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57832U - 有机渣料混合均化装备的动力传递机构 - Google Patents

有机渣料混合均化装备的动力传递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57832U
CN208057832U CN201820364769.5U CN201820364769U CN208057832U CN 208057832 U CN208057832 U CN 208057832U CN 201820364769 U CN201820364769 U CN 201820364769U CN 208057832 U CN208057832 U CN 2080578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ag charge
rotary shaft
equipment
rotary
organic sla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36476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国存
冯斌
张勤
王鹏
袁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ngshan Shandao Petro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ngshan Shandao Petro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ngshan Shandao Petro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ngshan Shandao Petro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36476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578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578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578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ccessories For Mix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有机渣料混合均化装备的动力传递机构。包括装备壳体,针对装备壳体内部空间进行旋转均化做功的两条旋转轴;旋转轴的旋转均化做功端置于装备壳体的内部,旋转轴的旋转动力输入端置于装备壳体的外部,在每条旋转轴的旋转动力输入端,依次设置有密封旋转定位组件和被动齿轮,两个被动力源带动相互啮合运行的主动齿轮,分别啮合带动两个被动齿轮拖动旋转轴旋转运行。本实用新型可以将动力传递力矩在两个主动齿轮之间被分割成两份,由此可成倍降低被被动齿轮拖动运行旋转轴的承载力,最终保证旋转轴的旋转动力输入端不会发生重大的径向偏移。

Description

有机渣料混合均化装备的动力传递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有机渣料加工装备领域,特别是一种有机渣料混合均化装备的动力传递机构。
背景技术
有机渣料混合均化装备定义:可以使有机渣料实现混合均化的装备。
有机渣料是含有较多固相杂质的有机物料,如:油泥、被油污染的土壤、油性酸渣、油性碱渣、塑胶制品、沥青、含油的硫酸盐、含油的废白土、油性垃圾及含有其它物料的有机渣料等。
有机渣料在常温下呈固相或高粘形态,其加工的目的是使其实现高效利用或消除污染。
有机渣料在接受规模化的混合均化加工过程中,将需要巨大力矩的旋转动力,因此现有技术的加工装备很难完成此使命。
目前与本实用新型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加工装备,主要由装备壳体和针对装备壳体内部空间进行旋转均化做功的两条旋转轴构成;旋转轴的旋转均化做功端置于装备壳体的内部,旋转轴的旋转动力输入端置于装备壳体的外部,在每条旋转轴的旋转动力输入端之上,依次设置有密封旋转定位组件和相互齿合的被动齿轮,由一个被动力源带动的主动齿轮齿合带动其中一个被动齿轮拖动两条旋转轴旋转运行。
基于上述装置结构所产生的弊端是:当动力源向装备输入巨大力矩的旋转动力时,必然使旋转轴的旋转动力输入端发生重大径向偏移;由此必然会极大地影响装备运行的稳定性,严重时可能给装备造成损毁性的破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保证旋转轴的旋转动力输入端不会发生重大径向偏移的有机渣料混合均化装备的动力传递机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有机渣料混合均化装备的动力传递机构,包括装备壳体,针对装备壳体内部空间进行旋转均化做功的两条旋转轴;旋转轴的旋转均化做功端置于装备壳体的内部,旋转轴的旋转动力输入端置于装备壳体的外部,在每条旋转轴的旋转动力输入端,依次设置有密封旋转定位组件和被动齿轮,两个被动力源带动相互啮合运行的主动齿轮,分别啮合带动两个被动齿轮拖动旋转轴旋转运行。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突出的效果是:可以将动力传递力矩在两个主动齿轮之间被分割成两份,由此可成倍降低被被动齿轮拖动运行旋转轴的承载力,最终保证旋转轴的旋转动力输入端不会发生重大的径向偏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双动力输出减速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双动力输出减速机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装备壳体1,旋转轴2,装备壳体端板3,密封组件4,轴承座支架5,轴承座组件6,定位螺母7,被动齿轮8,轴承盒9,第一限位板10,限位板螺栓11,第一主动齿轮12,第二主动齿轮13,下部物料出口14,盲孔轴套15,装备支架16,人孔17,第二限位板18,上部物料出口19,双动力输出减速机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目的仅在于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
一种有机渣料混合均化装备的动力传递机构,参见图1、图2和图3;
本实施例中,装备壳体1是一个卧式结构的容器,在其两侧设置有装备壳体端板3,在其下设置有装备支架16。
两条旋转轴2分别由旋转均化做功端和旋转动力输入端构成;在本文中,旋转动力输入端为旋转轴2的首端,旋转均化做功端为旋转轴2的尾端。
旋转轴2的旋转均化做功端置于装备壳体1的内部,旋转轴2的旋转动力输入端置于装备壳体1的外部,在每条旋转轴2的旋转动力输入端,依次设置有密封旋转定位组件和被动齿轮8;在每条旋转轴2的旋转均化做功端外部,设置有可以满足混合均化工艺要求的附件。
本实施例中的密封旋转定位组件分别由密封组件4、轴承座支架5、轴承座组件6和定位螺母7构成;密封组件4和轴承座支架5连接在装备壳体1一端的装备壳体端板3上,轴承座组件6安装在轴承座支架5上;定位螺母7锁定在轴承座组件6外的旋转轴2上。
在装备壳体1另一端的装备壳体端板3上,安装有承载旋转轴2运行的盲孔轴套15。
在装备壳体1上端,分别设置有人孔17和上部物料出口19,在装备壳体1下端,设置有下部物料出口14。
本实施例中的被动齿轮8是两个不相啮合的齿轮。
本实施例中,两个主动齿轮分别由第一主动齿轮12和第二主动齿轮13构成;两个被动力源带动相互啮合运行的第一主动齿轮12和第二主动齿轮13,分别啮合带动两个被动齿轮8拖动旋转轴2旋转运行;第一主动齿轮12和第二主动齿轮13是相对于被动齿轮8而命名为第一主动齿轮和第二主动齿轮的。
综上结构构成:两个被动力源带动相互啮合运行的主动齿轮,分别啮合带动两个被动齿轮8拖动旋转轴2旋转运行。
实施例的工作:
本实施例的工作使命是将混有废白土的油性酸渣与油性碱渣进行中和均化,由此而得到PH值为中性偏碱且质地均匀的产品。
开启动力源,使其带动相互啮合的主动齿轮并分别啮合带动两个被动齿轮8拖动旋转轴2旋转运行。
将混有废白土的油性酸渣与油性碱渣及相关材料,逐渐由人孔17添加至有机渣料混合均化装备之内,使其实现中和均化,在中和均化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气经由上部物料出口19排往外界,当上述材料添加到一定程度时,旋转轴2的旋转动力输入端将发生允许范围内的径向偏移,由此停止材料添加,当所添加的材料达到预期的中和均化程度时,由上述材料所生产的产品经由下部物料出口14排往外界。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的实施,其突出的效果是:可以将动力传递力矩在两个主动齿轮之间被分割成两份,由此可成倍降低被被动齿轮8拖动运行旋转轴2的承载力,最终保证旋转轴2的旋转动力输入端不会发生重大的径向偏移。
作为本装置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被动齿轮8外侧的两条旋转轴2上设置有两个轴承盒9,在两个轴承盒9上连接有第一限位板10。
轴承盒9是承载旋转轴2旋转运行的部件;本实施例中,与两个轴承盒9连接的第一限位板10是通过限位板螺栓11完成连接的;在具体实施中也可以使用焊接连接或其它方式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板10是一个带有螺栓孔的钢板;在具体实施中,第一限位板10也可以通过采用其它形式具有限位功能的部件完成其限位使命。
基于上述方案的实施,可以将两条承载被动齿轮8旋转运行的旋转轴2轴端控制在一定的距离范围内,从而可有效抵触来自动力传递所产生的轴端向外扩张力,最终保证旋转轴2的旋转动力输入端不会发生较大的径向偏移。
参见附图2,假如第一主动齿轮12延逆时针方向旋转,那么作用在两条旋转轴2旋转动力输入端的外力是向外作用的扩张力。
作为本装置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第一限位板10与周边固定位置之间连接有第二限位板18。
周边固定位置泛指与第一限位板10具有一定距离并具有固定关系的位置。
参见附图2,本实施例如图所示,第一限位板10以水平角度安装,由此第一限位板10所起的作用是控制旋转轴2的旋转动力输入端不要向两侧偏移;第二限位板18一端与第一限位板10的中部上端连接,另一端与装备壳体端板3的上部连接,由此第二限位板18所起的作用是控制旋转轴2的旋转动力输入端不要向上偏移;第一主动齿轮12和第二主动齿轮13分别安装在两个被动齿轮8的下端,由此可以控制旋转轴2的旋转动力输入端不要向下偏移。
基于上述方案的实施,不但可以使两条旋转轴2的旋转动力输入端抵触来自动力传递所产生的轴端向外扩张力,还可以抵触来自其它方向的外力;由此可以将旋转轴2的旋转动力输入端控制在一定的径向偏移范围内,最终保证旋转轴2的旋转动力输入端不会发生相对的径向偏移。
作为本装置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动力源是一台双动力输出减速机20,在双动力输出减速机20上分别带动有两个相互啮合运行的第一主动齿轮12和第二主动齿轮13。
基于上述方案的实施,可以将动力传递力矩在两个主动齿轮之间被分割成两份,将运行产生的反作用力作用在一台双动力输出减速机20上,由此达到简单紧凑实用的技术效果。
作为本装置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有机渣料混合均化装备是有机渣料蒸发器、有机渣料减压蒸发器、有机渣料动态中和器、有机渣料动态混合搅拌器其中一种。
有机渣料蒸发器,是针对有机渣料之内可蒸发组分,进行提纯分离的装备。
有机渣料减压蒸发器,是针对有机渣料之内可蒸发组分,在减压工况下进行提纯分离的装备。
有机渣料动态中和器,是针对有机渣料PH值,通过添加其它物料进行调节的装备。
有机渣料动态混合搅拌器,是针对有机渣料进行动态混合搅拌的装备;通过动态混合搅拌,可以使有机渣料的质地实现相对均匀;通过动态混合搅拌,可以使有机渣料的温度实现相对均匀。
基于上述方案的实施,可以弥补现有技术有机渣料混合均化装备的短板,
使有机渣料混合均化装备实现质的飞跃。
上述各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畴。

Claims (5)

1.一种有机渣料混合均化装备的动力传递机构,包括装备壳体,针对装备壳体内部空间进行旋转均化做功的两条旋转轴;旋转轴的旋转均化做功端置于装备壳体的内部,旋转轴的旋转动力输入端置于装备壳体的外部,在每条旋转轴的旋转动力输入端,依次设置有密封旋转定位组件和被动齿轮,其特征在于:两个被动力源带动相互啮合运行的主动齿轮,分别啮合带动两个被动齿轮拖动旋转轴旋转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渣料混合均化装备的动力传递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被动齿轮外侧的两条旋转轴上设置有两个轴承盒,在两个轴承盒上连接有第一限位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渣料混合均化装备的动力传递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限位板与周边固定位置之间连接有第二限位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渣料混合均化装备的动力传递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源是一台双动力输出减速机,双动力输出减速机分别带动有两个相互啮合运行的第一主动齿轮和第二主动齿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渣料混合均化装备的动力传递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渣料混合均化装备是有机渣料蒸发器、有机渣料减压蒸发器、有机渣料动态中和器、有机渣料动态混合搅拌器其中一种。
CN201820364769.5U 2018-03-18 2018-03-18 有机渣料混合均化装备的动力传递机构 Active CN2080578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64769.5U CN208057832U (zh) 2018-03-18 2018-03-18 有机渣料混合均化装备的动力传递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64769.5U CN208057832U (zh) 2018-03-18 2018-03-18 有机渣料混合均化装备的动力传递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57832U true CN208057832U (zh) 2018-11-06

Family

ID=639891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364769.5U Active CN208057832U (zh) 2018-03-18 2018-03-18 有机渣料混合均化装备的动力传递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5783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58052A (zh) * 2018-03-18 2018-08-28 唐山山岛石油化学有限公司 有机渣料混合均化装备的动力传递机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58052A (zh) * 2018-03-18 2018-08-28 唐山山岛石油化学有限公司 有机渣料混合均化装备的动力传递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057832U (zh) 有机渣料混合均化装备的动力传递机构
CN201840997U (zh) 行星双轴搅拌釜
CN108458052A (zh) 有机渣料混合均化装备的动力传递机构
CN104190303B (zh) 搅拌装置
CN102513333B (zh) 垃圾固渣搅拌出渣粉碎机
CN206670276U (zh) 一种化工原料搅拌干燥装置
CN202427703U (zh) 垃圾固渣搅拌出渣器
CN214404541U (zh) 一种大方量行星式搅拌机用减速机
CN2681815Y (zh) 三电机双螺带行星搅拌混合器
CN202411076U (zh) 垃圾固渣搅拌出渣粉碎机
CN214416214U (zh) 一种口腔修复材料混合设备
CN206262456U (zh) 一种混料搅拌机
CN214389714U (zh) 一种立轴行星式搅拌机的多功能传动系统
CN201962663U (zh) 地基加固和稳定混合搅拌设备
CN205630982U (zh) 一种制砖用强力搅拌机
CN213314618U (zh) 一种复合助剂造粒前预混装置
CN2787408Y (zh) 多项一次混合机
CN201249353Y (zh) 超大直径盾构壳体的金加工设备
CN201489724U (zh) 一种教学用挖掘机及其回转台传动机构
CN104260203A (zh) 一种立轴行星式搅拌机用减速机构
CN204004208U (zh) 一种用于双卧轴水泥搅拌机的行星式减速箱
CN201045394Y (zh) 螺旋锥齿轮化工设备专用立式减速器
CN107307460A (zh) 双轴搅拌饲料制作机
CN206780658U (zh) 一种小型立式混凝土搅拌机
CN104196965A (zh) 一种用于双卧轴水泥搅拌机的行星式减速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