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34467U - 钳头及钳子 - Google Patents

钳头及钳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34467U
CN208034467U CN201820356232.4U CN201820356232U CN208034467U CN 208034467 U CN208034467 U CN 208034467U CN 201820356232 U CN201820356232 U CN 201820356232U CN 208034467 U CN208034467 U CN 2080344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body
protrusion
binding clip
along
clo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35623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长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035623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344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344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344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剪切扭动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钳头及钳子。钳头包括第一钳体、第二钳体和分线部;第一钳体和所述第二钳体之间铰接,形成第一部和第三部;分线部包括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第一槽体贯穿第一部,第二槽体贯穿第三部;第一部和所述第三部闭合时,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形成第一腔体;第一槽体内设置有第一凸起,第二槽体内设置有第二凸起;第一部和第三部闭合时,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之间抵接;第一凸起靠近第二凸起的一侧呈尖角状;和/或,第二凸起靠近第一凸起的一侧呈尖角状。钳子包括所述的钳头。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钳头及钳子,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没有专门对内部具有两股线的电线进行分线的工具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钳头及钳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剪切扭动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钳头及钳子。
背景技术
电线是指能够传输电能的导线,包括导体和包裹在导体的外侧的绝缘线皮。电线由于用途的不同,其结构也不同,现有技术中,对于内部具有两股线的电线没有专门的分线的工具,导致对此类电线的分线操作很不方便。
因此,本申请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的钳头及钳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钳头,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没有专门对内部具有两股线的电线进行分线的工具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钳子,以进一步解决现有技术中没有专门对内部具有两股线的电线进行分线的工具的技术问题。
基于上述第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钳头,包括第一钳体、第二钳体和分线部;
所述第一钳体和所述第二钳体之间铰接,且铰接点令所述第一钳体形成第一部和第二部,以及令所述第二钳体形成第三部和第四部,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三部之间形成钳口;
所述分线部包括开设于所述第一部上的第一槽体和开设于所述第三部上的第二槽体;
沿所述第一槽体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一槽体贯穿所述第一部,并在所述第一部沿厚度方向的两面分别形成第一槽口和第二槽口;沿所述第二槽体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二槽体贯穿所述第三部,并在所述第三部沿厚度方向的两面分别形成第三槽口和第四槽口;
所述第一槽体和所述第二槽体相对应,且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三部相对闭合时,所述第一槽体和所述第二槽体连通,共同形成用于容纳电线的第一腔体;
所述第一槽体内设置有第一凸起,且所述第一凸起连接于所述第一槽体远离所述第二槽体的一面,所述第一凸起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槽体的延伸方向平行;沿所述第一部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凸起将所述第一槽体分割为第一分槽和第二分槽;
所述第二槽体内设置有第二凸起,且所述第二凸起连接于所述第二槽体远离所述第一槽体的一面,所述第二凸起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槽体的延伸方向平行;沿所述第三部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二凸起将所述第二槽体分割为第三分槽和第四分槽;
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相对应,且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三部相对闭合时,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之间抵接,以将所述第一腔体分割为互不相通的第一分腔和第二分腔;
所述第一凸起靠近所述第二凸起的一侧呈尖角状;和/或,所述第二凸起靠近所述第一凸起的一侧呈尖角状。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沿所述第一凸起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一凸起贯穿所述第一槽体;
和/或,沿所述第二凸起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二凸起贯穿所述第二槽体。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分槽和所述第二分槽相对于所述第一凸起对称;
和/或,所述第三分槽和所述第四分槽相对于所述第二凸起对称。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钳头,还包括压线部;
所述压线部包括第三凸起和第一凹槽;
所述第三凸起设置于所述第一部靠近所述第三部的一侧,所述第一凹槽设置于所述第三部靠近所述第一部的一侧;所述第三凸起和所述第一凹槽相匹配,且相对应。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三凸起远离所述第一部的一侧呈尖角状。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钳头,还包括第二剥线皮部;
所述第二剥线皮部包括开设于所述第一部上的第三槽体和开设于所述第三部上的第四槽体;
沿所述第一部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三槽体贯穿所述第一部;沿所述第三部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二槽体贯穿所述第三部;
所述第三槽体和所述第四槽体相对应,且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三部相对闭合时,所述第三槽体和所述第四槽体连通,共同形成用于容纳电线的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的截面大小小于所述第一腔体的截面大小;
所述第四槽体远离所述第三槽体的一侧设置有第四凸起;
所述第四凸起和所述第三槽体远离所述第四槽体的一侧之间有距离;
所述第四凸起靠近所述第三槽体的一侧呈尖角状。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钳头,还包括第三剥线皮部;
所述第三剥线皮部包括开设于所述第一部上的第五槽体和开设于所述第三部上的第六槽体;
沿所述第一部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五槽体贯穿所述第一部;沿所述第三部的厚度方向,所述第六槽体贯穿所述第三部;
所述第五槽体和所述第六槽体相对应,且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三部相对闭合时,所述第五槽体和所述第六槽体连通,共同形成用于容纳电线的第三腔体,所述第三腔体的截面大小小于所述第二腔体的截面大小;
所述第六槽体远离所述第五槽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五凸起;
所述第五凸起和所述第五槽体远离所述第六槽体的一侧之间有距离;
所述第五凸起靠近所述第五槽体的一侧呈尖角状。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钳头,还包括夹持部;
所述夹持部包括第一夹持齿和第二夹持齿;
所述第一夹持齿设置于所述第一部靠近所述第三部的一侧,且所述第一夹持齿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夹持齿沿所述第一部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所述第二夹持齿设置于所述第三部靠近所述第一部的一侧,且所述第二夹持齿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夹持齿沿所述第三部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所述第一夹持齿和所述第二夹持齿相对应。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钳头,还包括剪切部;
所述剪切部包括第一刃部和第二刃部;
所述第一刃部设置于所述第一部靠近所述第三部的一面;
所述第二刃部设置于所述第三部靠近所述第一部的一面。
基于上述第二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钳子,包括所述的钳头,还包括钳柄;
所述钳柄包括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
所述第二部远离所述铰接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钳柄;
所述第四部远离所述铰接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钳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使用时,首先将第一部和第三部相对开启,令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之间的间隙较大,以便于将电线放置其内,并将电线与第一槽体和/或第二槽体相对应,且电线内两股线之间处分别与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相对应,以令电线内两股线分别与第一分腔和第二分腔相对应,逐渐将第一部和第三部相对闭合,令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逐渐向电线内两股线之间靠近,以令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将电线内两股线之间处逐渐切割,随着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逐渐向电线内两股线之间靠近,直到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之间抵接,实现了将电线内两股线之间处切断,此时,电线内两股线分别处于第一分腔和第二分腔,实现了分线。另外,由于所述第一凸起靠近所述第二凸起的一侧呈尖角状,所述第二凸起靠近所述第一凸起的一侧呈尖角状,便于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对电线进行切割,从而分线更省力、省时。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钳头专门为内部具有两股线的电线提供分线作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没有专门对内部具有两股线的电线进行分线的工具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钳子,进一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没有专门对内部具有两股线的电线进行分线的工具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钳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钳子的主视图;
图3为图2所示的钳子的钳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钳头的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钳子的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钳子另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的钳子的钳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1-第一钳体;12-第二钳体;21-第一部;22-第三部;31-第一槽体;32-第二槽体;33-第一凸起;34-第二凸起;4-压线部;41-第三凸起;42-第一凹槽;5-第二剥线皮部;51-第三槽体;52-第四槽体;53-第四凸起;6-第三剥线皮部;61-第五槽体;62-第六槽体;63-第五凸起;71-第一腔体;72-第二腔体;73-第三腔体;8-夹持部;81-第一夹持齿;82-第二夹持齿;9-剪切部;91-第一刃部;92-第二刃部;101-第一钳柄;102-第二钳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参见图1-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钳头,包括第一钳体11、第二钳体12和分线部;
所述第一钳体11和所述第二钳体12之间铰接,且铰接点令所述第一钳体11形成第一部21和第二部,以及令所述第二钳体12形成第三部22和第四部,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三部之间形成钳口;
所述分线部包括开设于所述第一部上的第一槽体31和开设于所述第三部上的第二槽体32;
沿所述第一槽体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一槽体贯穿所述第一部,并在所述第一部沿厚度方向的两面分别形成第一槽口和第二槽口;沿所述第二槽体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二槽体贯穿所述第三部,并在所述第三部沿厚度方向的两面分别形成第三槽口和第四槽口;
所述第一槽体和所述第二槽体相对应,且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三部相对闭合时,所述第一槽体和所述第二槽体连通,共同形成用于容纳电线的第一腔体;
所述第一槽体内设置有第一凸起33,且所述第一凸起连接于所述第一槽体远离所述第二槽体的一面,所述第一凸起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槽体的延伸方向平行;沿所述第一部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凸起将所述第一槽体分割为第一分槽和第二分槽;
所述第二槽体内设置有第二凸起34,且所述第二凸起连接于所述第二槽体远离所述第一槽体的一面,所述第二凸起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槽体的延伸方向平行;沿所述第三部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二凸起将所述第二槽体分割为第三分槽和第四分槽;
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相对应,且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三部相对闭合时,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之间抵接,以将所述第一腔体分割为互不相通的第一分腔和第二分腔;
所述第一凸起靠近所述第二凸起的一侧呈尖角状;和/或,所述第二凸起靠近所述第一凸起的一侧呈尖角状。
所述第一凸起靠近所述第二凸起的一侧呈尖角状;和/或,所述第二凸起靠近所述第一凸起的一侧呈尖角状。
具体而言,所述第一凸起靠近所述第二凸起的一侧呈尖角状;
或者,所述第二凸起靠近所述第一凸起的一侧呈尖角状。
或者,所述第一凸起靠近所述第二凸起的一侧呈尖角状;且,所述第二凸起靠近所述第一凸起的一侧呈尖角状。
优选地,所述第一凸起靠近所述第二凸起的一侧呈尖角状;且,所述第二凸起靠近所述第一凸起的一侧呈尖角状。
所述第一凸起靠近所述第二凸起的一侧呈尖角状,也即,所述第一凸起靠近所述第二凸起的一侧具有刃角;所述第二凸起靠近所述第一凸起的一侧呈尖角状,也即,所述第二凸起靠近所述第一凸起的一侧具有刃角。
使用时,首先将第一部和第三部相对开启,令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之间的间隙较大,以便于将电线放置其内,并将电线与第一槽体和/或第二槽体相对应,且电线内两股线之间处分别与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相对应,以令电线内两股线分别与第一分腔和第二分腔相对应,逐渐将第一部和第三部相对闭合,令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逐渐向电线内两股线之间靠近,以令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将电线内两股线之间处逐渐切割,随着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逐渐向电线内两股线之间靠近,直到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之间抵接,实现了将电线内两股线之间处切断,此时,电线内两股线分别处于第一分腔和第二分腔,实现了分线。另外,由于所述第一凸起靠近所述第二凸起的一侧呈尖角状,所述第二凸起靠近所述第一凸起的一侧呈尖角状,便于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对电线进行切割,从而分线更省力、省时。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钳头专门为内部具有两股线的电线提供分线作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没有专门对内部具有两股线的电线进行分线的工具的技术问题。
优选地,沿所述第一凸起33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一凸起33贯穿所述第一槽体;
和/或,沿所述第二凸起34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二凸起34贯穿所述第二槽体。
具体而言,沿所述第一凸起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一凸起贯穿所述第一槽体;
或者,沿所述第一凸起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一凸起贯穿所述第一槽体;
或者,沿所述第二凸起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二凸起贯穿所述第二槽体;且,沿所述第一凸起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一凸起贯穿所述第一槽体。
优选地,沿所述第一凸起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一凸起贯穿所述第一槽体;且,沿所述第二凸起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二凸起贯穿所述第二槽体。
从而令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对电线的分线长度增加,以便于分线之后人工将电线内两股线掰开,从而令分线更省时、省力。
优选地,所述第一分槽和所述第二分槽相对于所述第一凸起对称;
和/或,所述第三分槽和所述第四分槽相对于所述第二凸起对称。
具体而言,所述第一分槽和所述第二分槽相对于所述第一凸起对称;
或者,所述第三分槽和所述第四分槽相对于所述第二凸起对称;
或者,所述第一分槽和所述第二分槽相对于所述第一凸起对称;且,所述第三分槽和所述第四分槽相对于所述第二凸起对称。
优选地,所述第一分槽和所述第二分槽相对于所述第一凸起对称;且,所述第三分槽和所述第四分槽相对于所述第二凸起对称。
由于内部具有两股线的电线内的两股线一般直径相同,因此,令所述第一分槽和所述第二分槽相对于所述第一凸起对称;且,所述第三分槽和所述第四分槽相对于所述第二凸起对称。
优选地,沿第一槽体的延伸方向,第一槽体投影为半圆形,沿第二槽体的延伸方向,第二槽体投影为半圆形,当电线被分线时,两股线在半圆形的槽内被聚拢,进一步有助于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切割电线,省时省力。
优选地,参见图2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钳头,还包括压线部4;
所述压线部4包括第三凸起41和第一凹槽42;
所述第三凸起设置于所述第一部靠近所述第三部的一侧,所述第一凹槽设置于所述第三部靠近所述第一部的一侧;所述第三凸起和所述第一凹槽相匹配,且相对应。
现有技术中,钳子的作用、功能单一,本实施例提供的钳头集多种功能于一身,既具有第一剥线皮部,又具有压线部。
剥好线皮后的电线与接线端子连接后,压线部用于将电线与接线端子挤压在一起,将电线与接线端子压紧后,以便于将电线通过接线端子固定在设备接线柱上。、
其中,接线端子又称接线鼻子,常用于电缆末端连接和续接,应用其接线方便,无需使用焊锡接线,同时也使电缆和电器连接更牢固,更安全。
优选地,参见图7所示,所述第三凸起远离所述第一部的一侧呈尖角状。
也即,所述第三凸起远离所述第一部的一侧具有刃角。
以令第一凸起挤压接线端子和电线更紧密、结实,挤压之后接线端子体积小,且美观,另外,还令第一凸起挤压接线端子和电线更省时、省力。
优选地,参见图4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钳头,还包括第二剥线皮部5;
所述第二剥线皮部5包括开设于所述第一部21上的第三槽体51和开设于所述第三部上的第四槽体52;
沿所述第一部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三槽体贯穿所述第一部;沿所述第三部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二槽体贯穿所述第三部;
所述第三槽体和所述第四槽体相对应,且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三部相对闭合时,所述第三槽体和所述第四槽体连通,共同形成用于容纳电线的第二腔体72,所述第二腔体的截面大小小于所述第一腔体的截面大小;
所述第四槽体52远离所述第三槽体51的一侧设置有第四凸起53;
所述第四凸起和所述第三槽体远离所述第四槽体的一侧之间有距离;
所述第四凸起靠近所述第三槽体的一侧呈尖角状。
所述第四凸起靠近所述第三槽体的一侧呈尖角状,也即,所述第四凸起靠近所述第三槽体的一侧具有刃角。
第二腔体的截面大小小于所述第一腔体的截面大小,适用于电线的直径相对应第二腔体的电线,对此类电线进行剥线皮操作,配合第一剥线皮部,进一步提高钳头的功能性。
优选地,所述第四凸起和所述第三槽体远离所述第四槽体的一侧之间的腔体的截面呈圆形或者椭圆形。
优选地,参见图4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钳头,还包括第三剥线皮部6;
所述第三剥线皮部6包括开设于所述第一部上的第五槽体61和开设于所述第三部上的第六槽体62;
沿所述第一部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五槽体贯穿所述第一部;沿所述第三部的厚度方向,所述第六槽体贯穿所述第三部;
所述第五槽体和所述第六槽体相对应,且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三部相对闭合时,所述第五槽体和所述第六槽体连通,共同形成用于容纳电线的第三腔体73,所述第三腔体73的截面大小小于所述第二腔体的截面大小;
所述第六槽体远离所述第五槽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五凸起63;
所述第五凸起和所述第五槽体远离所述第六槽体的一侧之间有距离;
所述第五凸起靠近所述第五槽体的一侧呈尖角状。
所述第五凸起靠近所述第五槽体的一侧呈尖角状,也即,所述第五凸起靠近所述第五槽体的一侧具有刃角。
第三腔体的截面大小小于所述第二腔体的截面大小,适用于电线的直径相对应第三腔体的电线,对此类电线进行剥线皮操作,配合第一剥线皮部和第二剥线皮部,进一步提高钳头的功能性。
优选地,所述第五凸起和所述第五槽体远离所述第六槽体的一侧之间的腔体的截面呈圆形或者椭圆形。
优选地,参见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钳头,包括夹持部8;
所述夹持部8包括第一夹持齿81和第二夹持齿82;
所述第一夹持齿81设置于所述第一部靠近所述第三部的一侧,且所述第一夹持齿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夹持齿沿所述第一部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所述第二夹持齿82设置于所述第三部靠近所述第一部的一侧,且所述第二夹持齿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夹持齿沿所述第三部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所述第一夹持齿和所述第二夹持齿相对应。
优选地,所述第一夹持齿设置于所述第一部远离所述第一钳体和所述第二钳体之间的铰接点的一侧,所述第二夹持齿设置于所述第三部远离所述第一钳体和所述第二钳体之间的铰接点的一侧,以便于夹持部的使用。
夹持部用于夹持电线等物品,以进一步提高钳头的实用性和多功能性。
优选地,参见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钳头还包括剪切部9;
所述剪切部9包括第一刃部91和第二刃部92;
所述第一刃部设置于所述第一部靠近所述第三部的一面;
所述第二刃部设置于所述第三部靠近所述第一部的一面。
剪切部用于剪切电线或者其他物品,以进一步提高钳头的实用性和多功能性。
优选地,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对称设置。
参见图5所示,沿所述钳头的长度方向,从所述钳头靠近所述铰接点的一侧到另一侧,所述钳头的厚度逐渐减小,且钳头远离铰接点的一侧沿厚度方向的两面为平面,且沿钳头的长度方向,此平面有长度,以令钳头远离铰接点的一侧厚度范围为3mm-5mm,例如为3mm、3.5mm、4mm或者5mm等,从而令钳头能够在狭窄的空间自由工作,而不受空间大小限制。
而现有技术中,沿钳头的厚度方向,钳头的端部呈弧形,且弧形贯穿钳头的端部,钳头远离铰接点的一侧厚度为5mm-6mm,因此,较厚的钳头端部不利于钳头进入狭窄空间操作,使用不方便。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钳子,所述钳子包括实施例一所述的钳头,实施例一所公开的钳头的技术特征也适用于该实施例,实施例一已公开的钳头的技术特征不再重复描述。下面结合附图对所述钳子的实施方式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为节约篇幅,该实施例的改进特征同样体现在图1-图7中,因此,结合图1-图7对该实施例的方案进行说明。
参见图1-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钳子,包括所述的钳头,还包括钳柄;
所述钳柄包括第一钳柄101和第二钳柄102;
所述第二部远离所述铰接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钳柄;
所述第四部远离所述铰接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钳柄。
进一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没有专门对内部具有两股线的电线进行分线的工具的技术问题。
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增加了第二部和第四部的长度,从而利用杠杆原理,令钳子的使用更省力。
优选地,参见图6所示,第一钳体的第一部的长度方向和第二部的长度方向相对于铰接点不在同一直线上,第二钳体的第三部的长度方向和第四部的长度方向相对于铰接点不在同一直线上,偏心结构,令钳子的使用更省力。
本实施例所述的钳子具有实施例一所述钳头的优点,该优点已在实施例一中详细说明,在此不再重复。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上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Claims (10)

1.一种钳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钳体、第二钳体和分线部;
所述第一钳体和所述第二钳体之间铰接,且铰接点令所述第一钳体形成第一部和第二部,以及令所述第二钳体形成第三部和第四部,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三部之间形成钳口;
所述分线部包括开设于所述第一部上的第一槽体和开设于所述第三部上的第二槽体;
沿所述第一槽体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一槽体贯穿所述第一部,并在所述第一部沿厚度方向的两面分别形成第一槽口和第二槽口;沿所述第二槽体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二槽体贯穿所述第三部,并在所述第三部沿厚度方向的两面分别形成第三槽口和第四槽口;
所述第一槽体和所述第二槽体相对应,且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三部相对闭合时,所述第一槽体和所述第二槽体连通,共同形成用于容纳电线的第一腔体;
所述第一槽体内设置有第一凸起,且所述第一凸起连接于所述第一槽体远离所述第二槽体的一面,所述第一凸起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槽体的延伸方向平行;沿所述第一部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凸起将所述第一槽体分割为第一分槽和第二分槽;
所述第二槽体内设置有第二凸起,且所述第二凸起连接于所述第二槽体远离所述第一槽体的一面,所述第二凸起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槽体的延伸方向平行;沿所述第三部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二凸起将所述第二槽体分割为第三分槽和第四分槽;
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相对应,且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三部相对闭合时,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之间抵接,以将所述第一腔体分割为互不相通的第一分腔和第二分腔;
所述第一凸起靠近所述第二凸起的一侧呈尖角状;和/或,所述第二凸起靠近所述第一凸起的一侧呈尖角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钳头,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凸起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一凸起贯穿所述第一槽体;
和/或,沿所述第二凸起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二凸起贯穿所述第二槽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钳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槽和所述第二分槽相对于所述第一凸起对称;
和/或,所述第三分槽和所述第四分槽相对于所述第二凸起对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钳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线部;
所述压线部包括第三凸起和第一凹槽;
所述第三凸起设置于所述第一部靠近所述第三部的一侧,所述第一凹槽设置于所述第三部靠近所述第一部的一侧;所述第三凸起和所述第一凹槽相匹配,且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钳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凸起远离所述第一部的一侧呈尖角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钳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剥线皮部;
所述第二剥线皮部包括开设于所述第一部上的第三槽体和开设于所述第三部上的第四槽体;
沿所述第一部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三槽体贯穿所述第一部;沿所述第三部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二槽体贯穿所述第三部;
所述第三槽体和所述第四槽体相对应,且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三部相对闭合时,所述第三槽体和所述第四槽体连通,共同形成用于容纳电线的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的截面大小小于所述第一腔体的截面大小;
所述第四槽体远离所述第三槽体的一侧设置有第四凸起;
所述第四凸起和所述第三槽体远离所述第四槽体的一侧之间有距离;
所述第四凸起靠近所述第三槽体的一侧呈尖角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钳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剥线皮部;
所述第三剥线皮部包括开设于所述第一部上的第五槽体和开设于所述第三部上的第六槽体;
沿所述第一部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五槽体贯穿所述第一部;沿所述第三部的厚度方向,所述第六槽体贯穿所述第三部;
所述第五槽体和所述第六槽体相对应,且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三部相对闭合时,所述第五槽体和所述第六槽体连通,共同形成用于容纳电线的第三腔体,所述第三腔体的截面大小小于所述第二腔体的截面大小;
所述第六槽体远离所述第五槽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五凸起;
所述第五凸起和所述第五槽体远离所述第六槽体的一侧之间有距离;
所述第五凸起靠近所述第五槽体的一侧呈尖角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钳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夹持部;
所述夹持部包括第一夹持齿和第二夹持齿;
所述第一夹持齿设置于所述第一部靠近所述第三部的一侧,且所述第一夹持齿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夹持齿沿所述第一部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所述第二夹持齿设置于所述第三部靠近所述第一部的一侧,且所述第二夹持齿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夹持齿沿所述第三部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所述第一夹持齿和所述第二夹持齿相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钳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剪切部;
所述剪切部包括第一刃部和第二刃部;
所述第一刃部设置于所述第一部靠近所述第三部的一面;
所述第二刃部设置于所述第三部靠近所述第一部的一面。
10.一种钳子,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钳头,还包括钳柄;
所述钳柄包括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
所述第二部远离所述铰接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钳柄;
所述第四部远离所述铰接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钳柄。
CN201820356232.4U 2018-03-15 2018-03-15 钳头及钳子 Active CN2080344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56232.4U CN208034467U (zh) 2018-03-15 2018-03-15 钳头及钳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56232.4U CN208034467U (zh) 2018-03-15 2018-03-15 钳头及钳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34467U true CN208034467U (zh) 2018-11-02

Family

ID=639478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356232.4U Active CN208034467U (zh) 2018-03-15 2018-03-15 钳头及钳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344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947487U (zh) 一种多功能剥线工具、套装、系统及驱动手部工具
CN207896565U (zh) 钳头及钳子
CN208034467U (zh) 钳头及钳子
CN105186394A (zh) 一种多功能剥线钳
CN210350645U (zh) 一种多功能电力工具钳
CN103812049A (zh) 电工钳
CN209665157U (zh) 一种多功能电工钳
CN106329273B (zh) 多功能钳子和网线与水晶头的装配方法
CN206163880U (zh) 多功能钳子
CN203839851U (zh) 高压电缆内主绝缘包层剥除器
CN203901238U (zh) 多功能电工钳
CN212033655U (zh) 应用于海上变电站施工的多样线缆剥线钳
CN107069386B (zh) 一种多功能导线打圈钳
CN209344347U (zh) 一种绝缘导线插针式电连接器
CN109794866A (zh) 一种操作简单的多功能电力钳
CN201565859U (zh) 多功能钳
CN207273153U (zh) 一种尖嘴钳
CN217522491U (zh) 多功能剥线钳
CN212859141U (zh) 一种电作业用绝缘夹钳
CN203707652U (zh) 电工钳
CN220972060U (zh) 一种多功能集成钳
CN104753001A (zh) 剥线和弯线两用便携工具
CN217281583U (zh) 一种钳口及钳子
CN204235512U (zh) 一种新型多操作功能的多用钳
CN215471646U (zh) 一种可更换模具的钳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