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56165U - 一种路面水循环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路面水循环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56165U
CN208056165U CN201820553941.1U CN201820553941U CN208056165U CN 208056165 U CN208056165 U CN 208056165U CN 201820553941 U CN201820553941 U CN 201820553941U CN 208056165 U CN208056165 U CN 2080561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stern
road
switch
gutter
road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55394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志伦
马传华
谭英
杨明
李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Lingyu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Lingyu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Lingyu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Lingyu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55394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561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561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5616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08Rainwater harvest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60Planning or developing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路面水循环结构,包括设置在道路两侧的排水沟和设置在排水沟外侧并位于地下的蓄水池,排水沟低于道路表面且连通至蓄水池上部侧面,蓄水池顶部高于道路表面;蓄水池内设有竖直的取水管,取水管下端位于蓄水池底部,上端在蓄水池伸出道路表面的部分分为两段,其中一段竖直向上伸出蓄水池外,另一段朝向道路中部方向水平贯穿蓄水池侧面伸出,两段取水管末端连接有洒水头;本实用新型可以储存雨水进行浇灌、降尘等二次利用,从而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节约净水成本,并减少浇灌、降尘过程中的人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路面水循环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建设与绿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设置在道路边将雨水进行收集并循环使用的道路结构。
背景技术
由于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城市规模也逐渐扩大,市政道路行业也随之不断进步,这为我国逐渐成为世界一流强国奠定了良好地基础。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市政道路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市政道路的质量是市政工程十分关注的问题。城市排水系统是处理和排除城市污水和雨水的工程设施系统,是城市市政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的城市中通常在路边设有排水口直接连接至下水道,可以及时将雨水排出,避免积水,保证道路的安全可靠性。
但是现有这种排水系统直接将雨水与生活污水等混合到一起,通过下水道排出,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浪费了雨水资源。不同于生活污水,雨水即使不经过处理,也可以直接使用在绿化灌溉、路面降尘等地方,而实际的城市管理中,通常使用自来水来给绿化带浇水,并使用水罐车在城市道路上行驶来喷水降尘,这不仅浪费了自来水资源,也提高了人力使用量,增加了各种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路面水循环结构,用以解决现在的路面排水系统直接将雨水排入下水道,而不是使用在绿化灌溉、道路降尘等地方,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也提高了上述项目的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路面水循环结构,包括设置在道路两侧的排水沟和设置在排水沟外侧并位于地下的蓄水池,其中蓄水池和排水沟夹设在道路和绿化带之间,排水沟低于道路表面且连通至蓄水池上部侧面,蓄水池顶部高于道路表面;
所述蓄水池内设有竖直的取水管,取水管下端位于蓄水池底部,上端在蓄水池伸出道路表面的部分分为两段,其中一段竖直向上伸出蓄水池外,并连接有倾斜朝向绿化带设置的洒水头;另一段朝向道路中部方向水平贯穿蓄水池侧面伸出,并连接有朝向道路中部的洒水头。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排水沟将雨水从道路表面导入到蓄水池中进行储存,避免将雨水直接排出到下水道中,可以在保持路面排水功能的情况下,对雨水进行二次利用,从而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节约净水成本;
2、本实用新型在蓄水池外部分别设有两个洒水头,其中一个洒水头倾斜朝向绿化带,使得喷出的积存雨水可以用来浇灌绿化带中的植物,相比目前环卫工人使用水管接自来水浇水的方式,即减少了人工劳动量,也节约了水资源;另一个洒水头水平放置朝向道路中部,其喷出的雨水可以覆盖到道路表面,从而进行降尘降温,相比现在采用洒水车全城行驶洒水降尘的方式,极大的减少了劳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也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垂直于道路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图中:道路1、排水沟2、蓄水池3、绿化带4、取水管31、洒水头32、进水管33、排水管34、第一浮球35、第一开关36、第二浮球37、第二开关38、阀门3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路面水循环结构,包括设置在道路1两侧的排水沟2和设置在排水沟2外侧并位于地下的蓄水池3,其中蓄水池3和排水沟2夹设在道路1和绿化带4之间,排水沟2低于道路1表面且连通至蓄水池3上部侧面,蓄水池3顶部高于道路1表面,即道路1边缘排水沟2、蓄水池3、绿化带4依次设置,且蓄水池3截面呈条形,其下部深入到地下。在实际道路1修建时,排水沟2随道路1延伸,蓄水池3每隔一段距离设置一个即可,从而减少施工量,节约成本。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中,排水沟2与蓄水池3连接处高于排水沟2底端,使得石块等大块杂物无法进入蓄水池3。
蓄水池3内设有竖直的取水管31,取水管31下端位于蓄水池3底部,上端在蓄水池3伸出道路1表面的部分分为两段,其中一段竖直向上伸出蓄水池3外,并连接有倾斜朝向绿化带4设置的洒水头32,用于对绿化带4中植物浇水;另一段朝向道路1中部方向水平贯穿蓄水池3侧面伸出,并连接有朝向道路1中部的洒水头32,该洒水头32喷出的水可以覆盖到整块路面,从而起到降尘降温等作用。优选的方案中,洒水头32内设有电子芯片控制其开启频率和开启时间,从而配合灌溉和降尘中实际需要的水量。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中,还包括与蓄水池3相连的进水管33和排水管34,其中进水管33连接至外部水源,并贯穿绿化带4下方土壤连接至蓄水池3上方高于排水沟2的位置,以便在降雨较少的时间段从外部供水,保持蓄水池3有足够的水量可以持续进行绿化浇灌和路面降尘的工作;排水管34一端连接在蓄水池3底部,另一端连通至城市排水下水道,从而在降雨量较大的时候将超出蓄水池3容量的雨水排出到下水道中,避免造成道路1积水。
优选的,蓄水池3内还设置有第一浮球35和第一开关36、第二浮球37和第二开关38,其中第一开关36设置在与排水沟2等高处,第二开关38设置在蓄水池3底部略高于取水管31底端的位置,第一浮球35与第一开关36连接,进水管33和排水管34内均设有阀门39,其中第一开关36与排水管34内阀门39电连,第二开关38与进水管33内阀门39电连。当蓄水池3中水位上升,超过排水沟2高度即第二开关38的高度时,第一浮球35位置高于第一开关36时,带动第一开关36开启,打开排水管34中的阀门39,从而将雨水排出,当水位高度下降到与第一开关36持平时,第一开关36复位到关闭状态,阀门39关闭并维持蓄水池3中容量;当蓄水池3中水位下降至取水管31底端即低于第二开关38高度时,第二浮球37带动第二开关38开启,打开进水管33中的阀门39,将自来水接入蓄水池3中维持一定的水量,使得取水管31始终能吸取足够的水用于浇灌和降尘。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4)

1.一种路面水循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道路两侧的排水沟和设置在排水沟外侧并位于地下的蓄水池,其中蓄水池和排水沟夹设在道路和绿化带之间,排水沟低于道路表面且连通至蓄水池上部侧面,蓄水池顶部高于道路表面;
所述蓄水池内设有竖直的取水管,取水管下端位于蓄水池底部,上端在蓄水池伸出道路表面的部分分为两段,其中一段竖直向上伸出蓄水池外,并连接有倾斜朝向绿化带设置的洒水头;另一段朝向道路中部方向水平贯穿蓄水池侧面伸出,并连接有朝向道路中部的洒水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面水循环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蓄水池相连的进水管和排水管,其中进水管连接至外部水源,并贯穿绿化带下方土壤连接至蓄水池上方高于排水沟的位置,排水管一端连接在蓄水池底部,另一端连通至城市排水下水道;
所述蓄水池内还设置有第一浮球和第一开关、第二浮球和第二开关,其中第一开关设置在与排水沟等高处,第二开关设置在蓄水池底部略高于取水管底端的位置,第一浮球与第一开关连接,且第一浮球位置高于第一开关时开启第一开关,第二浮球与第二开关连接,且第二浮球位置低于第二开关时第二开关开启;所述进水管和排水管内均设有阀门,其中第一开关与排水管内阀门电连,第二开关与进水管内阀门电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面水循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沟与蓄水池连接处高于排水沟底端,使得石块等大块杂物无法进入蓄水池。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面水循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洒水头内设有电子芯片控制其开启频率和开启时间。
CN201820553941.1U 2018-04-18 2018-04-18 一种路面水循环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0561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53941.1U CN208056165U (zh) 2018-04-18 2018-04-18 一种路面水循环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53941.1U CN208056165U (zh) 2018-04-18 2018-04-18 一种路面水循环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56165U true CN208056165U (zh) 2018-11-06

Family

ID=639829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553941.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056165U (zh) 2018-04-18 2018-04-18 一种路面水循环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5616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33958A (zh) * 2020-05-27 2020-10-02 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环保式路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33958A (zh) * 2020-05-27 2020-10-02 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环保式路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39180B (zh) 一种用于屋顶花园的雨水集蓄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107805990A (zh) 一种路面雨水排除净化自清洁系统及其安装方法
CN110820662A (zh) 一种收集道路雨水二次利用的降尘喷雾循环系统及方法
CN202425400U (zh) 一种利用高架桥桥面雨水灌溉桥下绿地的节水构造
CN208293922U (zh) 一种海绵城市的生态屋顶
CN206674690U (zh) 一种坡面植被养护喷灌系统
CN103572799A (zh) 城市雨水大规模采集和利用系统
CN208056165U (zh) 一种路面水循环结构
CN209693677U (zh) 一种小型庭院智能雨水浇灌系统
CN111285503A (zh) 室外庭院雨水资源循环利用集成系统及雨水净化方法
CN201962719U (zh) 一种高速公路雨水和井水供水的节水装置
CN208105043U (zh) 一种桥梁排水系统
CN207660069U (zh) 海绵城市雨水分流式阻污防逆流排放装置
CN211897679U (zh) 一种新型海绵城市道路系统
CN205357488U (zh) 用于屋顶绿化草坪的灌溉装置
CN206815504U (zh) 一种基于水力喷射的自清洗雨水调蓄池
CN208309331U (zh) 一种海绵城市蓄排结构
CN109496803A (zh) 一种小型庭院智能雨水浇灌系统
CN210031499U (zh) 一种桥梁排水系统
CN205382409U (zh) 高架桥下绿化带的自流式雨水收集和灌溉系统
CN211714090U (zh) 一种收集道路雨水二次利用的降尘喷雾循环系统
CN208933777U (zh) 一种地库上方海绵园路结构
CN207553195U (zh) 一种虹吸式雨水收集系统
CN206562632U (zh) 一种绿化工程水循环系统
CN206800818U (zh) 一种屋顶花园雨水节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106

Termination date: 2019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