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46951U - 低辐射的电磁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低辐射的电磁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46951U
CN208046951U CN201820425168.0U CN201820425168U CN208046951U CN 208046951 U CN208046951 U CN 208046951U CN 201820425168 U CN201820425168 U CN 201820425168U CN 208046951 U CN208046951 U CN 2080469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magnetic
reflection cover
wire coil
cooking appliance
radiation prot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42516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泽春
田海峰
陈位
张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Jiuchuang Home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you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42516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469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469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469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低辐射的电磁烹饪器具,其包括屏蔽组件和设于所述屏蔽组件内的电磁线盘,其中,所述屏蔽组件包括防辐射壳体以及安装于所述防辐射壳体上的电磁反射罩,所述防辐射壳体的顶端开设有供所述电磁线盘产生的磁力线穿出的开口,所述电磁反射罩安装于所述开口内且围绕所述电磁线盘的周围设置,所述电磁反射罩上端距离电磁线盘外周的水平距离为1cm至4cm。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防辐射壳体的开口处设置电磁反射罩,克服了因开口过大导致电磁辐射严重以及因开口过小导致热效率降低的问题,电磁反射罩将电磁波向上反射至锅具,进一步提升了加热效率。

Description

低辐射的电磁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辐射的电磁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电磁烹饪器具是采用电磁线圈内通电产生交变磁场,处于交变磁场中的铁磁质锅具受交变磁场的感应而自身发热,以实现对食物的烹饪。而交变磁场未被锅具利用的部分,泄露到电磁烹饪器具外部就会造成电磁辐射。目前为了抑制电磁辐射,一些电磁烹饪器具采用了电磁屏蔽件,例如设置金属屏蔽壳以包围电磁线盘,仅在金属屏蔽壳的上方开设有开口,以供电磁线盘产生的磁力线穿出以加热锅具。然而,对于这种结构,如果开口尺寸过大,则通过开孔泄露的电磁波增加,电磁辐射严重;而如果开口尺寸过小,则电磁线盘产生的电磁波的一部分被屏蔽壳体吸收,影响电磁加热效率。
因而,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低辐射的电磁烹饪器具,其防辐射效果好且加热效率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低辐射的电磁烹饪器具,其包括屏蔽组件和设于所述屏蔽组件内的电磁线盘,其中,所述屏蔽组件包括防辐射壳体以及安装于所述防辐射壳体上的电磁反射罩,所述防辐射壳体的顶端开设有供所述电磁线盘产生的磁力线穿出的开口,所述电磁反射罩安装于所述开口内且围绕所述电磁线盘的周围设置,所述电磁反射罩上端距离电磁线盘外周的水平距离为1cm至4cm。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防辐射壳体的开口处设置电磁反射罩,克服了因开口过大导致电磁辐射严重以及因开口过小导致热效率降低的问题,电磁反射罩将电磁波向上反射至锅具,进一步提升了加热效率。而且,电磁反射罩上端距离电磁线盘外周的水平距离为1cm至4cm,提供了反射回来的磁场进入锅具的空间,提升能效;且该距离可避免间隙过大造成反射的磁场从面板泄露的风险。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开口的尺寸大于所述电磁线盘的尺寸,所述电磁反射罩的侧壁呈倾斜设置,所述电磁反射罩的上端位于所述开口处,所述电磁反射罩的下端延伸至所述电磁线盘下方。电磁反射罩呈倾斜设置,可将电磁波向上反射至锅具,提升加热效率;电磁反射罩自电磁线盘下方延伸至电磁线盘上方,可对电磁线盘产生的不同方向的电磁波实现较全面的反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开口和所述电磁线盘均呈圆形,所述开口的半径与所述电磁线盘的半径之差为1.5cm-4.5cm。开口的尺寸大于电磁线盘的尺寸1.5-4.5cm,减少了电磁线盘对防辐射壳体的加热,且可方便倾斜设置的电磁反射罩的安装。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电磁反射罩的上端设有向外延伸的上翻边,所述上翻边搭接在所述防辐射壳体上。通过上翻边搭接在防辐射壳体上,其安装方便;且上翻边与防辐射壳体的搭接使得该结合处重叠设置,减少了两者之间的间隙,从而减少了电磁辐射从间隙泄露的机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电磁烹饪器具还包括设于所述屏蔽组件上方的面板,所述上翻边与所述面板的下表面紧贴。上翻边与所述面板的下表面紧贴减少了屏蔽组件与面板之间的间隙,从而进一步减少了电磁辐射的泄露。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电磁反射罩的下端设有向内延伸的下翻边,所述电磁线盘安装于所述下翻边上方。下翻边的设置可加强电磁反射罩的结构强度,另外下翻边也可作为电磁反射罩的安装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电磁反射罩和所述电磁线盘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部分重叠,投影重叠区域呈环形,所述环形的宽度为0.3cm-1.5cm。电磁反射罩和所述电磁线盘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重叠0.3-1.5cm,电磁反射罩可实现更全面的反射,提升加热效率,若重叠宽度较小,则电磁波易绕过电磁反射罩,若重叠宽度较大,则造成材料成本增加,且对增加热效率的效果提升不明显。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防辐射壳体包括相互盖合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下壳体包括底板和侧板,所述上壳体内侧设有上反射片,所述下壳体的侧板内侧设有下反射片,所述电磁反射罩的侧壁、上反射片和下反射片围成电磁波衰减腔。通过在上壳体和下壳体上设置反射片,与电磁反射罩配合形成的腔室可对泄露到该区域内的电磁波进行多次反射、吸收,使得电磁波最终被衰减消耗掉。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底板上未设反射片。因电磁线盘下方设有磁条,磁条可对电磁线盘向下产生的电磁波具有较好的引导作用,因而向下穿过磁条的电磁波较少,无须设置反射片,仅采用防辐射壳体的底板即可实现较佳的防辐射效果,降低了成本。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电磁烹饪器具还包括安装于所述防辐射壳体内的绝缘安装座,所述电磁线盘、防辐射壳体与所述绝缘安装座安装固定,所述电磁反射罩与所述防辐射壳体活动安装。电磁反射罩与所述防辐射壳体活动安装,可以方便电磁反射罩的调整,以更好的贴合面板,减小与面板之间的间隙。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防辐射壳体的开口处设置电磁反射罩,克服了因开口过大导致电磁辐射严重以及因开口过小导致热效率降低的问题,电磁反射罩将电磁波向上反射至锅具,进一步提升了加热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低辐射的电磁烹饪器具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低辐射的电磁烹饪器具内部部分部件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低辐射的电磁烹饪器具内部部分部件的爆炸图。
图4为图1中圆圈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电磁烹饪器具;1-面板;2-上盖,3-底座;4-电磁线盘;500-屏蔽组件;5-防辐射壳体;51-上壳体;52-下壳体;53-绝缘安装座;502-电磁波衰减腔;510-开口;511-上反射片;521-下反射片;522-底板;6-电磁反射罩;61-侧壁;62-上翻边;63-下翻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低辐射的电磁烹饪器具100,其包括屏蔽组件500和设于所述屏蔽组件500内的电磁线盘4,其中,所述屏蔽组件500包括防辐射壳体5以及安装于所述防辐射壳体5上的电磁反射罩6,所述防辐射壳体5的顶端开设有供所述电磁线盘4产生的磁力线穿出的开口510,所述电磁反射罩6安装于所述开口510内且围绕所述电磁线盘4的周围设置,电磁反射罩6上端距离电磁线盘4外周的水平距离为1cm至4cm。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防辐射壳体5的开口510处设置电磁反射罩6,克服了因开口510过大导致电磁辐射增大或因开口510过小导致热效率降低的问题,电磁反射罩6将电磁波向上反射至锅具,进一步提升了加热效率。而且,电磁反射罩6上端距离电磁线盘4外周的水平距离为1cm至4cm,提供了反射回来的磁场进入锅具的空间,提升能效;且该距离可避免间隙过大造成反射的磁场从面板泄露的风险。优选的,电磁反射罩6上端距离电磁线盘4外周的水平距离为1.5cm至3cm,例如可选2cm,2.5cm等。
请参阅图1和图3,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开口510的尺寸大于所述电磁线盘4的尺寸,所述电磁反射罩6的侧壁61呈倾斜设置,使得所述电磁反射罩6呈自下而上逐渐增大的喇叭口形状。所述电磁反射罩6的上端位于所述开口510处,所述电磁反射罩6的下端延伸至所述电磁线盘4下方。电磁反射罩6呈倾斜设置,可将电磁波向上反射至锅具,提升加热效率;电磁反射罩6自电磁线盘4下方延伸至电磁线盘4上方,可对电磁线盘4产生的不同方向的电磁波实现较全面的反射。进一步的,所述开口510和所述电磁线盘4均呈圆形,所述开口510的半径为R,所述电磁线盘4的半径为r,所述开口510的半径R与所述电磁线盘4的半径r之差为1.5cm-4.5cm。开口510的尺寸大于电磁线盘4的尺寸1.5-4.5cm,可减少电磁线盘4对防辐射壳体5的加热,且可方便倾斜设置的电磁反射罩6的安装。具体数值可取例如,2cm、2.5cm、3cm、3.5cm、4cm等。优选的,电磁反射罩6的侧壁61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度为30度至60度,倾斜角度设置在该范围内,可较佳地将电磁波向上反射至锅具,提升了加热效率。
请重点参阅图3和图4,所述电磁反射罩6呈环形,优选采用铝板形成。所述电磁反射罩6包括倾斜设置的侧壁61、自上端向外延伸设置的上翻边62以及自下端向内延伸的下翻边63。所述上翻边62搭接在所述防辐射壳体5,其安装方便,且上翻边62与防辐射壳体5的搭接使得该结合处重叠设置,减少了两者之间的间隙,从而减少了电磁辐射从间隙泄露的机率。所述电磁线盘4安装于所述下翻边63上方,下翻边63的设置可加强电磁反射罩6的结构强度,另外下翻边63也可作为电磁反射罩6的安装结构。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磁烹饪器具为电磁炉,其包括设于所述屏蔽组件500上方的面板1,所述上翻边62与所述面板1的下表面紧贴;上翻边62与所述面板1的下表面紧贴减少了屏蔽组件500与面板1之间的间隙,从而进一步减少了电磁辐射的泄露。本实施例中,所述电磁反射罩6的下端延伸至所述电磁线盘4下方,所述电磁反射罩6和所述电磁线盘4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部分重叠,投影重叠区域呈环形,所述环形的宽度D为0.3cm-1.5cm。电磁反射罩6和所述电磁线盘4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重叠0.3-1.5cm,使得电磁线盘4周边向下辐射的电磁炉也可得到反射,特别是因电磁线盘4的磁条在拐角处易产生较强的电磁辐射,而电磁反射罩6延伸至磁条拐角下方,可对该处产生的电磁波进行反射,即电磁反射罩6可实现更全面的反射,提升加热效率;重叠宽度设置在上述范围内效果最佳,具体可为0.4cm、0.5cm、0.6cm、0.7cm、0.8cm、0.8cm、1.0cm、1.1cm、1.2cm、1.3cm、1.4cm。若重叠宽度较小,则电磁波易绕过电磁反射罩,若重叠宽度较大,则造成材料成本增加,且对增加热效率的效果提升不明显。
请重点参阅图2至图4,所述防辐射壳体5包括相互盖合的上壳体51和下壳体52,所述下壳体52包括底板522和侧板,所述上壳体51内侧设有上反射片511,所述下壳体52的侧板内侧设有下反射片521,所述电磁反射罩6的侧壁61、上反射片511和下反射片521围成电磁波衰减腔502。通过在上壳体51和下壳体52上设置反射片511、521,与电磁反射罩6配合形成的腔室可对泄露到该区域内的电磁波进行多次反射、吸收,使得电磁波最终被衰减消耗掉。请继续参阅图4,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下壳体52的底板522上未设反射片。因电磁线盘4下方设有磁条,磁条可对电磁线盘向下产生的电磁波具有较好的引导作用,因而向下穿过磁条的电磁波较少,无须设置反射片,仅采用防辐射壳体5的底板522即可实现较佳的防辐射效果,降低了成本。
请继续参阅图3,所述电磁烹饪器具100还包括安装于所述防辐射壳体5内的绝缘安装座53,所述电磁线盘4、防辐射壳体5与所述绝缘安装座53安装固定,所述电磁反射罩6与所述防辐射壳体5活动安装。电磁反射罩6与所述防辐射壳体5活动安装,可以方便电磁反射罩6的调整,以更好的贴合面板1,减小与面板1之间的间隙。
下面结合图1至图4说明各部件的组装关系,所述电磁线盘4和主控电路板安装在绝缘安装座53上,下反射片521设在下壳体52的侧板内侧,上反射片511设在上壳体51的内侧,绝缘安装座53固定在下壳体52上,上壳体51盖设在下壳体52上方,电磁反射罩6通过上翻边62搭接在上壳体51上,且其下端延伸至电磁线盘4下方;电磁反射罩6、上壳体51、下壳体52组成的屏蔽组件500连同安装于其内的绝缘安装座53、电磁线盘4和主控电路板作为一个整体安装至电磁烹饪器具的底座3内,电磁烹饪器具的面板1与上盖2盖设在底座3上,完成该电磁烹饪器具的装配。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以以上具体实施例中描述的具体结构特征为限。以上所述实施例以及附图中所示的实施例是以电磁炉为例进行的说明,当然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的电磁烹饪器具还可以是采用电磁加热的电磁饭煲、电磁压力煲、电磁炖锅、电磁豆浆机、电磁料理机等。所述电磁线盘附图中所示为平面线盘,当然可以理解的是,还可以是凹面线盘或凸面线盘或立体筒状线盘等。
通过以上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低辐射的电磁烹饪器具,其包括屏蔽组件和设于所述屏蔽组件内的电磁线盘,其中,所述屏蔽组件包括防辐射壳体以及安装于所述防辐射壳体上的电磁反射罩,所述防辐射壳体的顶端开设有供所述电磁线盘产生的磁力线穿出的开口,所述电磁反射罩安装于所述开口内且围绕所述电磁线盘的周围设置。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防辐射壳体的开口处设置电磁反射罩,克服了因开口过大导致电磁辐射严重以及因开口过小导致热效率降低的问题,电磁反射罩将电磁波向上反射至锅具,进一步提升了加热效率。而且,电磁反射罩上端距离电磁线盘外周的水平距离为1cm至4cm,提供了反射回来的磁场进入锅具的空间,提升能效;且该距离可避免间隙过大造成反射的磁场从面板泄露的风险。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厚度”、“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低辐射的电磁烹饪器具,其包括屏蔽组件和设于所述屏蔽组件内的电磁线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组件包括防辐射壳体以及安装于所述防辐射壳体上的电磁反射罩,所述防辐射壳体的顶端开设有供所述电磁线盘产生的磁力线穿出的开口,所述电磁反射罩安装于所述开口内且围绕所述电磁线盘的周围设置,所述电磁反射罩上端距离电磁线盘外周的水平距离为1cm至4c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辐射的电磁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的尺寸大于所述电磁线盘的尺寸,所述电磁反射罩的侧壁呈倾斜设置,所述电磁反射罩的上端位于所述开口处,所述电磁反射罩的下端延伸至所述电磁线盘下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辐射的电磁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和所述电磁线盘均呈圆形,所述开口的半径与所述电磁线盘的半径之差为1.5cm-4.5cm。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低辐射的电磁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反射罩的上端设有向外延伸的上翻边,所述上翻边搭接在所述防辐射壳体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低辐射的电磁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烹饪器具还包括设于所述屏蔽组件上方的面板,所述上翻边与所述面板的下表面紧贴。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低辐射的电磁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反射罩的下端设有向内延伸的下翻边,所述电磁线盘安装于所述下翻边上方。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低辐射的电磁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反射罩和所述电磁线盘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部分重叠,投影重叠区域呈环形,所述环形的宽度为0.3cm-1.5c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辐射的电磁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辐射壳体包括相互盖合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下壳体包括底板和侧板,所述上壳体内侧设有上反射片,所述下壳体的侧板内侧设有下反射片,所述电磁反射罩的侧壁、上反射片和下反射片围成电磁波衰减腔。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低辐射的电磁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未设反射片。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低辐射的电磁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烹饪器具还包括安装于所述防辐射壳体内的绝缘安装座,所述电磁线盘、防辐射壳体与所述绝缘安装座安装固定,所述电磁反射罩与所述防辐射壳体活动安装。
CN201820425168.0U 2018-03-28 2018-03-28 低辐射的电磁烹饪器具 Active CN2080469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25168.0U CN208046951U (zh) 2018-03-28 2018-03-28 低辐射的电磁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25168.0U CN208046951U (zh) 2018-03-28 2018-03-28 低辐射的电磁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46951U true CN208046951U (zh) 2018-11-02

Family

ID=639461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425168.0U Active CN208046951U (zh) 2018-03-28 2018-03-28 低辐射的电磁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469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352327B1 (ko) 조리기구
EP2741575B1 (en) Microwave heating device
JP2014506829A (ja) 調理器具
CN108618583A (zh) 一种电磁加热专用双层真空保温锅的结构
CN108471649A (zh) 低辐射的电磁烹饪器具
CN209863287U (zh) 烹饪器具
CN208046951U (zh) 低辐射的电磁烹饪器具
CN205305155U (zh) 一种电磁感应加热式电热锅
CN106136875B (zh) 低噪音的电炊具
CN110864335A (zh) 防辐射电磁炉
CN105942840A (zh) 一种屏蔽回收与利用电磁辐射的电饭煲
CN205831627U (zh) 烹饪器具
CN207461924U (zh) 烹饪器具
CN204404272U (zh) 一种安全电磁加热装置
CN208228792U (zh) 烹饪器具
CN206979319U (zh) 烹饪器具
CN210951417U (zh) 具有立体加热功能的电磁炉
CN216087059U (zh) 电磁加热组件和电磁加热烹饪器具
CN214048568U (zh) 烹饪器具
CN211483991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06024146U (zh) 一种电磁加热装置
CN208337921U (zh) 低辐射电磁感应加热装置
CN104964318B (zh) 一种安全电磁加热装置
CN209899155U (zh) 烹饪器具
JP3796856B2 (ja) 高周波加熱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19

Address after: Building 2, No. 52, 22nd Street, Baiyang Street, Qiantang New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0000

Patentee after: Hangzhou Jiuchuang Home Appliances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999, Mei Li Road, Huaiyin District, Ji'nan, Shandong

Patentee before: JOYOUNG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