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53664U - 飞控减震装置及无人机 - Google Patents

飞控减震装置及无人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53664U
CN208053664U CN201820481802.2U CN201820481802U CN208053664U CN 208053664 U CN208053664 U CN 208053664U CN 201820481802 U CN201820481802 U CN 201820481802U CN 208053664 U CN208053664 U CN 2080536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ock absorber
damping device
absorber part
shell
control da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48180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车嘉兴
党阳
伍文
卢致辉
陈金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icromulticopter Aer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icromulticopter Aer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icromulticopter Aer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icromulticopter Aer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48180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536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536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5366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一种飞控减震装置,包括外壳、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惯性测量单元以及减震组件,所述外壳包括上壳体及与所述上壳体配接的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之间围合形成收容腔,所述惯性测量单元装配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减震组件包括用于高频波段减震的第一减震件及用于低频波段减震的第二减震件,所述第一减震件设置于所述惯性测量单元面向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的表面,并分别与所述上壳体及所述下壳体抵接,所述第二减震件连接于所述机体与所述外壳之间。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无人机。本实用新型的飞控减震装置能够实现飞控的多级减震效果,减震效果好,飞控更加稳定。

Description

飞控减震装置及无人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飞控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无人机技术发展迅猛,飞控是无人机最核心的部件,飞控的稳定性关系到无人机整体的稳定性。其中,飞控的核心IMU(惯性测量单元)的减震效果关系到飞控的运行稳定性,当前飞控中IMU的减震通常只有一级,而无人机来自自身及外界的振动干扰复杂,一级减震效果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减震效果更好的飞控减震装置。
一种飞控减震装置,设置于无人飞行器的机体上;所述飞控减震装置包括外壳、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惯性测量单元以及减震组件,所述外壳包括上壳体及与所述上壳体配接的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之间围合形成收容腔,所述惯性测量单元装配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减震组件包括用于高频波段减震的第一减震件及用于低频波段减震的第二减震件,所述第一减震件设置于所述惯性测量单元面向所述上壳体和/或所述下壳体的表面,并分别与所述上壳体和/或所述下壳体抵接,所述第二减震件连接于所述机体与所述外壳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减震件包括两个减震垫片,所述两个减震垫片固定连接在所述惯性测量单元面向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的表面并分别与所述上壳体及所述下壳体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惯性测量单元包裹于所述第一减震件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减震件包括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之间的支撑部,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上壳体或所述下壳体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机体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端的中心轴线方向与所述支撑部的中心轴线方向呈夹角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飞控减震装置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机体上的固定板,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固定板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飞控减震装置包括4个所述第二减震件,4个所述第二减震件均匀设置于所述外壳四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减震件为硬度5°到10°的硅胶,所述第二减震件为硬度20°到25°的硅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减震件为片状减震硅胶,所述第二减震件为硅胶减震球。
一种无人机,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飞控减震装置。
本申请飞控减震装置及无人机中,飞控受到的振动首先会经过第二减震件过滤掉低频振动波,剩下的高频振动波会由第一减震元件过滤吸收,实现惯性测量单元的多次减震,减震效果更好,飞控运行更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飞控减震装置的爆炸图;
图2为图1所示飞控减震装置的装配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两者之间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两者之间的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飞控减震装置100,飞控减震装置100设置于无人飞行器上,无人飞行器包括用于安装飞控减震装置100的机体。飞控减震装置100包括外壳10、设置于所述外壳10内的惯性测量单元20以及减震组件30。外壳10包括上壳体11及与上壳体10配接的下壳体12,上壳体11与下壳体12之间围合形成收容腔,惯性测量单元20装配于收容腔内。减震组件30包括用于高频波段减震的第一减震件31及用于低频波段减震的第二减震件32,第一减震件31设置于惯性测量单元20面向上壳体11和/或下壳体12的表面,并且第一减震件31与上壳体11和/或下壳体12抵接,第二减震件32连接于机体与外壳10之间。
无人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由于电机及零部件的振动会对飞行器的飞控带来较大的振动,影响飞控的稳定性。经过分析,飞控受到的振动可以分为高频波段其频率范围在180HZ-300HZ,及低频波段其频率范围在70HZ-100HZ。本实用新型飞控减震装置100通过第二减震件32连接在飞行器机体与外壳10之间用来过滤低频振动波,通过第一减震件31过滤掉高频振动波,从而保护惯性测量单元20免受振动干扰,使得飞控更加稳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减震件31包括两个减震垫片,两个减震垫片固定连接在惯性测量单元20面向上壳体11与下壳体12的表面。如图2装配图所示,两个减震垫片装配后分别与上壳体11及下壳体12抵接。如此第一减震件30将惯性测量单元20与外壳10隔离开,达到第一减震件30吸收将要传导至惯性测量单元20的高频振动波。其中,第一减震件31可以是硬度5°到10°的超软硅胶,形状为片状,固定贴附在惯性测量单元20面向上壳体11与下壳体12的表面。当然,第一减震元件31也可以是软橡胶、泡沫棉等能够有效吸收180HZ-300HZ范围内振动波的材料。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惯性测量单元20也可以包裹在第一减震件31内,具体的第一减震件31包括底壁、侧壁以及顶壁,底壁与侧壁合围形成用来收容惯性测量单元20的容纳腔,将惯性测量单元20固定到容纳腔内,盖上顶壁,第一减震件31即完成对惯性测量单元20的包裹。其中,底壁与下壳体12抵接,顶壁与上壳体11抵接。
第二减震件32包括第一连接端321、第二连接端322以及连接在第一连接端321与第二连接端之间的支撑部323,第一连接端321与上壳体11或下壳体12连接,第二连接端322与机体连接。如此即通过第二减震件32实现了连接外壳10与飞行器机体,过滤掉将要传导至惯性测量单元20的低频振动波。
无人飞行器由于飞行路线可以随时改变,为了进一步提高第二减震件32在水平及竖直两个方向上的减震效果,将第二减震件32相对外壳10进行倾斜设置,具体的第一连接端321连接在上壳体11或下壳体12上,第一连接端321的中心轴线方向与支撑部322的中心轴线方向呈夹角设置。本具体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端321的中心轴线方向与支撑部322的中心轴线方向呈45度夹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飞控减震装置100还包括用于安装在机体上的固定板40,第二连接端先与固定板40连接,然后固定板40再于机体连接,进一步方便的提前将第二减震件32装配完毕,便于飞控减震装置100整体安装到机体上。本具体实施例中,飞控减震装置100包括4个第二减震件32,4个第二减震件32均匀设置在外壳10的四周。
其中,第二减震件32为硅胶减震球,硅胶减震球的材质为20°到25°的硅胶,其能吸收振动频率为70HZ-100HZ的振动波,当然第二减震件的材质也是可以其他的,例如能够吸收振动频率为70HZ-100HZ的振动波的软橡胶。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无人机,该无人机包括机体及设置于机体上的飞控减震装置100。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飞控减震装置,设置于无人飞行器的机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飞控减震装置包括外壳、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惯性测量单元以及减震组件,所述外壳包括上壳体及与所述上壳体配接的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之间围合形成收容腔,所述惯性测量单元装配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减震组件包括用于高频波段减震的第一减震件及用于低频波段减震的第二减震件,所述第一减震件设置于所述惯性测量单元面向所述上壳体和/或所述下壳体的表面,并分别与所述上壳体和/或所述下壳体抵接,所述第二减震件连接于所述机体与所述外壳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控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震件包括两个减震垫片,所述两个减震垫片固定连接在所述惯性测量单元面向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的表面并分别与所述上壳体及所述下壳体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控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惯性测量单元包裹于所述第一减震件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控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减震件包括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之间的支撑部,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上壳体或所述下壳体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机体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飞控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端的中心轴线方向与所述支撑部的中心轴线方向呈夹角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飞控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飞控减震装置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机体上的固定板,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固定板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飞控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飞控减震装置包括4个所述第二减震件,4个所述第二减震件均匀设置于所述外壳四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飞控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减震件为硅胶减震球。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控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震件为硬度5°到10°的硅胶,所述第二减震件为硬度20°到25°的硅胶。
10.一种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任一所述飞控减震装置。
CN201820481802.2U 2018-03-30 2018-03-30 飞控减震装置及无人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0536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81802.2U CN208053664U (zh) 2018-03-30 2018-03-30 飞控减震装置及无人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81802.2U CN208053664U (zh) 2018-03-30 2018-03-30 飞控减震装置及无人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53664U true CN208053664U (zh) 2018-11-06

Family

ID=639873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481802.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053664U (zh) 2018-03-30 2018-03-30 飞控减震装置及无人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53664U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92102A (zh) * 2018-11-22 2019-02-01 桂林飞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imu减震装置
CN109292101A (zh) * 2018-11-07 2019-02-01 南通理工学院 一种无人机飞行稳定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0143288A (zh) * 2019-04-29 2019-08-20 一飞智控(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Imu减震装置
CN112997024A (zh) * 2019-12-31 2021-06-18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运动传感器模组及可移动平台
CN113124915A (zh) * 2019-12-31 2021-07-16 北京二郎神科技有限公司 多旋翼无人机的飞控系统和多旋翼无人机
CN113825974A (zh) * 2020-09-28 2021-12-21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惯性测量组件和无人飞行器
CN114745887A (zh) * 2022-04-08 2022-07-12 沃飞长空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具有二级减振的飞控装置及飞行器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92101A (zh) * 2018-11-07 2019-02-01 南通理工学院 一种无人机飞行稳定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9292101B (zh) * 2018-11-07 2021-08-27 南通理工学院 一种无人机飞行稳定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9292102A (zh) * 2018-11-22 2019-02-01 桂林飞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imu减震装置
CN110143288A (zh) * 2019-04-29 2019-08-20 一飞智控(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Imu减震装置
CN112997024A (zh) * 2019-12-31 2021-06-18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运动传感器模组及可移动平台
CN113124915A (zh) * 2019-12-31 2021-07-16 北京二郎神科技有限公司 多旋翼无人机的飞控系统和多旋翼无人机
CN113124915B (zh) * 2019-12-31 2022-09-27 北京二郎神科技有限公司 多旋翼无人机的飞控系统和多旋翼无人机
CN113825974A (zh) * 2020-09-28 2021-12-21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惯性测量组件和无人飞行器
CN114745887A (zh) * 2022-04-08 2022-07-12 沃飞长空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具有二级减振的飞控装置及飞行器
CN114745887B (zh) * 2022-04-08 2023-09-22 四川傲势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二级减振的飞控装置及飞行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053664U (zh) 飞控减震装置及无人机
US8737662B2 (en) Noise mitigating microphone attachment
CN105509741B (zh) 飞控组件及无人飞行器
EP2893714A1 (en) Noise mitigating microphone attachment
US9363594B2 (en) Earbud with membrane based acoustic mass loading
WO2018157633A1 (zh) 减振件、云台及无人机
EP2166249A3 (en) Tuned mass dampers and vibration isolation apparatus
US9693662B2 (en) Vacuum cleaner noise and vibration reduction system
CN108006136A (zh) 一种无人机用多级减振装置
CN115580811A (zh) 低共振结构及电子设备
CN104349263B (zh) 一种隔音箱和应用该隔音箱的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CN104696410B (zh) 一种可调式隔振器
CN105464975B (zh) 一种压缩机及其减振结构
CN112413027B (zh) 吸振装置、吸振装置的优化设计方法及汽车
CN205262650U (zh) 一种减振一体化结构的振动筒压力传感器
CN108980271B (zh) 车辆及其减振安装组件和压缩机装置
CN207311850U (zh) 云台以及无人机
Kim et al. Force identification and sound prediction of a reciprocating compressor for a refrigerator
CN207870838U (zh) 尘杯及吸尘器
CN208783143U (zh) 一种新型拼接式控制柜
CN113124915B (zh) 多旋翼无人机的飞控系统和多旋翼无人机
JP2001234972A (ja) 制振ユニット及び制振装置
CN107218342B (zh) 一种悬挂式复合隔振摆台
CN209212877U (zh) 一种减震结构、惯性测量模块及无人飞行器
CN110848129A (zh) 净水器增压泵阻尼减震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