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36600U - 双人载人飞行器 - Google Patents

双人载人飞行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36600U
CN208036600U CN201820370661.7U CN201820370661U CN208036600U CN 208036600 U CN208036600 U CN 208036600U CN 201820370661 U CN201820370661 U CN 201820370661U CN 208036600 U CN208036600 U CN 2080366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rn
propeller
double
cockpit
sh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37066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华智
陈佳龙
曾凡胜
罗顺河
程子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telligent Equipment (gu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telligent Equipment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telligent Equipment (gu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telligent Equipment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37066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366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366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366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双人载人飞行器,属于载人飞行器技术领域,其包括座舱及底舱,座舱具有双人容纳腔,底舱设置在座舱的下方并与座舱固定连接,底舱上设置有四个机臂组,每一机臂组包括一短机臂及一长机臂,每一短机臂及每一长机臂上均设有第一螺旋桨及第二螺旋桨,第一螺旋桨设于每一短机臂的上方或每一长机臂的上方,第一螺旋桨通过对应的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旋转,第二螺旋桨设于每一短机臂的下方或每一长机臂的下方,第二螺旋桨通过对应的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旋转。本实用新型的双人载人飞行器,其相对于普通的单轴飞行器或双轴飞行器而言,能够为双人载人飞行提供足够的动力,保持长时间飞行,且具有整机占用面积少、机动性能和操控性能好等优点。

Description

双人载人飞行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载人飞行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人载人飞行器。
背景技术
人类很早就有在空中像鸟类一样飞行的理想。长期以来,人类为能飞上天空想尽了各种办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在空中飞行的梦想成为了现实。现有的大多数飞行器主要应用于科学研究,造价十分昂贵,并不适用于大众。随着飞行器的普及,操作简单、使用灵活的载人飞行器应运而生。但对于目前普通的单轴飞行器或双轴飞行器而言,其仅能满足单人飞行动力需要,不能满足双人载人飞行的动力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人载人飞行器,其相对于普通的单轴飞行器或双轴飞行器而言,能够为双人载人飞行提供足够的动力,保持长时间飞行,且具有整机占用面积少、机动性能和操控性能好等优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人载人飞行器,包括座舱及底舱,所述座舱具有双人容纳腔,所述底舱设置在所述座舱的下方并与所述座舱固定连接,所述底舱上设置有四个机臂组,每一所述机臂组包括一短机臂及一长机臂,每一所述短机臂及每一所述长机臂上均设有第一螺旋桨及第二螺旋桨,所述第一螺旋桨设于每一所述短机臂的上方或每一所述长机臂的上方,所述第一螺旋桨通过对应的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旋转,所述第二螺旋桨设于每一所述短机臂的下方或每一所述长机臂的下方,所述第二螺旋桨通过对应的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旋转。
可选地,每一所述短机臂及每一所述长机臂上均设有一电机座,所述第一螺旋桨与对应的所述电机座之间连接有所述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二螺旋桨与对应的所述电机座之间连接有所述第二驱动装置。
可选地,每一所述短机臂的前端及每一所述长机臂的前端均固定有一机座安装套筒,所述电机座嵌装在对应的所述机座安装套筒中。
可选地,还包括固定机构及机臂撑杆,所述固定机构固定在所述底舱上,每一所述短机臂的后端及每一所述长机臂的后端均通过所述机臂撑杆与所述固定机构铰接连接。
可选地,在同一所述短机臂或同一所述长机臂上,所述第一螺旋桨的中心轴线和所述第二螺旋桨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竖直线上,且均与水平面呈5°的夹角。
可选地,在同一所述短机臂或同一所述长机臂上,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一螺旋桨旋转的方向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二螺旋桨旋转的方向相反。
可选地,所述座舱的双人容纳腔内设有双人座椅,所述座舱的前方设有前大灯,所述座舱的两侧设有左舱门与右舱门。
可选地,所述座舱的顶部设有信号天线。
可选地,所述底舱的底部设有起落架。
可选地,四个所述机臂组沿所述底舱的周向均匀布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人载人飞行器,其包括座舱及底舱,座舱具有双人容纳腔,底舱上设置有四个机臂组,每一机臂组包括一短机臂及一长机臂,每一所述短机臂及每一所述长机臂上均设有第一螺旋桨及第二螺旋桨,第一螺旋桨通过对应的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旋转,第二螺旋桨通过对应的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旋转。这样一来,整个双人载人飞行器上共设置了十六个螺旋桨,相对于普通的单轴飞行器或双轴飞行器而言,其能够为双人载人飞行器提供足够的动力,保持长时间飞行。同时,在满足自身载重的情况下,通过在每个短机臂与长机臂上方和下方配置较小尺寸的螺旋桨来代替传统的在每个机臂上单独配置一个大尺寸螺旋桨的方案,能够有效地减少整机占用面积,且每一机臂组通过长短机臂的组合、每一长机臂或每一短机臂通过两个不同驱动装置驱动的螺旋桨组合,使得本双人载人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通过分别调整不同驱动装置的转速即可完成各种飞行动作,方便控制,能够在悬停、侧飞和旋转等飞行状态之间顺利切换,机动性能和操控性能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双人载人飞行器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双人载人飞行器的短机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双人载人飞行器的长短机臂处于使用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双人载人飞行器处于折放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双人载人飞行器的长短机臂处于折放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双人载人飞行器,该双人载人飞行器包括座舱1及底舱2,座舱1具有双人容纳腔13,底舱2设置在座舱1的下方并与座舱1固定连接,底舱2上设置有四个机臂组,每一机臂组包括一短机臂3及一长机臂4,每一短机臂3及每一长机臂4上均设有第一螺旋桨5及第二螺旋桨6,第一螺旋桨5设于每一短机臂3的上方或每一长机臂4的上方,第一螺旋桨5通过对应的第一驱动装置14驱动旋转,第二螺旋桨6设于每一短机臂3的下方或每一长机臂4的下方,第二螺旋桨6通过对应的第二驱动装置15驱动旋转。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四个机臂组沿底舱2的周向均匀布置,可使得该双人载人飞行器的飞行稳定性更高。如图2所示,每一短机臂3及每一长机臂4上均设有一电机座20,第一螺旋桨5与对应的电机座20之间连接有第一驱动装置14,第二螺旋桨6与对应的电机座20之间连接有第二驱动装置15。这样一来,第一螺旋桨5、第一驱动装置14、第二螺旋桨6和第二驱动装置15通过电机座20分别固定在对应的短机臂3或长机臂4上,安装连接简单,整机装配更加稳定。在保证底舱2的强度情况下,减少飞机的重量,实现更持久的飞行。
如图2所示,每一短机臂3的前端及每一长机臂4的前端均固定有一机座安装套筒(图中未标示),电机座20嵌装在对应的机座安装套筒中。这样一来,可减少驱动装置产生的力矩,使短机臂3与长机臂4前端的重量降至最低,有效减轻了重量,延长飞行时间。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螺旋桨5和第二螺旋桨6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固定于短机臂3与长机臂4的其它位置。
如图3-5所示,该双人载人飞行器还包括固定机构18及机臂撑杆19,该固定机构18固定在底舱2上,每一短机臂3的后端及每一长机臂4的后端均通过机臂撑杆19与固定机构18铰接连接。具体地,每一短机臂3的后端及每一长机臂4的后端均设有机臂接头17,固定机构18上设有第一安装孔21,机臂接头17上设有第二安装孔22,当短机臂3和长机臂4处于折放状态时,机臂撑杆19的一端通过第一紧固件可拆卸连接在固定机构18上,机臂撑杆19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紧固件可拆卸连接在机臂接头17上,使得固定机构18与短机臂3或长机臂4保持第一角度;当短机臂3和长机臂4处于使用状态时,第一紧固件穿过第一安装孔21,第二紧固件穿过第二安装孔22,使得固定机构18与短机臂3和长机臂4固定连接并保持第二角度。短机臂3和长机臂4分别与固定机构18铰接,能改变短机臂3和长机臂4分别与固定机构18之间的夹角角度,实现长短机臂的折放状态与使用状态的切换。在运输和收藏飞行器时,通过第二紧固件安装机臂撑杆19,使得固定机构18分别与短机臂3和长机臂4保持第一角度,有效减少占用空间;在使用飞行器时拆下机臂撑杆19,并通过第一紧固件、第二紧固件连接固定机构18与短机臂3和长机臂4,使得固定机构18与短机臂3和长机臂4保持第二角度,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如图2所示,在同一短机臂3或同一长机臂4上,第一螺旋桨5的中心轴线和第二螺旋桨6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竖直线上,且均与水平面呈5°的夹角,这样可使双人载人飞行器在改变航向时更容易保持飞行高度,飞行更安全,更稳定。同时,在同一短机臂3或同一长机臂4上,第一驱动装置14驱动第一螺旋桨5旋转的方向与第二驱动装置15驱动第二螺旋桨6旋转的方向相反,这样可使得双人载人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通过分别调整不同驱动装置的转速即可完成各种飞行动作,操控性能更好,而且实现了力矩平衡,飞行更稳定。
另外,如图1所示,座舱1的双人容纳腔13内设有双人座椅8,可供机师驾驶使用及乘客搭载使用。座舱1的前方设有前大灯9,可用于驾驶照明,增强了黑暗中驾驶的安全性。座舱1的两侧设有左舱门7与右舱门11,机师或乘客可通过其中一个舱门进入双人容纳腔13中。座舱1的顶部设有信号天线12,可用于接收信号。底舱2的底部设有起落架10,用于该双人载人飞行器的起飞与降落。如图2所示,每一电机座20的前侧还设有一姿态灯16,可便于夜中观察该双人载人飞行器当前的使用状态,即该双人载人飞行器的长短机臂当前是处于折放状态还是展开使用状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人载人飞行器,其包括座舱及底舱,座舱具有双人容纳腔,底舱上设置有四个机臂组,每一机臂组包括一短机臂及一长机臂,每一所述短机臂及每一所述长机臂上均设有第一螺旋桨及第二螺旋桨,第一螺旋桨通过对应的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旋转,第二螺旋桨通过对应的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旋转。这样一来,整个双人载人飞行器上共设置了十六个螺旋桨,相对于普通的单轴飞行器或双轴飞行器而言,其能够为双人载人飞行器提供足够的动力,保持长时间飞行。同时,在满足自身载重的情况下,通过在每个短机臂与长机臂上方和下方配置较小尺寸的螺旋桨来代替传统的在每个机臂上单独配置一个大尺寸螺旋桨的方案,能够有效地减少整机占用面积,且每一机臂组通过长短机臂的组合、每一长机臂或每一短机臂通过两个不同驱动装置驱动的螺旋桨组合,使得本双人载人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通过分别调整不同驱动装置的转速即可完成各种飞行动作,方便控制,能够在悬停、侧飞和旋转等飞行状态之间顺利切换,机动性能和操控性能好。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双人载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座舱及底舱,所述座舱具有双人容纳腔,所述底舱设置在所述座舱的下方并与所述座舱固定连接,所述底舱上设置有四个机臂组,每一所述机臂组包括一短机臂及一长机臂,每一所述短机臂及每一所述长机臂上均设有第一螺旋桨及第二螺旋桨,所述第一螺旋桨设于每一所述短机臂的上方或每一所述长机臂的上方,所述第一螺旋桨通过对应的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旋转,所述第二螺旋桨设于每一所述短机臂的下方或每一所述长机臂的下方,所述第二螺旋桨通过对应的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人载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短机臂及每一所述长机臂上均设有一电机座,所述第一螺旋桨与对应的所述电机座之间连接有所述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二螺旋桨与对应的所述电机座之间连接有所述第二驱动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人载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短机臂的前端及每一所述长机臂的前端均固定有一机座安装套筒,所述电机座嵌装在对应的所述机座安装套筒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人载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机构及机臂撑杆,所述固定机构固定在所述底舱上,每一所述短机臂的后端及每一所述长机臂的后端均通过所述机臂撑杆与所述固定机构铰接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人载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在同一所述短机臂或同一所述长机臂上,所述第一螺旋桨的中心轴线和所述第二螺旋桨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竖直线上,且均与水平面呈5°的夹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人载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在同一所述短机臂或同一所述长机臂上,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一螺旋桨旋转的方向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二螺旋桨旋转的方向相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人载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座舱的双人容纳腔内设有双人座椅,所述座舱的前方设有前大灯,所述座舱的两侧设有左舱门与右舱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人载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座舱的顶部设有信号天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人载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舱的底部设有起落架。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双人载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机臂组沿所述底舱的周向均匀布置。
CN201820370661.7U 2018-03-19 2018-03-19 双人载人飞行器 Active CN2080366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70661.7U CN208036600U (zh) 2018-03-19 2018-03-19 双人载人飞行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70661.7U CN208036600U (zh) 2018-03-19 2018-03-19 双人载人飞行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36600U true CN208036600U (zh) 2018-11-02

Family

ID=639479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370661.7U Active CN208036600U (zh) 2018-03-19 2018-03-19 双人载人飞行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3660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55313A (zh) * 2019-05-13 2019-08-23 之江实验室 一种多旋翼载人飞行器
CN112319786A (zh) * 2020-11-13 2021-02-05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多轴共轴双桨多旋翼无人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55313A (zh) * 2019-05-13 2019-08-23 之江实验室 一种多旋翼载人飞行器
CN112319786A (zh) * 2020-11-13 2021-02-05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多轴共轴双桨多旋翼无人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30137714A1 (en) Articulated Electric Propulsion System And Lightweight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 Aircraft Using Same
US11919652B2 (en)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 aircraft with deployable rotors
CN112896501B (zh) 适于垂直起飞和水平飞行的飞行器
CN106864747A (zh) 一种采用分布式混合动力的变体高效小型垂直起降无人机
CN103979104A (zh) 一种可变体x型机翼垂直起降微型飞行器
CN107364572B (zh) 固定翼矢量无人机
WO2018200879A1 (en) Electrically powered vtol tail-sitter aircraft for providing transportation
CN106904271B (zh) 一种用于垂直起降无人机的变体机构
CN208036600U (zh) 双人载人飞行器
CN108438218A (zh) 一种仿生蜂鸟飞行器
WO2022143444A1 (zh) 一种自旋翼飞行汽车
CN205469803U (zh) 载人飞行器
CN111003166A (zh) 一种纵列式电动双旋翼直升机及其控制系统
CN211685607U (zh) 一种可垂直起降尾坐折叠无人机
CN104260873B (zh) 一种三角翼飞行器
KR20180116849A (ko) 가변 피치 프로펠러를 이용한 고정익 드론
CN109533319A (zh) 一种具有搭接翼的倾转旋翼无人飞行器结构系统
CN208915439U (zh) 可变翼燕形仿真式无人机
CN108891591A (zh) 一种飞行器
CN209209026U (zh) 一种复合式飞行器
CN206125410U (zh) 一种农业轻型飞机后缘襟翼控制机构
CN202491918U (zh) 垂直起降固定翼飞机
CN110001944A (zh) 一种大型无人机
CN109878713B (zh) 微型共轴双旋翼无人机
CN208134640U (zh) 一种飞机推进器推进角度调节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Double manned aircraf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126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102

Pledgee: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Limited Guangzhou Tianhe sub branch

Pledgor: EHA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GUANGZHOU)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2440000022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