部件降温散热。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输油管道4为盘管。
具体地,本申请中的输油管道4为沿外壳5的内部腔体的轴线方向延伸的盘管。输油管道4在竖直方向上延伸,使原油在输送过程中实现降温冷却的目的。优选地,为了便于输油管道4的铺设,本申请中的第一进出口与第二进出口在外壳5的周向侧壁上相对设置。
当然了,在本实用新型未示出的替代实施例中,输油管道4也可为沿外壳5的内部腔体的径向延伸的盘管结构。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
本申请中的冷却部件为换热管,换热管内设有用于冷却输油管道4的冷却介质。
具体地,换热管敷设在输油管道4的外部,换热管内设有冷却介质。原油在输油管道4内输送过程中,高温原油使输油管道4发热,发热的输油管道4与冷却介质进行换热,达到降温的目的。优选地,冷却介质可以是水。当然,在本实用新型未示出的替代实施例中,冷却介质也可以是其他物质,只要能够对输油管道4起到冷却降温的作用即可。
本实施例二的其他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
在输油井内设置输油管道组件,输油管道组件包括输油管道4和用于对输油管道4降温的降温装置。降温装置包括外壳5和设置在外壳5内的冷却部件,输油管道4由外壳5上的第一进出口输入,由第二进出口输出。在外壳5的轴向上,第一进出口的位置低于第二进出口的位置。冷却部件设置在外壳5的底壁上,靠近外壳5上的第一进出口,从而使原油在输入输油管道4时,高温原油使输油管道4温度升高,此时冷却部件对输油管道4进行冷却。
当冷却部件为风叶3和电机2时,电机2驱动风叶3转动,电机2的电能转化为风叶3的机械能。风叶3的转动加快了输油管道4与空气之间的热交换,提高了冷却效率。由于冷却部件设置在输油管道4的底部,与输油管道4热交换后的热空气上升,由外壳5顶部的出气口7输出,促进了空气的循环,进一步加快了冷却速度,提高了冷却效率。当冷却部件为敷设在输油管道4外部的换热管时,换热管内设有冷却介质。原油在输油管道4内输送过程中,高温原油使输油管道4发热,发热的输油管道4与冷却介质进行换热,达到降温的目的。
通过上述设置,冷却部件实现了对输油管道4的冷却,降低了原油在输送过程中的温度,避免了输油管道4因原油温度过高导致变形或破裂,保证了输油工作的顺利进行,减少了因输油管道4受损导致的维修和停产,提高了工作效率。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输油管道的降温装置及输油管道组件,降温装置包括外壳和冷却部件。外壳具有内部腔体、与内部腔体连通的第一进出口和与内部腔体连通的第二进出口,外壳还具有与内部腔体连通的出气口;冷却部件设置在外壳的腔体内,其中,至少一部分的输油管道位于内部腔体内,且输油管道的一端经第一进出口穿出,输油管道的第二端经第二进出口穿出,冷却部件用于对位于内部腔体内的输油管道进行冷却。由于设置了冷却部件,冷却部件可以对输油管道进行冷却,从而使输油管道中的原油在输送过程中降温,进而降低了高温原油对输油管道的损害。因此,通过上述设置,冷却部件有效对输油管道进行降温,从而冷却输油管道中的原油,减小因原油温度过高,对输油管道造成的损害。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高温原油直接进入输油管道,对输油管道损害严重而言,本申请中通过设置冷却部件,对输油管道进行冷却,从而起到对输油管道内的原油降温,降低了高温原油对输油管道的损害,从而保护了输油管道,避免了输油管道的变形或破裂,保证了输油管道的正常输油工作。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输油管道的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装置包括:
外壳(5),所述外壳(5)具有内部腔体、与所述内部腔体连通的第一进出口和与所述内部腔体连通的第二进出口,所述外壳(5)还具有与所述内部腔体连通的出气口(7);
冷却部件,设置在所述外壳(5)的内部腔体中,其中,至少一部分的输油管道(4)位于所述内部腔体内,且所述输油管道(4)的一端经所述第一进出口穿出,所述输油管道(4)的第二端经所述第二进出口穿出,所述冷却部件用于对位于所述内部腔体内的所述输油管道(4)进行冷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内部腔体内的所述输油管道(4)包括至少两个直线管段和连接所述至少两个直线管段的弧形管段,所述冷却部件位于所述输油管道(4)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部件包括:
电机(2);
风叶(3),与所述电机(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部件为换热管,所述换热管内设有用于冷却所述输油管道(4)的冷却介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5)包括周向侧壁、与所述周向侧壁连接的底壁以及与所述底壁相对设置的顶部开口,所述底壁和所述周向侧壁围成所述内部腔体,所述顶部开口形成所述出气口(7),所述第一进出口和所述第二进出口均开设在所述周向侧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出口的高度尺寸大于等于所述第一进出口的高度尺寸。
7.一种输油管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油管道组件包括输油管道(4)和用于对所述输油管道(4)进行冷却的降温装置,所述降温装置为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降温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输油管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油管道(4)的穿出所述第一进出口的一端设有第一控制阀(1)。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输油管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油管道(4)的穿出所述第二进出口的一端设有第二控制阀(6)。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输油管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油管道(4)为盘管。
CN201820278606.5U 2018-02-27 2018-02-27 用于输油管道的降温装置及输油管道组件 Active CN2080743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78606.5U CN208074383U (zh) 2018-02-27 2018-02-27 用于输油管道的降温装置及输油管道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78606.5U CN208074383U (zh) 2018-02-27 2018-02-27 用于输油管道的降温装置及输油管道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74383U true CN208074383U (zh) 2018-11-09

Family

ID=640383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278606.5U Active CN208074383U (zh) 2018-02-27 2018-02-27 用于输油管道的降温装置及输油管道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7438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96379A (zh) * 2021-07-09 2023-01-1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Cn) 一种钻井用井下预降温循环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96379A (zh) * 2021-07-09 2023-01-1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Cn) 一种钻井用井下预降温循环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074383U (zh) 用于输油管道的降温装置及输油管道组件
CN107750116A (zh) 大功率快速充电设备
CN204794508U (zh) 一种带有冷却结构的马达
CN207947366U (zh) 一种电池散热装置、车辆及储能系统
CN208166980U (zh) 一种白酒冷却装置
CN102158013A (zh) 风力发电机定子绕组的强迫循环蒸发冷却装置
CN104979936A (zh) 一种带有冷却结构的马达
CN205945408U (zh) 一种发电机用热管冷却器
CN108495532A (zh) 一种可调节的机电设备的散热装置
CN204085753U (zh) 发动机的台架试验系统
CN206820584U (zh) 一种电机机壳及电机
CN206180040U (zh) 一种动力电池液冷系统
CN104214953A (zh) 一种用于热泵热水器的水箱
CN204924013U (zh) 可拆洗高效换热器
CN207894100U (zh) 一种高效的工业冷水机
CN103437964B (zh) 风力发电机组机舱冷却用换热器
CN203907803U (zh) 窗式空调器
CN208671369U (zh) 相变热水器
CN207665400U (zh) 大功率快速充电设备
CN208872134U (zh) 一种具有高效散热性能的冷凝设备
CN207981120U (zh) 一种新型反应釜升降温调节控制系统
CN206113084U (zh) 一种内置盘管氟循环换热采暖水箱
CN102980332B (zh) 热回收式壳管式冷凝器
CN205984549U (zh) 一种冷热交换的组合变压器
CN207235331U (zh) 大功率充电桩的一体式水冷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