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73676U - 高效风力发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高效风力发电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073676U CN208073676U CN201820390407.3U CN201820390407U CN208073676U CN 208073676 U CN208073676 U CN 208073676U CN 201820390407 U CN201820390407 U CN 201820390407U CN 208073676 U CN208073676 U CN 20807367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lades
- mounting base
- primary blades
- generating system
- back blade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高效风力发电系统,其包括:机架;机舱,安装于机架的顶端;发电机,安装于机舱内;基座,与机舱的一端枢接并与发电机传动连接;以及多个叶片,每一叶片均包括安装座、主叶片、副叶片以及驱动装置,每一安装座与基座连接,每一主叶片的一端与安装座固定连接,每一主叶片的另一端沿着安装座的轴向向远离安装座的方向延伸设置,每一副叶片的一侧与一主叶片的一侧枢接,每一副叶片的一端与安装座滑动连接,每一副叶片的另一端沿着安装座的轴向向远离安装座的方向延伸设置,每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一副叶片相对对应的主叶片转动,以使得每一副叶片与对应的主叶片相互叠合或者展开。如此,有利于提高该高效风力发电系统的发电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力发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效风力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风力发电系统是利用风驱动风轮转动,以带动与风轮传动连接的发电机工作,从而将风能转换为电能。
然而,自然环境中的风的大小是变化的、不稳定的,风力发电系统的风轮的叶片的表面积是固定的,这就使得风力发电系统的风轮在自然风较大的情况下其转速比较大,在自然风较小的情况下其转速比较小,这样就会导致风力发电系统的风轮转速得不到保障,进而导致风力发电系统发电效率得不到保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高效风力发电系统,旨在提高风力发电系统的发电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效风力发电系统,其包括:
机架,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
机舱,安装于所述机架的顶端;
发电机,安装于所述机舱内部;
基座,与所述机舱沿其轴向的一端枢接并与所述发电机传动连接;以及,
多个叶片,每一所述叶片均包括安装座、主叶片、副叶片以及驱动装置,每一所述安装座与所述基座连接,每一所述主叶片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座固定连接,每一所述主叶片的另一端沿着所述安装座的轴向向远离所述安装座的方向延伸设置,每一所述副叶片的一侧与一所述主叶片的一侧枢接,每一所述副叶片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座滑动连接,每一所述副叶片的另一端沿着所述安装座的轴向向远离所述安装座的方向延伸设置,每一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一所述副叶片相对对应的主叶片转动,以使得每一所述副叶片与对应的主叶片相互叠合或者展开。
优选地,每一所述安装座面对对应副叶片的表面凹设有呈弧形设置的滑槽;每一所述副叶片设有伸入所述滑槽中并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的滑块。
优选地,每一所述滑槽包括邻近对应副叶片设置的第一段以及与所述第一段连通并位于所述第一段远离对应副叶片一侧的第二段,并且所述第一段沿对应安装座的径向宽度小于所述第二段沿对应安装座的径向宽度;
每一所述滑块包括与对应副叶片连接的连接段以及自所述连接段远离对应副叶片的一端侧向凸出的限位段,所述连接段伸入所述第一段中并与所述第一段间隙配合,所述限位段安装于所述第二段中并与所述第二段间隙配合。
优选地,每一所述主叶片沿其厚度方向凹设,以形成呈内凹设置的第一迎风面和呈外凸设置的第一背风面;
每一所述副叶片沿其厚度方向凹设,以形成呈内凹设置的第二迎风面和呈外凸设置的第二背风面;
每一所述副叶片与对应主叶片叠合时,每一所述副叶片的第二迎风面与对应主叶片的第一迎风面相对设置。
优选地,每一所述主叶片的第一迎风面凸设有第一肋板;
每一所述副叶片的第二迎风面凸设有第二肋板;
每一所述副叶片与对应主叶片叠合时,每一所述第一肋板远离对应主叶片的一侧与对应副叶片抵接,每一所述第二肋板远离对应副叶片的一侧与对应主叶片抵接。
优选地,每一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安装于一所述主叶片上的电机、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的主动齿轮、以及安装于一所述副叶片上的从动齿轮,每一所述主动齿轮与一所述从动齿轮啮合。
优选地,所述高效风力发电系统还包括风速检测装置,所述风速检测装置用于检测风速的大小;
所述高效风力发电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风速检测装置以及每一所述驱动装置电性连接,并且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风速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控制每一所述驱动装置工作。
优选地,每一所述主叶片和每一所述副叶片均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并且每一所述主叶片上均设置有电磁铁;
所述控制器还与每一所述电磁铁电性连接,并且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风速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控制每一所述电磁铁工作,以使得每一所述电磁铁磁性吸附盖合对应主叶片的副叶片。
优选地,每一所述安装座均与所述基座枢接;
所述高效风力发电系统还包括多个转动装置,每一所述转动装置均固定安装于所述基座内并与一所述安装座固定连接;
所述高效风力发电系统还包括风向检测装置;
所述控制器还分别与所述风向检测装置以及多个所述转动装置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风向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控制每一所述转动装置工作。
优选地,所述机架包括与所述机舱连接的第一支撑段、套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段外的第二支撑段以及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支撑段伸出或者缩入所述第二支撑段中;
所述控制器还与所述驱动机构电性连接,并且所述控制器还根据所述风力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驱动机构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将每一所述叶片分设成安装座、主叶片、副叶片以及驱动装置,每一所述安装座与所述高效风力发电系统的基座连接,每一所述主叶片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座固定连接,每一所述主叶片的另一端沿着所述安装座的轴向向远离所述安装座的方向延伸设置,每一所述副叶片的一侧与一所述主叶片的一侧枢接,每一所述副叶片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座滑动连接,每一所述副叶片的另一端沿着所述安装座的轴向向远离所述安装座的方向延伸设置,每一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一所述副叶片相对对应的主叶片转动,以使得每一所述副叶片与对应的主叶片相互叠合或者展开。如此设置,可以根据所述高效风力发电系统所处环境中风的大小来调节每一所述副叶片与对应主叶片之间的夹角,以确保每一所述叶片受到足够大的风力作用,从而保证了所述高效风力发电系统时刻处于高效的发电状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风力发电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叶片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叶片的俯视图;
图4为图2中局部A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1中叶片的另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6为图2中局部B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 名称 | 标号 | 名称 |
100 | 高效风力发电系统 | 531a | 连接段 |
10 | 机架 | 531b | 限位段 |
20 | 机舱 | 521 | 第一迎风面 |
30 | 发电机 | 522 | 第一背风面 |
40 | 基座 | 532 | 第二迎风面 |
50 | 叶片 | 533 | 第二背风面 |
51 | 安装座 | 523 | 第一肋板 |
52 | 主叶片 | 534 | 第二肋板 |
53 | 副叶片 | 541 | 电机 |
54 | 驱动装置 | 542 | 主动齿轮 |
511 | 滑槽 | 543 | 从动齿轮 |
531 | 滑块 | 11 | 第一支撑段 |
511a | 第一段 | 12 | 第二支撑段 |
511b | 第二段 |
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此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为了提高风力发电系统的发电效率,以使得风力发电系统在不同风速下均能够保持发电效率,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高效风力发电系统,请参照图1,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高效风力发电系统100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高效风力发电系统100包括机架10、机舱20、发电机30、基座40以及多个叶片50;其中,所述机架10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机舱20安装于所述机架10的顶端,所述发电机30安装于所述机舱20内部,所述基座40与所述机舱20沿其轴向的一端枢接并与所述发电机30传动连接,每一所述叶片50的一端与所述基座40连接,每一所述叶片50的另一端沿着所述基座40的径向延伸设置。
请一并参照图2和图6,每一所述叶片50均包括安装座51、主叶片52、副叶片53以及驱动装置54,每一所述安装座51与所述基座40连接,每一所述主叶片52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座51固定连接,每一所述主叶片52的另一端沿着所述安装座51的轴向向远离所述安装座51的方向延伸设置,每一所述副叶片53的一侧与一所述主叶片52的一侧枢接,每一所述副叶片53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座51滑动连接,每一所述副叶片53的另一端沿着所述安装座51的轴向向远离所述安装座51的方向延伸设置,每一所述驱动装置54用于驱动一所述副叶片53相对对应的主叶片52转动,以使得每一所述副叶片53与对应的主叶片52相互叠合或者展开。
应当说的是,所述高效风力发电系统100处于大自然中时,其需要面对各种风速不同的条件,当所述高效风力发电系统100处于风速较小的情况下,此时,每一所述叶片50受到的风力的作用比较小,为了保证每一所述叶片50受到的作用力足够大,可以通过每一所述驱动装置54驱动对应的副叶片53相对对应的主叶片52转动,以使得每一所述副叶片53对应的主叶片52展开,并且每一所述副叶片53和对应主叶片52展开后呈一夹角设置,该夹角的范围是0°到180°,该夹角具体可以是30°、45°、60°、75°、90°、105°、120°、135°、150°、165°、180°等等,在此就不一一列举。如此设置,就有效地增大了每一所述叶片50与自然风接触的面积,从而使得每一所述叶片50能够捕捉到更多的风,进而使得所述叶片50能够保持较高的转速,进而有利于保证所述风力发电系统的发电效率。
当所述高效风力发电系统100处于风速较大的情况下,每一所述叶片50会受到较大的风力的作用,为了避免每一所述叶片50被损坏,此时,可以通过每一所述驱动装置54驱动对应的副叶片53相对对应的主叶片52转动,以使得每一所述副叶片53与对应的主叶片52叠合在一块,这就增大了每一所述叶片50的厚度,从而提高了每一所述叶片50的强度,进而提高了每一所述叶片50抵抗强风或者台风的能力,降低了每一所述叶片50被损坏的风险。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高效风力发电系统100通常还会设置增速箱,所述增速箱安装于所述机舱20内,其用于将所述基座40和所述发电机30传动连接。由于所述增速箱能够将所述基座40的转动速度增加后再传递至所述发电机30,这样就有利于提高所述发电机30的发电效率,进而也就有利于所述高效风力发电系统100的发电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将每一所述叶片50分设成安装座51、主叶片52、副叶片53以及驱动装置54,每一所述安装座51与所述高效风力发电系统100的基座40连接,每一所述主叶片52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座51固定连接,每一所述主叶片52的另一端沿着所述安装座51的轴向向远离所述安装座51的方向延伸设置,每一所述副叶片53的一侧与一所述主叶片52的一侧枢接,每一所述副叶片53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座51滑动连接,每一所述副叶片53的另一端沿着所述安装座51的轴向向远离所述安装座51的方向延伸设置,每一所述驱动装置54用于驱动一所述副叶片53相对对应的主叶片52转动,以使得每一所述副叶片53与对应的主叶片52相互叠合或者展开。如此设置,可以根据所述高效风力发电系统100所处环境中风的大小来调节每一所述副叶片53与对应主叶片52之间的夹角,以确保每一所述叶片50受到足够大的风力作用,从而保证了所述高效风力发电系统100时刻处于高效的发电状态。
为了保证每一所述副叶片53能够更好的相对对应的主叶片52住转动,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请一并参照图3和图4,每一所述安装座51面对对应副叶片53的表面凹设有呈弧形设置的滑槽511;每一所述副叶片53设有伸入所述滑槽511中并与所述滑槽511滑动连接的滑块531。由于每一所述滑块531与每一所述滑槽511是滑动连接的,这就使得每一所述滑块531在每一所述副叶片53相对对应的主叶片52转动时可以起到导引的作用,从而使得每一所述副叶片53能够更顺畅的相对对应的主叶片52转动。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滑槽511其对应的圆心角可以是0~360°之间任意角度,在此对所述滑槽511对应的圆心角不做具体的限定。
进一步地,每一所述滑槽511包括邻近对应副叶片53设置的第一段511a以及与所述第一段511a连通并位于所述第一段511a远离对应副叶片53一侧的第二段511b,并且所述第一段511a沿对应安装座51的径向宽度小于所述第二段511b沿对应安装座51的径向宽度;每一所述滑块531包括与对应副叶片53连接的连接段531a以及自所述连接段531a远离对应副叶片53的一端侧向凸出的限位段531b,所述连接段531a伸入所述第一段511a中并与所述第一段511a间隙配合,所述限位段531b安装于所述第二段511b中并与所述第二段511b间隙配合。如此设置,使得每一所述滑块531和对应的滑槽511除了具有导向的作用外,每一所述滑块531还能够将每一所述副叶片53与对应的安装座51连接,这样就每一所述副叶片53在所述安装座51的轴向被限位,从而保证了每一所述副叶片53与对应的主叶片52之间的相对位置一直保持稳定状态,进而有利于提高每一所述叶片50抵抗强风的能力。
为了提高所述高效风力发电系统100的发电效率,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5,每一所述主叶片52沿其厚度方向凹设,以形成呈内凹设置的第一迎风面521和呈外凸设置的第一背风面522;每一所述副叶片53沿其厚度方向凹设,以形成呈内凹设置的第二迎风面532和呈外凸设置的第二背风533面;每一所述副叶片53与对应主叶片52叠合时,每一所述副叶片53的第二迎风面532与对应主叶片52的第一迎风面521相对设置。
当所述高效风力发电系统100所处的环境中的风速较小时,每一所述副叶片53可以在对应的驱动装置54的驱动下相对对应的主叶片52转动,并且当每一所述副叶片53与对应的主叶片52呈一定夹角时,每一所述副叶片53的第二迎风面532与对应的主叶片52的第一迎风面521拼接形成弧形面,这样不仅增大了每一所述叶片50与风接触的面积,同时还提高了每一所述叶片50的兜风能力,从而保证了每一所述叶片50在风速较小时也能够受到比较大的风的作用,进而保证所述基座40的转速,也即保证了所述发电机30的发电效率。
当所述高效风力发电系统100所处的环境中的风速较大时,每一所述副叶片53可以在对应的驱动装置54的驱动下相对对应的主叶片52转动,并且当每一所述副叶片53与对应的主叶片52叠合时,每一所述主叶片52的第一背风面522和对应的副叶片53的第二背风533面均显露于外,由于每一所述第一背风面522和每一所述第二背风533面均为凸型弧面设置,这就使得风吹至所述第一背风面522或者所述第二背风533面上时,风对所述第一背风面522或者所述第二背风533面的作用力会得到削弱,进而避免了因风速过大而导致每一所述叶片50受损的问题出现。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6,每一所述主叶片52的第一迎风面521凸设有第一肋板523;每一所述副叶片53的第二迎风面532凸设有第二肋板534;每一所述副叶片53与对应主叶片52叠合时,每一所述第一肋板523远离对应主叶片52的一侧与对应副叶片53抵接,每一所述第二肋板534远离对应副叶片53的一侧与对应主叶片52抵接。如此设置,一方面增强了每一所述主叶片52以及每一所述副叶片53的强度,避免了每一所述叶片50在风速较大的情况下受损的问题出现;另一方面还增强了每一所述主叶片52以及每一所述副叶片53的兜风能力,从而保证了每一所述叶片50在风速较小的情况下仍能够保持一定的速度转动,这样就保证了所述高效风力发电系统100的发电效率。
应当说的是,每一所述主叶片52与对应副叶片53枢接的方式有很多种,例如每一所述主叶片52与对应副叶片53之间通过转轴和轴套枢接;再如每一所述主叶片52与对应副叶片53之间通过合页枢接;当然,每一所述主叶片52与对应副叶片53之间还可以通过其他结构或者结构件枢接,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驱动装置54的种类有很多种,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6,每一所述驱动装置54包括电机541、主动齿轮542以及从动齿轮543,具体的,每一所述电机541固定安装于一主叶片52上,每一所述主动齿轮542与一所述电机541的输出轴连接,每一所述从动齿轮543安装于一所述副叶片53上并与该副叶片53固定连接,每一所述从动齿轮543还与一所述主动齿轮542啮合。当每一所述电机541驱动与其输出轴连接的主动齿轮542转动时,所述主动齿轮542会带动与其啮合的从动齿轮543转动,这样就能够驱动每一所述副叶片53相对对应的主叶片52转动。
显然,所述驱动装置54还可以是其他组件,例如所述驱动装置54是由齿轮、链条以及电机541组合形成,再如所述驱动装置54由齿轮、电机541以及螺杆组合形成,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为了更智能的控制每一所述副叶片53与对应的主叶片52相互叠合或者展开,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高效风力发电系统100还包括风速检测装置,所述风速检测装置用于检测风速的大小;所述高效风力发电系统100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风速检测装置以及每一所述驱动装置54电性连接,并且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风速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控制每一所述驱动装置54工作。
具体的,当所述风速检测装置检测到实时风速低于预设风速时,所述控制器在接收到所述风速检测装置的检测电信号后,控制每一所述驱动装置54工作,以驱动每一所述副叶片53相对对应的主叶片52转动,以使得每一所述副叶片53和对应的主叶片52展开,从而增大每一所述叶片50与风接触的面积。当所述风速检测装置检测到实时风速等于或者高于预设风速时,所述控制器在接收到所述风速检测装置的检测电信号后,控制每一所述驱动装置54工作,以驱动每一所述副叶片53相对对应的主叶片52转动,以使得每一所述副叶片53和对应的主叶片52叠合,从而小每一所述叶片50与风接触的面积。
为了使每一所述副叶片53与对应主叶片52之间叠合的更加牢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每一所述主叶片52和每一所述副叶片53均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并且每一所述主叶片52上均设置有电磁铁;所述控制器还与每一所述电磁铁电性连接,并且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风速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控制每一所述电磁铁工作,以使得每一所述电磁铁磁性吸附盖合对应主叶片52的副叶片53。
具体的,当所述风速检测装置检测到实时风速大于预设风速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每一所述驱动装置54工作,以使得每一所述副业片相对对应的主叶片52转动,以将每一所述主叶片52叠合,此时,所述控制器还控制每一所述电磁铁工作,以磁性吸附对应的副叶片53,这样就使得每一所述主叶片52与每一所述副叶片53之间连接的更加牢固,进而提高了每一所述叶片50抵抗强风的能力。当所述风速检测装置检测到实时风速小于预设风速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每一所述电磁铁停止工作,这样就降低了能耗。
为了提高每一所述叶片50的捕风能力,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安装座51均与所述基座40枢接;所述高效风力发电系统100还包括多个转动装置,每一所述转动装置均固定安装于所述基座40内并与一所述安装座51固定连接;所述高效风力发电系统100还包括风向检测装置;所述控制器还分别与所述风向检测装置以及多个所述转动装置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风向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控制每一所述转动装置工作。如此设置,有利于保证每一所述叶片50的迎风面与风流动方向的夹角,这样就保证风作用于每一所述叶片50上的作用力的大小,从而有利于保证每一所述叶片50转动的速度,进而有利于保证所述高效风力发电系统100的发电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当风速比较大时,还可以将每一所述叶片50的迎风面与风的流动方向之间的夹角减小,这样就能够减小风作用于每一所述叶片50上的作用力,进而有效地避免了每一所述叶片50不会被风吹断。
应当说的是,所述转动装置的种类有很多种,其可以是电机541,也可以是电机541和螺杆组件,还可以是电机541和齿轮组件,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为了避免所述风力发电系统在风速较大的情况下被损坏,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请参照1,所述机架10包括与所述安装主轴连接的第一支撑段11、套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段11外的第二支撑段12以及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支撑段11伸出或者缩入所述第二支撑段12中;所述控制器还与所述驱动机构电性连接,并且所述控制器还根据所述风力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驱动机构工作。
具体的,在风速较大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机构工作,以将所述第一支撑段11全部或者部分回缩至所述第二支撑段12内,这样就避免了因风速过大而导致所述机架10被折弯的问题出现;在风速较小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机构工作,以将所述第一支撑段11全部或者部分伸出所述第二支撑段12设置,这样就使得所述风轮离地面或者建筑物较远,而高空的空气流速通常要离地面或者建筑物较低位置的空气流速,这样还能够保证所述风力发电系统的发电效率。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对所述风力发电系统进行维修时,只需控制所述驱动机构工作,以将所述机架10的第一支撑段11缩入所述第二支撑段12中即可,这样就使得整个所述机架10的高度降低了,进而便于对所述风力发电系统进行维修,同时将所述机架10分段设置,还便于所述机架10的生产、运输、安装等。
此外,所述驱动机构由齿轮以及电机541组成或者由螺杆和电机541组成等等,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高效风力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
机舱,安装于所述机架的顶端;
发电机,安装于所述机舱内;
基座,与所述机舱沿其轴向的一端枢接并与所述发电机传动连接;以及,
多个叶片,每一所述叶片均包括安装座、主叶片、副叶片以及驱动装置,每一所述安装座与所述基座连接,每一所述主叶片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座固定连接,每一所述主叶片的另一端沿着所述安装座的轴向向远离所述安装座的方向延伸设置,每一所述副叶片的一侧与一所述主叶片的一侧枢接,每一所述副叶片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座滑动连接,每一所述副叶片的另一端沿着所述安装座的轴向向远离所述安装座的方向延伸设置,每一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对应的副叶片相对对应的主叶片转动,以使得每一所述副叶片与对应的主叶片相互叠合或者展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风力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安装座面对对应副叶片的表面凹设有呈弧形设置的滑槽;
每一所述副叶片设有伸入所述滑槽中并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的滑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风力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滑槽包括邻近对应副叶片设置的第一段以及与所述第一段连通并位于所述第一段远离对应副叶片一侧的第二段,并且所述第一段沿对应安装座的径向宽度小于所述第二段沿对应安装座的径向宽度;
每一所述滑块包括与对应副叶片连接的连接段以及自所述连接段远离对应副叶片的一端侧向凸出的限位段,所述连接段伸入所述第一段中并与所述第一段间隙配合,所述限位段安装于所述第二段中并与所述第二段间隙配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风力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主叶片沿其厚度方向凹设,以形成呈内凹设置的第一迎风面和呈外凸设置的第一背风面;
每一所述副叶片沿其厚度方向凹设,以形成呈内凹设置的第二迎风面和呈外凸设置的第二背风面;
每一所述副叶片与对应主叶片叠合时,每一所述副叶片的第二迎风面与对应主叶片的第一迎风面相对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效风力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主叶片的第一迎风面凸设有第一肋板;
每一所述副叶片的第二迎风面凸设有第二肋板;
每一所述副叶片与对应主叶片叠合时,每一所述第一肋板远离对应主叶片的一侧与对应副叶片抵接,每一所述第二肋板远离对应副叶片的一侧与对应主叶片抵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风力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安装于一所述主叶片上的电机、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的主动齿轮、以及安装于一所述副叶片上的从动齿轮,每一所述主动齿轮与一所述从动齿轮啮合。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高效风力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风力发电系统还包括风速检测装置,所述风速检测装置用于检测风速的大小;
所述高效风力发电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风速检测装置以及每一所述驱动装置电性连接,并且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风速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控制每一所述驱动装置工作。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效风力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主叶片和每一所述副叶片均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并且每一所述主叶片上均设置有电磁铁;
所述控制器还与每一所述电磁铁电性连接,并且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风速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控制每一所述电磁铁工作,以使得每一所述电磁铁磁性吸附盖合对应主叶片的副叶片。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效风力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安装座均与所述基座枢接;
所述高效风力发电系统还包括多个转动装置,每一所述转动装置均固定安装于所述基座内并与一所述安装座固定连接;
所述高效风力发电系统还包括风向检测装置;
所述控制器还分别与所述风向检测装置以及多个所述转动装置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风向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控制每一所述转动装置工作。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效风力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包括与所述机舱连接的第一支撑段、套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段外的第二支撑段以及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支撑段伸出或者缩入所述第二支撑段中;
所述控制器还与所述驱动机构电性连接,并且所述控制器还根据所述风力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驱动机构工作。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390407.3U CN208073676U (zh) | 2018-03-21 | 2018-03-21 | 高效风力发电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390407.3U CN208073676U (zh) | 2018-03-21 | 2018-03-21 | 高效风力发电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073676U true CN208073676U (zh) | 2018-11-09 |
Family
ID=640476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0390407.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073676U (zh) | 2018-03-21 | 2018-03-21 | 高效风力发电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073676U (zh) |
-
2018
- 2018-03-21 CN CN201820390407.3U patent/CN208073676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A2788909C (en) | Wind power generating apparatus and wind blade structure | |
KR20160073981A (ko) | 풍력발전장치 | |
EP2212550A1 (en) | Vertical-axis wind-powered electric power generator with photovoltaic cogeneration | |
WO2023155421A1 (zh) | 漂浮式风机基础、漂浮式风机、抗台方法和风力发电方法 | |
CN106921340B (zh) | 能风力发电的光伏板阵 | |
KR101128113B1 (ko) | 풍력 발전 장치 | |
CN208073676U (zh) | 高效风力发电系统 | |
CN208089465U (zh) | 风力发电系统 | |
KR101511898B1 (ko) | 가변날개가 구비된 풍차 | |
CN202722354U (zh) | 一种带多棱反光镜的风力旋转驱鸟器装置 | |
CN207158489U (zh) | 一种电力电缆管道铺设装置 | |
CN215259517U (zh) | 一种太阳能风能一体照明灯 | |
CN2793360Y (zh) | 风动机 | |
CN206658177U (zh) | 能风力发电的光伏板阵 | |
KR101948064B1 (ko) | 풍력발전기용 날개 | |
CN113566926A (zh) | 一种水库防汛用水位测量装置 | |
CN103726991B (zh) | 行星式增速风轮立轴风力发电机 | |
CN2906121Y (zh) | 一种风动机 | |
CN2818836Y (zh) | 小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 | |
CN207118533U (zh) | 电力线路驱鸟装置 | |
CA2158491A1 (en) | Vertical axis wind turbine | |
JP3098761U (ja) | 垂直軸型風力発電用風車 | |
CN205841095U (zh) | 一种弧形垂直轴风力发电机装置 | |
CN112228287B (zh) | 一种具有可折叠式叶片的抗台风海洋风力发电平台 | |
CN103726994B (zh) | 一种有效抵御强风袭击的风力发电机用偏航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109 Termination date: 20190321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