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69918U - 一种便携式折叠自行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式折叠自行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69918U
CN208069918U CN201721867036.5U CN201721867036U CN208069918U CN 208069918 U CN208069918 U CN 208069918U CN 201721867036 U CN201721867036 U CN 201721867036U CN 208069918 U CN208069918 U CN 2080699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handlebar
front fork
vehicle frame
portable fo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86703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建鹏
罗德军
刘雨
葛晶香
叶子仪
戴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h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Jiangh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h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Jiangh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72186703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699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699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6991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折叠自行车。所述便携式折叠自行车,包括车架、车把安装杆、车座安装杆、前叉套、前叉转轴、后轮安装架、套筒和支撑杆组件,车把安装杆的一端与前叉转轴铰接,车把安装杆可拆卸安装在车架上的一侧壁上,车座安装杆的一端与前叉转轴铰接,前叉套可转动套设在前叉转轴上,前叉套铰接在车架的侧壁上,且前叉套以垂直于车架所在平面的方向转动,套筒和车把安装杆相对间隔布置,且套筒固定在车架的另一侧壁,后轮安装架可转动安装在套筒的另一端,支撑杆组件的一端可转动安装在套筒上,车架上安装有背板,背板上安装有背带。收纳后的便携式折叠自行车体积较小,且能够通过背带背负在游人的肩上使游人腾出双手。

Description

一种便携式折叠自行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折叠自行车。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经济水平得到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已经达到小康水平,在快节奏的工作之余,人们通常喜欢通过游山玩水四处旅行来缓解工作压力。但是人们在一些自然风景区时往往会遇到一个比较尴尬的问题,那就是有些景区游览车不方便开进去只能步行,游人往往可能会走上好几个小时的路才能到景点,精疲力尽的游人已经无心去欣赏美景。
为了便于游人游览,游人可携带自行车在景区平整的路上骑行,当游人因路况等原因不能继续骑行时,需要游人手推自行车前行,由于游人需要双手扶着自行车前行,占用了游人的双手,同时自行车的体积较大,占用了较多的空间,为游人在旅途中带来不便,因此,需要一种便携且体积小的自行车为游人提供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缺少便携且体积小的自行车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折叠自行车。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折叠自行车,包括车架、车把安装杆、车座安装杆、前叉套、前叉转轴、后轮安装架、套筒和支撑杆组件,所述车把安装杆的一端与所述前叉转轴铰接,所述车把安装杆可拆卸安装在所述车架上的一侧壁上,所述车座安装杆的一端与所述前叉转轴一端铰接,所述前叉套可转动套设在所述前叉转轴上,所述前叉套铰接在所述车架的所述侧壁上,且所述前叉套以垂直于所述车架所在平面的方向转动,所述套筒和所述车把安装杆相对间隔布置,且所述套筒固定在所述车架的另一侧壁,所述后轮安装架可转动安装在所述套筒的另一端,所述支撑杆组件的一端可转动安装在所述套筒上,所述支撑杆组件的另一端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后轮安装架上,所述车架上安装有背板,所述背板上安装有背带。
具体地,所述车把安装杆上套设有车把套筒,所述车把安装杆的一端与所述前叉转轴通过第一铰接装置铰接,所述第一铰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一限位块和第一弹簧钩,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车把安装杆的一端通过第一销轴连接,所述第一限位块滑动安装在所述车把套筒内,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限位块通过第二销轴连接,且所述第一销轴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二销轴的中心线平行布置,所述车把套筒上开设有第一弹簧钩安装孔,所述第一弹簧钩包括第一弹簧杆和用于防止所述第一限位块滑出所述车把套筒的第一钩头,所述第一弹簧钩布置在所述第一弹簧杆的一端,所述第一弹簧杆安装在所述车把套筒上,所述第一弹簧钩通过所述第一弹簧钩安装孔伸入所述车把套筒内。
具体地,所述车把套筒上安装有限位钩,所述车架的侧壁上安装有限位钩安装架,所述限位钩插装在所述限位钩安装架内。
进一步地,所述车把套筒上安装有轴承,所述限位钩安装在所述轴承上。
具体地,所述车座安装杆的一端与所述套筒的一端通过第二铰接装置铰接,所述第二铰接装置包括:第二连接板、限位块和弹簧钩,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车座安装杆的一端通过第三销轴连接,所述限位块滑动安装在所述套筒内,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另一端与所述限位块通过第四销轴连接,且所述第三销轴的中心线与所述第四销轴的中心线平行布置,所述套筒上开设有弹簧钩安装孔,所述弹簧钩包括弹簧杆和用于防止所述限位块滑出所述套筒的第二钩头,所述弹簧钩布置在所述弹簧杆的一端,所述弹簧杆安装在所述套筒上,所述弹簧钩通过所述弹簧钩安装孔伸入所述套筒内。
具体地,所述套筒的第二端设置有球头连接头,所述后轮安装架上安装有球头杆,所述球头杆可转动安装在所述球头连接头上。
进一步地,所述球头连接头上开设有用于供所述球头杆转动至垂直于所述车架所在平面的通槽。
具体地,所述支撑杆组件包括固定座、固定夹、板簧、活动夹和活动螺栓,所述固定座固定在所述套筒上,所述固定夹可转动安装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板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夹上,所述活动夹通过转销可转动安装在所述后轮安装架上,且所述转销可滑动布置在所述活动夹上,所述板簧的另一端通过所述活动螺栓可拆卸安装在所述活动夹上。
进一步地,所述后轮安装架上安装有用于限定所述活动夹转动位置的限位销。
具体地,所述套筒的所述一端上设置有松紧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该便携式折叠自行车,当游人需要将展开状态的便携式折叠自行车收纳起来时,可以先将车把安装杆与车架分离,将前叉套相对于车架旋转,使车把安装杆向车身外伸出;通过铰接处将伸出的车把安装杆及车把收至车架的一侧;将支撑杆组件与后轮安装架分离;将后轮安装架通过转动收纳至车架的一侧;将车座安装杆和车座收纳至车架的一侧,背板和背带可以设置在车架的另一侧上,使得游人可以通过背带将该便携式折叠自行车背在身上,收纳后的便携式折叠自行车体积较小不占用空间,且能够通过背带背负在游人的肩上,使得游人能够腾出双手,应对各种其它情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折叠自行车的主视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折叠自行车的后视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限位钩插装在限位钩安装架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限位钩与限位钩安装架分离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前叉相对于车架旋转后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套筒和弹簧钩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套筒、第二连接板和弹簧钩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弹簧钩与限位块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后轮安装架、套筒和支撑杆组件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活动夹通过活动螺栓夹住板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前轮收至车架下方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把安装杆收至车架的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活动夹与板簧分离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动后的后轮安装架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后轮安装架收纳至车架的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座安装杆收纳至车架的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图17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折叠自行车,如图1和图2所示,该便携式折叠自行车包括车架1、车把安装杆2、车座安装杆3、前叉套4、前叉转轴4a、后轮安装架5、套筒6和支撑杆组件7,车把安装杆2可拆卸安装在车架1的一侧壁上,车把安装杆2的一端与前叉转轴4a一端铰接,前叉套4可转动套设在前叉转轴4a上,前叉套4铰接在车架1的一侧壁上,且前叉套4以垂直于车架1所在平面的方向转动,套筒6和车把安装杆2相对间隔布置,且套筒6固定在车架1的另一侧壁上,车座安装杆3的一端与套筒6的一端铰接,后轮安装架5可转动安装在套筒6的另一端,支撑杆组件7的一端可转动安装在套筒6上,支撑杆组件7的另一端可拆卸安装在后轮安装架5上,车架1上安装有背板8,背板8上安装有背带9。在实现时,车把安装杆2上设置有车把a,车座安装杆3上设置有车座b,前叉转轴4a的另一端上安装有前轮c,后轮安装架5上安装有后轮d,后轮安装架5上设置有与用于驱动后轮d的传动总成。如图3所示,前叉转轴4a上可以设置两个限位环4b,前叉套4的端部与两个限位环4b相抵,两个限位环4b分别布置在前叉套4的两端,用于防止前叉转轴4a与前叉套4分离。
下面以收纳该便携式折叠自行车为例,简单介绍一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该便携式折叠自行车的原理,具体如下:
先将车把安装杆2与车架1分离,将前叉套4相对于车架1旋转,使车把安装杆2向车身外伸出,同时,将前轮c收至车架下方;
通过车把安装杆2与前叉转轴4a的铰接处将伸出的车把安装杆2及车把a收至车架1的一侧;
将支撑杆组件7与后轮安装架5分离;
将后轮安装架5转动并收纳至车架1的一侧;
将车座安装杆3和车座b收纳至车架1的一侧,背板8和背带9可以设置在车架1的另一侧上,使得游人可以通过背带9将该便携式折叠自行车背在身上。
当该便携式折叠自行车需要由收车状态展开时可以参照上面的收车过程进行。
图3至图5均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铰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和图3至图5所示,车把安装杆2上套设有车把套筒10,车把安装杆2的一端与前叉转轴4a通过第一铰接装置铰接,第一铰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板11,第一连接板11的一端与车把安装杆2的一端通过第一销轴连接,第一连接板11的另一端与前叉转轴4a通过第二销轴连接,且第一销轴的中心线与第二销轴的中心线平行布置。第一销轴的中心线可以垂直于车架1所在平面布置。第一铰接装置既能够实现车把安装杆2与前叉转轴4a的铰接,又能够使车把安装杆2与前叉转轴4a保持转动后的形状,使得该便携式折叠自行车不易变形。
具体地,车把套筒10上安装有限位钩14,车架1的侧壁上安装有限位钩安装架15,限位钩14插装在限位钩安装架15内。限位钩14和限位钩安装架15的配合能够简单实现车把安装杆2与车架1的可拆卸连接。
车把套筒10上安装有轴承16,限位钩14安装在轴承16上。轴承16能够使限位钩14相对于车把套筒10转动,从而方便限位钩14与限位钩安装架15对准。
具体地,车把套筒10的底端设置有第二松紧环28。第二松紧环28用于调节车把套筒10的底端的松紧,从而使车把套筒10的底端能够适应车把安装杆2的外径大小,从而保证车把套筒10可顺利在车把安装杆2上滑动。
图6至图9均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铰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和图6至图9所示,车座安装杆3的一端与套筒6的一端通过第二铰接装置铰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铰接装置可以包括:第二连接板12、限位块31和弹簧钩32,第二连接板12的一端与车座安装杆3的一端通过第三销轴连接,限位块31滑动安装在套筒6内,第二连接板12的另一端与限位块31通过第四销轴连接,且第三销轴的中心线与第四销轴的中心线平行布置,套筒6上开设有弹簧钩安装孔6a,弹簧钩32包括弹簧杆32a和用于防止限位块31滑出套筒的第二钩头32b,弹簧钩32布置在弹簧杆32a的一端,弹簧杆32a安装在套筒6上,弹簧钩32通过弹簧钩安装孔6a伸入套筒6内。第三销轴连接的中心线和第四销轴连接的中心线平行布置,且第三销轴连接的中心线可以垂直于车架1所在平面布置。第二铰接装置既能够实现车座安装杆3与套筒6铰接,又能够使车座安装杆3与套筒6保持转动后的形状,使得该便携式折叠自行车不易变形。
具体地,套筒6的一端上设置有第一松紧环27。第一松紧环27用于调节套筒6的一端的松紧,从而使套筒6的一端能够适应第一铰接装置的尺寸从而保证套筒6内的第一铰接装置可顺利伸出。
图10和图11均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撑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和图11所示,支撑杆组件7包括固定座20、固定夹21、板簧22、活动夹23和活动螺栓24,固定座20固定在套筒6上,固定夹21可转动安装在固定座20上,板簧22的一端固定在固定夹21上,活动夹23通过转销25可转动安装在后轮安装架5上,且转销25可滑动布置在活动夹23上,板簧22的另一端通过活动螺栓24可拆卸安装在活动夹23上。支撑杆组件7能够在该便携式折叠自行车处于骑行状态时,给该便携式折叠自行车提供支撑力,从而提高该便携式折叠自行车的受力能力。当支撑杆组件7需要支撑在套筒6与后轮安装架5之间时,先将活动夹23在转销25上移动,从而使活动夹23移动至合适的位置,使板簧22的另一端可以伸入活动夹23内,同时再将活动夹23在转销25上移动,使活动夹23能够通过活动螺栓24夹住板簧22,从而使支撑杆组件7支撑在套筒6与后轮安装架5之间;当无需支撑杆组件7支撑在套筒6与后轮安装架5之间时,可以将活动螺栓24拆除,使活动夹23与板簧22分离。
进一步地,后轮安装架5上安装有用于限定活动夹23转动位置的限位销26。
具体地,套筒6的第二端设置有球头连接头18,后轮安装架5上安装有球头杆19,球头杆19可转动安装在球头连接头18上。在实现时,后轮安装架5上开设有球头杆安装孔29,球头杆19伸入球头杆安装孔29内并通过螺钉30固定在后轮安装架5上,球头连接头18和球头杆19可以简单实现后轮安装架5与套筒6的可转动连接,同时,球头杆19具有较好的受力能力,使得该便携式折叠自行车具有良好的受力能力。
进一步地,球头连接头18上开设有用于供球头杆19转动至垂直于车架1所在平面的通槽18a。
下面以收纳该便携式折叠自行车为例,简单介绍一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该便携式折叠自行车的原理,具体如下:
如图12所示,先将车把套筒10上提,使车把套筒10上的限位钩14与限位钩安装架15分离,将前叉套4相对于车架1旋转,使前轮c收至车架下方;
如图13所示,通过第一铰接装置将伸出的车把安装杆2及车把a收至车架1的一侧;
如图14所示,将活动螺栓24拆除,使活动夹23与板簧22分离;
如图15所示,将后轮安装架5通过通槽18a旋转90°后竖直布置;
如图16所示,通过球头杆19与球头连接头18的转动配合,将竖直布置的后轮安装架5收纳至车架1的一侧,将板簧22收纳至车架1处;
如图17和图18所示,通过第二铰接装置将车座安装杆3和车座b收纳至车架1的一侧,背板8和背带9设置在车架1的另一侧上,使得游人可以通过背带9将该便携式折叠自行车背在身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该便携式折叠自行车,当游人需要将展开状态的便携式折叠自行车收纳起来时,可以先将车把安装杆与车架分离,将前叉套相对于车架旋转,使车把安装杆向车身外伸出;通过铰接处将伸出的车把安装杆及车把收至车架的一侧;将支撑杆组件与后轮安装架分离;将后轮安装架通过转动收纳至车架的一侧;将车座安装杆和车座收纳至车架的一侧,背板和背带可以设置在车架的另一侧上,使得游人可以通过背带将该便携式折叠自行车背在身上,收纳后的便携式折叠自行车体积较小不占用空间,且能够通过背带背负在游人的肩上,使得游人能够腾出双手,应对各种其它情况。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便携式折叠自行车,包括车架、车把安装杆、车座安装杆、前叉、前叉转轴和后轮安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折叠自行车还包括:套筒和支撑杆组件,所述车把安装杆的一端与所述前叉转轴的一端铰接,所述车把安装杆可拆卸安装在所述车架上的一侧壁上,所述车座安装杆的一端与所述前叉转轴铰接,所述前叉套可转动套设在所述前叉转轴上,所述前叉套铰接在所述车架的所述侧壁上,且所述前叉套以垂直于所述车架所在平面的方向转动,所述套筒和所述车把安装杆相对间隔布置,且所述套筒固定在所述车架的另一侧壁,所述后轮安装架可转动安装在所述套筒的另一端,所述支撑杆组件的一端可转动安装在所述套筒上,所述支撑杆组件的另一端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后轮安装架上,所述车架上安装有背板,所述背板上安装有背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把安装杆上套设有车把套筒,所述车把安装杆的一端与所述前叉转轴通过第一铰接装置铰接,所述第一铰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一限位块和第一弹簧钩,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车把安装杆的一端通过第一销轴连接,所述第一限位块滑动安装在所述车把套筒内,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限位块通过第二销轴连接,且所述第一销轴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二销轴的中心线平行布置,所述车把套筒上开设有第一弹簧钩安装孔,所述第一弹簧钩包括第一弹簧杆和用于防止所述第一限位块滑出所述车把套筒的第一钩头,所述第一弹簧钩布置在所述第一弹簧杆的一端,所述第一弹簧杆安装在所述车把套筒上,所述第一弹簧钩通过所述第一弹簧钩安装孔伸入所述车把套筒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把套筒上安装有限位钩,所述车架的侧壁上安装有限位钩安装架,所述限位钩插装在所述限位钩安装架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把套筒上安装有轴承,所述限位钩安装在所述轴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座安装杆的一端与所述套筒的一端通过第二铰接装置铰接,所述第二铰接装置包括:第二连接板、限位块和弹簧钩,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车座安装杆的一端通过第三销轴连接,所述限位块滑动安装在所述套筒内,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另一端与所述限位块通过第四销轴连接,且所述第三销轴的中心线与所述第四销轴的中心线平行布置,所述套筒上开设有弹簧钩安装孔,所述弹簧钩包括弹簧杆和用于防止所述限位块滑出所述套筒的第二钩头,所述弹簧钩布置在所述弹簧杆的一端,所述弹簧杆安装在所述套筒上,所述弹簧钩通过所述弹簧钩安装孔伸入所述套筒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的第二端设置有球头连接头,所述后轮安装架上安装有球头杆,所述球头杆可转动安装在所述球头连接头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头连接头上开设有用于供所述球头杆转动至垂直于所述车架所在平面的通槽。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便携式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组件包括固定座、固定夹、板簧、活动夹和活动螺栓,所述固定座固定在所述套筒上,所述固定夹可转动安装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板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夹上,所述活动夹通过转销可转动安装在所述后轮安装架上,且所述转销可滑动布置在所述活动夹上,所述板簧的另一端通过所述活动螺栓可拆卸安装在所述活动夹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便携式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轮安装架上安装有用于限定所述活动夹转动位置的限位销。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便携式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的所述一端上设置有松紧环。
CN201721867036.5U 2017-12-26 2017-12-26 一种便携式折叠自行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0699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67036.5U CN208069918U (zh) 2017-12-26 2017-12-26 一种便携式折叠自行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67036.5U CN208069918U (zh) 2017-12-26 2017-12-26 一种便携式折叠自行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69918U true CN208069918U (zh) 2018-11-09

Family

ID=640334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867036.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069918U (zh) 2017-12-26 2017-12-26 一种便携式折叠自行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6991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50898A (zh) * 2019-09-27 2019-11-15 麦云 一种可扁平收纳的自行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50898A (zh) * 2019-09-27 2019-11-15 麦云 一种可扁平收纳的自行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069918U (zh) 一种便携式折叠自行车
CN101785706B (zh) 医用检查托架
CN203294265U (zh) 滑板车折叠装置
CN104843123B (zh) 一种v形折叠自行车
CN202169982U (zh) 箱式或包式滑板车
CN204309989U (zh) 一种新型的折叠电动车
CN101785707B (zh) 折叠妇科检查支架
CN105799841B (zh) 箱体式音乐折叠电动车
CN211869560U (zh) 一种自行车前灯安装结构
CN208479719U (zh) 车载手机重力支架
CN104118510A (zh) 滑板车折叠装置
CN207000711U (zh) 电动滑板折叠行李车
CN201609415U (zh) 妇科检查托架
CN203142886U (zh) 电动滑板车
CN101785732B (zh) 妇科检查托架
JP3175053U (ja) 大小の車輪径を具有する折りたたみ自転車
CN105000112A (zh) 一种折叠自行车车架
CN201692256U (zh) 一种成本低廉的助行车
CN101700800B (zh) 两轮车辆的折叠车架
CN205417943U (zh) 一种滑板车车座结构
CN205554456U (zh) 电动滑板车及其折叠连接装置
CN209008788U (zh) 一种自平衡箱包支架
CN204801990U (zh) 折叠自行车
CN108600479A (zh) 车载手机重力支架
CN108437908A (zh) 一种手机连杆重力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109

Termination date: 201812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